1、春天可以干什麼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在開始部分主要是一個談話活動。
活動一開始,我就以星期天自己去公園的所見所聞引出幼兒談話的興趣。
然後請幼兒談談自己的見聞,讓他們說說看見了些什麼樣的人?他們在做些什麼事情?幼兒能積極發言,基本上能說出春天的一些主要特徵還有人們做的事情,他們主要講了環衛工人的工作,知道他們正忙著為我們打扮城市,讓我們生活的地方更加美麗。還講了爺爺鍛煉身體、我會在春天裡跳繩等等。調查的結果突不出春天這樣一個主題。
在活動中也幫助孩子知道了春天是一個怎樣的季節,可以播種、可以穿少一點的衣服、可以賞桃花等等。
2、大班朗朗閱讀《春天的童謠》教學反思
怎樣寫教學反思。
首先,對照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反思教學環節。銜接是否得當,跨度大小是否學生容易接受,整個環節的設計是否體現了教育教學規律,學生的認知特點。
反思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有助於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是否有助於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是否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促進和引領作用。
對實際教學效果做一個總體評價,重點從學生反應的角度來評判。包括哪些目標達成了,哪些達成的還不理想。
假設,自己再上這同一節課,自己會怎樣上,期望達到哪些預期改進的效果等。
總結上這節課所獲取的經驗,既要有自己教學中的優點,又要有教學理念方法中的不足。有哪些值得堅持的做法,哪些方法還不夠科學,需要做哪些調整和改進。為今後的教學水平的提高積累寶貴的經驗。
3、春天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4、春天如何保健?
萬物生發的春天,也是細菌病毒蠢蠢欲動的季節,如何加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哈啾!」清脆的噴嚏聲音,敲開這季春天的序幕。
來不及賞燦爛春花,辦公室里來勢洶洶的感冒病毒,已經讓人喊饒。
這是個考驗身體抗病能力的絕佳季節。
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氣,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一不小心,就成了細菌病毒的俘虜。
事實上,以中國傳統醫學而言,春天確實容易好發疾病,譬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熱等傳染性病症。
外在環境氣候多變,固然是致病因素,但內在體質虛弱,加上飲食及生活習慣不正常,才是導致病菌有機可乘的主因。
「固本最重要,」只要生活作息正常,保持好體力,再頑強的病毒細菌,都難以對人體造成威脅。
中醫古籍《內經》就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精,廣義是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若冬天不注意保暖、疾病未治癒,或是熬夜、房事不節制、過度勞累等耗損身體的原因潛伏在體內,在春天便會因溫熱氣候引發病徵。
此外,現代小孩愛吃冰冷食物、不愛運動,「很多小朋友循環很差,常常會生病,」中醫師吳建勛提到,冰冷食物會造成氣管、毛細孔收縮,除了避免運動後立刻飲用,平時也應培養持續運動的習慣。
如何對付春天伺機而動的病毒細菌?
增強抵抗力,腸胃功能正常最重要
加強免疫系統功能,首重腸胃功能的強健。
中醫提到「脾胃為後天之本」,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身體才有足夠能力抵禦外敵。
清代名中醫葉天士,治病一定先問患者消化功能及食慾如何,他認為飲食可以調和氣血順暢,是身體運作之本。
愛護腸胃第一招,就是減少腸胃的負擔。揮別冬季的油膩飲食,春天最適合清爽新鮮的綠色蔬菜及芽菜,中國傳統醫學會理事長黃碧松提到。
油炸及重口味的食品如魷魚絲、餅乾等,容易刺激氣管,使發炎情形惡化,並不適合食用。
孩子胃口不好時,將有香氣的蔬菜,如香菜、紫蘇、九層塔等,切碎放進湯里或菜里,不但可以開胃,香菜具有殺菌效果,可以預防感冒。
平時可飲用四神湯來調整腸胃機能。四神湯中的茯苓、山葯等,可以幫助消化,對於預防感冒也有不錯的效果。
熱騰騰的粥,也是護胃良方。粥具有豐富營養,容易消化吸收,具有保護胃氣、加速疾病復原的效果。
熱粥灑上天然抗生素的蔥絲,加上一點鹽(可化痰),是吳建勛對抗感冒的食療方。
《紅樓夢》里講究養生的賈母,最愛喝白粥,每回酒宴上必要廚子為她准備粥品。
身上總是飄著淡淡的香草味,芳香療法老師陳秀麗習慣在孩子感冒時,泡一杯洋甘菊茶。具鎮定舒緩作用的洋甘菊,可以安撫孩子因感冒引起的腸胃敏感症狀。
通常一個茶袋泡一杯水(250cc),加蓋20分鍾後飲用,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幼兒園以下的小朋友一天半杯,小朋友則可飲用一杯,成人可加量至一天兩杯。
強化腎臟功能的按摩法
此外,中醫認為免疫功能與腎系統(與西醫不同,包含腎臟及泌尿系統)息息相關,當腎系統功能偏弱時,抗病能力下降,自然無法把病毒細菌趕出體外。
如果發現自己這陣子常常打哈欠和打噴嚏,「這是腎氣不足的現象,可能快要感冒了,」吳建勛提到,尤其是一回家就攤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坐幾個小時,剛好壓迫到腎系統的循環。
此時可以利用腎系統的穴位按摩,強化腎系統功能。
首先搓熱雙手,用手掌輕輕地畫圈按摩肚臍正後方左右兩側的命門穴。
下半身的運動如蹲馬步或是半蹲的姿勢,也可以作用到命門穴,達到活化腎臟功能效果。
對於經常出入公共場合,吳建勛個人有一套預防感染的方式。
每當孩子出門看電影前,他會隨手讓他們帶包酸梅或紫蘇梅,讓他們在看電影或走路時可以含著梅子。
梅子具有生津及殺菌作用,可抑制細菌從口鼻出入,減少呼吸道感染。潤喉生津的酸梅湯也有同樣功效。
對抗病毒無他,心靜而已,總是一張溫和笑臉的黃碧松,相當注重個人的休養調息,心情平靜是他個人增強免疫力的方式。
吃素二十多年,且堅持不熬夜,黃碧松診間處處可見木雕佛像和字畫,讓人緊綳的心情全然放鬆。
你也可以帶著孩子,多到綠色的山上、草原,做做運動,盡情吸收春陽的活力。因為,好心情才是最好的抗病良方。
mysuperstar 2004-04-10 19:22
萬物生發的春天,也是細菌病毒蠢蠢欲動的季節,如何加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哈啾!」清脆的噴嚏聲音,敲開這季春天的序幕。
來不及賞燦爛春花,辦公室里來勢洶洶的感冒病毒,已經讓人喊饒。
這是個考驗身體抗病能力的絕佳季節。
不按牌理出牌的古怪天氣,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一不小心,就成了細菌病毒的俘虜。
事實上,以中國傳統醫學而言,春天確實容易好發疾病,譬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熱等傳染性病症。
外在環境氣候多變,固然是致病因素,但內在體質虛弱,加上飲食及生活習慣不正常,才是導致病菌有機可乘的主因。
「固本最重要,」只要生活作息正常,保持好體力,再頑強的病毒細菌,都難以對人體造成威脅。
中醫古籍《內經》就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精,廣義是指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若冬天不注意保暖、疾病未治癒,或是熬夜、房事不節制、過度勞累等耗損身體的原因潛伏在體內,在春天便會因溫熱氣候引發病徵。
此外,現代小孩愛吃冰冷食物、不愛運動,「很多小朋友循環很差,常常會生病,」中醫師吳建勛提到,冰冷食物會造成氣管、毛細孔收縮,除了避免運動後立刻飲用,平時也應培養持續運動的習慣。
如何對付春天伺機而動的病毒細菌?
增強抵抗力,腸胃功能正常最重要
加強免疫系統功能,首重腸胃功能的強健。
中醫提到「脾胃為後天之本」,腸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身體才有足夠能力抵禦外敵。
清代名中醫葉天士,治病一定先問患者消化功能及食慾如何,他認為飲食可以調和氣血順暢,是身體運作之本。
愛護腸胃第一招,就是減少腸胃的負擔。揮別冬季的油膩飲食,春天最適合清爽新鮮的綠色蔬菜及芽菜,中國傳統醫學會理事長黃碧松提到。
油炸及重口味的食品如魷魚絲、餅乾等,容易刺激氣管,使發炎情形惡化,並不適合食用。
孩子胃口不好時,將有香氣的蔬菜,如香菜、紫蘇、九層塔等,切碎放進湯里或菜里,不但可以開胃,香菜具有殺菌效果,可以預防感冒。
平時可飲用四神湯來調整腸胃機能。四神湯中的茯苓、山葯等,可以幫助消化,對於預防感冒也有不錯的效果。
熱騰騰的粥,也是護胃良方。粥具有豐富營養,容易消化吸收,具有保護胃氣、加速疾病復原的效果。
熱粥灑上天然抗生素的蔥絲,加上一點鹽(可化痰),是吳建勛對抗感冒的食療方。
《紅樓夢》里講究養生的賈母,最愛喝白粥,每回酒宴上必要廚子為她准備粥品。
身上總是飄著淡淡的香草味,芳香療法老師陳秀麗習慣在孩子感冒時,泡一杯洋甘菊茶。具鎮定舒緩作用的洋甘菊,可以安撫孩子因感冒引起的腸胃敏感症狀。
通常一個茶袋泡一杯水(250cc),加蓋20分鍾後飲用,可以達到緩解症狀的效果。幼兒園以下的小朋友一天半杯,小朋友則可飲用一杯,成人可加量至一天兩杯。
強化腎臟功能的按摩法
此外,中醫認為免疫功能與腎系統(與西醫不同,包含腎臟及泌尿系統)息息相關,當腎系統功能偏弱時,抗病能力下降,自然無法把病毒細菌趕出體外。
如果發現自己這陣子常常打哈欠和打噴嚏,「這是腎氣不足的現象,可能快要感冒了,」吳建勛提到,尤其是一回家就攤在沙發上看電視,一坐幾個小時,剛好壓迫到腎系統的循環。
此時可以利用腎系統的穴位按摩,強化腎系統功能。
首先搓熱雙手,用手掌輕輕地畫圈按摩肚臍正後方左右兩側的命門穴。
下半身的運動如蹲馬步或是半蹲的姿勢,也可以作用到命門穴,達到活化腎臟功能效果。
對於經常出入公共場合,吳建勛個人有一套預防感染的方式。
每當孩子出門看電影前,他會隨手讓他們帶包酸梅或紫蘇梅,讓他們在看電影或走路時可以含著梅子。
梅子具有生津及殺菌作用,可抑制細菌從口鼻出入,減少呼吸道感染。潤喉生津的酸梅湯也有同樣功效。
對抗病毒無他,心靜而已,總是一張溫和笑臉的黃碧松,相當注重個人的休養調息,心情平靜是他個人增強免疫力的方式。
吃素二十多年,且堅持不熬夜,黃碧松診間處處可見木雕佛像和字畫,讓人緊綳的心情全然放鬆。
你也可以帶著孩子,多到綠色的山上、草原,做做運動,盡情吸收春陽的活力。因為,好心情才是最好的抗病良方。
5、大班生活健康保健高手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的表現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都在積極地洗襪子、晾襪子、並且在觀察襪子的時候,有的孩子還不自覺地一遍遍的說著兩只一模一樣的襪子就是一雙襪子,可見,第二個目標完成的很好,孩子們真正理解了一雙襪子的含義,在活動的最後,當孩子們看到收納盒裡整齊地放著他們卷好的襪子時,都興奮地叫了起來,臉上充滿了自豪和成就感。
總結:可見要真正上好一節孩子們喜歡,同時也讓他們能從中獲得很多,有價值的活動,這需要我們老師通過不斷探索、思考與推敲的過程,才可能達到。
6、幼兒園《春天裡的健康生活》教案的反思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與生活,孩子們已經較為適應幼兒園的一日作息制度。能夠按照作息時間表定時入廁盥洗、安靜學習、有序游戲。在今天的半日活動展示中,我主要以「春天」為主線,設計了《春天裡的花》談話活動,語言《小雨點》集體教學活動以及重點指導操作區《裝飾花朵》的區域活動,孩子們都能較好的參與到各個環節的學習活動中,興趣濃厚、秩序井然。但是唯一有點遺憾的是晨談《春天裡的花》,孩子們討論的興趣不是非常濃厚。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孩子們對花的原有經驗儲備不夠。
本次談話活動前,我請每個孩子前一天和爸爸媽媽一起有目的地交流、討論、觀察了一種花,要求了解花的名字和簡單的特徵。但是由於時間有限,很多孩子與家長的認識活動僅僅停留在談話形式中,孩子們對花的認識仍然處在理性階段,沒有感性的接觸,固然每個孩子對花的認識仍然是淺薄的。甚至有不少家庭沒有帶孩子參與認識花的活動中,使得今天的談話活動受到了較大的限制。看來這樣的經驗儲備,需要一個長期的經驗儲備過程,更適合春天的主題活動結束後的經驗梳理。
二、孩子們對這樣的點名方式還不是很熟悉。
第一次嘗試用花的名稱代替喊「到」的形式,孩子們對這樣的方式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也是陌生的。因此在點名活動中孩子們的語言仍有較為復雜的解釋語言。相信經過多次的練習以後,孩子們對這樣的點名方式會更熟悉些。
7、中班語言活動《春天 花園里有什麼》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1、 幼兒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索事物,但由於幼兒在認識事物時經驗還不夠豐富,常常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這就是幼兒自發的一種主動探索,因此我們要試圖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給予幼兒更多的探索時間和空間,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保護他們難能可貴的探索行為。
2、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都能參與進來,探索的積極性高,配合性好,在探索方面得到了提高。
2)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於我是從小班一直帶著他們到現在的,所以對班上幼兒的情況比較了解,對他們的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都把握得比較好,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3)對師幼互動的反思:班上有個別操作能力較差的幼兒,我會親自到身邊去講解師范,對待不能達到要求的幼兒會適當的降低教學要求,做出適當的調整,在整個互動過程中,都配合得很好。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活動參與性,積極性都蠻高,因為這個活動屬於戶外教學的,比較新穎吸引得了那些平時上課不愛聽課的幼兒,但也因為在戶外教學紀律有些不受控制了,在今後的活動設計中我會有所注意有所改善,做到更好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註意每個環節,讓它一環扣一環,讓活動達到最好的效果,讓出去活動這方面的安全知識更加的加強,避免有幼兒在戶外操作時跑丟了,弄傷了的情況出現。
8、中班 春天的花草 教學反思
當溫柔的春風輕撫我的臉頰時,我很快樂;當調皮的春雨打濕我的腳丫時,我很快樂;當威武的春雷震動我的耳朵時,我很快樂……
春,四季最美的季節,生命從這里開始,單調的世界從這里開始上色。今年的春天來得很早,我安靜了一個寒假的心開始變得不安分起來。當我聞到了青草泥土的香味,便更加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想探出腦袋去瞧瞧今年的春姑娘。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走出了家門。一個股涼涼的輕輕的風吹動了我幾根發絲。仔細用鼻子聞一聞,會聞到風中還夾著新生命的氣息。我不禁沉浸在其中,彷彿所有的喧囂在此刻都變得安靜了起來。心裡有洋溢著一種不可名狀的快樂。往前走,走向茂密的樹林里。啊,春天在我的眼前清晰起來了。大樹褪去了原來灰棕色的樹衣,穿上了一件綠色的衣服,竟然變得年輕起來,活像一個小夥子。嫩嫩的小葉芽東一點西一點的纏在細長的枝條上,煥發出生命的氣息。蹲下身來,我發現從泥土裡居然冒出了一個個小尖腦袋。彷彿就要脫土而出了似的,讓我忍俊不禁。藏在草叢中幾朵小野花,若隱若現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撥開草叢,仔細瞧瞧這花。花苞還未完全盛開,藏著幾顆晶瑩剔透的露珠。這不就是春天最美的點綴嗎?
這時幾只小鳥唱起歌來,它們也在慶祝春天的到來吧!
眼睛看著這一切景色、耳朵聽著這一切歌聲、雙手摸著這一切全命。這個春天,我真快樂!
9、小班科學教案春天裡的花總結與反思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來,教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10、幼教,春天的課後反思
《春天》的教學反思
本活動是主題《四季暢想曲》中的一個語言活動,經過幼兒園三年經驗的累加,幼兒對於每個季節的特點有了大概地了解,特別喜歡春天,用孩子的話說:「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最美。」詩歌《春天》是一首韻律感很美的詩,詩中有不但有色彩美,還有動態的美。以春天為線索,將春天的景物、動物、人物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美麗、活潑、動態的春天。
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我課前讓孩子們觀看了春天的圖片,在活動的第一環節我這樣提問:「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麼?」「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有美麗。」「我喜歡春天,因為春天有許多漂亮的花。」「我喜歡春天,因為草和樹都變綠了。」……小朋友都爭著回答。
為了幫助幼兒感知詩歌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提問:「春天是一本怎樣的書,書里有什麼?」「春天除了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是一本怎樣的書,誰笑了?」「春天還是一本怎樣的書,誰在唱歌呢?它們發出了什麼聲音?」第一和第三個問題幼兒都回答得很積極,但對於第二個提問「誰笑了?」,幼兒都回答「春天笑了」。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我的提問有問題,如果我這樣問,幼兒肯定能明白我提問的意圖:「春天除了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書里有誰?誰笑了?」所以教師的提問要明確。
為了幫助理解這種藝術表達形式,我和孩子討論了;「為什麼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我的意圖是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環節中,只有平時語言表達較強的幼兒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於一部分膽小、害羞的孩子還是沒有表達的機會。因為一節課只有這么多時間,對於這部分孩子,沒有空餘的時間去等待,這也是我一個糾節的地方。
為了讓幼兒完成仿編任務,我增加了自製小書的環節,引導幼兒運用簡單、明了、形象的簡筆畫形式為詩歌畫出了三幅各具特色的圖,這樣既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也利於幼兒利用記錄的確圖標來進行仿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