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十大保健葯材

十大保健葯材

發布時間:2020-06-24 09:55:16

1、十大名貴葯材

虎骨 藏紅花 牛黃 羚羊角 鹿茸 冬蟲夏草 野山參 熊膽 麝香 犀牛角

2、中國十大養生補品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曾做過長生不老的美夢,並找尋各種「靈丹妙葯」來健補身體。有些並沒有益處,還危害身體,有的則確有良效,並流傳至今。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補品,分別是五色葯石、寒食散、大葯、石蛙、海參、魚翅、熊掌、燕窩、鹿茸、人參。

1、五色葯石

秦始皇渴望長生不老,身邊曾啟用眾多方士為其煉丹,自秦漢以來也有眾多達官顯貴效仿,對「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趨之若鶩。那麼當時所謂的靈丹都是些什麼呢,有紫水晶、硫黃、雄黃、褚石和綠松石等五種礦物質,它們被視為「五石之精」,又稱「五石人參」,通稱「五色葯石」。這些「大補品」其實是大毒葯,大多不同程度地含有毒物質,少量服用問題不大,有時還有益處,但長期服用會對身體有極大危害,明代皇帝明光宗便是亡於濫服丹葯。

2、寒食散

魏晉南北朝時,以葯石為基本成分的寒食散在皇宮與富人間流行。據東晉人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所記,是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等五味葯物製成。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就曾特別喜好寒食散。服食寒食散後身體發熱,正合放浪形骸、偏好聲色、追求刺激的魏晉人的胃口。這種保健品有很強的毒副作用,服後心中煩躁,如火燒身,因此服食它是有嚴格講究的:必須寒衣、寒飲、寒食、寒卧,故名「寒食散」。

3、大葯

隋唐時期,皇室貴族們迷信補品,煉丹手法花樣翻新,保健補品種類豐富。有的用豬牙和十一月採的皂莢,燒煉取灰霜,製成名叫「莢天生牙」的保健葯品。甚至連大小便都曾被唐人拿來煉制補品。這些丹葯,唐人俗稱為「大葯」。許多官員、文人成為唐朝保健品市場的消費主力,有的人直接自己動手采煉補葯。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等,都曾召來大批煉丹道士進駐宮中,煉制長生大葯。

4、石蛙

石蛙自古以來便是滋補佳品,據史料記載,曾被興譽為「葯用化瘡,食之長壽」。它是古代皇宮御筵中的名貴山珍,也是士大夫階層餐桌上的彌珍野味和饋贈佳品。尋常百姓家的宴席上若有一道石蛙佳餚,足以彰顯主人的闊氣,賓客也以此為榮幸,被贊為「難得一嘗石蛙宴」。石蛙肉味鮮美,中醫認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腎經,有健脾消積、滋補強壯的功效,由此廣為宮中那些皇室宗親所青睞。

3、十大天然補腎葯材

1
枸杞子
2
海產品,鮑魚,章魚,海參,牡蠣,生蚝
3
海藻,魚類,蝦
4
韭菜,大蔥,蒜
5
核桃,胡桃仁,松子,栗,葵花子,花生
6
蜂蜜,蓮子,蓮須,荷葉
7
豬腎,豬肝,豬肚,豬髓
8
鵪鶉,鴿肉,雞肉,雞蛋,羊肉,狗肉
9
黑芝麻,黑豆,荔枝
10
麥芽油

4、養生保健葯材有哪些

大部分中葯都可以做保健葯,但是對葯量和葯與葯之間的搭配有嚴格的規定,你自己千萬不要嘗試,那都是有中葯處方的。不然可能適得其反。千萬慎之。望採納

5、保健中葯材有哪些知名品牌?

同仁堂

6、十大名貴葯材是什麼?

海馬、麝香、天麻、魚翅、熊掌、冬蟲夏草

7、中國十大葯材是啥

中國十大葯材,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中國中醫十大名貴中葯
中國中醫十大名貴中葯:靈芝,人參,龍涎香,冬蟲夏草,雪蓮,何首烏,鹿茸,麝香,海馬,燕窩

8、中國十大補葯指的是?

人參、黃芪、石斛、何首烏、冬蟲夏草、枸杞、當歸、紫河車、阿膠、鹿茸。

1、人參

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郁閉度0.7-0.8。

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生長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數百米的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產於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

人參的別稱為黃參、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

2、黃芪

黃芪,又名綿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

黃芪的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後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由於長期大量採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量急劇減少,有趨於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3、石斛

石斛(學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仙斛蘭韻、不死草、還魂草、紫縈仙株、吊蘭、林蘭、禁生、金釵花等。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厘米,粗達1.3厘米。

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干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

石斛花姿優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

4、何首烏

何首烏(學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

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葯,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葯材。

5、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功效眾多。

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於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身軀僵化。

並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屍體)構成的復合體。

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冬蟲夏草功效主要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美白祛黑等多種功效。

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冬蟲夏草在我國主要產於中國大陸青海、西藏、四川、雲南、甘肅五省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全球僅分布於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

6、枸杞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為人們對商品枸杞子、植物寧夏枸杞、中華枸杞等枸杞屬下物種的統稱。

人們日常食用和葯用的枸杞子多為寧夏枸杞的果實「枸杞子」,而且寧夏枸杞是唯一載入《2010年版中國葯典》的品種。

寧夏枸杞在中國栽培面積最大。寧夏枸杞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而其它地區常見的為中華枸杞及其變種。寧夏中寧枸杞獲評農產品氣候品質類國家氣候標志。 

如果「枸杞」指的是商品「枸杞子」,則基本是指來源於寧夏枸杞的乾燥成熟果實;如果「枸杞」指的是除西北以外地區的野生枸杞植物,則基本是植物枸杞或者北方枸杞。

7、當歸

當歸,(學名:Angelica sinensis,)別名干歸、秦哪、西當歸、岷當歸、金當歸、當歸身、涵歸尾、當歸曲、土當歸,多年生草本,高0.4-1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中國1957年從歐洲引種歐當歸。主產甘肅東南部,以岷縣產量多,質量好,其次為雲南、四川、陝西、湖北等省,均為栽培。國內有些省區也已引種栽培。

其根可入葯,是最常用的中葯之一。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免疫 之功效。

8、紫河車

紫河車,指人類的胎盤,中醫認為,胎盤性味甘、咸、溫,入肺、心、腎經,有補腎益精,益氣養血之功。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胎盤含蛋白質、糖、鈣、維生素、免疫因子、女性激素、助孕酮、類固醇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能促進乳腺、子宮、陰道、睾丸的發育。

對甲狀腺也有促進作用,對肺結核、支氣管哮喘、貧血等亦有良效,研末口服或灌腸可預防麻疹或減輕症狀。對門靜脈性肝硬化腹水及血吸蟲性晚期肝硬化腹水也有一定的療效。

9、阿膠

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本品呈長方形塊、方形塊或丁狀。黑褐色,有光澤。質硬而脆,斷面光亮,碎片對光照視呈棕色半透明狀。氣微,味微甘。

10、鹿茸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是名貴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佔總成分的一半以上。

鹿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葯用動物,漢代時就有「鹿身百寶」的說法,是靈丹妙葯的象徵。

《本草綱目》記載鹿茸、鹿角、鹿角膠、鹿角霜、鹿血、鹿腦、鹿尾、鹿腎、鹿筋、鹿脂、鹿肉、鹿頭肉、鹿骨、鹿齒、鹿髓等都可入葯。

有極高的葯用價值和保健功效,能夠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而鹿的初生幼角——鹿茸更是被視作「寶中之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十大名貴補葯

9、中葯保健品有哪些

1.龍骨
別名陸虎遺生、那伽骨、五花龍骨、青化龍骨、花龍骨、白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象類、犀類、三趾馬、牛類、鹿類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黏土礦物組成。呈圓錐形或圓柱形,多煅後敲碎用。該品味澀性涼,能鎮驚安神、除煩清熱,治心悸、失眠等。
2.地龍
為環節動物門蚯蚓科動物參環毛蚓,俗稱環毛蚯蚓的乾燥體。主產於廣西、廣東、福建。性寒,味咸。可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於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麻痹、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等。
3.龍子衣
葯方常寫龍衣、蛇蛻,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錦蛇或烏梢蛇等蛻下的乾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採集,除去泥沙,乾燥。氣微腥,味淡或微咸。具有祛風、定驚、解毒、退翳的功效。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角膜出翳,喉痹,疔腫,皮膚瘙癢等。
4.龍葵子
為茄科植物龍葵的種子,龍葵植物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取。種子所含脂肪酸主要是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並含少量甾醇。味甘,性溫,無毒。主治急性扁桃體炎,疔瘡。
5.五爪龍
學名烏蘞莓,是葡萄科植物烏蘞莓的全草,又名烏蘞草、五葉藤、母豬藤。生於曠野、山谷、林下、路旁。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風除濕、祛瘀消腫、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能,可以治療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症。
6.龍膽
為龍膽科植物及中葯材龍膽的統稱。中國有龍膽屬240多種,多產於西南高山地區。龍膽也是重要的葯用植物,其根和根莖入葯具有清熱、瀉肝、定驚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性味苦,澀,大寒,無毒。主治骨間寒熱、驚病邪氣,繼絕傷,定五臟,殺蟲毒。」龍膽對治療頭發全脫也有很好的療效。
7.龍齒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牙齒的化石。龍齒性涼,味甘澀,功能鎮驚安神,清熱除煩。主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熱心煩。
8.龍血竭
為百合科劍葉龍血樹的樹脂,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及東南亞國家。主要成分為龍血素B,微有清香,味淡微澀。功能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斂瘡生肌。用於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婦女氣血凝滯,外傷出血,膿瘡久不收口。

9.枸杞:抗疲勞、降血壓
《神農本草經》稱枸杞能補肝腎、益精明目、養血,增強免疫力,有很好的抗疲勞功效。同時還能降低血液膽固醇,對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療效。
10.蜂王漿:抗衰老
蜂王漿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細胞生長,增進新陳代謝及組織再生能力。

與十大保健葯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