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兩大史詩之一,《摩訶婆羅多》敘述了怎樣的故事?
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天上八位神仙兄弟,帶著他們美麗的妻子們下到人間遊玩。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隻漂亮的母牛帶著小牛犢在吃草。母牛有著錦緞般的皮毛和惹人憐愛的姿態。一位婦人被母牛吸引了,她要求神仙們把母牛帶走,她的丈夫知道這是極裕仙人的母牛,勸她放棄這個想法,但她執意不從。最後,在眾兄弟的幫助下,他們終於偷走了母牛和牛犢。
極裕仙人是位很有法力的大仙。他回來後發現母牛不見了,運用法力很快就知道了誰是偷牛的人。他發出詛咒:八位神仙兄弟都將降到人間做凡人。極裕大仙和詛咒是很靈驗的,肯定能變成現實。八位神仙兄弟非常後悔,他們一起向大仙請求寬恕。大仙在他們的懇求下,把詛咒減輕了:七位兄弟都必須到人間走一遭,但偷牛的主謀將留在人世間。
八位神仙兄弟又去求恆河女神做他們的母親,商量好恆河女神生下前七個孩子都扔入恆河,讓他們洗去罪過,重新復活為神。恆河女神被他們的誠心感動了,她答應他們的請求,便化作一位美貌的女子到人間。她嬌美的容顏和婀娜的身姿,使她得到人間國王福身王的愛情。
福身王失去愛妻後,十幾年都悶悶不樂,也沒再娶。有一次,他在河邊看到一位大眼細腰,似花似玉,渾身發著異香的漁家女子。他要求這位女子嫁給他。但女子父親提出的條件是要讓他女兒生下的兒子繼承王位。福身王已將恆河女神的兒子立為太子,無法答應。他又開始鬱郁不樂了。
2、摩訶迦葉為什麼會心一笑,他究竟明白了什麼?
在佛教禪宗有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佛陀拈花,迦葉微笑」。在靈山會的開始,先是大梵天王以金色優菠蘿花獻給佛陀,並請佛陀說法。可是,佛陀釋迦牟尼卻一言不發,只是從容不迫、儀態安詳地手拈優菠蘿花遍示大眾。當時,所有與會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陀的意思,只有佛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領悟到了其中的絕妙涵義,臉上露出了微笑。於是,釋迦牟尼就將花交付給摩訶迦葉,並囑告說:「我有普照萬物、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和涅 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旨意,通過這種以心印心的方式傳給了你去弘揚光大。」說完就唱了一首偈頌:「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佛,就在佛陀一拈花,迦葉一微笑之間,在佛陀釋迦牟尼與弟子摩訶迦葉心息相通之下,完成了傳宗授受。每次讀到、看到、聽到這則禪宗故事,我都會為他們的默契所嘆服,有時想,這樣的心靈相通是一般人所不能到達的境界吧?有時會想,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心領神會。比如,相愛的戀人,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呼吸,便彼此明了。即使只是靜靜的,彼此沒有言語,沒有動作,卻一樣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也許女人的感情特細膩,特豐富,所以總認定愛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當心裡思念著遙遠的他的時候,突然「滴滴滴」手機響了,傳來了他的聲音或者簡訊,任何內向的女孩子都會掩飾不住一臉的喜悅,如果你靠近細聽,還能感受到她的心房在歌唱,在舞蹈。
這境界也在我們的閱讀中,愛書的人,常徜徉在書海里,因為那裡有他的歡笑與眼淚,高深的人能從平平淡淡的字里行間讀到哲理,潛心的人會在枯燥的語言文字里發出會心的微笑。像我這樣書性不透的人,這領悟自然就膚淺,盡管有時讀到一個好句也會感嘆白做半世人的感慨,卻斷不敢輕言「感悟」二字。但也會有那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妙不可言的感覺,這感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比擬,這感覺是從心底里升騰起來的,久久縈繞在心頭,在生活里。當然還有音樂的人,愛書法的人,愛玉石古董的人......我想除卻了功利,很多人是可以接近「拈花一笑」的至高境界的。
教育中也有吧,或許是我們平時太浮躁了,或者太勞碌了,除了偶爾的竊喜與自得,我們能達到與學生與課堂「拈花」、「微笑」的境界嗎?
3、摩訶波羅多這本書是怎樣記載史前文明的?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於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恆河上游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里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中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類似飛機的飛行器的馬納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類似火箭武器的阿格尼亞,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剎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
「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干」。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戰心驚:「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3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數萬個太陽,煙火柱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
「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也被灼死了」。
看到此慘狀,現代人會立刻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有詩意的誇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目擊記一樣准確。
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恆河上游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黏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
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只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
在德肯原始森林裡,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
由此而論,國外物理學家弗里德里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干次文明。人類存在時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誤用使他們遭到了毀滅」。
這可能嗎?大部分科學家們認為這僅是一種附會,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但是另有一些人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我們的地球早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僅僅有5000多年歷史有些說不過去。這個謎現在仍未解開。
4、摩訶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個大國,叫摩訶羅檀囊,統率著五千多個小國家。國王有三個王子——摩訶富那寧、摩訶提婆和摩訶薩青。三個王子里,小王子摩訶薩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腸。
有—天,國王和王妃帶著王子,率領群臣出外去遊玩。國王久住深宮,很少遠行,遊玩了—會便覺得有些疲勞,就找了個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籠的小鳥,快活地穿梭在叢林之間。忽然,他們發現了一窩老虎。一隻雌虎正給兩只小虎餵奶,雌虎面黃飢瘦,虎仔活潑可愛,但雌虎為了充飢,似乎正要吞食小虎。
小王子見此情景,就問兩位哥哥:「哥哥!你們看那隻雌虎瘦得皮包骨頭,快要餓死了,但他仍然給愛子餵奶。依我看,雌虎在飢餓的逼迫下,一定會把虎仔吃掉的。」
兩個哥哥也同意弟弟的看法,說「如果雌虎餓死了,小虎沒有奶吃也同樣會餓死的」.
小王子難過地說:「那麼,怎樣才能讓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依我看,除非有新鮮的肉和溫熱的血,否則它是一定會吃掉虎仔的。」兩位哥哥說。
小王子聽後進—步追問哥哥:「那你們說,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給那隻餓虎,這只餓虎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嗎?」
哥哥肯定地說:「當然能夠活下去了。但如果誰把身體施給了餓虎,這個人卻是不能復活的」!
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而小王子的內心卻有一番考慮,他打算犧牲自己,救活母虎與虎仔。小王子決心已定,陪著兩位哥哥走了片刻,向兩位哥哥說「哥哥,你們先走一步。我有一點兒事情要辦,隨後就來」。說完他獨自走入小徑,回到剛才那隻餓虎停留的地方。他走到餓虎面前,毫不猶豫地將身體投向虎口,不料,餓虎只朝他望了—眼,卻閉著嘴巴不吃他。看到餓虎的神情,小王子若有所思。他早巳下定決心捨身供養,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小王子乾脆找來一截尖銳的木頭,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鮮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著嘴唇的餓虎,看到鮮血,立刻恢復了精神,吐出鮮紅的舌頭,開始舔食王子的鮮血。餓虎喝足了血,又繼續吃王子的肉體。
先行幾步的哥哥,遲遲不見弟弟跟來,十分擔心,忍不住走回來搜尋。他們邊找邊喊「摩訶薩青!弟弟」!
然而除了風聲,四周沒有—點迴音。兩位王子忽然想起剛才弟弟提出的問題,不寒而慄。他們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憐的弟弟已經被餓虎吃得精光,只剩下—副帶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餓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從懸崖上跌下,暈了過去。待它醒來後,回想起剛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難過。
再說國王休息時,妃子也不知不覺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隻鴿子在叢林里遊玩,忽然飛來一隻大老鷹,抓住最小的鴿子吃掉了。她忍不住「啊」!地慘叫—聲,立刻驚醒過來。妃子立即對國王說:「大王!我剛才做一個不吉祥的夢。俗語說,鴿子即是孩子,我夢見三隻鴿子里,最小那隻被老鷹捉來吃掉,以至於驚醒。是不是小王子摩訶薩青有什麼意外呢?」 國王聽到妃子的話,也覺得心驚肉跳,趕緊命令隨從分頭尋找王子們的行蹤。不久,兩位王子哭著回來了。父王一見兩個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著急地問:「你弟弟呢?他怎麼沒有回來?」
兩位王子嗚咽悲泣,上氣不接下氣,一面流淚,一面回答:「弟弟被餓虎吃掉了。」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國王和妃子頓時暈倒在地。片刻,國王和妃子才緩緩醒來,由兩位王子在前面引導,率領隨從,直奔小王子摩訶薩青慘死的地方。但見血跡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屍骨的殘骸。妃子和國王抱頭大哭。兩位王子和百官隨從,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慘。
其實,捨身飼虎的摩訶薩青王子,死後投身到兜率天上。當時,他還有些懷疑,不知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竟然能投生到優美的天界。他對眼前的善果感到迷惑,於是運用天眼,察遍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和人間等五個世界,才發現自己前生施捨的殘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圍靠在屍首旁邊,痛不欲生。摩訶薩青王子心想:「不能讓他們這樣下去,我要下去勸導他們。」
摩訶薩青王子即刻離開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親百般規勸和訓諭。國王和妃子聽到空中的聲音,仰天央求:「剛才規勸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訶薩青,不久前施身給了餓虎。由於這種功德,現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為非作歹的人,都會下地獄,凡有善行的人,都會出生天界。你為什麼還沉陷於憂愁與煩惱之中,而不能夠覺悟呢?為何空自悲嘆,不去修持各種善事呢?」
國王和妃子當下仍無法明白王子講的道理,繼續問:「因為你心懷慈悲,憐憫萬物,即使將自身施與餓虎,也毫無懊悔。
可我們身為你父母,一想到你慘死的情狀,就為之心痛。這種苦惱與哀嘆,不是用語言所能說明的。縱使你持守大悲之願,可為什麼要讓我們這樣苦惱呢?」
王子看到雙親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釋為善的功德和偉大,以打破父母的迷執。經過王子的一番說法與教化,國王夫婦才逐漸醒悟了。
國王吩咐家臣趕造七寶塔,把王子的屍首厚葬。摩訶薩青王子看到父母從悲傷的低谷中走了出來,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宮。
5、摩訶曼珠沙華、曼珠沙華、摩訶曼陀羅華、曼陀羅華有什麼關系呢?
一個樣
6、百度知道管理素質較差,聽憑愚昧迷信庸俗低劣泛濫,誘導保健品,很多提問文理不通毫無價值甚至有灌水嫌疑
1、可以舉報該提問
2、可以到 知道團隊 吧反應此問題。
7、關於佛教的電影都有哪些?
紀錄片推薦人文類之BBC《佛教世界的七大奇跡.Seven.Wonders.Of.The.Buddhist.World》- 切換中英雙語字幕 1.60G/MKV/720P
鏈接在文末,點開就能看,無需VIP,無需廣告等待。
《佛教世界的七大奇跡.Seven.Wonders.Of.The.Buddhist.World》
內容簡介: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達多·喬達摩(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牟尼)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創立,在世界上尤其是對於東亞地區有過廣泛的影響。佛教目前從人數上來說為世界第四大宗教,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之後,全世界約有4億左右信眾。
「佛」,全稱「佛陀」,意思是覺悟者。[3]佛教重視人類心靈的進步和覺悟。人和其他眾生一樣,沉淪於苦迫之中,並不斷的生死。惟有斷滅貪、嗔、痴的人才能脫離輪回,悉達多就在35歲時成佛,並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道理。佛教徒的目的即在於從悉達多的教訓裏,看透苦迫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
現在的佛教按教理劃分可分為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兩大隻。佛教按歷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個時間段,其中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佛教按地理位置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二大傳承,隨著藏傳佛教的出現,北傳佛教又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佛教按修行和傳授方式可分為顯教和密教。密教大致包括了印度的金剛乘佛教和西藏的藏傳佛教。按顯教密教劃分法,除了密教其他的就全部是顯教。詳細的分類請參考佛教宗派。
佛教目前主要流行於東亞及南亞等地區。
佛教世界七大奇跡介紹:
摩訶菩提佛寺 (印度)
摩訶菩提佛寺以摩訶菩提大塔聞名於世,又譯為大菩提寺或大覺寺,建於釋迦摩尼成佛後約兩百五十年左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來此朝聖,他在菩提樹下安置了一塊金剛座,並於菩提樹旁建了一座塔寺。到了公元四世紀,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由於當時錫蘭國王王弟到印度朝禮聖地時,倍受冷落與羞辱,因此錫蘭國王主動興建摩訶菩提寺,供養來自錫蘭的僧人使用。但是到十二世紀時,回教徒的入侵卻將其破壞毀盡。直到十四世紀,緬甸國王又在阿育王的塔寺遺址上,出資護持重建。在緬甸浦甘(Pngan)的一座十三世紀建築的寺院,就是它的縮影。 然而,重建沒有多久,這座寺廟就遭遇了嚴重的洪水,隨著洪水而來的大量泥沙又將它埋在沙土中達數百年,直到1861年,印度考古研究所的總指揮-亞歷山大。康寧漢(Alexander.Cunninghan)拜訪此地,建議進行挖掘,為大塔的重生燃起了一線希望。1870年代末,在緬甸佛教徒與當時的孟加拉國政府協助下,終於將摩訶菩提寺修復完成,從此這座雄偉的大塔才得以重見天日。進入摩訶菩提佛寺之前,必須脫掉鞋子,赤足進入,這是對佛的尊重,印度人在這里對每台數碼相機收費20盧比。外國人收300盧比,沒有門票。
布特勒佛塔 (尼泊爾)
斯圖帕即佛塔的英文名稱stupa之音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東約八公里處的博拿佛(Bodnath),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白色半球狀的基底上面是四方體,四面都畫著一雙佛眼,眉心中是第三隻眼睛,象徵無上的智慧,參透世情,好像問號的鼻子,,象徵和諧一體之意,這就是在無數介紹尼泊爾的畫冊上都能看到的「Nepal eyes」(尼泊爾之眼)。四方塔上再建有13層圓錐塔,意為13層天界,而最頂的傘蓋則象徵涅盤。該塔高68米,周長100米,建於公元前三世紀,是亞洲最古老的聖跡之一。博拿是覺地的意思,是一個代表佛佗的心。巨大的圓頂形紀念建築,其尼泊爾名,叫做「 露珠塔 」。其來源是,當年興建此塔時,尼泊爾適逢乾旱,無法取水,建塔者便採集露珠來和灰泥。據說該塔藏有古佛迦葉佛的舍利,已有1200多年歷史。
佛牙寺 (斯里蘭卡)
座落在國王宮殿湖濱的粉紅色寺廟,叫做「牙廟」(Temple Of the Tooth),這座佛牙寺的名氣遠比坎迪還響亮,因為它供養了釋迦牟尼的牙齒,不但是信徒們信仰的對象,同時也是權勢和地位的象徵。佛牙是釋迦牟尼在印度火化時,所留下來供養的,在斯里蘭卡歷盡滄桑後,展轉供奉到現今的佛牙寺,目前的佛牙寺則是一六八七年至一七○七年、一七四七至一七八二年兩段時間的國王所建,是一座庄嚴的彩繪建築。高聳的牙廟大門和壕溝,以及寺中的八角樓,是由康堤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拉西哈所建。牙廟的大門雕刻著大象,前面的拱道整修了「月石」的階梯。牙廟的每一層建築都戴著一頂紳士帽式的屋頂,迴廊則矗立著一根根白色的柱子,這就是典型的康提式建築。人們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內登上狹窄的階梯,到達頂樓的聖堂上,才能瞻仰到聖牙。
卧佛寺 (泰國)
位於大皇宮隔壁的卧佛寺又稱菩提寺,卧佛寺是全曼谷最古老的廟,也是全泰國最大的廟宇。這座從艾尤塔雅時代留下的古寺很受卻克里節基王朝皇帝的喜愛,1793年拉瑪一世下令重建卧佛寺,於1801年完成,不過13年的光景,拉瑪三世時又下令重修,把大雄寶殿、方位殿及講經樓都拆了重建,再加蓋兩座塔及卧佛殿,花了17年才完成,拉瑪四世時再添一座塔,便持續這個狀態到現在。卧佛寺有一系列 之"最":它是曼谷歷史最悠久和最大的寺廟,擁有泰國最大的卧佛和最多的佛像塔。卧佛寺內的卧佛全長46米,足掌長度5米,寬 1.5米,兩腳掌相迭,各裝飾有珍珠母貝殼鑲嵌而成的108個吉祥圖案。在卧佛寺內共有99座大小佛塔,高7米的佛塔就有71座,有"塔林"之稱;還有高 41米的大型摩訶佛塔4座。在卧佛寺大殿走廊的柱子上、牆壁上及各佛殿、排亭中都刻有很多碑文。碑文在三世王時刻成,其內容有建築、歷史、佛史、醫葯、格言、文學、地理、風俗習慣等,被稱為"泰國的第一所大學"。這里至今仍有一所泰國古典按摩學校,招收國內外學員來培訓古式按摩術。在大雄殿外面欄桿的柱子和柱子之間,共有154幅以大理石雕刻的"拉瑪堅"故事浮雕圖案,有很高藝術價值。
吳哥窟 (柬埔寨)
吳哥寺又叫小吳哥(與「大吳哥」通王城相對而言),通常所說的「吳哥窟」即指這里,因為它是吳哥古跡中最大、保存得最好、知名度最高的建築,因此吳哥窟也被作為整個古跡群的總稱。它因宏大的規模、完美的對稱、均衡的比例、精緻的浮雕被稱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觀之一。柬埔寨國旗上的三塔即是吳哥寺的正面像。吳哥寺主建築周圍有大片空地,以前應該是僧人或平民居住的草木房屋。可見吳哥寺曾經是一座僧侶眾多、香火旺盛的大寺廟。現在主體建築的東北角上有些較新的佛殿和僧房,仍有不少僧侶在這里修行。身披鮮艷的橘紅色袈裟的身影在青灰色的古寺中穿行,是攝影師們非常喜歡的拍攝題材。
天壇大佛 (中國香港)
寶蓮禪寺前廣場附近有一座庄嚴雄偉的佛像,為「天壇大佛」。大佛由200塊青銅鑄件組成,高26公尺,重達220公噸,是全球最大的戶外青銅坐佛。天壇大佛面相參照龍門石窟的昆廬庶那佛,衣服的紋理和頭飾則參照敦煌石窟第36窟的釋迦牟尼佛像。天壇大佛坐在蓮花上,取其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在象徵北京天壇的三層基座之內,設有展覽廳,布置了各佛教藝術品如壁畫、書畫及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子等陳列。天壇大佛現已成為香港著名的宗教建築物。
西來寺 (美國洛杉磯)
佛光山西來寺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哈仙達崗(Hacienda Heights)南邊山坡地上。寺名為「西來」,取義於「佛法西來」,是為了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時讓西方人士能正確地了解佛教真義,尤其希望促進佛教在西方的發展而建寺。這一座具有多元化功能的國際性佛教道場,本著佛光山的宗旨目標:「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凈化人心」,弘揚人間佛教於歐美,建立人間凈土在西方。
拍的邏輯性很好,很不錯。但是其中對於佛法的許多闡釋都流於表面,也能理解,畢竟歐美拍的關於佛教的紀錄片,不過也通俗淺顯,景點都不錯,可以當做佛教風光片。
遺憾的是提到極具意義的北傳佛教和禪宗居然只點到香港,這讓內陸情何以堪。
帷❤『咋么了』鏈接
網路資源極易被和諧,且看且珍惜。
8、知道歌曲《莫呼洛迦》歌詞中」揭諦摩訶」是什麼意思
「揭諦摩訶」意為「超越自我,打破命運枷鎖」。揭諦摩訶源自梵文羅馬字Gate(超越)Maha(命運)。
歌曲:莫呼洛迦
歌手:辛曉琪
填詞:徐克/黃沾
譜曲:黃沾
歌詞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
莫嘆息,色即空,空變色,色變空,空變色
末世摩登伽,此刻不變色
是美色,出色,生色,問誰可以不愛惜
唱惜色歌,摩登伽女正是我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
天龍之女一曲婆娑,心眼彷彿中魔
盡我角色意識美色,來請你多愛惜
良夜又逢末世人,珍惜今晚記住我
(8)摩訶片保健品擴展資料
《莫呼洛迦》,該歌曲收錄在專輯《青蛇 電影原聲帶》中,1993-01-02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永安二胡演唱的《莫呼洛迦 (二胡版)》,該歌曲收錄在專輯《永安二胡 2012翻奏作品》中,發行於2012-12-17,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2、安蕾爾演唱的《莫呼洛迦》,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安蕾爾》中,發行於1999-01-12,該張專輯包含了1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