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由於糖尿病是一種慢性持續性疾病,血糖值高低與患者的衣、食、住、行及精神情緒密切相關。所以,病人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學會日常生活的自我保健方法十分重要。
保持樂觀情緒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應該懂得,只要控制好病情,同樣能健康長壽。
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定時定量進餐、運動、工作和就寢,因為它們直接影響到用葯劑量和時間。
飲食宜淡、多樣,不要過咸和偏食,忌高甜食。食量按每日所需總熱量計算,不要貪飽,宜少吃多餐。
運動宜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宜空腹運動,不要過度疲乏。
要了解和掌握低血糖反應的知識,尤其外出活動時或運動量大時要隨身攜帶食品,及時加餐,預防低血糖反應。
應戒煙忌酒,尤其不要空腹飲酒及飲烈性酒。飲用啤酒要適量,並且要減少主食。
注意足部衛生,堅持每晚用溫水洗腳。因通常足部感覺遲鈍,所以水溫不要過熱以免燙傷。鞋襪要松緊合適,不要穿硬質鞋襪。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
注意口腔及眼部衛生。早晚洗漱,避免視力疲勞。
每日自測4次尿糖,即三餐前及睡前記錄檢測結果,尤其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該堅持。血糖和尿糖不平衡的患者應常測血糖。如用試紙測尿糖,應注意測定時間的准確及看試紙是否過期、失效。有條件的患者可購袖珍血糖儀,方法簡便迅速,有利於病情控制。
定期到醫院檢測肝和腎功能、血脂、糖化血紅蛋白、尿常規、血壓、心電圖及眼底,根據病情可3~6月檢測1次。血糖、尿糖應常測,即使病情穩定者,也至少每月1次進行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檢測。
2、糖尿病人 怎樣保養
1. 肉類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與植物蛋白相比,動物蛋白更接近於人體,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肉食中含的人體必需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比較豐富。另外,肉食含熱量較高,有利於主食的控制。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吃了肉食就不容易餓,若只吃素食就容易餓。因此,適當地吃肉對糖尿病患者是有利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肉食含脂肪較多,過量食用對控制血糖、血脂和體重不利。
2.糖尿病患者吃肉要適量,一天吃100~150克就可以了,也就是以肉食絲炒菜為主,少吃燉肉、蒸肉和涮肉。至於吃哪種肉比較合適,應該說糖尿病患者各種肉都能吃,但是從蛋白質結構是否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角度來看,魚肉好於雞、鴨、鵝肉,雞、鴨、鵝肉又比豬、牛、羊肉好。所以有人說,高血壓、血脂異常及糖尿病患者選擇肉類食品時,「吃四條腿的(畜)不如吃兩條腿的(禽),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魚)」,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每天吃150克肉,建議四條腿、兩條腿和沒有腿的肉各50克。
3.豆類是中國人的重要食品之一,但不同的豆類含糖量不一,比如黃豆,含糖量就比較低,而膳食纖維卻很高,所以黃豆粉和黃麵粉做的混合食品,就受到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歡迎。豆漿、豆腐和豆製品主要是用黃豆製作的,只要吃得不過量,可以不計作主食。但是如果每天吃黃豆製品在100克以上,或者吃豆腐在200克以上,就要適當減少主食的量了。綠豆、紅豆、豇豆和芸豆等含糖量較高,吃多了要適當減少主食的量;這類豆粥以及不加糖的八寶粥和米粥含糖量相近,可以食用,但應計算熱量,減少主食。豆類製作的粉條、粉皮、粉絲等屬於澱粉製品,吃的時候也要適當減少主食的量。
4.大蒜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鱗莖。中醫認為,大蒜無毒,生品辛溫,熟品甘溫,歸脾、胃、肺、大腸經,有暖脾胃、行氣滯、散結腫、殺諸蟲、解百毒之功效。大蒜有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壓等作用。中葯葯理研究證明,大蒜素具有降血糖作用。大蒜的汁液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得注意的是,應用大蒜降血糖時宜搗絞取汁服用或嚼食大蒜瓣。
3、糖尿病人該如何保養?
糖尿病飲食治療十好原則
1、日攝熱量計算好:對偏胖的病人供給熱量偏低,對偏瘦的病人則偏高,以保持正常體重。
2、三大營養比例好;一般糖尿病病人每日飲食中三大營養素所含全日總熱量的比例為蛋白質15%左右;脂肪20%
-25%,碳水化合物60%-70%。對蛋白質還要根據腎功能情況選擇不同類別的蛋白質。腎功能正常者以谷、豆類蛋白質為好,既有利於營養需要,又可防止血脂升高。腎功能衰竭者選乳、蛋類蛋白為好,因其生理價高,少產生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物質,有利於保護腎功能。對於脂肪的供給,要防止血脂升高,應以植物油為主,保證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也應足,食量不足,既不利於保護腎功能,久則影響細胞功能和胰島素受體的敏感度。
3、主副食品穩定好:每日每餐中的主副食品含量應基本固定,不能隨意增減,但花樣品種可隨意變換。
4、膽固醇食品限制好:膽固醇高的食品對糖尿病肥胖者危害大,應限制攝入,有利於控制血漿膽固醇。
5、重危病人細算好:重危病人的飲食要科學仔細地計算出每天需要的氨基酸、脂及酸、鉀、鈉、微量元素以及食物嘌呤量和食物烹調後維生素含量的保存率等等項目調配飲食。
6、糖食酒品需忌好:含糖的點心、水果、飲料和酒類均忌用。病情緩解後輕的病人可增加水果,但不應過多,而且應經常注意查尿糖和血糖。
7、新用食品了解好:新出現的「治療食品「或是以前沒有用過的食品,首先應了解其營養萬分,凡是不清楚成分的食品,最好不要輕易試用,即使是醫生介紹的新品種,也要在應用中仔細觀察效果,看是否適合自己。
8、生活規律定量好:定時定量有規律地吃飲、吃葯、運動和工作對糖尿病人尤為重要,特殊情況如出差、會議等也應按規定選食。遇到手術或新增加疾病時要重新調整飲食、用葯。
9、低血糖時用糖好:糖尿病人有很多原因導致低血糖,此刻一定要先補給糖,使血糖正常後再做其他的處理。
10、糖尿病人學習好:糖尿病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努力學習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知識,結合自己的病情、生活習慣和經濟條件制訂自已的膳食方案,不斷實踐修正,必要時再請教醫生。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足部病變,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但是,糖尿病足也是可以預防的,除了嚴格控制血糖外,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足部護理習慣。
日常保養
1.每天用溫水和肥皂清潔雙腳,然後用柔軟的干毛巾擦拭乾凈,特別注意腳趾間是否擦乾。洗腳前先用手試水溫,以免燙傷,不要長時間將雙腳浸泡在水中,如果皮膚乾燥,應塗上潤膚液。
2.修剪腳趾甲時應用指甲刀橫向直剪,切勿將腳趾甲剪得太短,也不要深入剪至彎角位置,以免損傷皮膚。
3.選擇天然材質柔軟的襪子,如棉質或羊毛襪子,避免穿過緊的尼龍絲襪。
4.選擇合適的鞋子。購鞋時應看重舒適程度,選擇腳跟穩固、鞋頭寬闊的款式;避免穿著人造革材質、鞋頭過尖或過緊的鞋;應選擇真皮或棉質透氣性好的鞋。
5.不要長時間穿新鞋,盡量勤換鞋款,避免腳部同一位置長期承受壓力,預防起泡或淤傷。
6.不要用熱水瓶、熱墊或電熱產品溫暖雙腳,以免感覺遲鈍而燙傷。
7.不要赤腳走路,在室內或地毯上走路也應該穿拖鞋。
對待糖尿病患者,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是記者日前在解放軍306醫院舉辦的全國首屆「多學科協作防治糖尿病足與下肢動脈病變」研討會上獲悉的。
資料顯示,在所有因糖尿病住院的患者中,患足病的佔到47%,,足病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科學的治療,相當一部分患者因為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而最終被截肢。而在美國,醫院甚至還設有專門的「足醫」,每年用於糖尿病足的費用幾乎相當於其它糖尿病並發症的醫療花費總和。
據了解,306醫院糖尿病中心開設了北京市首個專門足病門診。參加研討會的澳大利亞政府糖尿病顧問丹尼斯、美國足踝外科學會前任主席弗萊伯格、歐洲糖尿病協會常委弗斯特3位洋專家,向患者教授了腳的保護知識和足病治療方法。
研討會上,外國專家與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足病組組長、306醫院糖尿病中心許樟榮教授一起,向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醫生發出號召:全力關注糖尿病足病。
許教授強調,對待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306醫院糖尿病中心正著力研究多學科協作治療糖尿病,使多種並發症能夠在早期就被發現,並得到及時治療。
4、糖尿病患者是怎樣進行日常保健?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外,還要學會如何進行自我護理,自我護理需要具備一些必備物品可能順利進行下去,這些必備物品包括:有關糖尿病知識手冊及中國食物成分表;簡單的食物衡器和量器;一套檢查尿糖、尿酮體所需的物品,如班氏液、酮體粉、試管、酒精燈及尿糖試紙等;常備食品,以備發生低血糖時之用;一本記錄檢查結果、病情變化及體重變化用的筆記本;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需准備一套注射胰島素所用器具,如注射器、針頭、消毒盤、消毒用棉簽、酒精及消毒設備;胰島素的冷藏處。
5、高血糖患者如何養生保健
長期服用降糖葯物,尤其是服用化學葯物,會帶來肝、腎功能損害、低血糖等嚴重副作用
服葯的過程可能伴隨終生,對葯物過分依賴,必然會對身體帶來傷害。
所以糖尿病人應copy盡量減少服用降糖葯物。建議病人通過運動和食療的配合,慢慢減少對葯物的依賴。我一直在吃的洗胰清糖素,同樣也是食療原理的特膳,現在控制血糖穩定很長時間了,有時候不吃葯血糖波動也不大
6、糖尿病人該怎麼保健
在平時的飲食里要注意糖百分得射入
一些水果也要適當的控制
比如一個蘋果要分幾次吃完
注意控制飯量
因為米飯是碳水化度合物
在體內可以轉換為糖份
平時還要注意保護皮膚的完整
盡量不要弄破皮膚
老年人的話還要注意腳回的保護
要保持雙腳的干凈與乾燥
不論答冬天夏天都要穿淺色的襪子
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
7、糖尿病人應該如何注意自己身體的保健呢?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全身終身性疾病,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能夠嚴格控制,尚不能根治。保持良好心態,延緩和減少各種慢性並發症,患者及家屬必須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實為關鍵的因素之一。
一.飲食治療 對於所有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飲食控制均為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治療手段。糖尿病患者必須終身進行飲食控制。
●控制總熱量
飲食控制不僅僅是主食控制,而應包括對副食特別是肉、脂肪類等含熱量較高的食品的綜合控制,同時應以使病人能達到並維持理想的體重。
●合理安排各種營養成分
脂肪和油類應提供飲食總熱量的20%--25%,其中不到30%的熱量應來自飽和脂肪。55%--65%的總熱量應來源於碳水化合物,應包含多種成分及較高含量的可溶性纖維素,每天應多吃蔬菜及粗米面製品而不是精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不應過多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15%。飲食保持清淡為宜,食鹽限制在10克/天以內。
●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對患者是一種很好的飲食習慣,食物的選擇可根據各地的不同食物品種及飲食習慣所決定。具體而言,一天不少於3餐,一餐不多於2兩,寧可多餐,也不要每餐吃得太多。
●少喝酒,不抽煙
飲酒應適度,以不影響正常進食,不引起不良症狀為度。糖尿病患者應絕對禁煙。
二.運動治療 經常有規律的運動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還可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減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還可矯治肥胖。
●運動強度
原則上應先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再逐步進入中等強度的運動,運動強度要求可按最大脈率計算,即運動時脈率=170-年齡,例如一位70歲的老人在運動過程中的脈率每分鍾應為:170-70=100次。
●運動持續時間
開始時一般以5~10分鍾為宜,以後若自我感覺良好再逐漸延長。一般中等強度的運動以20~30分鍾為宜。
●運動的頻率
每周至少運動4~5次。正在接受胰島素或口服抗糖尿病葯物的治療者最好每日規定時間進行運動,以利於血糖控制及調整葯物用量。
●運動的注意事項
避免由於運動所引起的低血糖;防止外傷、扭傷和感冒,特別注意腳的防護;運動前後宜做幾分鍾預備和收尾活動。
三.糖尿病足部的護理 注意穿著合腳而寬松的鞋襪,以免因過緊而使足部造成不必要的摩擦,產生水泡;防止皮膚乾燥引起的皸裂,尤其是足跟周圍,可用濕敷及浴後塗油膏來預防;趾甲應勤剪,但應注意避免太靠近皮膚而造成損傷,引起感染;若出現雞眼等應向醫護人員咨詢,避免自行使用雞眼葯膏治療;切不要赤腳走路,每日檢查鞋內有無銳利物,防止損傷;洗腳時,注意防止燙傷,水溫宜事先調試。
8、試述如何對糖尿病病人進行保健指導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保健:
一、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指導:
由於糖尿病是慢性、終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醫學知識,加之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會有焦慮,所以要盡量避免這種情況。
二、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指導:
合理膳食:粗細搭配,每天主食應控制在4-8兩,不吃油炸和高熱量的食物。避免熱量攝入過多,嚴格控制油脂攝入,少食油炸食品,盡量食用綠葉蔬菜、粗糧及輔以牛奶、蛋清、瘦肉、肉類,每日不超過3兩。並且清淡飲食,多吃一些高纖維飲食,纖維素較多一方面利於降糖,一方面防止便秘。
三、糖尿病患者的用葯指導:
要按時,規律,每天定點服葯。
四、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習慣指導:
適量運動:運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起到替代胰島素的效果,你的四肢勞動了,你的胰島β細胞就得到休息了。隨著運動,你的血液循環會加快,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可以不通過胰島素就被馬上利用,此時只要分泌少量的胰島素就可以達到維持血糖水平的目的。運動時間一般以早餐或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後開始鍛煉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