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保教知識與能力需要自己整理筆記歸納還是看人家整理好的筆記直接背?哪種更好?
學習知識是一個內化的過程。自己的體驗是把這些知識自己整理,然後通過自己的不斷的練習把這些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能力,這樣比死記硬背別人的筆記要好的多。因為自己親自做過的事情是最不容易忘記的。
2、十防知識及安全生活常識筆記
安全教育「十防」指的是: 一、防地震 二、防火災 三、防煤氣和食物中毒 四、防交通事故 五、防搶劫 六、防綁架 七、防溺水 八、防擁擠 九、防觸電 十、防性侵害。
安全教育:所謂安全教育就是指孩子解決各種安全問題的能力,良好的安全教育可以讓孩子在沒有大人幫助的情況下也能自己保護好自己。孩子從小就要學會自我保護,這樣才能遠離危險,好好享受生活。因此,父母和老師都有義務和責任教給寶寶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危險突發事件的辦法,好讓孩子在單獨面對危險時,仍然擁有良好的心態和自保的能力。
3、護理中級基礎知識筆記
1.護理程序包括哪幾個步驟?
護理程序包括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五個步驟。
2.資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①觀察;②交談;③體格檢查;④查閱相關資料。
3.病室適宜的溫度、濕度應保持在多少?
(l)病室溫度一般保持在18—22℃為宜。新生兒及老年患者,室溫保持在22—24℃為宜。
(2)病室濕度一般保持在50%一60%為宜。
4.常用卧位有哪幾種?各適用於哪些患者?
(1)去枕仰卧位:適用於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內麻
醉或脊髓腔穿刺後的患者。
(2)中凹卧位:適用於休克患者。
(3)屈膝仰卧位:適用於腹部檢查或接受導尿、會陰沖洗的
患者。
(4)側卧位:適用於灌腸、肛門檢查及配合胃鏡、腸鏡檢查的
患者;臀部肌內注射的患者。
(5)半坐卧位:適用於心肺疾病所引起呼吸困難的患者;胸、腹、盆腔手術後或有炎症的患者;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後的患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患者。
(6)端坐位:適用於心力衰竭、心包積液、支氣管哮喘發作的患者。
(7)俯卧位:適用於腰背部檢杳或配合胰、膽管造影檢查時的患者;脊椎手術後或腰、背、臀部有傷口,不能平卧或側卧的患者;胃腸脹氣導致腹痛的患者。
(8)頭低足高位:適用於肺部分泌物引流的患者;行十二指腸引流術的患者;妊娠時胎膜早破的患者;跟骨或脛骨結節牽引的患者。
(9)頭高足低位:適用於頸椎骨折作顱骨牽引的患者;顱腦手術後的患者。
(10)膝胸卧位:適用於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治療的患者;需矯正胎位不正或子宮後傾的患者;促進產後子宮復原。
(11)截石位:適用於會陰、肛門部位檢查、治療或手術的患者,產婦分娩。
5.特殊患者更換卧位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對有各種導管或輸液裝置者,l應先將導管安置妥當,翻身後仔細檢查,保持導管通暢。
(2)頸椎或顱骨牽引者,翻身時不可放鬆牽引,並使頭、頸、軀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動;翻身後注意牽引方向、位置以及牽引力是否正確。
(3)顱腦手術者,應該取健側卧位或平卧位,在翻身時要注意頭部不可劇烈翻動,以免引起腦疝,壓迫腦干,導致患者突然死亡。
(4)石膏固定者,應該注意翻身後患處位置及局部肢體的血
運情況,防止受壓。
(5)一般手術者,翻身時應該先檢查敷料是否乾燥、有無脫
落,如分泌物浸濕敷料,應先更換敷料並固定妥當後再行翻身,翻身後注意傷口不可受壓。
6.約束具使用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嚴格掌握應用指征,注意維護患者自尊。
(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使用約束具的目的、操作要點及注意
事項,以取得理解和配合。
(3)約束具只能短期使用,並定時松解,協助患者經常更換體位。
(4)使用時肢體處於功能位置;約束帶下需墊襯墊,松緊適宜;密切觀察約束部位的皮膚顏色,必要時進行局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5)記錄使用約束具的原因、時間、觀察結果、護理措施及解除約束的時間。
7.疼痛的評估內容有哪些?
①疼痛的部位;②疼痛的時間;③疼痛的性質;④疼痛的程
度;⑤疼痛的表達方式;⑥影響疼痛的因素;⑦疼痛對患者的影
響,有無伴隨症狀等。
8,常用的疼痛評估工具有哪些?
①數字式評定法;②文字描述式評定法;③視覺模擬評定
法;④面部表情測量圖。
9.如何應用0—5文字描述法評估疼痛?
0級無疼痛。
1級輕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
2級中度疼痛:輕度干擾睡眠,需用止痛葯。
3級.重度疼痛:干擾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葯。
4級劇烈疼痛:干擾睡眠較重,伴有其他症狀。
5級無法忍受:嚴重千擾睡眠,伴有其他症狀或被動體位。
10.壓瘡分為哪幾期?簡述其發生的原因。
依據其嚴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可以分為四期:①淤血紅潤期;
②炎性浸潤期;③淺度潰瘍期;④壞死潰瘍期。
發生原因:
(1)局部長期受壓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
(2)局部經常受潮濕或排泄物刺。
(3)石膏綳帶和夾板使用不當。
(4)全身營養不良或水腫。
11.簡述機體活動能力的分度。
0度:完全能獨立,可自由活動。
1度:需要使用設備或器械(如拐杖、輪椅)。
2度:需要他人的幫助、監護和教育。
3度:既需要有人幫助,也需要設備和器械。
4度:完全不能獨立,不能參加活動。
12.簡述肌力的分級。
0級:完全癱瘓,肌力完全喪失。
1級:可見肌肉輕微收縮但無肢體運動。
2級:可移動位置但不能抬起。
3級:肢體能抬離但不能對抗阻力。
4級:能做對抗阻力的運動,但肌力減弱。
5級:肌力正常。
13.如何為脈搏短的患者測量脈率?
為脈搏短絀患者測量脈率,應由兩人同時測量,一人聽心率,
另一人測脈率,兩人同時開始,由聽心率者發出「起」「停」口令,計時l分鍾。
14.測里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定期檢測、校對血壓計。
(2)對需密切觀察血壓者,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3)發現血壓聽不清或異常,應重測。
(4)注意測壓裝置(血壓計、聽診器)、測量者、受檢者、測量環境等因素引起血壓測量的誤差,以保證測量血壓的准確性。
15.測最血壓時袖帶纏得過松和過緊對血壓有何影響?
(1)袖帶纏得過松,可使氣袋呈氣球狀,有效的測量面積變窄,測得的血壓值偏高。
(2)袖帶纏得過緊,可使血管在未注氣前已受壓,測得的血壓
值偏低。
16.何謂潮式呼吸?
潮式呼吸是指呼吸由淺慢到深快,然後再由深快到淺慢,經過一段時間的呼吸暫停(5^-3。秒),又重復以上的周期性呼吸,周而復始似潮水起伏。
17.冷療的禁忌部位有哪些?為什麼?
(1)枕後、耳廓、陰囊處:以防凍傷。
(2)心前區: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心房纖顫或房室傳導
阻滯。
(3)腹部:以防腹瀉0
(4)足底: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縮而影響散熱或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18.熱療的禁忌證有哪些?
(1)未明確診斷的急性腹痛。
(2)面部危險三角區的感染。
(3)各種臟器出血。
(4)軟組織損傷或扭傷的初期(48h內)。
(5)皮膚濕疹。
(6)急性炎症反應,如牙跟炎、中耳炎、結膜炎。
(7)金屬移植物部位。
(8)惡性病變部位。
19.鼻飼前應評估的內容有哪些?
(1)胃管是否在胃內且通暢,確定胃管在胃內後方可注人。
(2)有無胃儲留的現象,若抽出的胃內容物>100ml,則暫停
鼻飼。
20.正常人24h尿量是多少?何謂多尿、少尿、無尿?
正常人24h尿量約1000一2000ml,平均1500ml.
多尿:指24h尿量經常超過2500ml.
少尿:指24h尿量少於400ml或每小時尿量少於17ml.
無尿:也稱尿閉,指24h尿量少於100ml或12h內無尿。
21.簡述24h尿標本的採集方法。
(1)晨7點排空膀朧,此後的尿液全部收集於一個大的清潔容器內(如干凈的痰孟),至次日晨7點,將最後一次尿液排人容器內,測量總量並記於化驗單上。
(2)將全部標本混合均勻,從中取出20ml左右的標本,放在潔凈乾燥的容器內盡快送檢。
(3)某些特殊化驗,需視具體情況添加防腐劑。
22.臨床上常見的病理性尿色變化有哪些?
(1)血尿:顏色的深淺與尿液中所含紅細胞量的多少有關,含
紅細胞量多時呈洗肉水色。
(2)血紅蛋白尿:大量紅細胞在血管內破壞,呈濃茶色、醬油樣色。
(3)膽紅素尿:尿呈深黃色或黃褐色,振盪尿液後泡沫也呈
黃色。
(4)乳糜尿:尿液中含有淋巴液,呈乳白色。
(5)膿尿:尿液中含有膿液,呈白色絮狀渾濁並可見到所含
膿絲。
23.急性尿儲留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1)解除原因。
(2)促進排尿:對於術後尿儲留病人給予誘導排尿,必要時在
無菌操作下導尿,並做好尿管和尿道口的護理。對行恥骨上膀胱
穿刺或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者,做好膀胱造瘺管的護理並保持
通暢。
(3)避免膀恍出血:一次放尿量不可超過1000ml,以免引起
膀胱出血。
24.尿失禁患者的皮膚護理要點有哪些?
(1)保持床單清沽、平整、乾燥。
(2)及時清潔會陰部皮膚,保持清潔乾爽,必要時塗皮膚保護劑。
(3)根據病情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男性患者可採用尿套,女
性患者可採用尿墊、集尿器或留置尿管。
25.給葯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1)按醫囑要求准確給葯:嚴格執行醫囑,對有疑的醫囑應了解清楚後方可給葯,避免盲目執行。
(2)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3)安全正確給葯:合理掌握給葯時間、方法,葯物備好後及
時分發使用。給葯前解釋並給予用葯指導。對易發生過敏反應的
葯物,使用前了解過敏史。
(4)觀察用葯反應:葯物療效、不良反應、病人病情變化、對葯
物的依賴性、情緒反應等。
26.口服給葯時,注意事項有哪些?
(1)需吞服的葯物通常用40一60℃溫開水服下,不要用茶水
服葯。
(2)對牙步有腐蝕作用的葯物,如酸類和鐵劑,應用吸管吸服
後漱口以保護牙齒。
(3)緩釋片、腸溶片、膠囊吞服時不可嚼碎。
(4)舌下含片應放於舌下或兩頰郭膜與牙齒之間待其溶化。
(5)抗生素及磺胺類葯物應准時服葯,以保證有效的血葯
濃度。
(6)服用對呼吸道黏膜起安撫作用的葯物後不宜立即飲水。
信息來自ICU護理之家微信公共號,敬請關注。
(7)某些磺胺類葯物經腎臟排出,尿少時易析出結晶堵塞腎
小管,服葯後要多飲水。
(8)一般情況下,健胃葯宜在飯前服,助消化葯及對胃黏膜有
刺激的葯物宜在飯後服,催眠葯在睡前服。
27.口服鐵劑治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為減少胃腸道反應,可在飯後或餐中服用,從小劑量開
始,逐漸加至足量。
(2)液體鐵劑可使牙齒染黑,可用吸管或滴管服之。
(3)鐵劑可與維生素C;、果汁等同服,以利於吸收;忌與抑制
鐵吸收的食物同服。
(4)服用鐵劑後,大便變黑或呈柏油樣。停葯後恢復,應向患
者說明原因,消除顧慮。
(5)按劑量、療程服葯,定期復查相關實驗室檢查。
28.常用的口腔護理溶液有哪幾種?各有何作用?
生理鹽水清潔口腔,頂防感染;1%一3%過氧化氫溶液防腐、防臭,適用於口腔感染有潰爛、壞死組織者
1%一4%碳酸氫鈉溶液鹼性溶液,適用於真菌感染
0.02%洗必泰溶液清潔口腔,廣譜抗菌
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潔口腔,廣譜抗菌
0.1%醋酸溶液適用於綠膿桿菌感染
2%一3%n硼酸溶液酸性防腐劑,抑菌
0.08%甲硝噢溶液適用於厭氧菌感染
29.氧療分為哪幾種類型?各適用於哪類患者?
(1)低濃度氧療:吸氧濃度<40%。適用里:低氧血症伴二氧
化碳儲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2)中等濃度氧療:吸氧濃度為40%一60%0適用於有明顯
通氣/灌流比例失調或顯著彌散障礙的患者,如肺水腫、心肌梗死、
休克等。
(3)高濃度氧療:吸氧濃度>60%以上。適用於單純缺氧而
無二氧化碳儲留的患者,如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心肺復甦後的生命支持階段。
(4)高壓氧療:指在特殊的加壓艙內,以2—3kg/平方厘米「的壓力給予100%的氧吸入,如一氧化碳中毒、氣性壞疽等。
30.簡述氧療的注意事項。
(1)重視病因。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選擇合適的氧療方式。
(4)注意濕化和加溫。
(5)定時更換和清沾消毒,防止污染和導管堵塞。
(6)氧療效果評價。
(7)防止爆炸與火災。
31.氧氣濃度與氧流量如何進行換算?
氧氣濃度(%)=21+4*氧流量(L/min)
32,氧氣霧化吸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拍正確使用供氧裝置,注意用氧安全,氧氣濕化瓶內勿盛
水,以免葯液被稀釋影響療效。
(2)霧化時指導患者用嘴深長吸氣後屏氣1---2秒,用鼻呼
氣,氧氣流量6—8L/min.
(3)注意觀察患者痰液排出情況,霧化後協助患者清潔口腔。
33.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呼吸道阻塞症狀:表現為胸悶、氣促伴瀕死感。
(2)循環衰竭症狀:表現為面色蒼白、冷汗、發給、脈細弱、血
壓下降、煩躁不安等。
(3)中樞神經系統症狀:表現為頭暈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
意識喪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4)其他過敏反應表現:可有蕁麻疹、惡心、嘔吐、腹痛與腹
瀉等。
34.簡述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急救護理措施。
(1)立即停葯,使患者就地平卧。
(2)立即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5—1ml,患者酌減。如症狀不緩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靜脈注射該葯0.5ml.
(3)氧氣吸入。當呼吸受抑制時,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並肌內注射呼吸興奮劑。喉頭水腫影響呼吸時,應立即准備氣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氣管切開。
信息來自「ICU護理之家」微信公共號,敬請關注。
(4)抗過敏.
(5)糾正酸中毒和遵醫囑給子抗組胺類葯物。
(6)如發生心搏驟停,立即行心肺復甦。
(7)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尿量及其他病情變化,注意保暖,並
做好病情動態記錄。患者未脫離危險期前不宜搬動。
35.靜脈穿刺工具如何分類?
根據導管置人的血管類型可分為:外周靜脈導管、中心靜脈
導管。根據導管的長度可分為:短導管、中等長度導管、長導管。
36.靜脈留置導管如何進行沖管及封管?
(1)沖管方法:沖管液通常為生理鹽水,採用脈沖式沖洗方
法。外周留置針可使用5ml注射器進行沖管;picc導管應用
10ml以上的注射器進行沖管。沖管液的最小量應為導管和附加
裝置容量的2倍。
(2)封管方法:①鋼針方法:將針尖留在肝素帽內少許,脈沖
式推注封管液剩0.5—1ml時,一邊推封管液,一邊拔針頭(推液
速度大於拔針速度),確保留置導管內充滿封管液,使導管內無葯
液或血液。②無針接頭方法:沖管後拔除注射器前將小夾子盡量
靠近穿刺點,夾畢小夾子拔除注射器。
37.常見輸液反應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發熱反應:多發生廠輸液後數分鍾至1小時。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輕者體溫在38℃左右,停止輸液後數小時內可自行恢復正常;嚴重者初起寒戰,繼之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並伴有頭痛、惡心、嘔吐、脈速等全身症狀。
(2)急性肺水腫: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咳粉紅
色泡沫樣痰,嚴重時痰液可從口、鼻腔湧出。聽診肺部布滿濕鑼
音,心率快且節律不齊。
(3)靜脈炎: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局部組織發紅、腫
脹、灼熱、疼痛,有時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4)空氣栓塞:患者感到胸部異常不適或有胸骨後疼痛.隨即發生呼吸困難和嚴重的發給,並伴有瀕死感。聽診心前區可聞及響亮的、持續的「水泡音」。
38.簡述輸液中發生急性肺水腫的原因及處理措施。
原因:
(1)輸液速度過快,短時間內輸人過多液體,使循環血容量急
劇增加,心臟負荷過重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處理措施:
(1)立即停止輸液並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如病情允許
可使患者端坐,雙腿下垂,以減少下肢靜脈迴流,減輕心臟負擔。
(2)給子高流量氧氣吸人,一般氧流量為6—8L/min.同時
濕化瓶內加人20%---30%的乙醇溶液。
(3)遵醫囑給予鎮靜、平喘、強心、利尿和擴血管葯物。
(4)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扎。用橡膠止血帶或血壓計袖帶適當
加壓以阻斷靜脈血流,每5—10min輪流放鬆一個肢體上的止血
帶,可有效減少靜脈回心血量。症狀緩解後,逐漸解除止血帶。
39.輸液中發生空氣栓塞時患者應採取何種體位?為什麼?
應將患者置於左側卧位,並保持頭低足高位。該體位有利於氣體浮向右心室尖部,避開肺動脈人口,隨著心臟舒縮,將空氣混成泡沫,分次少量進人肺動脈內,逐漸被吸收。
40.甘露醇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l)嚴禁作肌內或皮下注射,避免葯物外漏引起皮下水腫或
組織壞死。
(2)不能與其他葯物混合靜滴.
(3)靜脈滴注時,宜用大號針頭,250ml液體應在20—30min內靜滴完畢。
(4)在應用脫水劑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出人量、血壓、脈搏、
呼吸,做好記錄。
(5)可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功能不全及急性肺水腫患者禁用。
41.根據紅細胞膜上抗原的種類.血型分為哪幾種?
(1)A型:紅細胞膜上只有A抗原者。
(2)B型:紅細胞膜上只有B抗原者。
(3)AB型:紅細胞膜上有A,B兩種抗原者。
(4)o型:紅細胞膜上既無A抗原,也無B抗原者。
42.成分輸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某些成分血,如白細胞、血小板等(紅細胞除外),存活
期短,以新鮮血為宜,必須在24h內輸人體內(從采血開始
計時)。
(2)除血漿和白蛋白制劑外,其他各種成分血在輸人前均需
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3)輸血前根據醫囑給予抗過敏葯物。
(4)如患者在輸成分血的同時,還需輸全血.則應先輸成分
血,後輸全血,以保證成分血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43.常見的輸血反應有哪些?
①發熱反應;②過敏反應;③溶血反應;④大量輸血反應;
⑤細菌污染反應;⑥疾病感染等。
44.輸血中發生過敏反應如何處理?
(1)輕度過敏反應,減慢輸血速度,給予抗過敏葯物。
(2)中、重度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皮下注射0.1%腎上
腺素。0.5—1ml,靜脈注射地塞米松等抗過敏葯物。
(3)呼吸困難者給予氧氣吸人,嚴重喉頭水腫行氣管切開。
(4)循環衰竭者給予抗休克治療。
45.輸血中發生溶血反應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處理?
原因:
(1)輸入了異型血。
(2)輸入了變質血。
(3)Rh因子所致溶血。
處理措施:
(1)立即停止輸血,並通知醫生。
(2)給予氧氣吸入,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給予升壓葯或其他
葯物治療。
(3)將余血、患者血標本和尿標木送化驗室進行檢驗。
(4)雙側腰部封閉,並用熱水袋熱敷雙側腎區,解除腎小管痙
攣,保護腎臟。
(5)鹼化尿液:靜脈注射碳酸氫鈉溶液。
(6)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尿量,插入導尿管,檢測每小時尿
量,做好記錄。
(7)若出現休克症狀,應進行抗休克治療。
(8)心理護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
46.病情觀察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一般情況的觀察:發育與體型、飲食與營養狀態、面容與
表情、體位、姿勢與步態、皮膚與黏膜等。
(2)生命體征的觀察。
(3)意識狀態的觀察。
(4)瞳孔的觀察。
(5)心理狀態的觀察。
(6)特殊檢查或葯物治療的觀察。
(7)分泌物、排泄物及嘔吐物的觀察。
47.如何判斷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1)嗜睡:最輕程度的意識障礙。患汽者處於持續睡眠狀態,但
能被言語或輕度刺激喚醒,醒後能正確、簡單而緩慢地回答問題,
但反應遲鈍,停止刺激後又很快人睡。
(2)意識模糊:其程度較嗜睡深。表現為定向力障礙,思維和
語言不連貫,可有錯覺、幻覺、躁動不安、譫語或精神錯亂。
信息來自「ICU護理之家」微信公共號,敬請關注。
(3)昏睡:患者處於熟睡狀態,不易喚醒。但能被壓迫眶上神
經、搖動身體等強刺激喚醒,醒後答話含糊或答非所問,停止刺激後又進入熟睡狀態。
(4)淺昏迷: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活動,對光、聲刺激無反
應,對疼痛刺激可有痛苦的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禦反應。
(5)深昏迷:意識完全喪失,對各種刺激均無反應。
48.如何判斷瞳孔大小?
自然光線下,瞳孔直徑為2-5mm,平均為3-4mm.
病理情況下,瞳孔直徑小於2mm為瞳孔縮小,小於Imm為
針尖樣瞳孔。瞳孔直徑大於5mm為瞳孔散大
。
49.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如何預防?
臨床表現:
(1)患肢腫脹,伴皮溫升高。
(2)局部劇痛或壓痛。
(3)Humans征陽性,作跺關節過度背屈試驗可致小腿劇痛。
(4)淺靜脈擴張。
預防措施:
(1)適當運動,促進靜脈迴流。長期卧床和制動患者,加強床
上運動;術後患者早期下床活動;血液處於高凝狀態者,可預防性
應用抗凝葯物。
(.2)保護靜脈:長期輸液者,應盡量保護靜脈,避免在同一部
位反復穿刺。盡量避免在下肢靜脈輸液。
(3)戒煙。
(4)進食低脂、高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50.護理文件記錄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1)及時:護理記錄必須及時,不得拖延或提早,更不能漏記、
錯記,以保證記錄的時效性。如因搶救未能及時記錄的,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h內據實補記,並註明搶救完成時問和補記時間。
(2)准確:內容真實、無誤,記錄的時間應為實際給葯、治療、
護理的時間。
(3)完整:眉欄、頁碼須填寫完整。記錄連續,不留空自。每項記錄後簽全名。
(4)簡要:重點突出、簡潔、流暢,使用醫學術語和公認的
縮寫。
(5)清晰:按要求分別使用紅、藍筆書寫,字跡清楚,字體端
正,保持整潔,不得塗改、剪貼和濫用簡化字。
4、基本知識,基本態度,基本能力三方面的內容是重點大家認真做筆記?
積極參與,比方說舉手回答問題,這樣能讓你更好的集中精力
一、聽視並用法
大多數學生聽課是一邊聽,一邊看。聽覺和視覺並用,比只聽不抬頭看的聽課效果要好。聽是接受聲音信息,看是接受圖象信息。
又聽又看,在通過聲音傳遞來記憶抽象的概念的同時,又可結合圖象直觀,來強化具體的知識印象。聽和看的內容應保持同一性,不能聽此視彼,分散聽課的注意力。
聽,一般指聽錄音、聽范讀、聽提問、聽講解;看,主要是指看板書、看掛圖、看熒屏或銀幕上的多媒體畫面,看教師的教態,如教師的舉手投足、神情姿態。 因為教師要藉助這些板書、畫面、手勢,化抽象為具體、變繁復為簡明、變陌生為熟悉。這種方法,以聽為主,以看促聽,效果很好。
二、聽思並用法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邊聽邊思考也是一種有效的聽課方法。聽一般是被動地吸收,思則是主動地思考。
邊聽邊思,可以在由被動轉化為主動的過程中,逐步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只聽不思考,錄音機式的聽課,囫圇吞棗,談不上真正掌握知識,更談不上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般可從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難點在什麼地方,老師為什麼這樣處理教材,老師講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師講的與自己想的有什麼不同,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有何異同?……
以思促聽,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三、五到聽課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腦都要動起來,多種感覺器官並用,多種身體部位全部參與聽課活動。同時調動這些感官所獲得的感受是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感受。
耳到:聽老師講,聽同學發言、提問,不漏聽、不錯聽。
眼到:看課本、看老師的表情、看板書、看優秀同學的反應。
口到:口說,包括復述、朗讀、回答問題。
手到:做筆記、圈重點、批感想、做練習。
腦到:動腦筋,心力集中、積極思維。
「五到聽課法」要求聽課者全神貫注,靈活地根據課堂情境和老師要求,適時調整聽課方法。這種聽課方法,是效率最高的聽課方法之一。
四、符號助記法
無論記憶力多麼強的人,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住,聽課必須記筆記。
無論書寫速度多麼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師所講的話全部記錄下來,這就必須藉助符號幫助自己記錄,以利長期記憶。如重點語句可打著重號、波浪線或加三角號,疑難問題可打問號,只要自己懂得、自己習慣用的各種有利於記憶的符號都可運用。
五、要點記取法
有些成績優秀的學生聽課,覺得有必要聽的就認真聽;覺得對自己益處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麼用心聽,而做自己的練習。
老師講課,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層次的,有時候是與教材無關的。作為學生不可能也沒必要全盤接收。只記重點,只記難點,去掉無用信息是應該的、必要的。抓住要點聽和記,比毫無重點地全部聽和記,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過實驗,分三組學生同時收聽同一內容的錄音帶,規定A組全部記錄,B組只聽不記,C組只記講授要點。結果A、B兩組的學生只記住全部內容的37%,C組學生卻記住了58%,可見抓要點,適當做筆記,效果最好。
六、主動參與法
實踐證明,凡積極舉手發言的學生,學習進步特別快、成績好。一部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講學生聽,學得很被動。課堂聽課,一定要積極參與,主動地學,隨老師的教學思路轉,這樣也可以保證注意力高度集中,聽課效果好。
七、聽懂新知識法
聽懂,就是把知識的概念或結論搞明白,即把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搞明白。
依據聽懂的標准,研究運用聽懂的規律,主要是研究學習概念的規律。掌握舊概念是學習新概念的基礎;搞清概念的由來,是概念學習之本。概念的表述(定 義、定理、定律等)是概念之末,概念的形成是概念之本。捨本逐末,是死知識,亦非真知,於發展智力、形成能力無益;掌握概念表述的科學性,是概念學習的關 鍵。關鍵在於正確理解概念各部分的准確含義及內在聯系,從抽象到具體,由具體到抽象,最後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心理因素的積極作 用,是概念學習的保證。這是新課標下聽好課的最重要的方法。
八、目標聽課法
上新課前預習時,發現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上課時帶著這些問題聽課,目標明確,針對性強。預習時弄懂了的,聽一遍等於復習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預習時不懂的就應特別認真地聽、仔細地聽。
如果老師講了還是沒有弄懂,你還可以在課堂上及時提問讓老師再講。有一定目標的聽課,往往比漫無目的聽課效果好,能幫助你解決疑難大問題。
九、質疑聽課法
「質疑」即提出疑問。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人們知識的獲得,能力的發展,都是在不斷的質疑中實現的。
聽課時,對經過自己思考過,但未聽懂的問題可以及時舉手請教,對老師的講解,同學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問。
這種方法,也可保證聽課者始終集中注意力。會提出問題的學生往往也是會學習的學生。
十、存疑聽課法
聽課時,對疑難問題,不一定馬上打斷老師講課,可以暫時記下來,待下課後再思考或再請教同學、老師。這樣做,一是不影響老師的教學計劃,也不會因個人糾纏某個問題而耽誤大家的時間,還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鑽研問題,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總而言之,內在的慾望決定了努力地程度和做事態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想聽才去努力學會聽,會聽才會說,會說才會交流。每個人就像站在陽台上觀 看陽台外的風景,街上的人也在欣賞陽台上的表演。沒有陽台,就是獨角戲,沒有觀眾就不是演出。故,聽課的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只要有利於提高聽課效率的方 法,就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