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柱有什麼好玩的
旅遊資源石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中體現出綠色生態、土家風情、歷史文化三大特色。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里的原始森林大風堡、土家樂園畢茲卡綠宮、高原明珠黃水湖、中國一號水杉母樹、天然畫廊油草河等景區(點)和喀斯特地貌大觀園千野草場、明清古鎮西沱雲梯街、千年古剎銀杏堂、秦良玉古戰場遺址萬壽寨、全國最大的龍河岩棺群等猶如一顆顆璀燦的明珠閃耀在長江三峽旅遊黃金線上,土家族人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太陽出來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的情懷;飲咂酒吸出了「五龍棒出擎天柱、吸盡長江水倒流」的氣勢,西蘭卡普(土家織綿)織出了「五穀豐登」、「福綠壽喜」……這是一片美麗、神奇的土地,更是一片開放的土地。縣委、縣政府搶抓西部大開發和三峽建設的大好機遇,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形成了「一園」(黃水國家森林公園)、「一場」(千野草場)、「一街」(西沱土家風情街)、「一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總體發展布局,充分利用新三峽環湖游給我縣旅遊業帶來的良好機遇,營造大環境、拓展大市場、發展大旅遊,把石柱建設成為三峽庫區融休閑觀光,民俗欣賞和購物娛樂於一體的民族、生態旅遊大縣。 綠色生態,堆碧砌玉。「走石柱,不問路,公路兩旁柏楊樹」。走進石柱,滿目蒼翠,置身其中,如履畫中,良好的生態蘊育了一方凈土,巧奪天工的森林生態旅遊資源密布縣境。石柱是聞名的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和生態建設先進縣,全縣森林資源豐富,現有林業用地199182公頃,活立木總蓄積72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3.4%,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林木覆蓋率、活立木總蓄積均位居全市前列,是重慶市七大森林資源大縣之一。境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高等維管束植物2182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329種、昆蟲1053種,其中,有國家I級保護植物7種、Ⅱ級保護植物46種;國家I級保護動物5種、Ⅱ級保護動物37種,還是我國水杉的原生地之一和三峽水庫建成蓄水後我國唯一的荷葉鐵線蕨的原生棲息地,是三峽庫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同時,全縣綠色天然森林食品資源豐富,如蒓菜、竹筍、銀杏、板栗、香菇、蜂蜜、獼猴桃、蕨苔、蕨粉、蔥木、豆腐柴及野生蘑菇等特色森林食品資源,年產量達1萬余噸。 土家風情,神秘獨特。土家族人千年的歷史積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 3000多平方公里的石柱是一塊民族文化藝術的沃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啰兒調」的代表作《太陽出來喜洋洋》即誕生於石柱,由四川昊天影視有限公司在我縣拍攝的反映新農村建設題材的電影《太陽出來喜洋洋》,已成功投放市場,較好的宣傳了我縣旅遊及經濟社會情況;咂酒是土家人的佳釀,石達開曾詩贊之「五龍棒出擎天柱、吸盡長江水倒流」;土家織綿演繹了「五穀豐登」、「福祿壽喜」,土家吊腳樓、土家擺手舞、哭嫁、盤歌、薅草鑼鼓、擺手舞……都是土家族人千百年來的真實生活寫照。這片三峽庫區美麗、神奇、唯一的少數民族地區,是您領略土家民俗風情的絕佳之地。 歷史文化,厚重淵遠。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乃石柱建縣之始,歷史淵遠,人傑地靈。郭沫若先生曾詩贊「石柱擎天一女豪」的秦良玉就是傑出的代表,她一生三次勤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錄的巾幗英雄,秦良玉陵園-三教寺,秦良玉率土家白桿兵築寨御敵遺跡-古戰場萬壽寨都是較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萬壽寨是人們領略古戰場磅礴氣勢,想像古戰場獵獵雄風,引發思古之悠情的旅遊聖地,電視連續劇《秦良玉》已被市委宣傳部列入全市「五個一」重點文化項目,正在進一步打造劇本和做好相關拍攝准備工作;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的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明清古鎮西沱,因其建築垂直於長江布局,和長江沿岸其它市鎮建設別具一格而聞名海內外,被考古學家和建築學家稱為「萬里長江第一街」;川東名剎銀杏堂位於河嘴鄉盤龍山,佔地8200平方米,因有兩棵大銀杏樹得名,果聰、大舟、廣淵等高僧先後在此修行,佛法大振,香火繁盛,成為川東各地寺僧安禪傳戒的十方叢林。銀杏堂依山面水,形如龍頭,四周蒼松翠柏環繞,塔院、鍾樓、鼓樓、正殿、法堂、方丈及齋堂、禪房、客房、香積廚等建築保存完好,金碧輝煌。
2、重慶石柱誰最有錢
石柱土豪挺多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那些煤老闆。。。比如江龍集團老闆。。。輾轉於能源、酒店、建材等等幾個行業了。。。現在石柱不有一個據說是他孫子輩名字命名的星級酒店嗎
3、重慶市石柱縣有神馬好玩的地方?
龍骨寨位於石柱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六塘鄉境內。 沿黔石公路可達。是集游覽觀光、避暑休閑、佛教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山嶽型森林佛教旅遊勝地。因山型似飛龍而得名。1993年向社會開放。龍骨寨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寨頂面積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543米,寨高500米。龍骨寨素有第二「峨嵋」之稱。明嘉靖年間,法號「哪佗」的和尚,受「峨嵋」長老之令,尋訪養性修行之仙境聖地。後在龍骨寨建寺廟,築殿堂。「哪佗」大師收集整理上報的龍骨寨資料現存在峨嵋山金頂大廟之中。整座山寨極其雄偉秀麗,神奇雋永,四周懸岩跌宕,險象還生,自然風光優美迷人。主要景觀有龍獅搶寶、三本經書、金扁擔、金鴨子、梭米洞、義和拳神兵壇、古棧道、南天門、藏經閣、石碑、石刻等四十餘處。每年觀音菩薩廟會和「敬南天門」廟會熱鬧非凡,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銀杏堂位於石柱河嘴鄉境內的盤龍山。沿石(柱)萬(州)路可達。距縣城75公里。銀杏堂始建於唐朝,因寺前有三棵銀杏古樹三棵而得名。與重慶梁平雙桂堂齊名,有「川東二堂」之美譽。2004年向社會開放。銀杏堂座北朝南,佔地8200平方米,為台階式磚木結構建築,呈中軸線對稱排列,有四重大殿和若干間僧舍組成,形成「殿殿相接、道道相通」的建築格局;寺內各式神像圖案精美,神態逼真;各類碑刻林立,書法極佳,特別是飛檐下風鈴垂懸,悅耳動聽,別具匠心。寺院前高大挺拔、枝繁葉茂的古柏樹林,常年棲居著上千隻白鶴。寺院後盤龍山近1000畝較為原始的中國優質樹種一紅色薄皮馬尾松,群樹蔥茂、濃蔭蔽日,將寺院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現經旅遊開發後,建立了大型山門、仿古圍牆、民族賓館、休閑亭台和各種娛樂項目。 西沱古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市級三峽庫區遷建傳統風貌鎮。位於石柱縣西北端長江邊,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沿石西路可達。距石柱縣城80公里。是展示明清建築藝術和土家民俗文化的古鎮。雲梯街是西沱古鎮的核心建築群,其布局一反長江沿岸城鎮街道平行於長江等高線而垂直於長江,沿山脊走向由長江岸邊直達山頂。晴天隔江相望,石階層層疊疊,石板光耀刺眼,狀如雲梯,直上雲霄,故名「雲梯街」。雲梯街長約2.5公里,共有113個石階檯面,1124級石階踏步。雲梯街兩側主要包括下鹽店、禹王宮、永成商號、南龍眼橋、北龍眼橋、民亭、萬天宮、紫雲宮、南城寺、張飛廟等。古鎮還有保存完好的漢磚、古樹化石群及規模宏大的地下洞穴——江南龍宮供遊人觀賞。萬壽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沿石柱-湖北柏楊堂公路可達。位於石柱縣城東部20公里處。是以明代秦良玉築寨御敵古戰場為主的歷史文化景區。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史登陸的巾幗英雄,戰功卓著,官封「太子太保總鎮關防」。萬壽山山頂面積2000平方米,最高海拔1490米,奇峰突兀,山頂平闊,四周險峻。寨南北各有一酷似男女的石柱聳立,稱為「男石柱」、「女石柱」。男石柱面北身長100米,高冠微髯,女石柱朝南,身高身高70多米,坦胸露乳,端莊秀麗。是今日石柱的象徵。寨上有保存完好的白桿賓營、旗台、點將台、宮廳、練兵場、殺人壩、前中後三道寨門遺址,寨頂清泉,常年不涸。該景區自1985年對外開放以來,先後修建了上山梯道、接待中心,購物店等設施,逢年過節,遊人不斷。 秦良玉陵園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柱縣城東3公里。沿石柱——湖北柏楊堂公路可達,是明代巾幗英雄秦良玉的陵寢墓地。秦良玉陵園始建於清順治五年(1648),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由陵園區和秦良玉家廟三教寺兩部分組成,良玉墓呈圓形,坐南朝北,條石鑲砌,體積106立方米,墓前27平方米拜台左右有華表、青獅、白象、石馬、石佣各一,墓前寬3米,長50米神道兩側有明末風格石雕48尊。三教寺因素儒、釋、道三教合一,故名「三教寺」。三教寺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由大山門,藏經樓,三清殿,玉皇殿,大佛殿及廂房等建築組成。現建設了步游道,休閑桌椅、觀景台等設施,每年歲首、清明及節假日前往憑弔祭祀巾幗英雄的人絡繹不絕。萬勝壩太陽湖位於黃水國家森林公園東南部,平均海拔1450米,湖面面積3390多畝,是西南地區海拔最高、水質最好、植被最豐富的人工湖。太陽湖山水相映,綠樹環抱,儼然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湖面碧波萬頃,平靜得如一面鏡子。泛舟其上,水色瀲灧,山景旖旎,美不勝收。湖內有渾然天成的島嶼,四周有形態各異的半島,岸上森林密布,芳草萋萋,無不令遊人心曠神怡。目前,太陽湖景區正由重慶浦輝房地產公司投資開發,擬規劃建設成集度假療養、游覽避暑、會議接待、水上游樂等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一號水杉母樹位於黃水鎮萬勝壩八角廟,有「活化石」之美譽,樹高45米、直徑170厘米,樹冠20米,樹齡在140年以上,日本專家曾四次考察。1972年,周恩來總理用該樹所采1公斤種子贈送給朝鮮金日成主席,傳遞了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黃水湖 石柱縣 位於石柱縣黃水鎮北部。沿川漢路可達,距縣城65公里。是高原人工湖泊景區,黃水湖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自上而下由3級水壩4個水域組成,總面積23公頃,庫容量140萬立方米,兩岸林木繁茂,湖水清澈見底,是遊客湖上泛舟、休閑垂釣的理想去處。2001年4月底,重慶市交警總隊投資1800萬元進行旅遊開發,現建立了電瓶船、機動船、腳踏船等交通游覽設施和星級旅遊賓館。油草河位於石柱縣黃水鎮境內。沿老318線可達。距縣城65公里。是優美的山水型景區。油草河,因河邊長滿了綠油油的水草而得名。油草河兩岸林木蔥郁、怪石嶙峋、河水清亮碧綠,猶如碧玉,春夏之際,百花競開,萬綠叢中,紅花點點,白花朵朵;秋季滿山紅葉,層林盡染,有「小小九寨」之美稱。景區內的油草河大橋採用花拱結構,這種造型的大橋在全國僅有6座,該橋是最後建成的一座,在中外橋梁史上具有科考紀念的價值。景區建設有大門、步游小道、休閑桌凳、觀景涼亭、廁所等接待設施。自2001年向社會開放以來,因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深受遊客喜愛。畢茲卡綠宮 畢茲卡(土家人的自稱)綠宮位於縣黃水鎮西南方,距黃水場鎮200米,海拔1560米,面積約100公頃,海拔1560米,由人工林、自然林和峽谷風光三個部分組成,是展示綠色生態和土家風情為主體的主題公園。綠宮內綠樹成蔭,一行行整齊劃一的柳杉樹遮天蔽日。林間將規劃建設綠色氧吧、森林野營、空中迷空、山路十八彎、土家樂園、山珍餐館、峽谷探險、峽谷速滑、擺手堂、娛樂園、葯浴園、葯浴館等項目。置身綠宮,妙趣橫生、其樂無窮,是遊客休閑娛樂、納涼避暑、體驗土家風情的綠色宮殿。2000年該景區被評為AA級旅遊風景區。千野草場距石柱縣城46公里,景區面積3300公頃,海拔1000—1600米,氣候垂直差異大,由大坪草場風情游覽區、瓦屋游牧風情體驗區、麻坪民情體育健身區、岩口接待區、火棘園區構成。景區內萬畝石芽、萬畝火棘、萬畝森林、萬畝草場四大特色資源相映成趣,宛若仙境,一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南國草場風光。 大風堡市級自然保護區石柱縣 區域面積21816.9公頃,森林覆蓋率93%以上。保護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木本植物200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7種,二級46種,三級6種,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2種,銀杏、水杉、珙桐、荷葉鐵線蕨、楨楠、香樟、紅豆杉、黃杉等珍稀植物星落棋布,豹、獐、錦雞、雉雞、杜鵑、黃鸝等動物隨處可見,猶如一部森林百科大辭典。真可謂「森林的海洋,繁花的世界,動物的王國,飛鳥的故鄉」。2000年4月18日,重慶探險協會專家和重慶青年報記者探險了大風堡景區。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區域面積32441公頃,可游面積6000公頃,景區平均海拔1560米,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2.3℃,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0.9℃,全年平均氣溫11.7℃,與重慶主城區和相鄰的萬州、涪陵、豐都、忠縣、墊江城區相比,最熱月均氣溫低10-12℃。景區內物種資源豐富,是野生動植物良好的棲息地,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森林景色秀美,春如滴、夏如夢、秋如醉、冬如玉,是集避暑休閑、民俗風情體驗、科普考察、生態保護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山嶽型旅遊勝地,被譽為「動物王國、植物樂園、自然空調、天然氧吧」。
4、石柱哪裡有浴池
可能不會有哦,北方這種東西才多,這邊都是在自己家洗得
5、石柱有哪些熱鬧的地方?
石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原生性、民族性兩大特徵,從而形成了綠色生態、土家風情和歷史文化三大特色。
綠色生態旅遊資源的突出代表,主要有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包括黃水月亮湖、萬勝壩太陽湖、大風堡、千野草場、森林綠宮、油草河峽谷和綠色山珍(野生山菌、蒓菜)。
土家風情旅遊資源的突出代表,主要有民居建築(吊角樓)、土家服飾(汗頭、媽媽衫)、婚娶喪葬(哭嫁、跳喪)、舞蹈民歌(擺手舞、啰兒調)和美食家餚(砸酒、山菌、都巴、酸酢肉、流水豆腐乾)。
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突出代表,主要有秦良玉陵園、萬壽寨古戰場遺址、明清古鎮西沱、「男女石柱」和龍河岩棺。
石柱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縣,目前旅遊業尚處在初步開發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前景一片光明。縣委、縣府已經把旅遊業列為三大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正著力把旅遊也培養成為第三產業龍頭,制定出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形成了縣域旅遊業發展「四個一工程」的總體布局,即一「圓」(黃水森林公園度假村)、一「場」(千野草場康體休閑長廊)、一「街」(西沱古鎮雲梯街)、一「人」(巾幗秦良玉文化旅遊)。
隨著滬蓉高速鐵路興建和對外招商引資政策落實,融資環境不斷改善,石柱旅遊區優勢將很快得到實質性改善,旅遊基礎設施也將日臻完善,資源優勢將轉化為經濟強勢;「四個一工程」的完成,必將使石柱成為三峽庫區融休閑度假、民俗體驗、購物娛樂一體的生態旅遊、民族旅遊大縣。
6、石柱縣有什好玩的
石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中體現出綠色生態、土家風情、歷史文化三大特色。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里的原始森林大風堡、土家樂園畢茲卡綠宮、高原明珠黃水湖、中國一號水杉母樹等景區(點)36處。
7、徵婚交友,請問有重慶石柱的女孩嗎?
你說到重慶石柱我印象很深,之前在旅行baby上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生徵婚,可惜我不是石柱的,就沒聯系對方,說不定你有機會,別錯過了
8、石柱有什麼奧秘?
考古學發現,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存在著一些古代留下的巨型石柱。例如,在位於地中海岸邊、黎巴嫩西部的巴爾班克,遺存著許多巨大的石柱,一些石柱的重量超過了1000噸,其中最大的一根石柱長達21米,為4.5米,重量約有2000噸。黎巴嫩地區古稱腓尼基,存在著許多小的部族,大約公元3世紀時,賽姆部族在這里建造了許多神殿,這些神殿通常為長方形,周圍是用巨石雕成的圓柱圍成的柱廊,柱式的形態厚重、朴實無華,柱頭無修飾,柱底無座基。據此,專家們推測,巴爾班克的巨石是神殿被毀後的遺留物。但令專家們無法推測的是,這些超重量的巨石,在沒有先進運輸工具的古代,是如何從採石場搬運過來的?
再如,位於西太平洋中的馬里亞納群島,共由15個南北漫延700千米的小島組成,大石柱群以三到七對為一組在島上樹立著。這些石柱都是用石灰岩和火山岩精心雕刻而成,一般高度為幾米,呈方柱形狀。這些石柱的材料都是從外地運來的,石柱的歷史距今至少有幾千年。今天的馬里亞納群島,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荒涼群島,沒有任何古籍可供查尋,是誰建造了這些石柱,成了考古學家們紛紛猜測的課題,至今尚無定論,而這些石柱的用途,也眾說不一。有人說,這是古代玻利尼西亞人建造的宗教儀式紀念碑;也有人說,這是古代瑪雅人從美洲漂流過來後,把建造石碑的習俗帶了過來。但所有這些說法都存在一些問題,因為人們無法解釋這些巨大的石柱群是如何建造的,建造了這些文明的種族為什麼又離開了這里?
9、重慶市石柱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華茲卡綠宮、油草河、大風堡、月亮河,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