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眼保健上市

眼保健上市

發布時間:2020-06-23 02:36:47

1、糖尿病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糖尿病概念一共有18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糖尿病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2家糖尿病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它們分別是:亞寶葯業(股票代碼:600351)、三諾生物(股票代碼:300298)、常山葯業(股票代碼:300255)、貴州百靈(股票代碼:002424)、通化東寶(股票代碼:600867)、千紅制葯(股票代碼:002550)、華東醫葯(股票代碼:000963)、模塑科技(股票代碼:000700)、以嶺葯業(股票代碼:002603)、香雪制葯(股票代碼:300147)、復星醫葯(股票代碼:600196)、保齡寶(股票代碼:002286)、嘉事堂(股票代碼:002462)、易聯眾(股票代碼:300096)、西隴科學(股票代碼:002584)、華潤雙鶴(股票代碼:600062)、白雲山(股票代碼:600332)、 恆瑞醫葯(股票代碼:600276)。

拓展資料: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2、中華老字型大小相關的股票有哪些 中華老字型大小上市公司一覽

中華老字型大小上市公司解讀
老字型大小股票主要有兩大優勢:
1、長盛不衰:公司的主導產品受市場大眾消費者的信賴,並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2、保護振興:國家特給予「中華老字型大小」之稱,並受於國家重點保護類型的公司和產品。例如2011年6月,湖南長沙舉行市人大代表建議重點督辦會。建議:振興老字型大小提升名城品位,在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劉國初提交了《關於保護、振興老字型大小,提升長沙歷史文化名城品位的建議》。並且在主城區有望建老字型大小一條街。
從盤面上可以看出,一些帶有「中華老字型大小」之稱的股票別具一格,同時也是價值投資者的首選對象。特別是一些相關產品受國家的保護,和公司具有自主定價權的個股更是珍袖。以下筆者列出百年店「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相關上市公司股票,並以《做精一隻股》的理念去解讀公司經營性質和投資價值,以便讀者借鑒參考。
一、中葯類
1、浙江震元(000705):
「震元堂」是浙江震元醫葯連鎖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震元堂初創於清乾隆十七年(1752),歷史之久乃紹興諸店之魁,相傳創始人杜景湘(慈溪杜家橋人)原在水澄橋擺葯攤起家,「震元」二字出自《周易》系其向陰陽先生占卜而得。因經營有方,信譽卓然,遂得以創下震元堂堅實的基業。迄今震元堂已有250年的歷史,其歷來營業鼎盛,久而不衰,被廣大人民美譽為「店運昌隆三百載,譽滿江南數一家」。震元堂在經營上的首要特色是貨真價實,真不二價。舊社會大小葯店無不掛上「朔望九扣,逐日九五」牌子,而震元堂卻不折不扣缺一不賣,民間素以「金字招牌」相稱。
2、太安堂(002433):
治療皮膚病中葯開發剛剛起步,其發展前景廣闊,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具有小股本(1億股)、高成長、壟斷性、高利潤、非周期的優勢細分龍頭公司,國家保密配方,擁有五百年中醫葯文化底蘊和核心技術的企業,自明朝太醫柯氏先祖接過御賜金匾「太安堂」始,便融入了廣闊的中醫葯文化,踏上了救死扶傷的征程。「秉德濟世,為而不爭」的堂訓,經過十三代人的繼承,恪守祖訓,繼承了明太醫院的核心技術,開拓創新,研發出治療皮膚病、不孕不育症、心血管病、婦兒科病等一百多個特效中成葯的中葯制葯企業,公司正逐步從單純以產品經營,跨入以產品經營帶動資本運營,以資本運營促進產品經營的生命周期。以文化鑄品牌,在「太安堂」這個五百年老字型大小的集團品牌下,形成了「麒麟」、「鈹寶」、「柯醫師」等優質子品牌。
3、片仔癀(600436):
片仔癀與雲南白葯一樣,二者作為我國中葯的兩大獨家生產絕密品種,其特效配方及獨特工藝受國家絕密保護。明朝萬曆年間,宮廷政變,有一太醫不滿朝政,取方出僧,明朝動亂中檔案流失,故而明清太醫秘方不見經傳,但可從片仔癀處方中主方三七去考證,典籍首見於李時珍《本草綱目》,時間是一五五六年本記載三七產於南方深山,既稀又貴,用三七入葯傳入宮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藝製作成片仔癀後定為宮廷秘方。當為傳世之寶,需經過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盛名,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片仔癀成方之日當不晚於崇禎年間(公元一六二八年或一六四四年)。那位削發為僧的太醫原籍是閩南,後則在璞山岩廟主持傳授徒弟幾代。民國時期漳州城的一些茶莊開始製作片仔癀。1956年,政府宣布進行私營改造。
4、馬應龍(600993):
馬應龍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馬應龍葯業」)是一家有四百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創始於公元1582年(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馬應龍的創始人馬金堂於河北定縣(今河北定州市)開辦小型眼葯鋪——馬應龍生記葯店(總店後遷往北京),創制「八寶」眼葯。至清乾隆年間,馬金堂的後人馬應龍將「八寶眼葯」定名為「馬應龍定州眼葯」。四百多年來,馬應龍品牌薪火相傳,生生不息,譜寫了一段「懸壺濟世,妙手仁心」的傳奇故事。
5、雲南白葯(000538):
雲南白葯1902年由曲煥章創制,原名「曲煥章百寶丹」。曲煥章原在雲南江川一帶是有名的傷科醫生,後為避禍亂,游歷滇南名山,求教當地的民族醫生,研究當地草葯,苦心鑽研,改進配方,歷經十載,研製出「百寶丹」,另外他還研製出虎力散、撐骨散的葯方。1916年,曲煥章將它們與白葯的葯方一起交給雲南省政府警察廳衛生所檢驗,合格後頒發了證書,允許公開出售。1917年,雲南白葯由紙包裝改為瓷瓶包裝,行銷全國,銷量驟增。1923年後,雲南政局混亂,曲煥章在此期間,鑽研配方,總結臨床經驗,使雲南白葯達到了更好的葯效,形成了「一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保險子。此時百寶丹以享譽海外,在東南亞地區十分暢銷。1931年,曲煥章在昆明金碧路建成「曲煥章大葯房」。1955年曲煥章的妻子繆蘭英向政府獻出該葯的配方,之後雲南白葯開始在其他葯廠生產。
6、同仁堂(600085):
北京同仁堂是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宮御葯房用葯,歷經八代皇帝,長達188年。歷代同仁堂人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確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長盛不衰。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產品行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同仁堂已經形成了在集團整體框架下發展現代制葯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個院、二個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擁有境內、境外兩家上市公司,零售門店800餘家,海外合資公司(門店)28家,遍布15個國家和地區。
7、九芝堂(000989):
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重點中葯企業,其前身「勞九芝堂葯鋪」創建於1650年,是中國著名老字型大小。公元1650年,一位名叫勞澄的老者來到古城長沙坡子街開了一家未名小葯鋪,這就是勞九芝堂的前身。勞澄之子勞楫取其父所繪《天香書屋圖》(圖中植雙桂,桂生九芝)之意,給葯鋪取名「勞九芝堂」。公司年銷售額過億元的產品有3個:驢膠補血顆粒、斯奇康、濃縮丸系列;年銷售額過千萬元的產品有4個:裸花紫株片、乙肝寧顆粒、足光粉、補腎固齒丸。其中驢膠補血顆粒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
8、開開實業(600272):
公司控股子公司雷允上葯城座落在靜安寺華山路地段,雷允上創始於1662年,是目前上海乃至全國都屈指可數的大型醫療商店。她集中西葯品、進口葯品、參茸、飲片配方、傳統補品、家庭之用醫療器械、衛生百貨,專科門診於一體,既有參茸專櫃,又有傳統補品專賣;既有地道的中葯製品,又有現代的保健品。品種繁多,規格齊全,有紅參、白參、西洋參、血燕、白燕、鹿茸片、冬蟲夏草、野山參、補酒補膏,應有盡有。這里凝聚老字型大小「上雷牌」的集中優勢,以高、新、全、名、特、優六字方針,貫穿經營服務全過程。雷允上葯城是上海市醫保定點零售葯房,特別是中葯配方也可由醫保消費。
9、新世界(600628): 
公司旗下控股60%的上海蔡同德葯業有限公司集生產、供應、銷售、醫療「四位」於一體,經營各類中葯材、中成葯、西葯、參茸滋補品、營養保健品、醫療器械等5000餘種。上海蔡同德堂葯號創始於公元1882年(清光緒八年),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它是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之一,榮獲全國名牌商業企業和上海市著名商標等稱號。商廈座落在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上,是上海蔡同德葯業有限公司標志性「旗艦店」,主營名貴參茸、冬蟲夏草、補膏補酒、道地葯材、精製飲片、丸散膏丹、中西成葯和醫療器械以及各類保健品化妝品。設有國內外郵購函寄服務,接受來料加工切片、泛丸、研粉、代煎、定製補膏等傳統特色便民服務。
10、豫園商城(600655):
童涵春堂中葯飲片有限公司是全國第一家被批准生產中葯精製飲片的企業。童涵春堂品牌產品自1993年起被評為歷屆「上海名牌產品」。「童涵春堂」商標連續三次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生產的「冬蟲夏草、鐵皮楓斗、精選燕窩、野山人參、蛤士蟆油、西洋參、全須生曬人參、參茸貴細葯材、中葯飲片」等天然品牌產品享譽中外,尤其在港澳台日本及東南亞一帶聞名遐邇。作為童涵春堂葯業公司旗下規模最大的旗艦店——老城隍廟童涵春堂,是集觀賞、休閑、養生、種植、旅遊、民俗、文化、健康於一體的庭院式概念「葯局」,也是上海市第一批涉外旅遊定點單位。童涵春堂的店招據傳這是童涵春堂的第四代經理請名人所題,一說是清同治十三年狀元陸潤庠所書;另一說是由清同治年間蘇淞太兵備道沈秉成所書。
11、武漢健民(600976):
武漢健民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武漢健民600976 SH)前身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中葯名店之一的葉開泰參葯店,距今已有370年歷史,現擁有十餘個子公司,集生產、科研、經貿於一體,年生產能力近十億元。近四個世紀的歷史沉澱和文化積累,鑄造了武漢健民這一中國醫葯產業的著名品牌。目前,健民集團已成功地研製和開發出以龍牡壯骨顆粒、健民咽喉片、健脾生血顆粒、便通膠囊、慢肝寧膠囊為代表的系列產品,形成了集團蔚為壯觀的"名牌林",產品行銷全國,遠銷東南亞及歐美國家和地區。
12、桐君閣(000591):
重慶桐君閣創建於光緒34年(公元1908年),100年來,桐君閣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悠久的歷史淵源,賦予桐君閣深邃的文化內涵,也贏得了社會「老牌桐君閣,精緻中成葯」、「要買放心葯,請到桐君閣」、「北有同仁堂,南有桐君閣」的美譽。公司生產的「桐君閣」牌冬草夏草、天麻、燕窩等高檔參茸產品和貴細精品中葯,暢銷國內外。旗下的桐君閣葯廠、重慶中葯二廠分別是具有100年歷史和40年歷史的專業生產企業。他們生產的生力雄丸、川龍骨刺片、超級濃縮六味地黃丸等130餘個中西成葯產品暢銷全國。
上述是屬於中葯類型的,除此之外還有000423東阿阿膠的發展也不示弱。
二、餐飲類
1、西安飲食(000721)
公司是以餐飲服務為主業,廣泛涉足酒店賓館、旅遊休閑、食品加工、種植養殖、教學培訓、醫療衛生、建築裝潢等多個經營領域的大型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擁有11家分公司、4家控股和參股子公司,國內外開設聯營企業18家,市內營業網點近40個。公司用佔西安市餐飲業千分之一的網點數,實現了經營收入佔全市餐飲業總收入的百分之十。公司近年來呈現出健康快速發展的態勢,企業連續三年位居「全國餐飲百強企業」前列,經營收入居於中國正餐業「第二位」,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三強。
2、全聚德(002186)
全聚德品牌創建於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公司主營業務為餐飲服務及食品加工銷售業務,主要提供以「全聚德」品牌高檔烤鴨系列菜品為主的餐飲服務。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重慶、長春等地擁有9 家直營全聚德烤鴨店,在國內外共擁有61 家特許加盟店(其中中國大陸地區56家,海外5家)。公司還擁有生產北京鴨生、熟製品為主的肉食品生產基地和以生產麵食品、專用調料為主的麵食品生產基地,以及以物流配送任務為主的北京全聚德配送中心。2007年4月16日,收購以製作「滿漢全席」聞名的仿膳飯庄、以製作「海參宴」聞名的豐澤、以製作「京派」川菜聞名的四川飯店三家企業的收購,從而擁有了上述三家企業的經營業務和相關資產,進一步豐富品牌,強化品牌優勢。
餐飲類除上述兩家外,還有「廣州酒家」也將會改制老字型大小,計劃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有望成為華南地區首家上市的餐飲企業,也是廣州唯一一家國有控股的知名老字型大小酒樓。廣州酒家於1939年建立,改革開放後,廣州酒家積極開拓連鎖經營。
三、釀酒類
1、瀘州老窖(000568)
公司是具有400多年釀酒歷史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擁有我國建造最早(始建於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時間最長、保護最完整的老窖池群,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第一窖」。公司主導產品有國窖·1573、百年瀘州老窖及瀘州老窖特曲等。瀘州老窖特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蟬聯歷屆中國名酒稱號,被譽為「濃香鼻祖」、「酒中泰斗」。公司持有3.5億股華西證券股權,持股比例達到34.86%,為控股股東。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2、貴州茅台(600519)
公司是國內白酒行業的標志性企業,主要生產銷售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同時進行飲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生產和銷售,防偽技術開發,信息產業相關產品的研製開發。茅台酒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醬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享有「國酒」的美稱。目前,公司茅台酒年生產量已突破一萬噸,43°、38°、33°茅台酒拓展了茅台酒家族低度酒的發展空間,茅台王子酒、茅台迎賓酒滿足了中低檔消費者的需求,15年、30年、50年、80年陳年茅台酒填補了我國極品酒、年份酒、陳年老窖的空白,在國內獨創年代梯級式的產品開發模式。公司產品形成了低度、高中低檔、極品三大系列70多個規格品種,全方位躋身市場,從而占據了白酒市場制高點,稱雄於中國極品酒市場。
3、山西汾酒(600809)
公司坐落於中國名酒之都--山西杏花村,是生產國家名酒汾酒、竹葉青酒、玫瑰汾酒、白玉汾酒等系列產品的大型一檔企業。主導產品汾酒是中國傳統的歷史名酒,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目前,公司總資產11.69億元,佔地面積170萬平方米,具有名白酒、配製酒、果露酒、黃酒四大類產品生產能力3萬余噸,年銷售收入近十億元,年創利稅2億多元,是山西省第二利稅大戶。
4、古井貢酒(000596)
公司是中國第一家白酒上市企業,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三十多個直接投資或控股的子公司,集酒業、酒店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制葯業、高科技等產業為一體,是國家大型一檔企業和全國輕工行業的重點骨幹企業。白酒業是目前公司的支柱產業,其中安徽古井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白酒行業的著名企業。其拳頭產品古井貢酒為中國老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的歷史始自曹操向漢獻帝晉獻九醞春酒,至今已有1800多年,該酒自參加全國白酒評比以來四次蟬聯金獎,並榮獲巴黎第十三屆國際食品博覽會上金獎和原國家輕工部質量大賽金獎、出口產品金獎,1987年更是被選為國宴用酒。目前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已形成兩大香型(濃香型、兼香型)、四大品牌(古井貢牌、古井牌、野太陽牌、老八大牌)的完整產品體系。
5、古越龍山(600059)
公司擁有4隻中華老字型大小、2隻中國馳名商標、2隻中國品牌和25萬千升原酒儲量。早在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就榮獲金質獎章。公司是我國最大的黃酒生產、經營、出口企業,擁有國內一流的黃酒生產工藝設備和全國唯一的省級黃酒技術中心,聚集多名國家級評酒大師,黃酒年生產能力11萬噸。主要產品「古越龍山」、「沈永和」牌紹興酒是國家優質產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金獎。「古越龍山」是黃酒行業唯一集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宴專用黃酒於一身的品牌。已經建立了遍及全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國內最大的黃酒銷售網路。公司提出的「瘦身強體、做強主業」的戰略方針,07年10月售出兩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權,08年正式退出氨綸業務,確保集中資源拓展黃酒主業,努力做強、做大、做優黃酒業。
6、張 裕A(000869)
公司是中國第一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的廠家,擁有上百年紅酒生產歷史,也是目前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公司以葡萄酒釀造為主,集保健酒與中成葯研製開發、糧食白酒與酒精加工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公司的「4+1」戰略已經形成,即四大酒庄與解百納這一主力利潤產品,其中解百納為公司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四大酒庄取高端路線、各走一枝,卡斯特酒庄是老核心,對張裕高端品牌形象貢獻很大,北京愛斐堡酒庄新近推出「期酒」概念,鎖住高消費群體;張裕的冰酒酒庄面向時尚新貴,紐西蘭凱利酒庄鎖定高爾夫一族。公司目前有8萬畝葡萄基地,未來還將增加到14萬畝。
7、五糧液(000858)
公司是以五糧液及其系列酒的生產、銷售為主要產業,同時生產經營精密塑膠製品、大中小高精尖注射和沖壓模具現代製造產業,以及生物工程為發展產業,葯業工業、印刷業、電子器件產業、物流運輸和相關的服務業的具有深厚企業文化的現代化企業集團。公司現已系統研製開發了五糧春、五糧神、五糧醇等幾十種不同檔次、不同口味,滿足不同區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的系列產品。數年來"五糧液"品牌連續在中國白酒製造業和食品行業"最有價值品牌"中排位居前,具有領導市場的影響力。目前公司根據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一步細分、微分市場,新設計開發國寶五糧液、人民大會堂國宴五糧液等,豐富和完善產品線,加快新產品開發步伐,有效地支持了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增長。
8、老白乾酒(600559)
公司下屬衡水老白乾酒業分公司、興亞飼料分公司、京安分公司三個分公司及參股公司中比合資河北斯格種豬公司,主導產業是衡水老白乾酒釀造、畜禽養殖、飼料及添加劑生產。衡水老白乾酒業公主導產品衡水老白乾酒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漢代(公元104年),以醇香清雅、甘冽豐柔著稱於世。公司非常注重新產品的開發,衡水老白乾酒品種由原來十幾個發展到現在的100餘個,被評為河北名牌產品,居河北"六大名酒" 之首。目前,衡水老白乾酒業分公司優質白酒年生產能力達2萬噸,是國內白酒生產骨幹企業和老白乾香型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興亞飼料分公司生產畜禽、水產飼養用的配合料、濃縮料和預混料三大系列數十個品種,飼料年生產能力6萬噸。京安分公司擁有年出欄瘦肉型商品豬10萬頭、種豬3萬頭的生產能力,是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優質瘦肉型種豬繁育和商品肉豬產業化飼養基地。
9、恆順醋業(600305)
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好的醬醋生產企業、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是鎮江香醋的發源地,前身是成立於1840年清朝時期的一家制醋企業,擁有古老的歷史,公司擁有的「恆順香醋釀造技藝」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司主要生產香醋,醬油,醬菜和色酒等近200個品種的系列調味品,產品暢銷全國和世界43個國家及地區,落戶中國南極長城考察站和北京人民大會堂,被認定為國宴專用產品、中國名牌產品,恆順商標也被認定為我國醬醋業中首件中國馳名商標。
釀酒類還有600365通葡股份70年的紅酒生產歷史,2011年5月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酒類上市公司均有自主定權,符合壟斷競爭型。

3、去面試一家公司,做保健品的,跟我說公司正准備要上市,全國有200多家連鎖店。

無論什麼地方,都可能有騙子公司和托。

沒有面試,直接錄用,不去!必須是傳銷。

沒有網址,或者是名不副實的網址,這樣的公司我們都不能了解,那怎麼去為他工作,不去!記公司什麼情況,生產什麼產品,說是必須要在培訓的時候才能說。

騙子公司多在居民樓或者地點比較偏的破舊的商務樓,試想如果你公司這么牛還在居民樓里擺什麼譜?

介紹很短,大多以本公司正處於急速成長階段,特需要大批英才,同樣是沒有網址,沒有其他資料可以了解的,不要去。

對學歷、英語、計算機幾乎沒有要求,那證書什麼就是擺設,這么不重視人才你說還能去嗎?

在電話里就會迴向你吹噓這個工作是多麼的賺錢,那個所謂的經理會向你吹噓她自己的經歷:我來公司才3個月,現在工資就是一個月15000甚至更好,我靠,這也能相信,有這樣的待遇,都是經理級人物了還不會多聘用幾個人來打電話了,非得自己親自花功夫來請你相信,讓你發財嘛?不去!

面試大多比較短,大多是以非常欣賞你的口氣,當然這不排除你本身確實很優秀,很快就通知你去培訓,很顯然不要去!

那些要麼扣你證書,要麼扣你幾分之幾工答資等多少多少年之後再給你之類也是堅決不能去的。

4、生產眼葯水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生產眼葯水上市公司
1、600671 天目葯業
杭州天目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經營范圍:製造:顆粒劑、丸劑、合劑、糖漿劑、滴眼劑、片劑,軟膠囊、片劑、顆粒類保健食品;(品股吧整理)經營進出口業務。
2、000153 豐原葯業
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大容量注射液、小容量注射液、硬膠囊劑、原料葯、凍乾粉針劑、滴眼劑、 顆粒劑

5、IPO APO區別是什麼?

「APO模式能在借殼上市同時實現私募融資,已經逐漸取代單純反向收購,成為國內民營企業赴美上市的主流方式。」美國沃特財務集團總裁蒂姆·沃特介紹,「對於一些中國公司來說,APO模式也許會成為最好的選擇。」

「簡單來說,APO就是企業在OTCBB(全美證券商協會監管的非交易所性質的交易市場)買殼上市的同時,尋找投資者對其做股權投資。APO是私募融資而非公開發行,企業上市場所是OTCBB,而不像IPO那樣直接登陸主流市場。對企業來說,能否轉板進入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之後進行再融資,個中區別至關重要。」海外上市資深律師王衛東提醒。

APO趕超IPO

「過去5年中,通過IPO在美國上市的小規模公司只有38家,大量中小型企業通過私募融資上市。」沃特在「2006中國金融高峰會」的「企業融資與海外上市專場」上說,沃特集團專注於為私營企業進行上市反向收購(借殼上市)提供專業服務。

據Dealflow Media出版社出版的《反向收購報告》稱,2006年一季度,美國共有44個IPO案例,而反向收購有46個。通過IPO模式上市的公司總市值為13.1億美元,而反向收購兼並交易總市值達32.2億美元。其中,APO交易大約佔35%。在這些借殼上市的企業中,大約有12%來自中國,其中多是涉及醫療保健、消費生產和服務等行業。

「在美國上市的、完全符合美國交易規則的中國公司,正逐漸在美國市場上獲得更高的估值。」沃特介紹,隨著美國市場交易規則日趨嚴格,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比以前困難,但「高標準的規則披露意味著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多信息,從而願意付出更高價格」。

「從理論上來講,內地企業實現海外買殼上市主要有四個步驟:首先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地設立海外公司;其次,通過收購或其他手法,把國內公司變成海外公司的子公司;第三,在OTCBB找到合適的殼資源,收購並注入國內公司的資產;最後,保持公司股價在5美元以上直至轉板。」深諳此道的凱沛投資陳紹煒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陳同時告訴記者,通過反向收購實現買殼上市,一直就存在兩大缺陷,一是完成反向收購在場外櫃台交易上掛牌後,並沒有實現融資;二是掛牌後轉向主板市場困難很大。「很多中國企業花了不少錢在美國OTCBB買殼上市,最後發現對企業卻沒有任何實質性幫助。」

尋找合適投資人

「APO同樣也是走這四步曲。但不同之處在於,APO將私募股權融資與反向收購這兩種業務實現了無縫銜接,既可以和反向收購一樣在三個月內完成企業上市,同時又能像IPO一樣獲得融資。」沃特對APO的競爭力顯然非常自信,「操作上,我們在買殼的同時,就幫助中國企業找到海外投資者,並在企業上市前將融到的資金打入指定託管賬戶,一旦企業成功上市,這筆資金將直接進入公司。」

「APO與IPO最大的差別是,APO是在OTCBB買殼上市,最終目標是轉到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交易並持續再融資,這就需要保持5美元以上的股價。」 沃特提醒希望在美國上市的企業,「所以我們一向堅持,最適合做APO的企業,在質地上應當與擬IPO企業同樣優良。依據以往業績和行業同比分析,公司必須達到2000萬美元市值,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成長潛力。」

記者目睹了國內某高科技企業與沃特集團中國首席代表張志浩的會面。該公司主營業務中,衍生出一個高回報投資項目,這一項目曾備受國內券商投行喜愛,然而在張志浩眼中,這項業務成了美國投資者的「眼中釘」。「特別是民營企業,業務一定要清晰,一定要用美國化思維來構建或調整企業業務結構,因為你是要去美國上市。」

「實施APO的最重要條件是能否找到合適的投資者,所以在和公司簽訂合約之前,我們必須確保已經找好投資人。」張志浩解釋。

低成本快速融資

深圳比克電池(CBBT)是首家赴美借殼上市並成功以私募方式融回資金的中國企業。如同許多高增長公司一樣,比克電池在高速發展初期伴隨著強烈的資本需求。比克電池首先想到的是海外IPO。但在與香港投資銀行的溝通中,比克電池發現IPO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並且沒有百分百成功的把握,於是公司轉而尋求私募。盡管很多國際投資者對投資中國公司熱情高漲,但由於信息披露等種種原因,他們對比克電池的公司價值估值太低。選擇私募,公司的融資成本過高。

「APO幫我們解決了快速獲得資本但又不放棄太多股權的矛盾。」直接參與比克電池APO項目的張志浩告訴記者。「一個APO的過程從開始到結束只要90天到120天。由於整個APO過程是『量身定製』的,同時不受到整個股票市場環境的影響。」

由於比克電池選擇在美國上市交易,因此公司的財務報告和制度通過了美國的專業審計。通過中介機構的努力,美國投資者給比克電池開出了8~10倍的溢價。「國內最多做到5~6倍。」張志浩說。

「從項目開始運作到結束APO交易,整個過程只花了三個半月的時間。比克電池以市盈率11.3倍、每股1.98美元被投資者超額認購,公司總共融資1700萬美元。同年9月,公司再一次以每股5.5美元價格私募融資4300萬美元。2005年9月以每股5.5美元認股完成定向增發,融資4345萬美元,市盈率達到28倍。公司股票目前價格在11美元附近波動。」張志浩向記者介紹比克電池的APO過程。

「只要公司表現良好,那麼美國市場就會提供企業發展所需要的所有資金。這不是私下商量的估值,而是作為上市公司能夠被認可的更高估值。」沃特補充道。

「比克電池已經啟動申請NASDAQ掛牌程序,預計在7月前後獲得批准。」張志浩向記者透露。

記者獲悉,大連傅氏雙金屬製造有限公司在2005年12月14日通過購買美國平行技術公司的殼資源,實現OTCBB上市,並吸引中美基金、第一威信等6個投資者,融資1200萬美元後,目前即將轉到美國證交所主板交易,同時將增發新股。

資料

APO

Alternative Public Offering的縮寫,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完成與美國OTCBB市場殼公司反向收購交易(買殼上市)的同時,實現向國際投資者定向募集資金。私營公司通過這種間接方式,最終實現向股票市場公眾投資者銷售公司股票。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APO可以實現更好的估值,且融資周期短,消除了在上市過程中涉及的最大風險。對於美國的機構投資而言,APO也是投資中國公司的較好途徑。

6、國內現在有無上市醫院,或者有哪些專注投資於醫院的上市公司?

愛爾眼科

中國首家IPO上市的醫療機構,也是中國最大的眼科醫療機構。公司總部設在湖南省長沙市。目前,全國共有44家專業眼科醫院。

業務包括醫療服務、葯品銷售和醫療服務等驗光服務;利潤來源主要有2012,收入和毛利潤分別佔71%和74%。

通策醫療

目前,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以醫療投資和醫院管理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公司以口腔醫療連鎖服務為主要業務方向,並計劃進入許多專業的醫療服務,並建立了一個基於醫療服務現代企業發展戰略。該公司旨在建立一個大型醫療服務集團。

自2012起,已進入婦幼保健連鎖領域,推廣生殖輔助項目。

馬應龍

2012,公司醫院醫療服務實現銷售收入5796萬5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81%。公司已通過「新+贈款」方式在山西完成了大同市腸道醫院的收購工作。

公司現有腸道專科醫院六家,連鎖經營初具規模。同時,公司開始調整「E +小綜合業務模式」,屆時門店收入和盈利能力將明顯增強,預計醫院業務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

復方星葯

2011安徽和湖南兩所民營醫院收購後,復星醫葯迅速進入全國醫療服務市場。2012,該公司收購了江蘇蘇倩中武醫院的55%個「下一個城市」

從醫療服務行業公司投資的總體戰略規劃,通過醫院資源的協同效應,提高醫院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根據產業發展思路,建立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國內企業的領導者,與醫療資源的存在狀態是相輔相成的。

7、生產眼葯水上市公司

1、天目葯業

杭州天目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經營范圍:製造:顆粒劑、丸劑、合劑、糖漿劑、滴眼劑、片劑,軟膠囊、片劑、顆粒類保健食品;(品股吧整理)經營進出口業務。

2、豐原葯業

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大容量注射液、小容量注射液、硬膠囊劑、原料葯、凍乾粉針劑、滴眼劑、 顆粒劑。

3、中珠控股

中珠控股由湖北省潛江市制葯廠、湖北省潛江市醫用塑料包裝廠、潛江市醫葯經營開發公司作為發起人,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公司設立時總股本為1,262 萬股。

4、仁和葯業

仁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000650,公司的前身系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是1996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1996年11月18日,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6)318號文批准,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的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中西葯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膠囊劑、顆粒劑、片劑、栓劑、軟膏劑、搽劑等葯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公司主營產品:仁和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清火膠囊等。

5、康恩貝

康恩貝是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葯品研發、生產、銷售及葯材種植為一體的醫葯上市企業。公司於2004年4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0572。

公司注冊地為蘭溪,管理總部設在浙江省杭州市,公司在杭州、蘭溪、金華,以及江西、雲南、內蒙古、四川等地擁有先進規范的葯品生產基地,並在蘭溪建有國內最大的現代植物葯製造基地——康恩貝植物葯產業園。

8、現在滬深股市上市的民營醫院有哪幾家

恆康醫療、誠志股份、復星醫葯、雙鷺葯業、益佰制葯、馬應龍、康美葯業、三精製葯、貴州百靈、千紅制葯。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平潭發展
事件:5月20日晚,公司公告與台灣中振投資有限公司在榕投資創辦福建嚴復紀念醫院項目,達成初步合作協議並簽署投資意向書。建院方案為「大專科小綜合」,按照三甲綜合醫院標准建制,將引進並依託台灣知名醫療專家管理團隊負責醫院管理和運營。
點評
1、首次進軍醫療領域,有利於公司未來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我們認為,此次進軍醫療領域,是公司依託大股東在福州及台灣的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未來新的業績增長點的有利嘗試,表明了大股東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的積極願望,利於公司估值水平的提升。
2、平潭綜合實驗區二線卡口和監管查驗設施已通過國家驗收,標志著全島封關運作條件已經具備。據中國平潭網報道:2014年5月16日,海關總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組成的聯合驗收組對平潭封關運作設施組織驗收。驗收組認為平潭二線卡口、環島巡查監控設施和信息化系統三大平台基本建成,正式通過驗收,具備啟動實施封關運作條件。二線封關對平潭的發展具備里程碑式意義,標志平潭島開發駛入歷史快車道,平潭發展(000592)也將迎來歷史性機遇。
3、平潭發展作為參與和主導平潭開發的唯一A股上市公司,業績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我們預計中福實業廣場一期將在7月實現預售,9月實現封頂,為2015年業績高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4、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12元。公司為平潭概念最直接受益標的,我們預測業績反轉概率較大,預計2014-15年EPS0.15/0.45元,未來有望大幅受益平潭島開發,參考自貿區可比公司估值,給予目標價12元。
和佳股份

公司今日發布公告,公司與揭陽市慈雲醫院簽訂了《合作框架意向書》,本項目內容主要包括揭陽市慈雲醫院專業裝修工程及設備配置項目建設,資金預算為8,000萬元,該項目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未來1-2年經營業績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
點評
訂單穩步增長:本次中標的揭陽市慈雲醫院專業裝修工程及設備配置項目,具體內容包括醫用氣體設備、潔凈手術室、醫用信息化系統、血液凈化中心、腫瘤綜合治療中心及DC-CIK生物細胞治療中心等,其中涵蓋了公司自有生產能力的制氧系統及腫瘤治療中心等,訂單總額達到8000萬元,在公司訂單規模中較大。
訂單驅動公司業績增長:公司原有業務主要為腫瘤和制氧設備的製造銷售,2013年起公司開始逐步摸索採用BT模式進行總包建設的經驗,年內簽訂7個框架合同,這些合同將於今年逐步進入招標流程。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項目總金額4億元、河南許昌市第二人民醫院總金額1.5億元,且2014年公司預期新增15-20億元新合同,相對公司2013年7.4億元的總收入,這些醫院建設合同將帶來數倍於公司年收入的銷售金額。
醫院總包建設業務模式有堅實的需求:新醫改「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正在帶來縣級醫院快速發展,新建、擴建是常見狀態。目前縣醫院短期現金流好、政策嚴控長期貸款,給公司以資金換市場的買方貸款模式帶來了大機會。藉助於資本優勢、一站式采購的產品群優勢,公司收入提速是大概率事件
盈利預測及公司評級:公司商業模式升級將帶來快速擴張,我們認為有望復制尚榮醫療(002551)的成長路徑,藉助目前醫改機遇以及資本實現快速發展。近期收購透析器械公司失敗對公司股價造成較大影響,但公司未來並購仍是大概率事件,看好公司外延式發展。我們估計公司14-16年EPS分別為0.59、0.87、1.33元,對應前一交易日收盤價PE分別為44X、30X、20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應注意BT模式資金鏈風險,醫院總包建設合同增長不達預期的風險。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恆康醫療
公司公告:簽署《股權收購意向書》,擬收購萍鄉市贛西醫院75%的股權並通過增資持有萍鄉市贛西醫院合計80%的股權。醫療服務是公司重點發展方向,2013年至今已收購成都平安醫院腫瘤治療中心15年85%的收益權以及5家醫院,預計公司未來在醫療服務領域會持續不斷的擴張,預計2014~2015年EPS為0.52、0.77元
、24倍,目標價31.20元,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
萍鄉市贛西醫院為二甲綜合醫院。創建於1958年,前身為國企萍鄉鋼鐵廠職工醫院,2000年更名為萍鄉市贛西醫院,2004年正式與萍鋼公司脫離,實行股份制,注冊資本1500萬元。為非營利性(非政府辦)二甲綜合醫院。截止2013年12月31日,贛西醫院的資產總額為11452.97萬元,負債總額6506.06萬元,凈資產4946.90萬元,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7106.55萬元,結餘706.06萬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股東為陶明等5個自然人,陶明是贛西醫院的實際控制人,現擔任贛西醫院的董事長,陶明承諾保證促成目標醫院全體股東會按照雙方約定條件將目標醫院75%股權轉讓給公司並通過增資達到公司持有贛西醫院合計80%的股權。
預計未來在醫療服務領域持續擴張。公司前瞻性的判斷醫療服務將迎來政策春天,12年成立永道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進軍醫療服務行業的平台。公司戰鬥力強,並購效率高,2013年至今已收購成都平安醫院腫瘤治療中心15年85%的收益權,以及5家醫院(德陽、資陽醫院、蓬溪中醫院、邛崍醫院、大連遼漁醫院),預計現有醫院14年將貢獻超近億元凈利。公司在醫療服務布局的思路為「大專科小綜合」,大專科主要為腫瘤、婦產科等醫療需求比較大的科室。小綜合主要為在二三線城市並購在當地品牌口碑較好、又有較大發展潛力的綜合性醫院,我們預計公司未來在醫療服務領域會持續不斷的擴張。
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公司醫葯工業保持穩定增長,14年起公司的並購項目--醫療服務產業、中葯飲片、日化及保健品開始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預計公司後續還有新的醫療產業並購項目。預計2014~2016年EPS為0.52、0.77、0.97元,對應PE分別為36、24、19倍,維持「強烈推薦-A」投資評級。風險提示:醫療服務擴張低於預期。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金陵葯業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06億元,同比增長13.05%;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8.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2.02億元,同比增長3.76%;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60元。
點評
1、葯品產銷穩步增長。公司是由南京金陵制葯(集團)有限公司及南京軍區原4家軍辦企業共同發起組建的科工貿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的大型現代化上市公司,形成了以中成葯為主,中西葯相結合為發展目標的戰略格局。公司主要產品和品種有:脈絡寧系列產品、塞萊樂、雙香排石顆粒、慢咽寧、明膠海綿等一百六十多個產品與品種,其中「脈絡寧注射液」、「胃得安片」、「香菇多糖注射液」為國家中葯保護品種。公司「桂冠」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脈絡寧注射液」工藝方法被列入《國家秘密技術項目目錄》(中成葯部分),密級為秘密;2013年「脈絡寧注射液」再次被列入《國家基本醫療葯物目錄》;同時公司的香菇多糖注射液、速力菲、明膠海綿等產品的市場份額領先。2013年銷售公司對脈絡寧的銷售格局和銷售隊伍的工作模式做了較大的調整,由做大做強一級市場,轉為做深做細廣覆蓋二級終端市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盈利品種產銷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保障了公司葯品業務的穩步增長。
2、股權劃轉有利於公司進一步發展。2014年3月公司公告,控股母公司金陵集團擬將其持有的本公司2.3億股限售流通A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45.23%)無償劃轉至新工集團,轉讓後新工集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仍為南京國資委不變。股權劃轉,有利於理順股權結構,壓縮管理層級,提高決策效率,實行集團人、財、物集中管理,增強集團發展的協同性和可持續性而進行的。預計本次收購完成後,新工集團直接持有金陵葯業(000919)相關股份,有利於新工集團加大對金陵葯業業務發展及資本運作的支持力度,有利於進一步促進金陵葯業做強、做大。
3、醫療服務業務前景光明。公司擁有較好的運作醫院項目的經驗和能力,現控股兩家綜合性醫院:宿遷醫院為三級乙等醫院,儀征醫院為二級甲等醫院。2013年,兩家醫院經營實力穩步提升、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宿遷醫院實現業務收入6.82億元、儀征醫院實現業務收入2.10億元。預計未來隨著儀征醫院住院大樓的投入運營,儀征醫院的盈利能力會進一步提升;同時預計在股權劃轉完成後,不排除公司在醫療服務領域進一步開展資本運作的可能。
4、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6%、20.5%和19.9%,EPS分別為0.36、0.43和0.52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32、26和22倍。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5、風險提示:1)醫療服務業務開展不達預期風險;2)葯品安全風險。
民營醫院概念股龍頭股解析:
人福醫葯
扣非後凈利潤增長10.5%,符合預期。201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收入16.1億,增長16.6%,凈利潤9267萬,增長8.3%,扣除非經常損益凈利為8900萬,增長10.5%,EPS0.18元,符合預期。
宜昌人福麻醉葯收入增長約
利潤增長約15%。宜昌人福1季度收入與利潤分別增長約10%、15%,麻醉葯同比增長約10%;血製品業務受制於新版GMP改造,3月恢復生產,同時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一季度利潤負增長;商業收入與利潤增長均在20%以上;新疆維葯一季度收入與利潤同比持平,主要受淡季效應影響;葛店人福受米非司酮國家銷售政策等多方面影響,一季度利潤有所下滑;人福普克制劑出口業務仍處於虧損狀態。
期間費用率同比略有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表現有大幅改善。2014年一季度公司期間費用率29.0%,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其中營銷費用率16.8%,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由於收入結構改變,低費用率的醫葯商業業務佔比提高;管理費用率9.8%,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主要是物價上漲導致的人工和日常開支增加。受益於再融資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一季度財務費用率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每股經營性現金流0.30元,與去年相比有巨大改善,主要是銷售回款額較全年同期有較大幅度提升。
公司發展進入新時代,市值成長空間大。公司秉承「聚焦醫葯主業,做細分市場領導者」的發展戰略,內生成長與外延發展並舉,逐步培育多個過億利潤單元。宜昌人福是麻葯鎮痛龍頭企業,行業壁壘高,麻醉葯業績增長持續性強,血製品新漿站拓展順利,巴瑞醫療發展模式升級,新疆維葯具備資源價值,均有望經過培育成為過億利潤單元。我們維持14-16年每股收益預測1.00元、1.30元、1.70元,同比增長27%、30%、30%,對應預測市盈率分別為26倍、20倍、16倍,考慮公司發展進入新時代,市值成長空間大,維持買入評級。
復旦復華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2億元,同比增長9.73%;營業利潤3889.1萬元,同比下降34.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71.2萬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5.94億元,同比增長2.65%;基本每股收益0.098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
點評
1、依託復旦大學,醫葯、軟體、園區穩步發展。公司是復旦大學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前身為1984年創辦的復旦大學科技開發公司。依託復旦大學雄厚的科研、技術、人才優勢,公司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探索與實踐中,成功確立了以軟體開發、生物醫葯、園區房產為核心的科技產業體系,目前已擁有中國重要的對日軟體出口平台,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葯品研發、生產、營銷基地,以及廣納國內外高新技術企業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目前公司三大主營業務均為國家鼓勵發展的重點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三大產業在各自專注的領域中能夠提供富有特色的產品和服務,在相關行業內具有較高知名度。
醫葯板塊成為公司發展的主要發動機。2013年,子公司上海復旦復華(600624)葯業營業收入為
億元,同比增長47.33%,占公司營業收入的71.46%。制定了富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在自身專注的抗腫瘤葯物、消化系統用葯、神經系統用葯、心腦血管用葯等核心治療領域加強營銷力度,進一步提升了重點品種的銷量,保持了企業經濟效益的穩步增長。同時葯業公司凍乾粉針劑正式通過新版GMP認證,確保了這一劑型產品的正常生產和持續經營。此外,江蘇復華葯業海門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完成了廠房建設,設備招標等一系列工作持續推進,為企業未來擴大經營規模奠定基礎。
軟體板塊略有下降,園區發展保持穩定。2013年,子公司上海中和軟體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小幅下降8.90%,占公司營業收入的24.13%。2013年,對日業務方面,鞏固深化了與主要客戶的合作,日元營業收入持續增長,與其他日本客戶也維持了良好的業務發展勢頭,但由
於受到日元持續貶值的較大沖擊,對日業務的人民幣收入和利潤同比均有下滑;歐美及國內業務方面,市場拓展較為順利,在不斷穩定與原有客戶合作關系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客戶,實現了增收增益。在園區發展方面,復華園區公司經營保持穩定,在嘉定復華園區廠房出租保持「零空置」的基礎上,提高了項目的租金水平,並成功引進了多家注冊企業,穩定了園區招商的經濟效益;另外,江蘇復華葯業海門生產基地廠房土建工程竣工,並完成了海門市相關部門的聯合竣工驗收,復華園區海門公司項目招商工作進展順利,基建工作均已完成,招商大樓也正式開工進入施工階段。
2、增發獲批,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可期。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新股,擬融資不超過4.3億元,用於增加公司運營資金,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目前增發預案已於2014年2月份獲得證監會批准,目前正在辦理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事宜。此次增發,上海上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擬認購不超過4500萬股,上海復旦科技產業控股有限公司擬認購不超過1500萬股,預計增發後,上科科技和復旦控股將成為發行後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兩個公司都主要從事投資與資產管理,在產業投資領域經驗豐富。藉助此次增發,公司不僅增加了運營資金、降低了財務費用;同時預計此後會藉助復旦大學的資源優勢(目前復旦大學在醫學、IT等學科領域仍有較為豐厚的資產貯備),在資本整合領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3、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48%、65%和57%,EPS分別為0.24、0.40和0.62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41、25和16倍。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4、風險提示:1)軟體行業對日出口景氣度下滑風險;2)葯品安全風險;3)園區建設及招標開展不達預期風險。
北大醫葯
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16億元,同比增長18.92%;營業成本18.98億元,同比增長19.60%;實際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7802萬元,同比增長2.4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凈資產11.44億元,同比增長7.56%;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11元。
點評
1、公司葯品產、銷、研實力雄厚。公司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生物與化學合成葯物生產、研製和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洛伐他汀生產基地和磺胺類葯物生產基地。目前公司產品涵蓋抗微生物類、心腦血管類、維生素類、鎮痛抗炎類、消化系統類、精神障礙類、抗腫瘤類、免疫調節類、代血漿類等近20個大類,一百多個原料葯和制劑品種。公司是通過國際認證最多的中國制葯企業之一,全部產品均通過GMP認證,其中有近20個產品獲得美國DMF注冊號,12個產品通過FDA認證,7個產品獲得歐洲COS證書,葯品生產實力雄厚。同時公司宣布建設麻柳製造基地,整合銷售流通業務,實現從前端中間體與原料葯生產、到制劑葯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從而降低產品成本、提升整體議價能力、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並獲取更多市場機會。
2011年定向增發後,北京北醫醫葯優質資產注入北大醫葯(000788),打通了製造與流通環節,實現從原有的醫葯製造業延伸至醫葯流通領域,構建了以上海、北京、武漢、重慶為核心輻射全國的銷售流通平台。北大醫葯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有多位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依託北京大學醫學部深厚的學術基礎和資源,發揮方正醫葯研究院、北大醫葯國家級技術中心、北大醫葯重慶大新微生物葯物研究中心三位一體的研發布局,實現從創新葯物研發到產品工藝技術革新的產品創新全覆蓋。公司在產品創新、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的研發與推廣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
2、公司更名體現集團從葯到醫的產業布局思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持有占本公司總股本40.2%以上的股份,北大方正集團是北大醫療產業集團的控股母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北京大學。2013年5月,北大醫學部與方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北大醫學部為方正集團開展醫療醫葯事業提供學科建設、人才引進與培養、學術交流、醫療業務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此前北大醫學部旗下擁有北大人民醫院、北醫一院、三院、六院、口腔醫院、腫瘤醫院等八家附屬醫院(均為三甲醫院),北大國際醫院更名為「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成為了北大醫學部第九家附屬醫院;方正集團旗下的醫療產業集團更名為「北大醫療產業集團」、西南合成更名為「北大醫葯」等等這些方面都顯示了北大方正集團在醫療產業整合上的思路,即:逐步打造集葯品研發/生產/銷售、綜合型醫院/專科醫院醫療服務為一體的醫葯/醫療產業鏈。除了北京市內的三甲醫院之外,北大醫療產業集團以收購湖南株洲愷德心血管醫院(湖南省內唯一一傢具有三級醫院資質的心血管專科醫院)為標志已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布局。2014年2月27日,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宣布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共同創辦北京大學心理醫院(營利性醫院);2014年3月初,與貴陽市政府達成的戰略協議涉及30億元,包括和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和貴陽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合作,同時參考北大國際醫院的模式,將新建一家營利性醫院,這些舉措表面北大醫療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在醫療服務領域發力。
在年報中公司公布了未來的發展戰略,除了打造醫葯產業鏈、推動資源整合之外,還計劃依託股東資源、布局醫療服務業;特別是在醫療服務業領域,實現在醫療器械、醫院等醫療服務領域的布局。公司股東自建及收購的醫院將逐步與公司現有業務相結合,增強與公司現有醫葯業務的協同。北大醫葯作為方正集團旗下唯一的醫葯上市公司,未來依託集團醫葯資產整合逐步推進,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3、盈利預測及評級。只評估公司現有產品業務,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3.6%、22.2%和20.9%,EPS分別為0.16、0.20和0.24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78、64和53倍;雖然目前公司估值較高,但看好公司長遠發展,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4、風險提示:1)葯品安全風險;2)控股股東醫療服務行業布局進展低於預期風險。
安科生物
事件: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27.3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87萬元,同比增長21.54%;扣非後凈利潤8578萬元,同比增長32.69%。每股收益0.38元。分配方案為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00元,每10股轉增2股。預告14年一季度盈利1500萬-1900萬元,同比增長10.62%-40.12%。
生長激素、干擾素雙雙提速
公司主導產品包括生物製品、中葯和化葯。2013年生物製品實現銷售收入2.30億元,同比增長26.54%。干擾素銷售收入1.11億元,同比增速相對12年提升3.58個百分點至17.58%。醫保報銷和門診葯費比限制了長效干擾素的應用,普通干擾素近兩年增速加快,公司干擾素增速連年提升。重組人生長激素實現銷售收入1.12億元,同比增速相對12年提升8.95個百分點至40.22%,毛利率與12年基本持平。公司通過開辦合作門診等方式加大生長激素的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安蘇萌的品牌形象,在生長激素市場整體擴容的背景下公司安蘇萌的高增長還將持續。
余良卿繼續維持高增長勢頭
2013年余良卿實現銷售收入1.18億元,凈利潤2891萬元,在各塊業務中增速繼續保持第一。主導產品活血止痛膏實現收入1.02億元,同比增長35.29%。以活血止痛膏為代表的外用貼膏劑基本上已完成了全國布局,逐步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包括商業連鎖、代理招商、區域承包等多種模式並存的銷售網路,工藝創新研發也取得進展,多項專利獲得授權。
新產品研發進展順利
公司長效生長激素完成Ⅰ期臨床試驗,生長激素水針完成臨床等效性試驗,生長激素水針年內有望獲批。此外,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精子活體染色試劑盒獲得生產批件,生長激素成人生長激素缺乏適應症、生長激素特發性矮小適應症、替諾福韋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4-2016年
分別為0.47元、0.61元、0.77元,對應當前價格的市盈率分別為34倍、26倍、21倍。我國生長激素市場處於黃金發展期,公司通過合作門診開發地級醫院市場效果顯著,營銷改革逐步釋放了余良卿中葯老字型大小的品牌潛力,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干擾素降價;新葯獲批的不確定性;活血止痛膏增速放緩
通策醫療
2014年4月28日,我們前往「通策醫療(600763)」,與公司管理層就口腔業務、生殖業務、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現將核心要點介紹如下
1、杭口一季度增長20%以上,昆口一季度實現1700多萬,增長42%,凈利潤112萬,其中平安路一季度實現收入300萬,希望路每月有50萬收入。寧口一季度增長47%,收入1317萬,利潤170萬。諸暨分院剛開業一個季度收入250萬,當期就實現盈利。滄州大幅增長50%,存量醫院在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做的不錯,今年都進入快速增長期。公司原來採用收購的方式進行擴張,但是現在發現「鄭口」模式更適合公司,即合作建設分院,未來將形成區域性成熟總院+分院模式;未來考慮會在浙江省每個縣都開一家分院,最快的是上虞,後面還有紹興、湖州、溫嶺等。
2、公司對該項業務的要求是不著急,目前主要希望其把所有的技術准備工作做好,放慢步伐。公司認為由於引進波恩,具有非常好的標准與管理體系,公司希望一定要做到國內最頂尖和最優秀的IVF中心,才開始考慮擴張和盈利。有很多地方生殖中心與公司談合作,但是公司還是希望先把重慶和昆明兩地做成中國區的樣本醫院後,總結經驗再復制。接下來還需要進行人員培訓、設備采購等工作。昆明方面: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手冊的漢化工作,並形成書面文件。4月初對護士和醫生進行培訓,全部根據波恩的資料和標准進行培訓(含護士的每日護理工作流程系列),5月底還要到波恩總部進行深度培訓與交流。設備安裝:目前處於施工單位招標階段,大概需要3個月裝修時間,預計8月底可以完工,9月份申請,正常情況下審批過程需要2個月時間,計劃年底可以試運營。
愛爾眼科
看好公司全國眼科龍頭地位在內涵與外延兩個維度進一步鞏固。公司目前正在搭建中心醫院(省會醫院)-地市級醫院-縣級醫院的三級連鎖網路體系。公司目前擁有50家連鎖眼科醫院,目標在2020年覆蓋大部分地級市,達到200家眼科醫院,實現100億元收入的目標。預計今年新開17-18家醫院(大部分通過並購基金投資建設,暫不並表)。新建醫院已開展大量前期調研、准備工作,將以地市級為主。分級連鎖網路體系實際上是在其他省份復制湖南市場的成功經驗(目前湖南省14個地級市中已經覆蓋了12個),提高資源共享程度,形成壟斷性領先優勢。國家鼓勵「大病不出縣」,中國8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地市級城市(含鄉鎮),理論上90%以上的患者將就近治療。

 

9、百聯集團的旗下上市公司

公司簡介:
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該公司 」)是於 1992 年 4 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改製成立的大型綜合性商業股份制企業。公司所發行的 A 股於 1993 年 2 月 19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原注冊資本為 464,025,481.00 元,業經大華會計師事務所驗證並出具華業字(97)第 1115 號驗資報告; 1999 年經配股增資 65,833,887.00 元,業經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華業字(99)第 672 號驗資報告驗證,變更後公司注冊資本為 529,859,368.00 元;公司於 2001 年 7 月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52,988,5 71 股,轉增後股份總數為 582,847,939 股,其中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A 股) 188,313,380 股。現公司注冊資本為 582,847,939.00 元, 2002 年 7 月 12 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換發法人營業執照。現公司法定代表人為王迪蓀。
經營范圍:
主營:百貨、五金交電、針紡織品、音像製品、鍾表眼鏡、文化用品、工藝品、傢具裝潢、裝潢材料、儀器儀表、計量衡器、食品、服裝鞋帽、辦公用品、傢俱、工藝美術、日用雜貨、糧油及製品(限零售)、副食品、滋補保健品、代售郵票、附設分支機構。
兼營:油漆、顏料、汽配件、勞防用品、通信設備、無線電話筒、搪瓷器皿、進出口貿易。 公司簡介:
該公司系於 1993 年 12 月 31 日經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滬外資委批字 (93) 第 1342 號文上海市人民政府滬府財貿 (93) 第 317 號文上海市證券管理辦公室滬證辦 (93)121 號文 批准採用公開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AB 股分別於 1994 年 2 月 4 日和 1994 年 1 月 5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經營范圍:
綜合百貨、 連鎖超市、裝潢裝飾(用品、工程)、倉儲運輸、電子商務、國內外貿易、餐飲服務、廣告展覽、食品生產、娛樂、實業投資、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屋中介、房屋出租、物業管理、工程承包及針紡織品、五金交電、文教用品、煙酒茶食品、中西成葯、音像製品、新舊工藝品、金銀製品、傢具、古玩收購、服裝的開發、生產、批發、零售、代理經銷。 公司簡介:
上海物資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國有企業上海物資貿易中心。一九九三年十月經批准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四年二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所屬行業為物資流通類。
經營范圍:
金屬材料、化輕原料、建材、木材、汽車(含小轎車)及配件、機電設備、燃料(不含成品油)、五金交電、針紡織品、倉儲、計算機網上交易、信息咨詢及技術服務。客房、辦公用房、中西餐、附設商場(含煙酒、工藝品及書刊)娛樂及服務設施。摩托車及配件、舊車交易、商務服務、保稅區生產資料交易市場內從事現貨交易及期貨標准合約的交易、家用電器、汽車內裝潢、保稅區內商業性簡單加工、農業機械及配件、物資業務咨詢、投資開發項目成套設備的招標及承包。鋁波紋板的生產、板式箱架貨車的封閉、改裝、裝配和銷售、期貨咨詢、電子計算機及配件、辦公用品、辦公自動化設備的經營。冶金爐料、煤炭、橡膠產品、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或禁止的除外)、經營對銷貿易、轉口貿易、成品油、危險化學品、廢舊物資。 公司簡介:
上海第一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上海商業網點發展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系於 1992 年 5 月 13 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滬府財貿 (92) 第 17 8 號文批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於 1994 年 2 月 24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公司注冊資本 159,347,391
元。經公司第十一次股東大會的決議通過,並於 2002 年 9 月 9 日獲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核准,領取了新的營業執照,公司名稱正式變更為 「 上海第一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范圍:
中成葯(含參茸銀耳),化學葯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生物製品,醫療器械,商業網點用房及調網用房開發建設、利用、轉讓,網點用房維修、裝潢和設施更新,房產經營,建築材料,裝潢材料,有色金屬,五金交電,百貨,塑料,陶瓷製品,化工原料(除危險品),酒類專賣、酒,食品(不含熟食),房產咨詢服務,家用電器,儀器儀表,化妝品、紡織品、彩擴業務、醫療書籍、衛生材料,防疫保健用品,中葯飲片,貴細葯材,玻璃儀器,化學試劑,文化用品,醫用敷料,計劃生育用品,飲料及保健食品,洗滌用品,乾洗業務,廣告經營(包括廣告設計、製作、代理、國內發布及各類廣告等),美容護理、美發,附設分支(上述經營范圍涉及許可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 超商事業部是百聯集團對集團內超市行業實行專業化管理的機構,其管理范圍內的超市有:聯華超市、世紀聯華、聯華快客、華聯超市、華聯吉買盛、華聯羅森六個知名品牌;擁有三種主力業態:大型綜合超級市場、超級市場、便利店;探索兩個業態:折扣店、電子商務。
2006年百聯超商事業部經營規模達637億元人民幣,在上海及全國各地擁有6032個營業網點,營業面積約251萬平方米,零售網點遍布全國二十五個省、直轄市、自治區。1997年~2005年,聯華超市銷售規模連續九年排名全國快速消費品連鎖零售企業百強第一。
超商事業部將緊緊抓住新的歷史機遇,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為中心,發揮協同效應,實施拓展全國戰略,努力實現和鞏固百聯超商在行業中的領頭羊地位。 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百聯集團有限公司核心企業,由原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並組建而成,是以百貨、購物中心為核心業態的大型綜合性商業股份制上市公司。
公司以百聯集團「融入全國,服務全國,拓展全國市場」的戰略為企業發展方向,建立起經營連鎖化、組織結構集中化、商業品牌自有化、經營管理信息化和網路化的現代商業企業形象,逐步打造現代流通產業總集成商。
公司現擁有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東方商廈有限公司、永安百貨有限公司、上海新華聯商廈有限公司、上海婦女用品商店、百聯世茂國際廣場有限公司、上海又一城購物中心有限公司、一百商城分公司、哈爾濱百聯購物中心有限公司等多家著名商業企業,形成了以「東方商廈」為統一商號的都市型連鎖百貨、以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和永安百貨有限公司等歷史名店為代表的老字型大小百貨、以時尚為經營定位的社區型連鎖百貨以及以都市型和社區型為特色的購物中心的經營格局。
公司致力於與社會各界建立起廣泛和友好的聯系與協作,並以上海為中心,積極拓展全國市場,走出一條成功的國有商業之路。 上海物資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10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0822),並於1994年3月發行B股(股票代碼900927),是一家主要經營金屬材料、木材及製品、汽車(含二手車)、燃料油、機電、化工產品等生產資料業務的大型流通企業。
公司擁有上海物貿有色金屬交易市場、上海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上海危險化學品交易市場等在全國有影響的專業市場;公司投資控股的上海乾通金屬有限公司、上海百聯汽車服務貿易有限公司、上海森大木業有限公司、上海利德木業有限公司、上海燃料浦東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愛姆意機電設備連鎖有限公司、上海晶通化學品有限公司、上海乾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在全國同行業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地位,其中上海利德木業有限公司的「固」地板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上海愛姆意機電設備連鎖有限公司獲最具特色上海服務商標獎。公司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272.77億元,位居全國省市區物資流通企業前列,榮列上海現代服務業百強企業第五名。 上海百聯商業連鎖有限公司系百聯集團全資子公司,是以連鎖為經營模式,從事專業品類商品經營的商業企業,注冊資金2000萬。其成員企業共有8家:上海新路達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好美家裝潢建材有限公司、上海三聯(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第一醫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上海華聯家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華聯王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文化商廈、藍格賽—華聯電工器材商業有限公司;上海華聯集團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截止2007年底,共有經營網點809個,經營面積超32萬平方米,經營規模為78億元。
醫葯、裝潢建材、鍾表眼鏡是公司經營的三大核心板塊。作為上市公司的第一醫葯股份,業務涵蓋西葯、中成葯零售批發及總代總銷、參茸保健品、醫療器械和家用康復器材等零售,公司目前共有110家連鎖零售網點,2007年經營規模超12億元,其中位於南京路步行街上的第一醫葯商廈銷售居全國醫葯零售單店第一。好美家是建材裝潢連鎖超市,在全國擁有28家門店,其中上海市門店有13家,2007年經營規模超30億元;該公司擁有商品配送中心和家裝公司,門店設立家裝設計中心,在上海、武漢已形成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經營鍾表、眼鏡和照相器材的三聯集團,擁有門店300多家,特別是擁有一批上海黃金地塊的商業網點,2007年經營規模超14億元;在鍾表經營方面,銷售勞力士、歐米茄、天梭、浪琴、江詩丹頓、名士等世界頂級鍾表品牌近20個,並有多個品牌的特
約維修站及一批專業維修站;在眼鏡業務方面,除銷售眾多眼鏡知名品牌外,還建有目前國內技術設備最為先進的鏡片生產加工基地,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規模及質量水平居行業第一。通過多年的培育和歷史的沉積,公司所屬企業現有著名的企業品牌近20個:「好美家」、「吳良材」、「茂昌」、「亨得利」、「亨達利」、「第一醫葯」、「冠龍」、「喬家柵」、「食品二店」、「匯豐醫葯」、「今亞金店」等。這些品牌中有的是具有很高知名度和社會公信力的「老字型大小」品牌,其中「吳良材」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吳良材」、「茂昌」、「喬家柵」獲國家商務部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吳良材」、「茂昌」和「華聯王震」獲「最具特色的上海服務商標」,企業不斷科技創新,如茂昌、吳良材獲得鏡片科研技術國家四項專利的,第一醫葯股份的自動化售葯系統和電子葯櫃等,都不斷增加了「老字型大小」的含金量,在行業競爭中始終處於相對領先地位。此外伴隨時代的發展,還衍生出如第一醫葯熱線、今亞首飾醫院、王震數碼咨詢、華聯家電維修等優秀的服務品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公司將按照百聯集團「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總體戰略,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加強資本運作力度,壯大企業經濟實力,實現企業持續健康地發展。 上海現代物流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家4A級物流企業,已躋身全國物流企業50強中的第36位,在行業中處於比較領先的地位。公司擁有物流基地面積100萬m2,庫房面積63萬m2。所屬成員企業有上海長橋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商業儲運有限公司、上海華聯配送實業有限公司、上海百聯配送有限公司、上海晶通化學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百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上海全方物流有限公司、上海漢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物流企業,其中大多通過了ISO質量認證和2000版改版,其中長橋物流基地獲得「中國物流示範基地」稱號。
公司已形成以業內外商貿零售連鎖企業為服務對象,精細配送為基本特徵的「城市配送物流」;以生產、經營、使用危化貨品的企業為服務對象,以危化品交易、代理采購和供應鏈全過程服務為主體的「危化物流」;以高端品牌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供應鏈管理為基本特色的「製造業物流」三大形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建立一個與「全國第一,國際一流」大型流通產業集團相匹配的、面向業內業外兩個市場、具有強大的集客能力、集約化、一體化、信息化的中國現代物流企業。 上海百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百聯集團全資子公司,承擔集團投資管理平台功能。公司控股和直接管理的企業主要分為品牌代理及貿易、典當拍賣寄售、廣告媒體服務、賓館出租汽車服務、市場招商投資管理等業務簇群。其中,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分銷貿易企業百紅公司擁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代理網路、ERP信息管理系統和現代物流配送系統,初步形成現代批發的贏利模式;控股企業華聯典當八家門店率先嘗試連鎖經營,發揮先發優勢,初步確立了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金照國際貿易公司(外輪供應公司)、一百國際貿易公司、迎賓出租汽車公司、一百假日酒店等擁有各自穩定的客戶群,在行業中初步樹立了自己的服務品牌;上海拍賣行、可頌坊等企業品牌知名度高,在行業中居領先地位。公司配合投資百聯集團核心業務培育性企業還有成都申誠友誼百貨、長沙百聯東方廣場、青浦百聯東方商廈、常州百聯東方商廈、百聯購物中心有限公司、河岸商業開發公司等。
截止2006年底,成員企業總資產13.29億元,2006年主營業務收入19.02億元。 百聯集團企業清理中心是根據百聯集團的組織架構和職能定位,承擔集團內困難企業的集中管理,對己停止經營並明確進入清理中心的企業,通過注銷、破產、封存等方式實施清理任務的功能性機構。根據百聯集團的發展戰略和對企業清理工作的總體部署,中心肩負著爭取以最低的代價,解決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努力保全國有資產,全力支持和保障集團核心業務發展的重要責任。
中心設主任室,主任室下設綜合管理部、資產部、財務部三個職能部和清理一部、清理二部、清理三部三個業務部,共有員工70人。
中心團隊建設的內容是「勤奮、實干、協同、提高」。 百聯集團教育培訓中心是集團實施集約管理的職能機構之一,下屬單位有上海物資黨校、上海市物資學校等。
教育培訓中心的發展目標: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建成一所現代化的百聯商貿學院,使之具有先進的教學設施和優美的教育人文環境;有一支既掌握教學規律、又有實踐經驗的專兼職培訓師隊伍;有一個面向百聯業態發展、面向國際國內兩大市場,具有百聯特色的教育培訓體系,成為培養百聯合格員工團隊的孵化基地。

10、太湖三寶分別是什麼,什麼季節上市?

太湖三寶即太湖三白 白蝦、銀魚、白魚。住的你可以選擇在市中心 中山路的蝶尚酒店 交通方便

與眼保健上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