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豬群做保健時,要注意哪些誤區?
非常時期才保健,保健是為了綜合改善畜體內環境,包括提高免疫力和凈化體內病毒、細菌,應該功在平時,如果豬發病時才進行保健,猶如亡羊補牢,得不償失。故而平常就應做好保健工作,才能防範一些惡性疾病的暴發,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選用無耐葯性的葯物做保健,大家都知道注射疫苗保健,但不是說做了就百分之百不生病,只是相對減少發病的機會,即使生了病也好防治,不會造成大面積死亡。所以在注射疫苗保健的前提下還要用葯物保健,在葯物的選擇上要選無耐葯性的,因為平時常用的葯物在體內已有一定的蓄積,很容易產生耐葯性,如果還用往往既增加成本又達不到保健效果。
2、豬群用什麼保健葯物最好?
一提起豬群保健的話題,不少養豬界的朋友最關心的是「用什麼保健葯物最好」,彷彿「保健」就是怎樣用葯和用什麼葯,解決好這個問題就可以一勞永逸,就能「良葯一劑保平安」。特別是一些獸葯廠和經銷商印發的「豬群保健方案」之類的小冊子,其實就是引導人們如何更多地使用葯物。這種思路是十分片面的。 豬群保健有著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怎樣營造一個讓豬群健康生長的生活環境、合理提高營養水平使豬只本身具有更強大的抵禦疾病能力、疫苗免疫以對抗特定病源的侵襲等,葯物保健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而且只能是防止以上方案失敗的一種補救措施。 為了幫助初學養豬的朋友更好的理解,本老倌就以上問題簡單地談談自已的一些看法。一、改善環境是基礎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基礎,保持豬群健康的其它各項措施的成效將大打折扣甚至會徙勞無功。如何營造一個好的環境?本老倌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的著手: 首先是選址。考慮的問題主要是盡可能遠離人居區和其它動物養殖區以及交通要道,有充足的無污染水源,電力供應正常,排污方便。 第二是布局。盡可能背風向陽,做到埸內污道凈道分離,各建築物之間距離合理(間隔應為檐高的四倍左右,最低不少於2.5倍,如果不考慮土地利用率因素,當然距離可以更大。)以利通風透氣。 第三是埸內小環境的改造。建築物之間建立綠化帶,既可以擋風遮曬,也能使空氣更加清新。豬舍的保溫隔熱措施同時要兼顧通風透氣的需要。 第四建立埸內嚴格的消毒制度。關於消毒制度和方法,各類關於養豬技術的書籍文章中都有詳盡的介紹,在此不再贅述。需要重申的是葯物的選擇和更換的原則,一是病原能產生耐葯能力的品種不能長期使用,但更換不可過於頻繁,否則病原對各品種消毒劑都產生耐葯性而無葯可用。二是刺激性氣味較濃或腐蝕性強的葯物避免帶豬消毒和金屬設備接觸。 在外部和內部環境都合適的條件下,結合好人員車輛和其它隔離制度,以及埸內的消毒制度,盡可能減少病源體的傳播威脅,豬群健康就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二、增強體質是關鍵 豬的體質是決定豬群健康的內在因素,也是決定豬群健康的關鍵。如果豬的體質不好,其它工作那怕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做到百密而無一疏,最後都有可能功虧一簣。 增強豬的體質,本老倌認為主要應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是選種,即選擇抗逆能力較強的品種。目前養豬界有種不正常的傾向,品種越新越洋彷彿就是豬埸檔次高的象徵,這一傾向阻礙了中國人的創造力。本老倌在前面的博文中多次呼籲,國家應注重挖掘本國品種資源,它的適應性、肉質和口感以及繁殖能力是目前任何引進品種無法企及的,資金的浪費我們暫且不說,因為現在中國和部分中國企業和人最不缺的就是錢。但至少還可以避免重復引進帶來新病源的風險。本老倌在這里狂妄地放言:中國人浮躁風氣扭轉之日,就是引進新豬種結束之始。這些看起來題外的話題先打住,從抗病能力角度來說,越洋的品種越嬌貴卻是不爭的事實。 第二要從管理上下功夫,除了盡可能給豬只提供舒適的生活空間,處理好密度、通風和濕度、以及做好降溫禦寒工作這些細節,營養平衡的日糧供給是豬群健康的物質基礎。非營養性添加劑的使用應引起我們充分的注意,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吃過的苦頭切莫輕易淡忘。提高成本不說,對豬體健康造成的損害、食品安全風險都應在我們考慮的范圍之內。三、合理免疫是根本 免疫是養豬人降低疫病風險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本老倌認為合理才是根本。如果所有疫苗都亂打一氣,不但資金、人力都造成浪費,有時對豬群的健康狀況也有害無益。特別是一些活疫苗和菌苗(弱毒疫苗或弱毒細菌苗),由於弱至病病毒或細菌有產生變異造成毒力轉強的風險,給一些豬埸造成重大損失的不乏其例。哪么怎樣才算合理?各豬埸情況千差萬別,本老倌很抱謙,不能在這里為朋友們制定統一的免疫程序和計劃,但我們不能不遵循一些重要原則。這就是: 1. 對本埸有威脅的病種才打,否則不打。什麼是有威脅的病種?各地區有一定差異,但諸如豬瘟、口蹄疫這些大范圍存在的病種不但是各地畜牧管理部門規定的必打品種,也是各養豬埸不敢輕易放棄免疫的品種。對於一些本地區從未發生,或影響不大容易治癒的疾病疫苗,可盡量不打。 2. 病毒性疾病免疫的重要性遠大於細菌性疾病。這是因為,病毒性疾病不但很難甚至根本無法治療,而且環境中的病毒比細菌更難用一般性消毒措施所殺滅。 3.效果不確定的疫苗最好不打。理由是既然效果不確定,花了錢都買不到放心,有什麼必要呢?這類苗有些確實能產生低水平抗體,但在本埸存在某種病源而且處於相對平衡的情況下,低水平抗體加快細菌繁殖和病毒復制速度的特性往往誘使該病暴發,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4. 嚴格執行免疫間隔期和最適免疫日齡。一方面任何疫苗都是通過刺激豬體免疫系統反應使豬體本身產生免疫機能,有些疫苗在豬體免疫機能不完善的情況下無法使豬體產生抗體和抗原。再就是很多實驗證實,豬在應激狀態下產生抗體的能力大打折扣。第三點要注意的是有些病原感染後疫苗作用有限,所以必需在豬只感染前免疫。這些都構成了必需掌握最佳免疫日齡和執行免疫間隔期的必要性。 這是本老倌認為要注意的原則問題,關於操作技術雖然也很重要,但相信朋友們都耳熟能詳,在此不再贅述。四、謹慎用葯是保障 葯物保健雖然是豬群保健中的補救措施,但其重要性亦不可因此而被忽視。不過本老倌歷來強調「謹慎」用葯,意思是葯物可用但不可濫用。濫用葯物的後果大家都知道,一是葯殘對人體的間接損害,二是浪費資金,三是增強病原微生物的耐葯性,豬只真的生病了反而無葯可用或用葯收效大打折扣。第四,「是葯三分毒」,即使是無毒或低毒的葯物,在豬體內的分解也可能增加豬只肝腎功能的負擔甚至直接損害肝腎功能。 哪么什麼情況下可以用葯?本老倌認為在下例情形下可考慮適當用葯:通過長途運輸的豬群群,來源復雜的合群豬,豬群中出現有可疑為傳染病個體的豬群;另外如果周邊暴發烈性傳染病的情況下,為安全起見可以有針對性的適當投喂預防葯物。 我個人的觀點是,不但長期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做法不可取,一些非營養類功能性添加劑亦不可濫用。這類添加劑中的一部分可能短期促生長的效果較明顯,但長遠來看對豬的健康大多會有負面影響。有些則只在豬只生長的某個階段起作用,如酶制劑和酸化劑對小豬效果明顯,但大豬就沒有必要使用了。有些則只在特定條件下有使用價值,如制霉劑只有加工的飼料長期放置才有必要添加,脫霉劑只在原料霉變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等等。 豬群保健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片面的理解都是錯誤的。我們既不能讓一些以賺錢為唯一目標的葯物經銷商牽著鼻子走,也不能對所有正確的引導和新技術的應用予以排斥。很多朋友本來明白應在各方面下功夫,有時失敗往往是由細節上的失誤所引發。
3、給豬群保健要注意哪些事?
1、片面追求產品的長效性,忽視產品對仔豬免疫力的影響
2、片面追求最新抗生抄素
3、忽視三針保健對後續疫苗免疫的影響
三針保健是非常好的一種方襲法,需要選擇合適的保健產品(具備:長效性、敏感性與提升免疫力)、使用時機百,並關注其對關鍵疫苗免疫效果的影響,所有這些必須建立在臨床科學試驗和應用數據之上,只有這樣度才能確保取得良好收效!
4、如何做好育成豬的保健工作?
在堅持「防疫第一」的基本前提下,本著「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對育成豬群做如下保健預防工作:
(1)保健目標
減少斷奶時的各種應激;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提高成活率;預防斷奶後的多系統衰竭綜合征;預防腹瀉、水腫等疾病。
(2)綜合保健措施
環境方面:注意通風保溫,育成舍的室溫一般控制在22~28℃,濕度控制在60%~65%,為豬只提供清潔衛生、乾燥、較為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如果長期生活在18℃以下不潔的環境中,不僅影響其生長發育,還能誘發多種疾病。
飼料方面:為育成豬提供優質全價配合飼料,而且為減少因飼料過渡而造成的仔豬應激,把握好新轉入仔豬第一周的限料及第二周的飼料過渡工作。此外,在過渡料中適當添加一些廣譜抗菌素類葯物,對預防仔豬因轉群及飼料過渡應激所造成的消化、呼吸及神經系統疾病也是一很好的措施。
消毒防疫方面:消毒工作:對於育成段的消毒工作採取與場區消毒同步進行,即隔日消毒一次的原則(每周一、三、五對育成舍進行全方位立體噴霧消毒),並確保消毒葯的有效濃度及噴霧密度等,為避免病原對消毒葯產生耐葯性,應每周更換一種消毒葯。免疫工作:根據場內已定的免疫程序,及時准確地做好各項免疫工作,做到注射部位消毒准確,免疫劑量足,一豬一針,頭頭注射,操作規范,確保免疫效果。抗體監測工作:加強豬群的抗體監測,及時採取針對性措施:堅持做好季度驗血工作,根據驗血結果,隨時調整場內的免疫程序及預防用葯規程;逐步實施每批次的抗體監測,根據抗體監測結果,逐步調整場內的免疫與預防用葯規程;同時開展葯敏試驗,加強治療及針對性的預防投葯。
驅蟲、滅蠅、滅鼠方面:驅蟲工作:體內驅蟲時,首選葯物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預混劑),療程與給葯途徑為每年春秋各驅蟲一次,一次兩個療程,每一療程1周,兩個療程的時間間隔為1周。環境滅蟲時,每一療程結束後用敵百蟲或菊酯類殺蟲劑對育成舍進行滅蟲消毒。滅蠅、滅鼠:滅蠅用潔利33、強蠅必凈。育成舍內常年實施,按葯物的使用說明進行;同時加強環境衛生的清潔、整理,堅持生產區的消毒制度,保證清潔環境也利於滅蠅工作的開展。滅鼠工作要堅持常年實施葯物滅鼠,同時場內的飼養人員也應加強對老鼠的觀察,出現鼠密度增大等情況時,及時投放鼠葯滅鼠。
5、育肥豬怎樣保健,育肥豬保健方案
實行全進全出制,豬舍百充分消毒,空欄至少7天方可轉進新豬群。飼養密度每頭度豬佔1.2米2,每欄10~15頭為宜。舍內溫度在12~18℃為宜,加強防疫。在問飼料中可適當添加抗生答素,有利於防止胃腸道疾病和呼吸系回統疾病的發生,同時,要注意,驅出體內外寄生蟲,提高飼料轉化率和出欄率,縮短答育肥期。
6、平時怎麼樣給豬群做保健
每個月一次中葯,三個月一次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