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里的夫妻夏季房事的養生之道
夏季性愛應注意「陽亢興奮之反爾」。意思是說,夏天更容易讓人慾望高漲,如果這時不注意節制,就會讓本已新陳代謝加快的身體雪上加霜,體能透支,影響到古人所說的身體基礎——元氣,甚至可能引發疾病。那麼,在夏季房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出汗太多要當心
夏天人體汗液分泌本來就多,加上性愛的慾望會讓人興奮,很多人會發現自己還沒過性生活,就已經大汗淋漓了。不過,千萬不要以為大量出汗是正常現象。根據中醫理論,夏天出汗太多時過夫妻生活,容易引起中老年人以及身體虛弱者的虛脫。此類人群應等到汗完全乾了,心跳平穩以後,再行房事。
警惕性愛過分貪涼
夏日裡氣溫高、濕度大,許多夫婦喜歡在空調環境中過性生活。但在性生活過程中,特別是在獲得性高潮後,人體會發熱出汗,全身汗毛孔會張開,此時如果有涼氣入侵,會讓抵抗力下降的人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涕、頭痛等感冒症狀,有人把這種病症稱作「夏日性愛感冒」。
夏季過性生活,應該避免過分貪涼。如果使用空調,應讓室內外溫度相差5℃左右,室溫最低不超過27℃。
性愛之後如果感到口渴、渾身黏膩,不要急匆匆地去沖冷水澡,這樣雖會使自己感到一時的舒暢,卻為致病菌入侵創造了有利條件,非常容易受涼感冒。
「苦夏」者別勉強行房
每到夏天,總有些女性覺得自己周身乏力、睏倦、不思飲食,身體日漸消瘦,但到了秋天,這些毛病往往不治而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苦夏」。
這種現象多是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的,病人除了體溫在37℃-37.4℃之間波動外,多伴有全身倦怠無力、食慾不振、腹脹、心悸、出汗、失眠、多夢等神經衰弱症狀。
少數女性還可能有月經不調、白帶增多、腰酸、浮腫等一系列婦科症狀。
雖然「苦夏」一般不會影響健康,但如果症狀較重,則應避免過性生活。男方在有性沖動時要善於觀察妻子的情緒和心態,並設法激起她的性慾,以達到和諧一致,獲得滿足。妻子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谷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1,它們有利於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降低體溫,改善「苦夏」症狀。
另外,睡眠質量對解除「苦夏」十分重要。臨睡前1小時左右可採用食療法催眠,如喝點牛奶或糖水等。精力充沛,性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提升。
2、中醫說夏季中身體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這個時候都有哪些適合的養生方法?
夏季中醫養生方法
1、夏季中醫養生講究保護陽氣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
2、夏季中醫養生注意防暑熱
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唇乾口燥、大便干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泄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閑視之。
3、夏季中醫養生注意除濕氣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不僅如此,濕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水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卧蠶狀。
風濕夾雜,侵犯肌膚,關節所形成的風濕痹症則往往反復發作。內濕病常見其病理性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之滲出物,濕熱帶下之分泌物,質粘而腥臭。因此,人們常稱濕為「有形之邪」,其性穢濁。
4、夏季中醫養生起睡定時
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而且應盡可能地定時起、睡。在夏季,更應給自己規定一個嚴格的起睡時間,決不無故違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夏季最佳就寢時間是22:00-23:00,最佳起床時間是5:30-6:30。
3、夏季養生常識
夏季養生四原則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copy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症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知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道 二是清熱消暑。
4、中醫對於夏季怎麼養生?
初夏養心,盛夏養脾
晚睡早起,不吃冷飲,不吃火鍋,不蓋著被子吹空調,出汗了及時擦乾,不要對著電扇或者空調吹
5、夏季怎樣養生
6、求夏季中醫養生小知識!
飲食以清淡不宜肥甘厚膩
多食雜糧,五穀為養
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季吃面記得喝面湯營養抄50%都在湯里俗話說「原湯化原食」
穿衣服百以淺色為主,燈光從暖光換成冷光,勤通風
睡眠講究晚睡早起睡午覺
晚睡一般23點以前必須睡覺以陰養陽
中午11點到下午13點之間以陽養陰
也就是中醫講的子午覺
外面氣溫高了每天人體排汗增多流失大量水分 建議度每天補充2L水
防止中暑頭暈頭痛
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通過呼吸調整心神
夏季注意用溫水洗澡,可以降低神經興奮加速血液循問環增強抵抗力
不可晚上整夜吹空調會引起傷風,面癱,關節痛,腹瀉等
適當鍛煉身體以散步,太極,廣播答體操不宜劇烈運動
外出准備好藿香正氣水,人丹,清涼油等
7、夏天保健
多補充水份就可以了,我以前也是。多喝開水問題解決了,不是什麼大問題,心情要好!
8、夏季養生,什麼最重要?
夏季養生,清燥解zd熱是夏季養生的關鍵,養心最重要。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專機體表面。
注意養心,夏季是心臟病的高發期,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心靜人自涼,屬可達到養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