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與健康的知識
健康生活小常識 1、常吃夜宵,會得胃癌,因為胃得不到休息。 2、一個星期只能吃四顆雞蛋,吃太多,對身體不好。 3、雞屁股含有致癌物,不吃較好。 4、飯後吃水果是錯誤的觀念,應是飯前吃水果。 5、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水果是銀,晚上吃水果是銅。 6、喝豆漿時不要加雞蛋及塘,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時不要吃番茄,最好飯後吃。 8、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預防結石。 9、睡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會胖。 10、少喝奶茶,因為高熱量、高油、沒有營養價值可言,長期飲用,易患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11、剛出爐的麵包不宜馬上食用! 12、遠離充電座,人體應遠離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邊。 13、天天喝八杯水。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會來。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兩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導致失眠,胃疼。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為得花5~7小時去消化,並使腦中血液集中到大腸,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點後,大餐少少吃,因為五點後身體不需要那麼多能量。 19、10種吃了會快樂的食物: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菠菜、大蒜、番瓜、低脂牛奶、雞肉、櫻桃。 20、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生活小常識]
1、洗衣服上的紅墨水漬:新漬先用冷水洗,再用溫肥皂液浸泡一會兒,再用清水漂洗;陳漬可先用洗滌劑洗,再用10%的酒精溶液搓擦即可祛除。
2、墨漬:可用飯粒和洗滌劑調勻,塗在污漬部分搓擦,再用清水漂洗干凈;也可用一份酒精、二份肥皂制的溶液反復塗擦,亦有良好效果。
3、圓珠筆油漬:首先要看看衣服是什麼料子,一般做法是在污漬處下面放一塊毛巾,用小鬃刷沾上酒精順絲輕輕刷洗待污漬溶解擴散後,再把衣服泡在冷水中,抹上肥皂輕輕刷洗,這樣反復兩三次,就能基本除去圓珠筆油。如果洗後還留有少量殘跡,可再用熱肥皂水浸泡或煮沸就可以除去,對棉和棉滌織品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如果毛料裝沾上圓珠筆油,可先把污漬處放到三氯乙烯和酒精(比例是二比三)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分鍾,同時不斷用毛刷輕輕刷一刷,待大部分油漬溶解後,再用低溫肥皂水或中性洗衣粉洗凈。
4、霉斑:用2%的肥皂酒精溶液擦拭,然後用漂白劑3%-5%的次氯酸鈉或用雙氧水擦拭,最後再洗滌。
5、汗漬:食鹽水中浸泡1小時,再慢慢搓干凈。
2、安全與健康的知識是什麼
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如溺水,中毒,疾病,火災,雷擊,用電隱患,車禍…….這些都有可能隨時威脅到人們脆弱而又寶貴的生命.對於我們這些尚未成年,缺乏安全意識的青少年來說,這些危險更是尤其可怕!也更應該得到人們和我們自己的重視!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無疑都是美好的,吸引人的.但在這些美好的下面,有時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危險,它們就像隱藏在水中的鱷魚,悄悄地潛伏在岸邊,等待著「獵物」來到岸邊,出其不意的將它們拖下水!因此我們這些懷揣著一顆好奇之心的青少年更應該培養自己的安全意識和防範意識.有一些災難,危險雖然我們是無法預料的,但當它發生時,注意安全,可以讓我們盡量避免受到傷害.注意安全,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還為了那些關心你,愛護你的人.
也許你會說,危險離我們還很遠很遠,不必樹立安全意識.但這個故事也許便會改變你的看法.有一個很調皮的小孩,他的父母常常要他注意安全,但他從不注意安全.一天他的父母出門前,叮囑他要注意安全,他隨口應了一聲,等父母走後他便把剛才父母的話忘得一干二凈,忘乎所以的玩起來電腦.不巧,他家煤氣罐漏氣,結果他便煤氣中毒而死!危險真的無處不在!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安全意識,時刻牢記著注意安全!
這幾個字不應只是一句口頭禪,天天振臂高呼,而是應牢牢的記在心中,遇到任何事先想一想這兩個簡單而又難記的字!
每一位父母都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小心,注意安全!」有很多孩子聽煩了,甚至認為父母很嘮叨,但你錯了,父母的嘮叨實際上是一種深深的愛,父母的嘮叨並不是一種嘮叨,它能讓我們健康成長,我們應該認真的去傾聽.
父母的教誨並不能讓我們完全避免受到傷害,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主觀上把注意安全當作一種習慣.夏季不和夥伴到河裡游泳,天然氣,煤氣泄漏時及時關掉總閥,及時開窗透氣,遇到火災時及時盡量撲滅火源,及時報警,及時逃避……..
可以說只有注意安全,才能健康成長!為了家人,老師們的希盼,也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請牢記安全無小事,讓安全永駐心中吧!
3、安全與健康的名言
過去屬於死神,未來屬於你自己。 —— 雪萊
未來是光明而美麗的,愛它吧,向它突進,為它工作,迎接它,盡可能地使它變成為現實吧!…… —— 車爾尼雪夫斯基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鄭板橋集》
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 《魯迅全集》
我覺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點小障礙而不走路呢? —— 魯迅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 《魯迅全集》
我們必須以現實做出發點,我們既不能象孫行者的搖身一變,脫離這個現實的世界,翻個筋斗到天空里去,那麼我們只有向前乾的態度,只有排除萬難向前奮斗的一個態度……現實就根本是有缺憾的,必然是不完全的,必然是有著許多不滿意的,甚至必然是不著許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我們既不能逃避現實,就不能逃避這種種,就只有設法來對付這種種;一個人或少數人來對付不夠,就只有設法造成集體的力量來對付。 —— 《韜奮文集》
所謂革命精神就是創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創造,要前進就不能坐著等待,就要去創造。而要創造就要克服困難,不能貪圖好環境,好條件。 —— 《徐特立教育文集》
大海越是布滿著暗礁,越是以險惡出名,我越覺得通過重重危難去尋求不朽是一件賞心樂事。 —— 拉美特里:《心靈的自然史》
要意志堅強,要勤奮,要探索,要發現,並且永遠不屈服,珍惜在我們前進道路上降臨的善,忍受我們之中和周圍的惡,並下決心消除它。 —— 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
沒有哪一個聰明人會否定痛苦與憂愁的鍛煉價值。 —— 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
4、食物安全和身體保健
一:肉湯。含豐富的嘌呤,是各種瘦肉精及化工飼料毒素的集散地。過量食用是各種急慢性疼痛的最主要罪魁禍首,是血管硬化的最直接誘因,是各種結石的最大加工廠。但同時也是發熱量最多的食物。適量食之能補氣滋陰壯陽。
二:鹽。過量為百病之母,能使細胞脫水,使肌肉收縮,使神志不清,使小兒多動,使新娘不孕。適量為百味之王,可促消化,增食慾。世衛組織建議每人日攝入量在10克以下。
三:雞蛋。中醫認為蛋黃性平味甘,補脾胃。蛋清性寒味甘,潤肺解毒。過量則容易堵塞毛細血管,引發失明,耳聾和腎病等症。適量能補血益智,安神潤燥。
四:茶葉。性寒味甘苦,是蛋白,脂肪,糖與鈣,鐵的最佳剋星。日飲用量如在10克之內,能清熱解毒,提神明目,生津化膩。
五:白酒。性大熱,味甘苦辛,歸心肝胃經。過量之酒是肝的最大殺手,擅於耗血損胃,破壞骨膜和肌肉神經,誘發泌尿系統結石。適量則活血通絡,抑制苦寒。
六:辣椒。營養平平。過量使胃腸粘膜乾燥潰瘍,擾亂消化功能。適量能發汗解表散濕,助消化液的分泌。
七:醋。含約6%醋酸的強酸食品,營養主要是澱粉類。過量腐蝕上皮組織,軟化骨骼。適量能除腥化纖維,殺菌強肝。
八:醬油。含豆類蛋白的黑鹽水。過量引發胃腸病變。適量可軟化血管,阻止腫瘤生長。
九:油條。過量是腦病與肝病的主要幫凶。少量能補血壯骨。
5、安全和健康那個更重要,為什麼?
安全最重要。現在的醫療條件和生活水平,健康已經不是大問題。
6、急需300字大學生安全健康疾病與保健文字啊!
通過這一次,我對校園安全乃至安全有了深刻理解和認識。
「生命」,一個多麼鮮活的詞語;「幸福」一個多麼美妙的境界; 「安全」,一個多麼古老的話題。
安全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人生的基礎,但是,如果不注意,「本錢」將花盡,「基礎」將毀掉。屆時,即使我們滿腹經綸,也只是昔日黃花。由此可見: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頭等財富!為了自己長壽,為了親人,重視安全,使自己健康,快樂得過每一天。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就感覺,現代社會整體治安復雜化,各種社會問題集中出現,人們對社會及生活的不滿通過各種極端方法表現出來。就拿大學校園來說,每年因各種矛盾或糾紛而報復、跳樓…的案例越來越多。但是,對步入大學校園的我們來說,我們應該做的是學會獨立面對社會,獨立生活,學習知識,增長技能,而一切的前提還是我們「健健康康」的活著,平安比什麼都重要!通過學習中我了解了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大學生心理健康與維護、飲食安全和性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對每一名大學生來說,在校園要時時注意用電安全,嚴格遵守校園及公寓「安全用電」相關制度。謹防火災,發生火災後,頭腦要冷靜,理性逃生。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多次提到王大偉教授,王教授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氣溫每上升一度,性侵犯上升兩個百分點。尤其女生來說,更應該掌握保護自己的技巧。校內校外注意安全、夜間行路注意安全、公交車上注意安全等。老師在課上也教給了我們不少擺脫異性糾纏,應對性騷擾的方法。另外,我們必須提高財務安全意識,做好防盜、防騙、防搶等防範工作。在校園謹防順手牽羊、溜門串戶、翻牆入室、溜門撬鎖、窗外釣魚、插片開門、偷配鑰匙等行竊方式;平時謹防入室盜竊、扒竊、網路盜竊等,確保自己的財產安全。也許不少人會認為,安全只是指身體的安全甚至是肢體的健壯和不受傷害;認為只要自己的肢體健全、行動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認為,這決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個具有健全的體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強,糊里糊塗攀兄弟、結姐妹,既有拉幫結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義氣、惹事端,不但喜好隨波逐流,而且希望出點亂子;這表現出來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問題。無論是人身安全還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為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結果的殘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事故,課間游戲追逐打鬧偶發事故,輕者可以傷及體格,重者能夠危及生命,它們造成的後果是殘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殘缺、行為方式的越軌比體格不健全更可怕。因此,健康的心理對每個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應該注意合理飲食和身體鍛煉,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開闊自己的心胸,避免長時間處在緊張的情緒狀態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續不快時,要及時進行心理自我調試,必要時到心理門診或心理咨詢中心接受幫助,以確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7、健康和安全含義是否一樣
不一樣,健康是對人體有利的,安全是相對危險來說的。是一個底線。
8、安全和健康的關系
安全始終排在健康的前面,也就是說安全是健康的前提,沒有安全做保障,就不可能有健康。先有安全,後有健康,只有安全得到保障,人們才會想著健康。要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吃穿住行各方面的安全意識,關繫到每個人的自身安全和健康。
9、談談你對職業安全與健康的認識
這是一門學科,涉及內容廣泛,三言兩句說不完。關鍵是要重視和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強制性標准。企業要建章立制並嚴格執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安全費用的投入和有效使用,創造符合衛生標準的施工環境和施工條件,保證從業人員的健康安全。個人要做到不違反安全勞動制度,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傷害自己。各種設備工況良好,無故障,沒有安全隱患..........
10、安全與健康小論文300字
食品安全與日常生活
一、摘要: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食品安全問題舉國關注。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門、多層面、多環節,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當前來看, 應盡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統一協調、權責明晰的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完整統一的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評價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食品安全信息監測、通報、發布的網路體系;中介及研究單位的推動體系等九大體系,促進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正是由於人類對食品的依靠註定了食品工業具有巨大的挖掘價值和開發潛力,特別是 2l世紀是人們追求健康長壽的世紀。我國人民正在為建成「全面小康」的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更加強烈,對膳食的需求更加註重營養。食品安全與保健正在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在我國國民經濟中,食品工業已成為第一大產業。但是全球及我國接連不斷發生的惡性食品安全事故卻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關注,也促使各國政府重新審視這一已上升到國家公共安全高度的問題,各國紛紛加大了對本國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 當今社會流行苗條,骨感。肥胖為人所苦惱。而瘦身更是令女士追捧至極!手術,葯物,無所不用其極,然而,越來越多的人考慮到了健康美,商家,專業人士等紛紛提出食物保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食品保健,保健食品賣場火熱。 俗話說「病從口入」,「飯前飯後要洗手」。無非就是說明在對待食物的時候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干凈衛生。而食品安全是對食品食用時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的一種擔保,其強調食品中不應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物質或因素,而我們提到的食品安全一般是指相對安全性。要求食品的絕對安全是不可能的,絕對安全的食品是沒有的。 2004年9月1日,我國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決定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涉及多部門、多層面、多環節,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從當前來看,應盡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統一協調、權責明晰的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應急處理機制;完整統一的食品安全標准和檢驗檢測體系;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評價體系;食品安全信用體系;食品安全信息監測、通報、發布的網路體系;中介及研究單位的推動體系等九大體系,促進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 本文從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概念、對人影響食品安全體系建立等幾方面 民以食為天,食品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是我們人類進行其他生命活動的首要條件。近年來我國物質生活水平的突飛猛進,食品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百花齊放的新型食品推層出新。然而,加工的食品失去了它天然純性,沒有過高的安全保障, 食品安全 更甚是越來越多的不安全食品事件被曝光後,人們對於任何的食品都持著懷疑的目光和擔憂的態度去猜測它是否能夠威脅我們的生命健康。一個人的健康,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自己才能體味它的重大價值和意義。 綠色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而A級綠色食品是指產地環境質量要求評價項目的綜合污染指數不超過1,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允許限量、限品種、限時間地使用安全的人工合成農葯、獸葯、魚葯、肥料、飼料及食品添加劑。AA級綠色食品是指產地環境質量要求評價項目的單價污染指數不超過1,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且產品需要3年的過渡期。 無毒無害食品是指食品對人的安全性,包括微生物污染程度、化學污染程度、放射性污染程度。無毒無害,指在正常食用條件下不危害人體健康,不造成急性及慢性疾病。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指的是:⑴食品本身含有有毒物質(如河海豚、毒蘑菇)。⑵在一定條件下產生毒素(如發芽土豆產生龍葵素,魚類產生組織胺)。⑶含有致病微生物或產生毒素物質(如葡萄球菌產生腸毒素)。⑷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包括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等。⑸食品中過量添加某些化學物質或包裝容器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遷移等原因造成的食品污染。 如何辨識食品標簽?首先,食品名稱,國家標准規定,食品名稱必須採用表明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如使用「新創名稱」、「奇特名稱」、「牌號名稱」或「商標名稱」,則必須同時使用表明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其次,配料表,按規定,除單一配料的食品外,食品標簽上必須標明配料表。所謂「各種配料」是指所有配料。必須標出飲料、冷食、酒中的添加劑,果汁飲料、果酒(含葡萄酒)的原果汁含量,啤酒的原麥汁濃度,各類酒的酒
tob_id_2536
精度,肉灌腸品中的澱粉含量。接著,食物的凈含量,這是包裝食品必須標注的內容。含有固、液兩項物質的食品(如糖水菠蘿罐頭)還必須同時標注該種食品的固形物重量。同一容器中如含有相互獨立且品質相同、形態相近的幾種食品時,在標明凈含量的同時還必須標明食品的數量。如盒裝月餅,在標簽上要標明內裝月餅的塊數;禮品酒盒上需註明裝酒的瓶數。進口食品必須標明原產國、地區(指港、澳、台)名及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同時必須標明本產品執行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號。 食品質量感官辨識,就是指憑借人體自身的感官器官,實際上就是憑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頭)和手,對食品的質量狀況做出客觀的評價。也就是通過用眼睛看、鼻子嗅、耳朵聽、用口品嘗和用手觸摸等方式,對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觀形態進行綜合性的鑒別和評價。⑴通過對食品感官性狀的綜合性檢查,可以及時、准確地鑒別出食品質量有無異常,便於早期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⑵方法直觀、手段簡便,不需要藉助任何儀器設備和專用、固定地檢查場所,不需要專業人員。⑶感官鑒別方法常能察覺其他檢查方法所無法鑒別的食品質量問題以及特殊性污染引起的微小變化。 食品的變質與保藏: (1)什麼是食品的腐敗變質?食品的腐敗變質主要是指以微生物為主的多種因素作用下,食品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成分被食品本身與外界的酶性、非酶性變化及雜物的污染,引起的大量分解,使食品營養價值的降低或失去食用價值變化。從商品角度來說食品腐敗變質就意味著失去了商品價值。也就是說,失去了食用價值或者商品價值的商品是食品的腐敗變質。 (2)食品為什麼會腐爛變質?食品腐爛變質是因為食物自身環境因素及微生物三者相互影響的結果,腐敗的過程中主要是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如細菌、黴菌(規范名稱:真菌)、酵母菌加之食品自身的化學成分,在適宜的環境、濕度、酸鹼度、紫外線、氧氣等相關因素的條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達到一定的數量後使食品分解引起腐敗變質。 ⑶怎樣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第一是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和控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第二是對食品進行殺菌控制食品腐敗變質。改變食品的溫度、濕度、PH值、滲透壓或其他殺菌方法,把食品中的微生物殺滅或減弱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常用的方法有:⑴冷凍及冷藏(10℃以下);⑵高溫殺菌:加熱(回鍋)煮沸,紅外線照射等;⑶脫水:鹽漬、糖漬;⑷改變PH值,如冷盤中加醋調味等;⑸殺菌原料:大蔥、大蒜、洋蔥等原料搭配;⑹福射線照射;⑺使用防腐劑。 腐敗變質的食品,由於微生物污染嚴重,產生的毒素可導致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總之腐敗變質食品對人體危害是極其嚴重的,因此食品的經營人員,要有對人民群眾,對社會負責的責任感,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嚴格衛生管理。在食品的各個環節中,盡量減少食品污染的機會,同時加強抑菌和滅菌措施,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一旦經感官鑒定為變質食品,結合微生物、化學、物理檢驗等方法,確定已變質食品,要禁止食用並查找原因,防止變質食品蔓延,污染其他食品和容器。 常見食物中毒與防治: (1)什麼是食物中毒?由於食物中存在某些有害物質,一旦攝入體內,可能損害人體健康。如某些食物被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污染;某些食物本身含有毒素,因烹調不當未能除去食物中毒素,如河豚、鮮黃花菜;另外部分食物在貯存過程中,可產生有毒物質,如發芽的土豆等。因此預防食物中毒極為重要。食物中毒是指人攝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後出現的非傳染性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屬於食源性疾病的范疇。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飲暴食而引起的胃腸炎、食源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和寄生蟲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長期少量攝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為主要特徵的疾病。 (2)怎樣診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可見個別發病也可見集體中毒。食物中毒的表現:進食了被細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如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沙門菌、肉毒桿菌等;或進食含有毒性的化學物質的食品,或食品本身就含有自然毒素,如河豚、毒蘑菇、發芽的土豆等。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最後可導致休克。所以在日常飲食過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安全,發現中毒必須到醫院治療,確保生命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生活高度社會化的今天,人們要想吃的安全,吃得放心,吃出健康,除了有關國家和各級政府制定的相關食品衛生法規、條例的規范和制約外,我們還必須認識和了解我們日常飲食中的食品安全,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健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