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幼兒保健對我們的幼兒教育有什麼作用?
幼兒保健可以保護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知,具體就是在兒童體格發育、心理行為發展、道喂養與營養、眼睛的視力保版健、口腔保健、聽力保健等方面給予正確的指導與評價,並了解疾病的防權治方法兒童的健康管理及生命監測的意義。
2、三至六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關於幼兒衛生保健教育的內容是什麼?
一、實施與指導的基本標准
1. 做好活動前的准備工作。包括幼兒的知識准備,活動前的場地、器材的置備與布置,
熟悉活動計劃,做好活動前幼兒及場地的安全、衛生工作。
2. 教師的情緒、語調和態度等將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情緒和興趣,因此,教師要注意自
身言行對幼兒情緒、興趣的影響和感染,要以積極的態度和高昂的情緒投入到活動的組織
和指導中去,並有執行活動計劃的高度責任心和靈活性。
3. 靈活運用多種指導方式,既面向全體,又應注意個體差異,做好個別教育。
4. 控制好活動的時間。體育教學活動的時間:每周安排1~2 次。一般小班為15~20 分
鍾,中班為20~25 分鍾,大班為30 分鍾左右。
5. 重視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智力,並通過建立活動常規,利用活動的有關內容,培養
幼兒良好的品質和個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6. 注意做好活動後的復習輔導和檢查、評價工作,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的組
織指導能力和教育質量。
7. 注意安全,確保健康。具體措施如下:
檢查場地器械,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保護幫助,確保活動安全;
合理組織教學,避免相互干擾;
堅持量力原則,活動力所能及;
發展幼兒體能,提高調控能力;
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培養規則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實施與指導的實踐要點
1. 努力積累扎實的幼兒體育科學知識,這是進行幼兒園體育教育的前提。幼兒園體育
有自身的專業要求和知識背景,實施過程中十分強調信息傳播的科學性及准確性,比如要
使幼兒掌握某一動作要領,充分了解人體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構造及其保護知識,並
且能夠深入淺出地表達,使得幼兒了解;教師還必須能夠及時地糾正幼兒不準確的、甚至
會出現危險的動作及做法。
2. 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目標明確,有清晰的思路、准確的表達。我們常常發
現體育活動中似乎沒有學習內容,看起來就是比平時多一些器械玩玩而已,幼兒學習經驗
未得到提升的現象,這是由於教師頭腦中未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對於「今天為什麼要選這
個課題?」、「重點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模糊不清;另外還由於教師未能預先
設計好教學語言,以致表達不到位,幼兒理所當然聽不明白。因此,教師思路是否清晰、
表達是否准確是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
3. 恰當地把握時機,適時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例如有關平衡動作的學習,可在5、
6 月份多安排進行,因為它的活動量與氣候相吻合。再如,跳繩活動一般幼兒園要求大班
學會,殊不知真正掌握跳繩是在小學階段,但不是不能跳繩,可以作為幼兒興趣體育活動
來進行,這樣既能利用個別幼兒的親身經驗激發幼兒興趣,又能面向大多數進行拓展教育,
使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產生實時效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是一名設計者、觀察者、指導
者和提供幫助者——「最好設計」、「最多觀察」、「最少指導」、「最大幫助」。
4. 統籌安排系列活動,注意相互之間的協調。對於內容豐富的同一主題的活動,可以
通過系列活動在三個年齡段分別進行,但要注意分配好各年齡段的側重點,呈現既有鋪墊
又有深化的螺旋式上升的態勢。
5. 把握體育教學的特點和注意教育內容的整合。雖然有些教育內容可以說既屬體育教
育范疇,又屬保健教育范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間並無絕對的劃分標准。而一旦作
為體育教學活動,就應該突出領域特徵。在案例分析的案例一中明顯出現錯位現象,體育
教學特點不明確,談得多,而做得少。另外,注意在構建學科體系與培養幼兒初步的知識
結構方面,其角度理應不同,所以在實踐中一方面不能因為學科內容的劃分而人為割裂幼
兒的知識結構,而更注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整合;另一方面對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
重復也沒有必要過分擔憂,因為要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幼兒園教學本身就應反復進行,
才能得到鞏固。
(6) 語言圖示提示和具體幫助法。
語言圖示提示法是指在幼兒進行身體練習時,教師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提示和指導幼
兒正確完成動作或進行活動的方法。
具體幫助法是指教師直接而具體地幫助幼兒改正錯誤,掌握正確的練習要求和方法。
這些方法往往結合使用,多用於重復練習時由教師幫助幼兒防止和糾正錯誤,也是實施個
別指導的有效方法。
此外,幼兒身體鍛煉的方法還有比賽法、領做法、信號法等等。
總之,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開展具體活動時,應注意綜合運
用多種方法,並根據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和組織形式、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以
及環境、器材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3. 游戲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合理運用游戲法可以使體育教學中枯燥的動作技能訓練增加趣味性,激發幼兒活動的
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還能鼓勵幼兒堅持身體鍛煉。
准備活動 —— 准備活動中一般是走跑游戲居多,目的是取得熱身的效果。如:蛇形
走跑、螺旋走跑、跑動中「聽號抱團」、「拉網捕魚」、「輪流領先跑」、「叫號領頭跑」、
「往返跑比賽」等等,一般發展身體素質的游戲,來創造和諧活動氣氛,也可以在活動開
始利用幼兒邊說邊做,如唱兒歌、快快報數的游戲方式。既起到活動肢體、提高興奮性、
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能有利於組織教學。
基本活動 —— 通常本環節是學新知的重要部分,必須具有健身健腦的效果,力求反
復鞏固新經驗、新技能。我們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性別以及實際活動能力等特點,確定
游戲相應的運動負荷量、動作難度和活動方式的可行性。同時還要兼顧幼兒興趣,游戲力
求新、奇、趣,能讓幼兒樂意參與,充分享受並體驗活動帶來的無限樂趣。另外,對游戲
的各個環節要充分考慮到安全因素,如科學的規則制定、安全動作的設計、嚴密的游戲組織,
場地的合理安排等。
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幼兒
的學習興趣。例如:球類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活動籃筐」、「投籃晉級」等游戲將
對拍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再如選擇帶有童趣的游戲,發展腿部力量的「兔子跳」、「蛙
跳接力」等。發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車」、「平衡角力」、「推人出圈」等有趣的游戲。
發展幼兒投擲能力的游戲,可以選擇「雙手滾球比遠」、「擊球出圈」、「拋球入活動籃」、
「上拋球比高」等游戲。也可以選擇具有故事情境的游戲,如「三隻小豬」「小山羊過河」、
「龜兔賽跑」等游戲,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還可以對體育傳統游戲進行改編。如低年級「老
鷹捉小雞」可以是組織形式的變化、方法的變化、情境的變化、游戲名稱的變化等。這些
游戲的運用和創新,使基本動作技能教學「活」起來。
與取勝的可能性上具有均等機會,使幼兒保持愉悅度和新鮮感。
放鬆活動 —— 游戲法運用於此,有助於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機能盡快恢復。整理活
動的游戲內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輕松、活潑、精彩幽默,使機體的生理、心理得到放鬆。選
擇的體育游戲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方法簡單明了,場地不受限制,具有
很強的實用性,三言兩語能講明白,隨時隨地就能開展,方便教學。也可選擇放鬆的游戲
或放鬆的舞蹈等,使學生興奮的大腦皮層及時得到調節,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避免結束
時用一些反應游戲,雖然游戲很好玩,但幼兒不是在放鬆,而是在更加「提神」,這樣安
排不合理。
3、幼兒保健有教養 學什麼
兒園衛生保健知識: 一、衛生知識: 1、根據幼兒年齡、生理特點配備制定食譜。 2、.配菜和烹調技術變化,做到多樣化。 (.首先了解本地糧食、蔬菜、豆類及肉類供應情況。按營養需要選擇每日所需的食品類、計劃數量,為求各營養素之間有正確的比例,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近1:1:4-5。2.根據伙食費標准,本著節約的原則,計劃每日進食所需的量,做到花錢少,而營養豐富。) 谷類100科左右,動物性食品60-80克,牛奶或豆漿100-150克、豆製品10-25克,蔬果類100-150克。 二、保健知識: (一)早晨及時檢查學生: 1、一摸,摸有無發熱;二看,看咽部、皮膚、精神狀態;三問,問飲食、睡眠及大小便情況;四查,查有無傳染病,口袋有無不安全物品,查到危險品級在備注里。 幼兒發熱時:觀察其精神狀態、面色、呼吸及其他伴隨症狀如:嘔吐、頭痛、皮疹等。 2、對對肥胖兒童要建案管理。 (1)指導幼兒避免吃過多的谷類食物、脂肪類食物、保證蛋白質食品的共給。 (2)對中度以上的肥胖兒童在進餐前適當讓其先喝點湯,在進餐,以減少飢餓感。 (3)選擇大量的蔬菜水果,瘦肉可增加,米面量要控制。 (4)適當增加他們的體力活動。 (5)增加他們的減肥信心,給與心理上誘導,消除心理障礙。 (6)對重度以上的肥胖兒童每月測量血壓一次,每季度查血脂、血糖、膽固醇一次。 3、幼兒園用葯注意事項: (1)止瀉葯飯前服;(2)對胃有刺激的葯和祛痰葯飯後服;(3)感冒時盡量不用抗生素; (4)體溫38以下不用退燒葯;(5)咳嗽時不要論用止咳葯。 (二)定期進行空間消毒: 每日開窗通風。一般情況下,每周進行空氣消毒一次,傳染病流行季節,每天消毒一次。用消毒燈消毒時請注意:關好門窗、室內無人、時間30分鍾,消毒結束,開窗通風後,幼兒方可入內。 (三)定期開展幼兒體格鍛煉: 結合各年齡、季節變化,安排多樣的體格鍛煉內容,並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讓幼兒參加戶外活動和鍛煉,每日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2小時,提高他們對外界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四)合理安排幼兒日生活制度: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季節變化情況制定幼兒一日生活安排表。 2.、將幼兒一日生活的主要內容 (五)幼兒衛生習慣的培養: 從飲食、睡眠、盥洗、大小便、自理與互助。
4、幼兒園保健教師做些什麼,
保健老師主要是要做好幼兒園需要服葯的小朋友的葯品登記工作,然後在午睡之前去班級喂葯,做好一日觀察記錄;園內特殊兒童的觀察記錄(如貧血、肥胖兒等),另外,保健台賬以及幼兒食譜的制定、班內消毒工作的檢查、園內保健知識的宣傳等等。有些工作是視幼兒園的具體工作安排的。
5、幼兒身體保健教育應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培養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幼兒園和家庭要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不亂摸鼻子和眼睛,不隨地吐痰等,要教會幼兒正確的擦拭鼻涕的方法,建議家長早晚用冷水為幼兒洗臉洗鼻,以增強幼兒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冷水洗臉最好是在夏天或春天天氣漸暖時開始進行。
第二:安排科學合理營養的膳食
在幼兒園時,幼兒園需要准備多種多樣的、色香味俱全的營養食譜,力求小孩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滿足小孩的生長需要。在家裡,父母應該在家中為孩子提供合理的,具有營養價值的正餐,要跟幼兒園的伙食同步,鼓勵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第三,要經常鍛煉孩子,增強孩子的體質
小孩子在幼兒園要保證每天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讓孩子得到足夠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鮮空氣。幼兒園還應該安排多樣化的體育鍛煉項目,提高小孩自身的抵抗力。
6、兒童保健健康教育宣傳知識有哪些
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早晚多變,天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幼兒適應能力差,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徵象。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維護幼兒健康十分重要。
給幼兒多喝水
秋高氣爽,幼兒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如果幼兒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銀耳湯等。在幼兒園里時,老師尤其要關照小朋友多喝水。平時多給幼兒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餚的鹽分,並保持幼兒體內水分平衡。
少吃"上火"食物
上火、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鹹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盡量少吃。
呵護幼兒皮膚
媽媽在給幼兒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後,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
冷水鍛煉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幼兒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製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鍾後食用。
預防腹瀉
入秋後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媽媽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兒園發現幼兒有腹瀉症狀,應立即隔離治療並處理好糞便。
營養調理
多給幼兒吃牛奶、豆製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麵包、小米、黑米等五穀雜糧,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卜、胡蘿卜、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預防接種
及時打預防針及時預防接種,防範冬春季節高發的傳染病。一般在注射疫苗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在幼兒體內產生抵抗傳染病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