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養生保健行業的現狀與前景及就業
有點嚴峻,不過努力一下沒大問題
2、保健品行業的前景如何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人類對自身的健康日益關注。90年代以來,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費逐年攀升,對營養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國際標准劃分的15類國際化產業中,醫葯保健是世界貿易增長最快的五個行業之一,保健食品的銷售額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長。
而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的中國保健品行業,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保健品產業之所以蓬勃發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是保健品產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多層次的社會生活需要,為保健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2006年中國保健品企業在規模上基本呈現了金字塔的結構,即投資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占總數的1.45%,5000萬元到1億元的佔12.5%,1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佔6.66%,10萬元到100萬元的企業最多,佔41.39%,而1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38%。2006年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額突破300億美元大關,達到306.7億美元,同比增加20.4%。其中,出口額為196.1億美元,同比增加26.3%;進口額為1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2007年中國醫葯保健品對外貿易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8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1%,與全國整體出口增速相當;進口140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全年醫葯對外貿易順差達105.9億美元,但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1.5個百分點。
2008年1-9月,中國保健品進出口額1.45億美元,同比上升29.28%,其中出口額6267萬美元,同比增長21.32%;進口額8231萬美元,同比增長36.08%。
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盡管10年前規模很小,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
中投顧問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保健品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紹了保健品的定義、特點、分類等,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保健品行業的現狀和市場運行情況,然後具體介紹了補血產品、美容類保健品、減肥保健品、降血脂保健品、提高免疫力類保健品、補鈣保健品和維生素類保健品。隨後,報告對保健品市場做了區域發展分析、營銷分析、直銷分析、廣告分析、行業競爭分析、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和政策環境分析,最後分析了保健品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您若想對保健品市場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保健品生產銷售,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3、中國養生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養生跟營養接近的,大家都互相利用對方的理論宣傳。
實際養生產業也是營養產業。那就提供摘要:中國營養產業的興起歷史較短,具有技術落後、理念落後、營銷模糊等先天不足。隨著外企的進入,跨國企業的銷售模式滲透,中國營養產業發展出現了不同水平的競爭格局。一方面,以模仿為第一特點的產業出現,稱為C型企業;另一方面以研發和借鑒先進技術,結合國情探索出符合實際的前沿企業出現,形成不平衡的格局,稱N型企業。第三種屬於無力進行研發,也難以規模化模仿發展的企業,由於技術、資金、理念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採取了相當復雜的模式來發展,挫折和風險高,成為了夾縫生存的類型,稱為J型企業。C型、N型、J型企業構建了中國當代營養產業的格局和狀態。根據目前的分析,C型企業發展最快,N型發展最慢,J型發展模式風險最大。構成了混合模擬指數分散的局面,其離散指數高,具有效率模式偏離的發展特點。
參考資料:[論文]中國營養產業發展報告http://www.syyy36.com/show.asp?id=3903
4、我國保健品的現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完成的專項研究顯示,從全球市場來看,2001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場銷售額達476億美元,預計到2005年,全球保健食品的銷量將超過600億美元,2010年時,該值會接近1000億美元。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保健食品的消費國,2001年其市場總量達到182.5億美元,其保健品的銷售量佔全球保健品市場銷售量的38%。
目前已有約400個進口保健食品獲准陸續登陸我國市場,近5年來,洋品牌在我國市場的銷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長。
――我國保健品產業現狀不容樂觀
我國現代保健品產業的發展大概經過了20世紀80年代的緩慢起步和迅速崛起,到90年代的惡性膨脹和無序競爭,再到2000年以來重新洗牌和逐步尋求標准規范的幾起幾落。
我國保健品產業自上世紀80年代興起,年產值從不足20億發展到目前的300多億,不可謂不多。然而目前我國保健品生產企業雖有4000多家,但2/3以上屬中小企業。上市公司不超過6家,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的不超過18家。2/3的產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調節、抗疲勞和調節血脂上,針對專門人群的新的功能領域鮮有企業涉足。保健品行業存在管理不規范、標准不健全、相關企業各領風騷三五年、消費者對保健品行業信任度不足等缺陷。簡單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市場發育不足。保健品魚目混珠,產品應接不暇,市場魚龍混雜。整個行業整體呈現企業主體實力較弱,產品功能雷同,低水平重復嚴重的局面,企業經營陷於同質化惡性競爭。
知識產權落後。我國保健品生產技術尚未形成大規模的通過專利形成即使競爭力和壟斷的能力。全國保健食品企業用於新產品研發的投入,即科研經費支出僅占銷售收入的1.55%。
管理體制不順。保健品監管涉及的部門,初步統計有19個部委,其中主要的有8個部門。從監管環節看,主要集中在審批,對研發、生產和流通都缺乏有效監管。缺乏統一的產品技術標准(生產標准、檢測標准),造成了審批後沒人管,生產過程沒人管,流通過程缺乏管理。
整體信譽不高。生產企業重營銷輕實力,廣告宣傳往往言過其實,「概念炒作」現象比比皆是,使保健品在消費者心中出現信譽危機,以至給保健品產業可能帶來毀滅性打擊。
――保健品正在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目前,我國保健品、我國保健品產業發展正處於十字路口之上。
據統計,全球保健食品銷售額已佔整個食品銷售額的5%,達到2000億美元,而且每年都以很高的速度增長。我國保健品市場的兩大消費人群:「白領市場」和「銀發市場」對保健品的需求正趨旺盛,由於他們的購買力非常強,也成為了國內保健品市場的生力軍。
有關資料顯示,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平均用於保健品方面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25%以上,而我國只有0.07%。我國人均保健品消費支出僅為31元/年,是美國的1/17,日本的1/12。這表明,保健品市場潛力巨大,以目前全球保健品占整個食品銷售的5%來推算,我國保健品消費還將大幅增長。
從發展戰略看,必須積極培育保健品產業這一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使保健品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力爭到2010年,保健品人均消費100元,保健品產業市場總容量突破1000億元,達到1300億元的消費量;到2020年時,人均消費達到300元,市場容量突破4500億元。
5、國內健康管理行業的現狀是怎樣的
目前,健康管理在我國還屬於新生事物,有關健康管理的內涵、外延、實際運作存在著很多不清晰的認識,相關的政策支持、市場管理也並不完善。國內也有健康管理公司,以體檢為中心有愛康回國賓、美年達等,以疾病預防和慢病管理為主的有康佰瑞等。答
6、保健品行業的行業發展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