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一般的保健品可以隨便吃嗎?
葯補不如食補,最好多看菜譜,選保健菜吃
2、保健品到底該怎麼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朋友更加註意養身護體了,許多朋友正在服用各種保健品。保健品可以隨便吃嗎?服用保健品有什麼講究嗎?我們來理理保健品服用這些事兒,到底該怎麼吃對保健品~~
保健品的類型
營養型保健品:如蛋白質、蜂王漿、維生素等。
強化型保健品:補充微量元素,如鈣劑、硒片等。
功能型保健品:調理身體器官,如深海魚油、卵磷脂等。
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復方搭配,如靈芝多糖等。
這些保健品適合你嗎?
復合維生素:適合消化功能弱化者
退休族的飲食消化能力開始下降,容易缺乏維生素,此外日常飲食不規律等人群,適合補充維生素。
鈣劑:適合骨密度下降者
退休族的鈣需求量通常比成年人高,約為1000毫克/天。隨著退休族吸收功能減退,鈣的利用率下降,如果再通過食物補充,很容易缺乏。此外,更年期女性由於激素水平改變,也容易缺鈣。
蛋白粉:主要適合三類人
體內的蛋白質處於重度虧損狀態者。如創傷、多發性骨折、糖尿病胃動力障礙、肺結核、慢性肝炎患者,以及做過外科大手術、腫瘤放療和化療的患者。
蛋白質攝入或吸收存在不足者。如神經性厭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腸吸收障礙患者。
處於某些特定階段者。如胃腸道功能較弱又進食少的老年人。長期吃素、蛋奶肉攝入不足的人,可咨詢醫生或營養師後,適量吃蛋白粉。
保健品與葯物同服的危害
出血風險:魚油與抗凝血葯同服
魚油能輔助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於預防和緩解心腦血管疾病。但用華法林、阿司匹林期間服魚油,出血風險可能增大。
降低葯效:鈣劑與葯同服
鈣劑中的鈣離子與紅黴素結合會形成絡合物,減少葯物的吸收,既達不到補鈣的作用,又降低葯物殺菌效果。此外,長期用鈣片或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易使血鈣升高,增加洋地黃類葯物的毒性反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形成結晶:維生素C與葯同服
維生素C與鈣劑合用,易增大尿液中形成草酸鈣結晶的風險;青黴素、鏈黴素等抗生素與維生素C合用時,其抗菌作用可能減弱;氫氧化鋁、碳酸氫鈉、谷氨酸鈉等鹼性葯物可能破壞維生素C,使其失效。
多重風險:維生素E與葯同服
1、中毒:維生素E可增強地高辛等洋地黃類葯物的強心作用,增大洋地黃中毒的風險。
2、出血風險:維生素E對維生素K有拮抗作用,並且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因此不宜與華法林等抗凝葯合用。
3、靜脈炎:長期大劑量(每日超過400毫克)服用維生素E時,特別是與雌激素類葯物合用時,可能誘發血栓性靜脈炎。
減輕葯性:蛋白粉與抗敏葯同服
抗過敏葯的主要原理是抗組胺,服用蛋白粉、氨基酸類保健品後,體內會產生大量組胺,使抗敏葯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
影響血壓:中葯保健品與葯同服
中葯保健品成分復雜,最好先咨詢醫生是否會與正在服用的葯有沖突,再決定要不要用。例如含人參、麻黃的保健品與降壓葯合用,可能影響血壓。
小貼士
服用保健品的注意事項
避免同一時間服用葯物和保健品,盡量時間間隔1~2小時,以免影響葯性。
保健品不能替代葯物,不要因服用保健品而隨意停葯,以免延誤病情。
要選擇正規保健品,認准包裝上的藍色草帽標志。服用後若出現明顯異常,應及時停用保健品並就診。
3、保健品吃多了對身體有副作用嗎?
現在的市面上的保健品。對身體多多少少都存在危害,這是事實!
某些來壯陽類保健品,就是添加了西地拉斐類西葯成分的,沒添加的又毫無效果;珍奧核酸的嘌呤類成分導致痛風;褪黑素類保健品導致松果源體加速退化;減肥類產品干擾人體正常糖代謝,等等等等等等,實在太多了。
口服zd液基本上含有大量的防腐劑、穩定劑(防止沉澱和變色)等對人健康有害的純化學制劑。
4、保健品能不能多吃
不可以多知吃。每種保健食品都有它的日最高食用量,超過了就會有強烈的反應。
保健品,是保健品食品道的通俗說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內,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所以在產品的宣傳上,也不能出現有效率、成功率等相關的詞語容。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當今的社會中,也正在逐步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5、保健品可以經常吃嗎?
人體所需營養物復質在平日里的飲食中都可以得到,只要搭配合理,食物比任何營養保健品更加天然制健康。
當然,身體缺乏某種營養的時候當然有必要用到一些葯物輔知助。葯的質量如何?真假?含量?食道用方法?用量?禁忌?太多問題要考察。
6、怎麼吃保健品,保健品能隨便吃嗎?
首先是要具有國食健字型大小標識的,沒有的直接PASS,還有就是看原料,含有葯物成分的一律不要,它不是葯為什麼還具有葯物成分,有可能吃了還適得其反。還有就是正規地方買,現在很多那種洗腦式的大賣場,唉。
7、經常吃保健品對身體有害嗎?
保健品到底對人們的身體有沒有好處,這件事難以去說,說了我們可能也難以去懂,因為我們畢竟不是專業人員。也沒法把那些什麼什麼成分分析出來。
但是,好處說不出來,壞處我覺得不少。
如果吃保健品吃多了,應該會產生抗葯性,雖然說保健品裡面葯物的成分含量特別少,但是聊勝於無,還是有的,如果有事沒事天天吃保健品的話,有可能會出現抗葯性,這樣下去,不管有病沒病,都怕是要折騰出些啥。那如果是這樣,我們吃保健品的意義在哪?吃完好有理由去醫院嗎?那也挺可笑的,如果有病就應該早一點去醫院看看,也不要把希望寄託在這種保健品身上了。反而會花更多的錢,做一些無用功。
壞處還在於我們有些人可能已經對吃保健品有依賴了,可能不是身體上的,是心理的,不吃感覺少了些什麼,就像明星吳昕在綜藝里的表現。
但是我們經常吃保健品的話,我們身體可能會對葯物有依賴,比如我們萬一感冒發燒了,可能你小時候不停喝水可能就好了,現在說不定還需要吃感冒葯什麼的,身體反而被保健品給搞糟了。
而且現在有些病人相信某某保健品,但是有吃了醫生配的葯。自求多福,希望葯和保健品不要有什麼反應,反而出現什麼其他身體不良反應。
所以,保健品不管有沒有什麼好處,不要瞎吃瞎補,還是聽醫生安排比較好。
8、保健品安全性高,是不是可以隨便吃?
保健品並不是隨便吃,吃的越多越好。
個別的一些保健品還是要針對自己的體質來選擇,適量的吃。俗話說是葯三分毒,保健品即使不是葯,但市面上的保健品未必都是安全性高的,可是裡面的成分有些吃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的,物極必反吧。再么,有些保健品吃了無用,是浪費錢。
9、為什麼說保健品不可亂吃?
什麼是保健品?許多人認為保健品是對人體具有某種功效的營養食品。其實這種認識太過表面化了。盡管有很多保健品我們可以選用,對身體確實是有益的,但在選擇上還是應該慎重。
一般而言,保健品都是經過特製的、濃縮的或添加了某些添加劑的生理功能物質。再經過大工業生產,早不是什麼天然食物了,更何況某些中葯保健品的製作,實際上早已脫離了中醫理論的指導思想,而變成純化學的生物制劑了。
中葯的功效並不等於植物中葯性的簡單相加,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生物基因工程。比如銀杏葉有活血的作用,這是從植物葯研究的結果得出的結論,但這不完全等於銀杏葉在中葯中所發揮的作用。再比如杏仁,中醫認為它有宣肺開玄府的作用(肺主皮毛),因此它對皮膚有較好的理氣及改善代謝作用。但從植物葯研究的結果得不出這些結論,若僅取杏仁油用,也就丟失了上述作用,只能作為油參加化妝品的乳化過程,從而也就丟失了中葯的性味歸經作用。
保健品是供生理上有特殊需要或體質與正常人存在差異的人使用的,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但要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完成製作工藝產品,二是必須要合理使用,因人而異,切不可盲目選擇,應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合理搭配。
舉個例子,現在有很多兒童補劑和口服液,都標榜自己有長高長壯的功能,其實很有可能有激素的成分。人體之生長,純為自然而然,若三五歲童孩,就較同齡人又高且壯,實在是因濫服保健品而拔苗助長了。當前兒童生理早熟現象,就足以引起我們對保健品的慎重對待。
10、保健食品能吃嗎?
吃保健食品是分年齡的。40歲以後可以適當吃保健食品,但是也不能指望它治病,可以微調人體機能,適當補充體內所需維生素和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