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生物保健蛋

生物保健蛋

發布時間:2020-06-21 20:04:36

1、吃生蛋有好處嗎?

有人喝生雞蛋,認為營養價值高,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得從雞蛋的成分談起。雞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是由多種氨基酸構成的。它的分子很大,要經過腸胃的消化,分解成細小的氨基酸以後才能被人體吸收。雞蛋經過蒸煮以後,原來結構很密的蛋白質鬆散了,這樣,腸胃就容易消化和吸收。其次,生雞蛋的蛋清里含多量的抗生物蛋白和抗胰蛋白酶。抗生素蛋白和生物素相結合,會使生物素變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物質。抗胰蛋白酶能破壞人體里的胰蛋白酶,阻礙蛋白的分解,這些都對人體有害。可是,雞蛋經過煮熟之後,這種抗生物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就被破壞了。生雞蛋里還含有一種卵白素,它能使蛋白中的維生素B失去效能,引起人體毛發脫落等病症。

吃生雞蛋消化率低,只有50-100%。生雞蛋是一種半流動的膠體物質,在人的腸胃內停留時間較短,與消化液的接觸面要比熟雞蛋小的多,而且雞蛋中的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必須加熱到一定程度才能被人體吸收。從食品衛生的角度,喝生雞蛋也不衛生。大約10%的鮮蛋里,都含有細菌、黴菌或寄生蟲卵,特別是含有能使人得病的沙門代菌。如果雞蛋不新鮮,帶菌的比例就會更高。目前已經發現的沙門代菌就有1000多種,其中有的能生活在雞、鴨等家禽的腸道和卵巢里,在雞蛋形成的過程中,沙門代菌可以從卵巢直接進入雞蛋。產蛋時,蛋殼表面也會被肛門里的沙門代菌污染,並通過蛋殼上的氣孔侵入蛋內。但是,沙門代菌怕高溫,雞蛋煮沸8-10分鍾後,里里外外的沙門代菌就被消滅了。所以,不論從雞蛋的營養成分,還是從食品衛生的角度,生食雞蛋都是很不科學的。

2、含蛋白質的保健品什麼時候吃更好

食用蛋白質保健品,並非只是時間的問題,下面幾項值得注意:
1.按推薦攝入量服用。由於各生產廠使用的原料、工藝不完全一樣,故其標簽說明上都有各自推薦的蛋白質粉食用量,服用者不要隨意增量或減量。吃得太少,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吃得太多,又會造成浪費或副作用。
2.不要空腹服用。空腹吃蛋白質粉,蛋白質粉會被作為一般的「產熱食品」消耗掉,浪費了寶貴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因此,在吃蛋白質粉之前或同時,吃一些其他食品。患者只能吃流質,可將蛋白質粉加入牛奶、豆漿、麥片、麥乳精等食品中一起食用。
3.吃溫或冷,不吃熱或燙。乳清蛋白質粉含有許多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質,它們都怕熱,一旦受熱,就會失去活性,從而大大降低生物效價。因此,乳清蛋白質粉切不可燒煮和燙食,只能溶(拌)於40℃以下的水、粥、麥乳精等食品中,也可作為冷飲品食用。
4.加調味品要控制。蛋白質粉可以加入到多種食品中食用,喜歡吃甜的可以加糖,喜歡吃鹹的可以加鹽,但是都不能加得太多。因為過多攝入糖和鹽對人體健康不利。還有,吃蛋白質粉時不要加味精,因為蛋白質粉本身有一定的鮮味,乳清蛋白質粉中的氨基酸組成比例較好,而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鈉,它在體內經代謝後分解出谷氨酸,在蛋白質粉中再加味精等於畫蛇添足。
5.三歲以下的孩子不宜吃。嬰兒的最好營養品是母乳。如果孩子由於各種原因不能吃母乳,應該選擇相應月齡或年齡的配製奶粉,而不應該吃蛋白質粉,因為後者的蛋白質組成並不適合幼齡兒童,也不利於孩子的消化吸收,吃了以後很有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或過敏。
6.不要與酸性飲料一起吃。蘋果汁等飲料里含有有機酸成分,與蛋白質粉相遇後,會形成凝塊,影響消化吸收。
7.特殊病人食用前應徵求醫生的意見。蛋白質粉中所含的蛋白質量很高,在體內要經過肝臟分解、再合成人體自身組織成分,其代謝產物又要經過腎臟從尿液中排出。已有肝臟、腎臟疾病以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吃了蛋白質粉以後,可能會加重器官的負擔。因此,吃蛋白質粉以前應徵求醫生的意見,再決定可否食用。如果要增加蛋白質粉的食用量,也應聽聽醫生的建議

3、毛蛋真的有營養嗎?

毛蛋就是死雞胎,實際上生活中很多人對它比較的抗拒,但是毛蛋還是有一些營養保健價值的。

毛蛋的營養價值

雞蛋本身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但是,在孵化過程中絕大多數營養已被胚胎的發育利用而消耗掉了,即使能留一點營養成分也無法與鮮蛋相比較。若胚胎死亡時間較長,還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胺類等有毒物質。

毛蛋飲食宜忌

由於毛雞蛋里激素的含量較高,所以,不宜常食或多食。尤其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如果經常吃毛雞蛋,有可能會影響到身體發育。經葯物專家測定,毛雞蛋幾乎100%含有如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另外,不要食用孵化過程中剔除的死胎蛋,而且,也忌食用不新鮮的毛雞蛋,因為食用後易發生中毒,引發痢疾、傷寒、肝炎等疾病。尤其是小兒由於胃腸道功能較弱,食用這種蛋更易發生食物中毒。

4、經常吃雞蛋有什麼好處

5、健身吃雞蛋好還是喝蛋白粉好

健身後最好吃雞蛋,吸收的效果比蛋白粉好。

健身房鍛煉也是分情況的,要根據你的情況來說,一般的來說,蛋白粉是非常好的營養劑,而且吸收率極高。

雞蛋這類食物比乳清蛋白粉有一個優勢,就是有非常好的飽腹感,蛋白粉由於是沖水兌成液體,完全沒有飽腹感,這個在減脂期是非常致命的,會讓你有非常強烈的飢餓感,如果你覺得麻煩,就喝蛋白粉,其實蛋白粉最大的優勢是「方便」,一勺就20多克蛋白質,等於四五個全蛋的含量。

拓展資料:

雞蛋(egg),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雞蛋主要可分為三部分:蛋殼、蛋白及蛋黃。雞蛋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及有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是人類常食用的食品之一。2015年8月,考古隊員在赤水發現作為陪葬品的雞蛋,推測其歷史已有2000多年。

蛋白粉,一般是採用提純的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缺乏異亮氨酸)、豌豆蛋白等蛋白,或上述幾種蛋白的復合加工製成的富含蛋白質的粉末,其用途是為缺乏蛋白質的人補充蛋白質,也可作為功能添加劑用於食品工業生產中。

對於健康人而言,蛋白質缺乏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奶類、蛋類、肉類、大豆、小麥和玉米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而且,食物帶給人的心理享受和感官刺激,是蛋白質粉所不能替代的。蛋白質攝入過多,不但是一種浪費,而且對人體健康也是有危害的。

參考:網路「雞蛋」

6、蛋的生物詳細

蛋(Egg)指的是某些陸上動物產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殼,這殼的表面有很多氣孔,假如把蛋拿去水洗之後,那這顆蛋就無法孵化了。鳥類、爬行類以及哺乳類的鴨嘴獸和針鼴科都下蛋,昆蟲也是生蛋的。
卵所指的是沒有殼的蛋,這蛋的外層被一層膠狀物質所包覆著,如青蛙卵或蟾蜍卵等。一般哺乳動物的卵不會排出體外來受精,所以稱作卵子。在適當的溫度下,受精的蛋會在一定時候孵化,幼體用口部上方的角質物鑿開蛋殼破殼而出。鳥類的蛋大多呈梨型的,也就是說一頭較尖,另一頭較大,這是為了讓親鳥孵蛋的時候,在翻蛋使整個蛋受熱平均,不至於讓蛋滾出鳥巢而演化出來的形狀,但會朝向尖的那一端滾動。
蛋在大頭的那端有個氣室,功能是氧氣交換以利於呼吸作用。所以蛋的表面也有數不清的氣孔,蛋白像羊水一樣有保護及穩定的功效,蛋黃則是供及養分給胚胎成長。
蛋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是重要的食品之一。常食的有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等。
可以製成蒸蛋、烚蛋和煎蛋和皮蛋。
食物成品有蛋撻、天婦羅、雙皮奶、皮蛋酥、蛋糕、蛋花湯、四色蛋、皮蛋、咸鴨蛋、茶葉蛋等。 蛋黃左右有兩條白色的索狀物,就是蛋系帶,它是蛋白的一部分,也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它還含有一種燕窩也有的成分,叫「涎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與侵入人體的病毒結合,進而消滅病毒,防止感染的產生,並且有預防癌變的作用。
此外,中醫葯古籍《本草綱目》記載:蛋性味甘平,能安五臟、安心神;能定驚、安胎,具有養陰、健脾、補肺等作用,且補而燥,常吃能去病延年,最適合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及孕婦,做為營養補給品。
蛋類營養大PK
蛋類的營養雖略有側重,但總的說來差異不大,民間的一些說法缺乏科學依據。下面就以雞蛋為例來一番PK,讓你做個明白人:
1.紅殼蛋與白殼蛋
蛋殼的顏色主要由一種稱為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的,普通母雞血液中的血紅素代謝可產生卵殼卟啉,因而蛋殼可呈淺紅色,而來航雞與白洛克雞不能產生卵殼卟啉,因而蛋殼呈現白色,完全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
雞蛋營養含量高低主要取決於飼料的營養結構與雞的攝食情況,與蛋殼的顏色無多大關系。研究人員分析測定了紅殼蛋與白殼蛋的成分,發現幾種主要營養素的含量互有高低,相差不大,基本上無優劣之分。

2.茶葉蛋
茶葉雖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若與蛋類「合二為一」,不僅營養價值下降,對胃還有一定的刺激性,積雪草的美容作用時間一長可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不利於健康。特別是患有營養不良、胃潰瘍、缺鐵性貧血等的病人尤其不宜吃茶葉蛋。
3.皮蛋
鮮蛋加工成皮蛋後,營養損失最大的首推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下降70%,煙酸下降50%,僅礦物質鐵和硒的含量有一定增加。
另外,一皮蛋可能遭受鉛污染,不宜多食更不宜常食。
4.鹵蛋
營養價值不錯,缺點是已經去皮,容易受到細菌污染,食用前最好加熱消毒。
5.鹹蛋
與鮮蛋的營養價值基本相同,但鈉、鈣、鐵、硒等礦物質含量高於鮮蛋。缺點是含鈉量明顯增多,每隻鹹蛋含鹽量在6克以上,一天最多隻能吃1個。 6.營養雞蛋
指的是利用碘、鋅、鐵等微量元素,製成一種特殊飼料,雞吃了後兩個月左右在體內發生生物轉化,生出的蛋就跟普通的蛋不一樣了,含有的微量元素大增。
從醫學角度看,這種雞蛋只適合於缺乏這幾種微量元素的人食用,健康人不可亂吃,否則可能會打破體內微量元素平衡。 雞蛋、鴨蛋、鵝蛋……各種不同的蛋營養其實差不多。但中醫卻認為它們在食療作用上,存在較大差異。
雞蛋 雞蛋性平,可以補氣血,有安神養心的功能。生病時吃雞蛋可以恢復體力。雞蛋不傷脾胃,一般人都適合,更是嬰幼兒、孕產婦、病人的理想食品。鵪鶉蛋同樣味甘性平,能補氣養血,與雞蛋類似。
鴨蛋 鴨蛋性涼,能去火清肺熱,最適宜陰虛火旺者食療,可治熱咳、胸悶、喉疼、牙痛等症。煎、煮或沸水加白糖沖服皆可。
鵝蛋 鵝蛋性溫,中醫認為能大補五臟,適於慢性腎炎、肝炎、久病體虛的患者食用。寒冷的時候吃鵝蛋能補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總而言之, 要根據體質選擇蛋類。雞蛋老少皆宜,每天1~2個比較合適,可長期食用;鴨蛋適合火旺體熱的人;鵝蛋含有一種鹼性物質,對內臟有損壞,每天食用不要超過3個。煮蛋是最佳的吃法,煎蛋維生素損失較大,未熟的蛋最好別吃。 健康吃法
蛋的吃法雖然很多,但也要注意吃法正確與否,否則不但沒有補充到營養,還可能影響到健康。在吃蛋時,如果能配合下列的健康吃法,不但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更能多加有效利用蛋的營養:
1.蛋含有各種營養素,但唯獨不含維生素C,所以若能搭配蔬菜食用,營養將更均衡。
2.吃蛋時多搭配蔬菜食用,有助蔬菜中的維維,吸收膽固醇及其它有害物質,並將之排出體外,減少膽固醇的危害。
3.蛋生吃難以消化,且可能因此吃進沙門氏菌、真菌或寄生蟲卵,因此不宜生吃蛋。
4.用熱豆漿沖生雞蛋,會形成不易分解吸收的物質,影響消化、破壞營養。
5.每天一顆蛋加上米飯、麵食一起食用,就可完備地取得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所以也不需一天吃太多蛋。
6.煮蛋時可依個人所需,酌量加些中葯,如枸杞、紅棗、何首烏、川芎、艾葉、益母草等一起食用,將更具食療效果。
7.蛋殼的顏色與蛋的營養價值無關,所以不必特意去吃紅褐色蛋殼的土雞蛋。
8.吃受精蛋未必比未受精蛋營養,因為未受精蛋沒有因胚胎發育而消耗養分,營養較完整。
9.蛋黃已散開的蛋不能食用,因為那可能是儲放時間過久,已被細菌寄生、分解,所以蛋黃才會散開。
10.蛋黃的顏色濃淡,與它的營養價值無關,所以不必特別吃紅蛋黃的蛋。
注意事項
膽固醇
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它被認為可能會使血脂增高,導致血管硬化,所以一般人皆知曉,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疾病的人,不宜多吃蛋。
不過,也有醫學研究認為,蛋黃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它是一種很強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並呈現懸浮狀態,這樣將有利於脂質透過血管壁,被組織吸收利用,以使血中膽固醇減少。因此醫界建議,已經有病在身而須限制膽固醇攝取量的人,最好在營養師的指導下,控制蛋黃的食用量。而一般民眾,在吃蛋的同時,則須控制動物性脂肪及熱量的攝取,並多吃蔬菜水果,才能避免膽固醇過高。
細菌性中毒
蛋在生產、運送及儲存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確實做好衛生品管的工作,可能提供沙門氏菌、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細菌滋生、繁殖的好機會,吃了這種被細菌感染的蛋,會使身體出現上吐下瀉、腹痛、發燒等現象。
抗生素殘留
抗生素能促進雞的生長,增加產蛋的機率,但過量的抗生素若殘留在雞肉或雞蛋裡面,則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購買蛋時,請多留意以下事項,以免買到「壞蛋」:
1.蛋殼破損者,可能已有細菌滋長,不宜購買。
2.盡量選擇有CAS優質蛋品標志的蛋。
3.選擇已徹底清除蛋殼上污物、細菌的洗選蛋。
4.還沾有雞糞、泥土、稻穀的傳統蛋,最好不要購買。
5.剛生下的蛋,外殼潮濕、角皮層尚未乾燥,易被沙門氏菌、金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入侵,最好不要馬上買來食用。
6.蛋的形狀愈圓者,裡面的蛋黃愈大。
7.蛋殼愈粗糙的蛋愈新鮮。
8.把蛋放入4%的鹽水中,會立即沉底的是好蛋。
9.蛋的氣室愈大品質愈差。
10鉛、銅含量高的皮蛋,蛋殼表面的斑點會比較多,剝殼後也可看到蛋白部份顏色較黑綠或偶有黑點,不宜選購。
11傳統方式製造的皮蛋,有些會在蛋殼表麵包裹著紅土及稻草等,其實並不衛生,也不方便由外觀判斷含鉛量,並不適合購買。 安全儲放
蛋因為富含蛋白質,所以如果儲放不當,很快就會變質、腐敗。因此蛋買回來之後,最好先依下列方式儲放起來,才能吃得安心、健康:
1.如果買的是一般傳統的散裝蛋,放冰箱之前,一定要先徹底清洗、拭乾。
2.超市賣的包裝完整的洗選蛋,保存期限約14天。
3.一般新鮮的帶殼蛋,若夏天在冰箱儲存7天左右 ,冬天則可放一個月左右。
4.蛋殼很怕潮濕,所以不能悶放在不透氣的塑膠盒中以免受潮發霉。
5.蛋擺放時,須將較圓的一頭向上,較尖的一頭向下。
6.蛋的冰點是零下2.2度C,若冰箱溫度低於此溫度時,蛋殼可能就會破裂,使蛋遭受污染。
7.蛋去殼之後,最好馬上煮食,就算放冰箱,也不宜超過4小時。
8.水煮蛋、茶葉蛋等煮熟的蛋,如果沒有馬上吃完,可存放冰箱約10天左右。但若殼已破裂,則夏天就算放冰箱,也只能放4天左右,在室溫中則大約只可保存2天。
保鮮技術
塗膜保鮮法
1.原理 利用塗膜劑塗抹在蛋殼表面,以堵塞氣孔,防止微生物進入,抑制酶的活性,減少蛋內水分蒸發,達到保鮮和降低乾耗的目的。使用較多的是醫用無毒的液體石蠟(或固體石蠟)、聚乙烯醇溶液和水玻璃溶液等。
2.方法
①液體石蠟法。國內山西商科所利用液體石蠟對雞蛋進行塗膜,貯藏6個月(4月份-10月份)後好蛋率平均為93%以上,乾耗率平均為3%左右;而對 照蛋(不作任何處理)在同等條件下貯藏50天全部嚴重變質,作廢品處理。用商品蛋塗膜後放入常溫冷庫內貯藏(大同地區,最高氣溫平均不超過27℃),經6個月的貯藏,好蛋率平均為97%左右,乾耗率為0.9~2.5%;而對照蛋分別為26~69.5%、14.8%以上。此外,北京、安徽等地也進行了同樣的試驗,取得了類似的結果。該種塗料的不足之處是,塗膜後蛋殼表面有令人不快的油光感或油污感,而且,液體石蠟會向蛋內滲透,使蛋內容物產生異味,故有的國家(如日本)禁用這種塗料。
②聚乙烯醇(PVA)。據報道,用PVA對蛋進行塗膜,經過3個月的貯藏(28~33℃,濕度 60~65%),好蛋率為88%。有的學者建議,利用5%的PVA塗膜效果較好。
③水玻璃溶液。水玻璃溶液通常為白色、黏稠、透明、易溶於水、無毒、無味的液體,用做塗膜的水玻璃溶液的濃度為3,5波美度叫波美度。水玻璃溶液配好後,將預先檢驗合格、洗凈、晾乾的新鮮禽蛋輕輕入缸,浸泡數分鍾,取出晾乾,放在倉庫中保存即可。此法一般可保存4~5個月。除了以上介紹的常用方法外,還有用偏氯乙烯、礦物油、直鏈脂肪酸甘油三酸酯、油脂類、水溶性高分子物質、乳化劑和油脂組成的混合塗料等進行塗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吃生雞蛋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雞蛋固然有營養,但如果吃的方法不對,非但沒有營養,還會有害,雞蛋一定要熟吃而不能生吃。生雞蛋不但對人體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下列一些不良作用:

1.吃生雞蛋易得生物素(biotin)缺乏症

這是因為生蛋清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稱為親合素(avidin)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腸道中能與生物素等緊密結合,成為一種穩定而無活性的復合物,從而妨礙生物素的吸收。生物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內羧化酶的輔酶,參與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反應。如果攝入大量的生蛋清,就有可能患生物素缺乏症,表現為全身乏力,感覺過敏,皮屑性皮炎,嘴唇鱗狀上皮細胞脫落、脫屑等症狀。如經加熱處理,蛋清中的這種親合素即被破壞,就不再具有妨礙生物素吸收的作用。

2.吃生雞蛋,其中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

因為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在胃腸道不易被蛋白水解酶所水解。生雞蛋中含有一種抗胰蛋白酶,能抑制胰蛋白酶對食物蛋白質的水解。此外,生雞蛋是一種半流質樣粘膠物體,在胃腸道停留時間很短。使生雞蛋中大部分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素由於消化吸收不完全而造成浪費。雞蛋經加熱處理後,原來結構緻密的蛋白質,由於分子內部某些非共價化學鍵,如氫鍵、鹽鍵、疏水鍵等斷裂,結構變得鬆散而不規則,即蛋白質發生了變性,這樣就有利於蛋白水解酶對其催化水解。與此同時,又因抗胰蛋白酶受熱變性,也就再不會去抑制胰蛋白酶。後者就能使各種分子蛋白質酶解成小分子的肽,甚至氨基酸而被吸收利用。

3.吃生蛋可增加肝臟負擔

大量未經消化的蛋白質,在大腸下部受到大腸桿菌的作用而發生腐敗,產生較多的有毒的物質,如胺、酚、氨、吲哚、硫化氫等。這些有毒物質雖然一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腸道吸收,經門靜脈進入肝臟,由肝臟進行解毒處理。如果吃生雞蛋者原來就有肝功能損害,這時由於肝臟負擔加重而可能發生中毒,出現頭痛、頭暈、甚至血壓下降或升高等症狀。雞蛋燒熟後吃,通常有95%左右的蛋白質可能被消化吸收。這樣,在大腸內產生的有毒物質就大為減少,肝臟的負擔也就相對減輕了。

4.吃生雞蛋容易得腸胄炎

雞蛋外殼,肉眼看起來幾乎密不透風,不允許什麼東西通過。但在顯微鏡下,外殼充滿小孔,其孔徑比致病菌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因此,雞蛋生下後,難免會有一些病原體(如沙門氏菌等)侵入。如果吃了受病原體污染的生雞蛋,就可能會發生急性腸胃炎,表現為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雞蛋燒熱後,病原體已被殺死,就不會出現胃腸道症狀了。

5.吃生雞蛋可引起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 這是因為生雞蛋具有一種特殊腥味,這種腥味可抑制中樞神經,使消化液分泌減少。

盡管吃生雞蛋有這么多的不良作用,但是現在吃生雞蛋者仍不乏其人。據筆者對本校220名一年級中專學生的調查,發現吃生雞蛋者競達36%。這個比例不能不引起重視。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青少年學生不懂營養衛生知識。有些學生還錯誤地認為吃生雞蛋比吃熟雞蛋營養更好。鑒於這種情況,筆者建議,作為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很有必要在課內,或通過黑板報和科普講座的形式,向青少年學生宣傳雞蛋不可生吃的道理。學生明白了這些道理,就可以做到不但自己不再吃生雞蛋,而且還可以向家庭和他人作廣泛的宣傳,把營養衛生知識普及開來,這無疑是一件很有益的事。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胃腸里的消化酶難以接觸,因而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而煮熟了的雞蛋蛋白質的結構變得松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大約10%的鮮蛋帶有致病菌、黴菌或寄生蟲卵。有的家長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喝,由於雞蛋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殺死,容易引腹瀉和寄生蟲病。如蛋中有沙門氏菌,還會引起食物中毒。新近發現,雞蛋殼上可能帶有0—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即使菌量極少,如果生雞蛋,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民間有人用吃生雞蛋的方法來治療小兒便秘,既治不了便秘,還會傳染人畜共患的弓形蟲病。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受到弓形蟲的侵犯引起病變,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

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以吃蒸蛋最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吃生雞蛋。

8、吃生雞蛋的好處壞處?

9、關於雞蛋。

1 有些人認為生吃雞蛋可以獲得最佳營養。其實,吃生雞壞處多多,對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生雞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前者阻礙人體腸胃中的蛋白酶與蛋白質接觸,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後者能與食物中的生物素結合,形成人體無法吸收的物質。但是上述兩種存在於生雞蛋中的有害物質,一經蒸煮就被破壞,不再影響人體對營養素的吸收。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胃腸里的消化酶難以接觸,因而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而煮熟了的雞蛋蛋白質的結構變得松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大約10%的鮮蛋帶有致病菌、黴菌或寄生蟲卵。有的家長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喝,由於雞蛋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殺死,容易引腹瀉和寄生蟲病。如蛋中有沙門氏菌,還會引起食物中毒。新近發現,雞蛋殼上可能帶有0—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即使菌量極少,如果生雞蛋,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民間有人用吃生雞蛋的方法來治療小兒便秘,既治不了便秘,還會傳染人畜共患的弓形蟲病。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受到弓形蟲的侵犯引起病變,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

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以吃蒸蛋最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吃生雞蛋。

2雞蛋所含的營養物質

所有的禽蛋類(包括雞蛋)都屬於酸性食物。一個雞蛋去掉殼和"內膜"(中葯名稱叫做"鳳凰衣")之後,在外面裹著一層厚厚的雞子白、雞蛋白或稱雞蛋清,雞子白是由三層成份組成的,其外層及內層都比較稀薄,而中層因含有0.3%黏蛋白(mucin,占雞子白總重量的65%),故而較為黏稠。每100克中約含有蛋白質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1.3克(詳見表1)。按水份和固形物所佔比重,則含水份88%,固形物12%,固形物中大約90%是蛋白質,內有:卵白蛋白(ovalbumin)佔75%,卵類黏蛋白(ovomucoid)佔15%,卵黏蛋白(ovomucin)佔7%,伴白蛋白(conalbumin)佔3%。

其中,卵白蛋白是一種含磷蛋白質,含有1.7%的甘露糖(mannose),卵類黏蛋白中所含醣類是一種"混合醣類",大約佔9.2%,即由三份甘露糖與一份半乳糖(galactose)組成,卵黏蛋白內亦含14.9%的混合醣類,其中甘露糖與半乳糖含量相等,伴白蛋白內含有2.8%的混合醣類,其中甘露糖與半乳糖含量相等,伴白蛋白內含有2.8%的混合醣類,其中甘露糖三份、半乳糖一份。全雞子白還含有大約0.4%的游離葡萄糖。

卵類黏蛋白也是一個混合物,其中含有溶菌鶣(lysozyme)、卵蛋白鶣抑制物(ovoinhibitor)、卵糖蛋白(ovoglycoprotein)、卵黃素蛋白(ovoflavoprotein)以及卵類黏蛋白等。

雞子白含脂類甚少,但也有微量的脂肪,如痕跡量的卵磷脂(lecithin)、膽固醇(cholesterol)以及脂溶性色素-脂色素(lutein)等。雞子白的蛋白質在營養上是優良的,因為它含所有的"必需胺基酸",即白胺酸(按100克計含1175毫克,下同)、異白胺酸(639)、甲硫胺酸(433)、離胺基酸(715)、色胺基酸(204)、苯丙胺酸(715)、纈胺酸(866)、蘇胺酸(664)等。

裡麵包著的是一個雞子黃或稱雞蛋黃,每100克中含有水份53.3克,蛋白質13.6克,脂類30克,碳水化合物1.3克,其內所含的蛋白質有卵黃磷蛋白(vitellin)、卵黃球蛋白(livetin),其含率比約為3.6:1;另外,還含有至少五種唾液酸糖蛋白(sialoglycoprotein)。

雞子黃含有大量的脂肪性物質,其中約10%是磷脂(phospolipids),而磷脂中又以卵磷脂為主;上述"卵黃磷蛋白",在雞子黃中就是與卵磷脂結合而存在的。脂肪性物質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oleinic acid,占脂肪酸總量的46.7%)、亞油酸(linoleic acid,佔19%)、亞麻酸(linolenic acid,佔2.9%)、飽和酸(saturated acid,佔31.4%)。此外,還含有脂色素及其多種異構物,游離的及化合的葡萄糖(約佔0.3%),也含有少量的胡蘿卜素(不超過0.02毫克/100克),盡管整個雞蛋中(連同蛋清及蛋黃)每100克含有膽固醇450~680毫克,而在100客克"蛋黃"卻含有1705~2000毫克膽固醇。

"雞蛋殼"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含有91.96~95.76%,此外尚含有碳酸鎂(magnesium carbonate)、磷酸鈣(calciun phosphate)及膠質(colloid)等;有機物的含量約3.55~6.45%,蛋殼中的"色素"有好幾種,主要為

10、烏雞蛋與雞蛋營養價值的區別

1、營養含量不同:烏雞蛋中含有的有機鈣是普通雞蛋的六倍,不過膽固醇卻出奇的低,只有普通雞蛋的三分之一。

2、外形不同:烏雞蛋要比普通雞蛋小,外殼顏色卻不同於普通雞蛋,烏雞生的蛋外殼大多是翡翠綠色。

3、價格不同:根據業內人士介紹,真正的烏雞蛋要比普通雞蛋的價格要高出2-3倍左右。

4、內容物不同:烏雞蛋的蛋黃顏色金黃而且蛋黃多,蛋清比普通雞蛋更黏稠。

(10)生物保健蛋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烏雞蛋不宜與白糖同煮,會使雞蛋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易被人體吸收,對健康會產生不良作用。

2、烏雞蛋不宜與兔肉同吃,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共食會發生反應,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3、不要與豆漿同食: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里煮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有很多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與生物保健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