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人集團為什麼倒閉
在94年底95年初,巨人集團在中央電視台的保健品腦黃金的
廣告可以說是鋪天蓋地,誰也沒注意到這是垂死前的掙扎,幾個
月後,巨人發生償債危機,停止經營倒閉。 中央台又在探討巨人當年為什麼倒閉的原因,我覺得史玉柱
先生的自己反省是比較准確的,即即使沒有巨人大廈事件,巨人
也是必倒無疑,有幾方面原因,一,涉及保健品市場在巨人當時
的情況下必使巨人完蛋,保健品化妝品酒類行業是水貨行業,水
貨行業准確地說是騙人的行業,最大的騙子是著名的可口可樂公
司,在95年正是中國傳播媒介揭露保健品業種種騙子伎倆的時候
,時機太差。二,史玉柱過分樂觀,定位不準確性,認為腦黃金
業市場前途廣闊有幾十億市場,94年從某港商處拆借8000千萬港
元投入保健品業然後就直接上中央電視台進行地毯式轟炸,開始
幾個月在保健品投放時是有少量的錢回來就以為成功了又建巨人
大廈,結果是資金周轉不靈沒錢了。三,戰線太長,電腦業做好
後賺了錢後以為在電腦業的經營經驗適用於所有行業,於是涉足
服裝業,保健品業,房地產業,某一行業還沒做成熟時還沒有進
入還債期時就認為已經成功,賺來的錢投入新的領域。當某一行
業發生問題時就可能注意力不足,不能及時採取措施和對策。四
,貪心不足,從巨人集團這個名稱中可以看出,他是多麼希望企
業迅速壯大,有點象天方夜譚中的皇帝希望自己的女兒一年就長
成大人,象中國企業家給企業起的名如什麼科技(騙子),什麼
集團象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該叫什麼集團的集團了,即
使象IBM只是叫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中國私人企業家的心態是如此
怎麼能不急功近昝急於求成呢?又如我廠,年銷售收9億左右,客
戶欠我廠3。0億,我廠欠客戶也有一億多,銀行內的存款達1。2
億元,有三千萬是當月生產用的流動資金要付給供方,三到四千
萬是資金匯票和到期承兌匯票,還有二千萬左右是我廠給供方的
匯票後的預留資金,這樣僅可自由使用的只有四千萬元左右,按
史總的觀點是上億元資產在銀行中睡覺怎麼可以不太可惜了嗎?
投出去擴張擴張擴張用它1。5億也不算多! 從企業管理角度談幾個問題:企業家要干好那幾件事呢?我
個人認為有三件特別重要。 一,決策。企業的決策非常困難,如同國家領導人的決策,
特別大的企業如HP有決策層,他們都是職業專家級企業決策人員
,經常從一個企業流動到另一企業,如可口可樂前總才跳槽到ap
ple公司,就是說決策不是簡單的拍腦袋想干什麼就干什麼,而史
玉柱的私人企業是一個人說了算,如果一人九次說的東西是正確
的,那麼他可能就會狂妄而不謹慎,最十次失敗就可能發生,另
外由於一個人信息知識水平認識范圍可能存在誤區,市場行情企
業內部職工技術改進等都可能發生變化,這些都可能使決策發生
失誤,因此在決策上的執行的制度和民主程序對大企業至關重要
,最高領導層的職責和許可權要清楚,不能決策時要咨詢專門的公
司。(如發達國家存在的一些公司) 二,組織重組。組織重組包括二方面,一是生產用的資源的
重組,二是組織機構主要是人員的重組。以前新聞界的外行人只
知道宣傳生產用的資源重組,忽視財務方面和人員組織方面的重
新構建,大大誤導一些半斤八兩不學有術的中國企業頭目,關於
組織重組我也是業余專家。這方面可以寫一本書,希望強國的有
心人能翻譯美國的有關名著,給中國國家領導人和現職業經理讀
一讀,(MBA人士免讀)不再多說。 三,企業管理。高級經理層關心的是如何建立改進制度、執
行的過程和最後的效果。經理人是如何正確有效的執行。有美國
人寫的多種專著,不再重復。 中國現在國有大企業存在的要解決的問題。 一,資產是無主人的,誰也不負責資產的保值增值。人人都
想從國家的大草堆上扯一把,當官的自然會扯能扯得多一些,國
有資產不斷流失。 對策一:賣掉國有企業,國家從一些國有企業中退出,應該
允許外國資本收購國有企業。 對策二:每人成年後發一定量的股票購買券,如十萬元,全
面實行全民股分制的公有制。 二,人多,一個人的活三個人干,從國家各方面向企業中塞
很多人。 對策一:全面開放,讓外國人享受國民的待遇,同發達國家
主要是美國日本歐洲等國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合
作,引進國外的人員技術資金制度,開發便於提高就業。 對策二:組織重構,減員,具體視各企業情況定。 三,管理制度落後。特別是財務制度和國際上不接軌,不能
有效地通過財務管理降低成本和消耗。 對策:直接實施較先進的適宜的管理模式。不要瞎扯什麼中
國的國情不適宜,不實施怎麼能知道幾百年的經驗是錯的?推薦
ISO9004系列(是純粹的管理模式)(
2、曾經被3·15曝光過的保健品品牌,如今怎麼樣了?
今天是3·15,各行業都彌漫著緊張的氛圍,生怕又被有關部門曝光而損失慘重。而在3·15的曝光災區中,保健品永遠排得上名號。這個常年利用誇大宣傳來販賣假產品的行業,在19年諸多事件曝光後算是收斂了一些。然而,據鹿豹座平台了解到,事實上當下保健品亂象情況仍舊存在。
從《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到《三歲心肌損害女童與最大直銷公司無限極》,種種不規范虛假誇大宣傳,讓保健品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
其實對於保健品亂象的整治一直都在進行,近幾年的3·15晚會上,保健品都是報道重點,那些被3·15曝光的保健品企業後來都怎樣了,保健品銷售亂象有沒有得到遏制?
3·15晚會上的保健品亂象
2018年「3·15」晚會中,央視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醫院實習生,打著為老人免費體檢的名義偽造體檢結果,推銷包治百病的神葯。而執法人員檢查發現這些神葯事實上只是山東某企業生產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價80到90元,但是無良公司用保健食品會銷,坑害老年人,價格高出市場價格十倍銷售。最終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詐騙罪被判3到7年有期徒刑。
2017年3·15晚會中同樣曝光了一批保健品企業。根據央視曝光,陝西白河縣的一個會議現場,安徽潤九生物技術公司將一款名為蜂膠膠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銷售23萬元產品。公司一名講師現場宣稱,服用此葯,"糖尿病的人,兩個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
被曝光的保健品企業,都迅速得到查處。即便公司還在存續階段,產品也無法進行銷售。曝光中提到的產品名稱都找不到批文,提到的企業中,湖北國創偉業生物技術公已經注銷;安徽潤九仍然在存續階段,不過顯示了清算的風險。
雖然被曝光但屢禁不止
盡管被頻頻曝光,以老年人為主要目標的保健品銷售形式卻從來沒有消失過。其實,中國食品葯品監管總局早就警告消費者:千萬警惕國產保健品中存在的「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傳療效」等等違法營銷的慣用伎倆。
2018年9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防範保健食品功能聲稱虛假宣傳的消費提示》。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明確為:指聲稱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葯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可以調節機體的某些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
為什麼瞄準老人、病人?
首先是高額利潤的驅動。比如,按照315曝光的數據顯示,每盒對外售價3980元的蜂膠膠囊,進貨價只有65元,利潤高達60倍;每盒對外售價為798元的「銀杏軟膠囊」,進貨價為135元;每盒對外售價898元的「甘舒堂樂粉」,進貨價為150元。
再者,保健品的宣傳口號的確迎合了部分消費者心理。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空巢或獨居老人增多,老年人往往信息不對稱、認知能力弱,再加上身體機能下降,多少因為各種老年病而備受煎熬,一種宣稱能夠治療百病的神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對於一些目前尚無解決方案的疾病患者,神葯也往往成為最後的「救命稻草」。
此外,這些「包治百病」的虛假宣傳,多是通過業務員口頭承諾交流,難留證據,比如一些熱線電話購買的產品,通常以郵寄方式送達,沒有銷售憑證,沒有發貨地址和聯系電話,即便老人意識到上當,賣家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消費者沒有證據,維權困難,而賣家往往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卷土重來。
3、為什麼 好多保健品不在市場上賣,而在搞會銷?
你好!保健品和其他的商品一樣,單卻和葯品類似,很多可能性的會帶給顧客,不良反應和後遺症的情況發生,就如化妝保健品,記得是在香港、浙江發生過知完全給別人毀容的事故,後面攤上官司,直至關門倒閉...!所以不能像其他商品,蔬菜水果內的到處都有得賣,而且這些商品價錢都不昂貴,道且無需專業相關知識。
而保健品的,不但價格貴,還要相關保健的專業知識,就像醫師一樣的...!故此賣保健不但要一定的經濟實力,還的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而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生,同專時又破壞了我們的生存環境境,於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保健。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屬場,而銷放為了讓大家更信任,更快捷的使用保健品,都選擇了較大的經銷和專業的經銷點。這個社會騙子之多,如果隨處都有賣的話,你敢相信嗎?你敢要嗎?。...你說呢?
望採納!謝謝
4、又是天津!保健產品大多來自天津,權健是天津,權健倒閉了那一群人干什麼?換個名字再繼續!!
哪個地區沒有,倒閉何止一個權健。該幹嘛還幹嘛。
5、娃哈哈集團為什麼會倒閉
娃哈哈集團沒有倒閉。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1987年,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在銷售收入、利潤、利稅等指標上已連續11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首位,成為目前中國最大、效益最好、最具發展潛力的食品飲料企業。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含乳飲料、飲用水、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保健食品、罐頭食品、休閑食品等8大類100多個品種的產品。
(5)保健品倒閉擴展資料:
杭州娃哈哈集團創建於1987年,從3個人、14萬元借款白手起家,在創始人宗慶後的領導下,現已發展成為規模、效益念位居前列的大型飲料企業,飲料產量位居世界前列。
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近80個生產基地、180多家子公司,擁有員工3萬名。產品主要涵蓋蛋白飲料、包裝飲用水、碳酸飲料、茶飲料、果蔬汁飲料、等十餘類190多個品種,其中包裝飲用水、含乳飲料、八寶粥罐頭多年來產銷量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30多年來娃哈哈一直保持穩健發展。企業規模和效益已連續19年位居中國飲料行業第一,為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民營500強企業。至今公司現金充沛,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娃哈哈」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
娃哈哈除食品飲料研發、製造外,同時有2個精密機械製造公司,自己設計開發、製造模具和飲料生產裝備,另外還有印刷廠、香精廠。
公司近年開始向菌種、酶制劑、機電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目前已形成自己的菌種資源庫,並成功自主開發了串、並聯機器人、自動物流分揀系統等智能設備,成為食品飲料行業具備自行研發、自行設計、自行生產模具、飲料生產裝備和工業機器人能力的企業。
6、史玉柱破產了?
破產過,後來又憑自己的實力成功了。他曾白手起家,憑軟體成為巨富,卻又因好大喜功,一夜之間公司倒閉破產,負債高達2.5億,成為中國「首負」。之後他痛定思痛、絕地奮起,終於擺脫了困境。
史玉柱絕對是當今中國商界最具爭議和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早年,史玉柱憑借巨人漢卡和腦黃金迅速飛騰,然後因巨人大廈而迅速墜落。經過幾年的蟄伏之後,史玉柱依靠「腦 白金」和「征途」重新崛起,人生呈現一個精彩的「N」形轉折,被譽為當代中國企業界的傳奇人物。
他是中國商界最著名的東山再起者。從巨人漢卡到巨人大廈,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如果經商也是一場游戲,史玉柱玩了一場大翻盤,表現可圈可點。
他的名片上只有一個頭銜———巨人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但在一串錯綜復雜而又布局縝密的公司鏈條背後,卻始終閃動著史玉柱的身影。近幾年,他又大張旗鼓地玩起網游,而且玩得風生水起,以28億美元的身價位列2008《福布斯》全球互聯網富豪排行榜中的第7位
1962年生,安徽懷遠人,198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1989年1月,畢業於深圳大學研究生院,為軟科學碩士。隨即下海創業,在深圳以巨人漢卡起步,1993年,史玉柱因珠海「重獎」科技人員而聞名全國,成為改革開放知識分子創業的「典型」。
1994年,意氣風發的巨人集團開始憑借腦黃金「狂飆突進」,同時,史玉柱做出了營建77層巨人大廈的決策,1997年,因巨人大廈史玉柱成為「最著名的失敗者」,1998年,脫胎換骨的史玉柱攜腦白金卷土重來。
2004年,重返IT行業,以一款《征途》點燃了網游產業發展的第二把火,史玉柱也借巨人網路在紐交所成功上市的「東風」,躋身中國IT業富豪之列。2008年9月10日,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了2008 年全球互聯網富豪排行榜。史玉柱以28億美元個人凈資產排名第7位,他也是該排行榜上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互聯網富豪。
7、權健公司會倒閉嗎
距離倒閉不遠了,1月2日權健被定義為傳銷活動和虛假宣傳。警方對權健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
不是唱衰權健,從人民日報點名他開始,這事基本完了……
還去投訴人日,要求刪帖。
這是什麼公關策略啊。
話說,保健品的混亂市場,是該徹底擼擼了,該規范規范,該出局出局,別再創造保健品/食療/另類療法的神話。
8、為什麼大街上有那麼多葯店,卻幾乎看不到倒閉的?
首先,葯品監管較為嚴格,實體葯店受到的互聯網沖擊較小,雖說近年來電商有了快速的發展,馬雲的淘寶和劉強東的京東都改變了人們購物的習慣,但是在醫療這塊政策沒有相應開放,即使有涉足也不足以沖擊線下的葯店行業,而且人們普遍認為網購的葯品沒有保障。
在小病的情況下去醫院又顯得大材小用,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去附近的葯店去取葯,而且去葯店購買會更加放心一些,還有專門的醫護人員現場指導。其次一般店員都會推薦你買主推產品或高毛利的產品,療效一樣的葯品,性價比高的你肯定找不到,或者一般年輕人也沒有相關經驗,在看得到的位置肯定是店員想賣給你的葯,除非你自己指定要買什麼葯。
在當今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忙於自身的事,去了葯店一般都會聽從醫護人員的建議,所以很多葯店的店員都會成功達成目的。還有就是推薦保健品和其他附帶葯材,比如本身只有感冒的症狀,但是給你推薦感冒葯之後,可能還會給你推薦VC之類的保健品,並告訴你可以增強體質,在服葯的過程中會加快體質的恢復。
這個是在銷售葯品中利潤最大的一部分,從我國醫療行業來看,保健品在我們國家零售葯店的總體份額維持在10%到16%,但是卻有50%的毛利,有一些不知名的保健品,利潤空間高達60%以上。其實這些葯品都是可有可無的,但是由於購買了這些葯品,可能價格就從幾十元直接翻到上百元。最後就是葯品屬於暴利行業,之前央視曾經做過一個調查,一般的葯品從出廠到醫院,中間的利潤最高可達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