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進食保健

進食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21 10:09:28

1、飲食營養與保健有什麼關系?

要想吃得合理、科學、有益健康,就必須懂得自身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人體從飲食獲取的營養物質主要有7種: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和食物纖維。

(1)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基礎物質,也是人體能源的來源之一。人體每日的能量消耗約有1/10是由蛋白質所提供的。若人體缺乏蛋白質就會發育遲緩、體質瘦弱、抗病能力低,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糧食、豆類、蛋、肉和魚等食品中。

(2)糖:糖(亦稱碳水比合物)主要是為生命活動提供燃料,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人每日所需能量中約70%來源於糖類。糖類主要存在於米、面、土豆和糖製品中。

(3)脂肪:脂肪為人體提供和儲存熱能,人體所需能量約有20%來源於脂肪。脂肪分為動物脂肪和植物油類兩種。

(4)維生素:維生素是一種特殊營養素,主要是調節人體各種物質代謝(亦稱生命的催化劑)。雖需要量少,但不可缺乏。主要包括維生素A、B、C、D、E、K等,主要來源於蔬菜、水果和動物內臟等食品中。

(5)礦物質:礦物質(無機鹽)主要指的是各種元素——鈣、磷、鉀、鎂、鈉、氯、鋅、鐵、銅、碘、硒等。廣泛分布在日常食品中,如果飲食調配不當或偏食,極易發生缺乏。

(6)水:水是營養素中最為重要的物質,人體得不到食物,只要有水,靠體內營養儲備,尚可維持數日或數十天,若沒有水則會很快死亡。因此水被譽為生命之源。

(7)食物纖維:食物纖維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不能被消化,可被細菌所含的纖維素酶分解為多糖類物質,除可供給極少熱量外,對人體預防某些疾病方面有特殊作用。如,可以清潔腸道,防止便秘;改善血糖代謝,治療糖尿病和減肥;減少食物在腸道的停留時間,起到防癌作用;增加膽酸的排泄,預防膽石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現在已經確認的食物纖維有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藻膠等數百種。主要存在於穀物、豆類的外皮、蔬菜的莖和葉、水果、海藻等。

綜上所述,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是多方面的,人類只有全面獲得所需營養才可維持健康和生命,要想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合理配膳。

2、老年人飲食保健有哪些?

正確的飲食和營養是保證老年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物質基礎。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部分老年人營養過剩,或由於害怕肥胖及疾病的發生而過於節制飲食,因此,許多老年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飲食營養失衡。
老年人所需營養特點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減退,活動量亦逐漸減少。因此老年人熱能消耗逐漸降低,基礎代謝率下降。一般認為,老年人基礎代謝率比青壯年時期約降低10%~15%。老年人每日飲食中熱能的供給量(以男性65、女性55千克體重為例),50~59歲男性約2100千卡、女性約2000千卡;60~69歲,男性約1900千卡、女性約1750千卡;70歲以上男性約1700千卡、女性約1540千卡,一般根據體重不同而有所增減。
老年人的合理飲食結構①蛋白質:老年人隨著衰老過程的進展,蛋白質的分解大於合成,體內蛋白質含量逐漸減少,因此,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蛋白質的需要量不應減少,特別是某些必須氨基酸如蛋氨酸、賴氨酸等的需要量反而要比年輕人增加,老年人每天需要的熱能約15%需要由蛋白質供應。老年人的蛋白質供應應注意優質蛋白,一般以每千克體重08~12克為宜,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各為50%左右。動物蛋白首選魚肉及鮮牛奶,其次為瘦肉、雞肉、牛羊肉,一般每天肉類不應超過100克,牛奶在200~400毫升為宜。
①脂肪:飲食中的脂肪不僅供給熱能,亦提供必須的脂肪酸和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老年人脂肪占總熱量的比例一般不宜超過25%,每日每千克體重脂肪攝入量不宜超過1克。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在1~2:1為宜。食用植物油和魚類主要含不飽和脂肪酸,豬、牛、羊動物油中主要含飽和脂肪酸。瓜子油、松子油中含有較多量的與預防衰老有關的亞油酸。而動物內臟、肉皮、蛋黃、松花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宜注意控制,老年人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在300克左右為宜。
③碳水化合物:糖是供給熱能的主要營養素,老年人糖所供給的能量約占總熱能的60%左右。隨著增齡,宜適當控製糖的攝入。老年人理想的糖攝取是通過米、面、谷類、土豆、蔬菜供給,果糖對老年人較為合適,因此,老年人可適當增加果糖含量較高的蜂蜜、水果的攝入,而蔗糖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及老年疾病,宜適當控制。
④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和營養素之一。維生素C、E對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和預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維生素D對老年骨質疏鬆具有防治作用。老年人由於補充功能低下,影響維生素的補充,特別是要注意補充充足的維生素A、B2、C、D、E。平時飲食中要注意增加新鮮蔬菜瓜果,牛奶、魚肝油含維生素D較高,可適當增加攝入。
⑤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與衰老及疾病的發生有關,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豆類、奶類、魚蝦含鈣豐富,可預防骨質疏鬆;肝、蛋、豆類含鐵較多,可預防老年人缺鈣性貧血,肝、麥芽、瘦肉、黃豆、南瓜子含鋅較多,可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其他銅、硒、鉻等多種微量元素均有不同功能,可酌情補充。
⑥纖維素:纖維素可促進胃腸蠕動功能,防治老年人便秘,且具有降低膽固醇作用,老年人宜增加纖維素的攝入量,植物根、莖、葉、粗糧、瓜果纖維素含量較高,對老年人較為合適。
⑦鹽:老年人應注意鹽的攝入量,高鹽飲食對心衰、腎衰、高血壓、冠心病均有一定影響,因此,老年人宜採取低鹽飲食,一般主張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為宜。
中葯食療保健中葯對預防衰老、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提高免疫,清除自由基等具有較好的效果。老年人在平素的飲食中適當正確加用一些中葯食療對養生保健具有較好的效果,在使用時應注意辨症、辨病相結合,切忌亂用、濫用。
①綠茶適量,開水沖泡飲用,具有降脂、預防動脈硬化、利尿作用。
②生山楂每日食用5個,具有降脂、預防動脈硬化及減肥效果。
③醋泡大蒜,每天少量食用,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效。
④生苡米、紅棗、枸杞子、百合、山葯、黑豆等煮粥食用,能提高免疫功能。
⑤菊花、天麻、決明子,泡水代茶飲,具有降壓醒神作用。
⑥氣虛者紅參浸酒,陰虛者西洋參泡水,每天適量飲用,能益氣養陰,提高免疫功能,預防衰老。
⑦冬蟲夏草、蛤蚧研粉裝膠囊,每天適量服用,對防治慢性咳喘有效。
⑧核桃仁,每天食用1~2個,具有健腦促智及防治慢性咳喘作用。
⑨刺五加浸酒,每天適量飲用,對老年人神經功能紊亂具有調節作用。
⑩杭菊花、荷葉、草決明、綠茶、青葙子、紅花、辛夷花等,製成葯枕,具有清心寧神,清腦明目,活血通絡作用。
蜂蜜適量,每天飲用,能防治老年性便秘。
紅花浸酒食用、外用,具有舒筋活血作用。

3、日常飲食保健有哪些?

加強營百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

如伴有紅細胞度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症,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問、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於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答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狀。

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慾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回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於提高血膽固醇濃度,答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

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4、性功能要怎樣飲食保健?

1.少食厚味。肥腴食物易傷脾胃。少食厚味,也不是提倡素食。zd因為人體中的雌激素、雄激素都是由體內膽固醇轉化而來。長期素食,會導致性激素分泌減少,造成性功能減退。

2.多食豐味食品。蔥、韭、薤、蒜、興渠都有刺激性慾的功能。

3.勿偏食擇食。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致使男子精子缺乏、精液凝聚,導致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銅、錳和維生素A、E等。

4.忌咸忌冷。咸可提味,但過咸可傷津專,津傷則耗神,不利助陽。尤其中年人,陽氣漸消,命門大衰,更應趨熱避涼,即使是夏季也不要過分貪食涼性食物。菱角、茭白、兔肉少食為好。

5.多吃有利於性保健的食品。鰻魚、泥鰍、鮑魚、牡蠣等是有效的強精食品。大豆、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可提高性功能。屬牡蠣含有豐富的鋅,人體缺鋅會導致性功能下降。另外多食富含維生素A和E的食品,對延緩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也有積極的作用。這類食品有蛋黃、海產品、番茄、花生、芝麻等。

5、性的飲食保健需要注意什麼?

1.少食厚味。

肥腴食物易傷脾胃。少食厚味,也不是提倡素食。因為人體中的雌激素、雄激素都是由體內膽固醇轉化而來。百長期度素食,會導致性激素分泌減少,造成性功能減退。

2.多食豐味食品。

蔥、韭、薤、蒜、興渠都有刺激性慾的功能。

3.勿偏食擇食。

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致使男子精子缺乏、精液凝聚,導致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銅、錳和維生素A、E等。

4.忌咸忌冷。

咸可提問味,但過咸可傷津,津傷則耗神,不利助陽。尤其中年人,陽氣漸消,命門大衰,更應趨答熱避涼,即使是夏季也不要過分貪食涼性食物。菱角、茭白、兔肉少食為好。

5.多吃有利於性保健的食品。

鰻魚、泥鰍、鮑魚、牡蠣等專是有效的強精食品。大豆、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可提高性功能。牡蠣含有豐富的鋅,人體缺鋅會導致性功能下降。另外多食富含維生素A和E的食品,對延緩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也有積極的作用。這類食品有蛋屬黃、海產品、番茄、花生、芝麻等。

6、飲食保健有哪些竅門?

巧食五味養臟腑

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並泛指各種味道。在日常飲食中不要過於追求味濃知,以味正好卻又稍遜為宜。否則,甘多傷脾,酸多傷胃,苦多傷心,辛多傷目,咸多傷筋。只有食入適量,且與季節相符,如甘宜四季食用,酸宜夏季食用,苦宜秋季食用,辛宜春季食用,咸宜冬季食用,方可保養五臟道六腑,保持健康長壽。

知冷知熱暖心田

熱食傷骨,冷食傷臟;熱物灼唇,冷物痛齒。所以吃東西時不因過回冷而追求熱食,不因過熱而追求冷食。食物過熱,宜待溫後食之,以防傷其血脈,損其牙齒;食物過冷,宜腹暖後食之,以防腹冷造成飲食不消,傷及脾胃。而暖腹當以熱食為主,按中醫「答五行」而言,腎臟屬水,因水性常冷,所以應在吃東西之前,先以暖食暖之,後吃冷物。尤其在盛夏季節,因體內伏陰,更宜如此,才能強體健身。

7、中年人飲食保健重點有哪些?

1.保證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只有每天都保證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攝入

與進食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