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幼兒保健食譜

幼兒保健食譜

發布時間:2020-06-21 06:42:43

1、幼兒飲食健康小常識有哪些

白開水是兒童的最佳飲品zd

飲白開水不光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為他們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

燒開的自來水冷卻到25~35攝氏度,此時水的生物活性增加,最適合人的生理需要。

經常大量食用冷飲有害兒童健康

一次讓孩子吃4、5個冰淇凌,或喝掉2、3瓶汽水,這對兒童健康非常不利。 首先,暑天人體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時的氣候條件恰恰適合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好發季節版。

長期飲用礦泉水和純凈水不利於兒童健康

礦泉水與自來水主要區別在於其中某種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的含量高,對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飲用礦泉水應有針對性,缺什麼補什麼最好。例如,有缺鋅症的兒童飲用高鋅礦泉水就會有益處。反之,如果不缺鋅,飲食中的鋅供給又很充足,就沒有必要權飲用這種礦泉水。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期過多地沉積在人體,可能會引發某種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腎結石。

2、幼兒飲食的保健原則有哪些?

幼兒期的膳食是從以乳類為主食過渡到以谷類為主食,再輔以魚、肉、蛋、菜等混合而成的成人膳食。烹調方法及採用的食物也逐漸接近家庭一般膳食。但是,上述改變應與幼兒消化代謝功能的逐步完善相適應,不可操之過急,以防造成消化功能紊亂和潛在的營養不良,為此,應遵循以下原則。

營養素比例應適合幼兒需要:這一時期幼兒的生長發育雖不如嬰兒期迅速,但仍比年長兒和成人快,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仍相對較多,能量、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的需求量已達成年人的50%左右,其中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日40~50克,脂肪為每日35~40克。但是,父母往往體會不到幼兒此期大量的營養需求,時常過早地讓他們食用一般的家庭膳食。雖然幼兒的胃腸功能和消化酶的發育較嬰兒更為成熟,但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仍未十分健全。鑒於上述情況,幼兒必須攝取營養素比例適當的平衡膳食,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供給量比例應為1:1.2:4,不可偏廢。斷奶後,如果只給幼兒米粥、饅頭、麵包、面條、軟飯、菜湯,蛋白質和脂肪則會供應不足,必將導致發育遲緩,抗病力低下;如果只給魚、肉、蛋、奶,碳水化合物則供應不足,往往無法保證能量需要;如果很少吃蔬菜、水果,則會導致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誘發多種營養素缺乏症。為保證幼兒攝取到平衡的各類營養素,現將1~3歲幼兒攝取各類食物的量(人/日)列舉如下,供參考。

1~2歲幼兒:谷類125~150克,牛奶或豆漿25O毫升,豆製品15~25克,魚肉禽類75~85克,蛋類50克,蔬菜65~75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類10克。

2~3歲幼兒:谷類150~750克,牛奶或豆漿250毫升,豆製品30~50克,魚肉禽類85~l00克,蛋類50克,蔬菜75~100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類20克。

選擇適當的食物:幼兒胃容量有限,僅為200~300毫升,因此,只能供給質優、量少、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各類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魚、禽、動物血、蛋類、牛奶、新鮮蔬菜(以紅、綠、黃、紫色為佳)、豆製品、米、面、麥片等。同時要一日多餐,一般至少給4~5餐,最好給幼兒單獨做飯。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谷類食物應粗細搭配;應多選用豆製品;動物性食品應交替選用;食物種類應多樣化與合理搭配,以增加營養素互補作用;應盡量選用新鮮食品,幼兒不宜食用堅果類食物和腌臘製品。

合理的烹調方法:在保證食物新鮮、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慾的同時,幼兒食物應切碎、煮爛,以利幼兒咀嚼、吞咽、消化。應除去烹調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系硬果類食物,應先研碎後調糊取食,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免遭梗、塞、刺和嗆咳的傷害。烹調手段應以蒸、煮、燉、煨、炒為主,口味宜清淡。

此外,應盡量少用半成品和市場上出售的熟食,如香腸、火腿、罐頭食品等,以免其中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不利於幼兒的生長發育。幼兒還不宜食用煎炸、熏烤、油膩、冷硬之物,更不宜食用生蔥、生薑、生蒜和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味精、糖精、食用色素等亦不宜多用。

幼兒蛋白質的限量是多少: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的每一個部位、組織、細胞都含蛋白質。如果缺乏蛋白質,人體就會發生代謝紊亂,發生貧血、浮腫,易患各種疾病,小兒則生長發育遲緩。l歲半的小兒每天大約需要多少蛋白質呢?一般在40克左右,其中至少應有一半是動物蛋白。

具體地說,l歲半的孩子每天最好吃250克牛奶,1~2個雞蛋,30克瘦肉,一些豆製品,有條件再吃一些肝、排骨或魚。這樣就能夠基本滿足小兒對蛋白質的需求量。

3、幼兒飲食有什麼保健原則?

營養素比例應適合幼兒需要

這一時期幼兒的生長發育雖不如嬰兒期迅速,但仍比年長兒和成人快,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仍相對較多,能量、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的需求量已達成年人的50%左右,其中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日40~50克,脂肪為每日35~40克。但是,父母往往體會不到幼兒此期大量的營養需求,時常過早地讓他們食用一般的家庭膳食。雖然幼兒的胃腸功能和消化酶的發育較嬰兒更為成熟,但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仍未十分健全。鑒於上述情況,幼兒必須攝取營養素比例適當的平衡膳食,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供給量比例應為1:1.2:4,不可偏廢。斷奶後,如果只給幼兒米粥、饅頭、麵包、面條、軟飯、菜湯,蛋白質和脂肪則會供應不足,必將導致發育遲緩,抗病力低下;如果只給魚、肉、蛋、奶,碳水化合物則供應不足,往往無法保證能量需要;如果很少吃蔬菜、水果,則會導致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誘發多種營養素缺乏症。為保證幼兒攝取到平衡的各類營養素,現將1~3歲幼兒攝取各類食物的量(人/日)列舉如下,供參考。

1~2歲幼兒:谷類125~150克,牛奶或豆漿25O毫升,豆製品15~25克,魚肉禽類75~85克,蛋類50克,蔬菜65~75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類10克。

2~3歲幼兒:谷類150~750克,牛奶或豆漿250毫升,豆製品30~50克,魚肉禽類85~l00克,蛋類50克,蔬菜75~100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類20克。

選擇適當的食物

幼兒胃容量有限,僅為200~300毫升,因此,只能供給質優、量少、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各類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魚、禽、動物血、蛋類、牛奶、新鮮蔬菜(以紅、綠、黃、紫色為佳)、豆製品、米、面、麥片等。同時要一日多餐,一般至少給4~5餐,最好給幼兒單獨做飯。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谷類食物應粗細搭配;應多選用豆製品;動物性食品應交替選用;食物種類應多樣化與合理搭配,以增加營養素互補作用;應盡量選用新鮮食品,幼兒不宜食用堅果類食物和腌臘製品。

合理的烹調方法

在保證食物新鮮、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慾的同時,幼兒食物應切碎、煮爛,以利幼兒咀嚼、吞咽、消化。應除去烹調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系硬果類食物,應先研碎後調糊取食,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免遭梗、塞、刺和嗆咳的傷害。烹調手段應以蒸、煮、燉、煨、炒為主,口味宜清淡。

此外,應盡量少用半成品和市場上出售的熟食,如香腸、火腿、罐頭食品等,以免其中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不利於幼兒的生長發育。幼兒還不宜食用煎炸、熏烤、油膩、冷硬之物,更不宜食用生蔥、生薑、生蒜和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味精、糖精、食用色素等亦不宜多用。

4、能否提供一些幼兒營養食譜

草莓果汁:將草莓洗凈,榨成汁,如果太甜,可以稀釋下。
西式牛奶白米粥
:白米、牛奶、黃油及砂糖營養豐富,適合5歲以上嬰兒食用,可防治營養不良症。
原料:白米100克,砂糖100克,牛奶300克,黃油10克。
製作:把白米洗凈,投入鍋內加水適量,用旺火煮20分鍾,再加入牛奶、砂糖、黃油,煮到米爛即成。
蓮藕薏米排骨湯小腳:原料:排骨12兩
蓮藕10兩
薏米一湯匙
製作:蓮藕洗凈,切厚片;薏米洗凈,排骨汆水。水開後將材料全部放入,再開,改慢火煮2小時,最後放鹽調味,即可。

5、幼兒飲食保健原則有哪些?

幼兒期的膳食是從以乳類為主食過渡到以谷類為主食

與幼兒保健食譜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