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保健食品輿情

保健食品輿情

發布時間:2020-06-21 05:23:43

1、如何處置我市衛生計生方面的輿情

一、綜合監督局的成立及其機構、隊伍情況
為了進一步加大對衛生計生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相對集中衛生計生監督職能,提高綜合監督效能,國家衛生計生委組建了綜合監督局。衛生計生監督是衛生計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正常公共衛生、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服務秩序,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推動衛生計生事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衛生監督職責主要由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承擔,計劃生育監督職責主要由各級人口計生部門的法制機構承擔。全國已建立2900餘個衛生監督機構,有人口計生法制機構3200餘個。一個從中央到省、市、縣(區)各自相對獨立的衛生、計生監督網路已經形成,並基本實現了城鄉全覆蓋,為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創造了基礎條件。全國共有衛生監督員6萬餘人,衛生監督協管人員17萬餘人。我們始終堅持把隊伍建設作為組織保障,強化教育培訓,嚴格管理,發揮專業優勢,執法能力和監督水平明顯提升。

二、綜合監督體系建設及法律法規監督檢查機制建設情況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衛生計生職能轉變與機構改革要求,整合衛生計生系統的監督執法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綜合監督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2013年12月,我委出台了《關於切實加強綜合監督執法工作的指導意見》。通過整合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力量,力求做到監督執法機構名稱統一、明確職責任務,重心下沉、隊伍壯大。

為進一步加大對衛生計生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力度,有效履行綜合監督職責,規范綜合監督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做好委內相關業務司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我委制定了《國家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工作協調制度》,確保綜合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 為更好地貫徹落實衛生計生法律法規,有序推動衛生計生法律法規的監督檢查工作,2014年,我委印發了《衛生計生重要法律法規監督檢查工作規劃(2014-2017年)》。根據規劃要求,2014至2017年期間,全國衛生計生系統要完成7部衛生計生法律、17部行政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三、綜合監督工作開展情況
(一)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醫療保健需求不斷增加,一些地方醫療服務市場混亂、個別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違法違規的問題屢有發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根據當前各地醫療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2013年10月-2014年9月,我委聯合公安部、食品葯品監管總局等6部門開展了為期一年的進一步整頓醫療秩序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黑診所、游醫、醫托行騙,嚴肅查處「兩非」行為,規范醫療機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依法執業,重拳整治醫療服務市場秩序。重點督辦了遼寧、山東違法開展醫療美容案件,北京特大醫托詐騙團伙,浙江王華璞、王二敏非法胎兒性別鑒定案件。據統計,專項行動期間,全國共查處各類案件9.3萬件,沒收違法所得、罰款2.2億元,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326戶,移送公安機關案件2833件,刑事立案1256起,刑事拘留1373人,打掉犯罪團伙32個,形成了打擊非法行醫的高壓態勢,醫療服務市場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同時,加強了部門協作與聯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得到鞏固,強化了群眾安全就醫意識,醫療機構依法執業自覺性得到提升。

(二)完成首次衛生計生重要法律法規監督檢查工作。根據我委印發的《衛生計生重要法律法規監督檢查工作規劃(2014-2017年)》安排,2014年5-8月我委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了《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共確定了217項具體檢查內容,檢查對象涵蓋省、市、縣三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監督機構、醫學考試機構以及部分行業組織、醫療機構、學校等單位。通過監督檢查,提升了衛生計生系統行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履職的意識和水平,推動了醫療衛生機構依法執業和學校落實法律責任,營造了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圍,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落實,確保法律法規落實到位。

2014年下半年,我委繼續開展對《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和《中醫葯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在今後三年中,我委還將開展對《獻血法》等5部衛生計生法律、9部行政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步驟地將衛生計生重要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監督檢查一遍。通過開展監督檢查,全面了解衛生計生法律法規的落實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出建議,對完善衛生計生法律法規、促進衛生計生行業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業,提高衛生計生系統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建設人民滿意的衛生計生事業起到推動作用。

(三)公共衛生、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等各項監督工作統籌推進。

——公共衛生監督工作持續加強。公共衛生監督覆蓋率明顯提升,2013年共監督檢查公共場所、飲用水供水單位和學校255萬戶次,監督覆蓋率達到80%,查處違法案件2.4萬件,罰款近3000萬元,均較2012年有所增加。對日供水千噸以上水廠和二次供水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共檢查單位5萬家,責令整改9000家,為實現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的飲用水衛生監督工作目標打下基礎。組織開展了飲用水輸配水管材管件專項整治行動,檢查了2378家生產企業和1442家經營單位,抽檢產品546件,曝光17件不合格產品。加大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力度,開展城市和農村學校自建設施集中供水監督檢查,共檢查學校3.2萬所,責令整改4800所。聯合教育部門開展學校衛生監督綜合評價試點工作,對514所學校的教學環境、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控等工作完成綜合評價,為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學校衛生監督綜合評價做好准備。進一步規范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生產行為,嚴厲打擊無證照行為,共監督檢查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近8000家,抽檢了9萬余套消毒餐具,向工商部門通報1100餘家無照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保障了餐飲具衛生安全。

——醫療衛生、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加強《傳染病防治法》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積極應詢全國人大關於傳染病防治的監督執法工作。主動應對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共檢查疫情發生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等單位7.5萬余戶次。在2千餘家醫療機構開展以醫療廢物管理為重點的分級監督試點工作。組織開展以醫療廢物、放射診療和醫療廣告為主要內容的醫療衛生專項監督檢查,檢查各級醫療衛生機構56萬余戶次,立案查處2萬余家,罰款2600餘萬元,促進了醫療服務規范管理。全國傳染病防治監督執法工作不斷加強,2013年檢查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57萬余戶次,警告1.1萬余家,罰款1500餘萬元;檢查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49萬余戶次,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措施規范化水平較2012年有所提升。  ——計劃生育監督工作逐步深入。計劃生育監督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監督工作規范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基層監督執法資源得到積極整合。開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實施情況和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工作的專項督查。對母嬰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常規監督進行了規范。加強計生監督培訓,計生監督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組織參與了打擊「兩非」等多起計生重要案件的督查督辦,推進了計生工作有關法規的落實和依法行政。,

——許可取消下放後的監管工作平穩有序。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工作要求,推進委本級消毒產品、涉水產品審批制度改革,對取消下放的上百家企業的850餘個消毒產品和涉水產品分類提出處理原則,指導地方有序做好銜接工作。印發消毒產品、涉水產品「三新」判定依據,完善審批管理辦法。各地及時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實現了行政許可和職能轉變的有效平穩銜接。組織開展消毒產品和涉水產品國家監督抽檢,2013年共抽檢1348個消毒產品、1254個涉水產品,對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了查處。

(四)規范執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為規范衛生計生監督執法行為,進一步提高監督隊伍依法行政能力,我局每年選擇不同重點開展監督執法專項稽查工作。2014年,我們以行政處罰案卷為重點,稽查衛生計生行政處罰案卷中違法事實認定、法律法規適用、執法程序實施、自由裁量權使用及文書製作等方面內容,督促各級監督機構重視行政執法工作,切實採取措施提高監督員執法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工作,對照法律規定全面監督衛生計生系統依法行政、依法履職的工作情況,為衛生計生工作的有效開展,為維護群眾健康權益保駕護航。

相關鏈接

2、各地食葯監對食葯輿情監測管理辦法

1、輿情監測。食品葯品安全信息科技可以藉助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系統輿情監測軟體建立完善的輿情預警機制,實現實時關注本地有影響的網站論壇,及時捕捉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食品葯品安全輿情動向,對收集到的重要敏感信息,認真分析研判、梳理匯總。
2、輿情報告。食品葯品安全輿情觀察員認真整理網民反映的食品葯品安全信息言論,及時上報,保證涉及的部門在第一時間得到網路言論情況,爭取工作主動。
3、輿情引導。食品葯品安全輿情觀察員發現情況後,在上報的同時,靈活運用身份,積極引導輿情向正確、健康方向發展;對群眾有疑惑、有怨言的食品葯品安全輿情,多做解疑釋惑、化解矛盾工作,防止以訛傳訛,影響擴大。
4、輿情協作。按照「政府負總責,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原則,向輿情涉及到的非本部門或人員及時通報情況,通過部門間的快速協作,使輿情得到及時的正面疏導和解決。
二、輿情分析制度。
1、來源分析。網路輿情信息來源廣泛,研判人員應首先佔有海量信息,在第一時間監控和搜集各大網站上的所有輿論信息,對這些新聞或帖文進行分析與判斷,確定其在輿情事件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價值。
2、真偽分析。由於信息來源復雜,輿情分析與研判人員必須剔除虛假輿情,排除其對真實輿情的干擾,防止在新聞轉載或跟帖中出現添油加醋現象,達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目的。
3、指向分析。通過相關網上信息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與統計,通過網路輿情數據分析,可以得出網路輿情的基本研判結果,並給政府相關部門提供處置措施和咨詢參考意見。
三、輿情應對處置制度。
1、輿情預測性研判。根據一定時期網路輿情發生的特點和規律,有針對性地進行監控,如在重大政治事件、重大節日以及相關事件爆發初期,進行及時的監控與跟蹤,從而有效避免食品葯品安全輿情重大事件的發生發展,從源頭上進行規范是網路輿情事件少發生的有效手段。
2、輿情動態性研判。根據網路規律和特點,對網路上的重大食品葯品安全事件進行動態性地適時跟蹤、及時研究和判斷,及時准確地把握了網路輿情事件的動態性發展,從而做到對網路輿情事件的監控有的放矢。
3、輿情反思性研判。根據網路輿情研判進行總結,在食品葯品安全輿情事件發生之後或在發展過程中的某個階段,食品葯品監督局要組織相關部門召開評析會,交流食品葯品安全輿情研判決策的成敗,在第一時間佔領了輿論引導的制高點,把握主動權,該解釋的要解釋,該處理的要處理,及時回應,掌握網路的話語權,引導網路輿論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希望可以幫到你~

3、關於食品衛生與安全相關輿情信息收集與疏導的辦法?求專業人士幫忙解答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一款好的網路信息監測產品主要考察以下幾點:
一是信息量要全。網路輿情監測產品能做到全網監測,這就要求除了對專業媒體言論進行監測外,更要對BS、BLOG、微博、SNS等社會性媒體中的網民、消費者言論進行監測;
二是信息量要准確。由於網路輿情是基於關鍵詞進行監測的,所以要求網路輿情監測產品必須能對關鍵詞進行正確的判斷,包容有效信息排除干擾信息,做到高准確率;
三是信息監測要及時。負面信息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內發現,企業就能進行有效的應對措施,對負面信息進行引導和弱化。反之,如果發現時間不及時,負面信息就有可能急劇裂變成產品或品牌危機,到那時危機就不容易控制,企業也會在輿論上陷於被動
從以上三點的使用技術來看,我們可以確定主要還是網路信息採集技術要很出眾,從這點來說,北京的 Rank輿情監測系統 肯定是國內採集行業的佼佼者。因此,以我接觸過的幾款網路信息監測產品中,結合上面我說的三點,感覺Rank輿情監測系統的監測產品的實用性要更好一些,而且很多上市公司、政府機關也在用的這個。具體你可以去去網上找找他們的信息看看

4、如何解決食品行業負面輿情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觸目驚心

轉基因油、雙匯瘦肉精、染色饅頭、毒黃瓜、塑化劑等事件,在網路輿情推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總結可以發現,這些事件都是食品相關的,並且絕大部分是負面的。
據從公安部獲悉,今年以來,各地公安機關依法嚴打各種食品非法添加活動,破獲食品非法添加等食品安全案件11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000餘名,特別是破獲了一起國內影響最大的「瘦肉精」案件。2010年國家質檢總局查處食品質量違法案件4.3萬起,有5654家企業的6045張食品生產許可證被注銷。

食品行業的輿情特點

針對食品輿情問題,著名的輿情監測企業深圳樂思軟體高級輿情分析師雷先生說道:「結合樂思輿情監測系統監測到的相關食品事件的輿情專報,我們可以明顯可以看到食品輿情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誠信缺失、道德滑坡,引發食品企業的輿情潮。比如瘦肉精事件,在很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二是食品企業內部爭端凸顯,引發了負面輿情。在食品行業中,以家族化管理帶來內部利益之爭的案例不在少數,企業內部爭端影響對外形象。比如真功夫集團的內訌等。
三是行業蜂窩連帶關系突出,輿論施壓加大職能部門的干預。以酒類為代表的副食品漲價問題曝光頻繁,輿論對於此類事件的關注度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職能部門多次約談。而在職能部門出面干預後,絕大多數企業都能夠暫緩漲價,從中可以看出食品行業內部的紐帶關系。
四是企業品牌之爭愈演愈烈,引發了輿論的升溫。如王老吉商標所有權的爭端。」

治理需挖掘深層次原因

食品行業輿情的爆發,最根本的原因肯定還是自身有問題。
現階段,我國食品產業的突出特點是食品生產單位數量巨大,生產方式落後,存在小、散、亂現象,這是影響食品安全最深層次的原因之一。」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司長於軍分析說。
農業部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把近年來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歸為三類。
一類是農葯殘留超標問題。比如去年年初武漢市場檢出的海南豇豆農葯殘留超標就是這類問題,這是農產品真正意義上的質量安全問題。
第二類是非法添加問題。「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屬於這一類。無論是從種植養殖技術上看,還是從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看,這些物質都不是農產品生產所必需的,純屬非法添加,純屬生產經營者違法行為,必須嚴厲打擊。
第三類是生產安全和品質問題。前段時間連續出現的「乙烯利」、「膨大劑」問題屬於這一類。這類問題與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不大,更多影響到的是田間地頭農產品的生長、產量、品相和最後上市產品的品質口感,雖然發生的只是在個別地方和個別產品上,但經媒體報道後,公眾很關心、很敏感。

問題的最終解決辦法

據了解,今年3月至5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了《食品安全法》的執法檢查工作。白克明表示,這次執法檢查在全面了解和評估《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基礎上,著重推動法律實施中一些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
食品生產是良心工程,企業要切實當好第一責任人。這么做不僅能讓食品生產企業在特殊時期贏得社會信任,而且能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食品負面輿情逐漸平息。

5、減少餐飲輿情措施有哪些

一、強化餐飲輿情危機源頭排查

餐飲輿情危機產生的誘因主要由於自身經營、環境檢查、服務事項、宣傳方式、食品安全自我監管等五個主要因素導致,從而形成不同規模的輿情危機。為此,作為餐飲企業可以對旗下的門店、企業內部管理、各個經營環節等進行不定期的危機排查,從源頭制止危機的產生。

二、將自身輿情作為常態化監測

眾所周知,在當下這個信息化時代下,輿情事件從誕生到被引爆,速度十分之快,早一秒採取措施就有可能將危機掌握在可控范圍,甚至解除危機。為此,就要求餐飲企業將自身輿情作為常態化監測,利用技術手段藉助專業的輿情監測軟體,如識微商情,對自身輿情進行7*24小時實時監測,一旦網路上出現了負面評價、消費者的不滿輿論時,立即進行告警,通知到專人由專人進行解決與處置。

6、食品風險輿情是什麼意思

類似於「非典風險輿情」嘛,字面意思就是隨時或者有必要時,通報食品方面的最新風險信息。
當年,非典的時候,媒體不就時不時有這個方面的信息發布,各個地方還形成了一個通報機制,定時發布。
如今,我國的食品安全也有些成問題了。
但我還沒見到,哪個部門有提供這個方面的有效信息。

7、新京報:輿情監測」是個什麼市場

輿情的市場暫時處於一個藍海市場,能做好的輿情產品的企業並不多。

首先,互聯網信息量過大這個問題不難解決,爬蟲方面總能想到各種辦法採集全網信息。只是漏採信息的問題是一直存在的,我們目前和未來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彌補採集漏洞,而目前我們這點做的已經相對完善,即使有漏採信息,其緊急度與關聯度也相對較低。

其次,輿情監測所得信息的准確性與關鍵詞配置有很大關系,漢語博大精深,單靠系統簡單配置是不大行得通的,這也是目前做輿情監測產品做頭痛的事了,很多公司都找了專門配置關鍵詞的工作人員,提供持續優化的服務。7*24小時輪班制,關鍵詞人工配置和後期專題優化所得信息的准確度已經很高了,但並不是長久之計,相關工作人員也在持續反饋bad case給後台去優化演算法,這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工作,漫長且艱辛,但所幸現在逐漸看得到系統的進步,配置關鍵詞的人員工作也比之前輕鬆了點,所以仍然看好這個產品,也相信他在未來能夠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成為政府企業不可或缺的輿情助手。

另外,企業客戶比政府更重視產品本身。續費率比較高是企業客戶,雖然利潤看起來政府輿情比企業這塊大的多。很多企業逐漸放棄了政府客戶,政府這邊比較黑而且難打交道,他們續費率也太低了,而且對產品也滿不在乎。

最後,很多企業比如日化,互聯網、食品、等等其實對最終用戶的評價很敏感,他們需要知道在互聯網上在用他們產品是怎樣評價的,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而且跟大多數的企業一樣,競品在做什麼他們也很想知道,這裡麵包括新聞,公關策略、新產品投放這都是企業用戶比起政府用戶更在乎產品的原因了,他們需要一個更准確更及時體驗更好的產品。

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對輿情產品的需求是很大的,在宏觀上對整體輿論把控,不讓輿論發酵,做出相對正確的措施解決企業或者的危機。因此,輿情監測市場是廣闊的。



8、如何運用輿情監測系統進行食品安全網路輿情監測?

輿情監測系統主要是運用技術的,使用起來輕松,做事情的效率也是提高了,多方比較之下我查了很多,,thnwin輿情監測系統體驗度更好,按照使用手冊操作,沒什麼難的。

9、閑魚發布顯示請勿發布需資質准入或違規的商品什麼意思

閑魚發布顯示請勿發布需資質准入或違規的商品,意思就是發布的商品違反了閑魚的管理規定,不能發布。

資質准入類商品,指的是嬰幼兒類食品、奶粉、保健食品、酒、預包裝食品、二類醫療器械等需要資質准入的商品。

違規的商品或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被新聞媒體曝光、國家質監部門等行政管理部門通報,或其他要求協查的商品或者信息。也就是說,諸如315晚會之類曝光出來的問題商品,是不能發布的。

(9)保健食品輿情擴展資料:

違規處理:

1、如您不小心發布了違規商品或信息,請不要過於擔心,每個自然年內,會有「自檢自查」機會(情節嚴重、情節特別嚴重、造成嚴重後果等特殊情形除外)。自檢自查的總體適用原則為:

1)嚴重違規行為所有扣十二分情形下:一日;

2)嚴重違規行為所有扣六分情形下:一日;

3)嚴重違規行為所有扣二分情形下:累計兩日;

4)一般違規行為所有扣十二分情形下:一日。

2、請您不要重復發布違規商品或信息,也不要通過任何方式規避各類管理措施,不然可能會被加重處理。

如果發生以下任一種情形,都將會受到加重處理:

(1) 情節嚴重的情形,包括但不限於:

1)  發布違禁信息同一扣六分情形或同一扣兩分情形被扣分次數達三次及以上;

2)  發布禁售信息同一扣十二分情形被扣分次數達四次及以上;

3)  店鋪內全部或大部分都是違禁商品或信息。

(2)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1) 通過任何方式刻意規避淘寶規則大量發布違禁商品或信息;

2) 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或其他極其惡劣的影響。

參考資料:

網路-淘寶違規行為

與保健食品輿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