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提籃橋保健

提籃橋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20 20:53:21

1、想知道上海的歷史?

上海市

中國第一大城市。簡稱滬,又稱申。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的中心,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倚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面積6340.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2057.01平方千米。包括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

人口、民族

1994年人口1356萬。漢族為主,市區散居著39個少數民族以及少數未識別的民族,約有5.3 萬人,佔全市人口的0.4%。其中回族最多,其次為滿族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上海均有悠久的歷史。至1987年,上海共計有68座宗教活動場所,9個市級宗教組織,全市計有天主教徒10萬人,基督教徒約5萬人,佛、道教每逢宗教節日活動期間,各有約3萬多人次與2000多人次進香,參加開齋節與宰牲節的穆斯林有4000多人。上海市宗教界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活動,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批宗教代表團。其中有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倫西博士、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圖圖等。上海宗教界人士也多次出訪,同各地的宗教界人士建立了廣泛而密切的聯系。

建制沿革 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已在這塊土地上休養生息。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的封邑在現上海一帶,故上海別稱申。4~5世紀時,松江(現代蘇州河)下游一帶稱扈瀆,此為上海簡稱滬的由來。唐時屬華亭縣。宋始設上海鎮,南宋咸淳年間,上海已是貿易港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從華亭縣劃出東北五鄉建立上海縣 ,縣治設於上海鎮上。1553年,為了抗倭,上海築起城牆,成了方圓4.5千米的城區,城市發展步伐加快,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手工業中心。清代辟為商埠,成為貿易大港。自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租界成了各國殖民主義勢力在中國滲透擴張的政治據點及其經濟侵略與經濟掠奪的大本營。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宮慕久公布《地皮章程》,規定英國居留地的范圍與租地辦法;1849年4月6日法國取得上海居留地;1857年7月11日成立工部局,並在租地人大會上擅自修改《地皮章程》,英法美還開始僱傭武裝巡捕。1863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並;1899年英、美公共租界擴充地界,並改名為國際公共租界。1927年北伐軍佔領上海,7月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成立上海特別市市政府;1930年,上海特別市政府改組為上海市政府;1933年,把數百年治於上海舊縣城裡的上海縣,遷治於北橋鎮;1942年英美政府決定放棄租界(當時租界仍被日軍佔領),翌年1月簽字。1949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為直轄市,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浦20市區,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楊思、洋涇、高橋、真如10郊區,共轄30區。1952年分洋涇區為東昌、洋涇2區;江灣、新市2區合並為江灣區;1956年,廢老閘區入黃浦區,北四川路區入虹口區,北站區入閘北區,常熟區入徐匯區,靜安區的東部入新成區,西部入長寧區,嵩山區北部入邑廟區,南部入盧灣區,郊區中高橋、洋涇、楊思3區合並為東郊區,吳淞、江灣、大場3區合並為北郊區,真如、新涇、龍華3區合並為西郊區,廢水上區。1958年1月,以江蘇松江專區的上海、寶山、嘉定3縣改屬上海市,11月,蘇州專區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與南通專區的崇明縣歸入上海市;1961年浙江舟山縣(現舟山市)嵊泗人民公社劃入上海市,1962年復歸浙江省。1988年撤消寶山縣與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設立新的閔行區;撤消川沙縣設浦東新區;撤消嘉定縣設嘉定區。

自然資源和物產 上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5.7℃,1月均溫2~3.5℃,7月均溫27~28℃;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23.7毫米;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7月到9月時常受台風侵襲與影響。主要河流有黃浦江、蘇州河與長江。黃浦江源出太湖東南的澱山湖,流至吳淞經長江口入海,全長80千米,流域面積約2.38萬平方千米。蘇州河(又名吳淞江)源出蘇州附近的太湖,全長120千米,水道比黃浦江淺狹,航寬約50米,最狹處僅30米,在溝通上海與內地聯繫上起很大作用。工藝土特產品有金漆鑲嵌、牙雕、木雕、紅木雕刻、玉雕、金銀首飾、玩具、絹花、塑料花、地毯、絨綉、檀香扇、上海土布、南橋腐乳、解放西瓜、龍華水蜜桃、水蜜梨、撒花紅蟠桃、蜜餞、鹽水火腿、熏火腿、豬腸衣、浦東雞、香粳稻、楊行黃瓜、嘉定大白蒜、張江腰菱等。

經濟 1949年前,上海是中國金融、貿易和輕紡工業的中心,是中國民族資本最集中的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上海經濟迅速發展。198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建立上海經濟區,當時的范圍包括長江三角洲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10個市;1984年底擴大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1市4省;1986年8月福建省加入上海經濟區。區域內江、河、湖、海相連,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工商業發展歷史悠久,商品經濟發達,又是全國農業經濟發達地區,重要的農業商品基地。再加上該區科學技術先進,文教事業發達,智力資源豐富,信息靈通,形成了一個具有綜合優勢的經濟區域。1992年,中央又批准建立浦東經濟特區,上海市積極引進外資,加速浦東新區開發,並依託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條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綜合經濟帶。按照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到201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浦東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區,使上海崛起成為又一個國際經濟中心城市。上海耕地面積33.27萬公頃;郊區土壤、水利、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農副產品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農業現代化水平高。郊區縣正加快副食品基地的建設,全市蔬菜、鮮牛奶、淡水魚基本自給,並且建立了珍珠、香菇、蘑菇、水貂、長毛兔等農副產品、畜產品出口基地。郊縣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行業有機械製造、建材製品、紡織、電氣機械、化工、塑料製品等,初步形成以輕紡、服裝、絲綢綉衣、紡織用品、針織品、手工藝品、家用電器為主體的綜合性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上海是綜合性的工業基地。在老市區內星羅棋布的上千家工廠與逐步興起的上海石油化工總廠、上海寶山鋼鐵總廠、閔行機電工業區、安亭汽車城、吳涇化學工業區、漕河涇微電子工業區等衛星城鎮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具有一定科學技術水平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輕紡工業品種多、規格全、質量高。鋼鐵工業能生產多種規格的鋼材,鋼與鋼材產量均居全國第二,為中國製造洲際導彈、通信衛星等尖端產品作出了貢獻。化學工業形成了綜合加工原油、煤焦的體系,成為生產各種合成纖維、工程塑料等化工原料的重要基地。可以自行設計與製造大型精密機床、轎車和一些重型機械,產品有100多個大類。造船工業生產能力約佔全國一半 ,江南造船廠能生產各種運輸船舶、遠洋科學考察船及軍用艦艇,萬噸級船舶已進入國際市場,製造工藝與質量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新興工業有從事物理、核輻射加工等核電工業以及中、大規模集成電路和新型材料的研究生產體系。上海重視高新技術,僅機電產業1995年就消化引進8500多項新技術。上海主要工業產品有70%以上品種,已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國際水平。有11個企業技術中心已被國家經貿委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先後攻克520項難題。全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412家。全市國有企業中有140家試點企業,1994年底擁有國有凈資產413億元,到1995年國有資產凈增50 億元,增值為12%,經濟綜合效益由試點前的128%升至132%,比面上企業高15%。上海的證券交易、物資交易已得到較大發展。1994年國內生產總值1971.9億元。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陸海空交通樞紐。境內鐵路現有干線2條,支線10條,專用線82條,總長652.5千米,是滬杭、滬寧鐵路干線會合點。有國內航線61條
,國際和地區航線5條
。擁有碼頭泊位98個,與160多個國家與地區有貿易往來。市內交通主要是公共汽車與無軌電車,有運營線368條。高度為468米的亞洲第一高塔東方明珠電視塔1994年建成。錦江樂園一上海米車站全長16.1千米的地鐵一號線已於1995年正式通車。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分別於1991年11月和1993年10月建成通車,構成市內環線越江的兩個樞紐,1994年底,內環高架路通車,1995年,南北高架路通車,初步構成市區高架高速道路網路。是中國國際通訊出口與國內長途通訊樞紐,擁有電纜載波、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海底電纜通信等通信手段,上海郵局已同近50個國家與地區的120多個郵局有郵件直封關系。1995年11月在中國大陸率先實現電話8位撥號。全國對外通訊有1/3可通過上海衛星地面站及中日海底電纜向外傳送。

文教衛生
1991年上海有各類專業演出團體42個,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12個公共圖書館50個,影劇場171個。有文化事業機構1498個,擁有4家電影(譯)製片廠並設有電影樂團以及電影技術廠、研究所和資料館;廣播電台分別用普通話、上海話、閩南話與英語播音。上海現有市級自然科學學會、協會、研究會140個。科研力量雄厚,在規范場數學結構、樣條函數計算理論、桁梁扭轉理論、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關系,針刺鎮痛機理基礎研究方面,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51所高等院校。全市已初步形成一個科目較齊全、布局較合理的城鄉三級醫療網和婦幼保健網。在治療大面積燒傷、斷指再植、針刺麻醉、顯微外科、器官移植、心血管外科技術方面居世界先進水平。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人口基金組織開展了多邊的醫療衛生合作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在滬建立了16個合作中心。
名勝古跡
上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紀念地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宋慶齡墓、魯迅墓與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等;風景名勝有龍華塔與龍華寺、玉佛寺、豫園、文廟、嘉定孔廟、古漪園、松江方塔、上海動物園。

2、求去長興江南造船廠的路線~~(本人寶山大場這)

樓上什麼回答啊……上課呢……
自駕車:大場,上外環,過外環隧道,到浦東五洲大道這里轉崇明隧道,出來後就是長興了,看著路牌一直開就到了。
乘船:到吳淞碼頭,買到長興的船票,下船自己想辦法。
公交:應該有到長興的,俺不知道……
飛機:木有的吧……
高鐵:……

3、上海提籃橋附近有沒有藝術方面的培訓機構?

上海樂器協會培訓部

上海樂器協會是經市民政部門批準的一級法人社團,樂器協會下設調律師俱樂部、藝術培訓等眾多藝術機構。其中藝術培訓中心以誠信辦教育、公益辦教育為方針,通過發覺學員的藝術潛能、提高學員欣賞音樂的興趣。

中心擁有專業化的教師團隊、利用豐富的教學經驗為所有藝術愛好者提供音樂、舞蹈、書畫等藝術培訓,並針對幼小學員特別推出藝術語言、看圖說話、數學思維等多門藝術文化課程。

我們始終以培養優秀人才為己任,認真辦學,為每一位在中心學習的學員提供良好的藝術氛圍,並通過我們中心特有的行業資源,定期舉行優秀學員匯報演出、公益表演等方式,提升學員的整體素養和能力。

我們相信,我們的付出一定能給每個學員帶來幫助和快樂。

辦學宗旨:
為了普及和提高全民的文化藝術素質,配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滿足社會各個階層人士的精神生活追求。

辦學特點:
A 運用上音的教學管理模式及教學經驗開展工作
●學校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教學模式和課程均較先進,學校各專業班參加全市的音樂考級合格率均達95%以上。
●專業班任課教師認真,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授課,並提供學生上台演奏和觀摩機會,培養學生的舞台實踐經驗,鍛煉學生的自信,並推薦優秀的學生參加本校的藝術團,提供國內外演出比賽的機會。

B 發展優勢 舉辦特色班
● 定期請上音及上音附中專業老師來做欣賞講座
●定期介紹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出
●開設各種樂器陪練班
●基本樂理班
●成人合唱樂團
●少兒藝術團
●成人舞蹈素質提高班
●季度學生學習成果匯報演奏會
音樂班
●學習樂器對兒童而言不但多了一項興趣,多了一個朋友,且對兒童腦部的發育有極大的好處,可以使兒童左右腦協調發展,在同類孩子中更顯聰明,並且學習樂器是以動手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這樣又大大加強了孩子的動手能力。
●學習樂器對於成人而言,不但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還可以保健身體,讓您健康快樂的生活。

開設班級
鋼琴班 二胡班 小提琴班 古箏班 管樂班 竹笛班 吉他班 聲樂班 打擊樂班等

舞蹈班
● 少兒舞蹈訓練,對孩子增進身心健康,培養端正體態,塑造美的體型,陶冶美的情操,豐富學習生活,開發智力等,均會產生明顯效果,使孩子有一個發展藝術才華的機會。
● 成人舞蹈訓練,讓您感受舞蹈的美麗,舞蹈可以讓您擁有非凡的氣質,舞蹈讓你在群體中出類拔萃,健康終伴隨您左右沒讓您每天充滿活力與自信。
開設班級:
拉丁舞班 民族舞班 街舞班 瑜伽班等

美術類
● 美術能培養孩子與眾不同的氣質和審美能力,拓展孩子思維方式,增強自信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 書法班可以迅速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終生受益,繼續弘揚我國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培養學生對書法藝術的興趣和愛好。
開設班級
素描班 兒童畫班 國畫班 藝考班 軟筆班 硬筆班等

幼小銜接
這個階段是孩子一生中學習的第一個關鍵期,目前,小學面試的四大內容為:
●數學思維 佔50% 主要考察孩子的基本素質;
●英 語 佔20% 主要考察孩子的語感,熟練跟讀能力;
●語文表達 佔20% 主要考察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力等;
●行為習慣 佔10% 主要考察孩子的文明禮貌、口齒清晰及是否善於表達;
為了讓孩子從容應對擇校面試,快樂、自信地迎接小學的學習生活,因此特設幼小銜接班,對以上四項能力進行指導培訓和提高。
開設課程:語文表達、趣味英語、數學思維、模仿表演等。
基礎課程:看圖說話、拼音識字、思維訓練、綜合訓練等。

地址:上海虹口區東大名路1088號 提籃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電話:021-60489959

4、上海 詳細資料

上海市

中國第一大城市。簡稱滬,又稱申。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的中心,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倚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面積6340.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2057.01平方千米。包括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

人口、民族

1994年人口1356萬。漢族為主,市區散居著39個少數民族以及少數未識別的民族,約有5.3 萬人,佔全市人口的0.4%。其中回族最多,其次為滿族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上海均有悠久的歷史。至1987年,上海共計有68座宗教活動場所,9個市級宗教組織,全市計有天主教徒10萬人,基督教徒約5萬人,佛、道教每逢宗教節日活動期間,各有約3萬多人次與2000多人次進香,參加開齋節與宰牲節的穆斯林有4000多人。上海市宗教界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活動,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批宗教代表團。其中有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倫西博士、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圖圖等。上海宗教界人士也多次出訪,同各地的宗教界人士建立了廣泛而密切的聯系。

建制沿革 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已在這塊土地上休養生息。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的封邑在現上海一帶,故上海別稱申。4~5世紀時,松江(現代蘇州河)下游一帶稱扈瀆,此為上海簡稱滬的由來。唐時屬華亭縣。宋始設上海鎮,南宋咸淳年間,上海已是貿易港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從華亭縣劃出東北五鄉建立上海縣 ,縣治設於上海鎮上。1553年,為了抗倭,上海築起城牆,成了方圓4.5千米的城區,城市發展步伐加快,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手工業中心。清代辟為商埠,成為貿易大港。自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租界成了各國殖民主義勢力在中國滲透擴張的政治據點及其經濟侵略與經濟掠奪的大本營。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宮慕久公布《地皮章程》,規定英國居留地的范圍與租地辦法;1849年4月6日法國取得上海居留地;1857年7月11日成立工部局,並在租地人大會上擅自修改《地皮章程》,英法美還開始僱傭武裝巡捕。1863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並;1899年英、美公共租界擴充地界,並改名為國際公共租界。1927年北伐軍佔領上海,7月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成立上海特別市市政府;1930年,上海特別市政府改組為上海市政府;1933年,把數百年治於上海舊縣城裡的上海縣,遷治於北橋鎮;1942年英美政府決定放棄租界(當時租界仍被日軍佔領),翌年1月簽字。1949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為直轄市,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浦20市區,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楊思、洋涇、高橋、真如10郊區,共轄30區。1952年分洋涇區為東昌、洋涇2區;江灣、新市2區合並為江灣區;1956年,廢老閘區入黃浦區,北四川路區入虹口區,北站區入閘北區,常熟區入徐匯區,靜安區的東部入新成區,西部入長寧區,嵩山區北部入邑廟區,南部入盧灣區,郊區中高橋、洋涇、楊思3區合並為東郊區,吳淞、江灣、大場3區合並為北郊區,真如、新涇、龍華3區合並為西郊區,廢水上區。1958年1月,以江蘇松江專區的上海、寶山、嘉定3縣改屬上海市,11月,蘇州專區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與南通專區的崇明縣歸入上海市;1961年浙江舟山縣(現舟山市)嵊泗人民公社劃入上海市,1962年復歸浙江省。1988年撤消寶山縣與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設立新的閔行區;撤消川沙縣設浦東新區;撤消嘉定縣設嘉定區。

自然資源和物產 上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5.7℃,1月均溫2~3.5℃,7月均溫27~28℃;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23.7毫米;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7月到9月時常受台風侵襲與影響。主要河流有黃浦江、蘇州河與長江。黃浦江源出太湖東南的澱山湖,流至吳淞經長江口入海,全長80千米,流域面積約2.38萬平方千米。蘇州河(又名吳淞江)源出蘇州附近的太湖,全長120千米,水道比黃浦江淺狹,航寬約50米,最狹處僅30米,在溝通上海與內地聯繫上起很大作用。工藝土特產品有金漆鑲嵌、牙雕、木雕、紅木雕刻、玉雕、金銀首飾、玩具、絹花、塑料花、地毯、絨綉、檀香扇、上海土布、南橋腐乳、解放西瓜、龍華水蜜桃、水蜜梨、撒花紅蟠桃、蜜餞、鹽水火腿、熏火腿、豬腸衣、浦東雞、香粳稻、楊行黃瓜、嘉定大白蒜、張江腰菱等。

經濟 1949年前,上海是中國金融、貿易和輕紡工業的中心,是中國民族資本最集中的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上海經濟迅速發展。198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建立上海經濟區,當時的范圍包括長江三角洲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10個市;1984年底擴大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1市4省;1986年8月福建省加入上海經濟區。區域內江、河、湖、海相連,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工商業發展歷史悠久,商品經濟發達,又是全國農業經濟發達地區,重要的農業商品基地。再加上該區科學技術先進,文教事業發達,智力資源豐富,信息靈通,形成了一個具有綜合優勢的經濟區域。1992年,中央又批准建立浦東經濟特區,上海市積極引進外資,加速浦東新區開發,並依託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條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綜合經濟帶。按照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到201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浦東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區,使上海崛起成為又一個國際經濟中心城市。上海耕地面積33.27萬公頃;郊區土壤、水利、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農副產品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農業現代化水平高。郊區縣正加快副食品基地的建設,全市蔬菜、鮮牛奶、淡水魚基本自給,並且建立了珍珠、香菇、蘑菇、水貂、長毛兔等農副產品、畜產品出口基地。郊縣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行業有機械製造、建材製品、紡織、電氣機械、化工、塑料製品等,初步形成以輕紡、服裝、絲綢綉衣、紡織用品、針織品、手工藝品、家用電器為主體的綜合性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上海是綜合性的工業基地。在老市區內星羅棋布的上千家工廠與逐步興起的上海石油化工總廠、上海寶山鋼鐵總廠、閔行機電工業區、安亭汽車城、吳涇化學工業區、漕河涇微電子工業區等衛星城鎮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具有一定科學技術水平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輕紡工業品種多、規格全、質量高。鋼鐵工業能生產多種規格的鋼材,鋼與鋼材產量均居全國第二,為中國製造洲際導彈、通信衛星等尖端產品作出了貢獻。化學工業形成了綜合加工原油、煤焦的體系,成為生產各種合成纖維、工程塑料等化工原料的重要基地。可以自行設計與製造大型精密機床、轎車和一些重型機械,產品有100多個大類。造船工業生產能力約佔全國一半 ,江南造船廠能生產各種運輸船舶、遠洋科學考察船及軍用艦艇,萬噸級船舶已進入國際市場,製造工藝與質量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新興工業有從事物理、核輻射加工等核電工業以及中、大規模集成電路和新型材料的研究生產體系。上海重視高新技術,僅機電產業1995年就消化引進8500多項新技術。上海主要工業產品有70%以上品種,已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國際水平。有11個企業技術中心已被國家經貿委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先後攻克520項難題。全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412家。全市國有企業中有140家試點企業,1994年底擁有國有凈資產413億元,到1995年國有資產凈增50 億元,增值為12%,經濟綜合效益由試點前的128%升至132%,比面上企業高15%。上海的證券交易、物資交易已得到較大發展。1994年國內生產總值1971.9億元。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陸海空交通樞紐。境內鐵路現有干線2條,支線10條,專用線82條,總長652.5千米,是滬杭、滬寧鐵路干線會合點。有國內航線61條
,國際和地區航線5條
。擁有碼頭泊位98個,與160多個國家與地區有貿易往來。市內交通主要是公共汽車與無軌電車,有運營線368條。高度為468米的亞洲第一高塔東方明珠電視塔1994年建成。錦江樂園一上海米車站全長16.1千米的地鐵一號線已於1995年正式通車。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分別於1991年11月和1993年10月建成通車,構成市內環線越江的兩個樞紐,1994年底,內環高架路通車,1995年,南北高架路通車,初步構成市區高架高速道路網路。是中國國際通訊出口與國內長途通訊樞紐,擁有電纜載波、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海底電纜通信等通信手段,上海郵局已同近50個國家與地區的120多個郵局有郵件直封關系。1995年11月在中國大陸率先實現電話8位撥號。全國對外通訊有1/3可通過上海衛星地面站及中日海底電纜向外傳送。

文教衛生
1991年上海有各類專業演出團體42個,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12個公共圖書館50個,影劇場171個。有文化事業機構1498個,擁有4家電影(譯)製片廠並設有電影樂團以及電影技術廠、研究所和資料館;廣播電台分別用普通話、上海話、閩南話與英語播音。上海現有市級自然科學學會、協會、研究會140個。科研力量雄厚,在規范場數學結構、樣條函數計算理論、桁梁扭轉理論、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關系,針刺鎮痛機理基礎研究方面,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51所高等院校。全市已初步形成一個科目較齊全、布局較合理的城鄉三級醫療網和婦幼保健網。在治療大面積燒傷、斷指再植、針刺麻醉、顯微外科、器官移植、心血管外科技術方面居世界先進水平。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人口基金組織開展了多邊的醫療衛生合作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在滬建立了16個合作中心。
名勝古跡
上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紀念地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宋慶齡墓、魯迅墓與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等;風景名勝有龍華塔與龍華寺、玉佛寺、豫園、文廟、嘉定孔廟、古漪園、松江方塔、上海動物園。

5、虹口區辦健康證在那個地方?

你去過確定說搬了嗎?好象沒有吧我前幾天才走過的.

6、上海的歷史

上海市

中國第一大城市。簡稱滬,又稱申。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的中心,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前緣,東瀕東海、北界長江,南倚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面積6340.5平方千米,其中市區2057.01平方千米。包括崇明島、長興島、橫沙島3個島嶼。

人口、民族

1994年人口1356萬。漢族為主,市區散居著39個少數民族以及少數未識別的民族,約有5.3 萬人,佔全市人口的0.4%。其中回族最多,其次為滿族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上海均有悠久的歷史。至1987年,上海共計有68座宗教活動場所,9個市級宗教組織,全市計有天主教徒10萬人,基督教徒約5萬人,佛、道教每逢宗教節日活動期間,各有約3萬多人次與2000多人次進香,參加開齋節與宰牲節的穆斯林有4000多人。上海市宗教界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活動,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幾百批宗教代表團。其中有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倫西博士、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圖圖等。上海宗教界人士也多次出訪,同各地的宗教界人士建立了廣泛而密切的聯系。

建制沿革 五、六千年前,先民們已在這塊土地上休養生息。戰國時期,楚國春申君的封邑在現上海一帶,故上海別稱申。4~5世紀時,松江(現代蘇州河)下游一帶稱扈瀆,此為上海簡稱滬的由來。唐時屬華亭縣。宋始設上海鎮,南宋咸淳年間,上海已是貿易港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從華亭縣劃出東北五鄉建立上海縣 ,縣治設於上海鎮上。1553年,為了抗倭,上海築起城牆,成了方圓4.5千米的城區,城市發展步伐加快,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手工業中心。清代辟為商埠,成為貿易大港。自1843年上海開埠,上海租界成了各國殖民主義勢力在中國滲透擴張的政治據點及其經濟侵略與經濟掠奪的大本營。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宮慕久公布《地皮章程》,規定英國居留地的范圍與租地辦法;1849年4月6日法國取得上海居留地;1857年7月11日成立工部局,並在租地人大會上擅自修改《地皮章程》,英法美還開始僱傭武裝巡捕。1863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並;1899年英、美公共租界擴充地界,並改名為國際公共租界。1927年北伐軍佔領上海,7月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成立上海特別市市政府;1930年,上海特別市政府改組為上海市政府;1933年,把數百年治於上海舊縣城裡的上海縣,遷治於北橋鎮;1942年英美政府決定放棄租界(當時租界仍被日軍佔領),翌年1月簽字。1949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為直轄市,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浦20市區,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楊思、洋涇、高橋、真如10郊區,共轄30區。1952年分洋涇區為東昌、洋涇2區;江灣、新市2區合並為江灣區;1956年,廢老閘區入黃浦區,北四川路區入虹口區,北站區入閘北區,常熟區入徐匯區,靜安區的東部入新成區,西部入長寧區,嵩山區北部入邑廟區,南部入盧灣區,郊區中高橋、洋涇、楊思3區合並為東郊區,吳淞、江灣、大場3區合並為北郊區,真如、新涇、龍華3區合並為西郊區,廢水上區。1958年1月,以江蘇松江專區的上海、寶山、嘉定3縣改屬上海市,11月,蘇州專區的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6縣與南通專區的崇明縣歸入上海市;1961年浙江舟山縣(現舟山市)嵊泗人民公社劃入上海市,1962年復歸浙江省。1988年撤消寶山縣與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消上海縣和閔行區,設立新的閔行區;撤消川沙縣設浦東新區;撤消嘉定縣設嘉定區。

自然資源和物產 上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5.7℃,1月均溫2~3.5℃,7月均溫27~28℃;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23.7毫米;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梅雨季節,7月到9月時常受台風侵襲與影響。主要河流有黃浦江、蘇州河與長江。黃浦江源出太湖東南的澱山湖,流至吳淞經長江口入海,全長80千米,流域面積約2.38萬平方千米。蘇州河(又名吳淞江)源出蘇州附近的太湖,全長120千米,水道比黃浦江淺狹,航寬約50米,最狹處僅30米,在溝通上海與內地聯繫上起很大作用。工藝土特產品有金漆鑲嵌、牙雕、木雕、紅木雕刻、玉雕、金銀首飾、玩具、絹花、塑料花、地毯、絨綉、檀香扇、上海土布、南橋腐乳、解放西瓜、龍華水蜜桃、水蜜梨、撒花紅蟠桃、蜜餞、鹽水火腿、熏火腿、豬腸衣、浦東雞、香粳稻、楊行黃瓜、嘉定大白蒜、張江腰菱等。

經濟 1949年前,上海是中國金融、貿易和輕紡工業的中心,是中國民族資本最集中的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上海經濟迅速發展。198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決定建立上海經濟區,當時的范圍包括長江三角洲的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10個市;1984年底擴大為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1市4省;1986年8月福建省加入上海經濟區。區域內江、河、湖、海相連,鐵路、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工商業發展歷史悠久,商品經濟發達,又是全國農業經濟發達地區,重要的農業商品基地。再加上該區科學技術先進,文教事業發達,智力資源豐富,信息靈通,形成了一個具有綜合優勢的經濟區域。1992年,中央又批准建立浦東經濟特區,上海市積極引進外資,加速浦東新區開發,並依託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條橫貫東西、連接南北的綜合經濟帶。按照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到201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浦東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區,使上海崛起成為又一個國際經濟中心城市。上海耕地面積33.27萬公頃;郊區土壤、水利、氣候等自然條件優越,農副產品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農業現代化水平高。郊區縣正加快副食品基地的建設,全市蔬菜、鮮牛奶、淡水魚基本自給,並且建立了珍珠、香菇、蘑菇、水貂、長毛兔等農副產品、畜產品出口基地。郊縣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行業有機械製造、建材製品、紡織、電氣機械、化工、塑料製品等,初步形成以輕紡、服裝、絲綢綉衣、紡織用品、針織品、手工藝品、家用電器為主體的綜合性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 。上海是綜合性的工業基地。在老市區內星羅棋布的上千家工廠與逐步興起的上海石油化工總廠、上海寶山鋼鐵總廠、閔行機電工業區、安亭汽車城、吳涇化學工業區、漕河涇微電子工業區等衛星城鎮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大中小型企業相結合、具有一定科學技術水平的綜合性工業基地。輕紡工業品種多、規格全、質量高。鋼鐵工業能生產多種規格的鋼材,鋼與鋼材產量均居全國第二,為中國製造洲際導彈、通信衛星等尖端產品作出了貢獻。化學工業形成了綜合加工原油、煤焦的體系,成為生產各種合成纖維、工程塑料等化工原料的重要基地。可以自行設計與製造大型精密機床、轎車和一些重型機械,產品有100多個大類。造船工業生產能力約佔全國一半 ,江南造船廠能生產各種運輸船舶、遠洋科學考察船及軍用艦艇,萬噸級船舶已進入國際市場,製造工藝與質量均達國際先進水平。

新興工業有從事物理、核輻射加工等核電工業以及中、大規模集成電路和新型材料的研究生產體系。上海重視高新技術,僅機電產業1995年就消化引進8500多項新技術。上海主要工業產品有70%以上品種,已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國際水平。有11個企業技術中心已被國家經貿委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先後攻克520項難題。全市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412家。全市國有企業中有140家試點企業,1994年底擁有國有凈資產413億元,到1995年國有資產凈增50 億元,增值為12%,經濟綜合效益由試點前的128%升至132%,比面上企業高15%。上海的證券交易、物資交易已得到較大發展。1994年國內生產總值1971.9億元。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陸海空交通樞紐。境內鐵路現有干線2條,支線10條,專用線82條,總長652.5千米,是滬杭、滬寧鐵路干線會合點。有國內航線61條
,國際和地區航線5條
。擁有碼頭泊位98個,與160多個國家與地區有貿易往來。市內交通主要是公共汽車與無軌電車,有運營線368條。高度為468米的亞洲第一高塔東方明珠電視塔1994年建成。錦江樂園一上海米車站全長16.1千米的地鐵一號線已於1995年正式通車。南浦大橋和楊浦大橋分別於1991年11月和1993年10月建成通車,構成市內環線越江的兩個樞紐,1994年底,內環高架路通車,1995年,南北高架路通車,初步構成市區高架高速道路網路。是中國國際通訊出口與國內長途通訊樞紐,擁有電纜載波、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海底電纜通信等通信手段,上海郵局已同近50個國家與地區的120多個郵局有郵件直封關系。1995年11月在中國大陸率先實現電話8位撥號。全國對外通訊有1/3可通過上海衛星地面站及中日海底電纜向外傳送。

文教衛生
1991年上海有各類專業演出團體42個,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12個公共圖書館50個,影劇場171個。有文化事業機構1498個,擁有4家電影(譯)製片廠並設有電影樂團以及電影技術廠、研究所和資料館;廣播電台分別用普通話、上海話、閩南話與英語播音。上海現有市級自然科學學會、協會、研究會140個。科研力量雄厚,在規范場數學結構、樣條函數計算理論、桁梁扭轉理論、細胞核與細胞質相互關系,針刺鎮痛機理基礎研究方面,均居世界先進水平。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51所高等院校。全市已初步形成一個科目較齊全、布局較合理的城鄉三級醫療網和婦幼保健網。在治療大面積燒傷、斷指再植、針刺麻醉、顯微外科、器官移植、心血管外科技術方面居世界先進水平。與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人口基金組織開展了多邊的醫療衛生合作關系;世界衛生組織在滬建立了16個合作中心。
名勝古跡
上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紀念地有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宋慶齡墓、魯迅墓與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等;風景名勝有龍華塔與龍華寺、玉佛寺、豫園、文廟、嘉定孔廟、古漪園、松江方塔、上海動物園。

7、天津會成為第二個上海嗎?TEDA會變成第二個浦東嗎?

我也覺得不可能,作為國家直轄市天津的地位挺尷尬的,不過我很喜歡天津

8、包頭路到楊浦區婦嬰保健院怎麼走

1. 乘841路(楊樹浦路-工農新村),至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2.34公里 發送簡訊 »
2. 步行至殷行路包頭路,乘813路(楊浦大橋-寶山),至楊浦大橋下車,乘853路(楊浦大橋-涼城新村),至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1.1公里 發送簡訊 »
3. 步行至工農新村,乘61路(天潼路-工農新村),至嫩江路下車,步行至包頭路嫩江路,乘28路(包頭路嫩江路-楊樹浦路惠民路(提籃橋)),至楊樹浦路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2.57公里 發送簡訊 »
4. 步行至殷行路包頭路,乘124路(黎平路-世界路),至平涼路下車,步行至軍工路平涼路,乘135路(老西門-國順東路翔殷路),至楊樹浦路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1.44公里

9、查路線,,怎麼走楊浦區包頭路到楊浦區婦幼保健院

1. 乘841路(楊樹浦路-工農新村),至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2.34公里 發送簡訊 »
2. 步行至殷行路包頭路,乘813路(楊浦大橋-寶山),至楊浦大橋下車,乘853路(楊浦大橋-涼城新村),至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1.1公里 發送簡訊 »
3. 步行至工農新村,乘61路(天潼路-工農新村),至嫩江路下車,步行至包頭路嫩江路,乘28路(包頭路嫩江路-楊樹浦路惠民路(提籃橋)),至楊樹浦路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2.57公里 發送簡訊 »
4. 步行至殷行路包頭路,乘124路(黎平路-世界路),至平涼路下車,步行至軍工路平涼路,乘135路(老西門-國順東路翔殷路),至楊樹浦路江浦路下車,步行至楊浦婦幼保健院
距離:11.44公里

與提籃橋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