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保健室宣傳欄

保健室宣傳欄

發布時間:2020-06-20 10:06:17

1、衛生保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什麼作用

一、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構築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新格局,必須把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社區,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不斷豐富城市社區建設內涵。
二、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須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要與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緊密結合,並充分利用中醫和西醫衛生資源。
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的綜合性基層衛生服務機構。
四、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地市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以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設置,服務人口約3-5萬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以方便覆蓋的區域,以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補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擇優鼓勵現有基層醫療機構經過結構和功能雙重改造成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床位、基本設備、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衛生人力應按適宜比例配置。
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要堅持社區參與的原則。
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立、運行應引入競爭機制。
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命名原則是:區名+所在街道名+識別名(可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命名原則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區名+社區衛生服務站。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五)提供急救服務。
(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
(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
(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十一)提供康復服務。
(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
(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
(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
(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一)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二)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居民需求、社區資源等可設置適宜種類與數量的床位。
(三) 具備開展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工作的基本設備以及必要的通訊、信息、交通設備,具體內容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四) 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的配備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科室設置
設有開展全科診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和信息資料管理等工作的專門場所。
四、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合格、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五、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其中包括:
(一) 各類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行為准則。
(二) 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三) 各類人員培訓、管理、考核與獎懲制度。
(四) 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各項技術服務工作規范。
(五) 家庭衛生保健服務技術操作常規。
(六)服務差錯及事故防範制度。
(七)會診及雙向轉診制度。
(八)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九)財務、葯品、設備管理制度。
(十)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管理與考核評價制度。
(十二)社會民主監督制度。
(十三)其它有關制度。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實施健康促進。
(二)開展免疫接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務。
(五)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六)提供雙向轉診服務。
(七)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八)提供康復服務。
(九)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工作。
(十)提供計劃生育咨詢、宣傳服務。
(十一)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連續性健康管理服務。
(十二)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60平方米,至少設診斷室、治療室與預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傳欄等設施,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三、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學培訓、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管理制度
參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2、開設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條件有哪些?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原則 

一、大力推進城市社區建設,改善社區居民的衛生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構築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城市衛生服務體系新格局,必須把城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社區,積極發展社區衛生服務,不斷豐富城市社區建設內涵。 

二、社區衛生服務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須納入社區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要與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緊密結合,並充分利用中醫和西醫衛生資源。 

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是為社區居民提供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服務的綜合性基層衛生服務機構。 

四、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由地市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批。 

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般以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設置,服務人口約3-5萬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難以方便覆蓋的區域,以社區衛生服務站作為補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避免重復建設,擇優鼓勵現有基層醫療機構經過結構和功能雙重改造成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六、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用房、床位、基本設備、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的功能、居民需求配置;衛生人力應按適宜比例配置。 

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設要堅持社區參與的原則。 

八、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設立、運行應引入競爭機制。 

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命名原則是:區名+所在街道名+識別名(可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命名原則是:所在街道名+所在居民小區名+社區衛生服務站。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五)提供急救服務。 

(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 

(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 

(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十一)提供康復服務。 

(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 

(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 

(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 

(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一)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400平方米,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二) 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居民需求、社區資源等可設置適宜種類與數量的床位。 

(三) 具備開展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工作的基本設備以及必要的通訊、信息、交通設備,具體內容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四) 常用葯品和急救葯品的配備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及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科室設置 

設有開展全科診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免疫接種、婦幼保健和信息資料管理等工作的專門場所。 

四、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合格、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五、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其中包括: 

(一) 各類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與行為准則。 

(二) 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 

(三) 各類人員培訓、管理、考核與獎懲制度。 

(四) 社區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和醫療、康復等各項技術服務工作規范。 

(五) 家庭衛生保健服務技術操作常規。 

(六)服務差錯及事故防範制度。 

(七)會診及雙向轉診制度。 

(八)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 

(九)財務、葯品、設備管理制度。 

(十)檔案、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十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管理與考核評價制度。 

(十二)社會民主監督制度。 

(十三)其它有關制度。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指導標准 

一、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實施健康促進。 

(二)開展免疫接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務。 

(五)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六)提供雙向轉診服務。 

(七)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八)提供康復服務。 

(九)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工作。 

(十)提供計劃生育咨詢、宣傳服務。 

(十一)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連續性健康管理服務。 

(十二)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二、基本設施 

業務用房使用面積不應少於60平方米,至少設診斷室、治療室與預防保健室,有健康教育宣傳欄等設施,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及體現無障礙設計要求。 

三、人員配備 

(一)從事社區衛生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具備法定執業資格。 

(二)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適宜類別、層次和數量的衛生技術人員。轄區人口每萬人至少配備2名全科醫師。在全科醫師資格認可制度尚未普遍實施的情況下,暫由經過全科醫學培訓、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臨床執業醫師承擔。醫護人員在上崗前須接受全科醫學及社區護理等知識培訓。 

(三)待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標准後,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管理制度 

參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指導標准》。

3、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

辦公區2012年  第二期

冬春季節抗擊流腦

流腦有明顯的季節性,以冬春季高發。11-12月份,流腦的發病率開始上升,次年2-4月達到高峰,5月開始下降,7-10月處於最低冰平。這主要是由於冬春季節人們接觸密切,氣候寒冷、乾燥,呼吸道的抵抗力減弱而易發病。 

    流腦的發病年齡以1-5歲兒童為主,主要症狀為:前期頗像感冒,低熱、咽痛,隨後體溫升高、畏寒、頭痛、嘔吐、皮膚黏膜出現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病情嚴重時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噴射狀嘔吐、怕光、狂躁、頸後疼痛、頸項強直等症狀。如不及時搶救,可在24小時內死亡,嬰幼兒病情更為凶險。

    流腦是經呼吸道空氣飛沫傳播的傳染性疾病,因病原菌在體外生存力極弱,故通過日常用品間接接觸染病的機會極少。腦膜炎雙球菌一般寄生在病人或健康帶菌者的鼻、咽部黏膜內,咳嗽、說話、打噴嚏時,噴射出大量帶菌的飛沫,污染空氣,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機體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腦膜炎雙球菌就會由呼吸道進入血液,後到達顱內,引起腦膜發生炎症性改變,出現一系列臨床症狀。與患者同一房間,或直接接觸過患者口腔分泌物(比如接吻)的人群,屬於易感染的高危群體。

    防止流腦傳播要做到:1、控制傳染源。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隔離期應到臨床症狀消失後三天,但不應少於發病後七天。2、切斷傳播途徑。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勤曬衣被,流行時期盡量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加強體育鍛煉。 

    預防流腦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種流腦疫苗。家長要有防病意識,在流腦流行季節,最好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居室要早晚通風,勤曬衣被,定期消毒兒童玩具。孩子飯前便後要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進餐時可吃上幾瓣生大蒜,同時堅持運動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如出現頭疼、發燒並出現皮膚淤斑等症狀,要引起警惕,立即到正規醫院就醫。如果尚未接種疫苗,而身邊已經發現了流腦病人,可以口服磺胺嘧啶或復方新諾明等葯物來預防。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辦公室

2012-3-6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

住宿區2012年  第二期

如何消除亞健康

亞健康是一種健康的透支狀態,表現為:身體存在種種不適,但無器質病變,是患病的前兆。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亞健康狀態人群普遍存在,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據WHO統計,約有60%的人程度不同的生活在亞健康狀態中,城市越大、經濟越發達,亞健康狀態的人數越多。中國預防醫學會副會長黃永昌教授透露,中國亞健康人口比例已經達到70%。了解有關健康知識有助於加強亞健康人群對疾病的預防、轉歸和康復,但心態更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影響人們的健康水平有四大因素,其中醫療條件佔8%,父母遺傳基因佔15%,環境因素佔17%,個人生活方式佔60%。從很大程度上說,健康來自於合理運動、心理健康等良好的生活方式。而提高健康意識、樹立良好的生活態度、有助於改善生活方式。 

    1.超過35歲者,無高血壓史者也應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及早發現並控制高血壓,可降低甚至避免各種並發症的發生。更重要的是,引導人們在關注自己血壓的時候,主動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態,管理自己的健康,能使亞健康狀況轉為健康。

    2.參加有規律的、適量的體育鍛煉。預防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強身健體。鍛煉既要符合人的生理特徵,達到一定的頻度和強度,又要因地制宜地開展。如,很多社區安裝有免費的健身器材,為退休老人提供了良好的鍛煉機會。上班族可採用工間操等運動形式,既鍛煉了身體,也有助於放鬆、減輕工作壓力。

    3.保持健康的心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健康有以下三個標准:足夠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實際,保持人際關系良好。只有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建立起積極的價值觀,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擁有健康的人生。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辦公室

2012-3-6 

炎陵縣人民醫院健康教育宣傳欄

急診科2012年  第二期

春季健康教育知識

     春天來了,天暖、花開、葉綠、景美,人們的心情也自然格外的舒暢。但傳染病專家近日提醒,春季冷暖空氣交匯頻繁,天氣多變忽冷忽熱,適宜多種病原微生物孳生繁殖,呼吸道的抵抗力降低,若不注意健康保養,很容易患上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因此,同學們要增強自我防範意識,既不要盲目恐慌,又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採取積極預防、綜合控制的措施,御病原於身體之外。  

1、要注意適度開窗換氣。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的相對恆定。早晨要注意開窗換氣,吐故納新,經常保持室內衛生清潔、空氣新鮮。  

2、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春天的天氣乍冷乍熱,變化多端。同時,人體抵抗力也處於低下的狀態。因此,一定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的發生。  

3、要經常參加戶外活動。春天是同學們進行戶外活動的最佳季節,要抓住春光明媚的大好時機,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戶外活動。  

4、要保持日常生活規律。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處事不要過激,應做到心胸開闊,心平氣和,情緒樂觀,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5、要避免多去公共場所。公共場所人多嘈雜,空氣污濁,是傳染病流行的重要場所。患有呼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人,要自覺不到公共場所去,以免傳染給他人。  

6、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飯前便後、外出歸來要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睛、鼻腔兩次以上,保征眼和鼻的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手絹捂住口鼻,不要隨地吐痰。  

7、要經常翻曬衣服被褥。衣服被褥潮濕之後容易孳生病菌。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有效地殺滅病菌。因此,要勤洗勤曬衣服被褥,不留衛生死角。 

炎陵縣人民醫院急診科宣

2012-3-6

4、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內容有哪些

根據《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規定,

第十五條 托幼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開展衛生保健工作。

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包括以下內容:

(一)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為兒童提供合理的營養膳食,科學制訂食譜,保證膳食平衡。

(三)制訂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並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

(四)建立健康檢查制度,開展兒童定期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康檔案。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常見病的預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內外環境及個人衛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六)協助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在兒童入托時應當查驗其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

(七)加強日常保育護理工作,對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

(八)建立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衛生安全防護工作,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九)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十)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有目的有計劃的對保育員進行培訓。我園認真貫徹保教並重的原則,隨著辦園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保育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園除了定期進行保育員技能考核外,每學期的衛生保健工作計劃都制定培訓內容,有理論學習、事例研討、技能比賽等等,優化了保育員的整體素質。 

培養健康自理自立、文明守禮的好兒童。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從小班開始,逐步培養幼兒刻苦耐勞的品質和自我服務能力。開展有關的專題活動、開展自理能力競賽活動、大帶小活動、班際交流活動等。

培養了幼兒從小愛勞動的良好品德,以及為他人服務和嚴以律己、公正待事的優良品質,而且在活動中讓幼兒學會交往、學會禮讓。把握一日活動中的良好時機,在自由活動中注重幼兒與同伴的友好合作交往能力;

重視餐前十分鍾讓幼兒講述自己的見聞,學會交流與分享;餐後散步的時候,每遇到老師與客人都主動打招呼,培養幼兒的文明、守禮的良好常規。

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的作息時間,每天保證2小時的戶外活動,充分利用陽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堅持開展赤腳運動,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4)保健室宣傳欄擴展資料:

第一條 為提高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水平,預防和減少疾病發生,保障兒童身心健康,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招收0~6歲兒童的各級各類托兒所、幼兒園(以下簡稱托幼機構)。

第三條 托幼機構應當貫徹保教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將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加強監督和指導。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檢查指導托幼機構的衛生保健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負責對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業務指導的內容包括:膳食營養、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疾病預防等。

與保健室宣傳欄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