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勐養鎮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勐養鎮轄城子村、曼納庄村、曼景坎村、曼灑浩村、跳壩河村、昆格村、大河邊村7個村,55個村民小組。 勐養鎮政府駐地城子村。
2、西雙版納勐養鎮曼掌村離萬達樂園有多遠
駕車路線:全程約9.4公里
起點:曼掌宰村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行駛5.4公里,稍向右轉
2.行駛120米,右前方轉彎
3.行駛2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么龍路
4.沿么龍路行駛390米,直行進入西景線
5.沿西景線行駛120米,直行進入么龍路
6.沿么龍路行駛2.7公里,右轉
7.行駛310米,調頭
8.行駛230米,到達終點(在道路右側)
終點:西雙版納萬達主題樂...
3、勐養鎮的社會事業
截至2014年,勐養鎮鎮區有水廠一座,日供水能力450立方米,鎮區自來水普及率100%,推進完成了勐養河河道治理建設項目;完成農田水利溝渠建設5件,人畜飲水工程建設21件,修繕水庫3座,建設「愛心水窖」100口,實現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1500畝,解決飲水安全3387人。
勐養鎮電話裝機總量為2652戶,行動電話機站覆蓋全鎮,小靈通機站覆蓋鎮區,電視人口覆蓋率達90.3%,農村電話覆蓋率100%。
勐養鎮有綜合農貿市場2個,超市2個,水果批發市場2個,村級蔬菜零售市場3個 。全鎮有變電站1座,變壓器141台,裝機容量4000千伏安,2014年擁有供電戶數4242戶,全鎮55個村小組已全部通電,通電率為100%。
2014年,勐養鎮完成了西雙版納保健品園區指揮部前期工作,引進了德懋堂、方園石斛、森林故事、野象谷服務區、曼么耐水庫綜合旅遊度假區等開發項目,野象谷服務區建設征地工作已全面啟動;象樹灣一期、二期,財富中心舊城改造、熱帶農產品交易中心、七彩國際、供銷社「二次創業」、西雙版納泛亞無公害農產品批發示範基地等項目同步建設。 截至2014年,勐養鎮鎮有中學1所(含高中),即景洪市三中,佔地56449平方米,校舍總面積10741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72萬元。中心小學1所,含13個教學點(其中有6個村完小),佔地157094平方米,校舍總面積19764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464.9萬元。初中在校生1286人,入學率100%,鞏固率100%,教師142人。小學在校學生2002人,入學率100%,鞏固率100%,教師153人。
1986年建立鎮文化站,設專職人員 3人;村級文化室24個;籃球場19個。2014年,勐養鎮現有村級業余文化隊 211個,設立了5個老年協會。社會文化市場有網吧3個,電腦200餘套,電腦培訓機構1個,音像製品出售出租店4個,書報刊店2個,復印店4個。村級文化廣場12個,建成農家書屋7個,配套圖書1.5萬冊;實現了廣播「村村響」,電視、電話「戶戶通」;廣場健身隊18支、籃球隊97支、陀螺協會1個。 昆格人自稱「忽」,相傳「忽」人在遷徙過程中,大部分人渡過瀾滄江到了泰國,少部分人為了等螃蟹煮熟而耽擱下來,傣族因此稱之為「昆格」,即「遺留的人」之意。後來,「忽」人也就稱自己為「昆格」。昆格人分布在勐養鎮昆格村的納回帕、納板、曼蚌湯等7個村民小組,共338戶,165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後,昆格人歸屬為布朗族。昆格人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昂語支,住房為干欄式,有自己的服飾,信仰原始宗教。
昆格人的傳統節日有龍列節、龍恩節。龍列節即打鐵節,時間在陽歷二月,過節時要殺牛、燒篝火、祭祖。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個支系,無論是服飾、舞蹈、歌曲、農耕、婚禮都擁有自己本民族的獨特習俗 ,因其服飾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特別是服飾腰部的綵帶層層束腰,並挑刺絢麗斑斕的精美圖案,掛滿艷麗閃亮的纓穗、銀鈴而被稱為「花腰傣」。
花腰傣人自稱為「傣雅洛」,意思是「遷徙中的落伍者」。花腰傣有語言,沒有文字。他們的文化都是靠口傳心授或傳統習俗代代流傳。他們依然保留著染齒和文身的古老習慣,從十來歲開始就染齒和紋身,以黑為美,牙齒染得越黑就越漂亮。紋身身主要是為了避邪,花腰傣認為人是有靈魂的,世上是有鬼魂的,文身可以驅鬼,也可以讓自己的靈魂回家。 象樹公園因園中有一棵高約40米的大榕樹與大象極為相象的大榕樹而得名。
4、霸氣三國燒烤修改器
南澳島吧,很近,坐車也方便。周六,日去南澳的人比較多,喜歡清靜的朋友可以避開周末。
直達南澳的公交線路有兩條:
(1)E11(南澳- 銀湖汽車站)
銀湖汽車站- 帝豪酒店①- 兒童公園- 留醫部- 羅湖體育館- 大梅沙- 小梅沙- 葵涌- 大鵬- 南澳
(2)〉833路(龍崗長途汽車站- 南澳)
龍崗長途汽車站- 同樂高速路口- 同樂家私城- 同樂市場- 同樂派出所- 同樂收費站- 寶龍工業區- 高思特工業區- 坪山市場- 坪山公園- 三和廣場- 坪山中學- 坪環工業城- 帝寶酒店- 三洋湖- 沙堂頭- 區保健中心- 石井- 太陽村- 金色村- 金色收費站- 葵涌- 葵涌加油站- 振達公司工業區- 葵涌郵局- 葵涌中學- 土洋- 大梅沙路口- 小梅沙路口- 官湖- 官湖村- 大鵬- 大鵬第三工業區- 觀音山路口- 布新村- 水頭- 水頭沙村- 南澳酒店- 南澳
要換乘到南澳的線路有三條:
(1)364路(福田交通樞紐- 大鵬汽車站),大鵬汽車站換乘967路、833路、E11路到南澳
(2)818路(龍崗區汽車總站- 大鵬汽車站),大鵬汽車站換乘967路、833路、E11路到南澳
(3)旅遊專線(福田交通樞紐- 金沙灣),到大鵬汽車站換乘967路、833路、E11路到南澳
到南澳旅遊,最不能錯過的當然是當地的民風民俗的表演了。這里民風淳樸,保留了很多民間的傳統。南澳居民多以捕魚為生,每當夜幕降臨,這里的海濱就會有漁歌唱晚的場景出現;逢年過節時還有各種漁燈會以及水上娶新娘等民俗可看。
由於遊人不多,靠近海邊的地方就像私家海灘。與別處海灘不同的是,這里沒有各種名目的游樂設施,靜靜的海水更適合一家老小或情侶們享受。海邊還有許多大大的太陽傘供遊人使用。玩累了坐下來點杯飲料,或約上好友打打海景牌是最美的享受。多走兩步就是海邊燒烤場,清朗夜空下,來一餐海鮮燒烤味道一定不錯。
南澳流行這樣一句話:「無錢買雞蛋,餐餐食海膽。」據說到南澳的人,吃海膽多過吃飯。 中國大量產海膽的地方,除了大連就是深圳的南澳了。南澳海膽鮮嫩無比,呈金黃色,肉質細滑。眼下正是吃海膽最好的季節,海膽肥美,肉多味香。當地人用最朴實的方法,把海膽的美味做到了極致,海膽蒸蛋、海膽撈飯、海膽炒飯都是不可不嘗的美味佳餚。
在南澳吃海鮮有兩個去處,一是與南澳大酒店僅隔一條馬路的水頭海鮮街,一是南澳雙擁碼頭上的海濱走廊。剛被運上岸的海鮮整整齊齊地擺放在餐廳門口,看中哪樣讓店家稱好就是了,很快美味菜餚就會被端上餐桌。但前提是,你必須付上一筆加工費,少則10元,多則18元。
最原始的海鮮狂啖法當數租一條海上交通船,到海上漁排吃海鮮,這是當地人最流行的吃法。漁排就像海上大排檔,浮在海面上。每家漁排都有幾十張桌子,新打撈的海鮮直接送到這里供人們享用,有的店家乾脆把海鮮直接用大網圍起來放到海水裡飼養,魚料就是人們吃剩的魚骨,真可謂不折不扣的「以魚養魚」。
在南澳留宿的話,當然不可錯過這里的日出美景。7時許,旭日東升,陽光透過雲彩把海灘照亮,海水在陽光的輝照之下漸漸的變紅,風起的時候盪起一片粼粼的金光,像是鋪滿了黃金。稍後,朝霞也逐漸地布滿整個天空,倒映在海面上,成就一幅人人稱奇的美景,它是畫家們苦苦追求的目標。
清晨的南澳灣靜謐安詳:大海碧綠、空氣清新、海風涼爽。南澳灣旁邊的海濱廣場上,早起的人正在進行晨練,小孩子樂陶陶地在鞦韆上搖晃,在軟梯上追逐,年輕人則更喜歡在雙杠、單杠上訓練,而一旁的老人大多在打太極、做健身操。而美麗的月亮灣像一個剛剛睡醒的少女,睜開惺忪的雙眼,靜靜地注視著眼前的一切,而懶得吐露一言。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浴著涼爽的海風,使人超脫忘形,人也好像年輕了好多歲。
TIPS:
1、海鮮當然少不了,水頭鎮是進出南澳的必經之路,此處海鮮比南澳便宜,距南澳僅5分鍾車程。此外,當地窯雞也是一絕。
2、想吃海鮮的朋友,一定要預留一點時間在大鵬灣海鮮市場轉轉,就在車站旁邊,可以買到最新鮮的各樣海鮮,重要的是價格便宜。可以帶著在海灘燒烤,海邊有很多燒烤場。
3、南澳大酒店建在海邊,標間在400元左右。附近有很多私人度假屋,條件不錯,150元就有交易。
東沖、西沖
東沖、西沖位於深圳大鵬半島最南端,離市區七八十公里,是相隔僅十五分鍾車程的兩個海港。東沖行政村由6個自然村組成,村裡本地人不到500人,是深圳唯一不通省級公路的村。西沖行政村由8個自然村組成,村民以養殖業和捕魚為生。兩個海港偎依在七娘山下,煙霧繚繞,水清沙幼,被驢友稱為深圳的天堂,而村落里的海鮮小酒館亦讓遊人流連忘返。迄今為止,到東沖和西沖的人並不多,歸航漁船上的人家享盡了這東邊兩個海的仙境。
七娘山的綿延肢體舞著婆娑身姿,突然在海邊剎住了腳步,直惹得海水歡笑著拍打山腳,潔白泡沫如裙齒飛舞。沙灘似乎恬靜地吻著海浪,空氣中夾著爽心的鹹味和海藻的鮮味。
摘下嵌在礁石上的褐色貝殼,漁女說:到了,深圳大鵬半島,這里有兩個海,東邊適合散步,你看這柔軟的沙灘;西邊適合沖浪,坐上快艇「哧溜」一下就到海中央了……漁女咯咯笑起來,深深的酒窩就像兩個神秘港灣:東沖和西沖。誰都想在這里,撒野。
就像三國時的護城河,一條寬約20米的河涌將蜿蜒的山路和村落自然隔開,河湧上的石板橋有著江南水鄉的秀氣,只是橋下流淌了千萬年的鹹水證明其養育出的村民都是海之子。
狂奔到一個土坡上,一副山水畫頓時引入眼簾:最搶眼的當然是無邊的大海,霸道的海藍,把天空和山谷也染成了湛藍,海岸線橫空一劃,弧線的那邊,金色的沙灘格外耀眼。七娘山的裙擺伴著海浪,似乎正飄向海中間。
深圳的天堂原來在這里。甩包,拖鞋,一陣冰涼和酥癢直浸到心尖上,原來已走到了海水裡。東沖沙灘地勢平緩,不漲潮的時候,從沙灘向海中直走一百多米,水深不過1米,最適合散步和露營。
在海邊酒店的露台上,可以看見三門島的燈光。初夏的夜晚,東沖就似溫柔鄉,走在沙灘上,空際細雨朝霧暮煙似的,潤濕了海灣的一切。然而不久,漲潮的轟轟聲漸漸加重,風大了,海醒了,它和一夜未眠的波濤一起喘著氣,踢打著沉默的岩石……
由東沖駕車往西,不到一刻鍾便可到達深圳東邊「另一個海」:西沖。
有人說西沖美在它淳樸的農村氣息,美在漁民簡單而快樂的生活,也有人說這里的海灣沒有驚濤駭浪的雄姿,溫柔得像一抹浣紗。
長長的海岸線,因沒有被開發,這個港灣和東沖一樣,看不見任何人工痕跡,它與生俱來的大海風骨長在了海積海蝕的地貌和漁民黝黑膚色里。
看那白色貝殼嵌在沙里,仙人掌在礁石背後瘋長。沙灘一角停著幾十條快艇,木頭搭起的涼亭,曲曲折折,直到村落里,斑駁的原木漆欄桿上有魚鱗和海藻絲。亭下海水潺潺流著,看得清小蝦在裡面跳舞。
凌晨五點,當都市人還在睡夢中時,大鵬半島的漁民便開始勞作了。海鷗吹起號角,馬達聲聲讓西沖人的早晨像市區里的中午般熱鬧。漁民們從中午開始,就開始載遊客去不遠處的「情人島」上遊玩。「情人島」原名「賴氏洲」,主要供漁民養鮑魚和海膽所用,現被遊客當作勝地觀光。坐上快艇,抓緊不銹鋼護桿,不過兩秒鍾,已身處浪尖。一個巨浪掀過來,顛簸的快艇騰在半空,倏而又重重地跌回海面。再睜眼時,快艇已停在了「情人島」的碼頭。小島上大小礁石團團相抱,清涼的海水在它們中間趟過,翠綠的海藻隨波搖擺。有人在岩石上刻下了「心」字,有人用小鵝卵石在沙灘上擺出了「love」,所謂海誓山盟便是這樣的吧。在小島的一角,常常有帶著竹簍的漁民在垂釣。其實。矗立在突出的岩石角上,釣者,本身也就成了風景。
徒步穿越指南:
沿西沖沙灘開始走,在東邊有幾間養海膽的小屋,繞過以後開始就是大片的石灘和巨石陣,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