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和保健食品有什麼區別?
保健品、保健食品、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配方、食用對象、食用目的和安全性的不同。
①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而保健品一般宣傳是具有特定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具有調節機體功能。
②目標受眾不同:保健食品適用於所有人 保健品有特定適用人群,也就是有針對性,針對某一類人群,有適用人群和不適用的人群之分,而食品一般沒有針對性,適用與所有人群。
③有無食用量限制:保健品一般食用的時候有量的限制,而食品卻沒有。
但是有的普通食品又加入了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質,食用量太大也有不妥。保健食品雖然是食品,但有的保健食品已不是傳統食品的形態,製成膠囊、片劑和口服液的形式的產品也不在少數。
(1)保健品健擴展資料:
保健品的概念:
按照我們國家1996年3月頒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從這個定義出發,應能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它屬於食品,但不是普通食品。應符合中國食品法規定的「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第二,有適宜人群。有的學者把人群按健康狀態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健康人,佔10%,第二種是患各種疾病的人,佔20%,第三種也稱亞健康狀態,佔70%,是導致形形色色疾病的原因,如不進行調整,可持續幾年乃至一生,這部分人群最需要保健食品的呵護,即應根據不同情況,選用相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
第三,是調節機體某種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這是應該明確的一個問題。要切記,保健食品不是葯品,是調節功能,不是治療用葯。並且不是說吃了保健食品就能立刻見效,而要堅持一個階段才能見到效果。
第四,是保健食品,不是治療用葯。在選擇保健食品時,要仔細略讀產品說明書和標簽,看有無宣傳療效的內容。因為《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和說明書不得宣傳療效,如果有就會誤導消費。
將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葯品概念區分如下:
普通食品,按中國《食品衛生法》解釋,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食物,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它是我們每天在食用的,具有食品的基本特徵,有一定的色、香、味、形,可不限量食用,並以補充人體生理需要的營養素為目的,不強調或不具有特殊的功能,一般無毒副作用,一般不經過審批。
葯品,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體疾病,有目的的調節人的生理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用法、用量的物質。它有選擇性、適應症、不適應症、禁忌症、毒副作用,有劑量、療程及用葯注意事項等限制,並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葯品的目的是防治疾病、治病救人,適應對象是患者。葯品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才能上市並用於患者。
參考資料:
保健_網路
2、健字型大小的保健品,從商標分類上,是屬於食品還是葯品?
保健百品屬於食品。
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度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質,如茶、酒、蜂製品、飲品、湯品、鮮汁、葯膳等,具有色、香、形、質要求,一般在劑量上無要求。
(2)保健品健擴展資料:
2018年12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問關於進一步加強保健食品 生產經營企業電話營銷行為管理的答公告發布,明確規定,保健食品企業不得宣傳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
保健品功效
由於大部分保健食品的設內計是依據中醫葯理論和中醫養生思想,科學組方配伍而成的,雖然申報的可能是27項功能中的同一個功能,但由於組方不同、原理不同,甚至配伍劑量不同、原料來源不同、工藝劑型不同,均可能對人體的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3、保健食品和保健品有什麼區別嗎
其實保健品與保健食品有一些顯著的區別。
1、保健食品有保健功能,而保健品是有特點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而食品一般不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2、保健品有特定適用人群,而食品適用於所有人 保健食品有針對性,針對某一類人群,有適用人群和不適用的人群之分,而食品一般沒有針對性,適用與所有人群。
3、有無食用量限制,保健品一般食用的時候有量的限制,而食品卻沒有。 保健食品有食用量限制,而食品一般沒有相關限制。
4、標志不同 保健品要有通過國家衛生部審查批準的保健食品的特有標志——小藍帽,食品則要有「QS」食品安全標志。
5、經營須持有的證件不同 商戶經營銷售保健品須持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出具的許可證,食品經營戶在預售包裝食品則需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
拓展資料:
保健食品亦稱功能性食品。一個特定的食品種類。它具有調節人體功能的作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適於特定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鑒別保健食品方法:
1.第一招:認准正規進口保健食品,有「小藍帽 [5] 」,以及保健食品批號如「國食健進××號」。
2.第二招:國家有明文規定,正規進口保健食品應有標准中外對照標簽,且中文字體須大於外文字體。
3.第三招:須提供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具的有效衛生合格證書,並貼有防偽標志。
4.第四招:產地清楚。按規定產品應標明產品的原產國家或地區、代理商在中國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老百姓可利用中英文對照,檢查是否標注。
5.第五招:具備基本要素。正規進口保健品一樣也須有商標、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或有效日期等國產保健品標准要求。
4、保健品食字和健字有什麼區別
1、注冊
注冊「食字型大小」僅需要3000~5000元,而且時間很快,1~2個月就可以辦下來。而注冊保健食品用的「健字型大小」則需要2~3年的時間,根據不同的功效,投入在60萬~100萬元。
2、適應人群
保健食品有「食健字」號,而普通食品有「食字」號。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不同處是前者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而後者則沒有保健功能。
3、宣傳內容
食品的宣傳不能提及療效誤導消費者,依據我國《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普通食品、新資源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廣告不得宣傳保健功能,也不得藉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判斷所購產品是否保健食品,主要是看其有沒有保健食品專用標識。
(4)保健品健擴展資料
保健食品要根據不同的體質確定是否適宜食用
專家表示,市民應根據各自體質的特點適量食用,否則可能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影響。如紅棗能補血,但主要適合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群,棗的性質比較熱,如果本來就是較熱的體質,吃棗只會讓身體更熱;
夏天常見的龜苓膏,可清熱解毒,但是這類中葯零食本身比較寒涼,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女性經期也盡量別吃,其所含的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孕婦一定不能食用;
又如茯苓餅能健脾胃,不過由於含糖量高,所以血糖偏高者不宜;薄荷糖可以清咽利喉,但是陰虛及氣虛類人群不能吃;酸梅汁能生津斂肺,發熱及腸炎初期的患者卻不可以喝;黑芝麻糊有潤臟美膚的功效,而慢性腸炎及腹瀉者卻要遠離它。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食字型大小」「健字型大小」混銷成「行規」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葯零食 不一定適宜您吃
5、保健品和葯品的區別是什麼?
保健品和葯品的區別:
1、說明書的區別
葯品都有詳細的說明書。
保健食品沒有詳細說明書,只有簡單介紹。
2、適應症的區別
葯品是有規定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質。
保健食品只有適用人群,沒有適應症和功能主治。
3、能否治療疾病的區別
葯品是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
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葯品治療疾病。
4、副作用的區別
葯品允許有一定的副作用。
保健食品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危害。
5、給葯方式不同
保健食品經口,以腸道吸收為主。
葯品可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皮膚給葯、腔道給葯、口服等。
(5)保健品健擴展資料:
1、保健品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2、葯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條關於葯品的定義:葯品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
6、保健品和保健用品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保健用品性質:供人們生活中使用,具有調節人體機能和促進健康等特定功能的用品。
2、保健品性質:食品的一個種類。
二、特點不同
1、保健用品特點:按照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成份,從天然植物、蔬菜、水果及奶製品等物質成份提取製作而成,對人體的使用來說可以按清、調、補三個方面分類配製。可以分為保健食品、保健化妝品、理療產品等。
2、保健品特點: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6)保健品健擴展資料:
保健品和保健用品的注意事項:
1、宣傳上,嚴禁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相混淆的用語,禁止宣傳療效。
2、嚴禁宣傳改善和增強性功能的作用。
3、廣告上須附有明顯統一的天藍色保健食品標志,其中報刊印刷品廣告中的保健食品標志,其直徑不得小於1厘米。
4、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抽檢後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將暫停其在轄區內發布廣告,經原抽檢部門或其上級部門再次抽查合格後,方可繼續發布。
5、印刷品廣告必須要以工商部門審批的內容發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廣告內容,必須註明印刷品審批號。
6、保健食品產品上必須標注「保健食品」標識和保健食品批准文號 [衛食健字(年份)第xxx號] 或 [國食健字G(年份)XXXXX]。
7、保健品可以分為幾類
1、第一代:營養型保健品。需要長期服用,沒有確切的功效。如蛋白質、蜂王漿、維生素等,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大家都知道,不是營養不足的問題,而是營養過剩!所以,不用過多說明大家也知道了。
2、第二代:強化型保健品。身體缺什麼補什麼,但不能防止流失, 過度服用對身體有害。如鈣、鐵、鋅、硒 等微量元素。按中醫理念來講,它是治標的,一個人為什麼缺鈣?是腎功能下降, 腎虛導致的。也就是說,腎虛的人骨骼里的鈣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會經常導致鈣從骨骼流失到血液中,並從尿排 出,導致缺鈣,骨質疏鬆。這種治標的保健品雖然補,而且補了以後明顯見效, 症狀改善。但如果我們不吃它了,過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會發現,我們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還有,如果是膽囊不好,或腎功能不好的人過度補鈣,容易得膽結石、腎結石、尿結石。
3、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對身體得某個器官有調理、治療的作用。如深海魚油、甲殼素、卵磷脂等。它是具有針對性的,針對我們身體內臟的某個器官進行調節,但是它也有一個缺陷,就是功效單一,過度服用有依賴性。如深海魚油,它有軟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壓。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是血液品質不高,環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膽固醇、自由基堆積過多,血管橫截面積變小,因而產生高血壓。血管里的一大堆雜物不除,怎麼談治好高血壓?
4、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它是目前最高級的保健品。它有一個特點:復方搭配,對中醫有所了解的朋友 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葯都有好幾種成分,甚至幾十種成分,然後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復方搭配。這樣的話,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達成一種協同作戰.
8、保健食品的批號:國食健字和衛食健字有何區別??
一、頒布機構不同:
衛食健字是國家衛生部2004年及以前的批准號。衛生部對審查合格的保健食品發給《保健食品批准證書》,獲得批准證書的保健食品准許使用衛生部規百定的保健食品標志。
國食健字由衛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產品批准文號。保健食品的質量標准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
二、格式不同:
衛食健字格式有:國產的保健品批號,格式是度:衛食健字(年號)第××××號、進口的保健品批號,格式是:衛食健進字(年號)第××××號 兩種。
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格式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
三、有效性不同:
自2004年國家成立了食品葯品版管理監督局後,衛食健字權號一律要重新審批轉為國食品健字型大小。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對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原來批準的證書重新登記審核,以往兩種批准文號「衛食健字」及「國食健字」被統一規范為「國食健字」。
9、保健品都包括什麼?
保健品大體可以分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葯品、保健化妝品、保健用品等。
1.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
2.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質,如茶、酒、蜂製品、飲品、湯品、鮮汁、葯膳等,具有色、香、形、質要求,一般在劑量上無copy要求;
3.保健葯品具有營養性、食物性天然葯品性質,應配合治療使用,有用法用量要求,目前帶"健"字批號的葯品;保健化妝品具有化妝品的性質,不僅有局部小修飾作用,且有透皮吸收、外用內效作用,如保健香水、霜膏、漱口水等;
4.保健用品具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性質,如健身器、按摩器、磁水器、健香袋、衣服鞋帽、墊毯等。
(9)保健品健擴展資料:
保健品主要是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保健品種類繁多,主要作用有增強免疫力、輔助降血zd脂、輔助降血糖、抗氧化、輔助改善記憶、緩解視疲勞、促進排鉛、清咽、輔助降血壓、改善睡眠、緩解疲勞等等。像腦白金,黃金搭檔等等都屬於保健品。
參考資料:網路: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