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老年人子女反對自己的父母吃保健品
觀念不通啊,理解不清楚啊,選擇合適的保健品來調理身體,比吃什麼醫葯要好很多了,預防保健很重要啊,關鍵是現在還有很多人沒有看懂這些的了,需要有個過程的了
2、孩子能吃保健品嗎
千萬不要為孩子隨便買葯或吃保健品,應當在百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及時對孩子飲食、營養、習慣作出調整。 怎樣才能保證兒童有良好的飲食、健康的體格呢? 首先,在孩子1歲前就要養成良度好的飲食習慣,應按需、定時喂養,並按順序添加輔助食物;其次,從孩子1周歲始,就應該給孩問子自己吃飯的權力,這一點十分關鍵。遺憾的是,現在四五歲兒童還由大人喂飯乃是普遍現象,這是對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剝奪,這種依賴性心理很可能造成神經性的厭食。還有,從小就要培養不挑食的習慣,大部分孩子喜葷厭素,家長應有意識答地制定科學菜譜,鼓勵回孩子均衡營養;應特別強調的是———足夠的睡眠非常重要,要養成早睡早起、中午睡眠的良好習慣,只有睡得好才能吃得香,幼兒要保證每日12至13個小時的睡眠,學齡兒童每天必須有9至10小時的睡眠。最答後一點就是,少看電視、少玩電腦、多參加戶外活動
3、適合孩子保健品有什麼
好像沒人建議小孩子吃保健品,成年才能吃保健品,好多保健品上面標了,小孩不能吃,如果想讓小孩子吃保健品,不如食補,食補對生長發育很好
4、父母為什麼總被保健品坑:其實做子女的也有很大的責任
是要幫父母選擇好的有針對性的產品
5、為什麼兒女們不讓自己父母們買保健品吃
不是不讓買,而是現在很多不正規的機構用一些對身體無絲毫好處的東西誇大其療效,引老人上當,老人年紀大了,認知功能上不如我們年輕人,所以我們不是不讓父母買,而是要為父母把關,不讓老人上當受騙。
6、兒童成長保健品都有哪些品牌?
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名目繁多的保健食品,也有許多針對幼兒生產的強化礦物質,強化維生素,強化氨基酸等保健食品。 處在正常生長發育中的幼兒是否需要吃這些營養品呢?許多專家們認為:正常發育的幼兒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平衡地攝入各種食物,那麼他就可以均衡地獲得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而無需再補充什麼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對改善食品結構,增強人體健康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必須合理使用,否則,濫食過量反而破壞體內營養平衡,影響人的健康。對幼兒更應注回意,必須按著不同年齡、不同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缺什麼補什麼,並要合理搭配,對症使用,切不可盲目食用。食用時必須徵求醫生意見,不得以保健食品代替葯物治療。健康幼兒不要答吃療效食品,並須注意食品的質量和出廠日期、保質期限等。
7、別再給孩子亂吃保健品了,孩子正確的保養方式是什麼?
現在的孩子不像過去,過去孩子多大人對孩子都是無所謂的態度,用老人的話說,哪家孩子丟了還是咋的,大人就像沒那麼回事,和現在沒有辦法比較。現在的孩子除了一日三餐以外,很多家長給孩子吃各種保健品,真的需要吃這些保健品嗎?孩子的正確保養方式是什麼呢?
1、一日三餐正常吃就足夠
很多家長除了給孩子一日三餐以外,還額外給孩子吃補充營養元素的葯,目的就是怕孩子營養不良,其實只要一日三餐正常吃,很少有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2、葷素搭配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是出名的,孩子喜歡吃什麼就滿足什麼,很多孩子並不喜歡吃素菜,這就導致多數孩子維生素缺乏,家長又去給孩子買補充維生素的保健品,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如果在日常飲食中,不要讓孩子挑食又怎會缺少維生素呢?
3、少吃油炸食品
為什麼油炸食品深受小孩子的喜歡呢?首先來看它的製作過程,多數油炸食品都是經過一堆調味品腌制入味以後,高溫油炸然後到了孩子的面前,經過各種香料的腌制,小孩子怎麼不會喜歡香氣撲鼻的油炸食品呢?油炸食品除了會讓孩子早熟、長胖以為,似乎沒有多少有價值的營養,所以少讓孩子吃油炸食品。
寵愛孩子的方式有多種,但是家長們不要做一些本末倒置的事,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柔弱,經不起風雨的打擊,起碼犯以上三點的孩子抵抗力不是很強。
8、父母保健品消費遠超子女估計嗎?
據報道,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日披露了該機構攜手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歷時數月所做的《老年保健品消費調查報告》。
根據調查報告,近七成老年人一年內購買過保健品,近四成子女認為父母有過非理性消費保健品行為,但老年人的實際消費超出子女的估計。同時,老年人非理性消費保健品的比例與年齡、健康狀況、子女關系相關。
據調查,過去一年,13.8%的老人自述保健品消費超過1萬元,而只有9.8%的子女認為父母消費超過1萬元。父母砸在保健品上的支出,大大超過子女的估計。
上海率先進入老齡化,截至2016年底,上海戶籍人口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已超過三成。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日表示,2017年以來,申城老年人關於消費宣稱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和器械的正式投訴數量有明顯增長。今年以來,上海市消保委共計受理保健品投訴375件,涉及金額300餘萬元人民幣。
上海市消保委方面希望調查報告能夠引起全社會對老年保健品的關注,進而推動相關部門盡快出台更為嚴格的標准和進行日常監督;同時推動相關企業誠信經營。據知,上海市消保委先後召開數十場座談會,對數百名老年保健品消費狀況進行定性研究;同時對來自多個區40多個居委會的千名老人和千名子女進行定量研究,最終獲得了這份調查報告。
調查顯示,老人和子女對保健品認知差異較大。九成以上老人表示購買保健品或保健器械的原因是「為了更健康」。
根據調查報告,親子關系與老年人非理性消費保健品關系較大。傾向非理性消費保健品的佔比隨著老年人與子女關系不同而變化:自述與子女非常親近的老年人中,此比例為27.8%;自述與子女關系比較或非常疏遠的,此比例均達100%。
調查顯示,上海89.9%的老年人自述居住環境周圍有保健品商店。面對無孔不入的保健品廣告,老年人難以招架。
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劉波認為,應建立起組織化的社會支持系統,子女應更主動關心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政府需加大社區建設力度;在立法和執法層面,通過法治手段規范市場,加大處罰力度。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消保委和上海市社科院共同成立的研究機構。
不過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