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肺部食療保健

肺部食療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18 22:59:21

1、肺部炎症什麼食療最好

維生素C是組織細胞生長必須的抗氧化劑,它能預防感染,多吃蔬萊水果,,綠色蔬萊,番茄,山楂,木瓜,獼猴桃,柑橘類水果可預防肺部感染。適當補充維生素A。還要補充維生素E。推薦食譜:(白菜柚子湯)。(杏仁蘋果豆腐羹)。(果香藕片)。(雞粒椰汁燴南瓜)。(豆苗扒鵪鶉蛋)。(枸杞葉炒雞蛋)。

2、清肺養肺的食療方法?

沙參玉竹老鴨湯
原料:沙參,一般指北沙參,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含生物鹼、澱粉、沙參素等。能夠滋陰清肺,養胃生津以及除虛熱,治燥咳。

玉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經。玉竹質潤多液,含鈴蘭苦甙、鈴蘭甙、山柰酚甙、槲皮醇甙、維生素A、澱粉和粘液質等。能養陰潤燥,潤腸通便。
老鴨,性味甘、溫、無毒,入脾、胃、肺、腎經。功能滋陰補血。
做法:選用老鴨一隻(注意,一定要選用老鴨),去毛臟,洗凈。再選用沙參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鍋內,文火煲1個小時以上,調味即可。
功能:能夠治療肺燥、乾咳等,對病後體虛,津虧腸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還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補性的食譜。

3、春季對於養肺有哪些食療的好方法如何保養

春季最容易傷肺

春季氣溫變化不定,空氣污染嚴重,人體當中最容易被之所傷的,便是我們的呼吸系統了。中醫有句話叫「肺為嬌臟」,「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也就是說肺是最容易受到外來有害物質侵害的臟器。

這是因為,正常人24小時吸入空氣約1萬升,而空氣中含有各種微生物、過敏原及其他有害物質。因此,春季養肺對於健康非常重要。

肺處於人體胸中最高的位置,中醫稱,肺為華蓋,也就是形容肺像雨傘一樣,是給五臟六腑擋風遮雨的。但如果這個「雨傘」保護不好,就會患感冒、肺炎等病症。《黃帝內經》講:「形寒寒飲皆傷肺」,是說感受寒邪或過食冷飲都會對肺臟有傷害,所以及時調節寒溫是保護肺臟預防感冒的關鍵。

早上喝碗養肺粥

所謂葯補不如食補,春季養肺,不妨巧用食療方法。

杏仁粥將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狀,加入到淘洗干凈的50克粳米中,加入適量水煮沸,再以慢火煮爛即可。宜溫熱時服食,日服2次,可作早晚餐,具有止咳平喘之功效,健康人也可常食,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蘿卜飲紅皮蘿卜1隻,洗凈切碎,加適量麥芽糖碎塊腌漬,擱置3~4小時,飯後服所得蘿卜糖水,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或將蘿卜切成塊或片狀,每次取100~150克,加水煮熟,然後加冰糖適量,一次全部吃掉。

上午抽空做運動

一天中養肺的最佳時間是早7點~9點,這時肺臟功能最強,最好此時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功能。而要想促進肺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增強體質,堅持鍛煉身體。

步行是最簡便、安全的運動,體質較弱者可以從慢速散步開始,每日步行500~1500米,開始時可用自己習慣的速度走,然後用稍快的速度,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鍛煉的時間。

每天鍛煉半小時左右,也可隔天鍛煉一次,每次鍛煉一小時以上。另外,上下樓梯、慢跑、太極拳等運動也對肺功能有益。

晚飯後做健肺功

「健肺氣功」:晚餐1~2小時後,先慢走10~15分鍾,然後找一處環境安靜、相對開闊的地方,站定後全身放鬆,兩眼徐徐向前平視,雙足邁開與肩同寬,雙掌相搭掌心向上,放於肚臍下3公分左右的位置,吸氣時收腹,再緩緩呼氣放鬆。如此練習半小時,對健肺很有幫助。

睡前嘴裡含片梨

肺臟最弱的時間是晚21點~23點,晚飯後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時吐掉,可以滋潤肺臟。同時,補水也很重要,每天必須保證喝水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使肺臟健康。

推薦——清肺養肺湯

①、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一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②、桑百皮、百合、排骨湯: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干凈後加水,然後一並放進煲內煮沸,煲一個半小時。

③、潤肺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鍾,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凈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然後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為止。

4、肺不好,如何食療?

飲食養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食譜一:南杏豬肺湯
原料:杏仁有甜杏仁(南杏)和苦杏仁(北杏)兩種。南杏是杏樹種子的一種,性味甘、平、無毒。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糖分、蛋白質、樹脂、扁豆甙和杏仁油等等,是滋養緩和性潤肺止咳之物。因為含脂肪油較豐富(約50%以上),所以潤燥之功較好。
豬肺,性味甘,平,能治肺虛咳嗽,咯血,有補肺的功用。
做法:把一隻豬肺反復沖水洗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手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再選15到20克南杏(注意要選用南杏,不能用北杏),一起放入瓦煲內加水煲煮,調味即可。
功用:可用於一般人因秋冬氣候乾燥引起的燥熱咳嗽。秋冬時節,肺氣不開,乾咳無痰,大便燥結,喉嚨乾燥等等都有一定功效。
食譜二:冰糖銀耳羹
原料: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經。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無機鹽等。
功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冰糖,性味甘、平,入脾、肺經。補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嗽,化痰涎。
做法:選用銀耳10到12克,先沖洗幾遍,然後放入碗內加冷開水浸泡(沒過銀耳即可)。浸泡1小時左右,此時銀耳發脹,然後挑去雜物。接著把銀耳和適量冰糖放入碗內,再加入適量冷開水,一起隔水燉2到3個小時即可。
功能: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治療秋冬時節的燥咳,還可以作為體質虛弱者的滋補之品。
食譜三 潤肺豆漿粥:
原料:豆漿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糯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開花時倒入豆漿,繼續熬10分鍾,加白糖適量即可。
食譜四 火腿冬瓜湯: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
配料:蔥絲,姜絲,蝦皮,鹽,糖,麻油。
做法:鍋內放清水煮沸,將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鍾後加入火腿片,2分鍾後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
提示:此湯清新可口,去燥潤肺,適合春夏季節食用。

5、夕肺病人食療吃什麼比較好

白芝麻、百合、杏仁、萊菔子、薏苡仁、綠豆、燕麥, 可以滋陰潤肺,清除肺部毒素,除煩止渴,針對長期霧霾吸入人群,長期吸煙人群以及慢性咽炎人群, 可以參考閑小豆 「清肺1號」系列,效果挺好的。

6、肺部疾病如何食補

秋季氣候乾燥,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損傷肺,出現皮臉乾裂,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許多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不僅具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療與肺有關的疾病,是秋季養生保健的最佳食品。諸如:梨、葡萄、大棗、石榴、柑桔、甘蔗、杮子、百合、蘿卜、荸薺、銀耳等。
緩解秋燥傷肺,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防。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過敏性體質者要小心!所以秋季養肺時,選擇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肉、豆漿,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葯,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更可以藉此保養呼吸系統,

飲啤酒過量會誘發肺癌。
肺結核病人不宜多吃菠菜。

肺虛的人可以參考以下的食品進補:

宜常的食物如下:

鴨肉
性平,味甘咸,能滋陰養胃。《本草匯》說它「滋陰除蒸」。《隨息居飲食譜》稱它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民間也認為鴨是最理想的清補之物,陰虛體質宜食之。

豬肉
性平,味甘咸,有滋陰和潤燥的作用。清代醫家王孟英說:「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本草備要》亦載:「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澤皮膚。」所以也適宜陰虛體質者食用。

雞蛋
性平,味甘,不僅能益氣養血,而且無論雞蛋白或雞蛋黃,均有滋陰潤燥的作用。雞蛋被醫學界認為是很好的蛋白質食品,其中卵白蛋白、卵球蛋白和卵黃磷蛋白,是很完全的蛋白質。凡陰虛之人食之頗宜,尤其是雞蛋同大豆一起食用,如民間習慣用雞蛋與豆漿同食,更有益處。

牛奶
性平,味甘,不僅營養豐富,更具有滋陰養液、生津潤燥的功效。歷代醫家對牛奶的滋陰作用頗多贊譽,或稱牛奶「潤肌止渴」,「潤皮膚」,「潤大腸」,或曰「滋潤五臟」,「滋潤補液」。凡體質屬陰虛者,宜常食之,裨益頗多。

甲魚
性平,味甘,有滋陰涼血作用,為清補佳品,對陰虛之人,食之最宜。《本草備要》中說它能「涼血滋陰」。《隨息居飲食譜》也認為甲魚可以「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所以,甲魚對陰虛血熱或陰虛火旺、虛勞骨蒸者,更為適宜。甲魚的背殼,又稱鱉甲,也有滋陰補血作用,陰虛之人食之亦宜。

龜肉
性平,味甘咸,能滋陰補血,故陰虛者宜食之。《醫林纂要》中就曾說它能「治骨蒸勞熱,陰虛血熱之症」。由烏龜殼加工而成的龜板或龜板膠,同樣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陰虛之人也宜服食。

干貝
又稱江珧柱、馬甲柱,為一種海鮮食品。性平,味甘咸,能滋陰補腎。《本草求真》說它能「滋真陰」。《本草從新》稱它「療消渴」。干貝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屬高蛋白食品,故陰虛之人宜常用干貝燉湯,最為有益。

海參
有滋陰、補血、益精、潤燥的作用。《葯性考》說它「降火滋腎」。《食物宜忌》亦載:「海參補腎精,益精髓」。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海參能「滋陰,補血,潤燥」。海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海味珍品,大能補益,又能滋陰,陰虛體質宜常食之。

7、慢性肺阻有哪些食療方法

您好,慢阻肺的治療並非固定的,主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來進行分級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這些葯物均不能延緩肺功能的下降趨勢,因此葯物治療只是用來減輕症狀、減少並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和改善健康狀態。目前只有戒煙能阻止病情的進展。由於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病情嚴重,常並發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腦病,因此一旦病情急性加重,應到醫院就診,由呼吸科醫師進行診治,必要時住院治療。

8、肺結節病怎麼治好,有什麼食療和偏方?

肺結節病用中葯可能治療,不過比較慢,因為該病對激素反應較好,如無特殊問題還是應該中西葯結合治療,對於後期激素難以減停及纖維化形成的問題,中葯效果還是不錯的,主要是能減少激素的副作用和依賴,對纖維化的患者來說,可能最大程度的恢復或保持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至於飲食,建議可以多食用清肺的食物,如雪梨/冬瓜/蘿卜等等

9、肺氣不足,應該怎樣食療?

對肺氣虛患者,宜常食紅棗糯米粥、瘦肉雞汁、禽蛋、豬肺等以補肺氣,同時注意培土以生津
,可選食蓮子、芡實、山葯、黃豆、鮮河魚等以健脾益胃;對痰濕不盛者,可試用石榴、澀柿、銀杏等收斂肺氣,但不可多用。

肺氣虛是指肺氣衰弱的狀態,可以由疾病或亞健康狀態引起。從臨床醫療看,大多數肺氣虛的人患有氣喘、咳嗽、咯痰、自汗等肺部疾病,如老慢支、哮喘等;也有一部分人僅僅是肺功能減退,呈亞健康狀態,出現畏寒畏熱、易傷風感冒、尤畏寒冷等症狀,都與肺氣虛有關。

肺氣虛的表現

肺氣虛多見五種表現:(1)多少氣乏力,稍有勞作則氣喘吁吁,呼吸氣促;(2)使人體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於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證;(3)遇寒冷易發作鼻竇炎;(4)常見皮膚乾燥、皺縮、瘙癢,秋冬氣候乾燥時尤其突出;(5)常可導致腎陽不足,使水液運行不利,出凶成都中醫葯大學教授 劉繼林現尿頻數,余瀝不盡。

肺氣虛的調治

(1)對本臟虛損、肺氣不足。症見氣短喘促,或咳嗽,聲音低微,神疲乏力,血壓偏低,面色淡白或自汗,舌淡苔白、脈虛無力者,當補益肺氣,宜用保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黃芪15克、生薑3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或用開水浸泡,代茶飲。也可用人參胡桃湯加五味子:人參9克、胡桃仁30克、生薑3克、五味子6克,加水煎煮取汁,一日分2—3次服。
(2)對易患風寒感冒,症見鼻塞、頭昏頭痛、惡風寒、疲倦乏力、舌苔薄白、脈浮無力者,宜用玉屏風散加紫蘇:黃芪15克、白術15克、防風12克、生薑6克、紫蘇10克。加水煎煮取汁,1日分3次服。未患感冒,當益肺氣固表,宜用玉屏風散(前方去紫蘇)煎湯口服,1日2次。或用玉屏風丸1次6克(或沖劑),1日2次。也可用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或用人參北芪片,1次4片,1日2次。
(3)對虛寒性慢性鼻竇炎,症見頭昏、惡寒、自汗等。當以補肺氣為主,兼以通竅、解毒。宜用鼻通寧滴劑(含辛荑、蒼耳子)滴鼻,1次1~2滴,1日2~3次。或用鼻通丸(含辛荑、不食草、白芷、薄荷、黃芩、甘草),1次1丸,1日2次。均加服北芪片。
(4)對肺氣陰兩虛兼腎陰不足,症見陰虛內熱、舌紅口乾、乾咳少痰、手足心發熱、失眠盜汗、夢遺失精、大便乾燥等症狀。治療宜用補陰煎加減:生地15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北沙參10克、地骨皮10克、女貞子15克、天花粉6克、甘草3克。本方有滋腎潤肺、清虛熱止乾咳的作用。
(5)對肺氣虛兼腎陽不足,症見形寒而畏冷、清涕不收、小便頻數、余瀝不禁者。可補氣溫腎,宜用保元湯:人參9克、黃芪15克、肉桂6克、生薑3克、炙甘草3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3次。
(6)老人肺氣虛而皮膚乾燥、皺縮、瘙癢者,大多為生理現象。可減少洗澡的次數,或搽潤膚止癢之品。必要時可用四物消風散加減:黃芪15克、當歸12克、生地黃15克、赤芍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蟬蛻10克。加水煎煮取汁,口服1日2次。本方有益氣養血、祛風止癢的功能。
此外,老年肺氣虛者,應適當加強身體鍛煉,多做深呼吸;注意保暖,勿受涼,少感冒,盡可能避免粉塵和大氣污染物吸人;注意飲食營養,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對血壓偏高或對高血壓患者,忌用人參,可用黨參或北沙參代替人參。

10、養肺保健食療方法

沙參玉竹老鴨湯
原料:沙參,一般指北沙參,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含生物鹼、澱粉zd、沙參素等。能夠滋陰清肺,養胃生津以及除虛熱,治燥咳。

玉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經。玉竹質潤多液,含鈴蘭苦甙、鈴蘭甙、山柰酚甙、槲皮醇甙、維生素A、澱粉和粘液質等。版能養陰潤燥,潤腸通便。
老鴨,性味甘、溫、無毒,入脾、胃、肺、腎經。功能滋陰補血。
做法:選用老鴨一隻(注意,一定要選用老鴨),去毛臟,洗凈。再選用沙參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鍋內,文火煲1個小時以上,調味即可。
功能:能夠治療肺燥、乾咳等,對病後體虛,津虧腸權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還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補性的食譜。

與肺部食療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