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的健康是一個家庭的全部,我們該如何つ
甜食完全沒有好處嗎?當然不是。含糖的甜食對健康其實也有很多好處,而且其作用還不小呢。甜食中的糖除了能為寶寶提供身體所需要的熱能以外,還參與寶寶身體細胞內的多種代謝活動、負責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等多項任務。同時,糖幾乎是大腦唯一的燃料,寶寶的大腦能持續、穩定地工作也全靠有它提供能源。適當地給寶寶吃些糖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反應能力、記憶力以及理解能力。
2、剛出生的嬰兒怎麼護理
3、剛出生的嬰兒如何保健?
答:剛出生的嬰兒怎麼護理,相信有不少新爸爸媽媽都會為這個問題而頭疼。第一次做爸爸媽媽,肯定會有點手忙腳亂的,但是不用擔心,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剛出生的嬰兒的一些護理要點吧。
剛出生的嬰兒怎麼護理
1、心理調適
新生兒已有視、聽、嗅、觸等感覺和肌張力活動等表現,不舒服時常以哭泣的辦法與外界溝通,吸引父母的注意。因此,父母要將新生兒作為一個會聽話的孩子對待,多和他談話,玩耍,並給予各種感官刺激,如親吻,撫摸等,使其有安全感,滿足感,這樣有助於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
2、居室通風
居室應選擇朝南向陽的房間,冬天室溫最好保持在15℃左右,經常濕式掃地及開門窗通風,並避免太多的人出入,保持居室清潔衛生。
3、加強護理
新生兒用具要專用,衣被、尿布要選擇柔軟,吸水,透氣性好的淺色純棉布,勤洗勤換,日光下曬干。每日要洗澡更衣,保持皮膚清潔、舒適,洗澡的水溫以不燙手背為宜,一般40℃-45℃,環境溫度以22℃為宜。保持臍部清潔,乾燥,每次洗澡後用2%碘酊消毒臍帶殘端,直至臍帶脫落,乾燥無滲液。
臍部不宜塗用香粉等,以免異物刺激,導致感染。每次大便後要用清水沖洗臀部,並用紗布吸干,保持局部清潔乾燥,尿布應放平整,以防紅臀發生。若發生紅臀,可用5%鞣酸軟膏塗擦。保持耳道和耳後清潔,防止淚水用嘔吐物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新生兒眼部有時可見膿性分泌物,這是由於產道細菌感染所致,可用刺激性小的抗生素眼葯水外用,每日2-3次,每次1-2滴。新生兒口腔粘膜嬌嫩,易受損傷而感染,故不宜擦洗口腔。
4、母乳喂養
母乳經濟、方便,營養成分易被新生兒吸收,且富含抗體,又能增進母嬰感情,故以母乳喂養為佳。每次哺乳前應清洗乳頭,左右交替哺乳,以利乳汁分泌。哺乳後應將嬰兒豎抱起,輕輕拍背,以排出吸入的空氣,預防嘔吐。
提倡按需哺乳,孩子有飢餓性哭鬧時也應哺乳,且餵奶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當出現體重增長緩慢及尿量減少時,應考慮母乳喂養不足,在添加牛乳的同時,仍要堅持母乳喂養,乳母因病不能哺乳時可考慮用牛乳喂養。根據嬰兒的消化能力及體重,可配製3∶1或4∶1牛乳,滿月後可喂全奶。
5、適時保暖
新生兒衣被宜輕鬆柔軟,保暖性好,不宜穿很多衣服或包的太緊。睡覺時不能蒙被。洗澡、換衣、換尿布、餵奶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新生兒的家庭護理不僅需要細心和耐心,更需要科學性。若護理不當,可招致新生兒疾病的發生,從而危害嬰兒身心健康及生命質量。若新生兒有其它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誤事。
剛出生的嬰兒的喂養方式
1、母乳喂養
母乳,是媽媽送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如何讓寶寶吃上最優質的母乳?這需要媽媽在母乳喂養時掌握正確的姿勢和步驟,還要留意哺乳期內的一些飲食秘訣與禁忌等。為了寶寶健康,母乳喂養的媽媽可得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哦。
2、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是當母親因各種原因不能喂哺嬰兒時,可選用牛、羊乳等獸乳,或其他代乳品喂養嬰兒。人工喂養需要適量而定,否則不利於嬰兒發育。
3、混合喂養
混合喂養是在確定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以其它乳類或代乳品來補充喂養嬰兒,使嬰兒吃飽,維持他的正常生長發育。混合喂養雖然不如母乳喂養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媽媽的乳房按時受到嬰兒吸吮的刺激,從而維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嬰兒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對嬰兒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處。
4、嬰兒的注意事項
5、幼兒飲食有什麼保健原則?
營養素比例應適合幼兒需要
這一時期幼兒的生長發育雖不如嬰兒期迅速,但仍比年長兒和成人快,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仍相對較多,能量、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維生素的需求量已達成年人的50%左右,其中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日40~50克,脂肪為每日35~40克。但是,父母往往體會不到幼兒此期大量的營養需求,時常過早地讓他們食用一般的家庭膳食。雖然幼兒的胃腸功能和消化酶的發育較嬰兒更為成熟,但咀嚼和消化吸收功能仍未十分健全。鑒於上述情況,幼兒必須攝取營養素比例適當的平衡膳食,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供給量比例應為1:1.2:4,不可偏廢。斷奶後,如果只給幼兒米粥、饅頭、麵包、面條、軟飯、菜湯,蛋白質和脂肪則會供應不足,必將導致發育遲緩,抗病力低下;如果只給魚、肉、蛋、奶,碳水化合物則供應不足,往往無法保證能量需要;如果很少吃蔬菜、水果,則會導致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誘發多種營養素缺乏症。為保證幼兒攝取到平衡的各類營養素,現將1~3歲幼兒攝取各類食物的量(人/日)列舉如下,供參考。
1~2歲幼兒:谷類125~150克,牛奶或豆漿25O毫升,豆製品15~25克,魚肉禽類75~85克,蛋類50克,蔬菜65~75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類10克。
2~3歲幼兒:谷類150~750克,牛奶或豆漿250毫升,豆製品30~50克,魚肉禽類85~l00克,蛋類50克,蔬菜75~100克,水果50克,食用油10~15毫升,糖類20克。
選擇適當的食物
幼兒胃容量有限,僅為200~300毫升,因此,只能供給質優、量少、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各類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瘦肉、魚、禽、動物血、蛋類、牛奶、新鮮蔬菜(以紅、綠、黃、紫色為佳)、豆製品、米、面、麥片等。同時要一日多餐,一般至少給4~5餐,最好給幼兒單獨做飯。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谷類食物應粗細搭配;應多選用豆製品;動物性食品應交替選用;食物種類應多樣化與合理搭配,以增加營養素互補作用;應盡量選用新鮮食品,幼兒不宜食用堅果類食物和腌臘製品。
合理的烹調方法
在保證食物新鮮、色香味形以促進食慾的同時,幼兒食物應切碎、煮爛,以利幼兒咀嚼、吞咽、消化。應除去烹調原料中的刺、骨、核等,如系硬果類食物,應先研碎後調糊取食,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免遭梗、塞、刺和嗆咳的傷害。烹調手段應以蒸、煮、燉、煨、炒為主,口味宜清淡。
此外,應盡量少用半成品和市場上出售的熟食,如香腸、火腿、罐頭食品等,以免其中的食品添加劑、防腐劑不利於幼兒的生長發育。幼兒還不宜食用煎炸、熏烤、油膩、冷硬之物,更不宜食用生蔥、生薑、生蒜和胡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味精、糖精、食用色素等亦不宜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