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島糖康是保健品還是中葯丸?北京中醫糖尿病專科醫院生產的是真的嗎?地址北京安定門外196號真有這醫院嗎
你有他的葯盒嗎。葯盒上有「國葯准字」是葯品。要是「國葯鍵字」是保健品。「葯食字」那就是食品級別。正規的葯品成分里寫的特別詳細。不然就算是真葯,葯品局一律定義為假葯。
2、有必要打胰島素嗎?
餐後22太高了,從醫學上講肯定是要長期打胰島素的了,加上他心電圖提示陳舊性下壁心梗的可能,說明有冠心病,血糖更應該控制好,空腹能5-7,餐後能<10就比較理想。
要讓病人認識糖尿病是一個長期要用葯的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如果控製得好就不怕,病人不需要有太大心理負擔,否則對治療疾病不利。
3、有人了解"胰島復活膠囊」嗎?糖尿病真的能治癒嗎?
治癒是不可能的,目前國際上還沒有治癒糖尿病的特效葯。你可以到國家葯監局網站查一下,看看你說的這種膠囊有沒有葯品批准文號,如果沒有,極有可能是保健品,或者是食品,一般來說,保健品和食品對治療疾病是沒有療效的,有些保版健品生產廠家在他們的產品中添加了葯物成分,給人們一種很有效的假象,對於糖尿病患者,使用什麼葯,用多大量是要聽從醫權生的建議,自己盲目用葯,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在購買前一定要慎重,你也可以到你當地大型正規醫院去向醫生咨詢一下,不要輕信廣告宣傳,以免貽誤病情。
4、打胰島素好么
濱州醫學院附抄屬醫院內分泌內科宋守君: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缺乏所導致,現在的保健品往往誇大其辭,誇大功效,外掛中葯之名內摻西葯之實,且每每標榜曰純中葯無副作用,實損人利己追求經濟利益爾。糖尿病的降糖葯物治療百主要是兩類:一類是口服降糖葯物,皆圍繞胰島素在做文章,要度么增加其分泌量要麼改善其作用,真正體內降糖的還是胰島素。另一類降糖葯物就是胰島素制劑,是體內胰島素作用不足的一種問替代或補充。既然體內真正起降糖作用的歸根結底都是胰島素,為什麼還要對胰島素心存芥蒂呢?打胰島素沒有什麼不好,在醫師指導下有針對性地應答用胰島素不失為一種好的治療方法!
5、06年的世界糖尿病日說這病能治癒了,就是胰島移植,且治癒率很高,是真的么,在什麼地方,要多少錢?
這個技術現在還不是很成熟,國外有人搞這個研究,國內只有部分醫院搞科研開展這個,所以費用也不知道。但是能確定的是,胰腺細胞移植只適用於1型糖尿病,而且適應症是要重度的糖尿病,因為成功率現在為止還非常低,而且移植後要終身免疫治療,費用肯定不會低廉,因該和肝移植、腎移植的後期葯費差不多
美國華盛頓大學Robertson等回顧了胰島細胞移植的歷史,並對胰島細胞移植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Curr Opin Endocrinol Diabetes 2003,10∶128)
Robertson等指出,隨著糖尿病患者接受胰腺移植成功率的提高,胰島移植的存活率也迅速提高。多項評價移植成功的指標顯示,胰腺移植和胰島移植後2年成功率都在80%左右。雖然胰島移植後對外源性胰島素依賴性的解除率不如胰腺移植後高,但其移植相關並發症的發生率明顯低於胰腺移植。
為提高胰島移植成功率,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首先,總共需要移植多少胰島,Waloff等的研究結果顯示,胰腺炎病人接受自體移植時,如果輸注30萬個以上胰島,2年後74%的病人仍不需依賴胰島素;同種異體移植時,1例體重70 kg的受者則需要56萬個胰島。由於1個胰腺約有100萬個胰島,研究者認為,如果能進一步改進胰島分離和純化技術,那麼1個胰腺就足以提供足夠量的胰島供移植。
其次,是否需要多次胰島輸注,如果是的話,兩次輸注之間間隔多長時間。如果移植後仍需要胰島素治療,此時應進行胰島二次輸注,第兩次輸注的間隔應為90天。
肝臟是否是胰島移植的最佳部位也值得探討。將肝臟作為移植部位可能會發生出血、門靜脈血栓形成和門脈高壓等並發症;肝臟具有代謝、解毒功能,外來毒素和葯物代謝產物可能對胰島有損害;另外,肝內胰島不能在低血糖時釋放胰高血糖素。因此需要考慮使用肝臟以外其他部位。
此外改進胰島分離和純化,提高胰島存活率的技術也有待改進。在不遠的將來,隨著以上問題的解決,胰島移植在1型糖尿病治療中的地位將更加鞏固。
點評
在胰島移植過程中,一般認為,受者每公斤體重需要移植8000~12000個胰島;第二,應進一步純化胰島,使其體積更小,從而減少門脈高壓和門脈血栓形成的危險,也可考慮行腹膜腔移植;此外,為得到足夠數量的胰島,應重視胰島復制,制備永恆的人胰島β細胞株和胚胎幹細胞,這些都是嶄新的研究課題。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一代謝疾病。其特點為由於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和靶細胞對胰
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電解質和水的代謝紊亂。
糖尿病發病率較高,我國一般人群發病率為1-2%,老年人發病率更較高。解放以來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而日漸增多,城市居民解放前低於1%(北京),現在為1-2%,40歲以上者為3-4%,個別報告退
休幹部可達12%。農村及山區低於城市。西方工業國家的發病率為2-4%。早期糖尿病沒有明顯的臨床症
狀,不易覺察,在我國與西方工業國家都有大量的糖尿病人未能獲得及時診斷和治療。由於糖尿病的並發
症很多,目前也缺乏有效的預防措施,如任其發展,將成為不可逆性的改變,可導致患者病殘或死亡,因
此,對提高糖尿病的認識,重視早期診斷,有效預防和治療並發病是當今值得重視的問題。
一、臨床類型
(一)糖尿病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Ⅰ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即Ⅱ型糖尿病)
非肥胖
肥胖
營養不良相關糖尿病
其它類型,包括伴有其它情況和綜合征的糖尿病
(1)胰腺疾病;(2)內分泌疾病;(3)葯源性或化學物引起者
(4)胰島素或其它受體異常;(5)某些遺傳綜合征;(6)其它
(二)葡萄糖耐量異常
非肥胖
肥胖
伴有其它情況或綜合征,同上述其它類型
(三)妊娠期糖尿病*
二、統計學危險性類型(糖耐量正常)
(一)曾有糖耐量異常**
(二)具有糖耐量異常的潛在可能***
*妊娠期糖尿病系指在妊娠時才出現或發現的糖尿病,已有糖尿病的女病人以後妊娠不包括在內。妊娠期
糖尿病人分娩後的轉歸不盡相同,須重新檢查確定。大部分病人(約70%)在分娩後糖耐量恢復常,可
列入「曾有糖耐量異常」類型,小部分病人分娩後仍有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
**過去曾有糖耐量異常或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自然或治療後恢復,糖耐量已正常。
***以前命名為糖尿病傾向,無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史。
表7-2-2 糖尿病分類名稱對照
現用分類名稱 過去沿用分類名稱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青少年發病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成人發病型糖尿病,青少年的成人發病型糖尿病(MODY)
其它類型 繼發性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異常 無症狀糖尿病,化學性糖尿病,亞臨床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曾有耐糖量異常 隱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
具有糖耐量異常的潛在可能 糖尿病傾向,糖尿病前期
*其中一部分系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以上分類只表示臨床類型,不提示病因和發病機制的區別,而且非胰島素依賴型有轉變為胰島素依賴型的
可能。有部分病人難於區分。臨床對兩型糖尿病的鑒別見表(7-2-3)
7-2-3 胰島素依賴型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鑒別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一、主要條件
血漿胰島素 明顯減少 輕度減少,正常或偏高
胰島素釋放試驗 反應低下或無反應 呈延遲反應
抗胰島素現象 偶見,與抗體有關 經常,與胰島素受體或受體後缺陷有關
二、次要條件
發病年齡 多<30歲 多>40歲
病情 急,重 慢,輕
體重 多消瘦 多肥胖
發病率 約0.2% 約2.0%
酮症 常見 罕見
合並症 以感染和代謝紊亂為主 以慢性合並症為主
血抗胰島細胞抗體 多陽性 多陰性
口服降血糖葯 經常無效 多有效
胰島素治療 均需要 僅約25%病人需要
病因及發病機制
糖尿病是復雜的,經常為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發病。
一、遺傳 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確有遺傳因素影響發病,例如在雙胎中一例發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
機會發病。如為單卵雙胎,則多在同時發病。據統計,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子女發病的
危險率約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則子女的發病危險率更高。如一兄弟發生非胰
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則其他兄弟的發病危險率為10-15%。但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的子女中非胰島素依
賴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並不高於一般人群。
已證實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與特殊的HLA有關,危險性高的有DR3;DR4;DW3;DW4;B8;B15等。
現在多認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遺傳疾病,不是由某個基因決定的,而是基因量達到或超過其閾值時才有
發病的可能。
二、病毒感染 許多糖尿病發生於病毒感染後,例如風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腺病毒
等,可能與病毒性胰島炎有關。當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發生糖尿病。
三、自家免疫 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發現抗胰島β細胞抗體,給實驗動物注射抗胰島β細胞抗體可以引起
糖耐量異常,病理檢查也可看到胰島中有淋巴細胞和嗜酸細胞的浸潤等現象。也有報導在胰島素依賴型糖
尿病發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療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癒」。
四、繼發性糖尿病 如破壞了大部分胰島組織的胰腺為和胰腺纖維束性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功能性垂
體腺瘤,嗜鉻細胞瘤等均可引起繼發性糖尿病,即症狀性糖尿病。長期服用雙氫克尿塞、皮質激素、腎上
腺能葯物等均可能導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遺傳性疾病如下Turner綜合征等也容易合並糖尿病。
五、其它誘因
(一)飲食習慣 與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無明顯關系,而與食物組成相有關,如精製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
的發病率高。由流行病學分析,高蛋白飲食與高脂飲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險因素。
(二)肥胖 主要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發病有關,肥胖是食物的熱量超過機體的需要所致。過量進
食可引起高胰島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可能誘發糖尿病。
病理
胰島β細胞數量減少,細胞核深染,胞漿稀少呈脫顆粒現象。α細胞相對增多,胰島內毛細血管旁纖維組
織增生,嚴重的可見廣泛纖維化,血管內膜增厚,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常明顯的胰島病理改變,β細胞
數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胰島病變較輕,在光學顯微鏡下約有1/3病例沒有組織
學上肯定病變,在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早期,約50-70%病例在胰島及周圍可見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
潤,稱為「胰島炎」。
約70%糖尿病患者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出現病變,稱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常見於視網膜、腎、心肌、
肌肉、神經、皮膚等組織。基本病變是PAS陽性物質沉著於內皮下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此病變具有較高
的特異性,糖尿病人的大、中動脈、包括腦動脈、椎動脈、腎動脈和心表動脈。因同樣病變亦可見非糖尿
病人,故缺乏特異性。
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多見於病程較長和病情控制不良患者,末稍神經纖維呈軸變性,繼以節段性彌漫性脫髓
鞘改變,神經營養血管亦可出現微血血病變,病變有時累及神經根,椎旁交感神經節、脊髓、顱神經和腦
實質,感染神經損害比運動神經損害明顯。
肝臟脂肪沉著和變性,嚴重時呈類似肝硬化改變。心肌由混濁腫脹,變性發展為彌漫性纖維化。
臨床表現
早期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沒有症狀,多於健康檢查,普查或診治其他疾病時發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資助在中國東北大慶地區普查及3年後復查資料,約80%糖尿病人在普查前未被發現和處理,椐日本統計
約有25%新診斷的糖尿病人已有腎臟功能改變,提示已非甲期病例。
一、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發病急、常突然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明顯。有明顯的低胰島素血症和
高胰高糖素血症,臨床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合並各種急慢性感染。部分病人血糖波動大,經常發生高血糖
和低血糖,治療較困難,即過去所謂的脆性糖尿病。不少患者可突然出現症狀緩解,部份病人也恢復內源
性胰島素的分泌,不需要和僅需要很小劑量胰島紗治療。緩解期可維持數月至2年。強化治療可以促進緩
解。復發後仍需胰島素治療。
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多尿和多飲較輕,沒有顯著的多食,但疲倦、乏力、體重下降。患者多以慢
性合並症而就診,如視力下降、失明、肢端麻木、疼痛、心前區疼、心力衰竭、腎功衰竭等,更多的病人
是在健康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診中被發現。
三、繼發性糖尿病 多以原發病臨床表現為主。
四、慢性合並症的臨床表現
(一)心血管疾病變 糖尿病性心臟病的特點為典型的心絞痛(持續時間長、疼痛較輕、擴冠葯無效),
心肌梗死多為無痛性和頑固性心衰。肢端壞疽。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較高,均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因素
。
(二)腎臟病變 由於腎小球系和基底增厚,早期腎小球濾過率和血流量增加,以後即逐漸明顯下降。出
現間斷性蛋白尿,發現為持續性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腫,氮質血症和腎功衰竭。正常的腎糖閾為保證
血糖不致嚴重升高,如果血糖經常能超過28mmol/L(504mg/dL)則提示必然有永久性或暫時性腎臟損害,在
現在的條件下,進行性的腎臟病變是難於逆轉的。
(三)神經病變 多見於中年以上患者,約占糖尿病人數的4-6%,用電生理學檢查,則可發現60%以上的
糖尿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病變。臨床可見周圍神經病變(包括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植物神經)
,脊髓病變,(包括脊髓性肌萎縮、假性脊髓癆、肌萎縮側索硬化綜合征;後側索硬化綜合征、脊髓軟化
等)、腦部病變(如腦血管病、腦軟化等)。及時而有效的治療糖尿病往往對神經病變有良好的影響,但
有時,即使在糖尿病控制比較滿意的情況下,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仍然可能發生和發展。
(四)眼部並發症 較多見,尤其病程在10年以上者,發病率超過50%,而且多較嚴重,如視網膜病變有
微血管瘤、出血、滲出、新生血管、機化物增生,視網膜剝脫和玻璃體出血等。其他包括結膜的血管改變
、虹膜炎、虹膜玫瑰疹、調節肌麻痹、低眼壓、出血性青光眼、白內障、一過性屈光異常、視神經病變、
眼外肌麻痹等,多呈緩慢進展,少數病人進展迅速,在短期內失明。良好的控製糖尿病有延緩眼部合並症
發生和發展的可能性。
(五)其他 因組織缺氧引起皮下血管擴張,致面色潮經。由於小動脈和微血管病變,經常有皮下出血和
瘀斑。供血不良的部位可以出現紫癜和缺血性潰瘍,有劇疼,多見於足部。神經性營養不良也可以影響關
節,即Charcot關節,好發於下肢各關節。受累關節可有廣泛骨質破壞和畸形。
實驗室檢查
一、血糖 動脈血,微血管血和靜脈血葡萄糖水平有0-1.1mmul/L(0-20mg)差別,餐後更明顯,一般以靜脈
血為准。由於紅細胞內葡萄糖水平較低,故全血葡萄糖值較血漿或血清葡萄糖值約低15%。測定方法以特
異性葡萄糖氧化酶法為可靠,空腹靜脈血血漿葡萄糖正常濃度為3.9-6.1mmol/L(70-110mg/dl)。以往採用
還原法測定,由於血中含有不恆定的非葡萄糖性還原物質,故測定結果值偏高。血中葡萄糖氧化酶在室溫
中每小時可使血葡萄糖濃度下降約0.9mmol/L(17mg/dl),故采血後標本應立即測定或製成去蛋白液低溫保
存。
空腹血糖 若胰島素分泌能力不低於正常的25%,空腹血糖多為正常或輕度升高,故多次空腹血糖高於
7.7mmol/L(140mg/dL)可以診斷糖尿病,但空腹血糖正常不能排除糖尿病。
餐後2小時血糖一般作為糖尿病控制情況的監測,如果高於11.1mmol/L(200mg/dl)可以診斷糖尿病,如果
僅9.5mmol/L(190mg/dl)應進行糖耐量檢查以明確診斷。
二、尿糖 正常人的腎糖閾約為8.9mmol/L(160mg/dl)但有個體差異,僅尿糖陽性不能確診糖尿病。非胰島
素依賴型糖尿病人空腹尿糖經常為陰性,故為初步篩選糖尿病,應測餐後3小時尿糖。如果還原法測定應
注意假陽性,例如服用水楊酸鹽、水合氯醛、維生素C等葯物以後。
三、糖耐量試驗 口服法(CGTT)為確診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正規試驗步驟為先測空腹血糖,以後口服葡
萄糖75g(12歲以下為1.75g/kg),服糖後1,2,3小時重復測血糖。據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專家委員會意見
,任何時間血糖≥11.1mmol/L(200mg/dL)和/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即可診斷糖尿病。為了
糖耐量試驗的結果可靠,應注意①試驗前必須禁食10-16小時。②試驗前一周必須進食適當熱量和碳水化
合物飲的食。③試驗應在上午7-11時之間進行。④最少試驗前8小時開始禁煙、酒、咖啡及興奮性葯物。
⑤試驗期間盡量安靜休息。⑥禁用影響糖代謝葯物。⑦各種急慢性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判斷測定結
果時必須考慮。⑧在服糖後動脈血糖比靜脈血糖升高快、恢復漫,約3小時後動、靜脈血糖逐漸一致,其
峰值較靜脈血高約1.1-3.9mmol/L(20-70mg/dl),附表7-2-4。
表7-2-4 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診斷暫行標准
血糖值mmol/L(mg/dl)
靜脈全血靜脈血漿
糖尿病
空腹 ≥6.7(120) ≥7.8(140)
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 ≥10.0(180) ≥11.1(00)
葡萄糖耐量異常
空腹 <6.7(120) <7.8(140)
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 ≥6.7(1200-<10.0(180) ≥7.8(140)-<11.1(200)
靜脈葡萄糖耐量試驗(IVGTT)為一種非生理性的檢查方法,故除嚴重胃腸功能紊亂者外一般不採用,方
法:按0.5g/kg劑量配成50%葡萄液在2-4分鍾內靜脈注射響畢。如果兩小時內靜脈血糖不能下降到正常
范圍則顯示葡萄糖耐量減低。
四、糖化蛋白測定 包括糖化血紅蛋白及糖化白蛋白等,直接反映慢性合並症的發生趨熱,其意義超過多
次連續血糖測定。廣泛應用於診斷和治療的監測。糖化血紅蛋白顯示3個月平均血糖情況,糖化血清蛋白
顯示3周平均血情況。
五、胰島素釋放試驗 步驟及注意事項與糖耐量試驗相同,目的為了解胰島β細胞對葡萄糖負荷反應能力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空腹胰島素水平低,糖負荷後反應弱,峰值的增大未超過空腹值的2.5倍。非胰島
素依賴型糖尿病空腹胰島素水平偏低,正常,甚至偏高,糖負荷後胰島素峰值超過空腹值的2.5倍,但其
出現延遲,多在2小時以後。其胰島素分泌峰值組成以胰島素原為主,生物活性不高。胰島素釋放試驗在
確定治療方案時有指導意義。由於C肽測定的變異量大,限制其實際應用。
六、其他 關於代謝紊亂方面還應進行血脂、血氣分析、血脲氮、肌酐、尿酸、乳酸、β2微球蛋白、血液
流變學等測定。
診斷及鑒別診斷
根據病史,各種慢性合並症及實驗室檢查,診斷並不困難,應下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腎性糖尿 系腎糖閾過低所致,特點為尿內葡萄糖陽性但不伴有高血糖,而且沒有明顯能量代謝障礙
或紊亂。約占尿糖陽性者的1%。多為遺傳性基因異常疾病,可能並有氨基酸尿。肝豆狀核變性、某些重
金屬(如錫、鎘、鈾等)中毒,及來蘇、硝苯所致腎小管損害時也可以出現糖尿。
二、滋養性糖尿 在少數「健康人」、甲狀腺功能亢進者、肝臟疾病、胃腸短路術後的病人,在進食大量
碳水化合物,尤其單糖和雙糖後,由於吸收過快,可能出現短暫的糖尿。與糖尿病的鑒別診斷在於糖耐量
試驗空腹血糖正常,半小時和1小時血糖濃度超過正常,但2小時以後血糖正常。
三、其他糖尿 多為先天性異常或進食果糖或半乳糖過多,可致果糖尿或半乳糖糖尿,還原法尿糖試驗呈
陽性,而葡萄氧化酶法測定則呈陰性。
治療
一、目的 在現在條件下糖尿病基本上是不能根治的,治療的目的為盡可能長的保持無合並症及相對正常
的生活。為此,除爭取使血糖在全部時間內維持在正常范圍,並應使代謝途徑恢復正常。病情得到良好控
制的基本標准為空腹和餐後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正常;血脂正常;血液流
變學指標正常;沒有急性代謝性合並症;體重穩定。保持較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一般治療 教育病人正確地認識及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早期糖尿病人多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
故感覺不到治療的迫切性,以致不肯堅持治療,但是如果發生了慢性合並症將是不可逆性病變,甚至難以
控制其發展,所以要教育病人了解在發病早期就應堅持治療的重要意義。
教會病人掌握自我監測手段,能正確地調整飲食和使用葯物。會處理葯物的不良反應。如低血糖反應等,
使病人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調節和治療,以爭取較好的予後。
三、飲食控制的 糖尿病人需要和正常人相等的熱量和營養,但是由於糖尿病人有代謝紊亂和機體調節機
制障礙,需要依靠人為的體外調節,故應給予恆量飲食和相對恆定的葯物,以保持代謝的正常進行和機體
內環境的穩定。
(一)總熱量 每日需要總熱量與體重和工作性質有關,(詳見附表7-2-5)但個體差異很大,應以保持
體重穩定於理想范圍,維持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為准,定期檢查,及時調整。可以參考附表7-2-5。
表7-2-5 糖尿病人食物總熱量(KJ/Kg-d)與體型的關系
[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重體力勞動 中等體力勞動 輕體力勞動 卧床休息
消瘦(BMI<20) 188~209 167 146 83~104
正常(BMI20~25) 167 146 125 62~83
肥胖(BMI>25) 146 125 83~104 62
附表為男性糖尿病人所需總熱量,女性酌減10%,55歲以上病人由於體力活動減少,總熱量也相應減少10
-25%。以體重和體力變化趨勢做為最後調整的主要因素。
(二)碳水化合物 應占總熱量的65%左右,忌單糖和雙糖,應含各種聚糖8-10g/d。吸收過快的碳水化
合物血糖峰值出現早期而集中,不利於控制,吸收過慢,尤其糖尿病人胃排空時間延長,將使餐後晚期血
糖升高,可以用嗎丁啉或Cisaprid以促進胃排空,並使用較長作用的降血糖葯物為宜。如飲食中碳水化合
物過低,將減低胰島β細胞的貯備功能,對病人不利。
(三)蛋白質 應在體重0.7g/kg/d左右為宜,雖然糖尿病人多呈負氮平衡,而且經常由腎臟丟失蛋白質,
但如大量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質,將損傷腎臟,非常不利。故對早期糖尿病人應注意控制食物中的蛋白質,
甚至在腎丟失大量蛋白質時也應慎補過量蛋白質。應以動物蛋白為主,植物蛋白由於氨基酸比例與機體所
需的蛋白質不完全相同,故利用不全,廢物的排除出將增加機體,尤其腎臟的負擔,有害無利。
(四)脂肪 總熱量中除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外,均由脂肪提供,中國人飲食習慣脂肪量約在0.5kg/kg/d
左右,脂肪過多有生酮趨勢。由於機體代謝紊亂,自身調節能力差,故脂肪中應含總量25%以上的不飽和
脂肪酸,膽固醇應盡可有減低。
(五)飲食計數法 以往主張精細計算食物組成,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g產熱能約為16.7Kj(4.5大卡,
脂肪每g產熱約為32.6Kj(9.0大卡)。按食物成份表計算每日食物組成。此方法較科學,但仍有很多不足處
,如富強粉、標准粉均為麵粉,但組成差別很大,出產地不同也有差異,同為碳水化合物,魔芋中主要為
聚糖,甘蔗中主要為蔗糖,其對糖尿病的影響完全不同。另外,即使患者是科學工作者,也不可能每天嚴
格計量執行。一般按計算基本固定主食量,在相對穩定後調整付食,使付食品種富於變化,滿足生活要求
,定期根據血糖、尿糖變化、體重和工作生活能力進行調整。
許多國家利用當地食品編制食品互換表,甜味劑可以用甜菊甙,糖精不易過多。
應注意本民族飲食和粗加工食品為宜,可以吃含單糖或雙糖不多但富於果膠的水果,如蘋果、梨等、但不
宜過量。
四、口服降血糖葯物 Ⅱ型糖尿病人單純飲食控制未能有效地使血糖和代謝途徑保持正常時可採用口服降
血糖葯物,尤其血糖經常低於13.9mmol/L(250mg/dl)者。有人主張可以與胰島素治療合用。一種口服降血
糖葯物無效或失效時可以試用另外一種,也許會有效。口服降血糖葯物在服用數月或數年後因各種原因出
現繼發性失效,應換用其他口服降血糖葯物。Ⅱ型糖尿病中,約10-20%對口服降血糖葯物無效,需用胰
島素治療。
6、同仁胰島素是真葯嗎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口服無效,必須注射,所以市場上宣稱的口服胰島素都是吹牛扯淡不可信的。
同仁口服胰島素我就可以幫你買到,但這裡面肯定加有西葯。
國家葯監局不會允許葯品或者保健品中帶有誘導消費者信息的名字出現,比如口服胰島素,你說的同仁口服胰島素是一種保健品,同仁口服胰島素不過是個假名字罷了。
有兩種方法可以知道降糖葯是否加了西葯1、直接去當地葯檢所花錢做一個檢查
2、買一隻小白鼠給他餵食一天的降糖葯看第二天小鼠還活著沒有(小白鼠死了肯定加西葯了,低血糖死亡)。
英國的口服胰島素也是假的消息!因為諾貝爾醫學獎今年沒聽說是關於糖尿病的。
7、有人知道適合糖尿病患者做的保健操嗎?
奧樂維斯運動療法簡述
運動療法又稱醫療體育,是依據患者的功能情況和特點,利用體育鍛煉防治疾病、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患者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有效方法。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運動療法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於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更為重要。
運動療法的優點
有利於控制血糖,運動能增加肌肉對血糖的攝取和利用,運動後肌肉和肝臟還會攝取大量葡萄糖補充糖源消耗,血糖會進一步下降,中等量運動降糖作用能夠維持12—17小時。
改善脂類代謝,有規律的運動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使TG得到緩解並提高HBL-C水平。
有利於控制體重,運動能夠消耗熱量,減輕體重,2型糖尿病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通過減輕體重可降低胰島素抵抗。
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原因,通過適當的運動能提高患者對胰島素的親和力,從而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
改善心肺功能,運動可以提高最大耗氧量,使循環和呼吸功能得到改善,並能增加血管彈性,增強體質,改善精神狀態等。
運動原則
項目選擇:最好選擇簡單、方便、不需要特殊設備和投入且利於長期堅持的項目,如:散步、做操、慢跑、爬樓、太極拳等。
運動強度:因人而異,循序漸進,一般宜從低強度運動(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開始,逐漸進入中等強度運動(登山、騎車、跳繩、爬樓等)。
運動時間:餐後1-2小時開始運動,尤其早餐後是運動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是一天中血糖含量最高的時候。若晨起服葯後出去運動,再回家吃早飯,易發生低血糖。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大運動量運動,如郊遊、爬山後應及時增加進食量,或減少葯物劑量。
運動頻率:建議每天堅持運動30—60分鍾,每天1次,每周不少於3—4次。
推薦運動有
☆快慢步行:步行速度可採取快慢結合的方式,先快步行走5分鍾,然後慢速行走(相當於散步)5分鍾,然後再快行,這樣輪換進行。步行速度亦可因人而異。身體狀況較好的輕度肥胖患者,可快速步行,每分鍾120~150步;不太肥胖者可中速步行,每分鍾110~115步;老年體弱者可慢速步行,每分鍾90~100步。開始每天半小時即可,以後逐漸加大到每天1小時,可分早晚兩次進行。
☆室內運動:蹲下起立——開始每次做15~20個,以後可增加至100個。仰卧起坐——開始每次做5個,以後逐漸增加至20~50個。
☆床上運動:分別運動上、下肢,做抬起放下、左右分開等動作。適合體質較弱的患者。
身體條件好的患者,可以慢跑、慢走、上樓梯、游泳、跳韻律操等。
如何掌握運動量?
1、以減肥為目的:堅持每日上下樓梯(或中速跑步)60~90分鍾,或以普通速度步行2~3小時。
2、以降低血糖為目的:將每天攝入能量10%~15%左右列為運動中消耗。
3、達到安全運動強度:即運動中最大脈率的60%。簡易計演算法:170-年齡=脈率。
4、以代謝控制指標衡量:定期復查空腹、餐後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達到理想控制為佳。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禁忌症
1.哪些糖尿病患者應當嚴禁運動?
(1)糖尿病並發感染、創傷、精神受到強烈刺激等應激情況下不宜運動。
(2)糖尿病並發酮症、酮症酸中毒、高滲狀態等急性並發症時禁忌運動。
(3)糖尿病並發慢性並發症,尤其肝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較大面積腦梗死者禁運動。
(4)糖尿病並發嚴重下肢血管病變、足壞疽等忌運動。
(5)糖尿病視網膜Ⅲ期以上伴有眼底出血者忌運動。
(6)糖尿病繼發性高血壓Ⅲ期以上者。
2.哪些糖尿病患者應當節制運動?
(1)糖尿病心臟病:運動後心率不齊,束枝傳導阻滯,冠心病輕度ST-T改變,糖尿病心肌病者。
(2)糖尿病並發嚴重血栓性靜脈炎,肢體發涼疼痛,末端青紫,行動困難;靜脈曲張者。
(3)有周圍神經病變,肢體嚴重麻木疼痛;夏科關節病;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伴有嘔吐、腹瀉等。
(4)糖尿病高血壓Ⅱ期。
(5)糖尿病中、小面積腦梗死者。
(6)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穩定,經濟出現低血糖或高血糖者。
(7)糖尿病出現臨床蛋白尿、氮質血症者。
奧樂維斯糖尿病保健操
奧樂維斯產品為生物活性制劑,在進入人體後會遵循生物特性來作用於機體,此時如果略加引導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奧樂維斯保健操引入氣功中的意念療法與科學運動方法相結合, 通過動作和意念牽動經絡,導引氣血,通過氣血的流通來引導活性物質,強化了人的生命功能,加強胰島的功能與胰島素受體的數量與敏感度,使患者達到強心健體的目的。本套糖尿病保健操適合的人群為:糖尿病及其並發症患者,糖尿病高危人群,肥胖、腎脾虧虛者。
奧樂維斯糖尿病保健操鍛煉的總原則是:意與氣合,以意引氣,自然從容,輕靈連綿。
預備式,
1身形調整:兩腳自然分開,略寬於肩,收腹,挺胸,兩手自然下垂於體側,掌心相對,目視前方,自然呼吸。
2意念調整:心無雜念,一心一意只想著做好操,降低血糖,獲得健康。第一節
1身形調整:並腿站立,雙臂伸直側平舉,手心朝上。雙臂同時屈曲,使指尖盡量觸及肩部,上臂盡量綳直,停留10秒然後還原。
2 意念調整:心隨意動,運轉全身,只想著運動能獲得健康。
第二節
1身形調整:將腕抬到與胸同高的位置上,雙手對應的手指互勾,用力向兩側拉。持續10秒。
2 意念調整:同上
第三節
1身形調整:站立。左手叉腰,右臂向左側上舉,掌心朝上。身體隨之向左側屈,右手盡量向左前伸,以充分伸展身體右側肌肉,然後還原。左右方向交替。
2 意念調整:同上
第四節
1身形調整:雙足分開(距離5厘米左右)站立。先抬頭,兩臂上舉,軀干盡量伸展;然後屈膝微蹲上體前俯,使上體與地面平行,同時慢慢向後擺臂,頭前伸,收腹,自然呼吸;最後立起,同時兩臂向前上方擺動,使身體充分伸展。
2 意念調整:同上
第五節
1身形調整:站立。先雙臂側平舉,頭後仰,以降低肩胛之間肌肉的張力;然後扭轉手臂使拇指向上,同時用力後伸,最後還原。重復10次。
2 意念調整:同上
第六節
1身形調整:兩手下落至腹前,指尖對著身體,手心微含,不用力,好像水推著一般,沿體前上升,至胸前再回落,彷彿用一把梳子在梳理著內臟。上下梳理的時候,不要用力,要跟做游戲一般,很輕松自然。反復梳理五次,隨之兩手重疊在肚臍上,閉目休息片刻。
2 意念調整:同上
8、完美保健品是傳銷嗎
截止2018年11月30日,完美保健品尚未被認定為傳銷,完美保健品為完美(中國)有限公司旗下產品,以下為媒體報道:
2018年3月9日,國際頂級權威期刊《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趙立平領導的國際團隊完成的研究論文:《膳食纖維選擇性富集的腸道細菌緩解2型糖尿病(Gut bacteria selectively promoted by dietary fibers alleviate type 2 diabetes)》。這是完美(中國)有限公司(完美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
這項重要的研究提示針對每個人的腸道菌群結構特徵提供膳食纖維營養素,可以幫助特定有益菌大量生長,改變腸道環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恢復腸道菌群平衡,發揮對人體有益的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恢復胰島素敏感性,從而改善糖尿病的症狀。
也就是說,未來通過個性化營養干預,把功能強大的腸道菌群從健康的「破壞者」改變成「建設者」和「維護者」,有望成為針對糖尿病營養治療的新手段。
完美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緊跟科技前沿,大力投入科學研究。對腸道菌群這個國際科研的前沿熱點,很早就予以高度關注。
自2012年3月起至今,投入8000萬元人民幣的經費和儀器裝備,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成立「微生態健康聯合研究中心」,運用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教授團隊的「菌群失調型肥胖及相關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營養干預方案」,開展以腸道菌群為靶點的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營養干預研發工作。
同時,憑借對科技的投入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完美公司還對聯合研究中心經過多年研究取得的研發成果進行了系統的專利保護,並圍繞這些技術,布局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開發和孵化。
企業信息查詢方法:
一、打開百度搜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二、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搜索框輸入「完美(中國)有限公司」並點擊搜索。
三、點擊搜索出的結果暨完美(中國)有限公司。
四、通過搜索可知,該企業為正常存續狀態,未列入經營異常目錄,不屬於傳銷。
9、我爸去年檢查有2型糖尿病,一直都在打胰島素,從網上看到吃螺旋藻有利於糖尿病,真的有效果嗎?
可以吃,但copy是好像只是講它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但是治療糖尿病,不可能的吧~!
增強免疫力作用也不太大吧~!雖然好多人都喜歡買這個東西來吃,我也不懂這個玩意,我覺得要增強免疫力,最好的就鍛煉身體,五穀雜糧都吃點,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10、我父親得了糖尿病。。聽朋友說唐康胰島再生素療效很不錯。跪求哪裡能購買到此葯?
建議你看一下批准文號,然後再登錄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看一下。如果不是國葯准字型大小的建議患者不要隨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