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中醫食療與保健心得

中醫食療與保健心得

發布時間:2020-06-17 18:08:00

1、中醫葯膳學習心得

你是要啥,需要寫一份心得還是跟人交流心得

2、中醫食療心得體會開頭怎麼寫

你好,這里有篇範文:
這學期有幸選到了XXX老師的《中醫葯膳食療法》課程,一方面更體會到中醫深邃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另一方面,發現原來中醫無時不刻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醫食療更是讓中醫更加通俗、實用、真實、獨特地融入了尋常百姓家的膳食當中。由於生長在南方地區,從小就開始接觸到中醫葯膳,對於「葯補不如食補」、食葯結合等葯膳養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歡中醫,因為它深邃的歷史文化思想底蘊與健康的治療之道。在一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除概括了解中醫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外,我最大的體會是明白了怎樣在日常的點滴生活中貫穿中醫食療之道,有時候看上去「貌不驚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對一個人的身體有如此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我的家鄉特產大棗,可以健脾益氣、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慶老師說的,一學期的課遠遠不夠了解到具體全面的知識,我們的課堂就是希望能夠與對中醫有興趣的同學有所教導與交流。三十多個課時的課程中,優質、實用的中醫膳食療法令我感受頗深。
通過課堂上李老師的講解我明白了,中醫學的基本特點在於它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兩個方面,比如,人體是有機的整體,它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它們在生理上相互聯系,在病理上相互影響;而且,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無不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證」與「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醫治療的過程中會「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
在課堂學習上,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葯膳食療應用」這一塊。因為這些葯膳食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得到體現。記得當初剛剛來到珠海的時候,不是很適應這邊的食物和氣候,經常容易上火或者濕熱。現在通過對《中醫葯膳食療法》這門課程的學習,對於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較好地跟隨氣候的變化來調節自己的飲食習慣,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處於健康的狀態,也能夠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飲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議。中醫葯膳食保健是中醫中的重要部分,在將來也必將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在輔助治療和調養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並且會一代代的發展和流傳下去。

希望對你有幫助!給個好評吧,謝謝你了!

3、學習食療學的心得體會

健康是一種責任.一個人可以拒絕金錢和地位,但不願拒絕健康,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要想健康必須做到:合理的膳食,平衡的心態,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
我們每天都要進食,民以食為天.可是我們該如何吃,吃多少,這就需要各位營養師們發揮所長,指導那些需要健康的亞健康人群的合理膳食,預防疾病的發生.
食療對於各位並不陌生.它在健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食療是歷代醫葯學家留給後人的智慧結晶.'葯食同源'.'以食代葯'.'葯補不如食補'的觀點成為人們的共識.
人的生理變化與自然界密切相關,人的新陳代謝是通過飲食進行的,所以人體的健康與所處的環境.氣候.季節.地域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的生理特點,進行合理的配膳.如婦女具有月經,胎孕,生育.哺乳等一系列的生理過程,臟腑組織隨不同時期而發生變化,除應遵循一般的食補要求外,還應結合其生理特點科學食補.了解,掌握,順應四季的變化,'因時養身',是保持人體臟腑組織功能正常的重要方法.了解每種食物的特性,和它所含的營養素對不同的人合理指導用膳,食物的合理搭配,以増強人體的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起到保健強身的作用.
食療的理論基礎學習是最基本的,可我們的學會應運,理論聯系實踐才能進步的更快,紙上談兵是不現實的,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研究中解決問題.現實生活中渴求健康的人太多了.學習食療可以更好的服務大眾,糾正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希望他們得到一個健康的未來.

與中醫食療與保健心得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