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高血壓預防保健知識

高血壓預防保健知識

發布時間:2020-06-17 11:55:21

1、全國高血壓日的介紹

2、高血壓病有什麼健康教育計劃?如何評價

哈哈!你也太懶了吧,這也求人啊?找本資料照著念就行啦!下面介紹給你,供你參考吧:

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與效果評價

1、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的意義和內容

高血壓規范化管理,有利於提高高血壓治療率和達標率,有利於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有利於改善國民的健康狀況。高血壓社區規范化管理的主要內容:

2。1 健康教育

對正常人群,易患高血壓的人群和高血壓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和高血壓防治知識的教育,主要內容:

① 正常人群:了解高血壓,建議每年測量一次血壓。

② 易患人群:干預有關危險因素(如肥胖、高鹽飲食、過量飲酒、長期精神緊張等),預防高血壓的發生。

③ 高血壓人群:認清高血壓危害,堅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堅持規范化葯物治療,預防心腦血管病發生。

2.2 非葯物療法

長期堅持非葯物療法。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必須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控制高血壓及有關危險因素。要做到合理飲食,限制脂肪攝入量,戒煙,限酒(男性飲白酒每天不超過1兩),限鹽(每人每天5克食鹽),適當運動,保持好心情,避免長期過度精神緊張。

2.3 規范化葯物治療

根據病人具體情況,使用合適的降壓葯。利尿劑,β阻滯劑,鈣拮抗劑,acei,arb及小劑量復方制劑均可作為初始和維持治療葯。堅持長期治療,平穩控制血壓。不可隨意停用降壓葯。定期測量血壓,提倡自測血壓。

2.4 規范化管理

把高血壓從人群中檢出來,進行危險評估。按低、中、高危

3、簡述健康促進的五大活動領悟

一、簡述健康促進的五大領域。
(1)制定能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問題涉及到很多部門,不僅要求衛生部門制定相應政策,也包括非衛生部門實行健康促進政策;
(2)創造支持性環境:創造安全、滿意、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支持人們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
(3)加強社區行動:充分發動社區力量,積極有效地參與衛生保健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挖掘社區資源,解決社區的健康問題;
(4)發展個人技能:提高人們的衛生保健知識和能力;
(5)調整衛生服務方向:強調個人、社會團體、衛生人員與部門、其他機構、政府等共同分擔健康責任,建立有助於健康的衛生保健系統。
二、健康促進的基本策略。
基於健康促進的概念和活動領域,可以將健康促進的基本策略分為倡導、賦權、協調和社會動員,其中倡導、賦權、協調是《渥太華宣言》明確指出健康促進三大基本策略,而社會動員則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開展致力於改善婦女、兒童健康狀況的過程中提出的健康促進策略。
(1)倡導:主要強調的是針對政策決策者運用倡導的策略,促進有利於健康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出台。
(2)賦權:開展社區及人群的能力建設,使其具備維護健康的意識、掌握科學的知識和可行的技術,激發社區和個人的潛能,最終使社區、每個家庭和個人具備承擔起各自的健康責任的能力,並能付之於行動。
(3)協調:健康促進涉及政府、各部門、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社區、個人,使各方面力量有效發揮作用,並能互相支持、配合,需要運用協調策略,關注到各自的利益與行動,形成促進健康的強大聯盟和社會支持體系,努力實現維護和增進全社會健康的共同目標。
(4)社會動員:社會動員策略主要的對象是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社區以及個人,有效的社會動員需要以遠大的目標感召人們,以各方利益得到最大滿足與妥協來打動人們,促使各方積極行動,產生切實的成效。
三、簡述「五因素傳播模式」的內容。
健康傳播的「五因素傳播模式」是拉斯韋爾提出的,該模式通過對五個問題的回答,描述了傳播的基本結構和傳播學研究的五大領域。
這五個問題是:誰?說了什麼?通過什麼渠道?對誰?取得什麼效果?模式及其五大研究領域是
傳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內容研究,媒介媒介研究,受傳者受眾研究,效果效果研究
四、簡述影響健康傳播效果的因素。
傳播者因素:傳播者是健康傳播的主體,通常是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傳播過程中是信息的發出者,還是健康信息的把關人。傳播者是否能發揮好把關人作用,保障信息的科學性、針對性、通俗性、適用性等,直接影響健康傳播效果。此外,有威信、權威感和自身形象良好的傳播者也更容易得到受傳者的認可和接納,進而其傳播的信息也容易被接受和相信。
信息因素:信息符合目標人群(受傳者)需要、具有科學性,對受傳者的健康有益,就容易得到受傳者的接受。而信息服從傳播目的,表達形式適宜,也有助於受傳者理解和運用健康信息。
媒介渠道因素:運用的媒介和傳播渠道能夠為受傳者接觸到,及具有可及性,是使信息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因此,選擇適合於信息並為受傳者所接受的媒介,是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基礎。多種渠道的組合使用往往能取長補短,提高傳播效果
受傳者:受傳者作為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影響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受傳者的一般心理表現為求真、求新、求短、求近、求情厭教,從而形成接受信息時的選擇性,包括選擇性注意、選擇性理解和選擇性記憶。此外,受傳者的社會人口學特徵和健康狀況也是影響其對健康信息選擇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傳播活動發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會影響傳播效果,如自然環境中的活動地點、場所距離等,社會環境中的文化習俗、社會規范等也可以促使實現良好傳播效果或使傳播效果削弱。
五、簡述「知、信、行模式」及其基本思想。
知識—信念與態度—行為
知識是健康信念形成、轉變態度,並形成健康行為的基礎;信念是產生行為的動力,行為是健康教育的目標。知、信、行三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但沒有必然性,要使人群在接受衛生保健知識的基礎上產生信念和行為的轉變仍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認真設計和執行。
六、運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母乳喂養時「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和判斷,即是否相信自己能通過努力成功採納有利於健康的行為,並取得預期結果。自我效能高的人,更有可能採納促進健康的行為。
在採納母乳喂養行為中,母親的自我效能是其實施該行為與否的重要因素,如果母親具有決策能力;有自己安排工作時間的便利條件,或有能力促使家人和單位對自己實施母乳喂養給予方便;相信自己可以進行母乳喂養,則說明該母親自我效能較高,更有可能進行母乳喂養。反之,則會影響這一有益於健康的行為的實現。
一、簡述健康教育干預策略的內涵、並說明其在社區高血壓防治健康促進項目中的運用。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干預策略是實現項目目標的方針、戰略,在一定高度上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是每一項具體干預活動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干預策略包括教育策略、政策策略和環境策略三方面。
在社區高血壓防治健康促進項目中,可以運用的教育策略有信息交流策略(如講座、咨詢、電視公益廣告、小冊子、折頁等)、技能培訓策略(如講座、演示與模擬訓練、示範操作等),以及組織方法策略(如社區運動)
政策策略包括政策、法規、規章制度、文化氛圍等,例如建立30歲以上患者首診測血壓制度,可以及早發現高血壓患者,有益於做到社區高血壓的三級預防保健。
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在社區高血壓預防和控制項目中,建立人群運動場所、制定等。
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的具體目標的含義、應回答的問題、及三個類型。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的具體目標指是為實現總體目標設計的、具體的、兩化的指
標,在表述中應可以回答誰、實現什麼變化、在多長時間內實現這種變化、在什麼范圍內
實現這種變化和變化程度如何五個問題。根據變化內容,可以將具體目標分為:
(1)教育目標:其變化內容為健康教育的最直接和近期的結果,如知識的變化、信念的改變、態度的改變等
(2)行為目標:改變內容是健康相關行為,即通過實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預期在健康相關行為上發生的改變
(3)健康目標:執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計劃後人群健康狀況的改變,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健康目標的選擇取決於項目計劃的性質、持續時間等。

三、試比較不設對照組的自身前後比較和非等同比較組設計方案的優缺點。
不設對照組的自身前後比較:設計與操作相對簡單,能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資源;當項目周期比較長時,時間因素的影響較大;適宜於評價短周期項目,同時需注重對影響評價因素的控制。
非等同比較組設計方案:通過設立對照組可以有效消除一些混雜因素的影響,但當對照組選擇不恰當時,會產生選擇偏倚,對照組無法發揮必要的作用;非等同比較組設計方案的實用性較廣,但應注重對照組與干預組的可比性。
四、影響評價結果的因素。
為了確定健康教育/健康促進項目實施後目標人群的改變在多大程度上歸因於項目的干預,要特別注意防止混雜因素對項目產出的影響。常見的影響評價結果的因素有五個方面。
(一)時間因素
時間因素又稱為歷史因素,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執行或評價期間發生的重大的、可能對目標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產生影響的因素,如與健康相關的公共政策的出台、重大生活條件的改變、自然災害等。
(二)測試或觀察因素
在評價過程中,需要對項目實施情況、目標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健康狀況等進行觀察和測量。
(三)回歸因素
回歸因素指的是由於偶然因素,個別被測試對象的某特徵水平過高或過低,在以後又回復到實際水平的現象。
(四)選擇因素
設立對照組的目的在於克服時問因素、測量因素、回歸因素等對項目效果的影響。
(五)失訪
失訪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進計劃執行或評價過程中,目標人群由於各種原因不能被干預或評價。
一、自我導向學習法的優勢和特點。
自我導向學習非常符合成人終身學習的特性。雖然成人的生理機能逐漸退化,智力開始衰退,但學習能力沒有下降,生活經驗非常豐富,而且由於警覺到衰老而日益重視健康。在小團體式的學習活動中,參加者有充分的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分享經驗,在互動的過程中,可以激發每個人的學習潛能,並增強自信。
自我導向學習具有以下特點:①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只是促進者;②學習應建立在學習者已有的經驗上;③成人是自我導向學習的個體;④學習者應參與需求評估、目標制定和結果評價;⑤應以問題為中心。
二、專題小組討論的優點和局限性。
優點:(1)樣本量小,花費較少,但可獲得豐富且深入的資料;(2)信息來源於多人,可以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信息;(3)討論還可以激發出參與者思維,暴露事先無法預知的線索,從而獲得更多有價值的信息;(4)主持人有機會澄清一些容易被參與者誤解的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誤報和隱瞞信息;(5)原始資料可以生動地表達調查對象的觀點態度。
局限性:由於小組成員不是由概率抽樣得到的,結果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的代表性、不能外推;調查質量甚至調查結果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持人的水平和技巧;小組的環境有時可能抑制討論,比如被少數人壟斷,其他調查對象可能附和他人而不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此外,資料的收集過程和對結果的分析容易帶有主觀性
三、醫院健康促進包含的內容。
醫院健康促進包含的內容有:
1.建立醫院健康促進組織網路
2.制定健康促進政策與規劃
3.創造有利健康的醫院環境
4.加強醫務人員的健康教育培訓
(1)對專職健康教育人員的業務培訓;(2)對全體醫護人員的繼續教育。
5.改善醫院職工的健康水平
6.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四、列出護理人員職業危害因素及職業的防護措施。
(一)護士的職業危害因素
1.生物危害 主要指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接觸各種感染性液體也是主要的感染途徑。
2.化學危害 主要來自抗腫瘤葯物、消毒制劑和經常接觸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質。
3.物理危害 可分為運動功能性損傷和物理刺激。
4.心理社會危害 臨床護士每天處於高度精神緊張狀態,遇有急重症及搶救時更明顯,倒班護士生活缺乏規律,護士在工作中站立、行走、處理重物,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身體局部症狀和不同程度的疲憊感。
(二)職業防護措施
1.加強護士職業安全教育
2.加強勞動保護、改善醫療操作環境
3.應對暴力事件
五、患者教育程序與護理程序的關系。
需求評估 診斷 計劃 干預 評價
護理程序
提出問題,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需求 明確存在問題,作出護理診斷 制定護理目標,提出護理計劃 執行護理計劃 評價護理服務結果是否達到計劃目標
患者教育程序
教育需求及學習心理評估 教育診斷是護理診斷的組成部分 學習目標是護理目標的子目標 教育干預可能和其他護理干預一起實施 評價學習效果

一、舉例說明在社區開展糖尿病預防控制健康促進項目的意義。
(1)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越來越成為當前威脅社區居民健康的主要衛生問題之一,其危險因素與人們的日常行為、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這些行為多發生在家庭和社區中。
(2)開展社區糖尿病預防控制項目,可以充分發掘和利用社區的有利條件,如社區的環境條件資源、社區政策、社區活動等,有助於人們行為生活方式的改善。
(3)依託社區這個場所,也便於開展針對社區人群的各項健康教育活動,如合理膳食、糖尿病患者食物選擇與製作等,並取得良好效果。
(4)開展社區糖尿病預防控制項目,可以有效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的優勢,集疾病預防和現有病人治療為一體,從整體上減少糖尿病對人群健康的影響,提高社區人群生活質量。
二、體力活動干預原則。
體力活動干預原則有:
1、運動訓練前常規體格檢查
2、運動有關信息收集
(1)運動史
(2)體質
(3)興趣
(4)運動禁忌證
(5)運動環境
(6)運動指導
3、運動量的選擇
4、運動內容選擇
5、運動進度
6、意外情況和不適的預防及處理
三、對肥胖症和伴有並發症患者的針對性干預。
主要是預防其體重進一步增長,最好使其體重降低,並對已出現並發症的患者進行疾病管理,如自我體重監測,制定減輕體重的目標,以及指導相應的葯物治療方法。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肥胖可能進一步加重疾病危險性的認識,並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四、列出成癮性行為形成的影響因素。
(1)社會環境因素
(2)社會心理因素
(3)文化因素
(4)傳播媒介因素
(5)團體效應
(6)家庭影響
五、hiv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及其他途徑。
hiv主要通過三種途徑傳播及其他途徑
hiv主要通過3種途徑傳播:①血液傳播:輸人被污染的血、血製品;移植了hiv感染者的器官、接受了含有hiv的精液(人工授精);與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如靜脈吸毒);以及使用被hiv污染後未經徹底消毒的醫療器械、理發工具、文身

4、如何開展高血壓的社區健康教育

How to process Health Ecation about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Key words:Hypertension; Disease; Community; Health ecation; Nursing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種高發病率、高並發症、高致殘率的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國內外經驗表明,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防治,因此,在社區中開展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區人群對高血壓知曉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壓患者延緩病情進展,降低復發率,減少並發症,改善心理狀態,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本文從三個方面淺論如何加強的防治高血壓病的社區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體系
目前,高血壓病在我國,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點仍是「三高」 、「三低」,即:發病率高、並發症發生率高和死亡率高,檢出率低、服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區防治主要目標是在一般人群中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壓水平;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管理率、服葯率和控制率,減少並發症的發生。這就要求社區健康教育首先要從構建防範體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礎。
1.1 落實機構, 培訓人員,明確責任
高血壓病的社區健康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工作,需要社會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社區和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要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具體人員,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責任,社區要與醫院建立雙向配合,雙向轉診制度。人員包括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志願者,人員是社區健康教育的實施骨幹,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要通過舉辦高血壓防治業務知識學習班和研討會,使專業人員能不斷更新知識,及時掌握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治療方法。
1.2 加強檢測,掌握第一手資料
要制定和落實社區35歲以上人員血壓首診檢測制度,通過初步的血壓檢測,區分出不同的宣教對象,發現血壓高於正常值的要在標准條件下統一規范再次進入測量,發現異常的建卡追蹤,及時發現高血壓患者。
1.3 健全防治檔案,建立科學化管理
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在社區居民健康查體的基礎上,建好健康檔案,並進行計算機存檔、分析、處理,實行科學化、系統化管理。對高血壓患者按樓牌號分塊管理,建立健全高血壓患者(包括患高血壓病後並發相關疾病的)人群、高危人群和社區全人群的健康檔案,全部資料統一進微機,不斷篩檢高血壓患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高危人群並無絕對標准,多根據項目要求而定。凡具有下列一項危險因素者,均可列為高危人群,並應作為篩檢重點對象:父母雙方或一方有高血壓病史者;體重指數≥25 kg/m2或超重肥胖者[體重≥1.1×身高(cm)-105者];攝鹽量≥10 g/d者;善飲高度白酒者(每次60°以上白酒≥100 ml,且飲酒>4次/周);血壓值偏高:SBP 17.33 kPa~18.53 kPa和/或DBP 11.33 kPa~11.87 kPa者;吸煙量>20支/d,超過1 a者;經常接觸雜訊、緊張度高、情緒不穩定者;連續口服避孕葯物1 a以上者;少運動者。對前6項的高危人群應作重點健康教育對象。
2 健康教育內容
社區中開展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要區分對象、講求實效,否則是事倍功半,難以持久堅持,因此,無論是內容還是方式選擇都必須有的放矢,不能強求一律。
2.1 高血壓患者的宣教重點

對高血壓患者是的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除講解高血壓相關病理知識、危害性外,主要是進行治療、護理與保健指導,包括以下內容。
2.1.1 飲食指導
減少食鹽的攝人量,每日食鹽攝入量<5 g為宜;保證合理的膳食,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豆製品,增加鉀、鈣的攝入,多吃維生素含量較高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芹菜、捲心菜、西紅柿、蘋果、西瓜等;保持脂肪酸良好的比例,少吃動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調為主;飲食易消化且保證足夠的營養,以少食多餐為宜,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纖維食物,保持二便通暢,以防止因用力排便產生的不良後果;有效控制食量,減肥控制體重,最有效方法是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人的總熱量;戒煙,因煙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限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壓升高。
2.1.2 用葯指導
總體原則要遵醫囑服用降壓葯物,注意觀察降壓的各種不良作用,當血壓降低後不可馬上停葯,應減到維持量(最小有效量),並堅持長期服用。同時用葯因人而宜,根據病情適時適量調整,具體而言,指導早期輕度高血壓患者先使用鎮靜葯提高睡眠質量,解除情緒緊張和煩躁,多可使血壓降低。在使用降壓葯時,應從單一的小劑量開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壓0號、復方降壓片等。經一段時間治療後,再根據血壓水平適當以減劑量,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壓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受損,應指導其選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葯物,如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也可適當聯合應用利尿劑,並根據血壓變化適當增減劑量。若患者經濟條件許可時,可選用長效制劑,以提高患者依從性,達到平穩降壓的目的。並教育患者堅持長期服葯。對血壓較高者,血壓應逐步降低,避免葯物使血壓驟降引起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發生不良反應。教會患者自己測量血壓,以便及時了解血壓控制情況,做到適當增減葯物。
2.1.3 運動指導
研究表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葯物降壓效果的作用[2],要積極向患者宣傳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達到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的目的。指導患者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跑步、登山、游泳等,要循序漸進,開始1次/d,0.5 h/次,以後逐步增加,按運動前後脈搏變化及自我感覺來調整運動量,運動時心率一般控制在102次/min~126次/min或運動後心率增加不超過運動前的50%為宜。
2.1.4 生活習性指導
心理因素、個人因素和環境壓力常使患者採取不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後者與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高有關。因此,幫助人們正確對待環境壓力對控制血壓的重要性,要讓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穩定情緒,培養寬容的態度,不輕易發火,寬以待人,保持良好心態,切忌生氣暴怒、焦慮憂郁和悲觀恐懼。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要有規律,科學安排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勞逸結合,量力而行,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病情。
2.2 高危人群的宣教重點

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除遺傳原因外更重要的還來源於對人們健康有害的生活空間環境(如污染)和社會環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過度飲酒、暴飲暴食、脂肪和鹽攝入過多、缺少運動和精神壓力過大等等)。因此,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在矯正不良行為習慣,逐漸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加強教育,採用有效的監督、控制,開展行為干預,如:控煙、限鹽、平衡膳食、適度運動等。改變不良生活環境,減少和避免的高血壓患病風險。同時要求他們進一步做好血脂、血清膽固醇、體重指數等方面的篩查和監測。
2.3 大眾化健康教育
對全社區人員的健康教育重在樹立全面的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患於未然;可宣講一些高血壓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並發症及治療等內容,同時指出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防護能力的目的。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方式選擇上同樣要區分對象、講求實效,要堅持面對面的個體化指導和利用媒體廣泛宣傳相結合,知識普及與防護技能、指導相結合,形式多樣化、方式創新化與持久性和連續性相結合。
3.1 群體教育
將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採用講課和座談會的方式進行教育,1次/周,1 h/次。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因素、危險因素、誘發因素、療效和預後。
3.2 個體教育
每例高血壓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個別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堅持規律服葯,不要隨意減量和停葯,血壓要經常檢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時調整葯物,注意高血壓對心腦腎的影響,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3.3 隨機性教育
根據患者不同階段不同的健康問題及時指導,應針對患者情況講解疾病知識,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疾病。對老年患者,要指導其學會自我心理調適,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創造良好的心境[3]。
3.4 社區宣傳畫,書面教育
形式要多樣化,如在社區內製作宣傳欄、黑板報,編寫有關高血壓防治知識的小冊子發放給居民,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集中講課接受咨詢,相互交流。
3.5 影像宣傳及電話咨詢
可在小區廣播、影視頻道或區域網播放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的影像節目,向重點對象贈送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VCD,以增強宣傳的形象化,此外,可開設高血壓防治咨詢電話,及時解答疑慮,發現患者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和正確指導。

5、高血壓該吃些什麼,才能降下來?

可能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是很好,尤其是生活規律性不好造成的。 控制血壓是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進行工作。你學習一點高血壓全面知識,就會對控制血壓的方法有一個全面了解, 我的博客有83篇文章供你參考。 高血壓發病的主要是長期飲食結構不合理,用餐營養不均衡,活動鍛煉不經常,上班休息不規律,造成了身體系統的正常應激反應,血壓就上來了。問題在於人們對高血壓知識不懂,對預防高血壓的方法不多。 你的情況就是這個問題,晚上休息也不正常,加班時間多的原因。 控制血壓是系統工程,需要全方位進行控制,只注意用葯不可以,加上飲食也不全面,還有運動鍛煉、心態調整、生活禁忌、保健常識、健康理念等等。多學習一點高血壓知識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原發性高血壓就是找不到發病原因,所以,需要終生用葯物控制血壓,那樣一生要用多少葯?副作用要多大?對人體的損害又是多大?都不敢想像。所以,在用葯物的同時,做好系統預防工作尤其重要。 因為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好造成的,我們應該先從改變自己的習慣開始,這方面堅持越好,恢復的效果越明顯,更可以大大地減少用葯劑量對人體的損害。 最好用六味黃酮茶。 在百度上搜索看一下「六味黃酮茶」 按照順序要做的工作應該是: http://www.goto9981.net/Index.htm 一是改變自己以前不良的習慣。 二是加強食療工作,調整飲食也重要。 三是考慮茶療方法,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效果很好,對多數患者有用。 四是加強中葯保健,做好身體的調理和修復系統協調。 五是一定要對症選擇,因為引發高血壓的因素很多,人們的個體差異性也很大,一定要困人而異。 具體方法很多,請自己親自了解,對症選擇。 有很多的高血壓患者或者患者的親人到我的網站上來,開口就問我,什麼降血壓的葯物最好,我給他們的回答說是葯物都是好葯,但是,效果是因人而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因為引發高血壓的因素很多,每個患者的個體差異性也很大,對別人好的葯物,對你有可能是沒有什麼效果的,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二是有的高血壓葯物對患者是很有效果,因為患者身體的某一器官有缺陷,用這類葯物對他來說是禁忌的,所以,有好效果的葯物對某一類患者也不是好葯。三是有的高血壓葯物很好,效果也明顯,但購買、服用不方便,可能會造成斷續用葯問題,好葯不是好方案的情況,應該不能列為好葯。 還有的高血壓患者上來就問我該怎麼辦?讓他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問題,他們認為沒有什麼必要,認為效果不大。在每個有實際生活中,如果我們發現火爐上的水燒熱的過熱了,,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馬上關掉火源,再加上涼水。而在我們治療高血壓時,我們所有人的第一反應幾乎沒有先「關火源」的,而是在壺水都都加滿了,都已經溢出來了,還在不停地加涼水(加大用葯劑量),就是不關火源(不改變習慣)。最後葯物毒副作用對身體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害,大大和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了有限的生命。 我們每天的食物其實都是葯物的一種,都有一定的治療或者保健的作用,只是我們把定義為食物而已,只要我們合理配用,有的對於控制血壓會有很好的作用。控制血壓是系統工程,要綜合治理進行協調作用。我給別人的回答你參考一下:知道發病的大概原因,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原因和方法如下:看完後你就基本了解了高血壓。 第一個發病原因:社會進步了,經濟發展了,人們有錢了,生活提高了,但是健康知識學習沒有跟上經濟生活的提高速度,人們的健康意識不能滿足生活的需要,所以,人們不會生活了,應該可以預防的疾病都暴發出來了,不該發病的疾病越來越多了,人們應有的健康水平下降了。都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合理、不科學、不理智的原因,真正得到了「病從口入」的結果。 第二個發病原因:社會大環境影響太大,文化意識影響太深,人們的心理狀態影響太偏。中國人有的時候是:錢可以不要,命也可以不要,但是面子不能不要,這個問題影響太大了。比如:喝酒多少不是以公斤而定,而是以身體適應情況而定的,有的人喝一斤多可能沒有什麼問題,而有的人喝二兩就是多了,酒文化文具店 有的人有了病態心理。「別人不吐酒,說明自己照顧不周」。「自己不吐酒,說明不真誠」。都不知道是為了誰而生活?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生活了。 第三是治癒概率:因為引發高血壓的因素很多,每個患者的個體差異性也很大,所以,你現在只是可能而已,高血壓患者中有95%是找不到發病原因的,所以是原發性的患者,這些患者是不可能治癒的,只有大約5%的患者是可以找到發病原因的繼發性的高血壓,有可能治癒,所以,能治癒的患者不到5%。 第四是個體差異性:另外在用葯方面,同一種降血壓葯物,對甲患者效果可能很好,而對乙患者就可能沒有作用,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有的人了解的知識我點,控製得會好一點,有的能治癒的患者由於高血壓知識缺乏,也可能得不到康復。如果不改變對身體傷害的習慣問題,身體就會對不起你,用葯物也是不會好好工作的。 第五是習慣問題:一般有了高血壓不能急,急也沒有作用,還會有反作用,要很好地控制血壓,先應該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開始,為什麼別人沒有高血壓我們自己患病了?有的人說高血壓疾病是有遺傳因素的,這是肯定的回答,那為什麼有的人有遺傳因素的人一生沒有發病,而有的人沒有遺傳因素的人已經又發病了,這是為什麼?還有,為什麼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都有遺傳因素存在,而有的人終生就沒有發病呢?主要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問題。可能是我們的習慣不是很好,那都是習慣惹得禍,你說呢?朋友! 第六是方法問題:控制血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各方法進行控制,我們過去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可能不適合自己的身體情況,所以,引發了高血壓,現在我們在用葯的同時,必須對我們的習慣進行相應的調整,經過綜合多各方法後,效果會很好的。 第七是控制血壓葯物副作用問題:高血壓是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長,危害性大的特點,其治療主要是依靠患者長期自我調理和用葯,抗高血壓葯物種類繁多,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患者常感到茫然,並存在許多認識和治療誤區。科學選擇,合理用葯,最大限度減少用葯劑量,達到降低用葯副作用的問題。用食療、茶療、保健、鍛煉等方法,綜合控制,以減少用葯劑量。也就是說這些方法直至多大的作用,那邊就會相應減少多大的葯物副的侵害。 第八是血壓壓差小,低壓高(舒張壓高)的問題:如果一定要找發病原因,這一簇的患者一般都是個人習慣因素造成的,生活沒有規律性,飲食沒有科學性,工作沒有時間性,休息沒有正常性,娛樂沒有合理性。這些人控制血壓只要調整習慣問題,就會有好的效果。

6、高血壓預防保健知識

7、高血壓問題解答

避免情緒激動、劇烈運動、油膩食物、加強體育鍛煉

中醫方法:
1、青葙子30g水煎服
2、醋泡花生十日後 早空腹、晚、睡前服用各十粒
3、新鮮枸杞子泡蜂蜜2周後早中晚三次各15粒(連同蜂蜜、槐花蜜最佳)

8、請問關於心血管疾病保健方面的知識有些什麼呢?

心血管疾病

28.1 前言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種類繁多,病因復雜。其中有些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與營養因素關系密切,合理的膳食已成為防治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為了更好地討論這些問題,首先簡略地介紹有關心血管營養學的一些基本概況。

28.1.1 歷史和現狀

許多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流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同人類歷史的發展相聯系的。遠古時代,人們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群居生活,他們所攝取的都是未經加工的天然食物,營養成分相對平衡。隨著生產的發展、階級的分化、環境(包括飲食)的改變,營養不平衡的現象逐漸發生。少數人可能出現營養過剩,而更多的人則處於營養缺乏的狀態。這兩種極端,加上其他因素,均可導致各種不同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根據歷史資料,古羅馬的貴族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其膳食成分與現今西方國家十分接近,已記錄這些人中有心絞痛和突然死亡發生。在埃及貴族的干屍中也發現有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我國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宮室女屍,經現代病理學證實有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梗塞的病理變化。盡管如此,本病在古代究竟仍屬少數。

到了近代,尤其是西方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發生了越來越大的變化。根據晚近資料,美國平均每人每日攝入的脂肪在100g以上,而且主要為動物脂肪,食物膽固醇為400~700mg,平均560mg,粗糧的攝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卻很高(100g以上)。此外,酒精和食鹽的消耗量也很大。總熱量攝入過多以及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失調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廣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Bajusz在指出西方人飲食變化及其帶來的危害時,曾引用一句俗語「人們正在用自己的牙齒挖掘自己的墳墓。」這種情況已引起心臟病學家、營養學家、公眾及社會有關部門的重視。目前,世界上有十六個關於「飲食脂肪與冠心病」的專家委員會紛紛提出一系列的膳食改革措施。美國國會於1977年提出「飲食脂肪方針」(dietary goal),倡導人們進食更多的穀物,以使復雜的糖攝入量,由原來僅占總熱量的28%增加到48%,脂肪的攝入由總熱量的40%降至30%,並適當控制動物脂肪與植物漬的比例,增加蔬菜和瓜果,限制膽固醇、蔗糖和鹽的攝入。

當前世界飲食改革的內容,實際上在兩千多年前,我國第一部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已充分得到體現。它指出,人們的合理膳食應該是「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這種觀點為僅正確地闡明人類膳食中必需具備的各種營養素,而且辯證地指出它們之間的主次關系(即養、益、助、充)。它奠定我們民族優良的膳食特點,對保障人民健康、預防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這種正確的觀點,在歷代許多食療專著中不斷地得到補充和發展。如明代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一書中對控制膳食的重要性有相當精闢的論述:「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便一般流行中和,百病不作,養外者恣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酪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令太和,以臻遐齡……人之可畏者,飪席飲食之間,而不知之為戒,過也。「這段論述,對今日防治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和冠心病,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延年益壽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我國古代醫學對營養與健康和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的認識和貢獻,來源於人民豐富的實踐,同時也指導著人民的實踐。正因為這樣,它才具有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可比擬的、廣泛而深刻的群眾基礎。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早就利用各種食物來養生保健和預防疾病,其中不少由於世代相傳,已成為風俗習慣。然而,另一些國家情況卻大不相同。例如,Dock在《營養與心血管疾病》一書中寫道:「在2千多年前,古希臘名醫Hippocrates時代,盡管醫師勸導人們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來預防和控制疾病,但絕大多數病人寧可吃葯或忍受疼痛,而不願意採取飲食措施。」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早就知道素食可延年。近代科學證明,素食中的許多成分,例如素油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香菇、木耳則既能降脂,又能改善血液凝固狀態,它們對預防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均有好處。

綜觀歷史和現狀,不難看出營養與心血管疾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28.1.2 營養與心血管重量和病量的關系

(1)營養對心血管系統的重要性 在維持心血管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①營養是重要的能量來源:任何機械功都需要能量,心臟擔負著極其繁重而復雜的任務,因此,它必須將食物中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正常心肌細胞自血液中攝取的營養物質,最主要的是游離脂肪酸(FFA)(約佔67%),其次是葡萄糖和乳酸(各佔17%左右),此外還有氨基酸、酮體和丙酮酸等。若按體重計,則正常人心臟每天約需18g脂肪酸、11g葡萄糖、10g乳酸和0.6g丙酮酸。可見其攝取的營養物質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心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調節。其中最主要的是營養物質在血中的絕對濃度。濃度越高,則攝取的數量越大。例如,空腹時,血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低下,脂肪組織釋放大量的FFA,造成其在血中的濃度增高。因此,空腹時心肌細胞對FFA的攝取和利用也顯著增高。相反地,餐後血中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增高,而FFA的含量則降低,故心肌主要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另方面,當劇烈運動時,血中乳酸含量顯著增高,此時它便成為主要的供能物質。可見,正常心肌細胞對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具有很強的適應性。然而,在病理情況下,例如,急性心肌梗塞時,缺血心肌細胞對營養物質的適應能力則顯著減弱。此時,FFA對它是有害的物質,而葡萄糖則成為它良好的底物。因此,在急性心肌梗塞時,滴注葡萄糖和極化液(葡萄糖加胰島素和鉀)是有好處的。

和心肌組織一樣,動脈壁也需要不斷地從血液中獲得各種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糖脂肪和膽固醇等。其中膽固醇(包括部分甘油三酯和磷脂)以脂蛋白形式(主要是LDL)進入動脈壁後,便通過細胞表面受體途徑進入細胞內,作為細胞的結構成分加以利用。這可能也是食物膽固醇被清除的途徑之一。

②營養素參予心血管系統中若乾重要的生理生化過程:心肌的舒縮除了需要一定的能量外,還需要某些金屬離子,如鉀、鈉、鈣等的參予。此外,食物中的一些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還是心肌組織和動脈壁代謝中若乾重要酶系統的輔基。

(2)營養缺乏或過剩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 營養缺乏或過剩均可使心血管系統正常的結構和功能遭受破壞,從而導致心血管疾患。

營養不良,例如,由於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腳氣性心臟疾病,早為人們所熟知。近年來一些動物實驗表明,膳食中鉀、鎂、氯缺乏,可增加心肌細胞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從而誘發原發性壞死性心肌病。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克山病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心肌病,可能與膳食中某些微量元素,例如硒、鎂、鉬等缺乏有關。鎂缺乏可引起心電圖異常,促進心肌選擇性發生鈣化,誘發致死性心肌痙攣和快速心率失常。維生素B6和C缺乏可影響動脈壁結構的完整性。食物纖維缺少與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腫瘤發病率的增高密切相關。

營養過剩對心血管系統所造成的危害較之營養缺乏更為嚴重和普遍。總熱量、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和精煉蔗糖等攝入過剩易於誘發肥胖、高血脂和動脈粥樣硬化,已如上述。鈉鹽攝入過多與高血壓病的發病有關。除此之外,近年來還發現某些特殊的食物成分,例如,過量的芥酸(22碳-烯酸)可引起動物心肌損害。個別植物油中尚含有某些毒性物質可抑制動脈壁中膽固醇酯水解酶的活力,因而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

所有這些進展,為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了解心血管病的發病原理以及開展防治提供有利的基礎。
一般常識:了解所患疾病的有關保健及治療常識,明確所患疾病的名稱、種類
、分級、分期等有關情況,掌握急性發作時的急救方法、 注意事項等。

飲食:心血管系統疾病主張低鹽、低脂、高纖維素飲食,多吃新鮮蔬菜, 合
並糖尿病者應嚴格糖尿病飲食。人們喜歡食用的醬菜、鹹海產品等,含鹽量高,應
限制或禁止食用。

工作與生活安排:急重症好轉出院後,根據年齡、體力、疾病具體情況妥善安
排體育運動及日常生活,避免過度腦力緊張及體力活動,保證足夠睡眠休息時間,
勞逸結合,有利於神經和血液循環功能,提高運動耐量,肥胖者可減輕體重。但心
絞痛、 急性心肌梗塞、重症高血壓、心律失常等未控制者應限制活動。

血壓監測:心血管疾病血壓監測十分重要,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更應重視,至少
每周測量一次。要注意血壓的晝夜及生理性變化規律,盡量定時定人測量,學會正
確的測量方法及測量結果的判斷,並做好血壓及相應病情變化記錄。

戒煙、酒:嗜煙、酗酒是常見不良嗜好,它與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
力衰竭等疾病,尤其與猝死性冠心病密切相關,戒除後發病危險性明顯減小。

心理保健:心血管病多為慢性疾患,病程較長,可出現多種並發症,對生活質
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要正確認識疾病樹立樂觀主義人生觀,切忌焦躁、緊張、悲
觀,增強與疾病作斗爭的決心與信心。

堅持按醫囑服葯:大多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等,需長期堅
持服葯,出院後治療是疾病整個治療方案的一個重要部分,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血
壓控制正常後,仍要堅持用葯治療,突然停葯會導致停葯綜合征,可使病情惡化,
是十分危險的。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服用質量不可靠的葯物,盡量到
正規葯店和正規醫院信譽較高的醫療單位購葯。

定期復診: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定期復診非常重要,醫生將依據您的病情對用葯
的劑量和種類給予相應的調整。由於心血管內科疾病用葯比較復雜,專業性很強,
因此,建議您最好到心血管病專科醫院和具有心血管病專科門診的醫院復診。

與高血壓預防保健知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