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中醫牙齒保健

中醫牙齒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17 01:27:54

1、如何讓牙齒健康點?

美齒包括潔齒和固齒。潔齒是通過清污滌垢,保持牙齒潔白瑩凈或使黃黑的牙齒得到改善;固齒是通過補腎固精、滋陰養血、清熱辟穢使牙齒堅牢穩固,或使枯槁無澤、疏落不生、松動腫痛的牙齒光澤堅固。 中醫學理論認為「齒為臟腑之門戶」,牙齒是人體消化系統第一個重要器官,起到磨穀食、助消化的作用,也是控制發聲的重要門戶,同時還是影響面容美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美化牙齒是歷代醫學家極其重視的。 【病因病機】 牙齒、齒齦異常的原因如下: 1)腎精不足 因稟賦不足、後天調養失宜、房室過度、久病傷腎或年老腎虧,導致人體腎之精氣虛損,而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精不足,齒失充養,腎氣不足,根本不固,故出現牙齒枯槁、黃黑、松動,易生齲齒。如《聖濟總錄》所言:「腎主骨,齒者骨之餘也,人之腎氣強盛,骨髓堅固,則齒牙瑩白璀璨;今腎氣虛弱,無以榮於骨髓,故令牙齒枯槁而黃黑」。 2)熱灼陰傷 因久病傷腎、稟賦不足、房室過度、過食溫燥劫陰之品,耗傷腎陰,陰虛火旺,虛火上炎,則牙齒疏豁、動搖、露根、牙齦潰爛萎縮。《直指方》言:「腎虛則齒豁,精盛則齒堅,虛熱則齒動」。若感受熱邪,耗傷津液,則牙齒黃而乾燥。 3)氣虛血少 由於久病不愈,氣虛不能生血,或血虛無以化氣,氣血兩虛,不能上輸精微於齒齦,牙齦失於濡養,則牙跟淡白;復感風邪,則跟肉縮露。《聖濟總錄》言:「氣血不足,揩理無方,風邪襲虛,客於齒間,則令肌寒血弱,齒肉縮露,漸至宣露,永不附著齒跟也」。 4)邪犯陽明 風冷之邪侵入陽明經(手陽明、足陽明),經脈氣血運行受阻,則牙齒黃黑、枯槁、搖動。《諸病源候論》言:「風冷乘其經脈,則髓骨血損,不能榮潤於牙齒,故令牙齒黯黑,謂之歷蠹」;「風邪冷氣客於經脈,髓虛血弱,不能榮養於骨,枯燥無潤,故令齒黃黑也」。 此外,嗜食辛辣肥膩,化熱生火,或情志不遂,氣郁化火,或熱邪內犯導致胃熱熾盛,而胃經絡於跟,胃火循經上熏,氣血壅滯,則牙齦腫脹疼痛,甚至潰爛;熱傷血絡,則齒縫出血。 5)牙齒、牙齦疾患 風府、牙宣、齲齒、牙癰等齒、跟疾病,也可導致牙齒色澤、形態的異常。 此外,長期吸煙、大量飲濃茶、慢性鉛中毒或氟中毒、服用某些葯物如四環素、慢性病也可以出現牙齒色澤、形態的變化。 【保健方法】 1)內治法 ①葯物法: i.滋陰清胃固齒丸(《壽世保元》):山葯末30g,牡丹皮末30g,黃柏(酒炒為末)60g,黃連(酒炒為末)30g,升麻末60g,當歸末(酒洗)30g,元參末308,干葛根末30g。用知母30g、山楂肉60g,煎濾湯去滓,凈汁煮葛粉為糊,又用秈米一碗研爛,和葛粉一同研勻,調以上八味末為九,如綠豆大,以水飛過,硃砂為衣,曬干。每服98,食後白開水送下。要忌一切厚味、姜、椒、辣等物。 此方清熱降火,滋補腎陰,用於腎陰不足,陰虛火旺,虛火上攻之牙齒松動,齒齡腫痛及齦萎齒露。 ii.地骨皮散(《醫方類聚》):地骨皮31g,郁李仁30g,生乾地黃318,川升麻46.5g,藁本15.5g,露蜂房15.5g,杏仁31g。將上葯搗為散,每次用3g,以紗布包緊,噙口中,咽津,不拘時候,隨時可用。 此方清熱養陰,升舉清陽,用於脾腎兩虛之牙齒黃黑,枯燥無光。 iii.安腎丸(《赤水玄珠》):青鹽(炒)30g,補骨脂(鹽水炒)30g,山葯30g,石斛30g,白襖苔30g,警絲子(酒炒)30g,巴戟天30g,杜仲(薑汁炒)30g,肉蓯蓉(酒浸)60g,白蒺藜(炒)60g。上葯研為末,煉蜜為九,梧桐子大,每日服70~80丸,分2次服,空腹鹽開水送下。 此方補腎益精,用於腎精不足之牙齒松動易脫。 ②飲食法: i.石斛綠茶飲(《食補與食療》):石斛4g,綠茶2g。 把石斛剪碎,與綠茶同放在茶杯內,用沸水浸泡,頻頻飲用,對水再飲。也可用此飲料飯後含漱。此方清熱、滋陰、固齒,用於腎陰虧損、胃陰不足之牙齡潰爛、牙齒松動。 ii.固齒蛋糕(《家庭保健食療菜譜》):雞蛋500g,白糖450g,山榮英30g,麵粉400g,骨碎補60g,茯苓30g,澤瀉(鹽炒)12g,熟地30g,丹皮(酒炒)20g。 將骨碎補、山茱萸、茯苓、熟地、澤瀉、丹皮去凈灰滓,加工烘乾製成粉末。將雞蛋打入盆內,加白糖,用絞蛋機或竹筷順著一個方向攪約35min,待現乳白色時篩入麵粉、中葯末攪勻。用方木箱架放入蒸籠內,墊上細草紙,倒入蛋面漿擀平,用旺火沸水蒸約15min即成。蛋糕劃成20個,每天食1~2個。此蛋糕滋腎固齒,用於腎陰虛之牙齒松動,牙齡疼痛。 iii.石花肉(《山東中草葯手冊》):石花15g,豬肉120g。 豬肉洗凈,切小塊,與石花加水共煮,肉熟爛即可。分1~2次服完,吃肉、喝湯。1日1劑。此方養血、補腎、清熱,用於腎虛牙痛。 2)外治法 ①葯物法: i.神效常春散(《普濟方》):皂角480g,食鹽120g,香附子120g,牛勞子120g,蓮花蕊30g,藿香30g,旱蓮草30g,麝香0.3g,冰片0.3g。 將皂角挫碎,用小瓦盆兩個,上盆底鑽水孔三個,下盆裝皂角、食鹽,一層皂角,一層食鹽,層層相間,然後兩盆相合泥封,用炭火燒,煙為青色時取出,與前葯研細,入麝香、冰片,同為細末,每日早晨和臨睡前,刷牙甚妙,此方芳香辟穢,清熱解毒,補腎涼血。用於陰虛火旺之牙齒動搖疼痛,口氣臭穢,並可潔齒白牙。 ii.青礬膏(《美容護膚中醫八法》):青礬、綠礬、白礬各15g,丹砂31g,蠟60g,豬脂500g,細辛、馬牙硝、防風、黃芪、松脂各30g,當歸、麻油各90g。 上13味葯除蠟、豬脂、麻油外,搗篩為末,先煎豬脂化去滓,再下麻油、蠟,然後下諸葯,文火煎至能凝成膏,盛於瓷盒內。每用如櫻桃大,臨睡塗齒齦處。此方防腐消腫,堅齒牢牙。 iii.固齒莽草散(《御葯院方》):莽草180g,生薑180g,柳樹皮(刷去表面綠皮,取裡面之白皮)180g,牛膝(去苗)180g,胡蒜於180g,生乾地黃180g,菟絲子180g,無食子(沒食子)180g,桐子漆180g,豬牙皂角180g。 上葯共研成粗末,放入瓶內,瓶口用食鹽調稀泥封固,放火內燒煅1日後,埋入土內約半日許(選陰濕地,要挖深一點),取出放室外露3夜,白天收入陰涼處,不得見太陽。後研為細末,篩過備用。每用時以手指蘸葯末少許揩於牙齒上,少頃即以清水洗去。日用2次。應堅持揩洗,不可中途而廢。此方長期使用,不但牙齒堅固不脫,而且光潔白凈。 ②針灸法: 耳針法:取口、腎上腺、上頜、下頜。日1次,留針30min。或用王不留行籽壓穴位,3~4日1次,兩耳輪換,10次1療程。此法治牙周炎,並防止牙齒松動。 ③推拿法: i.推拿法(《美容護膚中醫八法》): 第一步:叩擊牙齒心靜神凝,口唇輕閉,然後上下齒互相輕輕叩擊30次。 第二步:攪拌舌頭。先將舌尖抵於上唇之內,門牙之外,舌尖順著牙床向左右方向各攪動10~15次,然後做吸腮動作10~20次,將口中唾液分三次慢慢咽下。 第三步:按揉齒齡。將手洗干凈,以示指伸入口內,用示指指腹沿牙齦內外側橫行摩擦,往復10~20次,再以示指指腹對牙齦按揉2~3min。另一法:將手洗干凈,用大拇指和示指的指腹貼附在牙齦上,做前後方向橫行按揉,同時作豎向移動,約2~3min。 第四步:按揉頰車。將兩手拇指指腹壓於兩側頰車穴上,按揉30~40次。此法用於治療牙松,也用於齒部保健。 ii.齒齦保健法(《中華養生長壽大典》): 第一步:用一隻手的四個指頭尖輕敲口部四周,先順時針敲9次,後逆時針敲9次,用力大小以自己感覺適宜為准。 第二步:將食指蘸鹽按摩牙根,先上後下,從左至右按摩。 上兩法連做為1次,每天3次,利齒防衰。 ④其他法: i.固齒功(《夷門廣牘》):每天早晨睡醒時,叩齒36遍。以舌攪牙齦之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可咽下,每3次乃止。及凡小便之時,閉口緊叩其齒,解畢齒方開,永無齒疾。 ii.口腔頜面保健操(《美容大詞典》): 第一步:搓手,端坐,目視前方,頭正身直,手心相對,扣手合攏。以2×8拍律將手搓熱。 第二步:頭正直,眼微閉。雙手拇指放於頜下,四指放於頰部,經兩頰、顴、目、眉、額入發際至頭後,用力要輕。再用雙手拇指按風池穴。循序4×8拍律,如浴面洗頭狀。 第三步:按摩四白、下關穴。雙手示指放於兩側四白穴上,雙手拇指放於兩側下關穴,按之有酸脹感,以4×8拍律按摩。同法按摩地倉穴和頰車穴。 第四步:口微閉,然後上下牙齒以4×8拍律互相輕扣作響,用力勿大,所有牙齒都要扣接。 第五步:分別將左右示指按於上下唇相當於前牙齦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以4×8拍律按摩。用雙手大魚際在口外分別按摩上下牙跟,上頜由上而下,下頜由下往上以4×8拍律按摩。 第六步:半張口,使下頜分別做3次前伸和側向運動,再將雙手五指並攏,放於耳屏前顳頜關節部位,以2×8拍律向前,2×8拍律向後按摩。 第七步:雙手拇指指腹放於兩側頜下腺區,雙手四指並攏,分別放於兩頰腮腺區,分別以2×8拍律向前、向後按摩。 第八步:閉口鼓動兩頰、唇、舌,使口腔內充滿唾液或口含清水,以相當於4×8拍律漱動,漱畢吐出。 第九步:端坐,目視前方。咬緊上下頜牙齒,然後用舌舔齶、口底和上下頜齶舌側牙齦,相當於2×8拍律。 本套保健操約需5min時間,可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代謝,鍛煉肌肉和保護皮膚;促進涎腺分泌和清潔口腔;增進牙體和牙周健康。 ⑤美容法: i.常使齒葯玉池散(《御葯院方》):升麻、藁本、擴松、罔草、香白芷、地骨皮各30g,細辛、生乾地黃、青鹽各60g,皂角90g,麝香3g(另研細)。 上葯研為細末,每日早晚揩牙,清水漱凈。此方潔齒白牙,防治牙病。 ii.牙葯麝香散(《御葯院方》):綠礬30g,石膽6g,五倍子36g,河子皮、何首烏、白茯苓、白龍骨、甘松、藿香葉各120g,縮砂仁24g,零陵香18g,百葯煎33g,細辛60g,麝香30g(研)。 上葯研為細末,先用熱水漱口,後用葯少許擦牙,含口少時,再用熱水漱口。每日早晨用。此方潔牙固齒,防治齦疾。 iii.升麻揩牙方(《外台秘要》):升麻15g,白芷、藁本、細辛、沉香各0.9g,寒水石1.8g。 上葯研為散,每天早晨將楊柳枝頭咬軟,點取葯揩齒。此方潔齒白牙香口,兼治牙病。 iv.揩齒龍腦散(《太平聖惠方》):龍腦(即冰片)0.3g,寒水石、石膏、川升麻各30g,鹽花、藁本、白芷、川芎、細辛、龍花蕊各15g。 將上葯搗細,過篩為散,再於乳缽內研,入龍腦,研細勻後盛瓷器中。另用肥好生地黃1500g,以竹刀細切,曬干,入鹽花水拌過,於銅器中炒令黑色,又取巨勝子(即芝麻)90g,炒令黑色;豬牙皂英2508,以鹽水浸一宿,炙黑色,次用胡桐淚15g、牛膝90g;並搗篩為散。將全體葯攪和令勻。每日早晨及臨卧前揩齒。此方常用揩齒,益牙齒且令白。 v.洗齒白正散(《聖濟總錄》):白芷、白蘞、莎草根、白石英、細辛、川芎各等份。 搗研為散。常用揩牙。此方療齒黃黑,令齒光白。

2、牙齒怎樣才算是健康?

中醫講腎主骨-發-耳,想要牙齒健康,要護腎,腎精足才能固齒,固齒的同時要注意食甘味物的時候記得漱口,這樣就不會有齲齒,牙根活動,及牙齦炎,另外小便的時候叩齒(即要緊後齒)也對牙齒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要用什麼樣的中醫的保健方法?

我推薦你去看下中醫名人zd陳金柱老師的視頻
http://v.ku6.com/show/X7OzmwcI2n2cBmDq.html
或者專
http://www.jindinghe.com/(這網站屬最下面有鏈接)

4、古代沒有牙膏——中醫和古人是如何保護牙齒健康的?

古代保護牙齒一般是飯後漱口,也有用鹽擦牙的。
條件許可情況下會咬楊枝木棍來清理污垢,這個在古代僧侶的戒律中也有提到。
我國發現的最早的牙刷是遼代的,用豬鬃當刷毛。可能也是蘸鹽擦牙。
當然中醫也有專門的治療和預防口臭及蛀牙的葯方,孫思邈就鼓勵人們咬楊枝木棍和嚼有清香氣息的葯材(薄荷丁香之類的)來清理口氣。

5、中醫如何解釋牙齒越來越怕算的水果和冷的冰糕了?

中醫上講,「腎主骨生髓通於腦」,「齒為骨之餘」。這就說明,牙齒的健康與否,與腎功能的強弱密不可分。因此,中醫認為,牙齒遇到冷熱酸甜食物疼痛或難受,就是腎虛齒弱了。可以服用一些補腎壯骨的葯物或食物來改變這種情況。

6、中醫如何調理牙齒松動

先要查出牙齒松動的原因,對症治療,如果是牙周炎要趁早治療,趁早修復,口臭病因也有很多,但最主要先解決牙齒松動問題
回復專家:杭州市口腔醫院-牙周粘膜科-王紅麗住院醫師

7、中醫進,牙齒加肉?

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我認為與腎虛有關。脾主肌肉。牙齦為脾主,所以健脾腎葯湯葯即可。如健脾補腎湯加減。

8、中醫上牙齒酸痛是怎麼引起的

牙齒經常酸痛,遇冷熱酸甜刺激時疼痛加重,可能是牙釉質已經損傷,牙髓神經暴露,引起明顯的酸痛症狀.有炎症存在,首先消炎止痛治療,炎症消退後,盡快補好齲牙或者根管術治療,然後再配合脫敏的葯膏局部治療.建議使用脫敏牙膏來刷牙,以後注意個人口腔清潔,早晚刷牙,刷牙要正確刷牙,可以配漱口水漱口,飯後漱口,少吃甜食.

9、中醫認為健康的人是怎麼樣的

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准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干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1、看眼睛: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俗話說「人老珠黃」,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變得混濁、發黃,有血絲,這就表明你氣血不足了。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澀、眼皮沉重,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皮膚白里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發:頭發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發乾枯、掉發、頭發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4、看耳朵:現在,人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不信你去仔細看看,現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來越僵硬、而且形狀上看上去已有些變形。就是孩子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圓潤、肥大、飽滿的大耳朵了。而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裡卻很多見,這說明以前人的身體素質明顯強於現代人。
小孩子看耳朵看形態,大人除了形態就主要看後天的情況了,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如果耳朵萎縮、枯燥、有斑點、皺紋多,它代表了人的腎臟功能開始衰竭,你要注意了。

5、摸手的溫度: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無論孩子還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7、看青筋: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如果在小指上看到青筋,說明腎氣不足。
如果掌心下方接近腕橫紋的地方紋路多、深,就代表小時候營養差,體質弱,氣血不足。成年後,這類女性易患婦科疾病,男性則易患前列腺肥大、痛風等症。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正常情況下,半月形應該是除了小指都有。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食指、中指、無名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甲亢、高血壓等病。

9、看手指甲上的縱紋: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一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10、看牙齦:小孩子不明顯,主要是成人。牙齦萎縮代表氣血不足,只要發現牙齒的縫隙變大了,食物越來越容易塞在牙縫里,就要注意了,身體已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11、看睡眠: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樣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勻,一覺睡到自然醒,表示氣血很足;而入睡困難,易驚易醒、夜尿多,呼吸深重或打呼嚕的人都是血虧。

12、看運動:運動時如果出現胸悶、氣短、疲勞難以恢復的狀況,氣血就不足,而那些運動後精力充沛、渾身輕松的人就很好。

祝您健康!

與中醫牙齒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