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如何進行中醫養生保健

如何進行中醫養生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16 18:43:03

1、有什麼傳統的中醫養生保健方法?

養生保健-------中醫食療養腎 如何才能夠使自己的腎更健康呢?那就請你吃黑色食物吧,不同顏色的食物或是葯物對身體的作用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其中紅色入心,青色入肝,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則入腎,所以說在生中中我們可以選擇黑色的食物,來保住自己的腎,讓你的身體更健康。 黑色食物一般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我們平時說的「黑五類」,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核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如果仔細研究「黑五類」的營養,就會發現,其中個個都是養腎的「好手」。米中的珍品——黑米,也被稱為「黑珍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以及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有開胃益中、滑澀補精、健脾暖肝、舒筋活血等功效;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黑豆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有「營養倉庫」之稱的黑棗性溫味甘,有補中益氣、補腎養胃補血的功能;核桃則有補腎固精、利尿消石、潤腸通便、溫肺定喘的作用,常用於腎虛腰痛、尿路結石等症;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對因肝腎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暈、白發、脫發、腰膝酸軟、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食療保健作用。這五種食物一起熬粥,更是難得的養腎佳品。 黑芝麻 富含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其Ve含量為植物食品之冠,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效果顯著。具有延緩衰老、治療消化不良和治療白發都有一定作用。 黑豆 有暖腸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之效。也是潤澤肌膚,烏須黑發佳品。富含優質蛋白、Vb族和Ve,還含有核黃素、黑色素。對防老抗衰、增強活力、美容養顏有幫助。 黑米 具有健脾暖肝、補血益氣之效。其維生素B1和鐵的含量是普通大米的7倍。冬季食用對補充人體微量元素大有幫助。用它煮八寶粥時不要放糖。 黑蕎麥 可葯用,具有消食、化積滯、止汗之效。除富含油酸、亞油酸外,還含葉綠素、盧丁以及煙酸,有降低體內膽固醇、降低血脂和血壓、保護血管功能的作用。它在人體內形成血糖的峰值比較延後,適宜糖尿病人、代謝綜合征病人食用。 黑棗 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和磷、鈣、鐵等營養成分。中醫認為黑棗性溫味甘,具有補腎與養胃功效。 黑木耳 中醫認為其具有清肺益氣、活血益胃、潤燥滋補強身之效。現在研究表明,黑木耳膠體具有較強吸附力,能夠清潔腸胃。還含有核酸、卵磷脂成分,具有健美、美容,延緩衰老之效。黑木耳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補血,高血脂、心梗、腦梗患者多食可溶栓,降低血小板數量。 此外,還有李子、烏雞、烏梅、紫菜、板栗、海參、香菇、海帶、黑葡萄等,也都是營養十分豐富的食物。腎不好的人,可以每周吃一次蔥燒海參,將黑木耳和香菇配合在一起炒,或燉肉時放點板栗,都是補腎的好方法。

2、如何開展中醫養生保健

1

3、如何進行養生保健 我有我的養生法

中醫養生12小時養生法就是中醫子午流注。中醫哲學主張天人合一,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系起來看,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子時 (23點至1點),膽經最旺。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入眠,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後頭腦清新、氣色紅潤。反之,日久子時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膽囊炎、結石一類病症,其中一部分人還會因此「膽怯」。這個時辰養肝血(陰)最好。

丑時 (1點至3點),肝經最旺。 「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的支持,廢舊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鮮血液需要產生,這種代謝通常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如果丑時不入睡,肝還在輸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維和行動,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黃帝內經講:「卧則血歸於肝」。所以丑時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時 (3點至5點),肺經最旺。 「肺朝百脈。」肝在丑時把血液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紅潤,精神充沛。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劇咳或哮喘或發燒。

卯時 (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份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時需要辨證調理。

辰時 (7點至9點),胃經最旺。所以,人在 7點吃早飯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嘴唇乾,重則唇裂或生瘡,可以在7點清胃火。胃寒者7點養胃健脾。

已時 (9點至11點),脾經最旺。 「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所以嘴唇是紅潤的。否則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虛者 9點健脾;濕盛者9點利濕。

午時 (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 「心主神明,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午時能睡片刻,對於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過緩者 11點補心陽;心率過速者滋心陰。

未時 (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於膀胱,糟粕送人大腸,精華輸送進脾。小腸經在未時對人一天的營養進行調整。飯後兩肋脹痛者在此時降肝火、疏肝理氣;

申時 (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膀胱貯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體外,津液循環在體內。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遺尿。申時人體溫較熱,陰虛的人尤為突出,在這個時間滋腎陰可調此證。

酉時 (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 「腎藏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腎為先天之根。」經過申時的人體瀉火排毒,腎在酉時進入貯藏精華的時辰。腎陽虛者酉時補腎陽最為有效。

戌時 (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 「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通道。心包戌時興旺可清除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於完好狀態。心發冷者戌時補腎陽;心悶熱者戌時滋心陰。

亥時 (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諸氣、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睡眠,百脈可休養生息,對身體十分有益。可惜現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時百脈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種進行調理。古籍《靈樞》:「經脈流行不止,與天同度,與地同紀。

1. 卯時( 5點至7點 )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泄;
2. 辰時( 7點至9點 )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3. 巳時(9點至11點 )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
4.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有利於周身血液循環,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5. 未時(13點至15點)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
6.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經旺,有利於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氣";
7. 酉時(17點至19點)腎經旺,有利於貯藏一日的臟腑之精華;
8. 戌時(19點至21點)心包經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9. 亥時(21點至23點)三焦通百脈,人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
10.子時(23點至1點 )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
11.丑時( 1點至3點 )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
12.寅時( 3點至5點 )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百脈,迎接新的一天到
來.
從亥時開始(21點)到寅時結束(5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
,也是人處於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要有充足的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
體狀態。正如睡覺多的嬰兒長得胖,長得快;愛鬧覺的孩子發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況,作為知識了解可以,死用則不行。任何知識用死了
都是"所知障"。讀者可按12條經脈在12個時辰中興衰的規律,逐漸探索適合於自身的保健方法。

4、如何進行養生與保健

如何進行養生與保健:

一. 養生與保健一直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千百年來,人們已找到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傳統醫學在這方面也累積了極其豐富的經驗.

養生一道的方法,都是來自中醫的調養理論,在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多聽取一下專家們的有關醫學報導和健康指導,雖然其中可能會有很多的重復,但是只要抓住其中的一點,就能夠讓我們受用不盡。在這個炎熱的當口,我們的身體經歷著新一輪的挑戰。如果想要過個健康的長夏的話,就要多多注重各種生活細節。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症。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兩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

7.游泳注意安全

首先要選擇一個水質較好的游泳場所,最好到游泳池中去,那兒比較安全。其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備活動,避免進入水中後發生手足抽筋的現象。最後,身體疲倦、腹中空空以及過飽時都不宜游泳。

8.喝水不是越多越好,要少量多次飲白開水

夏季氣候比較悶熱,出汗較多,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在清晨起床後、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就寢之前這四個「最佳飲水時間」要飲用1~2杯白開水,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後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

二.生活保健的十個最佳時間

1.刷牙的最佳時間

飯後3分鍾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溶解牙釉質,使牙齒受到損害。

2.飲茶的最佳時間

飲茶養生的最佳時間是用餐1小時後。不少人喜歡飯後馬上飲熱茶,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干擾人體對鐵的吸收,時間一長可誘發貧血。

3.喝牛奶的最佳時間

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中老年人睡覺前飲用,可補償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同時,牛奶有催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時間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為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吃熟食,體內白細胞就不會增多,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

5.曬太陽的最佳時間

上午8時至10時和下午4時至7時,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癆和防止骨質疏鬆的能力,並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

6.美容的最佳時間

皮膚的新陳代謝在24點至次日凌晨6點最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妝品進行美容護膚效果最佳,能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和保護皮膚健康的功效。

7.散步的最佳時間

飯後45分鍾至60分鍾,以每小時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鍾,熱量消耗最大,最有利於減肥。如果在飯後兩小時後再散步,效果會更好。

8.洗澡的最佳時間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鬆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

9.睡眠的最佳時間

午睡最好從13點開始,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則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凌晨3點,而人在睡後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

10.鍛煉的最佳時間

傍晚鍛煉最為有益。原因是:人類的體力發揮或身體的適應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黃昏時分為最佳。此時,人的味覺、視覺、聽覺等感覺最敏感,全身協調能力最強,尤其是心律與血壓都較平穩,最適宜鍛煉。

5、中醫如何進行養生?

6、中醫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注重的是心靈和身體的雙重保養。

第一,在心靈調養方面,《黃帝內經》中提出要做到恬淡虛無,也就是說保持心態的平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平時可以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來調暢情志。內

第二,身體上的保養,從飲食和鍛煉兩個方面,飲食要清淡、營養、易消化,少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寒涼、煎炸、燒烤類的食物,盡量多吃一些平和的食物,並且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全身容的血液循環,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7、怎麼進行中醫養生調理?

中醫講究五行平衡,陰陽調達!
如果需要採用中醫調理的辦法,首先要知道你的體質和現在的症狀。簡單說就是分陰正陽,陰虛陽虛之類的,首先要斷陰陽,然後再根據你的症狀進行調配。所以建議你去專業中醫師進行調理。

與如何進行中醫養生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