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進行健康告知,投保如實告知的重要性
2、哪些保險投保時是需要健康證明的?
一般重疾險和壽險都要求需要體檢!所以都需要健康證明,不過,不排除部分重疾險不需要體檢或證明。如果您有購買保險產品的需要,不妨上上慧擇網。慧擇網是目前最大的保險產品電子交易品台,產品經濟實惠,保障全面。推薦下列產品,供您參考。保障內容:
*高達10萬的重疾癌症保障*高達20萬元的意外傷害保險金*意外津貼100元/天,意外醫療保險金1萬最低每月花費:30元合眾定期重大疾病 保障內容:
*最高可選30萬的重疾癌症保障
3、沒有通過投保健康測試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健康告知是影響核保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險公司會根據不同的保險產品,有針對性地向投保人提出問題,了解投保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從而進行核保。下面為大家推薦《2017年買保險是怎麼進行健康告知,投保如實告知的重要性》,歡迎閱讀。
2017年買保險是怎麼進行健康告知,投保如實告知的重要性
一、為什麼要進行健康告知
1、避免騙保。
投保人在投保時,如果明知道被保險人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想要通過保險理賠來獲利,那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就太大了,這種行為就不是投保,而是騙保了,存在欺詐嫌疑。
所以保險公司為了避免被騙保,就會要求投保人做一個健康告知,了解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況,從而判定是否承保,以及如何承保。
2、設定免體檢
體檢時一件很麻煩的事,並不是每一個被保險人都需要進行體檢。健康告知可以幫助保險公司快速分辨被保險人是否需要體檢,如果健康告知狀況良好,則可以直接免去體檢程序,省時省力。
二、如實告知的重要性
健康告知是影響核保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險公司會根據不同的保險產品,有針對性地向投保人提出問題,了解投保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從而進行核保。
在《保險法》第十六條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
如果沒有如實地進行健康告知會有什麼後果?《保險法》里有詳細地解釋: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並不退還保險費。
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於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
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故意行為是指欺騙和隱瞞,有目的性的行為。
重大過失是指,投保人在並不知道被保險人身體有異的情況下,做了不實告知,此為投保人的無意行為,保險公司會退還保費。
如果保險公司知道你沒有如實進行健康告知而照樣承保,那麼後果由保險公司自己承擔。
《保險法》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這就是「兩年不可辨條款」。看似好像是對投保人有利,其實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他們所承擔的風險也會增加,所以為了避免給公司帶來損失,他們對核保等要求也會更加嚴格。
購買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風險保障,不實告知導致風險發生後無法獲得理賠,那麼購買保險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小編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就算身體狀況不理想,可能會被加費、除外承保等情況,也不能摒棄做人的誠信。如實做好健康告知,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三、如何進行健康告知
其實健康告知並沒有那麼苛責。保險公司為了降低自己所承擔的風險,避免出現騙保情況,這也是他們的自我保護,我們應當理解。那麼如何進行合理的健康告知呢,小編有幾點提議:
1、詢問告知
即,問什麼,答什麼,不問就不答。
保險公司有嚴格的核保系統,專業的核保人員,他們制定的健康詢問一定跟本產品嚴密相關的,會對投保、核保、保費或者理賠等產生影響的,具有明確性和針對性的問題。
而對於他們沒有問到的情況,即使嚴重,我們也可以不說。只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不需要主動進行告知。
2、有記錄的告知
身體健康狀況,以醫院或者體檢機構留下的記錄為准。自己猜想的、家人朋友猜想的甚至是「保健專家」、「X半仙」的診斷,統統不算。
如果你自我感覺最近心緒不暢,也沒有進行體檢或醫院治療,只憑網上搜索猜想自己可能生了什麼病,這種情況也不在告知范圍內。
不過小編提醒一下,如果打算近期去體檢的,最好等投保成功之後再去體檢,萬一本來保險公司沒有要求體檢的,自己去體檢出了什麼問題,影響到了核保,就很不劃算。
3、體檢不能免除如實告知義務
2015年出台的《保險法》司法解釋三第5條對此有明確的規定: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訂立時根據保險人要求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體檢,投保人如實告知義務不能免除。
投保人不能想著抱著「反正我都體檢了,你們自己看體檢報告吧」的心態敷衍健康告知。如實告知不僅是對保險公司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否則,後果見第一部分《保險法》條款。
四、線上、線下投保
線上和線下投保在形式上是一致,都是完成一份健康告知書。但是在核保結果上可能會產生差異。
1、如果身體健康無異常,線上線下無差別。
2、如果明知身體有異常,線下投保更靈活。
在同樣進行了如實告知的情況下,線下投保面對的是保險代理人,通過跟代理人的溝通,投保會更加靈活。雖然現在許多線上的保險產品也可以進行智能核保,但是與人面對面交流還是會比較方便。
例如,A在10年前進行了某手術,經過治療後已痊癒,並10年內無異常報告,但是在健康告知中,對這一項指標又有所要求,A就可以通過提交相關資料申請責任免除,其餘的標准承保。
無論如何,在健康告知中,大家一定要誠實守信,不欺騙、不隱瞞,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對自己負責,也對保險公司負責。
延伸閱讀
醫療險和重疾險有什麼區別
醫療險和重疾險均隸屬於健康險大范疇,這兩個險種可以應對一個人生病後所面臨的住院、手術等醫療費用。不過,醫療險主要針對「門診和住院」所產生的費用,如果出險,被保險人可以在保額范圍內申請報銷,保險公司按照條款墊付給被保險人或者由醫院直付,也就是說,保險公司能賠多少錢,得看你實際花費多少。
而重疾險針對的則是「重大疾病」,如果被保險人被醫院確診為保險合同中約定的重大疾病,保險公司就會直接按條款進行賠付,賠付金額不一定等於實際花費。
4、哪些人投保健康保險時需要體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小諾解答:
您好!
並不是每個被保人都要進行體檢,每個需要體檢的客戶,被要求體檢的項目也不是完全相同。核保人員按投保險種、被保人年齡、健康狀況和投保金額來決定是否要求體檢和體檢的項目。保險公司確定體檢的一般原則為:
1.被保險人累計危險保額超過免體檢標准時,需要按公司要求體檢。累計危險保額的具體金額,各保險公司的規定不盡相同,可在投保時向保險營銷員進行詢問;
2.一般被保人年齡在50歲以上者,投保健康保險要求體檢;
3.有跡象顯示被保人的健康風險較高時,需要對被保人進行體檢。
5、非標准健康體想要投保,如何進行健康告知?
6、關於保險投保中健康告知是否需要如實告知?
7、您好,投保時後滿足健康告知,是不是就能直接投保呢?
是的,只要健康他通過了就可以直接購買保險。但有一些重疾險還是有一定的觀察期的。
8、健康保險投保三大標準是什麼?
投保健康險時要考慮的三大因素:
一、健康險是人人必備的險種
保險種類很多,不同的險種保不同的責任。一方面,由於人們對健康險的了解程度較低,往往迷失在眾多保險產品中,難以找到最合適自己的產品。二是,社會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程度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很多人誤以為有了社保就足夠了,殊不知商業健康保險可作為社保的一種有效補充,不僅能夠填補市民醫療費用中的自付部分,還可以用於大病後的療養以及收入損失補償。 因此,客戶在制定保險計劃時,應該把健康險納入首要考慮的位置,解決這部分保障空白,讓保險替健康買單,花小錢保住我們辛辛苦苦掙的大錢。
二、合理選擇及安排三類健康險
有些朋友可能已經投保了部分健康險,那很好,大家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完善健康險種類,健康險包括了醫療費用、住院津貼、重大疾病以及長期護理這常見的四部分。 重疾險需要優先配置,因為有社保所以發生一些普通的中小疾病並不可怕,但重大疾病卻不容小覷,往往需要花費的金額不小,另外,很多用葯和治療手段非社保所能報銷的。所以,重疾要優先考慮,年紀越小,保費越便宜。 普通工薪階層在擁有社會基本醫療保障的情況下,購買重大疾病保險可以選擇20萬至50萬的保額。收入較高的消費者,則可以按照年收入的5-8倍甚至是10倍來設置重疾險保額,確保疾病治療費用不會影響家庭經濟的穩定。 其次是醫療險,這類產品根據報銷比例的不同,可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用來賠付醫保范圍以外的醫療費用。因此,消費者可根據收入、年齡情況,以及基本醫保的報銷標准,選擇保障檔次。 經濟實力較強的朋友,可以一步到位選擇保險責任和給付比例最高的產品,真正做到看病不花自己的錢;如果家庭情況一般的朋友,可以選擇中低檔的醫療險,應對未知的疾病,做到看病少花錢。 住院津貼作為備選,這類產品通常作為附加險投保,也有少量公司把其作為返還型的保障產品銷售。一般這類產品是按住院天數來給付的,可以重復投保,買得多就賠得多,可以根據醫院的收費水平確定購買份數。不少白領階層在購買時,會選擇每天賠付幾百元的住院津貼的產品,以保障因病入院的收入損失。 長期護理險,是近兩年才推出來的新險種,在一些地區試點。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
三、看性價比不買貴也不買便宜
市場上健康險產品琳琅滿目,同質性也非常強,購買時應該多比較功能和保障。目前,市場上重疾險的保障疾病病種可達幾十甚至上百種。但從產品制定的角度來看,基礎的6種重大疾病出險率最高。因此,消費者購買重疾險還是應該根據健康體檢報告、家族疾病史的情況以及保險公司可以提供的醫療服務范圍來綜合考察。在保障、要求和保額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則可以考慮價格相對而言低一些的產品,切忌單純比價格。
9、買保險投保時,健康告知應該怎麼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