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保健品製造商

保健品製造商

發布時間:2020-06-16 01:02:16

1、翻譯。 強生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綜合性、分布范圍最廣的衛生保健產品製造商、健康服務提供商。公司創建於1

Johnson is the world's most comprehensive, distribution of the widest range of
health care procts manufacturers,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Founded in 1886, procts sold in 175 countries and regions, proction
and sales of procts involving care procts, medical procts and
medical equipment and diagnostic procts market, and other fields.

2、如何辨別保健品貼牌與套牌

一般的保健品,它上面寫有製造商、生產商就是套牌,貼牌。它的製造商就是貼牌產商,生產商是廠家。。。。。。。。
如果沒有寫,,或者只寫了生產地址,那就去實地考察了。

3、這個保健品涉嫌違法嗎?被委託生產企業直接銷售產品的問題。附圖!

保健品委託生產目前是合法的,當然委託方和受託方都要有相關資質才可以。
A委託B生產,商標還是A,產品名前面可能會有一個B的小商標,由A銷售,這是合法的。
有小藍帽的才是正規的保回健食品。

圖里只有背面,看起來不像是正規產品,你可以在國家葯監局答的網站上查詢。
產品名字是由A決定的。

4、naturemade是什麼保健品

Nature Made天維美是美國第一大品牌維他命。

1、 美國第一大品牌維他命:美國第一大品牌維他命「NatureMade萊萃美」提供高科技、高品質精純的營養補充品,照顧您和家人的健康,讓您享受最優質的營養,輕松幫你完成最高品質的健康大計。

2、 「第一家」獲得美國女性醫學協會AMWA認可的製造商:「NatureMade萊萃美」的維生素E、鈣片系類、更獲得AMWA美國女性醫學協會的認可,「NatureMade萊萃美」不管在品質和技術均是領先品牌。

3、 無添加防腐劑、香料、人工色素、甘味劑等: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平時吃多了人工添加物的老外一族,「NatureMade萊萃美」給您純凈的高品質健康。

(4)保健品製造商擴展資料:

獲獎記錄

獎項頒發者

2008年度最佳供應商獎 美國RiteAid葯店零售連鎖

2007年度品類最佳領導品牌獎 《ProgessiveGrocer》雜志

2006年度品類傑出品牌整合行銷獎 CouponInfoNow網站

2006年度品類最佳領導品牌獎 《ProgessiveGrocer》雜志

2006年度美麗&健康最佳產品

維他命及植物萃取類《Women'sDay》、《ChainDrugReview》雜志

2005年度品類最佳領導品牌獎 《ProgessiveGrocer》雜志

2005年度物有所值獎美國營養保健期刊

2004年度優秀零售廠商獎美國超價連鎖商店公司

2004年度最佳合作夥伴美國BJs批發會員店

取得國際授權業品牌授權企業法人營養執照申請公布

2004年度優秀做市商《DrugStoreNews》雜志

2004年度最佳新品格萊美獎 《Glamour》、《ChainDrugReview》雜志

2004年度優秀商品服務獎 美國沃爾瑪購物廣場

2004年度傑出零售廠商獎 Target零售企業

2004年度優秀供應商獎 ARS集團

2004年度品類最佳領導品牌獎《ProgressiveGrocer》雜志

2003年度品牌經營管理金獎 美國營養保健期刊

2003年度最佳新品獎美國營養保健期刊

2003年度最受歡迎獎 美國愛來德零售連鎖

2003年度品類最佳領導品牌獎《ProgressiveGrocer》雜志

2003年度最佳合作夥伴美國BJs批發會員店

2001年度優秀製造商《NutritionalOutlook》雜志

2001年度暢銷商品傑出獎《DrugStoreNews》雜志

2000年度最佳商品經營廠商獎 零售廠商

5、翻譯。 生公司是世界上最具綜合性、分布范圍最廣的衛生保健產品製造商、健康服務提供商。公司創建於1

Company is the world's most comprehensive and the widest range of manufacturers of health care procts,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Company was established in 1886, the procts sell well in 175 countries and regions, proction and sales procts involving care procts, pharmaceutical procts, medical equipment and diagnostic procts market, and other fields.

6、中國製造業

一個世界製造中心,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地區,應當是面向全球市場最重要、最大的工業產品生產基地。從傳統產業到高技術產業(尤其是後者)擁有一批優秀企業,其製成品在品牌、技術、質量、價格以及生產效率和經營管理方面,應當在總體上代表著某個時代世界製造業最高水平,並在全球主要市場佔有重要地位。
在世界經濟史上,英國是第一個被稱為「世界製造中心」的國家,從1760年至1830年工業革命期間,英國製造業在全世界的比重從1.9%上升到9.5%,後來又達到19.9%,英國以佔世界2%的人口控制了全世界工業生產的30%~50%和接近五成的製成品貿易。當時,英國無論在貿易、商業、金融、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在世界經濟上都是第一位。特別是在1820年,英國的工業比重佔全世界工業的50%,其進出口佔世界貿易總量的27%。
第二個世界製造中心是美國。它是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兩次世界大戰使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均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惟有美國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1860年美國製成品在世界上占第四位,在1894年後長期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到1913年,美國工業生產產量相當於歐洲主要國家的總和,佔全世界的1/3以上。1914年的工業生產總值為240億美元,比南北戰爭爆發前1859年的不足20億美元增長了12倍以上。1929年美國佔全球製造業的比重達到了43.3%的最高值。
第三個世界製造中心是日本。二戰後,日本僅用三十多年時間就實現了從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的經濟飛躍,被稱為經濟發展的奇跡之一。1950至1973年,日本經濟增值達到難以置信的715%,在這二三十年中,日本工業總產量佔世界總量從過去2%~3%上升到10%左右。日本的鋼鐵、汽車、半導體、家用電器、機械設備、電子信息產品以及機器人等高技術產品,在製造技術、產量、質量方面都列入世界先進水平,並引導著世界潮流,在國際市場上展現出極強的競爭力。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總體科技水平已經接近美國並超過了西歐,許多工業製成品的產量都在世界前三名之列,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和很高的市場佔有率,成為世界上家用電器、汽車、船舶和半導體的主要生產國。
根據以上對英、美、日三國分析可知,一國或地區作為世界製造中心至少應符合以下幾個標准:
(1)國內生產總值(GDP)及出口量與產量標准。一國或地區的GDP在世界的比重應超過10%,它的製造業產值佔世界GDP的比重應在15%以上,製造業出口在世界的比重應超過10%。
(2)技術標准。一國或地區應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和較高的科研投入,其裝備製造業應在1~2個主導製造領域形成較大的比較優勢。
(3)跨國公司標准。在這一行業中存在一批技術開發能力強、核心業務突出的可以進入世界500強的大型企業或跨國公司,且應具有自己的世界品牌。

2.中國現在還不是世界製造中心

(1)中國的GDP、產出和出口水平
GDP是反映一國經濟實力的重要水平,也是一國能否為世界製造中心的判斷標准之一。2003年全球總的GDP已經達到36萬億美元,其中有7個國家的GDP超過了1萬億美元:美國居首位,GDP達到了10.9萬億美元;日本4.3萬億美元;德國2.4萬億美元;英國1.8萬億美元;中國只有1.4萬億美元,只佔世界總額的3.9%。
通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不少工業品的生產大國,但2002年我國製造業只佔世界份額的7%。中國工業產值在世界比重也不夠大,我國製造業雖然世界排名第四,但總體規模僅相當於美國的1/5,日本的1/4。雖然中國有不少工業品產值在世界名列前茅,如在2002年,中國的鋼、煤、水泥、化肥、棉布、電視機的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原油、發電量、糖等也居世界前5名,但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檔次較低。中國的鋼產量雖然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由於它的品種不足且檔次低,所以,相當一部分優質鋼和特種鋼還要依靠從日本進口。2004年,日本電子製造業繼續執行把低端電子產品領域留給中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去爭奪,保持對高端電子產品市場控制的政策。如,在DVD錄像機市場,松下公司在日本市場所佔份額為43%,在美國市場所佔份額為28%。2003年中國製造品出口為19.5億美元,佔世界總額的3.3%,而日本製造品出口為36.6億美元,佔世界總額的6.2%。在辦公設備、交通運輸、化工製品中,中國的出口額很小,如在2003年世界交通運輸設備出口中,日本位居第三,佔6.5%,而中國沒有進入前15名。2003年中國化工產品出口額為195.8億美元,僅佔世界化工產品出口份額的2.5%;而日本出口額為389.6億美元,佔世界份額4.9%。2003年中國鋼鐵產品的出口量為48.1億美元,佔世界總出口的2.7%;日本出口量為178.7億美元,佔世界總出口的9.9%。

(2)中國的技術水平
一國是製造中心,其製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應在世界范圍內處於領先水平,其出口產品應具備很高的技術含量,所以如果一國或地區的資本、技術甚至市場都受控於外國跨國公司,淪為跨國公司的組裝或加工基地,無論該基地有多強,充其量只不過是人家的工廠。雖然近些年中國製造業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然而,在世界市場上「中國製造」仍是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
第一,2003年中國的研發(R&D)經費與GDP的比值為1.31%,而日本在2002年R&D經
費與GDP比值就已經達到3.12%。2003年中國的每萬個勞動力中R&D人力資源為14人年,日本在2002年這一指標為128人年,這說明了中國在R&D水平上與日本有很大差距。
第二,一國的科技論文的發表情況也可以說明一國的科技水平。2003年SCI、ISTP&EI三系統收錄中國論文篇數為93352篇,佔世界總數的5.09%,位居世界第5位,而日本的論文篇數達到了139911篇,佔世界總和的8.41%,位居世界第2位。其中,在科學引文索引SCI中中國的論文篇數為49788,佔世界總和的4.48%,居世界第6位;而日本為92448篇,佔世界總和的8.32%,居世界第3位。
第三,2001年中國接受海外申請專利37800件,而中國到海外申請專利卻不到2000件,這2000件還主要集中在中醫葯和保健品上,很少涉及高新技術。在製造技術領域,我國的發明專利數只有美國、日本的1/30,韓國的1/40。
第四,中國高附加值的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比重不高,運用高新技術的製造業尤為缺乏,很多高技術產品仍依靠進口,中國在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製造業領域離日本等技術先進國家還有很大差距。2003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向日本出口額為118.4億美元,而從日本進口額為237.6億美元,如此大的貿易逆差反映了日本在高新技術產品方面對中國有很大的優勢,而且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具有較強的對外依附性,其主要源於中國高新技術產品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即外資為主體,加工貿易為主要方式。在中國的合資企業中,大部分是外方控制著核心技術,而且外方為了防止技術溢出,採取了各種保密手段,最新的手段就是外商的獨資化趨勢。按照技術標准,日本和西方發達國家仍然是全球製造業擴散的主要發源地,中國仍處於全球製造業的低層。
最後,中國的裝備製造業設備陳舊落後,缺乏核心技術,在國際市場上還不是有比較優勢的行業。裝備製造業指那些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提供裝備的企業的總稱,也指資本品製造業。裝配製造業是將高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它集中地反映了一國總體的科技水平,是中國的戰略性產業,是中國工業化的前提。美國的裝配業以生產集成電路與航天器為主;德國以生產汽車為主;日本則以生產機械製造業為主。中國的裝備製造業總體水平較低,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國內尚無一家在國際上具有某一領域技術壟斷的企業。如在汽車製造業,雖然近兩年汽車產品如雨後春筍令人目不暇接,但絕大多數為引進品種或稍加變動的車型,真正意義的自主開發產品還沒有問世。
(3)中國的企業規模與世界品牌的擁有量
中國製造業企業小而散,國際競爭力不強,整體實力較弱,缺少參與國際競爭的「航空母艦」,缺乏國際經營經驗。根據我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2004年財富全球500家大公司的名單,中國企業榜上有名的共有16家,其中的大部分企業屬於服務行業,屬於真正製造業的只有兩家。相比之下,日本上榜的企業有83家,其中製造業公司上榜數量為31家。我國的製造業企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無論在產值上還是數量上都不可相提並論,與真正的「世界製造中心」還有很大的距離。
此外,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於4月18日揭曉。其中中國品牌入選的有4個,它們是海爾、聯想、CCTV與長虹,它們的排名分別為89名、148名、341名與477名,而日本以45個品牌在28個國家中排名第三。《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評判標準是品牌的世界影響力。品牌影響力是指品牌開拓市場、佔領市場並獲得利潤的能力。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價品牌影響力的基本指標包括市場佔有率、品牌忠誠度和全球領導力,一個國家或地區作為世界製造中心應擁有較多數量的世界品牌。這表明了中國的製造業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發達國家在整個產業鏈條中處於增殖潛力大、附加值高的高端領域,而中國處於產業鏈條的低端領域,與真正的世界製造中心的標准相差甚遠,中國現在只是世界的產品車間。

3.中國具備成為世界製造中心的潛力

中國製造業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但也有自身的比較優勢。

(1) 外商投資的持續增加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9·11」事件使美國經濟受到重創,世界經濟的發展由於受到美國經濟減速的影響而惡化。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但沒有減速反而持續加速發展,加上中國加入WTO後積極地履行了入世的各項承諾,使其與國際規則很快地接軌,外國資本對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數量持續上升,2003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的實際利用外資額已達到535.05億美元,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2005年一季度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繼續增加,直接投資合同金額352億美元,同比增長4.5%,外商直接投資的實際到位金額增長9.5%,高於去年同期。在《財富》500強中,目前有近400家已經在中國投資2000多個項目。巨額的投資給中國帶來了工業化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設備和成熟的管理經驗,中國可以充分利用外商的資金、技術,提高本國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中國的製造業產生飛躍式的發展。
此外,外商投資高度集中在投資環境優越的沿海地區,並利用部分經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形成了一些迅速崛起的世界性生產基地。其中,最有名的是以深圳、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生產基地和以上海為中心,包括浙江、江蘇的長江三角洲生產基地及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京津生產基地和大連、青島等生產基地。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世界性生產基地的形成,大大提高了中國工業的生產能力和生產規模,由於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還大大改善了中國的投資環境,極大提高了中國工業的世界影響。

(2)中國的勞動力供給豐富,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了低成本的勞動力資源
根據比較優勢原理,中國應充分利用本國勞動力資源優勢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利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所形成的競爭優勢。中國的加工製造企業在國際上以驚人的低價迅速搶占市場。中國工業長期保持了世界最低工資成本優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中國工資不僅一直處於世界最低的水平,而且與發達國家的工資差距也未因經濟高速發展和國內工資水平迅速提高而縮小。
此外,中國的勞動力素質也在提高,2003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比2002年凈增67萬人,達到212萬人,增長46%。中國大學生人數甚至超過一些國家的總人口,再加上中專和技校畢業生和逐漸呈增長趨勢的留學歸國人員,勞動力素質提高和勞動力資源豐富價廉的優勢將長期存在。

(3)擁有廣闊的國內市場
根據競爭優勢理論,國內需求對一國產品的技術創新與質量的提高起重要的作用,一國國內的買方的數量、結構等是影響一國製造業水平與發展規模的關鍵因素。2003年中國國內需求增長加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118億元,增長2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842億元,增長9.1%。中國人口的數量約佔世界總量的1/5,以13億人口的巨大需求為基礎,中國是世界上潛在規模最大的市場。如此大的市場潛力為國內工業企業提供了較大的運營空間,經濟發展可以立足於內需,減少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中國的市場需求現在和在將來的長時期內都仍將主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如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私人汽車擁有量平均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盡管現在的需求總量還較小,但人均收入水平表明,中國正在突破汽車進入家庭的門檻,巨大的市場潛力的釋放已指日可待。這為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動力。
(4)綜合國力提升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60個國家和地區排位,2004年中國國際競爭力在60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24位,位次比上年提升5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是按四個要素來測評國際競爭力的。這四個要素分別是宏觀經濟運行、政府效能、企業效益和基礎設施。2004年我國除基礎設施的國際競爭力位次未變外,其餘三項的國際競爭力位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前移。
2003年中國GDP為116694億元,比上年增長9.1%,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人均GDP9030元,首次超過1000美元。
2003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1045億元,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年加快4.4個百分點,創下自1995年以來工業增長的最高速度,比1995至2002年的平均速度高5.9個百分點,比最低點1998年的增長速度高8.2個百分點。

4.中國發展製造業的對策

(1)要繼續鼓勵和吸收外商投資,並做到把資金利用到位
要鼓勵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繼續實施「市場換技術」的戰略,爭取更多的技術轉移,在沿海發達地區繼續吸引外資的基礎上,加大西部欠發達地區吸引外資的力度。在引進外商資金和技術之後,一定要注重消化吸收,為中國製造業所用。這要求政府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要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中國入世的承諾抓緊修改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我國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完善有關監督外商投資使用的法律、法規,防止資金浪費及使用效率低等問題,使資金的使用做到效用最大化。
同時,要盡快建立規范的市場秩序,這是為中國吸引外資、為企業創造良好市場經濟秩序的迫切需要。在確保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放寬外資進入的限制,特別是對外資進入製造業的限制。

(2)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中國要想成為世界製造中心必須依靠技術創新,科技工作必須服務於先進製造業基地建設。通過政府的引導建立企業、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聯系,要把產、學、研緊密地連接起來,做到不脫節,使科技創新體系內各個要素互動,從而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加大研究開發資金投入,培養企業獨立的技術創新能力,改變對技術引進的依賴。由製造商、用戶共同組成技術消化吸收和創新小組,爭取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由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的路子。

(3)充分發揮人力資本比較優勢,做到勞動、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並舉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具有比較優勢,且現階段這種優勢比較突出,所以中國應在堅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同時,積極推進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
此外,雖然中國勞動力數量龐大,但其整體素質和勞動效率還有待提高,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堅持以能力為本,以打造「高級」灰領為目標,加快形成一支能支撐「世界製造中心」快速運轉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注重製造業生產、服務和管理的實用性人才的培養。

(4)培育大型企業,打造走向國際市場的「航空母艦」
我國規模大的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很少,缺少可以和國外巨型企業抗衡的大型「航空母艦」,這對我國企業國際化發展非常不利。因此,我國政府應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根據企業自身發展的戰略,適當給予企業政策和智力上的支持,使企業加速壯大,形成規模
經濟,從而帶動國內相關企業乃至行業的發展。同時,國內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借鑒國際大型企業的成功經驗,特別是成熟的管理經驗,要樹立品牌意識,提高自身信譽度,積極打造中國自己的世界名牌。此外,我國的大型企業也應積極地將資金和技術投向國外,在國外投資建廠,在當地生產和銷售中國的產品,實行跨國經營,提高我國製造業在世界的水平與聲譽。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05年第9期)

7、中國保健品有哪些比較大的品牌?

安利紐崔萊,推薦理由:
1、歷史悠久 經驗豐富。1927年卡爾.宏邦開始研製紐崔萊第一種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營養補充食品,並於1934年創立紐崔萊,生產美國第一批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補充食品。紐崔萊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錠狀及膠囊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補充食品的製造商及銷售商。
2、紐崔萊獨特之處。從研製配方、種植、採收到生產、運送,每一個步驟都由紐崔萊親自負責並嚴格監控。以天然的植物濃縮素為原料,營養成份天然且豐富,令消費者更有信心。

3、營養研究。卡爾.宏邦研究中心的營養科學家時刻都在注意營養學、醫學、草本植物學,以及有關植物化學因子研究的最新資料,並定期發表各種營養成份的研究報告及論文。以1998年4月為例,營養服務部在此月份完成50篇草本植物科學研究並撰寫100份相關報告;草本植物研究相關論文參閱則超過2,000份。營養服務部聘有6位營養科學碩士、2位公衛碩士、4位合格營養師及2位專業營養人員。
4、國際級專業人士。特優級合作夥伴。卡爾.宏邦中心與國際知名的學術單位及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因為和這些一流的單位的合作交流,使得紐崔萊的營養學專業和生產技術領先群倫,得以徹底實踐「萃取天然菁華,結合尖端科技」的理念,研發生產符合人體健康需求的營養補充食品。紐崔萊的合作夥伴包括:中國北京食品及營養學院、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疾病預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美國德州達拉斯古柏專科醫院(Cooper Clinic, Dallas, Texas USA)、以色列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Ben-Grunion University of the Negev, Israel) 。
5、配方研究。卡爾.宏邦研究中心的專業研究人員全心投入研究,務求配製最優質的營養補充食品原料及優異的生產技術,確保產品蘊含最豐富的營養成份。紐崔萊使用天然植物濃縮素為原料,讓產品更符合自然取向。
6、產品發展。紐崔萊產品發展部門聘用7位博士及10位碩士,這17位學有專精的營養科學家,其產品研發經驗加總起來超過500年。
7、專業的技術分析。卡爾.宏邦研究中心以研究天然植物濃縮素為主,而分析化學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門技術與學問。因此,卡爾.宏邦研究中心裝備最先進的化學分析儀器,設備包括:氣相層636f70797a6431333264656133析儀、質譜儀、高效液相層析儀、薄層層析儀、離子層析儀。以高效液相層析儀為例,卡爾.宏邦研究中心設有一部價值20萬美元的儀器,可用來測量植物濃縮素中植物化學因子的元素及其數量。目前全世界擁有這種儀器的單位不多,且大部份設在大學或大型制葯廠,而紐崔萊則是少數以科技分析儀器研究天然植物化學元素的公司之一。
8、臨床實驗。作為營養補充食品業界的領導者,紐崔萊是世界上少數投資大量資源在臨床實驗與研究的營養補充食品公司之一。卡爾.宏邦研究中心的專業研究網路,可連結美國、以色列、西班牙及中國等地的臨床實驗研究。卡爾.宏邦研究中心贊助大學、私人研究機構及實驗室,從事植物濃縮素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研究工作,讓大眾對於食物、草本植物及植物化學因子與自身健康有深入了解及認識。自設農場栽植產品原料,員工總人數達1,205名。
9、紐崔萊農場及其設備。美國加州賓納鎮──紐崔萊總部及營養錠片製造廠。美國加州加利派翠亞藻類養殖塘──杜氏海藻養殖場;美國加州湖景鎮──研究中心及種植場;位於巴西及墨西哥的農場;利用埃及蚯蚓改善土壤,提供植物自然生長環境。採用水耕法栽種植物,僅需以土地栽種法的四分之一面積,即達10倍的產量。

8、保健品代工生產商需要有哪些保健品文件支持?

國家對於保健品行業也都是有自己的規定的,保健品代工廠需要有一定的資質方能從事相關行業,還有一些的保健品文件支持也要有。不過不同代工廠實力不同,像仙樂健康這種國內知名的代工廠商,生產經驗豐富,還有許多的一流設備,不僅相關資質齊全,保健品文件支持齊全,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更好。

與保健品製造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