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膝蓋受傷 鍛煉及保養
你的這個膝蓋應該已經到了重度傷了,建議可以到運動科醫院去確診下。
另外,如果要鍛煉,請不要忘記初衷。
建議還是多休息,先不要跑步了,可以徒步。
增加肌肉可以練習靠牆蹲,不過每次強度不要過大。
運動成績先不要考慮了,膝蓋傷是不可逆的。
2、年輕人膝關節疼痛的治療,保健,鍛煉
膝關節是人體較大而復雜的屈曲關節.它所受到的應力大,結構穩定而又靈活.膝關節疼痛時有發生,而這種疼痛往往被忽視或者被人們武斷地認為是關節炎等病症.其實,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
意見建議:
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關節疼痛並不是由外傷所引起.關節長時間受涼和巨大的溫差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秋天,冷暖交替之際,低溫或巨大的溫差會導致肌肉和血管收縮,引起關節疼痛.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盡可能地保暖,可以採用熱敷的辦法;其次就是降低運動量,讓關節得到休息.如果以上方法不能使膝關節疼痛有所好轉,那麼就要去醫院就診,明確病因.
生活護理:
膝關節疼痛可以採用適當的體能鍛煉減輕緩解:1,堅持每天散步,走多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體質好可以走3-5公里,體質一般的可酌情減量.2,堅持做屈蹲站立動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根據自己的體力座30-100次,開始時膝關節軟可用手扶著扶手或穩固的椅子靠背,桌子邊,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由有扶手到放開扶手.3,壓腿,把腿抬到能夠抬起的高度,放到椅子上或其它適合的地方,輕輕的按壓並拍打足三里.壓腿的時間和按壓的力度要適度.4,每周堅持爬一道兩次山,不僅可以練腿,還可以促進肺活量,開闊視野,釋放工作壓,放鬆心情,促進身心健康.膝關節疼痛也會大大緩解.
3、有什麼對膝關節起到保健、保養的作用的方法沒有?
一,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1.走 要 續走太久,當膝蓋覺得 舒服時就應 即休息,「休息是為 走 長遠的 」,也要坐太久或站太久.
2.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勢,如蹲馬步,打太極拳等.
3.保持 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4.注意膝蓋的保暖,可以穿長褲或護膝 保護膝蓋.
5.少搬重物,少上下 梯, 要穿高跟鞋.
6.避免外傷及過 動.
二,膝部的保健運動
活動 夠容 造成關節的僵硬,過 的運動會加速關節的磨損,游泳是非常適合膝關節的運動,但是運動以關節 感到疼痛為 , 覺疼痛即應休息.以下介紹幾個對膝關節有幫助的腿部保健
運動:
1.股四頭肌運動
站 時,緩慢綳緊你的大腿肌肉(將你的膝蓋向上 ),並且維持緊綳 態 到10,然後再緩慢放鬆.每當你站時,至少每小時做十次以上.在 久之後,你即可以自動自發地做它,甚至需要想到要去做也會如此.
2.直腿抬舉運動
仰卧於床鋪或地面時,緩慢抬舉你的腿部, 地面約1呎高,且維持你的膝關節直伸 到5,再緩慢將之放下.每天做二回,每回做10或15次.在你感到肌增進時,你甚至可以在你的踝關節附近加上荷重(以手提袋裝書可以發揮很好的效果),在這 運動中,運動員可以舉起其體重之四分之一.
3.腿後腱肌運動
當你俯卧時,緩慢將你的足部向後上方舉(屈曲你的膝關節),並且維持此姿勢緩慢 到5.然後緩慢將之放回,每天作回每回重覆10~次.當你的肌 增強時,可在你的腳踝上加上荷重,且以抬舉你體重之15%為目標.
4.外展肌運動
當你側躺時(患腿朝上),抬舉你的腿部(自髖部抬起)約一呎高使之懸空,並且維持此姿緩慢 到5.然後緩慢放下.每天做 回,每回做10~15次.
三,飲食調
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平時應多吃富含膠質,軟骨素,有 於關節軟骨修 的食品,如 耳,蹄筋,貝 ,小魚乾,木耳,海帶等食品,忌辛辣燒烤或油膩生濕的飲食,如煙酒,肥肉,辣椒,燒烤的食品,以下介紹 個食 方:
【冬瓜排骨湯】
冬瓜一斤, 小排半斤,煮湯吃.宜淡忌咸.適於發作期,以腫脹為主,無明顯紅熱者.或緩解期作為保健預防食 .
【木耳紅棗薏仁湯】
木耳5g,紅棗10g,薏仁50g, 加 熬湯,當點心,分早晚2次服完.適於緩,解期,腫脹 明顯,唯 或天氣變化,即感酸痛發脹者.
4、怎樣運動既鍛煉身體又保護膝蓋?
體育鍛煉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健壯的體魄,然而,很多人在體育鍛煉中,由於不注意防護,缺少常規的醫學知識,導致關節的損傷、磨損。醫生只能治療骨科疾病,能夠解決如半月板、韌帶等問題,但軟骨磨損卻不可再生。對於關節疾病,最重要的是預防。
保護膝關節應該避免的幾個動作
1、深蹲:深蹲會引起關節軟骨的磨損,深蹲的膝關節磨損程度比走平路要嚴重得多,而且深蹲到底由於膝關節後側的擠壓,內側半月板後角活動度本身就差,容易將內側半月板後角擠壓損傷。因此,不建議長期的深蹲鍛煉。
2、上下樓梯或者登山:上下樓或者登山時,容易引起髕骨關節的磨損和半月板損傷,再者扭傷也易導致韌帶等其他軟組織損傷。
3、太極拳中的半蹲旋轉動作:打太極拳中有一個半蹲旋轉的動作,不僅容易對髕骨關節損傷巨大,也容易引起半月板損傷。因此,中老年人不建議做這個動作。
4、 蹲馬步:蹲馬步的時候髕骨關節的應力是平時的3倍,所以容易引起髕骨關節的磨損、疼痛也會引起反應性滑膜增生,從而更加重疼痛。因此,這個鍛煉對於中老年人也不適合。
5、急停急轉的運動:如踢足球、打籃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等,由於中老年人的膝關節本身有退變,半月板也會有部分變性,容易引起關節退變的加重和半月板損傷。
6、抗阻伸膝:很多中老年人喜歡去健身房做力量鍛煉,比如膝關節的抗阻伸膝運動。但這個動作,容易加快髕骨關節的磨損。所以,對於髕骨關節退變的中老年人,也是不建議做的。
另外,長時間坐著膝關節處於屈曲狀態,不利於下肢血脈流通,容易引起下肢腫脹,對於中老年骨關節炎患者,長時間坐著容易引起骨關節炎的加重,滑膜炎的加重,膝關節的僵硬。因此,坐45分鍾左右,建議站起來適當活動。
(4)膝蓋保健運動擴展資料:
跑步運動時保護膝蓋的方法:
1、跑步姿勢要正確
正確的跑步姿勢可以避免我們的膝蓋受到傷害,根據不同的跑步方式,所選擇的跑步姿勢也會不一樣,短跑、長跑、快速跑、慢跑等都有不同的姿勢,用正確的跑步姿勢,不僅能夠避免運動不當受傷,好能夠使運動達到最高效的健身減脂的效果。
2、選擇舒適合腳的鞋子
跑步當然得穿運動鞋或者跑鞋,內增高、皮鞋、高跟鞋等鞋子是不應該出現在跑道上的,不僅容易會損壞柔軟的塑膠跑道,還非常不利於我們跑步,不能使用正確的姿勢。
而且跑步對鞋底的柔軟度也是有要求的,專業的跑鞋能夠根據不同的跑步方式設計不同柔韌度的跑鞋,如果只是簡單的慢跑減肥的話,可以選擇鞋底較薄的、舒適合腳的球鞋,鞋子過小腳後跟容易磨氣泡,太大了容易掉。
3、跑步需適量
跑步不可操之過急,跑步的量得緩慢的增加,一口吃不吃胖子,還會被噎著。剛剛跑步時只需兩三公里即可,後面可慢慢增加,但是不能每天超過十公里,膝蓋磨損會加快速度的,而且也並不是每天都需要跑步,一周七天,選擇三到五天跑步運動即可,讓膝蓋得以休息。
4、正常的飲食供應
由於有的人跑步是為了減肥,所以在大量的跑步運動後,卻只補充少量的能量,害怕吃多了自己這一天都努力都白費了,
實際上,減肥並不是減輕體重這么簡單,保證正常的飲食供應,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還有利於腿部肌肉的養出,提高基礎代謝率,即使體重沒有明顯減小,身材卻看起來越來越瘦了。
5、如何鍛煉膝關節
1.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4.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准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加以克服。
6.膝關節遇到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
7.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6、膝蓋不太好的人,適合做什麼運動
7、日常生活中怎麼保養膝關節?
膝關節的任務繁重,營養又相對較差,所以在人體所有的關節中,膝關節勞損和運動傷發病率都排在首位,「說得『恐怖』些,我們的膝關節只有15年左右的『好時光』」,其餘的時間里,都會因為不同的原因而出現不同類型的疼痛。
15歲以前: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青春期的生長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
15歲~30歲: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歲~40歲: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有的人甚至還會覺察不到。髕骨軟骨是人體膝關節內一層3~5毫米厚的透明軟骨,可以為膝關節緩沖運動帶來的沖擊。但由於髕骨軟骨沒有神經分布,所以在全層磨損前只會在脆弱期拉響一次「預警信號」,在這段時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膝關節的使用不能再隨心所欲。
40歲~50歲:在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用手輕揉之後會緩解。在膝關節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緩沖震動、保持穩定。人體的60%體重都是由膝關節內側支撐,因此內側半月板的退變發生也比較早。又因為半月板上有神經分布,在退變過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這個現象的到來提醒人們:該開始保養關節了。
50歲以上: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已經產生。這時候應該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尤其是上下樓梯和爬山,必要時可以使用拐杖來減輕膝關節承受的壓力。
其實,通過適當的肌肉力量、穩定性訓練就能對膝關節起到預防保健作用。
1、側躺練習:左側卧,膝蓋微彎,腳後跟並攏。頭枕在左臂上,眼睛直視前方。右手持約1至2千克的重物,放在腿外側。然後腹部綳緊,臀部綳緊,盡量抬高右腿的膝部,抬腿時身體不動,堅持幾秒鍾,放下。重復練習15次,換腿。
2、抬腿練習:站在一個穩固的長凳或台階後面,右腳踏上(腳後跟不要懸空),並將重量集中於右腳,身體抬高,左腳腳趾接觸台階,堅持1至5秒鍾。然後放低左腳,輕叩地面。重復8至10次,換腿。
3、架橋練習:平躺於地,膝蓋彎屈,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手臂放在兩側。緩慢抬起髖部,平穩離開地面。然後緩緩放下。重復15次。
4、伸腿運動:平躺,膝蓋彎屈,腳平放於地。伸出左腿,套入伸縮拉帶或毛巾,雙手抓住拉帶兩端。用拉帶把腿拉向胸前,再用力將小腿伸直,保持10至30秒,以鍛煉小腿肌肉和腳筋。重復該動作3至5次,然後換腿。
除此之外,專家指出,每兩周至少進行一次20分鍾的有氧運動;多吃含有維生素K(如豌豆、椰菜)或服用一些葡萄糖胺補劑,都對膝蓋健康有好處
膝關節的日常保健:
1、路不要走太久,當膝蓋覺得不舒服時就應立即休息。
2、不做大運動量的鍛煉,如跑步、跳高、跳遠。
3、避免半蹲、全蹲或跪的姿勢。如蹲馬步。
4、不做膝關節的半屈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月板損傷。
5、保持理想體重以減輕膝蓋的負擔。
6、注意膝蓋的保暖,可以穿長褲、護膝來保護膝蓋。
7、少搬重物,少穿高跟鞋。
8、避免外傷及過度勞動。
9、鞋子的選擇很重要。一雙合腳的鞋子,不僅可以讓你走路舒適,還可以減少運動時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
(1)腳背部分能與鞋子緊密結合,寬窄、長度均合適,能正確保持足弓的弧度。
(2)鞋子的重量以輕為宜,鞋底不宜過軟,而且要有點厚度。
(3)鞋後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則走路時容易疲倦。
(4)鞋底上帶有防滑紋。
8、膝關節的運動與保健
<
9、什麼運動 膝蓋
10、頻繁運動,你的膝蓋該如何保養
修養期間,多訓練大腿肌肉,方法是一隻腳往前走一步,前腳彎曲膝蓋,後腳保持垂直,維持10秒鍾,恢復原來姿勢,換腳重復相同動作,每隔一天重復做12~15次。每隻腳步只做3回;平時也要注意放鬆膝蓋, 膝蓋太緊綳會增加疼痛關節的壓力,試著稍微彎曲膝蓋,這可以讓膝蓋稍微休息一下。慢慢恢復。少做任何可能會使膝蓋疼痛惡化的活動。很明顯地,你應該要限制跑步或其他會震動到關節的運動……至少是暫時地限制。但是你也應該避免長期坐著,並且以電梯或手扶梯代替走樓梯。如果你必須長時間坐著,應該找到能伸直雙腳的方式,讓膝放鬆,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