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禪保健法

禪保健法

發布時間:2020-06-15 03:35:36

1、什麼是禪法秘要的要點?

禪修一法

---釋超塵

學法之初是決定學法,要學法就要學最好的法,最上乘的法,最究竟徹底的法。需要明白,佛法是道法之一,也是存在許多法用和所用境地的。略加分類,可以劃分出外法,身法,相法,心法,性法。外法,是身外之法,說法繽紛奇異,實則對身體都不會起作用,更不用說修為了。身法,是身用之法,可以柔筋骨,健體魄,至可以延年益壽。相法是識別之法,可以養逸神識,對人生是有幫助的。心法是作用於心門念起的方法,已經屬於修法了。性法是佛法之核心,是真正的法用。在禪修所用的法,只有性法是至上至一又至真的。從順序上分,外法附從於身法,身法附從於相法,相法附從於心法,心法附從於性法。所以,只有性法是核心。此一解功夫就是使用外生智慧進行選擇,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要學就學性法,修就修性法。也只有這一個法是究竟法,可以了生死,成無上菩提的真正我佛法。

2、在家閉關修禪如法嗎

佛教的閉關,有明確的儀軌。比如閉關要求吃喝拉撒睡,都不能出關門,而是由護關人照顧的。這一點在家是難以做到的。
另外,佛門中有一句名言:「不破初關不住山,不破重關不閉關」。意思就是告誡我們,沒有深厚的修行基礎,不要輕易閉關修行。
當然想體驗一下閉關修行,也是可以的,目前有些寺院舉辦閉關念佛,可以直接到寺院體驗。

3、達摩的二入四行禪法什麼意思?

二入:入佛法藏要從(理、行)入門。即聞、思佛法為理入。 修證為行入。行入修證佛法概括從四個方面,即四行。從這四個方面可以完美的修行證入佛法。 二入和四行其事就是:聞思修證。但把佛法的主要內容——修證更明了的指出了所行方向。, ——
麻煩採納,謝謝!

4、佛教五門禪法是什麼

【五門禪】
(一)即維摩經弟子品中迦旃延章所說之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五義。維摩以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一一雙非。取其雙比之義,而為圓教之五門禪。[法華玄義釋簽卷四之一]

 (二)小乘七方便中所說之五停心觀。指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五門禪經要用法中以念佛觀取代界分別觀,稱為五門禪。念佛觀即全心全意觀想佛陀如來,對治昏沉暗塞、惡念思惟、境界逼迫等三障。(參閱『五停心觀』1144)

5、鼎益豐集團的「禪易投資法」具體是什麼投資法,有點不理解?

禪易投資法」由鼎益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隋廣義(字萬明子)知創立,它是現代意義上的東方數理金融學。禪易投資法將東方數學運用在金融市場,結合宇宙全息論的靜和周易陰陽二進制的動,既採用了東方傳統文化的道形式化、數量化方法,又融合了西方近代金融資本理論專和具體操作技術、手段。「禪易投資法」運用「宇宙全息律」的原理,進行大數據分析、解析全球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把禪、易、道引入屬資本運營創新和金融博弈市場,創下了金融投資界的神話。

6、禪 禪法 禪宗在概念上有什麼區別

禪可以說是佛門的道,禪法即是修往大道的法門,禪宗即是以修禪為法門的門派

7、一切皆法,一切皆禪 這里的「法」和「禪」如何理解?

禪是一切法的本體,就是佛法中常說的「真心」,真心有種種異名,比如:心、佛、自性、真如、涅盤本際等。所謂參禪,就是以意識覺知心參這個不生不滅的真心。由於世界上的一切法都是由這個真心造,真心無處不在,所以禪也無處不在,一切由真心造,故而說「一切皆禪」。

我們知道三界一切法由真心所造,而真心又是佛的異名,所以金剛經中才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就是「一切皆法」。在華嚴經中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里的「一」就是指真心,就是指禪,而「一切」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法。

禪與法的關系,一個是本體(禪),一個是客觀事物(法)。

8、有誰知道禪密功功法和練法嗎?

練陰陽合氣法靜功,能激發人體潛在的特異功能,是禪密功中的"密中之秘",秘在人天合一,所以是屬於大乘功法。若能結合"特音"(能發射出高效率的次聲波)及"特殊呼吸法"(如全肺節奏呼吸法等)進行鍛練,其功效就會更進一層。
陰陽合氣法靜功是由肉中肉(無極狀態)、氣中氣(太極狀態)、息中息(兩儀狀態)、五心通(四象狀態)、身外身(八卦狀態)、人天合一(無極狀態)六個步驟所組成。

陰陽合氣法靜功基本上採用坐式或卧式,偶爾採用站式。整個練功過程中都是輕閉兩眼練功,仍要求展慧中和松密處,以利氣息的出入。

練功姿勢雖有坐、卧、站多種姿勢,禪密功講究大自在,沙發上也可練功,但兩腿或兩腳必須是陰陽交泰,即一隻腿或腳的陽面與另一隻腿或腳的陰面相接觸。兩手要結"手印"(兩大拇指的指尖相接觸,其餘手指相互交叉,男左食指在上,女右食指在上,與動功收功的手印基本相同,只是大拇指與肚接觸)。不結手印將手放置某一個部位亦可。

練功步驟:

"肉中肉"、"氣中氣"、" 息中息"三者有由淺到深的區別,和由低到高的層次。三者又是由小乘的小天地(人體)到中乘的大天地,是一個完整而獨特的修持方法。"五心通"、"身外身"、"人天合一"三者才是大乘功法,才是修持靜功達到"人法合一"、"人道合一"和"人天合一"最終的階段和目的。因此,每一步功法操練嫻熟後,收到預期效果時,再練下一步功法較好。步步打下良好基礎,有了牢固的根基,才能蓋起層層高樓。

⒈肉中肉

肉中肉第一個"肉"是指內臟器官及其氣感,第二個"肉"是指周身膚毛及其氣感。肉中肉是調動和增強內氣任意布於軀體里表的功法,是靜功的起步。

練功方法:取坐式或卧式均可,輕閉兩眼,呼吸自然。兩手十指交叉,右手各指在上,兩手輕慢地對擠和按揉指根,然後改為左手各指在上,輕慢地對擠和按揉指根。同時體察內臟器官的氣感,氣感多是溫熱或跳動。接著兩手十指尖相接觸,輕慢地摩擦,同時體察體表膚毛的氣感,氣感多是清涼或麻脹。吞式、吐式二者交替連續練作,直到氣感增強為止。

肉中肉,能溝通周身氣息,調整和增強人體的功能。練功時間不拘多少,以自覺適度為止。此功可納入日常生活中隨時不拘姿勢習練,也可不做收功動作。

⒉氣中氣

氣中氣的第一個"氣"是指周身的氣感,在全身氣感中習修和養成第二個"氣"(即兩點一線之氣)。這就是氣裡面又存在著另一種感受的氣,其功效也與全身氣感之氣不相同,因此稱它為氣中氣。

當肉中肉習練嫻熟後,且收到預期效果時,才可習練氣中氣功法。若肉中用的氣感不強,還要繼續習練肉中肉,直到習練肉中肉時有很強氣感後,方可接練氣中氣。練氣中氣功法,當氣生精足之後,可自行運精補腦(相當其他氣功的通督),從而神旺慧生。景中之景變化萬千,目心明白無限美滿。但是要不妄言,不入魔,要存心戒,不業惡。練此步功法有性感,有時還很強烈,這是根強枝必壯。如不能自守要立即返回再練肉中肉,練幾分鍾肉中肉後就可收功。

從此步功法開始,以下各步功法的姿勢都相同。兩手要"結手印",過去稱此手印為"解脫印。可任選一種姿勢練功。

練功方法:先選好一種練功姿勢後,先練肉中肉,待習練肉中肉氣通里表又可布於全身時,將眼輕閉,結手印放置小腹前,兩手小指輕貼小腹部,手心斜向上,兩手勞宮穴對准肚臍。然後觀想密處,要想到它,輕松地內視它,要感覺它的存在,密處就有溫熱或電麻以及性感。久之該處可現光,呈球或點,光彩不一。在未出現光球之前,耐心等待,繼續觀想密處,用兩眼球的後半部去內視密處。當光球(光團)出現後,一面保持密處的氣感(光球),一面觀想此光球中有一條光束升上天頂,在天頂(整個頭頂,包括泥丸宮和百會穴在內)中形成另一個光球,此即兩點一線(第二種氣)。要注意,在自密處的上升過程中,不要忘記"意守密處",若意念離開了密處,說明光束斷了源,就必須再從密處開始,重新再由密處的光球中另生光束。正如練周天功通督的情況一樣,意不離竅,不然氣機中斷,效果不好。兩點一線形成後,天頂有熱脹、跳動和現光,要上下兼顧,同時意守"兩點一線"。其光球(光團)的形態、大小和光束的粗細,不要刻意追求,聽其自然。

練功時間不拘多少,以自覺適反為止。先將兩點一線縮小為一個光團歸於小腹腔內,然後接放下步功或接收功方法進行收功。

"氣中氣"是陰陽合氣法靜功觀想方法約開始,要練好此步功法。觀想方法是密宗三秘之一,以後各步功法均屬於研光,要上下兼顧,同時意守"兩點一線"。其光球(光團)的形態、大小和光束的粗細,不要刻意追求,聽其自然。

練功時間不拘多少,以自覺適反為止。先將兩點一線縮小為一個光團歸於小腹腔內,然後接放下步功或接收功方法進行收功。

"氣中氣"是陰陽合氣法靜功觀想方法約開始,要練好此步功法。觀想方法是密宗三秘之一,以後各步功法均屬於觀想的方法。

⒊息中息

息中息,第一個"息"是指口鼻的一呼一吸,第二個"息"是指體呼吸與字宙通呼吸的息。第二個息,有"盜天地,奪造化"之功能。練功時兩種息同時並用,向下、向上時呼氣,回到人體時吸氣。其功效,吉人雲:"吞吐息長在(息長且久),天地人永存",又說:"吞吐天地息長在,呼吸字宙氣永存。"息中息是修煉"人天合一"的初步功法。

練功方法:修練"氣中氣"取得預期效果後,方能接練此步功法。其方法是先練肉中肉、氣中氣,待兩點一線形成後,天頂有熱脹、跳動和現光時,保持姿勢不變,運用觀想方法,使"兩點一線"慢慢收縮成一個光團存於小腹腔內,隨著呼氣其光團通過密處宣貫地下最深處,光團因由近至遠,變成了一個光點。當吸氣時,意想光點由地根升起,從密處進入人體,因由遠至近,光點逐漸增大又變成一個光團。當呼氣時,光團又沿著人體中線沖上太空,此時光團又變小而成一個光點。吸氣時,再由太空下降進入體內,呼氣時,又通過密處貫入地根,繼而上升至太空,再下落至地根,反復操作,不限次數。

如效果不理想,在向下貫地和向上沖天時可加長呼氣以助之。收功時必須由天空降至人體內後,再短暫練一下"氣中氣",才可收功,不要直接收功。
其練功順序為:肉中肉→氣中氣→息中息→氣中氣→收功

⒋五心通

五心即天頂、慧中、兩掌心、雨腳心、密處五處氣竅。五心通就是打開了這五處氣竅,能夠與天地直接交換氣息。它屬於大乘功法中練"人法合一"的一種功法。打開五心通後會出現一些情況,請讀者自己去休會。因老師曾說過,"不可言,不可念,不可追求,影響練功。只能心傳心,你我明白,這時要勿揭勿泄,無忘無助,心行滅處,言語道斷。"

練功方法:仍要從"肉中肉"、"氣中氣"、"息中息"順序練習,當練到"息中息"時有了實感之後,保持原有姿勢,接練"五心通"。其方法是在"息中息"最後一步由太空降至小腹腔中心時,可把吸氣延長-點,然後由小腹腔中心向"五心"呼氣至宇畝中,接著通過"五心"將宇宙氣息吸入小腹腔中心。這樣一呼一吸地反復進行,要作到"呼時五心同時呼,吸時五心同時吸"的同步性。觀想方法是,呼氣時意想自己身體內有氣或光擴散到整個宇宙;吸氣時意想整個宇宙能都納進了自己的體內。

練好五心通會出現"身外身"。說明五心通的威力太大。練五心通的時間也無規定,以自覺適度為止。收功時須依次返回氣中氣後收功,

其練功順序為:肉中肉→氣中氣→息中息→五心通→息中息(短暫)→氣中氣(短暫)→收功

9、冥想術的保健方法

<

10、什麼樣的人適合修習禪宗禪法

比較聰慧、悟性比較好的人適合修行禪宗,因為禪宗是佛教中比較特別的修行佛門,佛祖當年傳法時,坐下弟子,無一能懂,唯有大迦葉微笑領會,可見一斑,佛祖都親口說過,「我有一法,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與禪保健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