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話銷售保健品需具辦什麼證件才不犯法
你是打工的,在正規大型的保健品公司上班,正不正規,大不大型你來肯定有概念的,那你就聽領導的按照名單打電話就是了,至於你電話里說的違心不違心,這個你知道,違心了自然涉及虛假銷售;
你是打工的,在小型的保健品公司上班,只有幾個辦公室,關上門就打電話的,你最好上網查查你公司的資質是不是齊全源,但這種小公司已經很少存在了,多是會銷模式,但會銷模式電話銷售保健品的也不流行。
你是老闆,你要進貨,不論是從廠家還是代理商,你一定要得到(復印)經營授權書,看到產品的正規的可官方核查的資質與證明文件,然後你的公司的經營范圍要有保健食品銷售,然後你就可以電銷了,開網店了啥的。
2、保健品會銷觸犯法律嗎
採用欺騙的手段讓老人購買保健品是違法的,老人如果受騙可以百由子女陪同依據受騙的不同情形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度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物價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等地投訴,也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提起民事訴訟。情節嚴重者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如果符合刑法中關於詐騙罪的情節,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根據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七條規定:明知產知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對於已經被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部門查獲的不法分子,老年人除了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外,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就購買假冒偽劣的保健品造成的其他道損失提出賠償;對於已經交由公安機關立案的刑事案件,受害人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保障自身的權益。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回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3、對保健品虛假宣傳如何定罪的?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一、虛假宣傳的認定要點:
1、虛假宣傳行為的主體:是廣告主、廣告代理製作者和廣告發布者。
2、虛假宣傳的行為:上述主體在客觀上對其商品或服務做虛假廣告或以其他方式進行虛假宣傳。
3、虛假宣傳的後果:上述虛假廣告或虛假宣傳達到了引人誤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會危害性。
4、虛假宣傳的主觀方面,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應知情況下,方對虛假廣告負法律責任;對廣告主,則不論其主觀上處於何種狀態,均必須對虛假廣告承擔法律責任。
二、虛假宣傳的認定依據: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這一條的有關內容作出了具體界定:「經營者具有下列行為之一,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可以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1、對商品作片面的宣傳或者對比的;
2、將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現象等當作定論的事實用於商品宣傳的;
3、以歧義性語言或者其他引人誤解的方式進行商品宣傳的。」
司法解釋同時規定,以明顯的誇張方式宣傳商品,不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不屬於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相關公眾一般注意力、發生誤解的事實和被宣傳對象的實際情況等因素,對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進行認定。
(3)保健品公司會銷違法嗎擴展資料:
虛假宣傳處罰規定:
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廣告的經營者和發布者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如:
僱傭或者夥同他人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現場虛假的演示和說明,張貼、散發、郵寄虛假的產品說明書和其他宣傳材料,在經營場所對商品作虛假的文字標注、說明或解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作宣傳報道,對商品的價格、質量、性能、用途、製作成份、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市場信息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對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對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對廣告的經營者、廣告的發布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
4、會議營銷是違法的么 在會議過程中有騙人的成分那算違法么
國家並沒有直接規定會議營銷違法,因為會議營銷根本就不是一個法律概念,看會議營銷違法與否,要看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操作過程中是否涉及違法,如需要國家行政許可,方能進行的相關業務,要是在營銷中有欺詐行為,是違法的,有可能涉嫌詐騙。
會議營銷的成功大致取決於兩點,首先要保證產品的療效這也是消費者所擔心的問題,其次是對消費人群的攻心戰術。
(4)保健品公司會銷違法嗎擴展資料:
會議營銷經常有選擇性地避開工作時間,如雙休日,有早上六點到八點,有中午十二點半到一點半,執法人員犧牲休息時間到現場,但到了現場又是在講正常的健康知識,切不到「關鍵點」。
一般情況下舉辦者自知工商將全程介入推銷無望,不敢再提產品,會議費用打了水漂,有的吸取教訓,發句牢騷「別的地方不還照樣在做」,也就散了;碰上會期長投入大的,就有人叫囂著「反正虧大了,我不賣東西就是,我大不了再砸些錢繼續開講座,你們耗時間來看好了,開個會你們也管不著」,當然這是氣話,搞會銷的也不會拿錢過不去。
如果知道是流動無照經營或是在營業執照批准經營地址以外銷售產品行為不及時阻止和報告工商部門,查實將按為無照經營提供場所進行處罰。
但事實上,場所提供方對一些營銷行為特別是宣傳上的判斷並不專業,再加上又是利益方(每場會議費用有600-1500元不等),要真正治根,還需兩頭查擺,一方面引導,一方面嚴查。
引導重在宣傳,村居委會、公安、市場監管、衛生等多部門協作,通過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講述一些「會議營銷」的操作方式,充分揭露非法「會議營銷」的違法性、欺騙性、隱蔽性和危害性,使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人擦亮眼睛,認清本質,自覺遠離非法「會議營銷」,同時倡導兒女反哺,關心和規勸老人。
5、國家規定會議營銷犯法嗎
國家百並沒有直接規定會議營銷違法,因為會議營銷根本就不是一個法律概念,看會議營銷違度法與否,要看具體是如何操作的,操作過程中是問否涉及違法,如需要國家行政許可,方能進行的業務,答未辦理行政許可的,有內可能涉嫌無證經營或者非法經營;如果是以傳銷形容式做的,那還可能涉嫌非法傳銷罪等。
6、同事的朋友開了一家公司,是賣保健品的是會銷的,今天去看了一下,都是一群老公公老婆婆去的,感覺都是騙
是直銷吧,傳銷聽說會洗腦的而且很難出來
7、在一個保健品公司幹了半個多月,每天接觸老人 而且總是有些會銷發一些小福利 給老年人洗腦,雖然公司
首先你得先明確是否真的對老人家有用,這種公司一般連普通員工都被騙了,我曾經差點就做了這個,這個掙錢是挺快的,不過實在是過不了良心這一關,最後,做銷售,就客戶來說,不管哪個人,都會有他的弱點和他曾經引以為傲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和引導他說出曾經驕傲的事情,你會發現聊一天都聊不完!個人見解,如有冒犯,請多多包含! 來自職Q用戶:董先生
這個保健品已經成社會危害了,內很多人都挺抵制的,我有個朋友他爺爺就買,傾家盪產的買,他爸怎麼勸都沒用,害怕有問題就容偷偷拿去化驗,結果成分就是澱粉。很多保健品都是只要沒害就行了,以前中國還說吃金對身體好呢。 來自職Q用戶: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