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道教保健品

道教保健品

發布時間:2020-06-14 17:09:54

1、我是太原的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我的奶奶被生活館騙著買了十幾萬的沒用保健品,我爸說成本不回超過十塊,

小朋友給你支個招:你想辦法找到一家有影響的媒體(就把你們家事告訴電視台來、記者,然後讓他們去采訪,最後在電台暴光),這是源最有說服力的。再不行你可以直接打電話報警,就說爺爺、奶奶被那些騙百人的商家洗腦了,花很多錢買一一堆沒用的東西,希望政府出面管度一管。當然不用通知你父母。因為他們也很要面子,是不會報警的。問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騙子,再不管你爺爺奶奶家就快答成倉庫了,最要命的還買你們家和你叔叔家的,到最後是不是也要出錢呢?

2、道教有什麼好

道教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本土宗教,它和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許多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如清凈無為、順應自然等都是道教所提倡的,對現在仍有很大借鑒意義。
道教提倡修身養性,對中國的傳統醫學有極大影響,至今中醫葯和保健的許多基礎思想如五行、陰陽等都脫胎於道教,道教的傳統功法和道教武術也都各具特色。
道教對科學也有一定的貢獻,傳統的煉丹術催動了葯學和化學的進步,也催生了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
道教還有獨特的音樂、文學、體育、美術等。
許多傳統民俗,如過小年祭灶,城隍廟會、七月十五鬼節等都來源於道教神話。
現在雖然信奉道教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道教仍然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也影響著中國的未來發展。
我很難列舉出道教有什麼好,但必須承認,道教,或者道教的某些東西已經融入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里了,道教的文化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3、道教養生思想對我們的啟迪?

葛洪話養生

葛洪強調生活起居要有節制。他認為,人的壽命不取決於天命,而取決於自身。正確的
養生方法就在於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若能持之以恆,必將受益終生。

起居「六勿」

葛洪強調,起居方面要做到「六勿」:「不飢勿強食,不渴勿強飲」;「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飽食」;「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勿過極,少勿至飢。」

意思是說:
已經吃飽了就不要強行進食,用法:每次10克,飯後開水沖服,每日3次。

功效:紅面色,白皮膚,煥容光,治面色枯黃、容顏憔悴。

3、桑根白皮茶

成分:桑白皮30克。

製法:將桑白皮洗凈,切絲,曬干備用。

用法:每日水煎,代茶飲。

功效:主治身體肥胖,素有痰飲,血壓偏高,尿量較少,時有浮腫。

總之,從葛洪的養生理論來看,雖然帶有濃重的宗教神學色彩,但是他景仰「神」的本
質是因為他對生命神聖性的敬畏,對「仙」的追求是對生命理想狀態的嚮往。今天看來,他
的養生理論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可以為我們借鑒和參考。
因為強行進食容易損傷脾胃;
不感覺渴就不要強行飲水,否則會使胃脹而傷胃。這兩「勿」是告誡人們不可貪食、貪杯。之後他還強調冬季日短,一般起床較晚,但不能不吃早餐;夏季白天較長,睡得較遲,但睡前不可過量飲食。身體應該適度勞作,飲e68a847a6431333335313834食也應該適當控制,但是勞作不要過量,節食不可無度,應以滿足人體需求為准。這種積極主動的養生態度實在難能可貴。

葛洪主張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要有節制。
他認為,養生應從小事做起,做事要量力而行,走步不是越快越好,耳朵不要聽過度刺激的聲音,眼睛不要長久地看東西,也不要過久地端坐而不活動,更不要長久地躺在床上不起來。天氣將要寒冷時先加衣服,天氣將要炎熱時先減衣服。不要等到極度飢餓時再吃東西,而且每次吃飯都不要吃得過飽;不要等到極度口渴時再飲水,而且每次飲水都不要過多。不要過度勞累和過度安逸,不要起得太晚。冬季不要過度溫暖,夏季不要過度貪涼,夜晚不要直接在露天下睡眠,不要在睡覺時外露肩膀。大寒大熱、大風大霧時起居更要小心;不要過度貪求各色美味等等。這些主張都是合乎道理的。
總之,
葛洪生活有節制的觀點為我們在養生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如能有意識地根據中醫養生原則,堅持不懈地去做,就會達到防病保健、減緩病痛、強壯機體、益壽延年的效果。尊道貴德以德濟生,葛洪是道教養生學家,他不僅想拯救人的肉體,還想拯救人的靈魂。道教的「清靜無為」思想,不僅是治身之道,也是治心之道。葛洪非常重視道德修養對養生延年的積極意義,他
倡導人們體道修德,積善立功,漸次長生成仙。《抱朴子道意》雲:「明德唯馨,無憂者壽。
」此句意思是說:具備良好的道德,其馨香之氣遠播;無憂無慮的人,才能益壽延年。

葛洪認為,
修德積善有助於延年益壽,善功逐漸累積有助於得道成仙。
積德行善,
廣舍
布施就會感動神靈,
神靈就會保佑人們延年高壽。
也就是說,
要成仙首先必須積善立德,撫
危濟難,成就人道。積善成德,功德圓滿,便升仙界。因此,仙道離不開人道,關心他人疾
苦,普度眾生在任何時代都是需要的。相反,如果不修煉德行,只修煉方術,便不能達到長
生不死的效果。
或者修煉的善事不夠,雖然服用成仙之丹葯也無濟於事。反之,即使不服仙
丹,而是多做好事,雖然不能成仙,也不會有突發死亡之禍。

2
葛洪還指出,想要求得長生,還要做到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心存慈愛,見到他人有好
事要感到高興,
見到他人痛苦要感到痛心,
在他人有急事或窮困至極的時候要伸手相救,

要傷害生命;
見到他人獲得財物就好像自己獲得一樣高興,
見到他人損失財物就像自己損失
一樣難過;不把自己看得很高貴,不自我誇獎,不嫉妒別人,不接觸和陷入陰賊一夥,只有
這樣做,才稱得上有道德。

葛洪的這種「以德濟生」的理念與孔子的「德潤身」

「大德必得其壽」

「仁者壽」

「修
道以仁」等觀點有著相似之處,他們均視修德為養生之本。

葯物養身

術數延年

葛洪養生之道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服葯。
他很留心搜集民間流行的一些簡便的治病養生
方葯。他將這些的驗方結合自己的醫葯經驗寫成了一部書,書名叫《肘後備急方》


這是一部宜隨身攜帶、
以備應急的實用醫書。
書中除記載大量救急用的方子之外,
還有
一些養生方。所用葯物既簡便易得,又很便宜。更重要的是靈驗有效,故深受百姓的歡迎。

葛洪是一個神仙論者,
他堅信世間有成仙之術,
可使人的壽命像天地一樣長久。
道家的
服食有「草木之葯」與「金丹之葯」的分別。服食金丹以求神仙就是指用爐鼎燒煉汞、鉛類
礦石葯物以制「長生不死」的丹葯,因為其使用的最基本材料是丹砂,故稱煉丹術。煉制的
丹葯大多有毒,
使用不慎,
反能損害生命。
相比之下,
服食草木之品就安全多了,
既可養性,
又能除病,確有延年益壽之效。例如,松柏脂、茯苓、地黃、黃精、麥門冬、天門冬、枸杞、
地骨皮、菖蒲、遠志等,這些葯物多為醫家常用,具有益氣養陰、安神定志等作用。在用於
養生服餌之品時,既可合用,亦可單服。這里介紹幾首葛洪的養生方。

養生方三首

1
、胡麻丸

成分:胡麻
1000
克,白蜜、棗各適量。

製法:胡麻淘洗甑蒸,再曬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遍。以湯脫去皮,簸凈,炒香
為末,白蜜或棗膏為丸,彈子大。

用法:每次溫酒化下
1
丸,每日
3
次,忌食魚、狗肉、生菜。

功效: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使身面光澤,白發轉黑,齒落更生,久服長
生。

2
、悅澤面容方

成分:冬瓜子
150
克,桃花
120
克,白楊皮
60
克。

製法:將上三味共研細末,調勻,裝瓶備用。

4、道家知識

道家是中國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學派之一。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之後得以休養生息。歷史稱之為文景之治。 先是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是遵從道家思想。 雖然道家並未被官方採納,繼續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晉玄學,宋明理學都揉合了道家思想發展而成。
道家提倡自然無為,提倡與自然和諧相處
一般認為道家思想的特徵之一,是幻想通過各種養生修煉而達到長壽不死,「因而開創了中醫養生學」 ;或從考察養生學源流的角度說:「壽命的無限延長說,即源自哲學特別是老莊學說 。著名的中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強調指出:「道家思想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研究道家思想體系「對於了解全部中國科學技術是及其重要的」。但他也同樣認為:「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迷戀於這樣一個觀念,即認為達到長生不老是可能的」;「道家迷戀於肌肉堅實、膚色豐美的青春,他們相信可以找到能夠用以遏制衰老過程或返老還童的技術。」 可見,李約瑟乃至許多科學史家都自然而然地將追求不死成仙的思想和服食、導引、房中、行氣等各種具體養生方法的起源歸之於道家和道家思想體系
道家思想中,「清靜無為」、「返樸歸真」、「順應自然」、「貴柔」等主張,對中醫養生保健有很大影響和促進。
清靜無為
清靜,在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說的「少私寡慾」。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神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貴柔、返樸歸真
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樸歸真」。
形神兼養
莊子養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但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見,我國古代的導引術是道家所倡導的,從其產生開始就是用於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的自然養生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歷代都有眾多的崇拜者與繼承者。他們一方面身體力行,體驗效果,同時還闡述發揮補充老莊養生思想,撰述著作,指導後人。
簡單先說這些………………………………

5、拜訪一位大病初癒的朋友,送什麼養身保健品?

師傅喜歡的就可以。別太突出癌症.多恭維下他的好。買玩具、衣服都可以啊
如果你覺得都不行,現在的嬰兒專賣店很多,你可以去逛逛!!

6、道教與醫學的關系

由於中國道教的主要宗旨是長生不老,所以它特別重視醫術。道教的醫術包括許多內容,有養生術、治病的方法,還有對葯物的研究,有科學的醫葯方法,也有帶巫術色彩的咒語、符水等理論。

為了達到長生的目的,道家對醫術的研究是非常全面的。一般可以把這些成果歸結為五種途徑,即辟穀、服餌、調息、導引、房中。道家試圖通過多吃葯物,少吃食物來增加壽命。所用的葯物,用花草樹木、金屬礦石等材料配置而成,有的做成葯丸,有的做成沖劑(他們稱為"散"),再伴隨一些蜂蜜或酒喝下去。在道教的很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很多這樣的配方,並把它們分為幾個等級。但是,在製造葯物的材料中,一般都含有硫化水銀等劇毒成分,如果配置不合理,人喝了以後,就會中毒死去。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據記載,僅僅在唐朝,就有7位皇帝因此而喪命。對後世來說,它的意義是體現在化學方面的。

在道教醫學中,更有價值的是它的健身術。道家根據自己的理論,創造了一種體操式的運動,最著名的就是流行於全世界的太極拳。

7、道教養生文化?

養生術被認為是能溝通人仙關系的橋梁。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道家與道教」一卷中論述這一問題時說:「道家只求長生,並不是認為精神不死,而是實體的長生,也並非認為長生是人生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而是惟一的解決途徑。」正是這樣,養生術與先秦神仙家直至後來的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並隨著這一宗教體系的發展演化而形成一門博大精深的、蘊含著高度健身療疾價值的古代人體科學和養生方法體系。
早期道教的信徒們信奉秦漢流傳的神仙說及不死觀念。他們深信凡人通過服食、導引、行氣、房中術等修煉方法能成為神仙,達到長生不死,羽化飛升。西晉著名道士葛洪在其《抱朴子內篇》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長生成仙之說:「登虛躡景,雲輿霓蓋,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則瑤堂瑰窒,行則逍遙天清。」他認為,這種神仙境界是人人都可達到的,但須通過艱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修煉,「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他強調:「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長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他充分肯定人在養護生命、長壽長生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堅信人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他指出:「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葯之延年,故服其葯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傳說活了800歲以上的彭祖和老子都是人而不是天生神人,「非異類而壽獨長者,由於得道,非自然也」。至於如何得道成仙?葛洪認為除了要勤修和拜師以外,還要首先作到「不傷不損」,亦即避免各種可能傷身害生之事,其次要注意養生治身:「養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葯,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最後是在以上基礎之上習煉成仙之道:「欲求神仙,惟當得其至要。至要者在於寶精、行氣、服一大葯便足。」
葛洪認為神仙是由凡人經過修煉而變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點是長生不死、羽化飛升。
在葛洪看來,神仙並不是虛無縹緲的,長生久駐的人就是活神仙。若要長生,首先要長壽,而要長壽則需採用一定的養生保健方法來祛病健身,使身體和精神保持健康強盛。而這些手段即是道家養生修煉學的主要內容。------------

8、拜訪一位大病初癒的朋友,該送什麼養身保健品?

修道的人是喜歡喝茶的,到品牌店去買(茶葉抄品牌店的價格與普通的店差不多)。修道的人比較重視反樸歸真,建議買天然的食品較好,比如,西洋參,補虛效果好,價格也較便宜,到葯店買,千萬別到超市買,超市價格、質量都不理想,千萬別買成盒的保健品,幾乎沒有不騙人的,也會違背了你朋百友的意願。
送些什麼給他孩子,奶粉?,別的,買一塊天然羊毯吧,我臨時在沈陽,在超市看到的,188元,看過介紹嬰兒睡在天然羊毯上會與睡在媽媽度懷里一樣。再給小孩買什麼我就不太懂了。

9、靈食秀聽說是道家的食養古方?是葯還是保健品?

靈食秀是道家伏羲宗傳承了九十六代的養生古方。不是葯物,是可以清血固顏的食療食品。

與道教保健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