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蒙醫保健

蒙醫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14 17:09:31

1、北京蒙元蒙醫葯研究院怎麼樣?

北京蒙元蒙醫葯研究院是2017-03-07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69號1號樓7層4-0802號。

北京蒙元蒙醫葯研究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6MA00CD7J8B,企業法人奇祿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蒙元蒙醫葯研究院的經營范圍是:醫學研究(不含診療活動);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健康管理(須經審批的診療活動除外);健康咨詢(須經審批的診療活動除外);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預包裝食品銷售,含冷藏冷凍食品;特殊食品銷售,限保健食品(食品流通許可證有效期至2023年04月07日)。(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預包裝食品銷售,含冷藏冷凍食品;特殊食品銷售,限保健食品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北京蒙元蒙醫葯研究院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北京蒙元蒙醫葯研究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2、如何考保健醫師證件

沒有保健醫師考試,應該屬於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報考

醫師資格考試介紹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和維醫三類,其他民族醫醫師暫不開考.

到目前為止,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共有24種類別,報考類別全稱及代碼詳見表

表. 醫師資格考試報考類別全稱及代碼
執業醫師報考類別全稱代碼執業助理醫師報考類別全稱代碼
臨床執業醫師110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210
口腔執業醫師 120 口腔執業助理醫師220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130 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230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醫師 141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241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142 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242
具有規定學歷的蒙醫執業醫師143 具有規定學歷的蒙醫執業助理醫師243
具有規定學歷的藏醫執業醫師144 具有規定學歷的藏醫執業助理醫師244
具有規定學歷的維醫執業醫師145 具有規定學歷的維醫執業助理醫師245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中醫執業醫師341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441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蒙醫執業醫師343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蒙醫執業助理醫師443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藏醫執業醫師344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藏醫執業助理醫師444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維醫執業醫師345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維醫執業助理醫師445

實踐技能考試採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9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准。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採用選擇題形式。採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採用A3型題。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3、第一次去泡溫泉,要帶什麼必需品?

4、我衛校中專畢業十幾年了,有五六年幼兒園保健老師的經驗,我想考在編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中的規定,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或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二年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五年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科學歷或者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科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可以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衛生部於2001年和2002年分別下發了《衛生部關於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暫行規定》和《衛生部關於對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的通知》,規定衛生職業高中畢業生不予受理醫師資格考試報名,除此種情形,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不予受理醫師資格考試報名:
1、護理、助產、葯學、醫學檢驗、衛生管理系的大中專畢業生;
2、非現役軍人持軍隊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試用期證明報考或在軍隊報名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
3、現役軍人持地方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出具的試用期證明報考的;
4、1998年7月1日以後,非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參加醫學自學考試,並取得醫學專業學歷報考醫師資格考試的;
5、1999年1月1日以後入學的衛生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畢業後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
6、2000年1月1日以後,非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參加廣播電視大學學習,取得醫學專業學歷報考醫師資格考試的;
7、2004年1月1日以後,非在職衛生技術人員廣播電視大學畢業,取得醫學專業學歷報考醫師資格考試的;
8、2001年9月1日以後入學,取得中等衛生學校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中醫、中醫骨傷、中醫康復保健、藏醫醫療、維醫醫療、蒙醫醫療學歷除外)。

5、蒙醫有哪些知識

放血療法
在一定的部位,將淺部脈道(靜脈)切開或穿破,進行放血,藉以引出病血,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放血療法多適用於由血、"希拉"引起的熱性疾病,如傷熱擴散、騷熱、疫熱、癤腫、瘡瘍、痛風、結核病等熱症。放血法分術前准備、正式放血兩個步驟。
拔罐穿刺法
此法是拔罐與放血結合的外治法:先固定某一部位進行拔罐,取罐後在隆起部位用三棱針或皮膚針淺刺幾下,再行拔罐,吸出惡血與黃水,而達到改善氣血運行,治療疾病的目的。本法多選擇肌肉豐滿、富有彈性、沒有毛發和骨骼凹凸的部位進行。其特點是見效快,療程短,簡便易行,病人無痛苦,沒有危險性。
灸療術
灸療術是用灸草柱或灸草條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的一種療法。灸療術分蒙古灸、白山薊灸、西河柳灸、溫針灸。
酸馬奶療法
酸馬奶療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種傳統的飲食療法。具有強身、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尤其對傷後休克、胸悶、心前區疼痛療效顯著。據研究,酸馬奶中有多種有益於身體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大,還有氨基酸、乳酸、酶、礦物質以及芳香性物質和微量元素。
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奶食、肉食為主,在飲食方法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2000多年前匈奴人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奶食豐富",他們將乳酪製成酸奶,製成乳酪。乳酪在《漢書》里稱為"湩酪""(火+鼎)螽"。
蒙古奶食中酸馬奶是最高級的飲料。《漢書》里所說的"湩酪"包括酸馬奶。後來的《蒙古秘史》等文獻,對擠馬奶、攪馬奶、"飲額酥克"都有詳細記載。宋代著名旅行家徐霆的《黑韃事略》雲:"他們的飲料種類有馬奶、牛奶、羊奶……他們軍用糧食有羊肉、馬奶子"。
隨著釀制酸馬奶技術的提高,釀酒也在很早就開始了。《禮樂記》雲:"大臣用馬奶釀酒"。注釋里又寫道:"做馬奶酒,一攪就香,愈攪愈甜,超過一萬次攪動,香氣四噴,味美無比,這叫陳釀"。蒙古人會釀制酒,對蒙古中華醫葯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發明了用馬奶釀酒這項技術,發展為蒙醫葯中獨具特色的酸馬奶療法。
13世紀前,蒙古人受傷流血,以至於休克時,便飲酸馬奶急救。例如有一次混戰中,成吉思汗頸部被傷,在受傷失血的緊要關頭,者勒蔑不顧生命危險,沖破敵陣找酸馬奶,可見當時對失血過多的人採用酸馬奶搶救。
蒙古族古代諺語有"病之源食不消,葯之源百煎水"。使用百煎水後使消化系統疾病大大地減少了。
不僅如此,還積累了用家畜肉、野獸肉的湯對滋補身體的經驗。尤其善用綿羊肉及其肉湯補體療疾。據《大宇妥傳》記載;蒙古醫生納拉山陀時代著了《老年保健滋補之海》。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得到證實,但這一記載可以說明蒙古醫生飲食療法的歷史源遠流長。
在《四部甘露》、《蒙醫葯選編》、《觀者之喜》等醫學專著里都用專題闡述以滋補理論為指導的飲食療法。尤其酸馬奶療法普及甚廣,在錫林郭勒、伊克昭等地區普遍使用,有些地方甚至建立了療養所,積累了不少經驗。如用酸馬奶治療水腫、骨折(用酸馬奶卸解錯位癒合,重新接骨)、巴水病(壞血病)、肺炎等。《四部甘露》、《蒙醫葯選編》、《觀者之喜》、《治療水腫金剛杵》等著作。[1]
蒙醫正骨術
蒙醫正骨術是歷代正骨醫學家們所積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療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等一系列病症的療法。蒙醫正骨術分整復固定、按摩、葯浴治療、護理和功能鍛煉等6個步驟進行,有解毒、舒筋和活血的作用。

6、衛生保健專業,取得助醫後,可考執醫嗎?

19年可以考。成教專加助理報名。不會再加限制。首次注冊時找診所或醫院注冊,不要再注冊到村衛生室了。

7、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醫術如何,擅長哪些科目?

您好:

簡單點說就是 蒙醫醫院 醫療水平與設備還行但 現在還是個三級甲等醫院,擅長科目 就有「心腦血管 針灸 皮膚」 等有專門的學科帶頭人專家 醫療臨床經驗較拿手。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2006年確定的新建項目,2008年被定為為民辦實事十項重點民生工程之一,是國家重點民族醫醫院建設單位,是我國首家以蒙醫醫療為主結合現代醫學的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急救、制劑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性蒙醫醫院,是國家蒙醫葯技術骨幹培訓基地、國家蒙葯制劑中心,八省區蒙醫葯醫療、科研、教學指導中心及蒙醫葯國際交流中心。醫院建築面積5.48萬平方米,開放床位800張,設臨床、醫技、制劑、行政職能等58個科室;
醫院雲集了全區眾多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一批國內外引進的博士、碩士等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在治療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特別對血液病、心腦血管疾病、消化、呼吸、泌尿、內分泌系統疾病及婦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肛腸科疾病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尤其是蒙醫傳統療法,如五療、正骨、穴位推拿、心身醫學治療各種疑難雜症療效獨特,同時開展急性心腦疾病、創傷急救和手術、心臟介入及血液透析等項目。

8、考取保健醫資格證需要多少錢?

沒有保健醫師考試,應該屬於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報考

醫師資格考試介紹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准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醫師資格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考試分為兩級四類,即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兩級;每級分為臨床、中醫、口腔、公共衛生四類。中醫類包括中醫、民族醫和中西醫結合,其中民族醫又含蒙醫、藏醫和維醫三類,其他民族醫醫師暫不開考.

到目前為止,我國醫師資格考試共有24種類別,報考類別全稱及代碼詳見表

表. 醫師資格考試報考類別全稱及代碼
執業醫師報考類別全稱代碼執業助理醫師報考類別全稱代碼
臨床執業醫師110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210
口腔執業醫師 120 口腔執業助理醫師220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130 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230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醫師 141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241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142 中西醫結合執業助理醫師242
具有規定學歷的蒙醫執業醫師143 具有規定學歷的蒙醫執業助理醫師243
具有規定學歷的藏醫執業醫師144 具有規定學歷的藏醫執業助理醫師244
具有規定學歷的維醫執業醫師145 具有規定學歷的維醫執業助理醫師245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中醫執業醫師341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441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蒙醫執業醫師343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蒙醫執業助理醫師443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藏醫執業醫師344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藏醫執業助理醫師444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維醫執業醫師345 師承和確有專長的維醫執業助理醫師445

實踐技能考試採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於9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准。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時間為1天,分2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採用選擇題形式。採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助理醫師適當減少或不採用A3型題。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為300題。

9、蒙醫張百軍他賣的鑫樂寶怎麼樣?

如果你不了解的東西,最好不要賣,特別是葯品

10、蒙醫的蒙醫基本理論

放血療法
在一定的部位,將淺部脈道(靜脈)切開或穿破,進行放血,藉以引出病血,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放血療法多適用於由血、「希拉」引起的熱性疾病,如傷熱擴散、騷熱、疫熱、癤腫、瘡瘍、痛風、結核病等熱症。放血法分術前准備、正式放血兩個步驟。
拔罐穿刺法
此法是拔罐與放血結合的外治法:先固定某一部位進行拔罐,取罐後在隆起部位用三棱針或皮膚針淺刺幾下,再行拔罐,吸出惡血與黃水,而達到改善氣血運行,治療疾病的目的。本法多選擇肌肉豐滿、富有彈性、沒有毛發和骨骼凹凸的部位進行。其特點是見效快,療程短,簡便易行,病人無痛苦,沒有危險性。
灸療術
灸療術是用灸草柱或灸草條在體表一定的穴位上燒灼、熏熨的一種療法。灸療術分蒙古灸、白山薊灸、西河柳灸、溫針灸。
酸馬奶療法
酸馬奶療法是蒙古民族的一種傳統的飲食療法。具有強身、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尤其對傷後休克、胸悶、心前區疼痛療效顯著。據研究,酸馬奶中有多種有益於身體的有效成分,如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較大,還有氨基酸、乳酸、酶、礦物質以及芳香性物質和微量元素。
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奶食、肉食為主,在飲食方法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2000多年前匈奴人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奶食豐富」,他們將乳酪製成酸奶,製成乳酪。乳酪在《漢書》里稱為「湩酪」「(火+鼎)螽」。
蒙古奶食中酸馬奶是最高級的飲料。《漢書》里所說的「湩酪」包括酸馬奶。後來的《蒙古秘史》等文獻,對擠馬奶、攪馬奶、「飲額酥克」都有詳細記載。宋代著名旅行家徐霆的《黑韃事略》雲:「他們的飲料種類有馬奶、牛奶、羊奶……他們軍用糧食有羊肉、馬奶子」。
隨著釀制酸馬奶技術的提高,釀酒也在很早就開始了。《禮樂記》雲:「大臣用馬奶釀酒」。注釋里又寫道:「做馬奶酒,一攪就香,愈攪愈甜,超過一萬次攪動,香氣四噴,味美無比,這叫陳釀」。蒙古人會釀制酒,對蒙古中華醫葯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發明了用馬奶釀酒這項技術,發展為蒙醫葯中獨具特色的酸馬奶療法。
13世紀前,蒙古人受傷流血,以至於休克時,便飲酸馬奶急救。例如有一次混戰中,成吉思汗頸部被傷,在受傷失血的緊要關頭,者勒蔑不顧生命危險,沖破敵陣找酸馬奶,可見當時對失血過多的人採用酸馬奶搶救。
蒙古族古代諺語有「病之源食不消,葯之源百煎水」。使用百煎水後使消化系統疾病大大地減少了。
不僅如此,還積累了用家畜肉、野獸肉的湯對滋補身體的經驗。尤其善用綿羊肉及其肉湯補體療疾。據《大宇妥傳》記載;蒙古醫生納拉山陀時代著了《老年保健滋補之海》。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得到證實,但這一記載可以說明蒙古醫生飲食療法的歷史源遠流長。
在《四部甘露》、《蒙醫葯選編》、《觀者之喜》等醫學專著里都用專題闡述以滋補理論為指導的飲食療法。尤其酸馬奶療法普及甚廣,在錫林郭勒、伊克昭等地區普遍使用,有些地方甚至建立了療養所,積累了不少經驗。如用酸馬奶治療水腫、骨折(用酸馬奶卸解錯位癒合,重新接骨)、巴水病(壞血病)、肺炎等。《四部甘露》、《蒙醫葯選編》、《觀者之喜》、《治療水腫金剛杵》等著作。
蒙醫正骨術
蒙醫正骨術是歷代正骨醫學家們所積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療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軟組織損傷等一系列病症的療法。蒙醫正骨術分整復固定、按摩、葯浴治療、護理和功能鍛煉等6個步驟進行,有解毒、舒筋和活血的作用。

與蒙醫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