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做好一名銷售保健品的業務員
優秀業務員的基本功和素質幾乎都是一樣的,大同小異;只是不同行業而所需了解的行業知識,行規和產品知識不同而已.
成功營銷人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數,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是宋代詞人宴殊《蝶戀花》里的一句話,在這里把它用來比喻初入營銷職場新人的迷茫無助的狀態,非常恰切。很多剛畢業的學生,或轉行剛進入營銷行業的「新新人類」,在剛剛從事營銷工作時,往往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加上缺少相關培訓或一些上級沒有「傳幫帶」意識,便造成了這些營銷新手「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而迷迷茫茫、孤苦無助的心境,甚至產生「昨夜西風凋碧數」的迷失、悲涼、蒼涼的感慨,於是,一些營銷人在沒有相關指導和幫助的情況下,或打退堂鼓中途轉行,或淪落為「裝卸工」或「鋪貨員」,他們在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有的順利進入了營銷人的第二階段,而有的還在原有崗位上「原地打轉」,這時候他們會發出「裝卸工」或「鋪貨員」這面「紅旗」還要「打」多久的疑問。
營銷新手在這個階段一般要經歷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營銷涉及的面太廣,作為一個優秀的營銷人,他不僅要熟悉本領域的營銷理論,把握營銷的發展趨勢,而且還要研究相關的經濟學、社會學、哲學、法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不僅要上知天文,而且還要下曉地理,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綜合素質較高而左右逢源並深受客戶歡迎的人。
營銷新人在這個階段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才能盡快地擺脫迷茫的狀態:
1、多學。中國的高等教育較多地表現為應試教育,哪怕是作為市場營銷「科班」出身的「營銷才子」,其在大學時所學的營銷知識也一般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這就需要營銷新手在初入市場一線時,一定要拋棄「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而一定要以空杯歸零的心態,去進行深入地學習。那麼,如何學習,向誰來學習呢?第一,向上司學習。上司只所以能成為你的上司,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所以,一定要多向上司學習,多學習其帶領團隊打硬仗、打苦仗、打勝仗的方法,並且,向領導學習,還會給領導一個好的印象,個人成長的機會也會相應地增加,因為領導都喜歡謙虛而好學的人。第二,向同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向身邊的同事學習,不僅會給你帶來好的人緣,給人以隨和、易交往的好印象,而且還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而很快就與團隊打成一片。第三,向企業學習。學習所在企業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學習企業的發展史、壯大史,學習相關的產品知識、生產知識,學習競品企業好的策略與方法等等。第四,向客戶學習,尤其是向經銷商學習。不要老是認為經銷商連高中甚至初中都沒有畢業,舉止、談吐粗魯而不屑一顧,從而不去學習。其實,很多經銷商都有其獨特的思路和優勢而可供我們學習的,關鍵的是,我們能不能發現。比如,經銷商做市場的魄力和膽量,經銷商良好人際關系即人脈的建立技巧等等。
2、多看。很多營銷新手,在開始第一次出差,或第一次與客戶進行洽談時,總感覺自己信心或底氣不足,找不到與客戶談判的要點,容易被客戶說服等等,其實,這在很多方面都是因為營銷新手缺乏發現,缺乏多看的緣故。因此,在我們操作市場時,一定要發揚多看的良好習慣。多看,不僅要能見機行事,見縫插針地幫助客戶去做一些事情,從而贏得客戶的歡迎與好評,而且還要多看比如上司與客戶談判的技巧,客戶與二批商打交道的「門道」,多看同事操作市場的成功方法,多看客戶的處世方法及其生活習慣與愛好等等,通過多看,有時我們可以少走彎路,做事可以有的放矢,從而可以贏得更多的把控市場的機會。
3、多讀。面對浩如煙海的營銷著作以及理論典籍,我們有時候確實不知所措,不知該讀那些書好。筆者建議,讀書也要根據自己所處階段,不要我們還處在業務代表的層次就去讀營銷高層才要讀的企業戰略、領導力、情景管理等等恢弘巨篇,而一定要讀我們現實所需的一些書籍,並且最好是實戰類的,上午看了,下午就能用的那種刊物。比如,可以精選諸如菲利普.科特勒的整合營銷理論的書籍一本,這類的著作不要太多,太多了,容易眼花擾亂,而越讀越迷糊。好的書籍,一本就足夠了。也可以再選擇一本雜志,比如,《銷售與市場》,其有五種版本,可以擇其中一本而讀之,如其出版的營銷培訓版,就很適合一線或營銷新人去讀,實用性以及實戰性都比較強。
4、多練。多學、多讀、多看,其實最終都是為了多練,學以致用嘛。怎麼練,先去模仿和復制。比如,你看了同事在A市場做了一個非常好的促銷方案後,那你就可以把它變通一下,結合你所負責的比如B市場的實際情況,將其「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東西,但切忌不能照抄照搬。同時,結合方案的實際運行情況,適時進行必要的調整與修訂,最終形成自己的操作體會與感悟,為自己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市場的模式。其實,成功很簡單,就是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正確做,正確的事情重復做。
營銷新手上路的快慢與否,就取決於其領悟力的高低,取決於其能不能多學、多讀、多看、多練,營銷新人只有做好了以上幾點,其迷茫的局面才能更快地得以改善,才能更好地步入其發展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的柳永在《蝶戀花》中為描寫男女戀情中的「痴」,而使用了以上詞句。 其意是:為思念心中的「她」而消瘦是值得的,盡管衣服顯得寬大,也始終不後悔。 那麼,營銷人在走出了迷茫的「沼澤地」,在決定了與營銷快樂為伴的終極目標後,就應該孤注一擲,全力以赴,從而實現從一個懵懂的營銷新手,到一個干練而成熟的營銷高手這從「蛹」到「蝶」的蛻變,而這是一個需要付出心血與汗水的艱辛歷程。
這個階段根據不同營銷人的成長歷程其時間長短也是有所不同的,短則3—5年,長則更長。在這個階段,營銷人要做好以下幾項「修煉」,一是心理的歷練;二是技能的提升;三是形成自己的營銷模式。心理的歷練,主要是指作為優秀的營銷人應該具備的一些心態,比如;自信的心態、積極的心態、敬業的心態、吃苦耐勞的心態,吃虧的心態等等;技能的提升,則是指快速成長自己而需要具備和強化的一些能力,比如,管理經銷商的能力、操作市場的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培訓的能力、執行力、領導力的提升等;而形成自己的營銷模式,即是要能夠獨立而開創性的工作,因為營銷人要想比同行、同事優秀,要想早出人頭地,就必須能夠有自己的「思想」,能夠變通而開創性的展開工作,比如,差異化策略的實踐,終端客戶的招商等等,其實,這也是營銷人提高自己的領導與操作水平,樹立自己的權威與領導地位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營銷人還需要努力實現四勤:
1、腿勤。腿腳勤快,是營銷人成功的關鍵要素,很難想像,一個「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營銷人能夠獲得客戶的好評,領導的信賴?因此,營銷人要想比別人獲得更快地成長,就必須腿要勤,要學會用腿腳來「丈量」市場,如果你能用你的雙腳把市場完完整整地「走」一遍,我想新客戶是肯定會找到的,新的與二批與零售商的關系也會很好建立,關鍵的是你能不能做得到。能不能當別人的雙腳已在休憩時,而你的雙腳還飛奔在市場上、前進的征途中
2、手勤。上帝賜予我們雙腳是讓我們用來走路的,而給予我們雙手,則是用來為自己同時也是為別人做事的,當我們做到手勤的時候,我們往往能夠成人達己,並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筆者所任職的一個公司的營銷員在開發一個新客戶時,沒有急於推銷產品、商談政策,而是見縫插針地為正在忙碌的准客戶裝卸貨物,遞拿產品,忙得不亦樂乎,結果,這個被別的廠家認為是很難纏的客戶卻做了公司的總代理,並成為了這個營銷員的「鐵桿子」客戶。在運作市場或創立自己個人品牌的過程中,手勤腳快有時會出奇制勝,並往往會收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3、嘴勤。嘴勤,是一個營銷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可筆者在日常的銷售管理當中,卻發現有些營銷人市場做的非常棒,卻不善於表達,尤其不善於向陌生人表達,而這是一個營銷人成長的大忌。因此,作為一個優秀而老練的營銷員,應該是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他知道「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知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比如,見了上級,要把姓氏及職務「喊」出來,哪怕是自己的鐵哥們;見了年老的,應該稱呼「阿姨」或「大叔」;見了比自己大的,知道叫「大哥」、「大姐」,從而給自己的業務開展及人際交往增添一道潤滑劑。營銷人只有做到了嘴勤,才能受客戶喜歡,受消費者愛戴,從而讓企業滿意,以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平台
4、腦勤。腦勤,是指作為營銷人要擅長總結和動腦,要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教訓善於歸納和提煉,從而更好地指導今後的工作,使錯誤不致再犯,讓經驗發揚廣大,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會思考的營銷「智」者,比如,出差在外,當我們「收工」回到賓館,我們可否躺在床上把自己當天的工作「過過電影」,可否把好而有效的心得體會寫在本上,把失敗的教訓記下來,作為我們借鑒的「範本」,長此既往,我們就可以獲得進步,就可以在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形成自己的營銷運作模式。
能說、會寫、善做,是營銷員獲得成功的不二法寶。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營銷員還要學會跟「營銷」談戀愛,要善於把「生活營銷化,營銷生活化」,從而在工作中能夠不斷加以磨練,讓自己不斷得到提升或升華,為自己的成功不斷地加大籌碼。
第三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辛棄疾《青玉案》一詞里的經典詞句。作為營銷人如果能夠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以及「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個境界,基本上職業生涯已經是「爐火純青」而大功告成了。在這個階段,有的營銷人「十年磨一劍」,而成為了企業「日進斗金」的高管,而有的營銷人則創辦了自己的實體,成為了企業的老闆,並且,在他們成功到達「金字塔」頂或成為了自己企業的掌舵人後,他們往往就可以得到:鮮花、掌聲、金錢以及聲譽,但營銷人在達到這個階段之後,仍然需要在以下方面強化自己:
1、不斷學習。現在是一個競爭加劇的年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態競爭規律,促使我們必須「活到老,學到老」,因此,作為營銷人,不論你是多麼的成功,你都必須有一種危機意識,知道「淘汰期」或「破產期」近在咫尺,營銷人只有不斷學習了,才能不被社會和企業所淘汰,才能在「燈火闌珊處」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而使自己時刻立於不敗之地。
2、保持創新。創新是立業之本。「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做營銷最忌安於現狀,最怕小富即安,作為一個營銷人,如果他的思維停滯了,那麼,他的職業生涯的「黃金期」也就宣告結束了,他就會「必死無疑」。營銷人只有保持了創新的意識,不斷地創新思維,創新模式,所從事的營銷工作才能基業常青,才能在經歷了一個成功之後,不斷地走向另一個成功。
3、勇於挑戰自我。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此,一個成功的營銷人,要想不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要想與時俱進而不被行業所淘汰,就必須時刻勇於挑戰自我,挑戰過去,勇於與「舊我」告別,從而做一個謙虛而奮發的人。在「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今天,無論在任何條件下,營銷人都沒有理由狂妄,沒有理由夜郎自大,沒有理由目中無人,沒有理由妄自菲薄,營銷人只有勇於挑戰自我,才能不斷地創造新的天地、新的舞台,新的輝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願所有處在不同階段的營銷界的朋友們,都能夠成功,都能夠如願,都能夠創造自己輝煌的人生。
2、忽悠,保健品營銷模式還能走多遠
一、忽悠,成為一種趨勢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想用「忽悠」這個詞語來形容現在的保健品市場營銷合適不合適,可是當我找尋了那麼多的詞語,我發現能用來體現時下保健品市場現狀的詞語也只有「忽悠」最為合適了。但我需要說明的一點就是我所說的「保健品營銷模式」不是單指保健品營銷,而是一種營銷模式。
我想任何人都不會否認保健品市場是國內所有行業中競爭最為激烈行業——
終端從KA到OTC再到社區,渠道從商業線到葯線再到專賣店,推廣從傳統營銷到會議營銷再到旅遊營銷,促銷從特價到贈品再到抽獎······
可是,無論是保健品生產廠家還是保健品經銷商還是保健品市場從業人員,誰都清楚的知道最近幾年保健品市場的嚴重下滑——國家相關部門與相關政策的嚴格監管,經銷商選擇產品越來越慎重,消費者選擇產品越來越理智······其實這直接關繫到保健品市場的興衰,但卻不是影響保健品下滑的關鍵因素,在此我們先不去深究。但是種種卻足以說明保健品營銷模式的困頓和迷惑。
其實,「忽悠」一詞的來源應該是著名笑星趙本山老師的小品《賣拐》,「忽忽悠悠就瘸了」是其中一句流傳了很久的台詞。我覺得用來形容時下的保健品營銷模式最為合適不過了。小品《賣拐》中的叫賣與宣傳,利益陳述與恐嚇,人員配合與產品推廣,無一不恰如其分的體現了時下保健品營銷模式。
保健品業內有一句行業名言叫「怕死的老年人市場,臭美的女人市場,腎虛的中年市場,補腦的青少年市場,扶不起的兒童市場」。縱觀保健品行業的所有品牌所有產品無一不是在圍繞「怕死的老年人市場,臭美的女人市場,腎虛的中年市場,補腦的青少年市場,扶不起的兒童市場」在做工作。可是那麼多年以來,真正能做成品牌的產品有幾個呢?我們不妨到市場上看看,保健品市場真正能形成全國規模的企業和品牌還是五、六年前的品牌和產品。我想,這一是說明了保健品市場的競爭激烈,新品牌很難脫穎而出,另外也說明了新保健品企業根本就沒有在做市場!而是在忽悠市場
說到「忽悠」,其實保健品營銷模式的「忽悠」也是一環緊扣一環——
廠家說要操作全國市場,說聘請知名專家進行產品研發,說知名策劃機構全程跟蹤服務,可是到頭來呢?
經銷商對終端說廠家如何大手筆運做,產品如何好,潛力如何大,可是到頭來呢?
終端促銷說產品功效如何好,性價比如何高,服務如何好,可是到頭來呢?
不說大家也能明白,廠家忽悠了經銷商,經銷商忽悠了終端,終端忽悠了消費者,消費者能忽悠誰呢?我想消費者不會也不能忽悠誰,因為在這個模式里,信息是極不對稱的,消費者是永遠的弱式群體,但是他們有選擇的權利,消費者可以上當一次,可以上當兩次,但是第三次呢?
「忽悠」,我想很多廠家應該成功了,因為好多廠家的目的就是圈錢。但是經銷商不能,終端不能,消費者更不能。長此以往,我想,信任危機不是出現在保健品行業,而是以保健品模式運做的任何行業的任何廠家。
「忽悠」這應該不是一個保健品營銷模式的問題,而是一種趨勢,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是誰動了保健品市場的乳酪?
眾所周知從3年前開始,一直到現在,保健品市場銷售額一直直線下滑.
"現在市場不好做"
"太難操作了"
"銷售業績下滑嚴重"······
這應該是保健品生產廠家,保健品經銷商,保健品從業人員最經常說的話了。可是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保健品呈現出如此嚴重的下滑呢?到底是誰動了保健品市場的乳酪呢?
其實答案就在市場上。
——我們不妨深入全國任何一個城市去了解一下誰在運用保健品的營銷模式忽悠消費者,筆者曾經走訪了10餘個市場,有省會城市,有地級市,有縣城,甚至鄉鎮,結果在走訪中發現95%以上的老年人參加過(多次參加過的人不在少數)所謂保健品廠家組織的講座活動,並且100%的老人說他們在參加活動之前在社區,自己家中都參加了保健品企業組織的義診或講座。而據筆者了解,這些組織所謂的義診以及講座活動的企業10%的是葯品生產廠家,80%的企業是普通食品企業,而只有10%的企業是擁有正規批文和手續的保健品生產企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當食品(他們大多把自己的產品稱為功效產品)企業在運用保健品的營銷模式賺取高額利潤的同時,也把自己的銷售終端搬進了社區,搬進了消費者的家中,從而真正的實現了終端前移,避免了激烈的競爭,而我們大多數保健品生產企業還在思考如何終端攔截,如何精耕細作市場的時候,保健品在常規終端的銷售卻一落千丈。我們暫且不說生產所謂功效產品的企業對保健品行業的影響有多大,單就這一塊乳酪就足夠養活不少企業了。
固本正元,保健品營銷模式的真正方向
最近一段時間聽說工商、稅務等部門已經加大了對所謂的以健康講座以及義診為幌子銷售產品的監管力度,並且隨著消費者日趨理性的消費行為的形成,加之相關部門的嚴格監管,這種所謂的功效產品在市場上將會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那麼,保健品如何走出所謂功效產品們的「忽悠」誤區呢?
1、提升產品本身的品質。無論推廣模式、銷售模式再好,產品品質始終是基礎;
2、創新營銷思路。實際上會議營銷、旅遊營銷都是保健品的創舉,可是為什麼反而讓食品企業這些「局外人」運用的風生水起,而自己卻無能為力呢?這應該是值得保健品營銷人深思的問題;
3、最好的推廣是把產品銷售出去。在實際的保健品市場操作中,保健品的思路/套路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營銷最前沿,可是過分的強調推廣並不能真正實現賣貨的目的;
4、找到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一些保健品業界的老闆過分的看中名企的經驗和名氣,加上保健品從業人員自己的忽悠,導致人員成本過高,實際上一個企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整體的成功,包括產品、模式、渠道、資源、人員等諸多因素,而不是哪一個人的功勞,千萬不要相信高手所說的「某某產品就是我做起來的」。
實際上保健品是一個行業,更是一個產業,當「忽悠」已經不能前行的時候,也便是新的開始,在此,我希望,保健品企業以及曾經運用保健品營銷模式的企業一路走好!
3、今天去了一個做保健品營銷方面的公司面試,工作崗位叫"報刊採集專員"工作內容就是推銷報紙讓人訂閱,都
傳銷到不至於,哪個傳銷這么麻煩啊。
一般銷售性的工作,帶點強制性地,總是有種錯覺讓你感覺就是傳銷,沒事,放心地去吧,
4、珠三角地區有保健品行業的營銷咨詢師么
想咨詢什麼,
5、怎樣做好保健品銷售工作?
你好,復保健品銷售牽涉面太廣,個人以為重點在於下面幾項。
第一,尋找需求,老年人真正的需求並不僅僅是保健,還有交流、親情、關懷以及長時間對銷售員的疼愛制。做保健品有三個層次,一個做觀念,一個做感情,一個做產品。而做的最好的莫過於感情,提供優質的服務,對顧客就像對待親人一樣,然後是做觀念,最後是做產品做專業。
第二,徵求自己的內心。目前保健品畢竟魚龍混雜,一些心態好或者善良的人士內心有強烈的反感虛假欺騙老人,他們百具有強烈的同情心,這本來是銷售的最高境界,是做好銷售的最佳途徑。可是由於平台不好,產品不好,或者公司文化不好,導致自己有愧疚感。反而成為阻力度。
是為了掙錢還是真正的為了顧客著想決定你能否做好和是否會轉化公司以及行業。只有內心對公司、對產品、對顧客、對自己充滿認可的銷售員才能知做到最好。
第三,學會帶團隊。任何個人都是渺小的,只有團隊才是強大的,一個人的力量總是不夠,要學會管理人才、打造道人才、成就自己的系統團隊,讓你的團隊發展好你才能做到更好。
6、如何做好一名保優秀的保健品業務員
優秀業務員的基本功和素質幾乎都是一樣的,大同小異;只是不同行業而所需了解的行業知識,行規和產品知識不同而已.
成功營銷人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數,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是宋代詞人宴殊《蝶戀花》里的一句話,在這里把它用來比喻初入營銷職場新人的迷茫無助的狀態,非常恰切。很多剛畢業的學生,或轉行剛進入營銷行業的「新新人類」,在剛剛從事營銷工作時,往往不知道該從哪裡入手,加上缺少相關培訓或一些上級沒有「傳幫帶」意識,便造成了這些營銷新手「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而迷迷茫茫、孤苦無助的心境,甚至產生「昨夜西風凋碧數」的迷失、悲涼、蒼涼的感慨,於是,一些營銷人在沒有相關指導和幫助的情況下,或打退堂鼓中途轉行,或淪落為「裝卸工」或「鋪貨員」,他們在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有的順利進入了營銷人的第二階段,而有的還在原有崗位上「原地打轉」,這時候他們會發出「裝卸工」或「鋪貨員」這面「紅旗」還要「打」多久的疑問。
營銷新手在這個階段一般要經歷2—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為營銷涉及的面太廣,作為一個優秀的營銷人,他不僅要熟悉本領域的營銷理論,把握營銷的發展趨勢,而且還要研究相關的經濟學、社會學、哲學、法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不僅要上知天文,而且還要下曉地理,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綜合素質較高而左右逢源並深受客戶歡迎的人。
營銷新人在這個階段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才能盡快地擺脫迷茫的狀態:
1、多學。中國的高等教育較多地表現為應試教育,哪怕是作為市場營銷「科班」出身的「營銷才子」,其在大學時所學的營銷知識也一般很難在較短時間內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這就需要營銷新手在初入市場一線時,一定要拋棄「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不切實際的想法,而一定要以空杯歸零的心態,去進行深入地學習。那麼,如何學習,向誰來學習呢?第一,向上司學習。上司只所以能成為你的上司,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所以,一定要多向上司學習,多學習其帶領團隊打硬仗、打苦仗、打勝仗的方法,並且,向領導學習,還會給領導一個好的印象,個人成長的機會也會相應地增加,因為領導都喜歡謙虛而好學的人。第二,向同事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向身邊的同事學習,不僅會給你帶來好的人緣,給人以隨和、易交往的好印象,而且還容易得到他人的幫助,而很快就與團隊打成一片。第三,向企業學習。學習所在企業的文化和管理制度、學習企業的發展史、壯大史,學習相關的產品知識、生產知識,學習競品企業好的策略與方法等等。第四,向客戶學習,尤其是向經銷商學習。不要老是認為經銷商連高中甚至初中都沒有畢業,舉止、談吐粗魯而不屑一顧,從而不去學習。其實,很多經銷商都有其獨特的思路和優勢而可供我們學習的,關鍵的是,我們能不能發現。比如,經銷商做市場的魄力和膽量,經銷商良好人際關系即人脈的建立技巧等等。
2、多看。很多營銷新手,在開始第一次出差,或第一次與客戶進行洽談時,總感覺自己信心或底氣不足,找不到與客戶談判的要點,容易被客戶說服等等,其實,這在很多方面都是因為營銷新手缺乏發現,缺乏多看的緣故。因此,在我們操作市場時,一定要發揚多看的良好習慣。多看,不僅要能見機行事,見縫插針地幫助客戶去做一些事情,從而贏得客戶的歡迎與好評,而且還要多看比如上司與客戶談判的技巧,客戶與二批商打交道的「門道」,多看同事操作市場的成功方法,多看客戶的處世方法及其生活習慣與愛好等等,通過多看,有時我們可以少走彎路,做事可以有的放矢,從而可以贏得更多的把控市場的機會。
3、多讀。面對浩如煙海的營銷著作以及理論典籍,我們有時候確實不知所措,不知該讀那些書好。筆者建議,讀書也要根據自己所處階段,不要我們還處在業務代表的層次就去讀營銷高層才要讀的企業戰略、領導力、情景管理等等恢弘巨篇,而一定要讀我們現實所需的一些書籍,並且最好是實戰類的,上午看了,下午就能用的那種刊物。比如,可以精選諸如菲利普.科特勒的整合營銷理論的書籍一本,這類的著作不要太多,太多了,容易眼花擾亂,而越讀越迷糊。好的書籍,一本就足夠了。也可以再選擇一本雜志,比如,《銷售與市場》,其有五種版本,可以擇其中一本而讀之,如其出版的營銷培訓版,就很適合一線或營銷新人去讀,實用性以及實戰性都比較強。
4、多練。多學、多讀、多看,其實最終都是為了多練,學以致用嘛。怎麼練,先去模仿和復制。比如,你看了同事在A市場做了一個非常好的促銷方案後,那你就可以把它變通一下,結合你所負責的比如B市場的實際情況,將其「改頭換面」,變成自己的東西,但切忌不能照抄照搬。同時,結合方案的實際運行情況,適時進行必要的調整與修訂,最終形成自己的操作體會與感悟,為自己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市場的模式。其實,成功很簡單,就是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正確做,正確的事情重復做。
營銷新手上路的快慢與否,就取決於其領悟力的高低,取決於其能不能多學、多讀、多看、多練,營銷新人只有做好了以上幾點,其迷茫的局面才能更快地得以改善,才能更好地步入其發展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的柳永在《蝶戀花》中為描寫男女戀情中的「痴」,而使用了以上詞句。 其意是:為思念心中的「她」而消瘦是值得的,盡管衣服顯得寬大,也始終不後悔。 那麼,營銷人在走出了迷茫的「沼澤地」,在決定了與營銷快樂為伴的終極目標後,就應該孤注一擲,全力以赴,從而實現從一個懵懂的營銷新手,到一個干練而成熟的營銷高手這從「蛹」到「蝶」的蛻變,而這是一個需要付出心血與汗水的艱辛歷程。
這個階段根據不同營銷人的成長歷程其時間長短也是有所不同的,短則3—5年,長則更長。在這個階段,營銷人要做好以下幾項「修煉」,一是心理的歷練;二是技能的提升;三是形成自己的營銷模式。心理的歷練,主要是指作為優秀的營銷人應該具備的一些心態,比如;自信的心態、積極的心態、敬業的心態、吃苦耐勞的心態,吃虧的心態等等;技能的提升,則是指快速成長自己而需要具備和強化的一些能力,比如,管理經銷商的能力、操作市場的能力、團隊管理能力、培訓的能力、執行力、領導力的提升等;而形成自己的營銷模式,即是要能夠獨立而開創性的工作,因為營銷人要想比同行、同事優秀,要想早出人頭地,就必須能夠有自己的「思想」,能夠變通而開創性的展開工作,比如,差異化策略的實踐,終端客戶的招商等等,其實,這也是營銷人提高自己的領導與操作水平,樹立自己的權威與領導地位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營銷人還需要努力實現四勤:
1、腿勤。腿腳勤快,是營銷人成功的關鍵要素,很難想像,一個「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營銷人能夠獲得客戶的好評,領導的信賴?因此,營銷人要想比別人獲得更快地成長,就必須腿要勤,要學會用腿腳來「丈量」市場,如果你能用你的雙腳把市場完完整整地「走」一遍,我想新客戶是肯定會找到的,新的與二批與零售商的關系也會很好建立,關鍵的是你能不能做得到。能不能當別人的雙腳已在休憩時,而你的雙腳還飛奔在市場上、前進的征途中
2、手勤。上帝賜予我們雙腳是讓我們用來走路的,而給予我們雙手,則是用來為自己同時也是為別人做事的,當我們做到手勤的時候,我們往往能夠成人達己,並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筆者所任職的一個公司的營銷員在開發一個新客戶時,沒有急於推銷產品、商談政策,而是見縫插針地為正在忙碌的准客戶裝卸貨物,遞拿產品,忙得不亦樂乎,結果,這個被別的廠家認為是很難纏的客戶卻做了公司的總代理,並成為了這個營銷員的「鐵桿子」客戶。在運作市場或創立自己個人品牌的過程中,手勤腳快有時會出奇制勝,並往往會收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效果。
3、嘴勤。嘴勤,是一個營銷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可筆者在日常的銷售管理當中,卻發現有些營銷人市場做的非常棒,卻不善於表達,尤其不善於向陌生人表達,而這是一個營銷人成長的大忌。因此,作為一個優秀而老練的營銷員,應該是一個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他知道「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知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比如,見了上級,要把姓氏及職務「喊」出來,哪怕是自己的鐵哥們;見了年老的,應該稱呼「阿姨」或「大叔」;見了比自己大的,知道叫「大哥」、「大姐」,從而給自己的業務開展及人際交往增添一道潤滑劑。營銷人只有做到了嘴勤,才能受客戶喜歡,受消費者愛戴,從而讓企業滿意,以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平台
4、腦勤。腦勤,是指作為營銷人要擅長總結和動腦,要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教訓善於歸納和提煉,從而更好地指導今後的工作,使錯誤不致再犯,讓經驗發揚廣大,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會思考的營銷「智」者,比如,出差在外,當我們「收工」回到賓館,我們可否躺在床上把自己當天的工作「過過電影」,可否把好而有效的心得體會寫在本上,把失敗的教訓記下來,作為我們借鑒的「範本」,長此既往,我們就可以獲得進步,就可以在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形成自己的營銷運作模式。
能說、會寫、善做,是營銷員獲得成功的不二法寶。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營銷員還要學會跟「營銷」談戀愛,要善於把「生活營銷化,營銷生活化」,從而在工作中能夠不斷加以磨練,讓自己不斷得到提升或升華,為自己的成功不斷地加大籌碼。
第三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辛棄疾《青玉案》一詞里的經典詞句。作為營銷人如果能夠達到「眾里尋他千百度」以及「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個境界,基本上職業生涯已經是「爐火純青」而大功告成了。在這個階段,有的營銷人「十年磨一劍」,而成為了企業「日進斗金」的高管,而有的營銷人則創辦了自己的實體,成為了企業的老闆,並且,在他們成功到達「金字塔」頂或成為了自己企業的掌舵人後,他們往往就可以得到:鮮花、掌聲、金錢以及聲譽,但營銷人在達到這個階段之後,仍然需要在以下方面強化自己:
1、不斷學習。現在是一個競爭加劇的年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態競爭規律,促使我們必須「活到老,學到老」,因此,作為營銷人,不論你是多麼的成功,你都必須有一種危機意識,知道「淘汰期」或「破產期」近在咫尺,營銷人只有不斷學習了,才能不被社會和企業所淘汰,才能在「燈火闌珊處」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而使自己時刻立於不敗之地。
2、保持創新。創新是立業之本。「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做營銷最忌安於現狀,最怕小富即安,作為一個營銷人,如果他的思維停滯了,那麼,他的職業生涯的「黃金期」也就宣告結束了,他就會「必死無疑」。營銷人只有保持了創新的意識,不斷地創新思維,創新模式,所從事的營銷工作才能基業常青,才能在經歷了一個成功之後,不斷地走向另一個成功。
3、勇於挑戰自我。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此,一個成功的營銷人,要想不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要想與時俱進而不被行業所淘汰,就必須時刻勇於挑戰自我,挑戰過去,勇於與「舊我」告別,從而做一個謙虛而奮發的人。在「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的今天,無論在任何條件下,營銷人都沒有理由狂妄,沒有理由夜郎自大,沒有理由目中無人,沒有理由妄自菲薄,營銷人只有勇於挑戰自我,才能不斷地創造新的天地、新的舞台,新的輝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但願所有處在不同階段的營銷界的朋友們,都能夠成功,都能夠如願,都能夠創造自己輝煌的人生。
7、國內營銷大師前十排名?
中國營銷界從來不缺爭議,也同樣不缺有爭議性的營銷策劃專家。他們不一定叱吒風雲,但一定勇於創新;他們不一定高而全,但一定善於鑽研。他們不一定目光如注,但一定是眼光超前。總之,他們標新立異,或章法和諧,或出手犀利,或善於借勢營銷;他和他們的營銷團隊無不深深影響著中國企業界的發展,並引領著整個營銷行業奮勇向前。
第一名:牟其中
機會主義的成功不可復制
當中國市場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絕大多數中國企業家都不懂得「營銷」這個詞的含義,他們只知道「買賣」。買賣的基本原則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牟其中深諳此道。
當然,牟其中比一般商人更精明,更有眼光,更能抓住市場開放初期大量的市場機會。在這個時候,誰能抓住機會,誰就意味著勝利。
當然,歷經牢獄之煉的牟其中更大膽,更有豪氣。正是憑借對市場機會的捕捉以及精明和英雄般的膽識,牟其中打了一場經典戰役,他用日用品換回四架俄制TU-154噴氣客機。
無論怎樣看,牟其中當時的成功在中國當代商業史上都是偉大的一筆。正是這偉大的一筆,深深地刺激了當時的中國商人。之所以稱他們為商人,是因為他們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做企業管理,不是實實在在地做好市場營銷工作,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尋找市場機會,不斷地捕捉這種市場機會,並努力使其變成人民幣。因為,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機會確實是太多了。
第二名:史玉柱
做營銷只有一個詞:消費者
史玉柱的確是一名營銷方面的奇才。1989年,史玉柱發明6401巨人漢卡時,他的身上僅有3800元錢,是借錢做的廣告。當巨人漢卡的銷售收入達到20萬元時,許多同伴吵嚷著要將錢分掉,但史玉柱仍堅持將20萬元全部投入廣告,結果第二個月就實現了100萬元的銷售收入。
在巨人腦黃金時期,史玉柱首創大兵團作戰的方式進行運動式推銷。史玉柱的企劃理念處處體現著濃厚的行伍色彩,巨人的廣告也都別具一種軍事風格。
但巨人的崩潰讓史玉柱頭腦清醒。他開始反思這種聲勢巨大而收效甚微的營銷方式,於是就有了後面的腦白金。2001年1月,腦白金的銷售額一舉突破2億元,創造了中國保健品市場單一品種月銷售額記錄;這一年的銷售額更是高達13億元,創利稅1.2億元。
如今,腦白金的廣告仍然遭到了人們的非議,其商業訴求讓許多人難以接受和適應。不過非議歸非議,實際的市場效果說明,這一廣告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名:路長全
營銷不是賣更好而是賣不同
路長全,切割營銷理論創始人,著名品牌營銷專家,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海爾商學院、中央黨校MBA總裁班客座教授。中國頂尖的營銷大師,中國一系列成功營銷的操刀者和設計師。
路長全最擅長的就是切割營銷,並且他還自創了一套切割營銷理論:就是站在競爭的角度對市場進行切割,強力劃出自己的市場領地,將對手逼向一側,讓出一條通道,讓自己得以佔領市場。 營銷不是賣更好而是賣不同,實現差異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切割營銷。
依靠切割營銷理論,路長全陸續打造了寧城老窖、東阿阿膠、長壽花玉米胚芽油、魯花花生油、公牛安全插座、東鵬瓷磚、洋河藍色經典等知名品牌;可以說路長全是中國營銷策劃界的泰斗級人物,就連很多講營銷策劃的大學老師也是他的學生。
第四名:葉茂中
沖突理論打天下
葉茂中,24年來,為200多家企業進行整合營銷傳播策劃和品牌設計,創意拍攝1000多支廣告片,迅速提升企業品牌與銷量;從「地球人都知道」』到「你真的知道嗎」,這20多年裡,葉茂中製作了太多洗腦廣告詞——「男人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洗洗更健康」以及「營養還是在蒸的好」……可以說是流水的品牌,鐵打的葉茂中。
葉茂中是個結果主義者,他對於廣告的看法很直接——凡是能讓我的客戶賺到錢的,都是好廣告。這一點跟4A公司追求創意追求美追求社會責任等等的目標完全不同。
葉茂中是為廣告行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因為他開辟了跟客戶要「天價」的先河!並且做出了成績,為廣告界從業者贏得了信任!
第五名:杜國盈
智商稅收取專家
杜國楹,1973年出生於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現任小罐茶公司董事長。1992年,從師范學校畢業後從事教師工作。兩年後他辭去教師工作開始創業,連續創立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鈦金手機、小罐茶等多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杜國楹長期專注於用戶需求研究、新技術研究、產品定義與用戶體驗研究。他了解科技,更了解消費者,他知道如何讓復雜的科技為消費者所服務,也懂得如何將消費者的需求演繹為產品,他是技術和需求之間的橋梁和翻譯。
「需求為綱,體驗為本,品牌為魂」是杜國楹一貫堅持的公司理念,靠著這一營銷理念,陸續打造了背背佳、好記星、E人E本、8848鈦金手機、小罐茶等多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公布:杜國楹位列1507名。
第六名:李光斗
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
李光斗自1990年開始從事市場策劃工作,先後擔任伊利集團、蒙牛乳業、廣日電梯、民生葯業、古越龍山、招商銀行、長虹、德爾惠、喜臨門集團、青島啤酒等全國多家企業營銷廣告顧問,具有豐富的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經驗,榮獲中國策劃業傑出功勛獎。
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品牌戰略暨營銷廣告規劃,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擁有中央電視台以及全國各大報紙電視台雜志等新聞媒介的廣告代理權,可按照客戶的具體要求,最大限度地為客戶實現推廣產品或服務的目的。
李光斗的成功策劃代表作有:小霸王學習機明星廣告、中央電視台「伊利杯」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活動、「蒙牛: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廣告及「蒙牛: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事件行銷等。
第七名:李智勇
商品藝術化,藝術商品化
廣州天問是家非常年輕的企業,創始人李智勇之前已經在日化領域耕耘多年,成功操盤多個百億品牌。天問是極少數對日化、專業線、化妝品電商、微商四個領域同時提供服務,並同時擁有深刻理解的品牌策劃機構,更是目前化妝品行業最低調的全案型品牌策劃機構之一。
廣州天問以「商品的藝術化,藝術的商品化」為原則,致力於品牌塑造與提升,目前主要案例有脂老虎、水密碼、UCO悠可、丹資集團、他能量、魔力鮮顏等。
第八名:陳丹
正邦品牌設計創始人
正邦設計是業界享譽盛名的品牌整體識別設計公司,是設計、更新、管理品牌的專家,使品牌、設計、CI、管理融為一體,向客戶提供「正邦實效體系」服務。
正邦將品牌、CI、管理、設計融為一體,向客戶提供視覺識別系統設計、理念行為識別設計、品牌調研策略定位等等服務,並形成自己的特色,系統、規范、務實,重在幫助企業解決品牌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成效顯著,已有企業受益匪淺。
目前正邦在北上廣深均有分公司,員工總數超過700人;據說南方電網、中國電信、人民網、中國移動、美團外賣、萬達集團等多家千億級企業的VI均是他們設計。
第九名:劉志永
網推天下創始人,事件營銷專家
網推天下2013年創立於深圳,擅長網路品牌傳播、事件營銷策劃、新聞熱點炒作等低成本營銷,服務客戶有華為、比亞迪、貨拉拉、水貝珠寶、齊雲山、眾泰汽車等多家知名公司;傳統4A公司需要500萬達到的傳播效果,網推天下只需100萬就足夠。
所以在營銷界流傳一句話「一個億找路長全,一千萬找葉茂中,一百萬找劉志永」,網推天下堅持「陽光營銷,透明預算,拒絕忽悠」的做法,所以這些年聚攏了一大批中小企業鐵桿客戶。
網推天下從不比稿、不參加任何評選、創始人劉志永也從不參加任何營銷行業的交流大會,可謂是一家低調到極致的營銷策劃公司。
第十名:朱玉童
深圳採納營銷策劃公司總經理
2005年被南方都市報、中央電視台、新浪財經等媒體評選為"2005年度中國十大營銷專家"。出版專著《曝光一個廣告人的"陰謀"》、《非常策劃》、《營銷X檔案》、《破解營銷之謎》、《渠道沖突》、《挑戰中國營銷8大新難題》。
長期擔任《銷售與市場》雜志社顧問、《廣告導報》理事、《市場周刊》雜志顧問、中國經營報》專家顧問、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講師。
從業十三年創造了TCL手機"中國手機新形象"、益生堂三蛇膽"戰痘的青春"系列廣告、萬家樂"火先鋒"系列、廣州移動"接受簡訊接受愛"、長城干紅系列廣告、億家能太陽熱水器系列廣告、青島啤酒原生"活的不一樣"系列廣告、美菱冰箱"新鮮的,美菱的"、國旅新景界、天健花園"居住文化的代表作"等經典之作。
2020年,廣大中國企業正在邁向一個新拐點。一方面,全球經濟幾乎崩潰,廣大外向型企業看不到任何希望,但是目標依舊堅硬:堅持,過冬,沒有退路。另一方面,國內消費疲軟,商業企業苦苦支撐,實體經濟備受摧殘。
當年郁達夫曾沉痛地說:「沒有偉人出現的民族,是可憐的生物群;有了偉大人物出現而不珍惜,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值此經濟危難之際,特篩選出真正有實力的營銷策劃專家,幫助民族企業渡過寒冬,這就是我們真誠而鄭重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