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兒牙齒健康有哪些特點?
牙齒是健康的標志,健康的牙齒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和適當的營養作保證,牙齒健康包括出牙時間和順序、牙齒數目、牙齒大小和排列等方面的正常狀態。我國兒童一般在出生7~8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到2歲半左右一共長齊20顆乳牙。如果超過12個月未出牙是出牙延遲,是骨骼發育不良之表現,可能出現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出牙順序的正常規律是先出2顆下門牙,再萌出2顆上門牙,如果先萌出上門牙,那就表示在該萌出下門牙的時候存在缺鈣、缺碘等問題,干擾了出牙的順序。寶寶出牙後牙齒的數目各個孩子也不相同,個體差異較大,一般規律是牙齒數目等於寶寶的月齡減去4~6。如果乳牙數目相差過多,也是不健康的表現,牙齒大小應該均勻,排列整齊,如果乳牙過小或大小不勻,牙齒與牙齒間的縫隙較寬,牙齒排列很不整齊,也表示全身骨骼發育存在缺陷,與體內鈣磷代謝和內分泌(如甲狀腺、垂體)功能以及營養攝入不足有關,也應該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所以說牙齒是健康的標志,是骨骼發育的窗口。所以,必須注意牙齒的保健。
2、關於牙齒保健!
潔牙固齒是牙齒保健的關健。牙病不僅靠治療,更重要的是重視牙齒的自我保健。除了每天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眾所周知的方法外,還有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自我保健措施。
剔牙
在咀嚼食物過程中,牙齒間隙里經常有食物的纖維,對牙齒和牙周組織都損害,應及時剔出,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牙簽。
經常叩齒
自古以來,善養生者都強調「齒宜常叩」。清晨,飲食末進,牙和牙齦經脈未充,輕 輕叩齒,能促使其血脈通暢,用以保護牙齒。
正確咀嚼
咀嚼的正確方法是兩側嚼,如經常使作單側牙齒咀嚼,則不用的一側缺少生理性刺激,易發生組織的廢用性萎縮,而常咀嚼的一側負荷過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響美觀。
糾正不良習慣
有些嬰幼兒由於有吮拇指、舔牙、咬牙、張口呼吸、咬嘴唇等習慣,造成牙齒的錯畸形,自覺糾正不良習慣有利於牙齒保健,牙齒排列不齊應盡早矯正。
常飲茶水
茶葉中含氟,有預防齲齒的作用,常飲茶水或以茶嗽口可收到護齒和清潔口腔的作用。
慎服某些葯物
四環素、金黴素、強力黴素等葯物可使牙齒發黃或牙釉質發育不良,日後易發生齲齒。因此,懷孕、哺乳期和嬰兒不要大量或長期服用這些葯。
食譜廣營養好
牙齒的發育離不開各種營養食物。因此,不論是成人還是少年兒童,飲食要多樣化,不要偏食。
防止外傷
不用牙齒啟瓶蓋等堅硬物品,防止牙齒損壞。
===============================
美齒全說
你的牙齒整齊否?白下白?這些在過去被認為無足輕重的話題,現在成了倍受重視的細節。一口美麗皓齒不僅為你帶來健康形象,亦是你身心健康完美的標志,甚至有人認為自然潔白的牙齒比精心描畫的妝容更能展示真實可愛的形象,難怪「美麗到了牙齒」的年代正在到來。科學研究也已證明健康、發育完備、整齊的牙齒是維持美麗臉形的基礎,一旦牙齒錯位、缺損,面容便會有巨大的改變,平衡的美點也不復存在。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現代人對於牙齒的重視也是理所當然了。
牙齒健美的標準是:無齒病、整齊、潔白、無牙周病,口中無異味,能進行正常咀嚼功能。你或許已有一項或幾項不達標,而導致不能開懷大笑、缺少自信,不要擔心,現代牙齒美容新技術會還你一口健康貝齒,幫助你回復自信。下面就是一系列擁有健康貝齒的手段,你只需對症下葯,及時進行治療,一定會有顯著改善。
防治牙周病是健齒基礎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牙周炎是從牙齦炎發展而來,因此牙齦炎的防治相當重要了。由細菌感染、外物刺激以及食物嵌塞均可引發牙齦炎,但最常見的是細菌感染導致的炎症。當口腔衛生做得不好時,牙面上附著一層牙菌斑,以牙垢作為培養基,一代代繁殖,細菌排出毒素刺激牙齦發炎,正常牙齦為粉紅色,無出血和水腫現象,一旦發炎就極易出血、水腫,影響美觀,並進一步發展為牙周炎。令牙根外露、牙齦退縮、牙間隙加寬,很不美觀。為預防牙周病應定期去醫院檢查牙齒,每年洗牙兩次,平時運用正確方法刷牙,以保持口腔衛生,維持牙周健康。
窩溝封閉防齲齒
牙齒的咬合面有許多窩溝、點隙,此處是牙齒發育過程中鈣化的薄弱環節,故該部位是齲齒的易發部位。解決的方法是採用窩溝封閉劑把盲溝封閉起來,窩溝封閉劑成份以高分子合成材料塗蓋在經酸蝕處理過的窩溝上,利用它的粘稠度、滲透性好、快速固化成膜,而將易發齲齒的窩溝封閉,如不脫落,其防齲效果達9o%以上。固化方式有別,加光敏劑利用紫外光線照射固化,也可是自凝固化,主要加單體、引發體和穩定劑等經一定時間即固化。近幾年,光固材料與氟化物結合以增強防齲效果。
美白一一和染色牙齒說再見
導致牙齒變黃的原因其實可分為先天後天兩類:於小孩子牙齒鈣化階段服食葯物如四環素令牙齒變灰變黃和遺傳影響如黃種人的牙齒不及白種人的白,這些屬於先天因素;後天因素包括抽煙、喝茶、喝咖啡,刷牙不徹底等。
美白牙齒有下面幾種方法,一是洗牙,它可洗去牙結石,清除外表色素,對後天因素的黃牙、黑牙效果十分明顯。陶瓷片貼面法是改善黃牙的貴族手段,將牙齒磨掉外層,然後倒模,依據模型製作瓷片貼面後,再用粘合術固定在牙面,看去逼真美觀。還有一種方法是活齒漂白,即是以葯水漂白牙齒內的色素,這個方法價廉簡單,但對於四環素牙效果不持久,幾個月後往往又恢復原狀。
矯齒一一維持牙列美的關鍵措施
一口叄差的牙齒也許比黃牙齒更煞風景,更影響儀容。這時一定要花上一定的金錢和持久的恆心毅力進行矯齒。矯齒(俗稱「箍牙」)其實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改善外觀,若參差不齊的牙齒清潔不夠好,過分「擁擠」的牙齒很容易引致蛀牙,甚至牙周病,因此為了健康和美觀雙重意義。矯正牙齒是必須的。
一般來說,最好的時機是在剛換上恆齒(約十二三歲時)牙床仍然軟柔,牙齒生長位置未完全固定,較容易矯正。那麼成年人不適宜矯正牙齒嗎?基本上,矯牙是沒有年齡限制的,成年人若鍺過時機,可能需更長時間矯齒,但只要有毅力就一定能有整齊耐看的牙齒。
矯牙療程可能需幾個月至兩三年,方法主要是採用矯正器和戴固定牙箍,原理是利用鋼絲彈簧在牙齒上施加壓力,迫使牙齒移向預定的正確位置。若擔心滿口金屬線影響儀容,可選擇瓷箍和透明膠墊,亦可把牙箍放在牙齒背面,不過技術上要求更多,費用也會更貴。經牙醫診治,沒有蛀牙和牙周病方可進行矯齒。最初可能會很痛和影響吃東西、說話,但短期即可適應。在矯正過程中,口腔衛生十分重要,若不好好清潔,小心牙齒整齊後,卻通通給蛀光了。矯牙只是暫時性的,然而成果卻可永久,付出時間、金錢和耐心換來一副整整齊齊的牙齒和自信,也算值得。但必須做好心理准備,否則半途而廢,只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正確的刷牙方法可令潔齒事半功倍
每顆牙有五個面,即頰、舌、咬合及兩個鄰面,這五個面只有面面俱到才算刷到位。這就要求刷牙的方法到位和用具達標。保健牙刷的毛束不超過三排,孔距不小於1.5毫米,尼龍絲直徑不超過0.3毫米,刷頭短而窄,適應扭轉上下掃刷,刷毛成鋸齒狀。正確的方法是上下顫動掃刷,每一部位重復5-6次。早晚刷牙,飯後漱口應成為習慣,唯有此方可長時間保持口腔清潔。
牙膏防病不治病,不能代替牙醫
牙病是硬組織的疾病,無法自我修復。必須去醫院治療,不能依靠牙膏治病。實際上,無論你選用何種牙膏,它都只能起預防牙病作用,而不可能治病,至於許多品牌牙膏號稱可以治療各種口腔疾病,都是一種誇大宣傳,你要知道,任何一種牙膏包括葯物牙育部沒有「衛葯檢」批號。牙膏只是靠摩擦牙齒表面的污垢,清除牙齒之間的殘渣達到清潔牙齒的作用,現在一些加氟的牙膏,對預防齲齒有一定輔助效果,而加鈣的牙膏,效果就不一定好,因為人的牙齒十幾歲就鈣化結束了,牙的質地不會再變化。通過牙膏加鈣使整個牙齒變硬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葯物牙膏亦要慎選,最好請教牙醫後作出正確選擇。
古人雲「齒健人長壽」,希望擁有健康。就要提高護齒意識,並付之於行動,使你的一顰一笑都充滿健康美麗。
=====================================
口腔保健的幾種方法
預防口腔疾病,自我保健牙齒的方法多種多樣,現介紹幾種簡便易行,效果較好的保健方法。
叩齒方法:先靜心聚神,輕微閉口,然後上下牙齒相互輕輕叩擊數十次,所有的牙都要接觸,用力不可過大,防止咬舌。
經常叩齒可增強牙齒的堅固,不易松動和脫落,使咀嚼力加強,促進消化機能。
鼓漱方法:咬牙,口內如物,用兩腮和舌做動作,反幾十次,漱口時口內多生唾液,等唾液滿口時,再分幾次慢慢下咽,初時可能津液不多,久自然增加。
鼓漱主要是為了使口腔內多生津液,以助消化並可清潔口腔,鍛煉四周肌肉,兩腮飽滿。
運舌方法:用舌頭在口腔里、牙齒外、左右、上下來回轉動等到增多時鼓漱十餘下分一或幾口咽下。
運舌對防治老年性口腔粘膜病,舌體萎縮有效,能刺激涎液分泌增加,滋潤胃腸,有
助於脾胃功能,並能防止口苦口臭。
牙齦按摩法:需先進行牙周潔治術一種是在刷牙時進行,將刷毛以外45X壓於牙齦上,牙齦受壓暫時缺血,當刷毛放鬆時局部血管擴張充血,反復數次,使血液循環改善,增強抵抗力。另一種是用食指作牙齦按摩,漱口後將干凈的右手食指置於牙齦粘膜上,由牙根向牙冠作上下和沿牙齦水平作前後方向的揉按,依次按摩上下、左右的內外側牙齦約數分鍾。通過按摩牙齦,增加牙齦組織血液循環。有助組織的代謝,提高牙周組織對外界損傷的抵抗力,減少牙周疾病的發生。
3、有哪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因為年齡比較小,大多數孩子都不會主動保護牙齒,因此,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齒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1.清潔牙齒,從第一顆乳牙萌出時開始。
當寶寶開始長牙了,媽媽不妨每天晚上都用干凈的蘸有淡鹽水的紗布幫他的牙齒做一下清潔。等到孩子大一點,牙齒長多了,可以用為嬰兒特別設計的柔軟牙刷給他刷牙。但不要使用成人用牙膏,可選用嬰兒用可吞牙膏。刷牙的時間最好是在寶寶入睡之前換尿布的時候。這樣,寶寶很容易就會將身體和口腔清潔結合起來。清潔牙齒的習慣培養得越早,孩子越易接受。
2.保護寶寶的牙齒,父母先改壞習慣。
口水是細菌傳遞的途徑之一,因此,父母必須改掉一些不良的喂養習慣。比如:在喂寶寶食物之前,先把勺子放在自己嘴裡嘗嘗,或把寶寶的手放在自己的嘴裡逗他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本身是細菌的攜帶者,尤其是引起齲齒的鏈球桿菌攜帶者,就很有可能會把細菌傳遞給孩子。因此,作為父母你也必須按時、正確地刷牙,定期看牙醫,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齲齒,要盡快去接受治療。為了方便有效地減少傳染的可能性,你也不妨用漱口水來清洗口腔。
3.為孩子護齒,父母最應關注的時期。
孩子在19~24個月之間最容易感染導致牙病的細菌,這個時期被稱為潛在的感染期。因此,不要以為孩子的乳牙早晚要換而掉以輕心。
4.讓孩子的牙齒堅固,要做到膳食平衡。
從出生到10歲,是孩子長牙的時期。為了讓孩子的牙齒長得堅固結實,最好的方法就是膳食均衡。多給孩子吃些奶製品,因為奶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質。同樣,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對牙齒生長也起著重要作用。據研究發現,還有一些食物對牙齒的生長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如乳酪、巧克力和以可可為原料的食品。在奶中添加巧克力也能降低患齲齒的風險。除了食物本身以外,孩子進食的次數對牙齒生長也有重要影響。孩子一天吃飯(包括加餐)的次數不應超過5次。
5.寶寶牙齒好壞,和父母的遺傳沒關系。
經常聽到有的媽媽說:"我孩子長蟲牙很正常,因為我的牙齒就不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遺傳對牙齒的生長影響並不大。牙齒好壞主要取決於唾液的質量,唾液所含的酸性越小越好。很多孩子喜歡吃糖,尤其是飯後。而細菌也偏偏喜歡那些殘留在牙縫中的糖渣。細菌和糖結合後,會產生一種乳糖酸,就是這種乳糖酸在侵害孩子們的牙釉,引發齲齒。這時,就需要唾液來發揮威力,它的作用是將口腔中的酸性轉回到正常的狀態。
6.帶孩子看牙醫,每隔多長時間一次。
2歲之前:每年帶孩子去看一次牙醫。牙醫會給出這個階段保護孩子牙齒的方法和建議,比如不要夜裡給孩子喂糖水。
3歲以後:最好每6個月帶孩子去看一次牙醫,檢查有沒有齲齒。這個年齡段,兩側的牙齒容易產生齲齒,在臨床檢查中較難發現。同時,由於孩子的牙間距很小,有時醫生會建議做透視檢查。
7.是否該為寶寶的牙齒做氟保護需由醫生定奪。
氟對孩子的牙齒發育十分重要。由於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的牙膏,是否需要給孩子添加氟劑,或是給小牙齒做一下氟保護,應當由當地醫生決定。因為,各地飲用水中含氟量不定。如果有必要,盡早帶孩子看牙醫,給牙齒表面刷氟,這樣有益預防齲齒的產生。
4、兒童牙齒健康?
兒童牙齒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於小兒的生長發育。兒童期是生長發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有助於消化和營養的吸收,有利於全身的生長發育。正常乳牙能發揮良好的咀嚼功能,給頜骨以良好的功能刺激,有助於頜骨的正常發育。
2、有利於恆牙的正常萌出及正常恆牙列的形成。乳牙列的存在為繼承恆牙的萌出預留出間隙,過早乳牙喪失,鄰牙發生移位,恆牙萌出時間隙不夠,導致恆牙排列不齊。
3、有利於兒童發音及正常心理
兒童口腔的保健方法
1、學習口腔保健知識 幼兒正處在既長身體,又長知識的重要時期,自己主動選讀一些有關口腔保健的科普性的讀物,提高認識,培養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2、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 每年至少1次。做到早發現問題,即使給予處理。正確對待有病乳牙,決不能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應在牙醫的指導下,給予恰當的處理。
3、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選有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做到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從小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其實兒童對牙齒的保護不僅僅是為了進食食物,也是為了自身的生長和發育。而有些人認為乳牙並不重要,反正到時也會脫落再長新的,而這種想法是錯的,乳牙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特別是在嬰兒到兒童這一階段作用更為明顯。
5、如何保護幼兒牙齒
兒童牙齒的預防保健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加以重視:
1. 預防齲齒:兒童往往吃甜食量大,刷牙不認真,牙齒礦化程度低。所以極易
造成齲齒。目前一種非常好的防齲方法是窩溝封閉,其預防齲齒有效率達90%以
上。且操作簡單,無痛苦。
2. 齲齒充填:有些家長認為乳牙可以替換,所以有了齲齒不及時治療,這是非
常錯誤的。齲齒使兒童的咀嚼功能下降,給消化系統,營養發育帶來問題,同時
也給恆牙萌出造成障礙。
3. 錯頜畸形的防治:錯頜畸形包括牙齒排列不齊,牙齒稀疏,反頜(俗稱地包
天),前突等。12 歲至16 歲是牙齒矯正的最佳年齡。其中反頜畸形應提早矯治,
六歲左右就應開始,3 個月左右治療就可解除反頜。如果錯過時機,會給以後的
治療造成非常大的困難。
4. 乳牙滯留與乳牙早失:恆牙萌出而乳牙不掉或乳牙過早脫落都是造成以後牙
齒不齊的主要原因,所以應及時到醫院拔掉滯留乳牙或佩戴缺隙保持器。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1.飯後用溫開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數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會損
傷牙齒,刷牙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刷牙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順著牙,豎著刷,刷
完裡面再刷外面。不可橫向來回用力刷,否則會損傷牙齦。
2.平時要注意牙齒衛生,保護好牙齒。平時要少吃糖果。尤其是臨睡前不要吃
糖,預防齲齒。此外,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咬手指頭,不咬鉛筆頭等異物,
不用舌頭舐牙齒。
3.如果牙齒有病,應及時就醫。遇有蛀牙壞牙,應予以修補或拔除。要做到以
上幾點並不難,關鍵在於要持之以恆。最後,願每個孩子都擁有一副健康而美麗的牙齒。
6、嬰幼兒的口腔衛生保健有哪些?
幼兒時期對乳牙的保護很重要,當嬰兒處於6~12個月大時,開始生乳牙。到2歲半~3歲時,就有了完整的一副牙齒。嬰兒約在6個月時,下中切牙開始萌出。在第一顆牙萌出後,媽媽就應該為嬰兒清潔牙齒。方法是先將手洗干凈,然後用消毒好的紗布裹在第二手指上,蘸生理鹽水或蒸餾水擦洗牙齒的所有牙面,一天擦洗兩次,早晚各一次。
有些嬰幼兒有含奶瓶睡覺的不良習慣。這種不良習慣容易使嬰幼兒的上前牙產生嚴重的齲齒,醫學上稱為奶瓶齲。嚴重者,整個牙冠可被破壞,影響正常的咬食物和發音功能。除此之外,還會出現牙髓壞死、根尖病變,影響恆牙胚的正常形成和鈣化。除了上前牙以外,齲損可累及全口牙。
奶瓶齲的預防方法很簡單,包括以下幾步:
(1)不要讓嬰幼兒含奶瓶或其它甜飲料的奶瓶睡覺。睡前只能喂些涼開水。
(2)每次喂養之後要清洗牙齒的所有牙面。
(3)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嬰兒在6個月或一周歲時要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以後每年要檢查一次。
重視乳牙齲齒早期治療:如果孩子患有齲壞就應該急早的治療。
每逢長假期,醫院的口腔科都會有許多家長都領著孩子治療牙齒。
從患者統計看,多數是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才來就診。許多家長往往很關心小孩乳牙萌出的遲早,但對其乳牙的保護卻缺乏重視,認為乳牙遲早會換掉的,即使是「有洞了」也不以為然,其實這是錯誤的。乳牙作為兒童咀嚼器官,不僅用牙咀嚼食物,還能通過咀嚼刺激促進頜骨、牙列的發育,對將來恆牙的發育健康和排列很重要。
齲齒俗稱「蛀牙」或「牙洞」,早期無明顯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不利,重者會發展為遇冷、熱、甜、酸有刺激症狀,引起牙髓及根尖炎症,產生劇烈疼痛,還會使患兒的咀嚼能力下降,影響消化和吸收,同時還會造成頜骨發育不足,使將來替換的恆牙出現排列不齊和錯頜畸形。
乳牙齲齒(蛀牙)早期治療比較簡單,如果錯過了時機,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和復雜了。家長應該養成定期帶孩子做口腔檢查的習慣,發現「牙洞」應盡早來正規醫院就醫。還建議要每半年或1年,定期作牙齒健康檢查,這對牙齒保健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