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判斷什麼樣病人適合艾灸呢
艾灸是將艾條點燃懸於特定的穴位上,利用艾熱的刺激可以激發經氣的活動,達到溫經通絡補中益氣的作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
許多消費者以「是否灸出濕氣」為標准選擇艾灸產品。「火療,熱療一樣能使皮膚潮濕。」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倪青介紹,以皮膚潮濕判斷是灸出濕氣,這個說法並不科學。
艾草本身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過敏等作用。艾草外用主要具有溫經散寒的作用,適用於因感受寒涼濕毒等引起的疼痛病症的患者,如局部冷痛、局部水腫、局部瘙癢,和怕風畏寒、手足不溫、大便溏稀等體質虛寒患者。它也有一定防病、美容、康體的保健價值。
倪青介紹,艾灸效果的判斷方法是:由痛變不痛、由體寒變不寒等,而不是皮膚是否潮濕。
最常用的家庭保健艾灸方法是直接灸,即將艾條燃著一端,對准所選的腧穴部位或者是患處,距離皮膚約2~5厘米進行熏灸。一般每個部位灸10分鍾,操作時要保持合適的溫度,以受灸者感覺舒適為佳,並以施灸部位皮膚出現紅暈為度。切勿灼傷皮膚。
艾灸雖好,但選擇艾灸前最好找醫生辨證論治,了解自己的體質。倪青提醒,顏面部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不要直接灸;男女乳頭、陰部不要直接灸;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婦女經期禁忌艾灸。
2、人身體不能艾灸的4十幾個穴位是那些
艾灸是現在被人熟知的日常保健法,非常適合家庭自我保健。
艾灸最大的優勢是通經活絡、散寒祛濕。寒濕等病邪侵犯人體後,往往會閉阻經絡,導致疾病的發生。
艾灸藉助其溫熱肌膚的作用,溫暖肌膚經脈,活血通絡,以治療寒凝血滯、經絡痹阻所引起的各種病症。
此外,艾灸同其他經絡保健法一樣,還具有消腫散結、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亞健康狀態的作用。
哪些部位適合艾灸
1、比較適合艾灸的部位:肩背部、胸腹部、腰部、四肢、手足等。
2、經常用於艾灸的穴位有:肩井、曲池、合谷、中脘、神闕、氣海、關元、心俞、至陽、腰陽關、命門、足三里、三陰交、湧泉等保健穴。
3、對於經常手腳冰涼、身體有冷痛處的人來說,在冷痛處艾灸有很好的溫陽止痛作用。
哪些部位不能艾灸
頭面部穴位有些可以用艾條溫和灸,有些是禁灸的。如果自己掌握不好,容易燙傷,留下疤痕,所以不建議自己在家中隨意艾灸頭面部穴位,還是請專業醫生來進行。
艾灸的注意事項
艾灸後,不要馬上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要避免著涼,秋冬季等穿戴整齊、頭上和身上的汗退去後,再出門。
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不要喝冷水或冰水),以幫助排毒。
飯後1小時內不宜艾灸。
孕婦一般禁止艾灸。
糖尿病、結核病、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吐血、咯血、腫瘤晚期患者均禁灸。
脈搏每分鍾超過90次以上,或情緒不穩定時禁灸。
過飢、過飽、酒醉、極度疲勞時禁灸。
身體有紅腫發炎的部位或皮膚潰瘍處禁灸。
有動脈及其他大血管的部位不宜艾灸
3、艾灸與掌灸的區別有哪些?哪個要適合家庭個人保健?
1、調和陰陽。人抄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5、回陽救逆。襲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查看原帖>>
4、艾灸條的使用方法
艾條灸簡稱艾灸,大致可分為穴位艾灸、局部艾熏和全身艾熏。施灸時離皮膚10~30mm,至皮膚溫熱發紅。
穴位艾灸
取艾條一支點燃後,在穴位上方約10~30mm處熏灸或灼灸,一般每穴灸1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
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准要灸的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燒)、迴旋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進行灸治)和雀啄灸(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
也可以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溫灸盒、溫灸架等,主要是為了固定艾條、使用方便。
局部艾熏
可以用3~6根艾條,用膠帶捆成一排,距離皮膚10~30mm,上下來回艾熏。
如痛經,用6根艾條,來回熏小腹至肚臍,一周2次,一次30~40分鍾,促進小腹的血液循環。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條從頸部風池穴到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鍾左右。在艾熏時,一定要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不能受涼。
如腹部受涼、腹瀉等,可以用幾根艾條熏小腹至肚臍的位置,可以祛寒。
如小孩子遺尿,同時伴有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症狀,可以用1~2根艾條熏肚臍及周圍,熏5~10分鍾,然後再到背後熏脊柱及腎,可以補氣、補腎、祛腎寒。
如有口臭,舌質暗紫或者舌苔發黑,說明脾胃寒氣非常重並伴有經絡淤阻,可以用3~5根艾條熏小腹到肚臍周圍,每天20分鍾,隔天一次,堅持一周,口臭就會消失。
全身艾熏
(1)全身熏艾條前要喝生薑紅棗桂圓羹,以養生補陰。用3片生薑,10粒紅棗(去核),10粒桂圓(去核),加水煮15分鍾,倒入粉碎機打成糊狀喝下。
(2)將生薑切成薄片,上鍋蒸軟後備用。
(3)夏季用6~8根艾條(冬天用8~10根),捆成一排,點燃。
(4)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燃的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熏30~40分鍾。
(5)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熏20~30分鍾。
(6)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熏30~50下。
家庭灸方法:
將艾條一端點燃,讓燃端靠近皮膚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溫熱。將艾條慢慢上提,距皮膚3~4厘米,保持不動。灸時,溫熱感會使皮膚發紅卻不灼痛,局部、遠端部位還有酸、麻等舒服感覺。
要點:每次選3~5個穴位,每個穴位灸5~10分鍾,過多易疲勞,過少達不到溫熱效果。
艾灸經驗:
開始,艾條燃端距穴位不能太遠,不然溫熱感出現太慢。
艾條上提時,速度要快,避免熱感中斷;患者感覺太熱,可上、下、左、右或迴旋移動艾條,以連續地溫熱刺激穴位。
為局部皮膚感覺遲鈍者、小兒、老人施灸,可將左手中、食指張開,放在受者穴道兩旁,從而感知其局部受熱度,隨時調節。當患者有癢、發熱、痛感時,用手指揉、搓、按幫助緩解不適。
家庭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出現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里。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飢餓時不宜灸,妊娠期婦女腰骶部和腹部不宜灸。
(4)家庭保健艾灸指南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我們最忌諱喝冷水,吃涼飯,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高於體溫。艾灸後做好補充一杯熱水60度左右,稍稍有點燙嘴的。
3.艾灸後如果先馬上洗手,希望你用熱水,高於體溫的,50度左右即可。如果不是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產後風疾病,灸後30分鍾可以著涼水,但是,原則上不要急於用冷水。
4.如果你想懷孕,剛剛灸後就不要馬上同房,這時的女性體內環境還很熱,不利於精子的存活。最好灸後24-48小時候再進行,不過也是因人而異。灸後調養口訣:灸後風寒須謹避,七情莫過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適宜。
5.大悲,大喜,大怒,這樣情緒不穩定,艾灸的效果會打折扣。太飢.太飽都不適合艾灸,尤其是患有胃腸疾病的人,更應該注意這些。
6.要注重灸料的質量,艾絨的好壞取決治療效果。一般直接灸的,一定要極好的艾絨,這樣不傷經絡,不燥,比較柔和,便於點燃。如果是隔姜灸或隔蒜久,那麼一定要新姜和鮮蒜,保持新鮮。
7.施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的,施灸的穴位也應該是由少至多的,熱度也是逐漸適應的。一般施灸早上,下午。沒有時間的可以晚上,尤其是失眠的病人臨睡前施灸有助於睡眠。
8.很多人問,艾灸後是否可以馬上洗澡。如果是熱水,可以馬上洗澡,但是最好等20-30分鍾後,這時經絡也基本處於灸後的修整狀態,灸後的熱度也逐漸地揮發和利用,此時在用熱水洗澡會感覺很舒服。
9.施灸的反應,會出現發熱,口渴,上火,皮膚瘙癢,有的會起紅疹,疲倦,便秘,尿黃,出汗,牙痛,耳鳴,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繼續艾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里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這樣的症狀就會消失。
10.有的人邊灸邊吃,這樣不好。一是不知道你吃的食物是什麼性質的?屬寒還是屬溫,如果艾灸過程中,你邊吃邊艾灸,對於胃氣也是一個挑戰。有胃腸疾病的人千萬不要這么盲目施救。
11.艾灸的返病現象,在艾灸的過程中,往往有的人很快見效,而有的人遲遲不見效,這要看是什麼疾病病長多久另外人與人也不同,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疾病同一個症狀,同一種表現。
有返病現象很正常,沒有也很正常,不要刻意追求返病的現象。越是多次返病,就越證明病邪存留的撥爭狀態,也體現正氣在一點點積累。
參考鏈接:網路-艾灸條
5、家庭艾灸保健那本書最實用??
范長偉極簡艾灸 圖解艾灸療法 單桂敏灸除百病 灸除百病的智慧 等等,介紹這方面的書很多。
你可以到我們網店去看看:南陽百草堂官方網店!
6、在家自己艾灸能有效果嗎?
艾灸是一種綠色健康的養生方式,不僅沒有副作用,而且價格不貴,至於說到哪裡做艾灸,其實在艾灸館可以做艾灸,在家也可以自己做艾灸的。不過相對來說,去艾灸館艾灸,價格要貴得多,而且時間安排比較麻煩,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家裡艾灸,那麼我們自己如何在家裡艾灸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情?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自己是可以在家裡艾灸的,艾灸最簡單的操作方式是點燃艾條,對准不舒服的地方艾灸就可以了,這不是隨意艾灸,不舒服的點也叫痛點,在中醫說法里叫阿是穴,這是一種最簡單而且效果很好的艾灸方式,對不舒服的地方艾灸就等於對病灶用葯,效果也很不錯的。
當然如果想對艾灸比較了解,精通的話,那就必須的穴位艾灸取穴,一些常見疾病的艾灸取穴要記得,或者你不知道怎麼取穴也沒問題,但是你要了解一些常見穴位的位置,這樣艾灸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另外,艾灸的效果跟艾條有直接的關系,所以用好艾條才是根本,不過一般新人很難找到合適的艾條,我也至少試用了三家才找到合適的艾條,我目前正在用香怡艾條家的艾條,這家的艾條艾絨細膩,火力溫和,穿透性強,艾灸效果很好,你百度一下香怡艾條就可以找到了。
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家庭艾灸的注意事項。
很多朋友喜歡在家裡面自己艾灸來保健身體,但是艾灸雖然容易操作而且較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還是容易會對身體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那麼家庭艾灸,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
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
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
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
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
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項、要點,要想輕輕鬆鬆在家中自己艾灸,不是一個難題。
7、艾灸養生要注意哪些問題
艾灸養生要注意:復
艾灸絕不是一夕一朝的事情,必須要堅持下來才有效果,而且艾灸的時候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
艾灸還要注意穴位,必須要根據處方找准自己的穴位,同時保持體位舒制適、自然。
如果傷百口已經化膿,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艾灸期間度,注意不要過於飢餓或者暴飲暴食、不要房事,要吃清淡的食物,還要保持心情愉悅,同時每天保持適量的運動,才能夠達到更好的養生還有治療的效果。
少數人由於體質還問有自己所患疾病不同,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比如開始施灸可能引答起皮膚潮紅、灸泡、灸瘡、 口渴、發熱、疲倦、口乾、全身不適等反應,一般不需顧忌,繼續施灸即能消失。
8、在哪裡做艾灸養生相對安全些?
了解過艾灸的朋友,對艾灸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艾灸是在家中進行好,還是應該到專業的養生館呢? 在家艾灸,首先需要掌握些中醫經絡知識的,艾灸取穴很有學問,穴位錯了會適得其反。家庭艾灸主要是用來保健。灸一些保健穴位是很好的,比如關元,足三里,中脘,這些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 還有就是選用合適的艾灸產品。首先說艾的選擇,最好選用3年陳艾,火力平穩,煙小,葯效好。艾條懸灸效果不錯,但是需要手法的技巧,長時間舉著比較累,需要經常刮灰,而且稍一疏忽容易燙傷。老百姓艾灸,建議選擇溫灸器,溫灸器有木的,竹的,銅的不同種類。銅制的最好,保溫性和導熱性能最佳,使用時間長。范氏艾灸罐(火龍罐)是經過多名專家精心研製而成的,銅壁的厚度,導熱性,保溫性都得到嚴格的測試,配合艾粒使用,還節省用料。火龍罐的好處是操作簡單方便,安全,比較溫和,循序漸進的為人體補充陽氣。更節省體力,您把火龍罐固定在身體上,就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做艾灸了。 另外,家庭艾灸通風是一個問題,房間要做好通風又要注意保暖,因為艾煙雖然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在有限的空間里煙太多了不排出去,還是有點嗆的。尤其是冬天開窗會很冷,又要排風,又要注意保暖,要掌握好尺度。艾煙除非全家人都很喜歡聞,否則別人就會有意見了。還要注意防火,用過的艾條或艾粒要及時熄滅,妥善保存。一不留神燒了被子,引起火災可就麻煩了啊。 現代人的很多亞健康問題都是綜合性的,每個人的體質都不盡相同。家庭艾灸用來日常養生保健可以,如果要想達到治療和調理的目的,建議大家還是到專業的養生館。因為艾灸畢竟是一種中醫療法,是需要專業手法和知識的。國艾堂養生館是國內最早的專業艾灸養生館,目前在北京有2家直營店,是您艾灸養生的理想去所。 養生館的好處是: 1.環境好,在幽雅的環境中,聽著古琴古樂,身心都是一種放鬆。 2.專業艾灸老師會根據您的身體情況,判斷體質,制定個性化養生方案,效果顯著。 3.專業技師手法嫻熟,配穴准確。全套養生服務,配合溫足、刮痧、拔罐、推拿等輔助手法更有效改善身體狀態。 4.省時省心,工作繁忙的你可能沒時間自己艾灸,准備和收拾工作就占據了很多時間。在養生館你只需躺在床上享受舒適的服務,養生館的排風保暖設施都很好,一切不用費心。 5.艾灸需要按療程堅持調理才會見到效果,養生館的技師會監督提醒您按時來做,如果在家自己做肯定是會偷懶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是不行的。 艾灸愛好者們,通過分析,大家了解在家艾灸和養生館的區別了吧,具體的性價比就請大家自己衡量吧。
9、保健艾灸師是不是國家承認的職業,哪裡可以考這個證書?
是國家承認的職業。
如果想要考艾灸師資格證可以報名參加1+N課程學習,在經過系統學習以後需要參加1+N課程學習的學員考試。
若考試合格,那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會頒發一張名為CETTIC《灸療師職業培訓證書》的證書(即灸療師資格證)。
該證書可以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官方網站查詢,因此該證書也能夠被廣大用人單位所認可。
灸療師(初級班)
課程設置:①艾灸的起源與發展 ;②艾灸養生與艾灸文化; ③艾灸的功效與機理; ④艾灸治療注意事項; ⑤艾灸材料介紹 ;⑥艾灸器具介紹; ⑦灸材器具選購;⑧艾灸操作規范與流程; ⑨常用灸法種類和技巧 ⑩艾灸適應證與禁忌證。
課程時長:3天(全日制脫產班);15天(函授班)
灸療師(中級班)
課程設置:
①初級班全部課程;
②中醫基礎理論;
③經絡和穴位常識;
④ 艾灸養生與保健;
⑤保健灸與配穴處方 ;
⑥ 常見病灸療法與配穴;
⑦灸後調理與調養;
⑧ 灸後反應和應急處理 ;
⑨艾灸實際操作與施灸。
課程時長:7天(全日制脫產班);30天(函授班)
灸療師(高級班)
課程設置:
①中級班全部課程;
②灸材製作與葯物配伍;
③臨症灸療與辯證施灸;
④名灸介紹與特色灸法;
⑤歷代醫家灸法理論與灸法醫案;
⑥古代和現代灸療的臨床應用;
⑦灸法的現代研究與臨床進展 ;
⑧艾灸實操與臨床實習。
課程時長:12-15天(全日制脫產班)
10、想熏艾條,有沒有了解穴位的大師,人士,提供一些交流。養生方面的
艾灸療法在我們國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老祖宗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財富,因為其簡單易學,操作方便,像艾絨、艾條等艾灸材料容易找到價格相對便宜,還是受到人們的歡迎和應用,成為很多家庭保健和養生,預防和治療的選擇。
1.有關居家艾灸時間:
家庭保健,一般每周2-3次,每次每穴10-15分鍾,10次為1療程。急性症狀,可每日1次,可根據醫生的建議每日增加至2次。對於一些長期遺留的慢性症狀,一般每周3-4次,每次每穴15-30分鍾,10次為1療程。
2.有關艾灸部位和人群選擇施灸。
艾灸頭部臉部時:一般選艾柱小,細艾條,施灸次數少,時間短。
艾灸上肢和下肢時:一般選艾柱小,細艾條,次數略多一些。
艾灸胸,腹,後背時:可以選艾柱大,艾條粗,壯數多。
艾灸體弱和年老人群:不宜多灸,可分效施灸,宜艾柱小,細艾條,壯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