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紅菌一夜長得多快
大紅菌[2] 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的紅椎林土壤腐殖層在高溫高濕的特定氣候條件下,自然生長的純天然食用菌,每年只有 5-8 月 4 個月的生長期,年產紅椎菌干只有 4 萬多公斤,經國內大學的數位專家、教授 10 多年反復研究、試驗,仍無法進行人工栽培。紅菌是十分珍稀的純天然野生菌,菌中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A 、B 、 C 、 D 、 E 、 V 和 18 種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尤其富含抗癌物質——微量元素硒。幾百年以來,當地產婦坐月進補必吃紅茵。紅椎菌具有養血壯體、護膚美顏、防癌抗癌、延緩衰老等保健功效,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純天然保健食用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暢銷福建、廣西、廣東等省以及日本、東南亞各國、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市場銷售價格連年上揚。紅椎菌尚無深加工產品,全部靠人工曬干或烤乾銷售,絕無污染,是純天然保健食用菌。紅菌色澤鮮艷,面呈鮮紅色,煮成的湯鮮紅香甜
,營養價值高!
希望對你有幫助
望採納
2、是什麼野生菌?
廣義的野生菌是指所有的不是人為培養的菌類。狹義的野生菌就指不是我們人工培育的蘑菇類品種。是在野外自然生長的蘑菇。
野生菌一般生長於雲南松、高山松、占風松等針葉林和混交林地帶,單身至群生。野生菌因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長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帶來了野生菌的種類多樣化。
3、野生菌的種類劃分
野生菌種類名稱及圖片大全
野生菌一般生長於雲南松、高山松、占風松等針葉林和混交林地帶,單身至群生,因地理環境的不同和各地所生長的植被的不同也就帶來了野生菌的種類多樣化,常見的種類有雞樅菌、白蔥菌、牛肝菌、松茸菌、乾巴菌等,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野生菌種類名稱及圖片吧。
雞樅菌
雞樅菌是雲南著名野生菌品種,別稱雞冢、雞宗、雞松、雞腳菇、蟻樅等,稱之為菌中之王,其肉肥碩壯實,質細絲白類似雞肉故名,含有鈣、鎂、鐵、磷、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熱量、灰分、核黃素、尼克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氨基酸含量多達16種,含磷量高是雞樅的一大特點。雨季多生於山野的白螞蟻窩上,剛出土時菌蓋呈圓錐形,色黑褐或微黃,菌摺呈白色,老熟時微黃,有獨朵生,大者可達幾兩,也有成片生,但至今未成功實現人工栽培。
白蔥菌
白蔥菌的菌蓋扁半球形,光滑、不粘、淡肉色,菌肉白色,有醬香味,可入葯。生於柞、櫟等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地上,單生或群生。大腿蘑營養豐富,出口歐美、日本等國。據分析,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質20.2克,碳水化合物64.2克,熱量338千卡,灰分4.0克,Ca23毫克,P500毫克,Fe50毫克,核黃素3.68毫克。此外,其水提物對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長有阻抑作用,對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100%,對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為90%。
牛肝菌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黃、黑、紅牛肝菌,生長於海拔九百米至二千二百米之間的松櫟混交林中或砍伐不久的林緣地帶,生長期為每年五月底至十月中,雨後天晴時生長較多,易於採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乾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製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製成鹽腌品食用。
松茸菌
松茸別稱鬆口蘑、大花菌、剝皮菌等,菌蓋初為半球形,後展開成傘狀,表面乾燥、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菌褶白色,秋季生於紅松、落葉松和油松林地。在日本、歐洲享有高聲譽,被視為食用菌中的珍寶,被為「蘑菇之王」。在古代日本,松茸是老百姓向貴族和天皇進貢的珍品之一,有「海里的鯡魚籽,陸地上的松茸」的說法。在雲南麗江納西族地區,松茸也是婚宴上的珍貴菜餚之一。
乾巴菌
乾巴菌別稱松毛菌,每年7~9月生長在馬尾松樹下。這種菌沒有菌蓋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狀,剛出土呈黃褐色,老熟時呈黑褐色。肉質堅硬、乾燥、含有鈣、蛋白質、硫胺素等營養成分,有酷似腌牛肉乾的濃郁香味。其貌不揚,黑黑的帶有一層白色,但味道卻鮮香無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乾巴菌炒青椒或炒雞蛋其味妙不可言。至今仍未實現人工養殖。
青頭菌
青頭菌主要生長在樹林中的草叢中,每年6~9月出茹。剛出土時有點像球形,以後逐漸展開呈扁圓形。菌帽質地堅固,呈青綠色和白色混合狀。菌肉色白質嫩,香氣芬芳,含蛋白質、鈣、磷、鐵、硫、胺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青頭菌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一般人都適合食用,尤其適合有眼疾、肝火盛、憂鬱症、痴呆症患者食用。
虎掌菌
虎掌菌生長於高山懸崖的草叢深處,雲南只有楚雄彝族自治州和麗江地區的少數地方生長。這種菌無蓋無柄,在菌體上長滿一層纖細的茸毛,呈黃褐色,並有明顯的黑色花紋,形同虎爪,因此得名。菌體粗壯肥大、肉質細嫩,含有豐富的胞外多糖,不易破爛且營養豐富。據分析測定,其干品含17種氨基酸,其中有占總量41.46%的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以及11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性平味甘,有追風散寒、舒筋活血之功效,民間也用其作壯陽之用,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
羊肚菌
羊肚菌產於青藏高原甘孜地區、大理地區、麗江地區和迪慶藏族自治州,菌肉細嫩,食味香甜鮮美而富有營養,表面呈黑綠色網狀,為橢圓形,略似羊肚,故得其名。據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1.76%。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來源」,並有「素中之暈」的美稱。另外,據測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種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吡噦醇、生物素、葉酸等。
猴頭菌
猴頭菌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每年八九月久雨初晴之際是猴頭菌的盛產季節,在深山密林中潮濕溫和、空氣流通的地方,一隻只毛茸茸的猴頭菌寄生在樺、櫟等樹幹上,色白並帶有淡黃或粉紅色,遠望頗似一隻只乖巧機靈的金絲猴,故得名猴頭菌。猴頭菌營養豐富,含有多肽及糖類、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有增強細胞活力、抗癌、美容健體等功能。菌肉脆炒、葷炒、清燉、蒸煮等,是難得的珍饈。
老人頭菌
老人頭菌別稱仙人頭、大腳菇、雞樅他爹,老人頭菌肉質細膩糯滑,富有彈性且滋味鮮美,可與鮑魚媲美,故被譽為「植物鮑魚」,富含植物蛋白、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氨基酸品種比較齊全。中醫認為老人頭菌有補脾益腎、滋陰壯陽、理氣排毒、健骨強身的功效,可治氣血兩虧、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面色無華等中老年易得之症。
黑松露
黑松露是一種著名的野生食用菌,樣子看起來有點像外表披了層黑色荔枝皮的馬鈴薯,有時也稱塊菌。黑松露一生都生長地下,地表通常看不到絲毫痕跡,但一些嗅覺靈敏的動物卻能准確地找到它們。黑松露產量很少,全世界僅見野生分布於阿爾卑斯山脈南段和喜馬拉雅山脈的東南地區。黑松露是一款特別適合成年男女日常養身的品種,中國西南藏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地區,民間用黑松露泡酒、煲湯來增強身體抵抗力,或用於男性性功能、前列腺以及女性月經相關方面的調理等,功效卓越。
竹蓀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整個菌體顯得十分俊美、色彩鮮艷稀有珍貴,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4、野生叢菌過了夜還能吃嗎
如果是新鮮的子實體,即便是在夏天放置一夜,也不會腐敗本質的,仍然可以食用的。但是,如果是燒熟不放置冰箱裡面,就會餿掉的。
5、野生松樹菌一夜能長多大?
這個需要根據溫度來決定。溫度偏高就生長的快,溫度低就生長的慢。
6、野生菌可以和山葯排骨一起煲湯嗎?
可以。
野生菌生長受到氣溫、日照、地勢、周期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並且不同環境下生長的野生菌氨基酸、蛋白質等有效成分含量不同,銅、鋅等微量元素的種類與含量也不同。
山葯有補中益氣、強筋健脾的滋補功效。 性甘、平,含膽鹼、粘液質、尿囊素、澱粉、氨基酸等,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收斂虛汗、止瀉,對糖尿病、夜尿、尿頻、婦女帶下症有一定的療效,山葯燉排骨或燉豬大骨,豬骨就起著補充鈣質的作用。與其它補鈣湯一起喝沒有什麼大礙。
7、夜宿山寺 古詩
8、魚缸里投放了硝化細菌、酵母菌、乳酸菌,溫度29度,過了兩天一夜在火山石上面長出了半透膜的膠狀物質
不是黴菌。
是你放過量了,這是乳酸菌等形成的菌膜,富含營養物質,在光照下會爆藻。暫時沒事,在極其多且不清除的情況下會對水質有情況。
建議換水+人工去除大部。
9、煮熟的野生菌過了夜還能吃嗎
從科學的角度說,任何隔夜的菜都不適宜食用,隔夜會使菜品增長不利於身體健康的成份。菌類食品尤其建議不吃為好。
10、忠縣哪些山容易長野山菌?
那種長滿高大樹木的山,雨後容易長野山菌,只有草,或小樹的山,則不容易長出,因為有大樹的山,土地很濕潤,又肥,正好適合菌類生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