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裡老人參加某保健講座後對某公司保健品非常痴迷,已經被推銷員嚴重洗腦,一開始只是一兩瓶,但現在發展
不如直百接報警吧。要不你就把他的工資卡收走,然後不給打錢,翻臉就翻臉,他沒錢買度自然過一陣兒就醒過悶來了。還要先和他單位說清楚不給他錢的原因,也和親戚問朋友周圍鄰居說好別借給他錢。你答只要給他生活必須的錢就夠了,要不就吃的用的都給買好,反版正就不給他錢。他要跟你翻臉你就翻得更狠,沒看新聞說有個小孩因為父母想生二胎,以權自殺逼著父母把胎兒打掉了么。
2、11年買了一堆優莎娜的保健品,沒敢吃,現在都快過期了,要不要扔掉呀?
個人建議,我不是賣這個的,優莎娜的產品是真有用的知,我的眼睛充血已經好多年了,吃葡萄籽三天眼球就白了道,我也不知道你買了什麼,葡萄籽,鈣力鎂,維C,還有護肝的那個,我正在吃,另外你上網路里看看USANA的公司及產品專介紹就明白了,它這個不是葯,是營養素,別讓不懂的人耽誤你,在屬中國是有直銷牌照的,補充一句話:你愛信不信,不信就扔了吧
3、愛益生的保健品有用嗎
有保健品標志的正規保健品在症狀匹配的情況下對相應的症狀都會有明顯的改善的。但是你要先看你所說的保健品是否是有國家批准證書的。
4、男性保健品真管用嗎
這問題問的比較好,因為現在市面上百這一類的保健產品實在是太多了,弄得男性朋友們不知道如可選擇,這個問題我現在來回答一下,壯陽者意味著腎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腎方面有問題就要進行補度腎,需要補腎回就要購買一些補腎產品,購買補腎產品就要去選購一些天然綠色的補腎壯陽保健產品,而且還要補腎的同時對答人體無害的,這一類產品暫時市面上只有一種就是金力養元保健系列產品。
5、長輩總愛為我們買各種保健品,怎麼勸才能拯救被洗腦的老人?
上有老,下有小
生兒育女以後,我們漸漸成了家裡的中堅力量。既是年幼的寶寶依靠的懷抱,也是父母長輩信賴的港灣。
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一寶不僅是「珍寶」的寶,更是「寶寶」的寶――老小孩。
對於家中的「老小孩」,我們要像當年他們教我們使用勺子那樣,教他們使用手機和電腦,教他們如何識別壞人,如何不被騙??
從電信詐騙到如今「聽講座購買保健品」,針對老年人的騙術層出不窮,讓老年人防不勝防,也讓做子女的我們心累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當父母到了愛買保健品的年紀,我們應該如何拯救他們吧!
文/南瓜媽媽
01
「喂,我能騙你點兒錢嗎?」
2012年央視春晚,蔡明、常遠、王寧、郭豐周共同表演的小品《天網恢恢》,第一次將電信詐騙這一主題搬上了春晚的舞台。
蔡明老師一句嗲聲嗲氣的「喂,我能騙你點兒錢嗎?」惹觀眾笑得前仰後合,但現實生活中的騙子比狐狸還狡猾,哪會這么單純呢?
02
「爸,媽,你們幹嘛去?」
「我們去聽講座!」
公安部曾發布過一組大數據,從2011年至2015年五年時間,電信詐騙案發案數量增長近5倍。但與此同時,相信許多人也都已經注意到了,一種新型的騙術也在悄然蔓延――保健品講座。
2017年11月27日,半島都市報刊登過一篇報道,山西省一名工商局執法人員「卧底」保健品講座現場、拆穿了騙子們精心部署的戰略。
《半島都市報》2017年11月27日報道
這篇報道讓南瓜媽想到自己的經歷:剛邁出大學校門的時候,立志成為一名認真負責的媒體人,見到某報社「生活館」招聘記者,就滿懷期待地前去實習。沒想到上崗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一場「保健品講座」拍照。等到了現場才知道,這根本就是一場為老人家「洗腦」的騙局,於是當場辭了職。
新聞報道中的騙局模式,與南瓜媽親身經歷的那一場「講座」有許多驚人的相似,可見這種騙術已相當成熟、成體系了!今天就和大家「分步驟」地來為大家拆解一下。
「來聽講座,福利禮品送不停!」
這種騙局往往是以「小恩小惠」作為開端的。「工作人員」會在農貿市場、蔬果商店、超市等地散發小廣告,以「來聽講座就送免費報紙/雞蛋/油」等小恩小惠,邀請老人報名,留下姓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收進他們的資料庫。
「現場不能拍照、錄像、錄音哦!」
以騙錢為目的的「講座」有嚴格的紀律。在南瓜媽親臨的那場講座中,每一排座椅兩側都會有工作人員「把守」,禁止參加講座的老人拍照、錄像、錄音,不明真相的老人很容易被「嚇唬」住。
「大家好,我是某某大學的教授。」
每一場「講座」都會有一位名頭響當當的主講人,某某大學的教授、深耕某某領域的專家、某某大公司的總經理等。之前與大家提到的新聞中,主講人就打著「北京醫科大學」的名義言之鑿鑿,而實際上並沒有這樣一所大學。
「我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相信我啊!」
大多數人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則略暖的故事:老人的兒子在兩年前死去,但卻接到詐騙電話,對方謊稱是她兒子。因為騙子的聲音和她兒子實在太像,老人捨不得掛斷。老人最後說了實情,並請求對方「再說一句吧」,騙子思考片刻答「媽,保重啊」。
現實生活中卻往往沒有這樣暖心的劇情,騙子們當然可以噓寒問暖、忙前忙後,但他們的眼睛卻會始終「緊盯」著你的腰包。
「拋磚引玉,不滿意就退錢!」
拋磚引玉的伎倆,會將講座推向一個小高潮。例如,主講人先拿出一套精緻的碗筷,標價不菲,但如果你願意購買成套的保健品,這套精緻的碗筷就可以免費送給你。而這套保健品的數量有限,你必須先交納一部分「訂金」,不過你放心,如果後悔了,是可以退錢的。
「可以退錢」,聽起來很是公平理智,但實際上,通常每一場講座的聽眾都是街坊鄰居,而且大都是不與兒女同住的,就算讓他們回家冷靜一下,又有幾人能真正想清楚、走出這個騙局呢?
03
狹路相逢,只能鬥智斗勇
遭遇「保健品講座」騙局的老年人,也許會花重金買回一大堆無用的保健品,把本該用來養老的積蓄浪費掉;也有可能會因為誤食這些「假葯」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我們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無法拆穿、攻破一個個騙局,但保護好自家老人不遭騙,卻是義不容辭的。
電視劇《鄰居也瘋狂》中
李大爺因為被騙了30萬心臟病發作住院
科普,用最能接受的方式
網路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張照片:一位兒子用媽媽能看懂的語句給電腦桌面的圖標命名,這樣媽媽在用電腦的時候就不會不知所措了。
南瓜媽也做過這樣的事:在南瓜的外婆剛剛開始使用智能機的時候,用最通俗的語言,在記事本畫出了每一個屏幕上所有程序的功能,並把她根本用不到的那些程序收進了角落裡的文件夾。最近有一天,突然發現她自覺地為微信、支付寶等帶有支付功能的APP設置了雙重密碼,頓感欣慰。
其實正如前文所說,我們教長輩使用手機和電腦,就像他們當年教我們吃放一樣。我們不得不用他們最能接受的方式去教導,這樣才能收獲最好的效果。當他們學會了使用這些設備、懂得了保護自己的信息,很多「套路」也就不攻自破了。
關懷,只做鎧甲不當軟肋
針對老年人的騙術,最容易找上那些不與兒女同住的老年人,這樣的老人本身不具備辨別真偽的能力,身邊也沒有能幫助他們辨別真偽的人,非常容易走入騙子的圈套。
雖然由於條件限制,我們很難再像小時候那樣與父母同吃同住,但對他們的關注與關懷,不應該因此變淡、變少。如果條件允許,就和他們住得近一點、常去看看他們;如果分居兩地,一定要常聯系、把新鮮的資訊帶給他們。
上有老,下有小。作為家的「中堅力量」,我們也許會感到壓力山大。不過別忘了,我們兒時也是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等到我們老了,孩子們也會令我們欣慰。
在合適的年紀,為最重要的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心甘情願
6、後愛的保健品有人用過嗎?效果怎麼樣?
一般不用保健品的飄過~~~認為食物優於保健品的飄過~~
7、為什麼老年人都很容易被「保健品」給騙?
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一些老年人買保健品然後被騙的新聞吧,有些嚴重受騙的老年人還可能連自己的養老錢都完全因為買保健品給花光了!很多年輕人都搞不懂,難道現在的老年人智商都這么低嗎?為什麼會經常被騙子騙呢?其實這一切都是有原因,哪裡會有人資源受騙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對健康的極度渴望!人在年紀大了之後難免是會有各種各樣的疾病的,身體自然也會一天不如一天,老年人在自己生了病之後往往都是會非常恐慌的,他們害怕自己有一天會被疾病帶走,那麼生病的呢,又怕自己有一天生病,所以他們就會迷上了保健品!
一個人在迷上了一件東西之後,往往就會喪失理智,對於老年人來說更是如此,老年人們為了擁有一個好身體,很容易「病急亂投醫」,為了得到良葯聖品,他們就有可能在買保健品的過程中受騙!當然了,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原因,還有一個客觀因素就是現在的騙子手段太高明了!
現在的騙子真的很聰明,他們知道年輕人的財產保護意識太強,已經不好騙了,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老年人的身上,畢竟老年人「人傻錢多」嘛,而且自身又缺乏判斷能力,所以自然也就成了騙子的第一對象!很多騙子為了騙到老年人的錢,總是想盡各種各樣的花招來騙老年人,這些方法新奇怪異,而且更新換代的非常之快,老年人哪裡能招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