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兒童分期保健

兒童分期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12 02:04:35

1、求關於兒童保健的論文。

Q

2、兒科實習內容都有啥

兒科畢業實習大綱

一、目的與要求:
通過實習,使醫學生具有現代兒科專業知識,使理論課與臨床實際密切結合。並運步培養學生能夠獨立擔當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治工作,熟悉兒科醫療過程中各環節。
二、實習時間:
兒科病房實習四周。
三、內容和方法:
採取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負責制。
1.在了解小兒各系統器官,解剖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對兒科常見疾病及綜合征進行較系統 全面的分析,掌握其診斷方法和處理原則。
2.熟悉兒科完整病史的寫作,24小時內完成。 3.了解並練習兒科常用基本治療操作技術: ①靜脈、肌肉注射方法。②臂靜脈、股靜脈抽血。 ③腰穿、骨穿(部分模擬練習)
4.培養病房醫療工作能力。 措施:
1.每位實習醫生負責4~7張病床,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查房和病程記錄書寫。
2.24小時內完成全病史書寫,每天做三級查房記錄,住院滿二周以上者應寫病程小結,或交接班小結,平時病史由住院醫師負責督察修改,不符合病史要求者重寫。
3.上級醫師查房時應匯報病史,並及時做好記錄。 4.參加每周科內教學病例討論。
5.參加病區值班,負責新、重病人的觀察和處理,參加病情解答,學習醫療社會服務。 6.熟悉常用葯物的劑量及用法。
7.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兒童保健:預防接種心理保健各期營養保健神經心理的發育及評價
緒論
目的要求:
1、熟悉兒科學的特點
2、掌握小兒各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教學內容:
1、分別從解剖、生理、生化、營養代謝、免疫、病理等基礎醫學及疾病種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後、預防等臨床方面講述兒科學特點。
2、講述小兒各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生長發育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 2、了解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因素 3、掌握小兒體格生長發育的指標
4、熟悉骨骼、牙齒、運動語言功能的發育 教學內容:
1、講述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影響因素
2、講述小兒體格生長發育的規律、臨床意義及參考值。
3、講述小兒頭顱骨、脊柱、骨化中心和牙齒的發育,並結合腦、脊髓的發育講述動動及語言功能的發育。
兒童保健與疾病預防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年齡分期的保健原則
2、掌握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實施程序 3、了解各年齡期保健的具體措施 教學內容:
1、講述各年齡保健原則及兒童保健的具體措施 2、講述計劃免疫及小兒各種預防接種實施程序
營養基礎與嬰兒喂養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兒營養基礎的代謝特點及能量、水、營養素的需要
2、掌握嬰兒喂養的方法: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及過渡期食物添加原則 教學內容:
1、講述小兒各年齡階段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及臨床意義 2、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方法及斷奶時間
3、講述人工喂養的原則方法及年牛、羊乳配方奶粉及其他代乳品的成分,優缺點和使用方法
4、講述小兒添加輔食的原則、種類和時間
過敏性紫癜
目的和要求:
1、了解過敏性紫癜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
2、掌握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3、熟悉本病的實驗室檢查。 教學內容:
1、講述過敏性紫癜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
2、重點講述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3、講述本病的實驗室檢查。
川崎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川崎病的病因及病理
二、掌握川崎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標准。 三、掌握川崎病的治療。 主要內容:
一、一般介紹本病的病因和病理。 二、重點講解本病的臨床表現。
三、著重介紹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確良診斷標准。 四、重點介紹川崎病的一般治療及其治療新進展。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與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目的要求:
1、了解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
2、了解維生素D的來源及其在體內的代謝過程
3、掌握該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 4、掌握該病的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 教學內容:
1、結合1.25(OH)2D3的生理功能,說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和手足 搐搦症的病理特點及其與臨床表現的關系。
2、結合講述維生素D的來源,提出預防措施
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表現,重點講述臨床分期、分度,並指出活動期症狀對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及診斷依據。
4、結合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發病機理,講述該病的臨床症狀、體征、診斷,依據以及其它無熱驚厥的鑒別。
5、講述治療方法,並介紹維生素A、D過量的臨床表現
21-三體綜合症
目的要求:
1、掌握21-三體綜合征的臨床特徵,診斷及鑒別診斷 2、了解遺傳學診斷及遺傳咨詢的基本知識 教學內容:
1、講述21-三體的臨床特徵
2、結合細胞遺傳學講述該病的遺傳學診斷與鑒別診斷遺傳咨詢
3、講述該病的治療方法
支氣管哮喘
目的要求:
1、了解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理和誘因 2、掌握哮喘診斷標准及治療 3、了解咳嗽變異性哮喘
4、熟悉支氣管哮喘的分度和預防 教學內容:
1、結合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發病機理、病理,講述該病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 2、講述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嬰兒哮喘診斷,3歲以上兒童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
3、講述該病的防治措施及哮喘持續狀態的處理 急性風濕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風濕熱的病因和病理過程 2、掌握該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標准 3、熟悉急性風濕熱的治療和預防 4、了解風濕熱的預後 教學內容:
1、講述急性風濕熱的病因、發病機制及病理變化
2、講述急性風濕熱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診斷指標 3、講述急性風濕熱的治療,預防及預後判斷
結核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結核病的病因及發病特點
2、掌握結核菌素的試驗方法和臨床意義 3、了解原發性肺結核的病理變化及轉歸
4、掌握原發性肺結核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5、熟悉小兒結核病的治療原則 教學內容:
1、講述結核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2、講述結核菌素試驗方法,臨床意義及近年來結核病實驗室檢查的進展 3、講述結核病的治療原則,介紹目前常用抗結核葯物
4、講述原發性肺結核病理變化及轉歸,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介紹判斷小兒結核病具有活動性的參考指標
消化系統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2、了解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掌握脫水的性質、程度及臨床表現及小兒液體療法 3、掌握小兒腹瀉的病因,發病機制
4、掌握小兒腹瀉的臨床表現,診斷與分類 5、掌握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
教學內容:
1、結合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講述小兒腹瀉的病因(易感因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提出預防措施
2、分別講述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的發病機制
3、掌握小兒感染性腹瀉共同臨床表現,幾種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遷延性腹瀉和慢性腹瀉的臨床表現
4、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講述本病的診斷與分類
5、講述治療措施,重點介紹小兒液體療法(包括ORS液)
呼吸系統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免疫特點
2、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 3、掌握本病的治療原則及高熱和高熱驚厥的處理

3、女性一生的分期及其保健要點

女性的生理特點,女性一生可分為新生兒期、幼兒期、青春期、性成熟期、更年期、老年期六個時期,但從新生兒到衰老是一個漸進的生理過程,各時期不能截然分開。
廣大女性朋友一定要了解自己目前所處在的生理分期,加以重視,做好一些列的保健,才能身體健康呦!
其實這也是我從別人的新浪博客看到的(嘮嗑姨媽)。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4、兒科實習,我該注意什麼,求告知

兒科畢業實習大綱

一、目的與要求:
通過實習,使醫學生具有現代兒科專業知識,使理論課與臨床實際密切結合。並運步培養學生能夠獨立擔當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治工作,熟悉兒科醫療過程中各環節。
二、實習時間:
兒科病房實習四周。
三、內容和方法:
採取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負責制。
1.在了解小兒各系統器官,解剖生理特點的基礎上,對兒科常見疾病及綜合征進行較系統 全面的分析,掌握其診斷方法和處理原則。
2.熟悉兒科完整病史的寫作,24小時內完成。 3.了解並練習兒科常用基本治療操作技術: ①靜脈、肌肉注射方法。②臂靜脈、股靜脈抽血。 ③腰穿、骨穿(部分模擬練習)
4.培養病房醫療工作能力。 措施:
1.每位實習醫生負責4~7張病床,在老師指導下進行查房和病程記錄書寫。
2.24小時內完成全病史書寫,每天做三級查房記錄,住院滿二周以上者應寫病程小結,或交接班小結,平時病史由住院醫師負責督察修改,不符合病史要求者重寫。
3.上級醫師查房時應匯報病史,並及時做好記錄。 4.參加每周科內教學病例討論。
5.參加病區值班,負責新、重病人的觀察和處理,參加病情解答,學習醫療社會服務。 6.熟悉常用葯物的劑量及用法。
7.掌握兒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處理原則:
兒童保健:預防接種心理保健各期營養保健神經心理的發育及評價
緒論
目的要求:
1、熟悉兒科學的特點
2、掌握小兒各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教學內容:
1、分別從解剖、生理、生化、營養代謝、免疫、病理等基礎醫學及疾病種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後、預防等臨床方面講述兒科學特點。
2、講述小兒各年齡分期及各期特點。
生長發育
目的要求:
1、掌握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 2、了解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的因素 3、掌握小兒體格生長發育的指標
4、熟悉骨骼、牙齒、運動語言功能的發育 教學內容:
1、講述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影響因素
2、講述小兒體格生長發育的規律、臨床意義及參考值。
3、講述小兒頭顱骨、脊柱、骨化中心和牙齒的發育,並結合腦、脊髓的發育講述動動及語言功能的發育。
兒童保健與疾病預防
目的要求:
1、掌握各年齡分期的保健原則
2、掌握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實施程序 3、了解各年齡期保健的具體措施 教學內容:
1、講述各年齡保健原則及兒童保健的具體措施 2、講述計劃免疫及小兒各種預防接種實施程序
營養基礎與嬰兒喂養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兒營養基礎的代謝特點及能量、水、營養素的需要
2、掌握嬰兒喂養的方法: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及過渡期食物添加原則 教學內容:
1、講述小兒各年齡階段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及臨床意義 2、講述母乳喂養的優點、方法及斷奶時間
3、講述人工喂養的原則方法及年牛、羊乳配方奶粉及其他代乳品的成分,優缺點和使用方法
4、講述小兒添加輔食的原則、種類和時間
過敏性紫癜
目的和要求:
1、了解過敏性紫癜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
2、掌握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3、熟悉本病的實驗室檢查。 教學內容:
1、講述過敏性紫癜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
2、重點講述過敏性紫癜的臨床表現、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原則。 3、講述本病的實驗室檢查。
川崎病
目的要求:
一、了解川崎病的病因及病理
二、掌握川崎病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標准。 三、掌握川崎病的治療。 主要內容:
一、一般介紹本病的病因和病理。 二、重點講解本病的臨床表現。
三、著重介紹川崎病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確良診斷標准。 四、重點介紹川崎病的一般治療及其治療新進展。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與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
目的要求:
1、了解維生素D的生理功能
2、了解維生素D的來源及其在體內的代謝過程
3、掌握該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 4、掌握該病的治療原則和預防措施 教學內容:
1、結合1.25(OH)2D3的生理功能,說明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和手足 搐搦症的病理特點及其與臨床表現的關系。
2、結合講述維生素D的來源,提出預防措施
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的臨床表現,重點講述臨床分期、分度,並指出活動期症狀對早期診斷的重要性及診斷依據。
4、結合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發病機理,講述該病的臨床症狀、體征、診斷,依據以及其它無熱驚厥的鑒別。
5、講述治療方法,並介紹維生素A、D過量的臨床表現
21-三體綜合症
目的要求:
1、掌握21-三體綜合征的臨床特徵,診斷及鑒別診斷 2、了解遺傳學診斷及遺傳咨詢的基本知識 教學內容:
1、講述21-三體的臨床特徵
2、結合細胞遺傳學講述該病的遺傳學診斷與鑒別診斷遺傳咨詢
3、講述該病的治療方法
支氣管哮喘
目的要求:
1、了解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理和誘因 2、掌握哮喘診斷標准及治療 3、了解咳嗽變異性哮喘
4、熟悉支氣管哮喘的分度和預防 教學內容:
1、結合支氣管哮喘的病因、發病機理、病理,講述該病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 2、講述支氣管哮喘的診斷:嬰兒哮喘診斷,3歲以上兒童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
3、講述該病的防治措施及哮喘持續狀態的處理 急性風濕熱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風濕熱的病因和病理過程 2、掌握該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標准 3、熟悉急性風濕熱的治療和預防 4、了解風濕熱的預後 教學內容:
1、講述急性風濕熱的病因、發病機制及病理變化
2、講述急性風濕熱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診斷指標 3、講述急性風濕熱的治療,預防及預後判斷
結核病
目的要求:
1、了解結核病的病因及發病特點
2、掌握結核菌素的試驗方法和臨床意義 3、了解原發性肺結核的病理變化及轉歸
4、掌握原發性肺結核的臨床表現,診斷和鑒別診斷 5、熟悉小兒結核病的治療原則 教學內容:
1、講述結核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
2、講述結核菌素試驗方法,臨床意義及近年來結核病實驗室檢查的進展 3、講述結核病的治療原則,介紹目前常用抗結核葯物
4、講述原發性肺結核病理變化及轉歸,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診斷,介紹判斷小兒結核病具有活動性的參考指標
消化系統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
2、了解小兒體液平衡的特點,掌握脫水的性質、程度及臨床表現及小兒液體療法 3、掌握小兒腹瀉的病因,發病機制
4、掌握小兒腹瀉的臨床表現,診斷與分類 5、掌握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
教學內容:
1、結合小兒消化系統解剖生理特點,講述小兒腹瀉的病因(易感因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提出預防措施
2、分別講述感染性腹瀉、非感染性腹瀉的發病機制
3、掌握小兒感染性腹瀉共同臨床表現,幾種類型腸炎的臨床特點、遷延性腹瀉和慢性腹瀉的臨床表現
4、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講述本病的診斷與分類
5、講述治療措施,重點介紹小兒液體療法(包括ORS液)
呼吸系統疾病
目的要求:
1、了解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特點及免疫特點
2、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及鑒別診斷 3、掌握本病的治療原則及高熱和高熱驚厥的處理

5、兒童期的年齡分期

6、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

越小的時候長的越快,3歲後身高體重就長的慢了

與兒童分期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