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家庭保健按摩手法有哪些
老年家庭保健按摩14種方法
保健按摩是用自己的雙手在身體某些部位或穴位上進行揉搓、提拿、拍打,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消化功能,強壯筋骨,提高抗病能力。這種按摩簡單易學,使用方便,適合於家庭保健。老年人如能每天做幾回,可達到預防感冒、防治腰腿痛的目的。
下面介紹幾種按摩方法:
1、 乾洗臉:兩手掌心相搓,搓熱後像洗臉那樣反復摩擦臉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直至臉部發熱。
2、 梳抓頭:兩手五指分開放在頭兩側,像梳頭那樣從前向後,從外向內梳抓頭皮。
3、 揉擦眼眶: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內向外,先上後下,反復擦揉眼眶。
4、 揉太陽穴:兩手拇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上,反復按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
5、 揉擦鼻根:兩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兩側上下反復揉擦。
6、 揉風池穴:兩手拇指放在枕後風池穴處,其餘四指自然分開放在頭兩側,反復按揉。
7、 擦頸項:兩手掌心搓熱後,放在頸後部來回揉擦,直至頸項部皮膚發熱。
8、 捏拿肩:一手放在對側肩部,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反復揉捏、提拿肩部肌肉。兩側交替進行。
9、 揉捏臂:一手放在對側臂上,上下反復揉捏,先內側後外側,兩側交替進行。
10、 按揉腹部:兩手重疊放在腹部,反復按揉,范圍由小到大,先順時針,後逆時針。
11、 捶打腰:兩手分別放在同側腰部,由上而下反復搓揉。然後,變掌為拳,反復捶打腰部。
12、 捏小腿: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兩手拇指向內,四肢向外,上下反復揉捏,兩側交替進行。
13、 搖動踝: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復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順時針,後逆時針轉動踝關節。兩側交替進行。
14、 揉捏足:一側小腿放在對側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復揉捏足底,兩側交替進行。
注意事項:
1、 按摩一般取坐位,按摩前先靜坐片刻,全身放鬆。
2、 按摩輕重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宜,頭面部應輕,四肢及腰背部稍重。
3、 按摩時可以做全套,也可以選幾個動作。一般以早晨起床按摩頭面部,晚上休息前按摩全身為好。
2、保健按摩的老年家庭保健按摩14法
<
3、八十歲的男老人保健按摩應注意哪些方事項
別用大力,防止骨頭斷裂
4、推拿按摩更適合老年人?還是年輕人?
專業的點穴推拿按摩,與其他休閑按摩,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人體的穴位,無論老小都是一樣的,老人因代謝慢,故修復效果也慢,年輕人則相反,在手法上,老人則以補法,年輕人則以泄法。
5、免費提供老年人保健的,這些都是啥?一個是腳一個是腿。一個三千按摩腿的,另一個腳五六千,網上有賣嗎
那些東西都是騙人的,他們層層加碼到老人手中就是幾千上萬的,再聽他們糊說八道很多老人以為真能保健呢。
6、推拿有什麼保健作用?
7、什麼是推拿保健法,方法是什麼?
推拿又叫按摩,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物理療法。它是運用手和手指的技巧,在自身或他人座膚、肌肉及軟組織上連續動作,用來治病的一種方法。對老年保健及老年人的某些慢性疾患,或久病而不慣服葯者,尤為適宜。推拿可調節經絡、促進氣血流動,使組織的營養改善,肌肉、關節功能恢復正常,以達到扶正祛邪、消除疼痛、強筋壯骨、增強體質的目的,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得到調整,陰平陽秘,則可益壽延年。
推拿的方法,有主動推拿和被動推拿之分。自我操作,即自己對自身進行推拿的保健方法,稱為主動推拿,亦叫自我按摩,主要用於保健方面。他人操作,即醫師、按摩師對病人進行推拿的治療方法,稱為被動推拿,主要用於醫治疾病。
推拿的手法是復雜多樣的,大致有按、摩、推、拿、揉、捏、顫、打、運、搓、搖、捻、刮、拓、疊、點、壓、A、彈、分、合等多種。
適用於老年人的幾種常用方法1按法:用手指或手掌按肌膚。
①拇指按:用大拇指按。適用於手或足等狹小的部位。
②四指按:用拇指外的其餘四個指頭按。適用於頸或肋部等部位。
③二指按:用拇指與另一指夾肌肉。適用於指或細軟肌肉處。
④手掌按:用整個手掌緊密按觸胸、腹、大腿等大面積部位。
2推法:即用手向外、向上或向前推擠肌肉的方法。
①平推:用一手或兩手緊貼皮膚向前推。適用於胸、腹腰部和四肢。
②刨推:用掌根向下或向前一進一退的推。適用於胸部和腿部。
③側推:用大拇指或其他四指向側面推。適用於頭、頸部。
3拍法:即用二、三、四指並起平面地拍打肌膚的方法。可分為單手和雙手同時拍兩種方式。適用於肩、背、胸、腹和手臂彎、腿彎處。
4點法:根據不同施治部位,用一指或兩指向應點部位的上、下、左、右或周圍點壓的方法。適用於周身各部。
5壓法:即用手壓患處的方法。
①指壓:用手指正面壓之。適用於頭面各個部位。
②掌壓:用單掌或雙掌壓患處。適用於軀乾的各個部位。
8、中醫推拿(保健按摩)的祖師爺是誰?
是我國古代 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無確定發明者
應用推拿防病、治病、健身益壽,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幾千年前就受到中國醫學家及養生學家的高度重視。如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秦漢時期的《內經》中記載了按摩可以治療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脘痛等。我國第一部按摩專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漢時期成書的。
《黃帝內經》中就指出:「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及得復。」說明在秦漢時期推拿已成為醫療和養生的重要手段。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遐覽》中曾提到有《按摩導引經十卷》,惜已佚。但在《養性延命錄》中,曾轉引導引經部分內容曰:「……平旦以兩掌相摩令熱,熨眼三過,次又以指搔目四眥,令人目明。……又法摩手令熱以摩面,從上至下,去邪氣令人面上有光彩。又法摩手令熱,雷摩身體,從上而下,名曰干浴,令人勝風寒時氣、熱頭痛,百病皆除。」導引經的上述內容曾為許多書籍所推崇、引用。隋代的《諸病源候論》每卷之未,都附有導引按摩之法。當時,自我按摩作為按摩的一個內容十分盛行,它的廣泛開展,說明按摩療法重視預防,注意發揮病人與疾病作斗爭的主觀能動性。隋唐時期,在人體體表施行按摩手法時,塗上中葯製成的膏,於是,一種既可防止病人表皮破損、又可使葯物和手法作用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發展。膏的種類很多,有莽草膏、丹參膏、烏頭膏、野葛膏、陳元膏和木防己膏等,根據不同病情選擇應用。而且膏摩還可用以防治小兒疾病,《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兒雖無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寒風」。這個時期已有按摩專科,並有按摩博士、按摩師等職務名稱,可見當時按摩已頗盛行。尤其是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導引,他在《備急千金要方·養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後百病並除,行及奔馬,此是養身之法。」孫氏此論,既是對唐代以前養生學的繼承,又是他自己經驗的總結,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到了宋金元時期,推拿運用的范圍更加廣泛,如宋代醫生龐安時「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婦孕將產,七日而子不下,百術無所效……令其家人以湯溫其腰腹,自為上下按摩,孕者覺胃腸微痛,呻吟間生一男子」,運用了按摩法催產。在宋代陳直的《養老奉親書》中提出了老年人經常擦湧泉穴,可使晚年步履輕便,精神飽滿。
清代在保健推拿方面發展的特點,是對小兒推拿的著作較多,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手法簡便易行,在民間流傳甚廣。
9、老年人做推拿好嗎
完全可以的 推拿屬於中醫裡面的養生。
10、免費提供老年人保健的,這些都是啥?一個是腳一個是腿。一個三千按摩腿的,另一個腳五六千,網上有賣嗎?
所謂的免費提供老人的保健,那些都是騙人的,騙老人的保保障金,其實正常,一個按摩也沒有多少錢,8老人自己鍛煉的好,身體多陪陪老人就是最好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