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豌豆苗種植技術
請
聽說豌豆苗含有豐富的VC和VE,都超過了西蘭花的含量。只是在VA與胡蘿卜素的含量上略少於西蘭花。而豌豆苗含有豐富的鉀,尤其對於高血壓患者非常好。它還能治療曬黑的肌膚,使肌膚清爽不油膩。我們通常食用豌豆嫩梢,營養豐富,質地柔嫩,甜味清香。豌豆苗葉色翠綠,葉肉厚,纖維少,梢葉嫩,是冬春菜中的珍品,是綠葉菜中營養價值高的無公害保健蔬菜,很有發展前途。那豌豆苗如何種植呢?本文簡單介紹豌豆苗的種植方法!
豌豆苗可春、秋、冬栽培,春季3—4月份播種,5—6月份收獲,一般常見有上海豌豆苗、上農無須豌豆苗、四川無須豆尖1號等,其中最快可收獲為四川無須豌豆,半蔓生,播種後20天可採收,連收9—10次,每次畝產1000公斤。豌豆苗的產量主要靠苗基數,每畝用種子13—15公斤,播種前用農家肥1500公斤,草木灰100千克,過磷酸鈣25公斤。精耕細作後整理成1.3米寬平畦,按行距10—15厘米進行直播,播後覆土1—2厘米。早春7天出齊苗,出苗後1—2次覆土2—3厘米。在苗期內要及時追肥澆水,保持土壤乾乾濕濕即可,封行前除草。約2片真葉時要及時追施速效氮肥,每采一次追施1次,4公斤尿素兌水成0.3%,共施4—5次,並追施0.2%磷酸二氫鉀。期間主要防治危害葉片的黃頂病、白粉病、蚜蟲和潛葉蠅。
播種後20—30天,苗長8—9厘米時進行一次性採收,經過刨根、捆把、切除莖基部根、洗凈後上市。進行多次採收時,當苗15—20厘米高,7—8片真葉時採摘嫩梢。當托葉未張開是,採收上部復葉嫩梢,連帶1—2片未展開的嫩葉,7—10天採收一次,每次可收1000—1500公斤。
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2、豌豆苗是什麼,營養價值
豌豆苗:蔬菜的一種。豌豆的嫩莖葉, 也是苗類蔬菜的一種,又被稱為「豌豆尖」「龍須菜」,「龍須苗」.是以蔬菜豌豆的幼嫩莖葉、嫩梢作為食用的一種綠葉菜。在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最受歡迎,揚州人在歲首的餐桌上必擺上一盤豌豆苗,以表歲歲平安之意。
豌豆苗又名安豆苗,在有些地區也叫做"龍須菜", "龍須苗"
豌豆苗是剛從種子萌芽而生長的整盤或割下捆把銷售的帶種子或不帶種子的豌豆初生芽,豌豆苗是無土栽培,從播種到成苗一般只需幾天。豌豆苗苗莖長白,細條型,葉在苗莖頂段,葉小。無土栽培豌豆苗則只利用一茬。
營養價值:
豌豆苗為豆科植物豌豆的嫩苗。豌豆苗的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葉,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味清香、質柔嫩、滑潤適口,色、香、味俱佳。營養價值高和綠色無公害,而且吃起來清香滑嫩,味道鮮美獨特。用來熱炒、做湯、涮鍋都不失為餐桌上的上乘蔬菜,倍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豌豆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超過了西蘭花的含量。
只是在維生素A與胡蘿卜素的含量上略少於西蘭花。而豌豆苗含有豐富的鉀,尤其對於高血壓患者有作用。能治療曬黑的肌膚,使肌膚清爽。我們通常食用豌豆嫩梢,營養豐富,質地柔嫩,甜味清香。豌豆苗葉色翠綠,葉肉厚,纖維少,梢葉嫩,是冬春菜中的珍品,是綠葉菜中營養價值高的無公害保健蔬菜,有較好發展前景
3、有沒有會種植芽苗菜的?
最好避免油污,以免腐爛
芽苗菜是利用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營養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條件下直接生長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莖,是近幾年來新興的無污染、食用安全的保健型蔬菜。現介紹豌豆苗、蘿卜苗、綠豆芽苗、種芽香椿等幾種常見種芽菜的無土免營養液生產技術。
選擇生產場地芽苗菜生產對溫度、濕度、光照、水源等條件有較嚴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催芽室20-25℃,栽培室16-25℃;綠化型產品光照強度控制在3-4萬勒克斯以下,半軟化型產品不超過1萬勒克斯;栽培室內應具有通風設施,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還必須有貯水及排水系統。一般來說,廣東地區夏季酷熱,應選擇在光線較暗、降溫容易的房屋內,生產莖稈較細,葉片較少、色澤較淺的半軟化型產品。
准備生產設施芽苗菜的無土免營養液栽培多採用苗盤紙床、多層立體進行。因此選擇適宜的栽培架、栽培容器與栽培基質非常重要。栽培架主要用於栽培室擺放多層苗盤,進行立體栽培以提高空間利用率。為方便管理,一般架高160-210厘米,每架放苗盤4-5層;架長150厘米,寬60厘米,每層放置6個苗盤;栽培容器一般多選用輕質的塑料蔬菜育苗盤,苗盤規格為62×23.6×3-5厘米;栽培基質宜選用清潔、無毒、質輕、吸水持水能力強,使用後殘留物容易處理的紙及白棉布、珍珠岩等;盆、缸、浴缸或水泥池等浸種和苗盤清洗容器應根據生產規模來添置。
栽培與管理
一、浸種種子的質量與芽苗菜生長的整齊度、商品率以及產量密切相關,用於芽苗菜生產的種子一般要求純度、凈度好,發芽率高,籽粒飽滿。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清洗,剔除蟲蛀、破殘、畸形、腐爛、癟粒、特小粒和已發芽的種子。為促進種子發芽,有些種子清洗後還需要進行浸種。一般先用20-30℃的潔凈清水將種子淘洗2-3遍,品種不同,浸泡的時間也不同。一般豌豆、香椿浸24小時,蘿卜浸6-8小時。浸種結束後將種子再淘洗2-3遍,瀝去多餘水分。
二、播種播種前先將塑料苗盤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再用清水沖凈,然後在盤底鋪一層紙,豌豆、蘿卜和綠豆等種子即可播種。此外,在鋪好的紙張上再鋪一層1.5厘米厚的珍珠岩。珍珠岩須提前加水、攪拌後擠去多餘水分。所有種子播種時要求撒種均勻,以使芽苗生長整齊。播種量根據品種而定。
三、催芽播種完畢後,將苗盤疊摞在一起,放在平整的地面進行疊盤催芽。催芽時苗盤疊摞和擺放高度不得超過100厘米,每摞之間要間隔2-3厘米,以利通氣。催芽室內溫度保持20-25℃。香椿要求較嚴格,一般須保持在20-22℃,以提高發芽率。為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盤上面要覆蓋濕麻布袋片、黑色農膜或雙層遮陽網。疊盤催芽期間每天噴水一次,水量不要過大,以免爛芽。在噴水的同時應進行一次上下左右苗盤位置的調換,使苗盤所處栽培環境盡量均勻,促進芽苗整齊生長。在正常條件下,4天左右即可結束催芽。
四、栽培管理
1、光照管理為使芽苗菜從疊盤催芽的黑暗、高濕環境安全過渡到栽培環境,在移到栽培室前應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較穩定的弱光區域過渡一天,以避免發生「芽干」等危害。生產綠化型產品時,在芽苗上市前2-3天,苗盤應置放在光照較強的區域,以使芽苗更好的變綠,但在進入6-8月以後,尤其是採用日光溫室等設施作為生產場地的,為避免過強的光照,必須在溫室外覆蓋遮陽網,以使光照適度。
2、溫度管理芽苗菜出盤後所要求的溫度應根據不同種類、不同生長期分別進行管理。如果同一生產場地同時種幾種芽苗菜的話,室內溫度夜晚應不低於16℃,白天不高於25℃。
3、通風管理通風是調節栽培室溫度和濕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風可保持栽培室空氣清新和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利於減少種芽霉爛和避免空氣二氧化碳的缺失。因此,在室內溫度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每天應通風換氣1-2次,即使在室內溫度較低時,也要進行短時間通風。
4、水分管理由於芽苗菜栽培採用了不同於一般無土栽培的苗盤紙床栽培技術,加之芽苗本身鮮嫩多汁,因此必須採用「小水勤澆」,冬天每天噴淋3次,夏天每天噴淋4次。澆水要均勻,先澆上層,然後依次澆下層。澆水量以噴淋後苗盤內基質濕潤、苗盤內張紙不大量滴水為宜。此外,還應注意生長前期水量宜少,生長中後期稍大,陰雨低溫天氣水量宜少,晴朗高溫天氣稍大,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時水量宜少,相反時則可稍大。
產品收獲與銷售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條件下,一般豌豆苗播種後8-9天即可收獲,收獲時苗高約15厘米,頂部小葉已展開,食用時切割梢部7-9厘米,每盤可產350-500克。蘿卜苗播種後507天即可收獲,收獲時苗高6-10厘米,子葉展開、充分肥大,食用時齊根切割,每盤可產400-500克。種苗香椿浸種後,從催芽開始經18天左右即可收獲,收獲時苗高7-10厘米,子葉平展、充分肥大,小葉還未長出,食用時可齊根切割或帶根拔出,每盤可產400-500克。
以下為圖:
參考資料:http://www.tese88.cn/ProctPhoto/200611034545876.gif
4、國家對芽苗菜的用葯標准
芽苗菜是利用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營養器官,在黑暗或光照條件下直接生長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莖,是近幾年來新興的無污染、食用安全的保健型蔬菜。現介紹豌豆苗、蘿卜苗、綠豆芽苗、種芽香椿等幾種常見種芽菜的無土免營養液生產技術。 選擇生產場地芽苗菜生產對溫度、濕度、光照、水源等條件有較嚴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催芽室20-25℃,栽培室16-25℃;綠化型產品光照強度控制在3-4萬勒克斯以下,半軟化型產品不超過1萬勒克斯;栽培室內應具有通風設施,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還必須有貯水及排水系統。一般來說,廣東地區夏季酷熱,應選擇在光線較暗、降溫容易的房屋內,生產莖稈較細,葉片較少、色澤較淺的半軟化型產品。 准備生產設施芽苗菜的無土免營養液栽培多採用苗盤紙床、多層立體進行。因此選擇適宜的栽培架、栽培容器與栽培基質非常重要。栽培架主要用於栽培室擺放多層苗盤,進行立體栽培以提高空間利用率。為方便管理,一般架高160-210厘米,每架放苗盤4-5層;架長150厘米,寬60厘米,每層放置6個苗盤;栽培容器一般多選用輕質的塑料蔬菜育苗盤,苗盤規格為62×23.6×3-5厘米;栽培基質宜選用清潔、無毒、質輕、吸水持水能力強,使用後殘留物容易處理的紙及白棉布、珍珠岩等;盆、缸、浴缸或水泥池等浸種和苗盤清洗容器應根據生產規模來添置。 栽培與管理 一、浸種種子的質量與芽苗菜生長的整齊度、商品率以及產量密切相關,用於芽苗菜生產的種子一般要求純度、凈度好,發芽率高,籽粒飽滿。在播種前要進行種子清洗,剔除蟲蛀、破殘、畸形、腐爛、癟粒、特小粒和已發芽的種子。為促進種子發芽,有些種子清洗後還需要進行浸種。一般先用20-30℃的潔凈清水將種子淘洗2-3遍,品種不同,浸泡的時間也不同。一般豌豆、香椿浸24小時,蘿卜浸6-8小時。浸種結束後將種子再淘洗2-3遍,瀝去多餘水分。 二、播種播種前先將塑料苗盤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再用清水沖凈,然後在盤底鋪一層紙,豌豆、蘿卜和綠豆等種子即可播種。此外,在鋪好的紙張上再鋪一層1.5厘米厚的珍珠岩。珍珠岩須提前加水、攪拌後擠去多餘水分。所有種子播種時要求撒種均勻,以使芽苗生長整齊。播種量根據品種而定。 三、催芽播種完畢後,將苗盤疊摞在一起,放在平整的地面進行疊盤催芽。催芽時苗盤疊摞和擺放高度不得超過100厘米,每摞之間要間隔2-3厘米,以利通氣。催芽室內溫度保持20-25℃。香椿要求較嚴格,一般須保持在20-22℃,以提高發芽率。為保持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盤上面要覆蓋濕麻布袋片、黑色農膜或雙層遮陽網。疊盤催芽期間每天噴水一次,水量不要過大,以免爛芽。在噴水的同時應進行一次上下左右苗盤位置的調換,使苗盤所處栽培環境盡量均勻,促進芽苗整齊生長。在正常條件下,4天左右即可結束催芽。 四、栽培管理 1、光照管理為使芽苗菜從疊盤催芽的黑暗、高濕環境安全過渡到栽培環境,在移到栽培室前應放置在空氣相對濕度較穩定的弱光區域過渡一天,以避免發生「芽干」等危害。生產綠化型產品時,在芽苗上市前2-3天,苗盤應置放在光照較強的區域,以使芽苗更好的變綠,但在進入6-8月以後,尤其是採用日光溫室等設施作為生產場地的,為避免過強的光照,必須在溫室外覆蓋遮陽網,以使光照適度。 2、溫度管理芽苗菜出盤後所要求的溫度應根據不同種類、不同生長期分別進行管理。如果同一生產場地同時種幾種芽苗菜的話,室內溫度夜晚應不低於16℃,白天不高於25℃。 3、通風管理通風是調節栽培室溫度和濕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風可保持栽培室空氣清新和降低空氣相對濕度,利於減少種芽霉爛和避免空氣二氧化碳的缺失。因此,在室內溫度能得到保證的情況下,每天應通風換氣1-2次,即使在室內溫度較低時,也要進行短時間通風。 4、水分管理由於芽苗菜栽培採用了不同於一般無土栽培的苗盤紙床栽培技術,加之芽苗本身鮮嫩多汁,因此必須採用「小水勤澆」,冬天每天噴淋3次,夏天每天噴淋4次。澆水要均勻,先澆上層,然後依次澆下層。澆水量以噴淋後苗盤內基質濕潤、苗盤內張紙不大量滴水為宜。此外,還應注意生長前期水量宜少,生長中後期稍大,陰雨低溫天氣水量宜少,晴朗高溫天氣稍大,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時水量宜少,相反時則可稍大。 產品收獲與銷售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條件下,一般豌豆苗播種後8-9天即可收獲,收獲時苗高約15厘米,頂部小葉已展開,食用時切割梢部7-9厘米,每盤可產350-500克。蘿卜苗播種後507天即可收獲,收獲時苗高6-10厘米,子葉展開、充分肥大,食用時齊根切割,每盤可產400-500克。種苗香椿浸種後,從催芽開始經18天左右即可收獲,收獲時苗高7-10厘米,子葉平展、充分肥大,小葉還未長出,食用時可齊根切割或帶根拔出,每盤可產400-500克。
5、豌豆苗的種植方法
一、家庭無土栽培方法:
1、豆子一定要浸泡,泡到可以看到根。一般24小時就可以了。
2、芽菜盆底部透氣,不積水。底部鋪無紡布的濕紙巾超市就有賣的,濕紙巾用之前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洗干 凈,擰干後再鋪上。鋪上3層是為了給豆子保水,鋪好豆子後,在水龍頭下小水沖一下,使濕紙巾保持濕潤。濕紙巾洗干凈後也可以不擰干鋪上,再一粒粒鋪上豆子。不要重疊。
3、溫度很重要,室內20度左右長的最快!
4、自然光照下依舊會長的很好!
5、採收節點:豌豆苗長到10厘米左右最美味,但是第一茬長到13厘米也不是不可以,依舊美味。
6、採收可以挨著根部剪,沒有問題,溫度合適,2到3天又會發出新芽。
二、田間大規模種植方法
豌豆苗可春、秋、冬栽培,春季3-4月份播種,5-6月份收獲,一般常見有上海豌豆苗、上農無須豌豆苗、四川無須豆尖1號等,其中最快可收獲為四川無須豌豆,半蔓生,播種後20天可採收,連收9-10次,每次畝產1000公斤。豌豆苗的產量主要靠苗基數,每畝用種子13-15公斤,播種前用農家肥1500公斤,草木灰100千克,過磷酸鈣25公斤。精耕細作後整理成1.3米寬平畦,按行距10-15厘米進行直播,播後覆土1-2厘米。早春7天出齊苗,出苗後1-2次覆土2-3厘米。在苗期內要及時追肥澆水,保持土壤乾乾濕濕即可,封行前除草。約2片真葉時要及時追施速效氮肥,每采一次追施1次,4公斤尿素兌水成0.3%,共施4-5次,並追施0.2%磷酸二氫鉀。期間主要防治危害葉片的黃頂病、白粉病、蚜蟲和潛葉蠅。
播種後20-30天,苗長8-9厘米時進行一次性採收,經過刨根、捆把、切除莖基部根、洗凈後上市。進行多次採收時,當苗15-20厘米高,7-8片真葉時採摘嫩梢。當托葉未張開是,採收上部復葉嫩梢,連帶1-2片未展開的嫩葉,7-10天採收一次,每次可收1000-1500公斤。
6、黃花菜種苗的適應性
黃花菜的繁殖技術:
一、分株繁殖法。選擇生長健壯的多年老黃花,從母株叢挖出一部分或全部根莖,抖去泥土,剪去根莖下部的老根,病根,並一株一株地分開,把根狀莖的四周黃褐色衣毛扒去,露出主側芽,每個根狀莖保留2-3層新根栽植於大田。特點是操作簡單,成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為好,是生產中常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
二、分芽繁殖法。黃花的根是肉狀莖,每個肉狀莖上著生許多小突起叫隱芽簇,每個隱芽蔟含有六個隱芽,交替排在肉狀莖的兩側,隱芽一般不萌芽,只有在主側芽受到損傷時,萌發長出一個新的小生命。分芽繁殖根據黃花的這一特性,把根狀莖按照隱芽簇的分布,有意用刀切開,通過培養,一個月隱芽萌發長出一個新的植株。這種方法技術性強,繁殖系數高,因此要選擇生活力強、發育快、成活率高,年限短的根狀莖進行分芽。一般一個單株可分4-10株,每畝老黃花通過分芽繁殖,可新栽黃花4-6.70公頃。
1、分芽技術。分芽繁殖一年四季都可進行,最好在春秋兩季,把挖起的黃花株叢抖凈泥土,扒去枯葉和衣毛,露出主側芽,按照隱芽簇著生的位置分切種塊。⑴橫切法。用刀從主芽下邊的年痕處把根狀莖橫切斷,然後從上往下,依次從年痕處或每隔1-2厘米處橫切一刀,將根狀莖分成若干段,每段保證1-3個芽簇。⑵斜切法。先用刀從主芽與側芽連接處以45°角把主芽斜切下去,然後再朝相反方向以45°角把側芽斜切下去,以此類推。
以上兩種方法不論採取哪一種,每段帶3-7厘米的肉質根1-3條,為萌動,發芽提供營養。
2、栽培方法。⑴把種塊直接栽大田。整地作畦,施農家肥5000千克,磷肥40千克,畦寬2米,每畦栽2行,大行距1.20米,小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開穴。每穴放切好的種塊3-4塊,芽向上,根向下放展,覆土3厘米,栽後用小水澆足,水滲後覆膜。1月後注意放苗,要加強苗期管理,達到早發苗,發壯苗。⑵先育苗再移植,把切好的種塊栽在苗床上,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每畝苗4.50萬株,苗齡2個月可移栽大田。這種方法發芽快,苗壯,成活率高。
3、種子繁育法
1、選種。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栽植5-8年的黃花,初花期每個花薹上留5-6個粗壯花蕾不採摘,讓其結果,留作種子。其餘花蕾繼續採摘,作為商品出售。采種用的黃花初花期每隔7-10天噴1次氨基酸2000倍液,噴2-3次,待朔果成熟,頂端稍裂口時,摘下脫粒。種子要放在通風乾燥處,妥善保管。
2、育苗。選擇陽畦或溫室等場地,用肥沃的菜園土做苗床,並進行土壤消毒。種子用25℃的溫水浸種48小時。播種時每畦(1.50-7米)施腐熟過篩的有機肥200千克,把畦平整後澆足底水,待水滲後,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開溝點種,播後覆土2厘米。採用陽畦育苗,可在上面插小拱稈蓋膜,棚內溫度白天保持25℃,晚上不低於12-15℃,1周可出苗,出苗後逐漸降低棚溫,適應外界氣候,防止幼苗徒長。在苗期要加強田間管理,保持土壤濕潤。注意防病治蟲,要多中耕並噴一些葉面肥,促進幼苗生長發育,為來年的移栽培育大苗、壯苗。
黃花菜高產的施肥方法
區別苗齡,分期施肥
一是新植苗可先開好種植穴,穴寬30-50厘米,深20-25厘米,在穴內施足基肥;二是種植15年以上的老齡苗,由於植株衰老,花莛細瘦,蕾少蕾小,需要更新,挖出老弱苗後補施有機肥;三是常規苗要施好春苗肥、催苔肥和秋發肥。
科學配方,平衡施肥
為使黃花菜生長茁壯,預防病害入侵,必須講究科學配方,平衡施肥。一是用腐熟的有機肥如人糞尿、欄糞、堆肥;二是精製活性有機復合肥;三是高能有機復合肥;四是無機氮磷鉀肥。前三種肥料以作基肥和春苗肥為主;同時配施無機化肥。春苗配施氮素化肥10公斤,鉀肥7公斤;催苔肥每畝配施化肥 10-15公斤;秋發肥提倡施用人糞尿,每畝500-750公斤,適量配施磷鉀肥。同時,在花蕾採收10天後,還應進行根外噴肥。
中耕疏土,以水調水
黃花菜的穩定收期長達15年以上,每當採收以後或者大雨沖刷之後,行間容易板結,特別是土質比較貧瘠的地更易板結,影響黃花對肥水的吸收。因此,在黃花生育期間,要勤於中耕鬆土,出苗到花莛伸前,應淺鋤3到4次,花蕾採摘結束後要深中耕,用以創造疏鬆環境,提高保肥保水能力;二要結合中耕施肥,減少肥料流失;三要在遇到乾旱時,及時澆水,做到以水調肥,提高供肥能力。
黃花菜的常見病蟲害
病害
黃花菜炭疽病
發病特徵:
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花薹。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半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邊緣色深褐,發病與健康部位分界較明晰,有的病斑外圍出現黃暈。病斑擴展並連合為條斑,致葉片變灰褐至灰白色乾枯。後期病部出現小黑點病徵。
發病特徵: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刺盤孢屬,兩菌均以菌絲體及分孢盤在病株上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孢盤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藉助風雨或小昆蟲活動輾轉傳播侵染致病。溫暖潮濕的天氣或植地環境有利於發病。過施氮肥、植株生勢過旺易發病。低窪潮濕、排水不良或葉蟎危害重的地塊也易發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
(2)加強肥水管理。適時噴施葉面肥。適時適度澆灌,注意清溝排漬,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噴葯控病。發病前最遲於見病後,噴施70%托布津10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
黃花菜褐斑病
褐斑病發病特徵:
黃花菜褐斑病或稱葉斑病,是黃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種葉部病害的統稱。其症狀共同點是:葉斑橢圓形至不定形,長徑3~7毫米,寬徑1~2毫米或更寬,黃褐色,邊緣色深,斑外圍常具有黃色暈圈。當葉片病斑密布並連合時,往往使葉片呈褐色焦枯,相當觸目。後期斑面視病原的不同而表現霉狀物或小黑粒或小黑點病徵。
發病規律:
該病菌為真菌,是以菌絲體及子實體在病株上或病殘體上存活越冬,以分孢器內生孢子作為初侵和再侵接種體,從孔口、表皮或傷口侵入致病。通常溫暖多雨的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收獲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物,以減少菌源。
(2)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強抗病力。
(3)及早噴葯,預防控病。按「無病早防、見病早治」的要求,連續交替噴葯防治。用葉葉青一包兌水150市斤或英納一包兌水400市斤,連續噴霧2-3次,每隔7-10天一次。
黃花菜在西部及西南地區較常見,四川渠縣地區最為著名,這里生產的黃花菜,品質很高,受到港商的極大歡迎,每年夏季收麥時節,亦是黃花盛開的時節,遍地黃花,引來蜂蝶無數,實為美景,在慶陽東部的各個區域,都有廣泛的種植,黃花菜根含有大量的毒素,牛羊誤食後起初會出現失明,然後腹脹如鼓,最終死亡,所以黃花菜根要妥善處理,由於黃花菜的成熟時節正是農忙時節,加上受天氣條件限制,基產量常會出現很大的浮動,因此,價格也經常產生很大的差異。
黃花菜葉枯病
黃花菜又叫金針菜,為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是含苞未放的花蕾,營養豐富,是傳統特產蔬菜之一。
黃花菜葉枯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薹。葉片發病,多在葉尖或葉緣產生水漬狀褐色小點,後沿葉脈向上下蔓延,形成褐色條斑,邊緣赤褐色,中央深褐色,上密生小黑點,嚴重時全葉枯死。花薹感病,多在距地面35厘米左右處出現病變,初為水漬狀小點,後變褐色至深褐色橢圓形或長圓形斑點,病斑邊緣深褐色,病部密生小黑點,嚴重時花薹變黃枯死。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殘體上越冬,借風雨傳播;田間一般4月下旬開始發病,5-6發病加快,多雨高濕發病嚴重。另外,葉蟎為害重的地塊病害亦重。
防治方法:合理施肥,雨後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或地表濕度過大。葯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葉蟎危害重的地塊,可選用滅蟎的葯劑噴殺。
黃花菜莖枯病
1.表現症狀
它是黃花菜的重要病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黃花菜的產量和品質,嚴重時植株發病率很高,部分植株花蕾未抽出就因病壞死,明顯影響黃花菜的生產和產量。
此病多在黃花菜生產的中後期發生,主要危害花莖,偶爾也危害葉片。花莖受害,多從頂端的傷口和孔侵染,形成不規則或不定形壞死斑,灰褐色或灰白色,邊緣黃色逐步向下擴展,嚴重時,至花莖全部枯死,在病部散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發病規律
病菌為弱寄生菌,常寄生在植株枯死的花莖上越冬。翌年,借風雨傳播,從花莖的各種傷口,氣孔和皮孔或從生長衰弱的部位侵入。在土肥條件差,管理粗放或生長衰弱的田間發展蔓延,溫暖高濕有利於病菌孢子的萌發和侵入,陰雨天氣病亦較重。此外,冬季清園不徹底、田間雨後積水、偏施氮肥等,病害發生亦較重。
3.防治方法
浩倫甲基硫菌靈800倍+丁子香酚1000倍+廣大特效王一支對水15公斤,隔6~7天噴施一次,連用2~3次即可收到滿意效果。
蟲害
粉斑螟蛾
粉斑螟蛾,是黃花菜的干製品在倉庫貯藏期間經常發生的害蟲。成蟲體長6-7毫米,翅展14-16毫米,前翅狹長,淡褐色,有時為灰黑色,近基部1/3處有一不甚明顯的淡色紋橫斷前翅,紋外翅色較深。後翅灰白色。卵球形,乳白色。老熟幼蟲體長12-14毫米,頭部赤褐色,剛毛基部有較明顯的小黑點。
粉斑螟分布甚廣,除新疆外各地均有,而且食性很雜,所有植物性產品如稻、谷、米、麵粉、葯材、油料等幾乎沒有不受害的。它隨時可以加害於黃花菜,特別是採收過遲的花蕾於蒸制後,因花被鬆散而花葯外露,這種害蟲最喜食害花葯,所以花葯常在貯藏後不久首先受到危害,再逐漸轉蛀其他部分。這種害蟲並吐絲結網,常將花蕾綴結成塊,同時排出大量帶臭味的糞便,大大降低黃花菜的商品質量。
粉斑螟1年發生4代,以幼蟲在包裝物、墊倉板,屋柱、板壁或倉內陰暗避風處潛藏越冬,次年繼續為害。另外,亦可從附近糧食倉庫傳入黃花菜庫房內繁衍,因此,須加強防治。
黃花菜的採摘、貯藏及加工
黃花菜的採摘與加工,是黃花菜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適期採摘,科學加工,既能增加產量、改善品質,也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接受消費者嚴格的選擇,提高這一特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一、黃花菜的採摘
(一)採摘時間 黃花菜採摘期,在大同縣從6月下旬開始到8月上旬結束,歷時40多天。在採摘期每天採摘應在上午5—10時為宜。湖南祁東品種多,可以全天採摘,部分品種採摘期達到70多天。
(二)採摘方法 採摘時,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花柄,從花蒂和苔梗連接處輕輕折斷,邊採摘邊裝在簍內。
(三)採摘的標准 采早了,花蕾未長足,分量輕,產量低,蒸制後條子細小褐色,質量差。采遲了花蕾裂嘴或開放,干制後不僅產量低,品質也差,因此適宜採摘的花蕾從外觀上看個大飽滿,質地松,花嘴欲裂未裂,色澤發黃,三條接縫十分明顯。
二、黃花菜的貯藏
(一)鮮黃花菜不耐貯藏,在0℃~5℃和95%以上的相對濕度條件下可貯藏1周。
(二)乾燥後的黃花菜相對於鮮品而言,易於貯藏。但是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若黃花菜貯藏在密閉的空間,應避免太陽光的照射和高溫的環境,放於陰影處;
2、若黃花菜貯藏在非密閉空間,應放於通風的地方,或是經常晾曬,讓其始終保持絕對的乾燥;
除此而外,在(新鮮或干品)黃花菜的貯藏過程中不要添加任何(化學)葯物,那樣會影響到黃花菜的質量、口感,及飲食的安全,讓它成為真正的綠色——切忌。
三、黃花菜的加工
黃花菜的加工按順序分蒸制或腌制、乾燥、分級、包裝四道工序。
(一)蒸制 黃花菜採摘後,應及時進行蒸制。
1.蒸房建設。蒸房由一口大鐵鍋和在鍋台上建一間小房組成。房的側面和頂棚封閉,正面開門,房內用架桿分3—4層,每層擺2個篩,在房一側上下各插入一支0—100℃溫度計,用煤做燃料。
2.蒸制。先將鮮黃花放在篩里,每個篩放5—6kg,厚度12—15cm,要求中間略高,四周稍低,呈饅頭狀,再將中間輕扒個凹,要裝得蓬蓬鬆鬆,以便受熱均勻,成熟度一致。裝好後,把篩放在蒸房裡,關上門,灶生火。通過鍋里的水產生熱氣,來提高蒸房的溫度,當溫度達到70—75℃時,維持3—5分鍾即熟。
3.蒸制好的菜,花蕾上布滿小水珠。由黃綠轉為淡黃淺綠色,蓬鬆花堆下陷13—12;摸花身發軟,豎起花柄稍彎曲;搓花蕾有響聲,里生外熟;蒸好的花蕾乾菜率16%—20%,5—6kg鮮菜出1kg乾菜,好的乾菜條狀肉厚、色澤金黃、油性大,回潮性強,含糖多,味道美,商品性好。
(二)腌制 從1993年由台商引進該技術,就地收購,就地腌制。剛開始是把添加劑加入水中攪拌均勻,然後把鮮黃花放進去進行腌制。近幾年這一技術進一步得到改進,具體方法是:將食用添加劑焦亞硫酸鈉與採摘或收購的鮮黃花,按3%—3.5%的比例,直接拌均勻,裝在密閉的容器里(大瓮或塑料袋),放在溫室或光線充足的地方腌制24小時,撈出控去水分,即可乾燥。這種方法較傳統蒸製法操作簡便、省工、省燃料,干制後的黃花色澤金黃,加工後沒有油條或青條商品性好,加工不受數量多少限制,少則幾公斤多則幾百公斤均可進行,特別是陰雨天不會造成大量花蕾霉爛。
(三)注意事項
1.在腌制過程中,在20—60℃范圍內隨溫度升高,出芽率增加。
2.嚴格控制添加劑焦亞硫酸鈉的用量,在陰雨天黃花菜不能及時乾燥,延長腌制時間,焦亞硫酸鈉應以4%為好。
3.添加劑焦亞硫酸鈉在腌制過程中分解的SO1,對金屬設備有腐蝕作用,因此在加工中不要使用金屬容器及器械。
4.食用前,要將黃花菜用熱水洗2—3次。
(四)乾燥 乾燥後的花蕾水分散發,品質穩定,便於貯運銷售。
l.陰涼休汗。蒸好的花蕾,最好保持原狀,不要立即出篩,如果篩少周轉不開時,也可將花蕾順倒在曬席上涼過心,但不要將篩反倒。這樣再攤曬時,就不易發餿、變形、干後條子直粗、味道好,把篩放在陰涼通風處1—2小時,利用余熱進一步熟透熟勻,使表皮上的糖分收斂轉化,熟度均勻,色澤美觀。
2.曬干。製成木架、南低北高,把准備好的葦席釘上,製成曬床,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然後將涼過心的黃花菜或腌制好的黃花菜均勻地攤在葦席上,每天翻動1—2次,第一天要用雙席對翻。即用一個空席蓋在曬床上,夾住翻轉,既快又不粘席,花蕾干後粗直不彎曲。尚未半干時不能手翻,以防干後捲曲,一般兩天即可曬干。曬好的菜用手握不發脆,鬆手後自然散開。
(五)分級
1.一等菜。色澤金黃,油性大,條子長粗壯均勻,少量裂嘴不超過1cm,無霉變、無雜質、無蟲蛀。
2.二等菜。色澤黃,油性中,條子粗壯均勻,少量裂嘴不超過1.5cm,半截輕油條不超過5%,無霉變、無雜質、無蟲蛀。
3.三等菜。色澤淡黃,油性少,條子細短,裂嘴多,半截油條菜不超過10%,無霉變、無雜質、無蟲蛀。
(六)包裝
包裝是黃花菜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包裝質量好壞,直接影響銷售,好的包裝,迎合了顧客忙裡,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後,好的產呂能否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包裝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黃花菜加工上非常注重包裝,首先將分好等級的黃花菜一根一根捋直,採取100g、250g、350g、450g包裝,然後10袋成箱,從內到外非常精製美觀,十分暢銷。
營養分析
黃花菜有較好的健腦,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豐富的卵磷脂,這種物質是機體中許多細胞,特別是大腦細胞的組成成分,對增強和改善大腦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時能清除動脈內的沉積物,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腦動脈阻塞等症狀有特殊療效,故人們稱之為「健腦菜」。
另據研究表明,黃花菜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的含量,有利於高血壓患者的康復,可作為高血壓患者的保健蔬菜。黃花菜中還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為防治腸道癌瘤的食品。
每100克黃花菜所含營養素如下
熱量(199.00千卡)·
蛋白質(19.40克)·
脂肪(1.40克)·
碳水化合物(34.90克)·
膳食纖維(7.70克)·
維生素A(307.00微克)·
胡蘿卜素(1840.00微克)·
硫胺素(0.05毫克)·
核黃素(0.21毫克)·
尼克酸(3.10毫克)·
維生素C(10.00毫克)·
維生素E(4.92毫克)·
鈣(301.00毫克)·
磷(216.00毫克)·
鈉(59.20毫克)·
鎂(85.00毫克)·
鐵(8.10毫克)·
鋅(3.99毫克)·
硒(4.22微克)·
銅(0.37毫克)·
錳(1.21毫克)·
鉀(610.00毫克)
7、農業台蔬菜小苗怎麼種?
8、今年種什麼蔬菜好
一、世界十大名萊之———綠蘆筍
綠蘆筍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暢銷的—種食品,它和食用菌—樣,具有鮮嫩可口、營養豐富和醫療保健作用三大特點。我國所產嫩筍95%出口外銷,國內市場主要供應大中城市涉外賓館飯店及部分超市蔬菜專櫃。綠蘆筍一次播種育苗栽植後,可連續投產采筍10年左右,廣西大部分地區適宜種植綠蘆筍,是冬春季節南才北調的理想品種之一,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二、天然無公害綠色食品——樹仔菜
樹仔菜屬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以嫩梢為菜,具有粗生易長、抗逆性強、插枝便長等優良特點。其嫩芽香脆可口,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VB、 VC及多種礦物元素,是最好的防癌、美容保健食品。常食能養顏、保健、清熱祛濕、降低血脂及清肝明目,中國綠色食品研究中心已將其認證為「綠色食品」。
三、高產水果型番茄新品種--串珠櫻桃番茄
該品種屬於植物有限生長類型,座果率高達90%以上,每株可結果100個以上,果穗上著生的果實排列整齊,果實橢圓形,果形美觀,單果重10—15克,大小均勻,幼果有淺綠色果肩,成熟果鮮紅色,色澤鮮艷。果實圓整,抗裂耐貯,果肉脆嫩,風味濃郁。極早熟品種,從播種至採摘鮮果需100天左右(春季栽培)。
9、豌豆苗長到後期苗突然變黃,可補肥嗎?
聽說豌豆苗含有豐富的VC和VE,都超過了西蘭花的含量。只是在VA與胡蘿卜素的含量上略少於西蘭花。而豌豆苗含有豐富的鉀,尤其對於高血壓患者非常好。它還能治療曬黑的肌膚,使肌膚清爽不油膩。我們通常食用豌豆嫩梢,營養豐富,質地柔嫩,甜味清香。豌豆苗葉色翠綠,葉肉厚,纖維少,梢葉嫩,是冬春菜中的珍品,是綠葉菜中營養價值高的無公害保健蔬菜,很有發展前途。
那豌豆苗如何種植呢?本文簡單介紹豌豆苗的種植方法!
一.家庭無土栽培方法
1、豆子一定要浸泡,泡到可以看到根。一般24小時就可以了。2、芽菜盆底部透氣,不積水。底部鋪無紡布的濕紙巾超市就有賣的,濕紙巾用之前在自來水龍頭下沖洗干 凈,擰干後再鋪上。鋪上3層是為了給豆子保水,鋪好豆子後,在水龍頭下小水沖一下,使濕紙巾保持濕潤。濕紙巾洗干凈後也可以不擰干鋪上,再一粒粒鋪上豆子。不要重疊。3、溫度很重要,室內20度左右長的最快!4、自然光照下依舊會長的很好!5、採收節點:豌豆苗長到10厘米左右最美味,但是第一茬長到13厘米也不是不可以,依舊美味。6、採收可以挨著根部剪,沒有問題,溫度合適,2到3天又會發出新芽。
二.田間大規模種植方法
豌豆苗可春、秋、冬栽培,春季3—4月份播種,5—6月份收獲,一般常見有上海豌豆苗、上農無須豌豆苗、四川無須豆尖1號等,其中最快可收獲為四川無須豌豆,半蔓生,播種後20天可採收,連收9—10次,每次畝產1000公斤。豌豆苗的產量主要靠苗基數,每畝用種子13—15公斤,播種前用農家肥1500公斤,草木灰100千克,過磷酸鈣25公斤。精耕細作後整理成1.3米寬平畦,按行距10—15厘米進行直播,播後覆土1—2厘米。早春7天出齊苗,出苗後1—2次覆土2—3厘米。在苗期內要及時追肥澆水,保持土壤乾乾濕濕即可,封行前除草。約2片真葉時要及時追施速效氮肥,每采一次追施1次,4公斤尿素兌水成0.3%,共施4—5次,並追施0.2%磷酸二氫鉀。期間主要防治危害葉片的黃頂病、白粉病、蚜蟲和潛葉蠅。
播種後20—30天,苗長8—9厘米時進行一次性採收,經過刨根、捆把、切除莖基部根、洗凈後上市。進行多次採收時,當苗15—20厘米高,7—8片真葉時採摘嫩梢。當托葉未張開是,採收上部復葉嫩梢,連帶1—2片未展開的嫩葉,7—10天採收一次,每次可收1000—1500公斤。
10、蔬菜里有一種叫「銀條」的,是什麼東西?
銀條又名草石蠶、羅漢菜、螺絲菜等,主食地下塊莖、肉質脆嫩,無纖維、可鹽漬、醬制、涼拌等,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合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是食用和葯用兼備的名特蔬菜品種。
銀條種植歷史悠久,相傳大唐貞觀十九年,唐玄奘天竺取經歸來帶回無名蔬菜,拜謁太宗皇帝李世民,皇上大加贊賞,賜名「銀條」,並作為宮廷菜餚。清乾隆皇帝同百官品贊譽為膳食一寶。
銀條是我國河南省偃師市的特產,形狀、味道與綠豆芽相似。
偃師地處伊洛河沖積平原,氣候溫和、水量適中,是銀條的原產地域。據《偃師縣志》記載,明朝弘治年間偃師銀條曾為宮廷貢品。
偃師銀條種植歷史悠久,潔白光亮,質地緻密,色白鮮嫩,清脆爽口,具有解酒清神、消膩利口、增進食慾等功能。是各種宴席上的著名涼拌菜。
相傳大唐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天竺取經歸來帶回無名蔬菜,拜謁太宗皇帝李世民,皇上大加贊賞,賜名「銀條」。清乾隆皇帝同百官品贊譽為膳食一寶。並作為宮廷菜餚,在唐玄奘家鄉——偃師種植。
據現代科學測定:銀條富含糖類、酚類、維生素C、粗蛋白、氨基酸、有機酸等物質,對軟化血管、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環具有獨特的療效。銀條喜光照、耐潮濕,沙質土壤栽培尤為適宜。春分前後播種,穀雨前後苗齊,6、7月份進入旺盛生長期。銀條生肓期約300天,一般畝產1800-2500公斤。
工業提取「水蘇糖」的新型原料——銀條
銀條是一年生菊科植物。銀條原為野生食用植物,主食地下根莖、肉質脆嫩,無纖維、可鹽漬、醬制、涼拌等,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合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物質,色白鮮嫩,清脆爽口,具有去膩、清神、增進食慾的功能,是各種宴席上的著名涼拌菜。有軟化血管、降低血液濃度、改善血液循環的獨特作用,是食用和葯用兼備的名特蔬菜品種,同時也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用它作為工業提取水蘇糖新型原料,產量高、成本低,經濟效益極高。科隆實業現用植物非試高效快繁技術對銀條能進行大規模產業化種苗生產。
銀條葉卵圓形,根莖質地細密、嫩脆多汁、色白和味甘,不耐乾旱,遇霜枯死,地下莖可越冬。銀條喜濕潤,適宜在上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生長適宜溫度為20——28℃,塊莖生長適溫為20——25℃,低溫生長速度較慢,有軟化血管、降低血液濃度、改善血液循環的獨特作用。
銀條屬淺根系、栽培要選擇疏鬆肥沃、排水、澆灌條件好的沙壤地塊。施足底肥,以優質農家肥為主,輔以草木灰、磷肥和二銨等。三月中下旬整地,做高平畦,畦寬120厘米、高20厘米,畦間為澆、排水溝。合理密植,待銀條地下莖萌芽後挖出地下莖,並進行篩選,挑塊莖肥厚、勻稱,莖芽飽滿的塊莖做種。4月上中旬定植,並把種莖分節,每節長10——15厘米,每節帶有2——3個飽滿芽。定植時開溝,溝深4——6厘米,株距10厘米,行距25厘米,銀條定植後,出土緩慢,約30天左右出芽,待莖高長至10厘米,進行一次澆水追肥,除草中耕。銀條病蟲害較少,蟲害主要有斑潛蠅,可用40%溴氰菊酯乳液2000倍液或愛福丁2500倍液噴霧防治。病蟲害主要有腐爛病,發病後及時清除,並用石灰消毒。發病初期可用200X10(的負6次方)的農用鏈黴素灌根,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
生物特性:
一、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銀條不耐乾旱,遇霜枯死,地下莖可越冬。生長適宜溫度為20-28℃,塊莖生長適溫為20-25℃,夏季以地上部分生長為主;立秋後,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同化養分積累,地下塊莖開始膨大生長;霜降前地上部分枯死,地下塊莖形成。銀條喜濕潤,適宜在上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栽培。
二、栽培技術要點
1、品種選擇 偃師銀條,河南主栽品種。株高59-70厘米,葉卵圓形,塊莖質地細密、嫩脆多汁、色白和味甘,一般每667平方米產750公斤。
2、施肥整地 銀條屬淺根系、栽培要選擇疏鬆肥沃、排水、澆灌條件好的沙壤地塊。施足底肥,以優質農家肥為主,輔以草木灰、磷肥和二銨等。三月中下旬整地,做高平畦,畦寬120厘米、高20厘米,畦間為澆、排水溝。
3.適時播種 合理密植 3月中下旬,待銀條地下莖萌芽後挖出地下莖,並進行篩選,挑塊莖肥厚、勻稱,莖芽飽滿的塊莖做種。4月上中旬定植,並把種莖分節,每節長10-15厘米,每節帶有2-3個飽滿芽。定植時開溝,溝深4-6厘米,株距10厘米,行距25厘米,每667平方米用種20-35公斤。
4、田間管理 銀條定植後,出土緩慢,約30天左右出芽,待莖高長至10厘米,進行一次澆水追肥,除草中耕。進入夏季,地上部封行,生長迅速。乾旱時,及時澆水追肥。如發現旺長,可進行摘心,或噴灑哆效唑控制,同時拔除田間雜草,如遇夏季暴雨天氣要注意排澇。8月中旬,天氣漸涼,地上部生長遲緩,地下莖開始生長。此期,追肥以磷、鉀肥為主,配以葉面噴肥以促使光合產物的運輸和積累。
5、採收 10月下旬,霜降過後地上部分萎縮枯死,可陸續採收上市。直到翌年春季。平均每667平方米產500公斤,高產者可達1000公斤。採收時為提高質量,挖取時盡量避免挖斷地下莖。
6、病蟲害防治 銀條病蟲害較少,蟲害主要有斑潛蠅,可用40%溴氰菊酯乳液2000倍液或愛福丁2500倍液噴霧防治。病蟲害主要有腐爛病,發病後及時清除,並用石灰消毒。發病初期可用200X10(的負6次方)的農用鏈黴素灌根,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