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亭林周邊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有著名的亭林八景
亭湖八景,《松江府志》記載其名,歷來傳說亦有之。今僅存"讀書堆(墩)"之半及"楞嚴塔"中柱和"松雪碑"碑帽及碑文殘塊。
一、讀書堆
讀書堆,俗呼大寺山,位於中山街寺平南路與大通路交匯處。南北朝梁陳時期顧野王晚年隱居於此,於茂林深處,結茅築舍,讀書、修《輿地誌》而得名。大寺山原高10丈,佔地數十畝,樹木茂密,歷經砍伐,主峰於1968年取土填河被削平,現仍形似土山,北麓緊靠筆尖廠。今讀書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樹木數十株。
二、松雪碑
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系元代書畫家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所書。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與文題14字),記述重修寶雲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趙體書法遒勁清秀。"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僅剩碑帽及碑文殘塊(占原碑的1/20)。碑帽呈半圓形,高49厘米,寬108厘米,今存鎮政府內。碑身高170厘米,寬108厘米,厚22厘米,中間有裂紋。有拓印碑文在民間流傳。
三、楞嚴塔
楞嚴塔(又稱飛來塔),在寶雲寺內西南隅(今大寺新村)。豎有石幢一座,幢身以青石雕鑿製成,座基蓮花紋,浮雕佛像,猶如仙子,姿勢優美,中柱六角形,鐫刻陀羅尼經,覆頂雕有蓮花,高約丈許。建於唐咸通二年(861年),於1956年底因上半部傾斜危險而拆除,下半部又於"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後因保管不善,以致散失,僅存中柱豎於亭林中心小學內。
四、仙人洞
仙人洞洞址,相傳有二說:其中,在本鎮東街棲霞道院內(今復興東路94號)。據傳明清時,院宇宏敞,有園亭假山,曲徑通幽,後人湊景附會,稱仙人洞在此;其二,據考實,位於"讀書堆"下。據清代肖中素詩詠寶雲寺周圍八景時,曾有詩句雲:"封來仙洞一泥丸"。
五、墨池
墨池(又名洗硯池),歷代民間相傳讀書堆西麓,有小池通向山門之外,終年積水,清澈見底,因顧野王平素在小池洗硯而得名。墨池早已湮沒,成陸建屋。
六、八角井
八角井,井欄呈八角形,欄下用瓦砌直至井底,外直徑0.25米,高0.3米,邊刻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4字可辯。井在讀書堆東側,抗日戰爭前,有八景茶園,設於井處。八角井因井欄鑿有八角而得名。70年代在此處建設郵電局,挖掘地基時,曾挖出八角井之殘欄。
七、覽翠樓
覽翠樓,自古流傳,位於讀書堆西面,據民間傳說,位置各異。一謂在寶雲寺內,一謂乃防倭舉烽火為信號之樓。據《華亭縣志》載,肖中素游寶雲寺題詩雲:"欲知覽勝樓何處,衰草寒煙野寺西"。據此,該樓當在寶雲寺之西,其興廢年代無考。
八、剔牙松
剔牙松,據松江府志引"淞故述"雲:"讀書堆舊有大樹剔牙松,成化初(1465年)猶存"。九峰曹先生有詠亭林古松詩,則同善食(今古松園)之松。現園內古樹"羅漢松",又名"鐵崖松",俗稱"骨碑松"。此松系楊鐵崖手植,非八景之一。
2、金山亭林 有什麼兼職可以做的
一個引領二十一世紀的商務潮流,一個令人震撼的創業模式,一個把網名變成網商的平台,一個給平凡人實現夢想的機會,零風險,低投資,以小博大,的機會你還在猶豫嗎?商機天天有,先機不時有,想在問題,做在答案,輸在猶豫,贏在行動,機會就在眼前,希望你明明白白放棄,但請你不要糊里糊塗錯過。
3、上海金山區或金山區亭林鎮有什麼好玩的去處?
亭林鎮沒古跡、沒大型娛樂場所。
1、金山石化有個「金山城市沙灘」,免費公共場所
2、楓涇古鎮 門票50元
3、廊下中華村 免費公共場所
4、請問上海亭林鎮哪條街最繁華,哪裡人多嗎.有哪些商場市場,謝謝了
亭林東街、大型飯店,還有電玩城,小吃攤也很多。亭林就一個小地方。1小時能兜完
5、崑山亭林公園裡面有什麼好玩的
園中有一座明清式的仿古建築,是崑曲博物館。在馬鞍山南半山腰處的龍泉池,白、青、黃三個龍頭噴出水柱,直瀉水池,氣勢壯觀,景色誘人。
園中的迎華亭、翠微閣古樸幽雅,別具風格。山後的遂園經梅花墩奇石築岸,曲折迴旋,它以松、竹、青翠的後山為背景,花木、溪流作點綴,青山綠水,優雅秀麗。園中有昆石館、盆景園、華藏寺、兒童樂園以及顧亭林紀念館、顧鼎臣祠堂。為紀念南宋秦國公魏景的文筆峰佇立在紫雲岩上。
最著名的是玉峰三寶:昆石、瓊花、並蒂蓮。亭林公園的風景點還有很多,亭林公園的風景點還有很多,披上新裝的亭林公園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四方來客。
昆石產於崑山市玉峰山,即馬鞍山中。馬鞍山所產之石與眾不同,舉世獨奪,所以稱為巧石,又名玲瓏石。昆石開采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歷來被視為藝術欣賞品。
昆石天然多竅,色澤白如雪、黃似玉,晶瑩剔透,形狀無一相同。故喜愛者都視為珍奇,競相重價購買,如偶然得一精品,更是深藏不肯輕易出示。他方人亦爭相求購以供清玩。宋代以來屢有玉石愛好者郵書乞取昆石的記載。
在馬鞍山麓亭林公園東側兩個方亭內陳列著的是目前最大的兩座昆石,東亭內的名曰「春雲出岫」,西亭內的名曰「秋水橫波」,嶙峋冰清,體態飄逸。
瓊花是我國獨有的古老珍稀花卉,崑山亭林公園的瓊花被譽為「崑山三寶」之一。其中最大的一棵花樹,連理交枝,樹冠周整,玉花繁盛,堪稱今世「瓊花之最」。每年花開盛期,天天吸引上萬的中外遊客前來觀賞。
瓊花的花期從4月中旬第一個蓓蕾初放一直到5月中旬。不但在花期時很美,而且一年四季都色彩鮮麗,富於變化。真可謂白虎 、青龍、朱雀、玄武四方之色,它四季占盡。「天下無雙」的稱號,看來瓊花確是當之無愧的。
崑山瓊花在布局上更是別具一格,標新立異。當時栽培它的人有意識地將瓊花與廣玉蘭種在一起,依了古人「 玉環飛燕原相敵」的詩句, 將飛燕迎春式的玉蘭花比作我國漢代美女趙飛燕,而將八朵一環,環環相連的瓊花比作唐代美女楊玉壞。兩種花幾乎同時開放,這樣一來,既能欣賞名花風采,又能追想美人豐姿,那可真是匠心獨運、絕妙無雙!
並蒂蓮是元代末年詩人顧阿瑛(又名德輝)所稱「玉山佳處「的名勝之一,原在正儀鎮東亭,所以又稱「東亭荷花」。相傳由顧阿瑛手植,有「雙萼並頭」、「四面拜觀音」、「九品蓮台」諸色,花頭簇生有多至13個的,而以「雙雙並蒂」為最佳。
並蒂蓮是珍奇的觀賞植物,葉小、藕窳,又不結蓮蓬。
東亭並蒂蓮在50年代遷至縣城亭林公園,並移植到蘇州拙政園和杭州西湖,周瘦鵑 曾作文記之,稱它「色香雙絕,不同凡卉」。如今亭林公園內的並蒂蓮,開得比以往繁盛,看它紅姿映翠,清香遠溢,真可謂賞心悅目。
目前門票價格是20元
6、上海金山亭林大居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有著名的亭林八景
亭湖八景,《松江府志》記載其名,歷來傳說亦有之。今僅存"讀書堆(墩)"之半及"楞嚴塔"中柱和"松雪碑"碑帽及碑文殘塊。
一、讀書堆
讀書堆,俗呼大寺山,位於中山街寺平南路與大通路交匯處。南北朝梁陳時期顧野王晚年隱居於此,於茂林深處,結茅築舍,讀書、修《輿地誌》而得名。大寺山原高10丈,佔地數十畝,樹木茂密,歷經砍伐,主峰於1968年取土填河被削平,現仍形似土山,北麓緊靠筆尖廠。今讀書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樹木數十株。
二、松雪碑
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系元代書畫家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所書。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與文題14字),記述重修寶雲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趙體書法遒勁清秀。"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僅剩碑帽及碑文殘塊(占原碑的1/20)。碑帽呈半圓形,高49厘米,寬108厘米,今存鎮政府內。碑身高170厘米,寬108厘米,厚22厘米,中間有裂紋。有拓印碑文在民間流傳。
三、楞嚴塔
楞嚴塔(又稱飛來塔),在寶雲寺內西南隅(今大寺新村)。豎有石幢一座,幢身以青石雕鑿製成,座基蓮花紋,浮雕佛像,猶如仙子,姿勢優美,中柱六角形,鐫刻陀羅尼經,覆頂雕有蓮花,高約丈許。建於唐咸通二年(861年),於1956年底因上半部傾斜危險而拆除,下半部又於"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後因保管不善,以致散失,僅存中柱豎於亭林中心小學內。
四、仙人洞
仙人洞洞址,相傳有二說:其中,在本鎮東街棲霞道院內(今復興東路94號)。據傳明清時,院宇宏敞,有園亭假山,曲徑通幽,後人湊景附會,稱仙人洞在此;其二,據考實,位於"讀書堆"下。據清代肖中素詩詠寶雲寺周圍八景時,曾有詩句雲:"封來仙洞一泥丸"。
五、墨池
墨池(又名洗硯池),歷代民間相傳讀書堆西麓,有小池通向山門之外,終年積水,清澈見底,因顧野王平素在小池洗硯而得名。墨池早已湮沒,成陸建屋。
六、八角井
八角井,井欄呈八角形,欄下用瓦砌直至井底,外直徑0.25米,高0.3米,邊刻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4字可辯。井在讀書堆東側,抗日戰爭前,有八景茶園,設於井處。八角井因井欄鑿有八角而得名。70年代在此處建設郵電局,挖掘地基時,曾挖出八角井之殘欄。
七、覽翠樓
覽翠樓,自古流傳,位於讀書堆西面,據民間傳說,位置各異。一謂在寶雲寺內,一謂乃防倭舉烽火為信號之樓。據《華亭縣志》載,肖
7、亭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亭林是一個小鎮,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西街有個小公園,東街是一條小街,最熱鬧的就屬農工商這一路段了,有個小商品市場,街上也有一些服務店,大致就是這么個樣子了。
8、崑山市亭林路有KTV場子嗎?
亭林路之前KTv場子有3個場子,現在全關閉整頓中。
9、崑山亭林公園有什麼好玩的,都有哪些項目,是怎麼收費的 ?
門票20元,除了劃船、動物園、還有防空洞改造的蛇需要另付費外,還有其它一些小的游樂也需要付費!
園中有一座明清式的仿古建築,是崑曲博物館。在馬鞍山南半山腰處的龍泉池,白、青、黃三個龍頭噴出水柱,直瀉水池,氣勢壯觀,景色誘人。
園中的迎華亭、翠微閣古樸幽雅,別具風格。山後的遂園經梅花墩奇石築岸,曲折迴旋,它以松、竹、青翠的後山為背景,花木、溪流作點綴,青山綠水,優雅秀麗。園中有昆石館、盆景園、華藏寺、兒童樂園以及顧亭林紀念館、顧鼎臣祠堂。為紀念南宋秦國公魏景的文筆峰佇立在紫雲岩上。
最著名的是玉峰三寶:昆石、瓊花、並蒂蓮。亭林公園的風景點還有很多,亭林公園的風景點還有很多,披上新裝的亭林公園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四方來客。
昆石產於崑山市玉峰山,即馬鞍山中。馬鞍山所產之石與眾不同,舉世獨奪,所以稱為巧石,又名玲瓏石。昆石開采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歷來被視為藝術欣賞品。
昆石天然多竅,色澤白如雪、黃似玉,晶瑩剔透,形狀無一相同。故喜愛者都視為珍奇,競相重價購買,如偶然得一精品,更是深藏不肯輕易出示。他方人亦爭相求購以供清玩。宋代以來屢有玉石愛好者郵書乞取昆石的記載。
在馬鞍山麓亭林公園東側兩個方亭內陳列著的是目前最大的兩座昆石,東亭內的名曰「春雲出岫」,西亭內的名曰「秋水橫波」,嶙峋冰清,體態飄逸。
瓊花是我國獨有的古老珍稀花卉,崑山亭林公園的瓊花被譽為「崑山三寶」之一。其中最大的一棵花樹,連理交枝,樹冠周整,玉花繁盛,堪稱今世「瓊花之最」。每年花開盛期,天天吸引上萬的中外遊客前來觀賞。
瓊花的花期從4月中旬第一個蓓蕾初放一直到5月中旬。不但在花期時很美,而且一年四季都色彩鮮麗,富於變化。真可謂白虎 、青龍、朱雀、玄武四方之色,它四季占盡。「天下無雙」的稱號,看來瓊花確是當之無愧的。
崑山瓊花在布局上更是別具一格,標新立異。當時栽培它的人有意識地將瓊花與廣玉蘭種在一起,依了古人「 玉環飛燕原相敵」的詩句, 將飛燕迎春式的玉蘭花比作我國漢代美女趙飛燕,而將八朵一環,環環相連的瓊花比作唐代美女楊玉壞。兩種花幾乎同時開放,這樣一來,既能欣賞名花風采,又能追想美人豐姿,那可真是匠心獨運、絕妙無雙!
並蒂蓮是元代末年詩人顧阿瑛(又名德輝)所稱「玉山佳處「的名勝之一,原在正儀鎮東亭,所以又稱「東亭荷花」。相傳由顧阿瑛手植,有「雙萼並頭」、「四面拜觀音」、「九品蓮台」諸色,花頭簇生有多至13個的,而以「雙雙並蒂」為最佳。
並蒂蓮是珍奇的觀賞植物,葉小、藕窳,又不結蓮蓬。
東亭並蒂蓮在50年代遷至縣城亭林公園,並移植到蘇州拙政園和杭州西湖,周瘦鵑 曾作文記之,稱它「色香雙絕,不同凡卉」。如今亭林公園內的並蒂蓮,開得比以往繁盛,看它紅姿映翠,清香遠溢,真可謂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