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的恩格爾系數是多少
中國關鍵年份的恩格爾系數數據變化:
1978年,平均值為60%(農村68%,城鎮59%),屬於貧窮級別;
2003年,平均值為40%(農村46%,城鎮37%),屬於小康級別;
2015年,平均值為30.6%,屬於相對富裕級別;
截至2016年,平均值為30.1%,屬於相對富裕級別,距離上升到富足級別只相差0.1個百分點。
(1)2014年中國人均保健消費是多少擴展資料
使用恩格爾系數時應注意:
一、是恩格爾系數是一種長期趨勢,時間越長趨勢越明顯,某一年份恩格爾系數波動是正常的。
二、是在進行國際比較時應注意可比口徑,在中國城市,由於住房、醫療、交通等方面存在大量補貼,因此進行國際比較時應調整到相同口徑。
三、是地區間消費習慣不同,恩格爾系數略有不同。在適用恩格爾系數進行國際比較時,由於各國的價格體系、福利補貼等方面差異較大,所以,要注意個人消費支出的實際構成情況,注意到運用恩格爾系數反映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會產生誤差。
恩格爾系數在計算的時候個人消費總支出需要除去購房支出或者是金融產品支出。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說,購房支出屬於資產轉移或者是資產投資行為。其他個人投資性支出也不能納入個人消費總額。
2、2015年的中國恩格爾系數是多少
2006年12月,國家統計局國際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5.5%,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定的標准,我國城鎮居民生活已經達到富裕程度,農村居民生活也已達到小康水平。
恩格爾系數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標,認為居民在吃上花的錢占總收入的比重越大,生活水平就越低。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定的標准,60%以上為貧困,50%~60%為溫飽,40%~50%為小康,40%以下為富裕。
但這個結論在提出之後,遭到多方專家的質疑。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恩格爾系數的劃分遠遠不能適應中國的國情,甚至當前中國還存在跟該理論相反的情況。
袁鋼明進一步解釋,在大城市,高收入階層的外出就餐在增加,吃的投入增加與服務業的發展同步。而低收入階層基本不會選擇在外就餐,因此會出現收入越低的家庭,在支出中吃的比例反而越低的情況。
另外,「很多時候,中國人的吃是被擠掉的。」袁鋼明指出,一個承擔著教育和醫療重擔的家庭,節省吃的開銷根本不能算作富裕。
國家統計局的研究也顯示,我國居民醫療保健消費支出比重偏高,2005年為7%左右,相比日本的3.97%,韓國的4.73%而言,基本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
因而,許多學者認為,吃的比重已經難以體現中國人民是否富裕的真實狀態,僅用恩格爾系數下判斷是管中窺豹,還需要具體研究中國人的消費結構。
袁鋼明提出,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消費支出等才是衡量富裕的「硬指標」;另有學者指出,衡量生活富裕程度的真正指標應該是閑暇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國際中心的數據,在雜項商品與服務所佔消費的比重中,中國大大低於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美國人收入的1/5用於娛樂休閑,而中國城鎮人口平均僅有3.5%的收入用於服務娛樂等雜項上,農村人口用2.13%。
袁鋼明表示,這些項目上的差距才是中國離富裕的真實差距。
3、保健品行業的市場前景如何?
是的,雖然投資保健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也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要有雄厚的公司背景,一支完善的研發隊伍,要有自然地道的原料取材,精緻,精心地全方位保障人類身體健康。要完全取得消費者的親睞,一定得靠品質與信譽說話。
當初我們廣州微笑公司的老總也是看中這一市場的前景,創辦了「健康教練」這一保健品品牌,現在看來是明智的!下面的數據,是我在報上看到的,更有力地證實了它:
經過2003-2008年6年的調整期,我國的保健食品行業從2009年開始邁入有序發展的新階段。2009年,中國以134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被稱為世界第二大保健食品市場。2009年我國保健品累計進出口額達2億美元,同比上升3.1%。其中,出口額達8910萬美元,同比增長2.2%;進口額達1.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9%。
隨著2009年國家基本醫葯目錄的推出,通過政府采購的葯品價格將大幅降低,葯廠為進入醫葯招標也將會壓低葯價。雖然不至於無錢可賺,但毛利率走低將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在這一背景之下,保健品因為其穩定的利潤率開始獲得各大制葯企業的青睞,可以預見今後保健品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盡管10年前規模很小,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
4、預防保健我們中國年人均費用是多少?你又是多少???
根據自己的收入實際情況,佔20%一個月?
5、中國人在保健品上的人均消費水平
根據當地的zd消費情況,但是一般來說鄉鎮一個月100元,縣級市100-200元,這個數據是針對有保健品需求的人,就是會來葯店買葯的中老年人,如果你要算整個中老年人的話,這個數據可能會平攤下專來會少點,這個與當地的社保每月數額相關的,保健食品更多是用社保卡刷的(上有政策,屬下有對策),很少有人會專門掏錢買保健食品的。
6、2014中國農村年平均收入是多少?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近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201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長11.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757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2.4%。2014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69。
數據顯示,2014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75,比上年縮小0.06。
2014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989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2%。全年農民工總量27395萬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增長1.9%,其中,本地農民工10574萬人,增長2.8%,外出農民工16821萬人,增長1.3%。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長9.8%。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7、中國2014年保健品銷售額多少
公元2006年中國保健品企業在規模上基本呈現了金字塔的結構,即投資規模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占總數的1.55%,5000萬元到1億元的佔12.5%,1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佔6.66%,10萬元到100萬元的企業最多,佔41.39%,而10萬元以下的企業為38%。2006年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額突破300億美元大關,達到306.7億美元,同比增加20.4%。其中,出口額為196.1億美元,同比增加26.3%;進口額為11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2%。
2007年中國醫葯保健品對外貿易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8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億美元,同比增加25.1%,與全國整體出口增速相當;進口140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全年醫葯對外貿易順差達105.9億美元,但進口增幅高於出口增幅1.5個百分點。
2008年1-9月,中國保健品進出口額1.45億美元,同比上升29.28%,其中出口額6267萬美元,同比增長21.32%;進口額8231萬美元,同比增長36.08%。
中國保健品產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壯大。雖然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是,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場需求、技術進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動下,中國保健品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未來發展將呈現消費者群體多元化、保健品銷售模式專營化、宣傳模式推陳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費四大趨勢。
8、2014中國農村人均月收入
人民網北京4月11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舉行《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3—2014)》出版發布暨研討會。據預測,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增加到近萬元,大約9900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綠皮書指出,2013年,農民收入增速雖然比上年有所回落,但是增速仍然相對較快,特別是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繼續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農民增收基本沿襲2010年以來的良好態勢。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比2012年增加979元,實際增長9.3%,增速比2012年下降1.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家庭經營純收入3793元,比2012年增加260元,增長7.4%,增速比2012年下降2.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純收入人均2828元,增長3.9%,增速比2012年下降4.1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首次超過家庭經營純收入,人均4025元,增加578元,增長16.8%,增速比2012年提高0.5個百分點。農民工資性收入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的貢獻率達到59%。財產性收入人均293元,增加44元,增長17.7%。轉移性收入人均784元,增加98元,增長14.2%。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家庭經營純收入佔42.6%,工資性收入佔45.3%,財產性收入佔3.3%,轉移性收入佔8.8%。2013年,農村居民內部收入分配差距有所縮小,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基尼系數為0.3857,比上年縮小0.001。2013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收入差距比由2012年的3.10∶1下降到3.03∶1。
2013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626元,比2012年增加718元,實際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中,食品消費支出2495元,增長7.4%,恩格爾系數為37.7%,比2012年下降1.6個百分點;衣著支出438元,增長10.6%;居住支出1234元,增長13.6%;家庭設備及用品支出387元,增長13.3%;交通及通信支出796元,增長21.9%;文教娛樂支出486元,增長9.1%;醫療保健支出614元,增長19.5%。
2013年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差距縮小,消費差距比由2012年的2.82∶1下降到2.72∶1.
綠皮書預測,201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將增加到近萬元,大約9900元,名義增長11%左右,實際增長9%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為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