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女士艾灸保健

女士艾灸保健

發布時間:2020-06-09 23:19:52

1、為什麼說艾灸特別適合女人?

現代女性特別適合艾灸養生,在中醫文化中男性屬陽,女性屬陰。「陰」,體質多陰冷。而「艾灸」為純陽之性的療法,和女性「陰性」體質相配。同時艾灸法本身的「促氣血運行」的作用機理又特別突出,應合女性主「血」的生理特性。由此得出,女性施灸效果顯著。

如下面幾種體質的女性~

1.體寒體質

說到體寒,大家並不陌生,尤其女性朋友更為常見,寒性體質人的最大特點就是怕冷,如每到寒冷的時節就會出現手腳冰涼,四肢發冷的情況,長期處於寒性體質的人群,身體健康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甚至會引發一些疾病。

2.濕熱體質

長期遭受濕熱侵襲,體濕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發容易臟、舌苔膩等症狀。濕熱的人嗓子很難受,總感覺喉嚨里有痰卻咳不出來,還覺得渾身黏糊糊的。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後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後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症狀。

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濕熱侵襲了。

3.血淤體質

女性「以血為本」,但血屬陰液須得氣而行,若是體內陽氣不足或氣機阻滯,即可導致血瘀。一般來說長時間的氣血不足,血液運行遲緩.

血瘀體質的女性大多面色晦暗,肌膚、口唇或指甲顏色發紫;或行經時腰腹部疼痛難忍,舌體暗紫有瘀點,經色黯黑夾有較大血塊;或患有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等。

女性艾灸那些穴位

大椎穴

取穴方法:首先低頭的時候兩個椎骨才能分開,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頸部最高的點。

功效: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

足三里

取穴方法: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功效:三里是人體穴位中運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神闕穴

取穴方法:就是肚臍的正中央

功效:艾灸神闕穴,能溫通元陽、復甦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血。

這個幾個穴位具有溫通經脈、補養氣血、助陽散寒等養生保健功效。艾灸時間應該是循序漸進地,以自己適合為度。剛開始艾灸的人,不要急於上太多穴位,太久的時間,還是應該慢慢體會療效和自我感覺。一般腰腹部的艾灸時間大約在30―40分鍾,肢體艾灸大約在10―20分鍾,逐漸適應,逐漸延長時間直到自己感覺很舒服為宜。

還有就是要注意保暖愛美女性千萬不能因為愛美在秋冬天就穿的很少,很容易導致寒氣侵體。不僅要多穿衣服保暖,還要多曬曬太陽,補充補充能量。要保持心情愉悅每天充足睡眠,不要熬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時採取恰當的方式發泄出來

2、對於宮寒嚴重的女性,艾灸就可以管用嗎?

可以。首先說一下艾灸的作用,活血驅寒,溫經通絡,艾灸對於一些寒虛症都有很好的作用,宮寒主要是由於氣血凝滯導致,氣血凝滯不通暢,就會產生疼痛,中醫說「不通則痛」就是這個道理。艾灸的優勢也體現出來了。

1.艾灸具有活血通絡,去痛散寒的作用。艾草是純陽之草,能夠助長人體內陽氣,去除人體表面經絡和臟腑的寒濕之氣,從根本上達到治癒效果。像女性痛經,只要用艾灸對著腹部關元穴、中極穴,兩側腹股溝的部位進行15-20分鍾艾灸,疼痛症狀就會大為緩解,甚至消失。生薑紅糖水雖然也能解除一部分疼痛,但沒有艾灸作用效果好,速度快。
2.對於由於宮寒引起的一些小的子宮肌瘤,也是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進行治療的,完全沒有必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一方面損傷大,破壞原有的經絡,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艾灸能很好的追本溯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建議宮寒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調理: 一個是關元穴,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症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一個是關元穴,艾灸關元穴可增強人體陽氣,補虛益損。對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怕冷等症狀比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的作用。

第二個部位在肚臍,又叫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葯於神闋穴,便有調整陰陽平衡的功能。

第三個部位在背部命門穴,命門穴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同時還要加上兩側距離背部中線3厘米的腎俞穴。艾灸命門穴可強腎固本,治療女性虛寒性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

第四個是氣海穴,該穴位於人體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灸此穴對月經不調、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注意事項:
1. 艾蒿過敏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引起身體不適。艾蒿過敏人群嚴禁使用艾葉泡澡以及進行艾灸。
2.陰虛火旺者 陰虛火旺者艾灸等於火上加火。 陰虛火旺的人,主要表現為舌紅、苔少、盜汗、手心出汗、心煩等,艾灸保健養生的原理主要是溫通經絡、活血化瘀,屬於溫性,此類人艾灸,相當於火上加火,不能達到保健養生作用,還可能帶來反作用。

3、艾灸對女人的好處?

4、女人艾灸什麼部位好

通用保健穴位 三陰交

治療小腹寒冷,減「呼啦圈」,關元,中極,子宮穴。

5、經常艾灸對女性有哪些好處呢?

6、艾灸對男人,女人有什麼好處

艾灸是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其機制首先與局部火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消散吸收;還可引起大腦皮質抑制性物質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發揮鎮靜、鎮痛作用;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葯物的吸收。

一,益氣固表。

艾灸有益氣固表的作用,一些穴位是可以益氣固表的,對於一般的人而言,可取風門穴、肺俞穴、大椎穴和合谷穴,對於體質比較差的人,尤其是老年人而言,還可以加上足三里。

大椎穴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功效,是具有清熱作用,其實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好的振奮陽氣的作用,在人體陽氣虛衰、特別寒涼的時候,用這個穴位非常好。因為大椎是督脈的一個穴位,它與六條陽經相交匯,所以這個穴位是人體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振奮陽氣的穴位。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一個穴位,是一個原穴。它無論對是針的刺激,還是艾灸的刺激,都特別敏感,手掐一下都感到酸疼。掐的時候得注意往指骨的方向推壓一下,這樣刺激性更強,原穴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能很好地補本身經脈氣血,合谷在大腸經這條經脈,與肺經相表裡,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合谷穴是特別好的一個疏風解表、固護衛氣的穴位。如果自己取穴,不太方便取大椎穴、肺俞、風門的時候,足三里、合谷也可以。對於益氣固表,建議用隔姜灸的方法進行灸療。

二,健脾和胃如何艾灸來調和脾胃?

胃脘部堵塞、脾滿的時候,總吃不下東西,吃完以後,總覺得胃口裡邊有水咣當咣當的響,這說明脾胃虛弱到一定程度了。對於胃脘部治療,主要有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這幾個穴位。如果有腹脹、大便異常症狀,脾胃虛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以泄瀉為主,也有少數情況是便秘,這種便秘的反應是排便無力,但是能排出軟便。針對這種便秘,還可以加上天樞穴。

三,安神定志。

現在有35%的女性被失眠所困擾,而這個數字在世界上的比例也在持續增長。艾灸也可以用來治療失眠,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首先可將具有安定作用的穴位分成兩組,兩組交替選用。第一組是百會穴、三陰交、太溪穴和神門穴,第二組是心俞、腎俞、湧泉。

在這穴位里,最需要強調的是百會、神門、三陰交這三個穴位,這是在治療失眠的時候特別重要的一組穴位,相當於安定片作用的一組穴位,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失眠,這三個穴位配伍一般情況下都是同時出現的。

在艾灸這幾個穴位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頭部灸的時候,時間上更要注意,否則很容易有頭暈腦脹的感覺,如果太虛,或者太敏感的時候,要注意在頭部穴位施灸的時間不要過長,這主要針對的百會。

四,化痰降脂。

高血脂症與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病症關系非常密切,這種狀態與血脂高及有痰有關。說到痰,中醫認為痰為有形與無形,咳出來的痰是有形的痰,而有些人肥胖,有些人舌苔很厚膩,甚至有些人是這些表現都沒有,只是在神智上比較頭暈腦脹、耳聾,這種情況可能也屬於痰。高血脂症也可能屬於痰的一種。化痰降脂的艾灸,針對的是相對肥胖的人,或者相對走路比較沉,昏昏欲睡,每天都睡不醒的人。也有的人可能現在還沒有表現那種症狀,只是去檢查的時候,化驗檢查血脂增高了,目前認為也可以把它與痰劃等號。

在艾灸當中,有一些穴位可以幫助降血脂化痰。降脂化痰的穴位有兩組,第一組是中脘、章門、豐隆、陰陵泉,第二組是內關、脾俞、肝俞、三焦俞。中脘穴在消化系統很多疾病當中都是首選的穴位,它能夠健胃健脾,加強體內運化功能,因此也是降脂的首選。豐隆是化痰的,經絡穴上認為豐隆穴位偏於化痰,而陰陵泉偏於去濕,其實痰和濕本身又是分不開的,所以說再配上中脘穴,這三個穴能較好地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其他的穴位,如果在家裡邊,家人還可以幫助做背部的一些穴位,就是脾俞、肝俞、三焦俞,這些都是健脾和胃化痰通利的。

五,強腎培本。

保健應該從年輕做起。用艾灸來強體健身,需要掌握幾個穴位:關元、腎俞、命門、神闕,這裡面也是兩組穴位,一組是神闕穴和神闕下的關元,位於人體前面;另外一組是腎俞和命門,在後背,這兩組因為作用很相似,所以放在一起,若便於做前邊,就熏灸命門和神闕,便於做後邊,就熏灸腎俞和命門。關元本來是個補陽的穴位,它的作用的特點就是補陽,如果再加上艾灸這種大陽溫陽的支護,兩陽合一補的作用就更強。

7、艾灸對女人有什麼好處 艾灸對女人居然有這么多好處

艾灸防病病健身,延年益壽
古人通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出「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
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壽矣」的防病保健經驗。另外,醫學研究證實,艾灸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防治疾病。

艾灸健脾益胃,抗衰防老
《針灸資生經》指出:「凡飲食不思、心腹膨脹、面色萎黃,世謂之脾胃病者,宜灸中脘。」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溫運脾陽,補中益氣。而常灸足三里,則能促進消化,增加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以濡養全身,收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效果。

艾灸治百病
艾灸可用於虛損、慢性疾病的滋補與調理。據文獻檢索,內、夕卜、婦、兒及骨傷、皮膚、五官等科的200多種疾病,都可以採用艾灸療法治療,而且療效十分明顯。

艾灸促進血液循環
艾灸療法具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艾灸性屬熱,可以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臨床試驗證實,艾灸體表穴位可擴張血管,改善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對中風偏癱有一定效果。

艾灸祛濕散寒,通絡止痛
艾灸的時候,艾火的熱力能透過肌層,向下行氣,所以灸法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能,對風濕、痛經、經閉、胃脘痛、寒疝腹痛、泄瀉、痢疾等病有療效。

8、艾灸真的有用嗎,說說我的親身經歷

艾灸真的有用。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為主,熏烤人體的重要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的療法。用中醫的話來說,它具有溫陽補虛、溫通經絡、等作用。具體功效如下:

1、艾灸通過回陽固脫,溫補陽氣,來調理脾腎兩虛引起的脾氣不足,可解郁散抄肝氣達到身體平衡,可改善內分泌失調,讓子宮卵巢神經活躍達到有效的改善。

2、灸,散寒祛濕提升陽氣,改善血塊排不出,子宮痰濕太重造成月經不暢,艾有通經絡調氣血,祛濕活血之效。

3、艾灸可以襲增加身體免疫力,讓子宮環境變好,免受細菌危害,加快子宮的分泌物代謝,不殘留,為人體補充元氣,幫助人體自身來修復及代謝。

4、艾灸可以有效緩解情緒,放鬆神經通過艾灸溫熱子宮,激活子宮收縮,內膜才會有節律性脫落,肌瘤大部分是由於子宮內月經排不幹凈導致長期堆積,長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宮內的垃圾惡露清除。

5、艾灸能夠增加腸胃的蠕動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腸道內的濁氣,有的人做艾灸時,肚子咕咕響就是艾灸促進腸胃蠕動的表現,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經絡排毒及腸道排便。胃寒濕重就會胃脹胃酸胃潰瘍,艾灸有消炎殺菌,驅寒,修復胃zd部不適的功效。

與女士艾灸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