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休幹部每年需要復核嗎
離退休幹部的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群眾工作。它的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質量的優劣,關系著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能否認真貫徹落實,還關系著離退休幹部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做好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不僅是廣大離退休幹部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級離退休管理組織和離退休管理幹部責無旁貸的神聖職責。因此,如何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現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離退休幹部工作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分析當前,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形勢
(一)出現離退休人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等新情況
近幾年全縣離休幹部遞減幅度在4%-5%,退休幹部則以每年3%-5%的速度遞增。離退休幹部主體比重發生根本變化。離休越來越少,退休越來越多;離休年齡越來越大參加活動越來越不方便,退休平均年齡越來越年輕,想參與活動願望越來越強;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增大單位管理服務工作量;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水平越來越提高,而自主擇業人員退休管理服務滯後,產生不平衡抵觸情緒越來越嚴重,某種程度上產生不穩定因素。
(二)出現幹部離退休制度滯後和離退休幹部政策不平衡,管理體制有與時代不相適應等問題
1、國家政策指導性滯後。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退休年齡條件至今沒有變化,如關於辦理因病退休手續,一方面企業千軍萬馬想方設法辦病退;另一方面機關事業到齡不想退。又如55歲女知識分子,子女已長大,業務精湛,只因退休年齡已到,使大量優秀人才被浪費。
2、社會保障制度滯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雖然成就很大,但在打破計劃經濟舊體制的同時,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成熟,主要表現為一是社會保障網的殘缺、政策出台不夠連續和社會保障待遇無法全部兌現。二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對滯後,亟待規范和完善,否則加重不穩定因素。三是醫療保險制度不完善,沒有納入所有人群,異地就醫結算管理滯後。
3、退休幹部管理制度滯後,退休幹部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三)科學發展觀必須賦予老幹部工作新的時代內涵和新的歷史任務,出現老幹部工作部門職能需要擴展延伸的新形勢
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發展戰略;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指出要「努力讓老幹部過一個幸福、安寧、保持尊嚴的晚年」;喜迎十八大勝利召開;新的形勢,需要我們把老幹部事業做成朝陽「產業」。
二、明確開展離退休幹部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黨和政府歷來極為重視離退休幹部工作,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供給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各部門領導把離退休幹部工作納入工作范圍,積極支持離退休幹部工作,成立離退休幹部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各方面關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這都是毫無疑問的。但離退休幹部工作的對象,離退休幹部工作所反映的問題,畢竟不是部門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矛盾,因此,離退休幹部工作在部門工作中處於配角位置。離退休幹部工作需要各級領導重視,但是這種重視絕不可能也不應該超越對中心工作的重視和對主要矛盾的關注,不能違背實際,要求部門領導像抓中心工作那樣傾注主要精力對待離退休幹部工作,否則,角色就要發生錯位,必將貽誤部門中心工作。沒有部門中心工作的發展,也就沒有部門離退休幹部工作的發展。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正確認識其在部門工作中的配角位置,積極配合中心工作,維護和服務全局。
三、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的作用
離退休幹部工作雖然在部門工作中處於配角的位置,但並不否定其在部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多年來,各級領導同志的講話、諸多的文件、大量的文章,都對做好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作了詳細闡述,充分說明離退休幹部工作在部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保持離退休幹部隊伍的穩定,就為部門中心工作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反之,因工作不到位,離退休幹部中存在的問題長期得不到合理解決,勢必對部門中心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有圍繞中心、服務全局、做好配角的意識,必須有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甘做無名英雄的精神,按照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規定,結合部門中心工作和離退休幹部的特點,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努力創造有利環境,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積極有效的工作。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形成大家都來尊重關心愛護離退休幹部、支持離退休幹部工作的良好氛圍,共同解決離退休幹部工作中的問題。為離退休幹部做好服務,保一方平安就是成績,就是貢獻。為部門中心工作提供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在配角的位置上發光發熱,盡職而不越位,這既是衡量離退休幹部工作成效大小的尺度,也是部門中心工作對離退休幹部工作的必然要求。
四、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思考
(一)轉變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為適應離退休工作的發展變化,離退休工作需要實現三個轉變:
1、工作理念從管理服務向服務管理轉變。轉變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使離退休工作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服務管理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四個重點:以健康保健服務為重點、以解決生活困難為重點、以滿足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為重點、以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為重點。做到四個到位:一是認識到位,二是政策到位,三是感情到位,四是服務到位。工作人員要堅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斷開拓工作思路、拓寬服務渠道。
2、工作作風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工作以讓「黨委放心、老同志滿意」作為衡量的標准;以落實「兩項待遇」,為老同志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定期召開退管會,聽取意見、摸清情況,幫助老同志解決實際困難,做到離退休幹部基本情況心中有數,解決問題有的放矢。
3、服務管理方式由單一型向多樣化轉變。服務管理方式應由傳統單一的服務管理,變為根據不同需求、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的服務管理,由靜態服務管理變為動態的服務管理。對「雙高期」和空巢家庭的離退休職工,一要建立與其子女的聯系制度,單位與子女共同關心老同志的身心健康。二要建立與社區的聯系制度,依託社區對老同志日常生活給予照顧。三要建立與醫院聯系制度,配合醫護人員做好老同志的救治、慰藉工作。
(二)關注養生保健,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加健康
身心健康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基礎。我們要把關注老幹部身心健康作為老幹部工作的第一要務,採取多種途徑,保障老同志身心健康。一是養生教育引導健康。我們應當幫助老幹部樹立科學的養生觀,保持清醒頭腦,理性分析,不盲從跟風,要切合自身實際,科學地加以運用。可以通過在老幹部中開展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宣傳普及科學的養生知識。如適時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健康書籍、組織「養生之道大家談」活動。還可以通過評選「健康壽星」、「健康之星」,樹立身邊的健康典型,引導老同志關注健康,科學養生;二是健身運動保障健康。老年人體育鍛煉必須運動適量、強調個性,注意持之以恆、安全第一。可以選擇的有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老年健身操、游泳等傳統項目。近年來,我市廣泛推廣普及的群體性的體育項目,如柔力球、通絡操等,就深受廣大老幹部的歡迎;三是休閑療養促進健康。隨著「雙高期」的實際,老同志活動要放慢節奏,如可以組織近郊遊、農家樂等「游中樂、樂中學」的健康休閑活動,開展垂釣、採摘等輕松、愉快的戶外活動,在休閑中、在大自然中去增強老同志的體質,愉悅老同志的身心;四是心理慰藉助推健康。截止2011年底,我縣60歲以上老年人已佔總人口的15.96%。社會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隨。而離退休幹部其子女在外地、國(境)外工作或學習的比重又較之其他老年群體中更大,空巢現象更為突出,我們應積極探索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人文關懷、心理健康幫扶機制,一方面鼓勵老幹部相互關心,就近關照;另一方面老幹部部門普遍關心的同時,注重做好個性化、親情化服務,尤其對體弱、喪偶、獨居的老幹部,要堅持對口聯系,多交流、多傾聽,及時幫助排憂解難。同時還可聯系志願者組織,發動志願者們用其所長,與老同志進行心理溝通,提供精神慰藉。
(三)倡導文化品味,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加快樂
輕鬆快樂、頤養天年應當是老幹部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要高度重視老幹部文娛活動的需求,,按照「講求品味、動靜結合」的原則,注重培養老同志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們始終樂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態中。
怡情在活動中。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體活動,盡量擴大老同志的參與面,不惟名次、不以所謂「精品」、「水平」論英雄、拼高低,讓大家都能在活動中得到愉悅、滿足。如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可以舉辦運動量相對較小、難度系數不高的趣味性運動會。結合舉行重大節慶活動,為老同志提供表現自我的舞台,展現他們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悠然於情趣中。廣大老幹部中不少人多才多藝、情趣高雅,我們要予以充分發掘、培養,通過成立興趣活動小組、舉行專題講座、組織參與老年專業社團、舉辦特長與作品展示等形式,支持他們發揮專長,潛心鑽研,不斷提高水平,讓更多老同志們在花卉盆景、琴棋書畫、收藏把玩之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從而也推動各單位老年群體濃郁文化氛圍的形成。
陶醉自山水中。集體長途旅行飽覽山水風光、感受城鄉巨變,回想往昔、暢述友情,這是老幹部夢寐以求的心願。盡管組織外出難度大、風險高,但是若行前做足功課,在線路選擇、景點安排、外出時間、後勤保障上精心策劃,則輕松愉快、平安完滿的旅行將成為老同志晚年美好的回憶。
(五)把握離退休幹部的特點,增強老幹部工作的針對性
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必須把握其特點,摸索其規律,增強前瞻性和預見性,克服盲目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當前離退休幹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老幹部年齡結構差異大,狀況多樣化。在離退休幹部的群體中,上有「耄耋」乃至「期頤」之年的80歲以上老幹部,下有「花甲」之年退休的60多歲老幹部,還有年滿55歲剛退休的女性老幹部,他們在思想認識、生活狀況、健康程度、有關需求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二是人員結構層面多,福利多元化。離退休幹部的單位性質、職務不同,福利待遇呈多元化,發放標准不統一;三是群體住所分散,管理難度大。有的住在市區,有的住在農村,有的跟隨子女居住於外地,有的流動頻繁,加上有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管理難度大,照顧難到位。因此,要根據老幹部的實際和突出特點,針對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地開展工作,認真落實老幹部政治和生活待遇,並大力推行社區為老幹部服務「四就近」的管理模式。
(六)創新方法,增強老幹部工作的科學性
新時期新階段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特點和難點,要求老幹部工作必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大膽創新,改進方法,重在落實。各級領導、尤其是老幹部工作者要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以適應不斷變化了的新情況。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老幹部的根本利益作為老幹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思路、運用新方法、採取新舉措,圍繞各時期機關老幹部工作重點想問題、辦事情、定方案、做決策,並以提高老幹部滿意度為檢驗標准開展各項活動,使工作扎實而有成效。要根據老幹部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的強烈願望和需求,在內容上要緊跟形勢,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幹部,思想上關心老幹部、行動上愛護老幹部、生活上照顧老幹部。
一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學」上,加強老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政治學習和組織生活制度,依靠離退休幹部黨支部、老年大學營造學習和活動氛圍。運用影視音像、互聯網站、教學光碟播放等有效方法和訂發報刊、學習資料,創造學習條件。使他們接受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教育和有關知識的學習,提高繼續發揮作用的能力和才華。
二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養」上,切實解決老幹部的實際困難。按照老幹部政策的規定要求,落實好離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確保離退休幹部的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醫葯費按規定報銷。同時要認真研究並積極創造條件,解決老幹部在養老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讓老同志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樂」上,煥發老幹部的青春活力。要經常組織老幹部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在春節期間召開迎春座談會,開展慰問活動,在「七一」期間開展紀念黨的生日,為黨旗添彩活動;在「十一」期間開展慶國慶、頌祖國,為經濟建設建言獻策活動;在「六一」節期間與學生們一起聯歡,開展「老少同樂」活動;還可以結合老幹部自身特點,組織他們參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成果,游覽名勝古跡,開闊視野,豐富生活,促進心身健康。
四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為」上,發揮老幹部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作用。老幹部是一支門類齊全、人才濟濟的隊伍,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認識。要根據老幹部的求為慾望、求樂意願,引導他們凝聚到改革發展的大潮中,使老幹部們的余熱綻放光彩。可通過定期組織老幹部參觀考察,當地重點項目、城市建設、民心工程及企業發展情況,通報政府或單位的工作情況,徵求他們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參謀作用;組織老幹部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做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他們在培養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
五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依」上,努力提升老幹部的管理服務水平。各級各部門要常懷尊老之心、常思敬老之策、常行愛老之舉、常做助老之事,始終堅持服務為本,熱情周到,努力為老幹部提供各種方便,解決其後顧之憂,確保老幹部滿意。要及時掌握老幹部的基本情況,摸清老幹部的實際需求,傾聽他們的內心呼聲,為老幹部辦實事。
(七)推行多級配合管理的機制,增強老幹部工作的實效性
老幹部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重視,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新的歷史時期,動員全社會力量,實行多級管理機制,形成老幹部原工作單位、主管部門、居住社區和老幹部工作部門互相聯動的工作格局,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重要舉措。
老幹部所在單位的領導和在職人員與老幹部之間有經常較近距離的接觸,對他們的情況最了解,開展老幹部工作針對性強,時效性快,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老幹部的所在單位要把老幹部工作切實列入議事日程,積極擔負起責任,落實管理人員,把本單位老幹部工作搞好。
老幹部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對全面做好老幹部工作要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對所屬基層單位老幹部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另一方面是對原下屬企事業單位因改制撤銷、兼並留下來的老幹部進行直接管理,做好人員的安置和待遇落實的管理服務工作。
老幹部居住地的社區(鄉村),要充分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將居住在本社區的老幹部群體納入到社區服務范圍,使老幹部在不脫離原單位的情況下,能夠就近參加學習、就近參加活動和就近發揮作用。要從離退休幹部群體的實際出發,建立聯系點,指定聯絡員,與老幹部所在單位保持正常的信息溝通,並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方便老幹部的生活能及時得到照料,共同加強對老幹部的服務管理。
老幹部工作部門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主體,要加強對老幹部工作的宏觀管理,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協調。要始終堅持服務為本,積投創新工作方法,統籌規劃,科學決策,在求新上做文章,求深上下功夫,求高上創一流,求先上見實效,確保老幹部工作常抓不懈。老幹部工作者要尊老敬老、要照章辦事、要誠信待人、樂於奉獻。對老幹部要有感情、有熱情、有真情,做老幹部的貼心人,想老幹部之所想,急老幹部之所急,真誠為老幹部排憂解難,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幹部的心坎上,不斷把老幹部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2、離休幹部醫療待遇
關於提高部分離休幹部醫療待遇的通知 組通字[2009]43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各人民團體組織人事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部分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黨組(黨委):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離休幹部的關懷和照顧,經中央同意,決定提高部分離休幹部的醫療待遇。現將有關規定通知如下:
一、1937年7月6日前參加革命工作、尚未享受副省(部)長級醫療待遇的離休幹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長級醫療待遇。
二、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離休前為正司局級的離休幹部,提高享受副省(部)長級醫療待遇。
三、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參加革命工作的縣處級及以下離休幹部,提高享受副司局級醫療待遇。
四、此次提高部分離休幹部的醫療待遇,涉及人數較多,老幹部病房相對緊張,一時又難以大量增加。提高待遇後,老同志就醫醫院按"就地升格為主,個別調整為輔"的原則確定;提高享受副司局級醫療待遇的離休幹部住院時,如幹部病房臨時不能保證,可優先安排在普通病房。
對符合提高享受副省(部)長級醫療待遇條件的離休幹部,請於今年8月15日前報我部審批(審批表附後);對符合提高享受副司局級醫療條件的離休幹部,請按幹部管理許可權於9月底之前辦理完畢。
3、國務院機關老幹部活動中心是什麼機構
國務院機關老幹部活動中心是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直屬正局級事業單位.
4、國家承認的保健養生資格證書有哪些
國家承認的保健養生資格證書有養生保健師,營養保健師,健康管理師,經絡調理師,食療養生師。
1、養生保健師指利用傳統養生理論和養生保健方法,對個體或群體的體質情況進行檢測、分析、評估、調理、指導,通過學、練、檢、調、養等綜合性、針對性的調養措施,制定個性化養生保健方案,實現機體平衡協調,以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專業養生保健從業人員。
2、營養保健師是在營養師培訓的基礎上,運用營養學和保健食品學,食品衛生學以及醫學的相關知識對各類人群的營養給予指導、疾病予以營養防治並向大眾傳播營養食品與食品衛生安全知識的專業技術人才。
3、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個體和群體從營養和心理兩方面健康的檢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咨詢、指導和危險因素干預等工作的專業人員。
4、根據中醫經絡理論,運用中醫經絡技術,通過刺激人體經絡、穴位來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提高臟腑功能,調整、改善各種慢性病及「亞健康」狀態的專業人員。
5、食療養生師結合中國傳統食療養生科學和現代營養學知識與方法,為人們提供全面系統的食療養生指導、進行健康教育、傳授食療養生技能的高級技術人員。
5、北京資深的老中醫胡維勤。胡維勤教授在哪坐診?
胡維勤,男, 75歲,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師從於著名內科專家樂文昭教授(國內四大名醫之一), 1971年上調到北京中南海擔任中央領導同志的醫療保健工作。曾擔任朱德委員長的專職保健醫師,擔任華國鋒主席的專職保健醫師,直到華國鋒同志去世。還先後參加過姚依林、谷牧、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的醫療保健工作。在上海時曾短期負責末代皇帝溥儀結合他的弟弟溥傑以及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 、杜建時、王耀武等的醫療保健工作。還曾參加過多個外國元首的來華訪問時的保健工作如尼克松、金日成、西哈努克、田中首相等。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別津貼。曾獲得《特殊貢獻醫學家榮譽證書》及獎狀。及優秀醫務工作者獎狀。著有《將中醫進行到底》《朱德保健醫談養生》等書。【專長成就】著有《將中醫進行到底》《朱德保健醫談養生》等書。參加編著的書籍還有《老年心臟病學》《心血管病用葯指南》《養生學辭典》等三本專著,和多本營養學菜譜。曾師從於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著名老中醫祝椹於教授學習中醫。退休後曾給300多為知名企業家、老幹部做了中醫養生保健方案【特色療法】從醫50多年,曾為多位中央領導長期做養生保健工作,積累了比較豐富的中醫養生保健經驗,對各種疑難雜症中老年病徵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有豐富臨床經驗,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任中央機關老幹部定點醫療單位,中華民族疑難病研究中心,北京名仕醫院首席專家。胡維勤教授坐診時間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請提前預約掛號。
6、國家健康產業委員會現任主任是誰
全國健工委領導成員
名譽主任
懷國模 中將、國防科工委原副主任
安成信 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國家機關老幹部科學健百康協作中心原主任
李建華 少將、原總後衛生部部長、中央保健委員會原副主任
孫隆椿 國家衛生部原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馬文普 全國人大外度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聯絡部原副部長
張延喜 國家農業部原副部長
耿德章 中央保健委員會原副主任
主 任
胡廣雪 兼任:中國電問子信息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中小商業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副 主 任
胡進江 少將、中國人民解答放軍空軍司令部醫療所原所長
劉家春 中商聯商貿物流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健康導報總編
徐志國 國家機關老幹部科學健康協作中心外聯部原回副部長
李同政 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秘書長
吳浩青 福青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秘 書 長
待定
華南總部主任
侯桂芬答
西北總部主任
曾立學
副秘書長
韓春富 張偉傑 鍾丹珠 楊鴻飛 夏 軍 劉紅星 曾立學
7、請問誰知道國家機關老幹部局的局長是誰?
你這個問題問的太籠統,中央國家機關,包括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組成部委、直屬機構等,就是每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的單位,都叫中央國家機關。而每個單位也都設老幹部局或叫離退休工作局。各負其責,沒有統管的一個機構
8、國家老幹部局 中組部老幹部局 性質 是否一個機構
沒有國家老幹部局~~~
只有中組部老幹部局~~!
中央國家機關退休老幹部局只負責國家機關的老幹部工作~~~
9、胡維勤是什麼人?胡維勤教授以前是朱德保健醫
75歲,浙江金華人,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師從於著名內科專家樂文昭教授(國內四大名醫之一)。從醫50多年,曾為多位中央領導長期做養生保健工作,積累了比較豐富的中醫養生保健經驗,對各種疑難雜症中老年病徵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有豐富臨床經驗,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個人簡介]1971年上調到北京中南海擔任中央領導同志的醫療保健工作。胡維勤教授和朱德司令合影曾擔任朱德委員長的專職保健醫師,擔任華國鋒主席的專職保健醫師,直到華國鋒同志去世。還先後參加過姚依林、谷牧、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的醫療保健工作。在上海時曾短期負責末代皇帝溥儀結合他的弟弟溥傑以及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杜建時、王耀武等的醫療保健工作。還曾參加過多個外國元首的來華訪問時的保健工作,如尼克松、金日成、西哈努克、田中首相等。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別津貼。曾獲得《特殊貢獻醫學家榮譽證書》及獎狀。及優秀醫務工作者獎狀。後來又在養生堂做一期《紅牆內的保健醫》,來講解對中醫養生的認識,是畢生的經歷。著名醫學科學家,擅長老年病、糖尿病等各種疑難雜症的治療與康復。曾在中南海從事首長保健工作25年,先後擔任過朱德總司令和華國鋒主席的專職保健醫,受命參加谷牧、姚依林、李先念、李富春、胡耀邦等同志的會診、搶救、治療和保健工作,積累了豐富的保健經驗。1995年被國務院評為有突出貢獻的醫學科學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青年企業家健康俱樂部專家組成員。[成就]著有《將中醫進行到底》《朱德保健醫談養生》等書。參加編著的書籍還有《老年心臟病學》《心血管病用葯指南》《養生學辭典》等三本專著,和多本營養學菜譜。曾師從於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著名老中醫祝椹於教授學習中醫。退休後曾給300多為知名企業家、老幹部做了中醫養生保健方案從醫50多年,曾為多位中央領導長期做養生保健工作,積累了比較豐富的中醫養生保健經驗,對各種疑難雜症中老年病徵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也有豐富臨床經驗,並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現任中央機關老幹部定點醫療單位,中華民族疑難病研究中心,北京名仕醫院首席專家。
10、胡維勤告訴您透過面色能夠診斷出哪些疾病?朱德保健醫胡維勤
胡維勤告訴您通過臉色可以知曉健康狀況,例如面色黑是腎久病、面色發青是肝病初起、嘴唇出現赤色是心病初期。
1、整個面色黎黑垢濁,下眼瞼腫,色黑,為腎久病。
2、下巴暗紅色。
2、兩目下發青,面色污濁,象總也洗不幹凈,為肝病初起。
3、左面頰特別是靠近鼻翼處出現暗紅色,為肝未病將病之時。
胡維勤個人簡介
胡維勤,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師從於著名內科專家樂文照教授(國內四大名醫之一),北京協和醫院著名老中醫祝湛予教授。1971年調到中南海擔任中央領導醫療保健工作。曾擔任朱德委員長專職保健醫師,先後參加過姚依林、谷牧、葉劍英、李先念等中央領導的醫療保健工作。擔任華國鋒主席專職保健醫師,直到華國鋒同志去世。1993年享受國務院特別津貼。曾獲得《特殊貢獻醫學家榮譽證書》及獎狀。現任北京名仕糖尿病醫院院長、首席專家,北京抗衰老保健中心首席專家。
胡維勤專長成就
胡維勤著有《男人養精女人養血》.《將中醫進行到底》《朱德保健醫談養生》《胖補氣瘦補血》等書,參加編著《老年心臟病學》《心血管病用葯指南》《養生學辭典》三本專著和多本營養學菜譜。退休後給300多知名企業家、中央機關老幹部做養生保健方案。
胡維勤特色療法
胡維勤從醫5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養生保健經驗,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疑難雜症有豐富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