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爬山膝蓋痛是半月板

爬山膝蓋痛是半月板

發布時間:2021-01-10 09:08:22

1、上台階膝蓋疼走路卻不疼是半月板損傷嗎

風濕、膝關節骨刺、缺鈣的症狀。需要臨床檢查。建議你到醫院檢查風濕系列,膝關節X線片,檢查離子,這樣就可以明確診斷了,按診斷做相應治療。這種情況需要注意休息,安信醫學祝你生活愉快!

2、經常爬山對膝蓋不好嗎

人的膝關節是所有關節中面積大的關節,承受體重的主力,它由股骨下端及脛骨上端組成,其前有髕骨,其中間有「軟墊」即半月板,周圍有強壯關節囊、肌肉及韌帶保障了關節的穩定。 膝關節的負荷隨人體的運動和步態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膝關節站立位的靜態受力(雙足著地)為體重的0.43倍,而行走時可達體重的3.02倍,爬山時則可達體重的4.25倍。
爬山雖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但卻不利於保護膝關節。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沖的力量,這樣的沖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 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人在上山的時候,1)股四頭肌用力收縮,髕骨與股骨的關節面反復摩擦撞擊,致使髕骨軟骨面受損,部分壞死,剝落,日久可形成「髕骨軟化症」遷延難愈。表現為:膝部隱痛,不能准確定位,上山膝部不敢用力。2)股四頭肌反復運動,肌腱與骨以及肌腱之間相對運動頻繁,滑囊超負荷壓力,局部溫度升高產生炎症,滲出液增加,囊內張力大,引起疼痛。表現為:相應部位腫脹,髕骨上滑囊(髕上飽滿,浮髕試驗+);髕骨下滑囊(膝眼消失,疼痛)。輕者,滲出液少,經休息,幾天後可吸收。重者。滲出液多,全膝腫脹明顯,屈伸受限,治療不當,轉變慢性滑囊炎,遇勞發作。
人在下山的時候,1)膝關節總是處在交替屈膝負重的狀態中,這時韌帶鬆弛關節很不穩定,全靠支持帶維持,當關節有橫向位移時,極易損傷支持帶,產生細小的纖維段裂,血管出血。表現為:膝內側或外側疼痛,以下山時為重。2)屈膝時關節不穩定,如果受到側向外力或滑動,不穩,可扭傷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損傷。表現為:關節內劇烈疼痛,不能屈伸活動,合並關節囊損傷致關節腫脹。
戶外運動,爬山涉水,怎樣保護膝關節? 合適的裝備及正確的運動方法
穿合適且狀況良好的鞋子, 鞋子能夠對腳提供足夠支撐和緩沖。
使用護腿護膝保護膝關節。穿著時,會將整個膝蓋包裹起來,它對膝關節及周圍肌肉組織能起到輕度加壓,支撐的作用,可以預防長距離行走後的膝蓋腫脹。
持著一副輕便用的手杖,可以大大降低徒步過程中對膝關節的磨損.這是因為一方面,手杖的支撐可以增強行走的穩定性,保持平衡,防止跌倒,磕絆,減少膝部受傷的幾率;另一方面,有了兩支手杖的配合,可以降低運動的強度,減輕膝關節的壓力,從而減少對膝關節的磨損。
挑選合適的背包,良好的背負系統及正確背負方式能保持身體的平穩。增強行走的穩定性。保持背包重量在體重的1/4,極限情況下不超過1/3。 正確的運動方式。在戶外要量力而行,不要作超出自已能力的事。所謂堅強的意志,一直強度的透支著自己的身體。容易造成意外傷害。
行走時,盡量選擇平整的路面行走也是非常重要的.崎嶇的,多石的路面,會讓膝蓋扭轉頻率加劇,對關節的磨損也就更大。 攀爬時,膝部不要接觸岩石面,否則會影響到腳的支撐和身體平衡,甚至會造成滑脫而使膝部受傷。 下山不可奔跑。不要從高處下跳,多高可以下跳不傷及膝蓋這問題實在無法界定,只要是從高處下都會對膝部造成沖擊。下山或走較陡的山路時偏後並稍降低,前腳站好才把移過去,這樣造成的沖擊性會比站直跑和跳下去的姿勢減少幾倍或十幾倍。
還要注意點,平時別讓膝關節受涼,特別是溯溪時,盡量保持膝部的乾燥.

3、膝蓋疼半月板疼是怎麼回事 高手告訴一下 謝謝

很多原因,運動損傷是最常見的原因。而且也有輕重之分,輕的磨損,有點疼,影響運動,而且不停止會加重磨損。重者半月板撕裂,人基本也就廢了,當然,指的是運動愛好者。修復後日常生活,走路之類還是沒問題的,不過治療價格相當高。說這么多都是空話,如果你確定是半月板損傷,就去做核磁共振成像。其他什麼X光之類都沒用。

4、關節半月板磨損導致膝蓋疼,應該注意什麼?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本身沒錯,但是不嚴謹。對於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臟器,比如心肺腦來說,運動能夠改善其功能,加速新陳代謝,對上述內臟有明確的益處。適量的運動對於骨和軟骨的益處也非常多,但是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平時的運動量來綜合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和強度。過多的運動,是犧牲了運動系統,尤其是韌帶、軟骨,來為心肺腦等內臟服務。有這幾種情況特別容易誘發膝關節疼痛:

①本身就有膝關節疼痛的。

②平時不怎麼運動,突然增加運動量的。比如:平時基本不運動,今天突然下決心跑了三五公里。

③剛開始減肥的人群。體重很大的人,本身關節負擔就很大,再在沒有循序漸進的情況下突然開始運動,超過了膝蓋的負荷。

④40歲以上的女性和50歲以上的男性,平時沒有長期運動習慣的,去爬山、徒步等高強度的戶外運動、旅遊。

這種疼痛都是因為突然增加的膝關節負荷導致軟骨磨損,骨小梁微損傷,韌帶勞損等沒法在短期內得到及時修復造成的。如果你去拍核磁共振,可能會被告知膝關節周圍骨骼的骨髓水腫,關節少量積液等。

建議:

A:有傷病的養好了再運動,帶傷上陣,有必要嗎?是要趕著為國爭光嘛?還是急著為黨獻身呢?

B:開展運動健身計劃也好,減肥也好,凡事都要循序漸進,過猶不及。沒有健身經驗的,不要一開始就去嘗試大重量負重蹲等下肢重量項目。沒有跑步習慣的不要上來就三公里,五公里的。你今天硬抗了5公里,明天你可能因為膝蓋疼而終止你信誓旦旦的健身減肥計劃。

C:如果計劃去張家界等地方旅遊,請先在家附近的小山坡啥的爬幾次練練。實在不行爬爬樓梯適應適應也好,平時爬個十層八層樓都費勁的,建議你量力而行。

5、現在下山後膝蓋疼,會不會半月板的事

你好半月板損傷後,急性期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內側後外側關節間隙有壓痛,嚴重者不能行走.待急性期過後,膝部長期隱疼,時輕時重,傷肢無力,上山下樓疼痛,行走時膝關節不穩定,尤其是下坡時明顯.走路時容易摔倒,走路時膝關節突然發生不能屈伸的「交鎖」現象.
意見建議:建議半月板損傷的早期,傷肢應休息,抬高,外敷中葯膝蓇通消除腫脹,疼痛.症狀減輕後,盡早活動,鍛煉股四頭肌,恢復膝關節功能.反復復發的手術治療

與爬山膝蓋痛是半月板相關的內容